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目的]了解濮阳市病毒性肝炎(肝炎)的流行趋势,为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濮阳市1995~2004年肝炎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1995-2004年肝炎年均发病率为78.59/10万。甲肝发病逐年下降,近2年有上升趋势;乙肝在各型肝炎中所占比例最大,发病率呈下降趋势;甲肝发病有明显的夏秋季高峰,乙肝季节分布不明显;甲肝的年龄分布以0~20岁年龄组发病率最高,乙肝以20~45岁年龄组为主;甲肝男性年均发病率为16.84/10万,女性为7.98/10万,乙肝年均发病率为112.62/10万,女性为44.76/10万;病毒性肝炎的地区分布呈现市区高于农村。[结论]乙肝是濮阳市肝炎的防治重点,甲肝发病有增高趋势。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2005—2018年上海市杨浦区急性病毒性肝炎发病趋势,为本区急性病毒性肝炎预防控制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统计分析、移动平均线分析等方法,对2005—2018年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公布的上海市杨浦区急性病毒性肝炎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05—2018年共报告上海市杨浦区急性病毒性肝炎发病2177例,年均发病率为11.95/105;共报告甲肝251例,急性乙肝401例,急性丙肝66例,戊肝715例,未分型肝炎744例,年均发病率分别为1.38/105、2.20/105、0.36/105、3.92/105、4.08/105。杨浦区急性病毒性肝炎发病率呈大幅下降后走平趋势;急性乙肝、急性丙肝、未分型肝炎发病率呈逐年下降趋势,甲肝发病率在较低水平波动,戊肝发病率平稳近两年有轻微上升趋势。结论上海市杨浦区急性病毒性肝炎的发病率整体大幅下降,戊肝发病率近两年小幅上升。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中国2004—2016年病毒性肝炎流行情况,为预防和控制病毒性肝炎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04—2016年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发布的全国法定传染病疫情资料,对病毒性肝炎的发病情况及流行趋势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2004—2016年我国共报告病毒性肝炎1 918.7万例,年均发病率为110.4/10万;共报告甲肝61.6万例,乙肝1 541.0万例,丙肝202.1万例,戊肝30.7万例,未分型肝炎73.3万例,年均发病率分别为3.6/10万、88.7/10万、11.5/10万、1.8/10万和4.3/10万。我国居民病毒性肝炎发病率呈小幅下降后走平趋势,但仍然处于高位;甲肝、乙肝、未分型肝炎发病率均呈逐年下降趋势,年均下降12.1%、2.5%和11.5%;丙肝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年均增长14.4%;戊肝发病率在较低水平波动。病毒性肝炎年均死亡率为0.67/100万,总体呈下降趋势。结论我国居民病毒性肝炎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整体下降,丙肝发病率呈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黄冈市病毒性肝炎流行特征,为制定肝炎防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分析方法,对黄冈市2005-2013年间86 365例病毒性肝炎病例进行分析,率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结果 2005-2013年黄冈市病毒性肝炎年均发病率142.5/10万,以乙肝报告病例最多,占92.07%,甲肝和未分型肝炎发病率呈现逐渐下降的趋势,丙肝和戊肝呈现逐渐上升的趋势;甲肝、乙肝和戊肝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发病率(χ~2甲肝=27.44,P=0.00;χ~2乙肝=280.2,P=0.00;χ~2戊肝=36.81,P=0.00);15岁以下乙肝发病的比例在2005-2013年间呈逐渐降低的趋势,乙肝病例中以农民为主,而且农民乙肝发病数除了2009和2010年之外呈现一个明显上升的趋势;学生乙肝发病数逐年稳步下降。结论病毒性肝炎的防治应以乙肝防治为重点,在抓好新生儿、儿童乙肝疫苗、甲肝疫苗免疫接种工作的基础上,应继续扩大疫苗免疫范围,同时高度重视丙肝好戊肝的预防。  相似文献   

5.
2004~2009年巴马县病毒性肝炎疫情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巴马县病毒性肝炎的流行情况,为制定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2004~2009年巴马县病毒性肝炎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04~2009年合计报告肝炎病例1 315例,年均发病率为86.77/10万,死亡1例,平均病死率为0.076%。肝炎发病率,2004年为32.75/10万,2005年为56.69/10万,2006年为92.67/10万,2007年为93.54/10万,2008年为101.46/10万,2009年为138.02/10万。年均发病率(/10万),甲肝为2.38,乙肝为75.94,丙肝为7.26,戊肝为0.20,未分型肝炎为0.99;男性为732,女性为583;0~14岁为104,15~34岁为652,35~54岁为388,55~74岁为155,≥75岁为16。年均发病率最高的为巴马镇、甲篆乡、东山乡、凤凰乡、燕洞乡。1 315例肝炎病例中,农民占69.89%,学生占7.22%,流动人口占1.29%。甲肝2、3、9、10月发病较多,乙肝主要在7~12月发病,丙肝高发在2~4月和8~9月,肝炎合计发病高峰在3~4月和7~12月。[结论]巴马县病毒性肝炎发病率逐年增高。  相似文献   

6.
1998-2008年北京市顺义区病毒性肝炎流行特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了解病毒性肝炎的流行状况,探讨其流行规律及影响因素,为有针对性采取预防和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方法,对顺义区1998-2008年间2 615例病毒性肝炎病例进行分析,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 1998-2008年间累计报告2 615例,乙肝占病毒性肝炎总数的37.3%。年平均发病率为37.16/10万,死亡26例,年均死亡率为0.36/10万,病死率为0.99%。各年间病毒性肝炎发病率呈波浪式变化,总体发病趋势呈逐年下降。发病率最高峰在1999年,为127.92/10万,以后甲肝发病率逐年下降,乙肝和戊肝发病率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丙肝无论发病率还是构成比均呈逐年上升趋势。各型肝炎各月均有病例发生,发病高峰主要集中在3~5月份。19个乡镇均有病例报告,病例最多的是仁和镇、其次是南彩。乙肝、丙肝及肝炎总发病率城市地区高于其他乡镇地区。20~49岁年龄组发病率最高,5~14岁年龄组发病率最低。甲肝、乙肝和戊肝男性发病率明显高于女性。病毒性肝炎发病以学生为主,其次为农民、工人。甲肝以学生为主,乙肝学生发病减少,而农民、工人、干部的比重明显增加。结论通过在人群中广...  相似文献   

7.
王世平  张仁俊  吉光辉 《现代预防医学》2014,(17):3097-3098,3111
目的探讨遵义市病毒性肝炎的流行特征,为制定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用Excel2003软件对遵义市2001-2012年病毒性肝炎疫情资料进行统计。结果 12年共报告病毒性肝炎82 709例,年均报告发病率为101.31/10万;男性高于女性;年龄以15~44岁年龄段发病最多,占病例总数的61.27%;职业以农民为主,占病例总数的46.39%,其次是家务、待业和学生。结论遵义市无丁肝报告,丙肝呈上升趋势,通过以甲肝疫苗、乙肝疫苗接种的综合性防治措施效果显著,甲肝、乙肝、戊肝和未分型肝炎呈逐年下降趋势,但乙肝发病率仍然保持较高水平,乙肝、丙肝是今后病毒性肝炎防控的重点。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病毒性肝炎(肝炎)的流行特征,为今后制定有效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4~2010年烟台市牟平区肝炎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04~2010年累计报告肝炎病例1 227例,各年发病率分别为43.76/10万、34.88/10万、44.17/10万、40.94/10万、35.14/10万、34.10/10万、27.83/10万,年均发病率为37.30/10万。2004~2010年年均发病率,男性为50.72/10万,女性为23.63/10万(P<0.01);<15岁为1.19/10万,15~39岁为31.01/10万,40~59岁为75.57/10万,≥60岁为8.04/10万;城区为54.41/10万,农村为30.03/10万(P<0.01)。1 227例肝炎中,乙肝占62.10%,戊肝占19.48%,丙肝占3.42%,甲肝占2.20%,未分型肝炎占4.77%;农民占75.71%,工人占14.51%,学生占2.69%,其他人群占7.09%。甲肝2~6月发病的占62.96%,戊肝1~3月发病的占40.58%,乙肝的发病季节不明显。[结论]2004~2010年牟平区肝炎发病率总体呈下降趋势,以甲肝和乙肝降低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无锡市锡山区病毒性肝炎的流行规律,为制定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无锡市锡山区1999-2010年报告的病毒性肝炎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1999-2010年,锡山区共报告病毒性肝炎3 204例,年平均发病率为40.19/10万。8月为发病高峰,病例以男性青壮年为主。职业分布以农民最多,工人位居第二。分型监测显示乙肝所占比重居首位,甲肝和未分型肝炎所占比重下降,丙肝和戊肝比重上升。结论锡山区病毒性肝炎发病率呈逐年下降趋势。当前控制乙肝及丙肝是降低锡山区病毒性肝炎发病的关键,加强全民健康教育,大力推广甲、乙肝疫苗仍是控制病毒性肝炎发病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病毒性肝炎(以下简称肝炎)的流行情况,为当地政府制定相关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靖西县2004~2009年肝炎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04~2010年累计报告肝炎7 859例,年均发病率为222.16/10万,年发病率(/10万)分别为143.35、131.20、196.24、198.27、308.12、343.94。7 859例病人中,甲肝190例,乙肝7 257例,丙肝116例,戊肝4例,未分型肝炎292例;农民占71.56%,学生占10.01%,公职人员占7.90%,工人占2.77%,家政、家务及待业占2.44%,散居儿童占1.58%,商业服务人员占1.09%,托幼儿童占0.62%,其他占2.03%。肝炎年均发病率(/10万),男性为279.10,女性为162.25;0~14岁为89.02,15~34岁为411.35,35~54岁为206.36,≥55岁为145.77;19个乡镇为108.36~485.21。[结论]靖西县2004~2009年肝炎发病率呈升高趋势,仍然以乙肝为主。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子长县乙型病毒性肝炎(乙肝)发病情况及流行病学特征,评价防治工作效果,为制定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对1997-2006年乙肝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1997-2006年子长县累积报告乙肝病人638例,年均发病率为27.22/10万,呈逐年上升趋势。年均发病率,男性为34.25/10万,女性为19.63/10万(P〈0.01);0-9岁为17.41/10万,10-19岁为29.37/10万,20-39岁为32.23/10万,40-59岁27.59/10万,60岁以上为19.18/10万(P〈0.01);农村为29.08/10万,城区为22.57/10万(P〈0.01)。638例病人中,农民占47.96%。[结论]子长县乙肝疫情呈大幅度上升趋势,大年龄组儿童和青壮年是高发人群。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盐都区病毒性肝炎流行状况,为制定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用SPSS12.0软件对1991~2007年盐都区病毒性肝炎疫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盐都区1991-2007年共报告病毒性肝炎15606例,年均发病率为100.83/10万。随着年份的增加,发病率下降经趋势性卡方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男女性别间发病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17年间甲型肝炎得到了有效控制;乙型肝炎发病数自1998年开始下降明显。近年来戊型肝炎发病数和疾病构成比上升。[结论]盐都区采取的以疫苗接种为主导的综合性防治措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仍需加强成人急性病毒性肝炎防治;继续在农民等弱势群体推广甲、乙肝疫苗接种,加强急性病毒性肝炎的分型和病人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泰安市泰山区近10年肺结核流行特征,为制定有效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泰山区1999~2008年疫情专报系统的肺结核病例报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泰山区1999-2008年合计报告肺结核1704例,年均发病率为27.77/10万。2002-2008年发病率呈逐年增高趋势(P〈0.01)。年均发病率(/10万),各乡镇(办事处)为18.55~45.40(P〈0.01);男性为40.58,女性为14.84(P〈0.01);〈20岁为9.22,20~59岁为27.82,60岁以上为71.84(P〈0.01)。1704例病人中,农民与民工占36.21%,工人占17.19%.学生占15.79%。[结论]泰山区肺结核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男性、农民工和学生是重点人群。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西安市新城区流行性腮腺炎(腮腺炎)的发病特征,为预防控制腮腺炎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西安市新城区20062008年腮腺炎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062008年合计报告腮腺炎484例,年均发病率为27.89/10万。其中,2006年发病153例,发病率为26.63/10万;2007年发病127例,发病率为21.93/10万;2008年发病204例,发病率为35.06/10万。484例病人,发病时间为13月的87例(占17.98%),46月的172例(占35.54%),79月的90例(占18.60%),1012月的135例(占27.89%);314岁占85.12%。年均发病率,男性为32.31/10万,女性为23.29/10万(P〉0.05)。[结论]新城区腮腺炎发病率略高于全国发病水平,有上升趋势,314岁是高发人群。  相似文献   

15.
2005-2008年绵阳市涪城区病毒性肝炎流行病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分析绵阳市涪城区病毒性肝炎发病特征,为制订病毒性肝炎预防与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绵阳市涪城区2005-2008年病毒性肝炎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2005-2008年绵阳市涪城区共报告病毒性肝炎5 107例,总发病率155.88/10万。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各年间病毒性肝炎发病率有差异(χ2=273.79,P〈0.01)。型别以乙型肝炎为主4 409例(86.33%);季节分布,各月均有发病,月发病维持在100例左右,无季节性(r=0.061 5,P〉0.05);发病年龄最小7月龄,最大86岁,以青壮年(15~39岁)为主3 307例(64.75%);职业以农民为主1 546例(30.27%);男性发病多于女性,男女比为1.96∶1。结论绵阳市涪城区病毒性肝炎发病呈逐年下降趋势。在重点人群中开展甲肝、乙肝疫苗的接种、加强预防接种为主的综合性防治措施是控制甲、乙型肝炎疫情发生与流行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泰山区病毒性肝炎(肝炎)流行规律,为制定科学的预防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2004~2008年泰山区病毒性肝炎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04~2008年泰山区肝炎发病率为59.45/万~102.25/10万,年平均发病率为89.06/10万,不同年份间发病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男性为123.73/10万,女性为53.75/10万(P〈0.01);15~39岁的发病率最高为112/10万,其次40岁以上为96/10万,小于15岁为21/10万(P〈0.01);以工人和农民为主,分别占29.04%和25.27%;乙肝占92.45%,甲肝占0.82%,其他型占6.70%。[结论]乙肝是肝炎防治的重点,工厂、农村等人口密集地区为肝炎防治的重点。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高密市病毒性肝炎的流行情况,为今后制定病毒性肝炎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高密市2005—2012年乙类法定传染病中的病毒性肝炎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05—2012年高密市共计报告病毒性肝炎1 53例,年平均发病率为22.22/10万,无死亡病例。其中甲型肝炎35例,乙型肝炎1 035例,丙型肝炎118例,戊型肝炎57例,肝炎未分型308例。2005—2012年各年度发病率分别为39.00/10万、48.61/10万、27.90/10万、20.40/10万、14.59/10万、11.90/10万、8.15/10万、8.75/10万。男性1 084例(69.80%),发病率为30.29/10万(1 084/3 578 620);女性469例(30.20%),发病率为13.75/10万(469/3 411 5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37.99,P〈0.01);20-29岁年龄段发病率最高为33.98/10万,低年龄组儿童发病率已维持在较低水平。结论乙型肝炎是病毒性肝炎防治的重点,农民是病毒性肝炎防治的重点。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索周口市网络直报系统运行状况下的传染病发生情况,分析流行特点和影响因素,为今后制定传染病预防控制策略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周口市2004~2008年法定报告传染病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04-2008年,合计报告乙类和丙类传染病21种、158040例,死亡974例,年均发病率为293.76/10万,病死率为0.62%。年发病率(/10万),2004年为217.68,2005年为274.65,2006年为278.48,2007年为333.52,2008年为362.79。年均发病率最高的5种为病毒性肝炎(131.90/10万)、肺结核(90.42/10万)、痢疾(32.44/10万)、流行性腮腺炎(10.01/10万)、麻疹(5.29/10万)。[结论]实行网络直报的2004-2008年.传染病报告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发病率居前5位的传染病是病毒性肝炎、肺结核、痢疾、流行性腮腺炎和麻疹。  相似文献   

19.
1999-2008年泰安市泰山区病毒性肝炎流行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索泰安市泰山区1999-2008年病毒性肝炎流行特征,为制定有效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泰山区1999-2008年疫情报告系统报告的病毒性肝炎病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泰山区1999-2008年共报告病毒性肝炎病例6321例,死亡4例,年均发病率为102.95/10万,病死率为0.06%。以乙肝最多(92.44%)。病例主要集中在20~49岁年龄组,男性发病率(146.31/10万)高于女性(59.18/10万)(P〈0.01),以工人、农民、干部和学生为主。不同年份间发病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各乡镇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泰安市泰山区病毒性肝炎发病率呈逐年下降趋势,应进一步加强基层医疗机构的安全注射的监督检查和新生儿乙肝疫苗接种。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近10年长葛市乙肝发病水平及流行特征,为制定和完善防制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长葛市1999~2008年乙肝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1999~2008年长葛市累计报告乙肝4498例,年发病率24.36/10万~124.45/10万,年均66.72/10万,总体状况呈上升趋势。发病无明显季节性。年均发病率辖区东部为75.57/10万,西部为53.11/10万(P0.01);男性为85.05/10万,女性为47.48/10万(P0.01);0~9岁、10~19岁、20~29岁、30~39岁、40~49岁、50~59岁、60~69岁、70~79岁和≥80岁分别为10.97/10万、37.47/10万、105.77/10万、79.56/10万、81.37/10万、113.35/10万、67.97/10万、45.79/10万、13.44/10万(P0.01)。4498例病人中,农民占74.99%,学生占7.69%,其他占17.32%。[结论]长葛市乙肝发病率呈上升趋势,男性、青壮年、农民是高发人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