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4 毫秒
1.
[目的]采用细胞工厂代替传统转瓶培养人胚肺二倍体细胞(2BS细胞),制备冻干甲型肝炎减毒活疫苗,扩大产量。[方法]2007年10月采用传统转瓶、2层、10层和40层的细胞工厂培养2BS细胞,比较相同细胞在接种相同占地面积、不同培养容器上的生长情况,感染甲型肝炎病毒L—A-1株减毒株,按照现行版《中国药典》制备甲型肝炎病毒原液、半成品和成品,并通过各项检定进行比较。[结果]细胞工厂可以有效提高产量3倍以上,细胞生长情况和病毒免疫荧光强度均较好。传统转瓶和细胞工厂不同规格的培养容器制备的病毒原液、半成品和成品经检定,各项指标均符合标准。[结论]采用细胞工厂制备冻干甲型肝炎减毒活疫苗,在有限培养空间内,具有提高产量、简化操作、降低污染、降低人员劳动强度等优点,可代替传统转瓶规模化生产冻干甲型肝炎减毒活疫苗。  相似文献   

2.
乙脑减毒活疫苗溶解稀释后稳定性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乙脑减毒活疫苗(SA14-14-2)(5人份/瓶)溶解稀释后病毒的稳定性。方法将该乙脑减毒活疫苗加入稀释液PBS(2.5ml/瓶),溶解稀释后分别置于2℃~8℃、20℃~25℃、37℃存放,在设置的不同时间点,分别测定病毒滴度,观察其病毒滴度变化趋势。结果该乙脑减毒活疫苗溶解稀释后在2℃~8℃、20℃~25℃存放至24h,在37℃存放至14h,病毒滴度下降,但符合《中国药典》2005年版的要求(≥5.7LgPFU/ml);在37℃存放大于14h后,病毒滴度下降明显,不符合《中国药典》2005年版的要求(≥5.7LgPFU/ml)。结论乙脑减毒活疫苗溶解稀释后在2℃~8℃、20℃~25℃可存放24h,在37℃可存放14h,其病毒滴度符合《中国药典》2005年版的要求(≥5.7LgPFU/ml)。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制麻疹-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联合减毒活疫苗(Measles and Japanese Encephalitis Combined At-tenuated Live Vaccine,M-JEV).方法 选用我国自主开发的麻疹病毒沪-191疫苗株和乙脑病毒SA14-14-2疫苗株,制备单价麻疹减毒活疫苗(Measles Attenuated Live Vaccine,MV)和乙脑减毒活疫苗(Japanese Encephalitis At-tenuated Live Vaccine,JEV)原液,进行干扰试验、配比试验、保护剂筛选试验、稀释液筛选试验、冻干曲线的选择.结果 确定了M-JEV的制备工艺,进行了M-JEV的中试.中试M-JEV经全面检定符合2005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三部单价MV和JEV质量标准.动物试验未见病毒间交叉干扰,未见加重反应,未影响小鼠的免疫应答,表现了良好的安全性和免疫原性.结论 成功制备了M-JEV.  相似文献   

4.
目的考察麻疹-流行性腮腺炎(流腮)-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联合减毒活疫苗(Measles,Mumps and Japanese Encephalitis Combined Attenuated Live Vaccine;M-M-JEV)的稳定性。方法将M-M-JEV,37℃放置7d,检测病毒滴度;2-8℃放置0-25个月,检测外观、水分、病毒滴度、安全试验、异常毒性,0月和18个月时进行全检;(-30±2)℃放置0-30个月,检测外观、水分、病毒滴度、安全试验、异常毒性,0月、18个月、30个月时进行全检。结果所有检测结果,均符合2010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三部麻疹减毒活疫苗、流腮减毒活疫苗和乙脑减毒活疫苗的质量标准。结论 M-M-JEV有较好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制麻疹-流行性腮腺炎(流腮)-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联合减毒活疫苗(Measles,Mumps and Japanese Encephalitis Combined Attenuated Live Vaccine;M-M-JEV)。方法选用麻疹病毒沪191疫苗株、流腮病毒Wm84疫苗株和乙脑病毒SA14-14-2疫苗株,制备单价麻疹减毒活疫苗(Measles Attenuated Live Vaccine,MV)、流腮减毒活疫苗(Mumps Attenuated Live Vaccine,MuV)和乙脑减毒活疫苗(Japanese Encephalitis Attenuated Live Vaccine,JEV)原液,进行干扰试验、配比试验、保护剂筛选试验、冻干曲线的选择。结果确定了M-M-JEV的制备工艺,进行了M-MJEV的中试。中试的M-M-JEV经全面检定,各项指标均符合2010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中国药典》)三部单价MV、MuV和JEV的质量标准。动物试验未见病毒间交叉干扰,未见加重反应,未影响小鼠的免疫应答,表现出了良好的安全性和免疫原性。结论成功制备了M-M-JEV。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细胞工厂和转瓶工艺生产的冻干甲型肝炎减毒活疫苗免疫恒河猴后的安全性和免疫原性。[方法]用静脉注射的方式为恒河猴接种疫苗,观察恒河猴的临床症状、体征、生化、免疫学反应以及肝组织的病理变化。[结果]细胞工厂和转瓶工艺生产的冻干甲型肝炎减毒活疫苗均未见临床症状和体征的异常改变,ALT正常,抗-HAV在观察期内持续阳性,肝组织无病毒性肝炎的病理性改变。[结论]细胞工厂和转瓶工艺生产的冻干甲型肝炎减毒活疫苗对恒河猴的免疫效果相同,具有良好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考察麻疹-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联合减毒活疫苗(Measles and Japanese Encephalitis Combined Attenuated Live Vaccine,M-JEV)的稳定性。方法将M-JEV,37℃放置7d,检测病毒滴度;2-8℃放置0-24个月,检测外观、水分、病毒滴度、安全试验、异常毒性,0月和18个月时进行全检;(-30±2)℃放置0-30个月,检测外观、水分、病毒滴度、安全试验、异常毒性,0月、18个月、30个月时进行全检。结果所有检测结果,均符合2010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三部麻疹减毒活疫苗和乙脑减毒活疫苗的质量标准。结论 M-JEV有较好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为保障麻疹减毒活疫苗(Measles Attenuated Live Vaccin,MV)的安全性和有效性,通过对市场流通的MV进行评价性抽验,以了解流通环节和使用中的MV质量状况。方法从2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设区的市(地区、州、盟)、县(区、市、旗)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以及基层使用单位抽取MV样品,通过检测其病毒滴度,评价和分析MV在流通中的质量状况。结果在各级CDC及基层使用单位抽取的54批MV样品,其病毒滴度均符合2005年版《中国药典》三部的规定要求。在市场流通的MV的病毒滴度与其出厂时的病毒滴度比较,病毒滴度平均下降(0.2lg±0.3)。结论MV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其质量均符合2005年版《中国药典》三部的规定要求,同时也表明疫苗运输和保藏的冷链系统较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建立一种简便、灵敏的微量免疫荧光法检测甲肝减毒活疫苗感染性滴度。[方法]取适宜稀释度病毒接种细胞已成致密单层的96孔培养板,至增殖高峰时直接在板上固定细胞/病毒系统,用间接免疫荧光法观察结果,以Reed-Muench公式计算CCID50。[结果]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感染性滴度逐渐增高,18d可达增长高峰,比常规组织培养ELISA法提前1周左右;此法的重复性良好,灵敏度与常规组织培养法相似(P>0.05);可用Leica Qwin荧光定量分析系统标定化判断结果。[结论]此法具有简便、灵敏、省时的优点,可代替常规组织培养ELISA法应用于甲肝减毒活疫苗感染性滴度检测中。  相似文献   

10.
冻干甲型肝炎减毒活疫苗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冻干甲型肝炎(甲肝)减毒活疫苗的生产、贮存、使用等提供科学依据,对甲肝病毒L-A-1疫苗株制备的连续多批冻干甲肝减毒活疫苗,在放置不同温度、不同时间后的稳定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疫苗置-20℃ 28个月、2℃~8℃ 20个月、25℃ 4个月、37℃ 14天,其病毒滴度仍达到≥6.5LogCCID  相似文献   

11.
目的为进一步规范中药材市场,正确使用中药材,保障人民用药安全有效。方法以《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以及《广东省中药材标准》(第一册)为依据,对广州市中药材市场上流通的中药材进行调查、比较和鉴别。结果发现16种常用中药材的来源与《中国药典》或《广东省中药材标准》收载的品种存在差异;另外,部分中药材名称不规范。结论务必正本清源,正确使用《中国药典》和《广东省中药材标准》规定的中药材,合理使用广东习用药材,防止混用和误用。  相似文献   

12.
随着疫苗种类的增多,合理安排免疫程序显得尤为重要,其中同时接种是保证儿童按免疫程序接种的一项重要策略。但对于同时接种减毒活疫苗,国内外不同文献却给出了不同建议。现通过搜集、整理《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三部(2010版)、世界卫生组织关于疫苗的立场文件和美国免疫实施咨询委员会的建议,并提供部分支持性研究,对减毒活疫苗同时接种建议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3.
秦皇岛市2005—2009年乙型病毒性肝炎流行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秦皇岛市乙型病毒性肝炎的(乙肝)发病和分布情况,掌握流行规律,为进一步制定预防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秦皇岛市2005—2009年传染病网络直报个案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近5年来,乙肝的报告发病率波动在20.14/10万~39.71/10万,年均发病率为27.48/10万。发病年龄主要集中20~50岁青壮年,发病数占全部病例数的79.43%。男性多于女性。各个县、区均有病例发生。职业分布以农民为主(53.85%),其次为工人(13.36%)。结论接种乙肝疫苗是预防控制乙肝发病的主要措施,在青壮年、成人中开展乙肝疫苗的普遍接种是控制乙肝发病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4.
[目的]运用国际糖尿病联盟[International Diabetes Federation,IDF(2005)]、美国国家胆固醇教育项目成人治疗组第三次指南[National Cholesterol Education Program Adult treatment panelⅢ,ATPⅢ(2001)]和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分会[Chinese Diabetes Society,CDS(2004)]诊断标准,分析比较上海市社区人群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S)的集聚情况。[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在上海社区35~74岁人群中进行横断面调查,共调查7 414名个体。[结果]分析结果显示,按照3种诊断标准,MS的患病率(标化率)分别为IDF标准25.75%(21.45%)、ATPⅢ标准19.81%(16.21%)、CDS标准22.23%(17.78%)。其性别分布结果显示,IDF和ATPⅢ标准诊断的患病率均为女性高于男性。城乡间患病率的比较为城市高于农村。Kappa检验显示,3种诊断标准的符合率均较高,但是以CDS和ATPⅢ判断的一致性更高(Kappa=0.593)。[结论]MS已成为影响上海城乡居民健康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IDF(2005)、ATPⅢ(2001)和CDS(2004)3种MS诊断标准都可用于上海人群,但每一种MS诊断标准的使用价值的评价仍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5.
目的建立乙型脑炎减毒活疫苗细菌内毒素检测方法和质量标准,检测样品中的内毒素含量。方法中国药典2010年版三部细菌内毒素检测法(凝胶限度试验、凝胶半定量试验)。结果选用λ为0.5 EU/ml的鲎试剂,采用凝胶限度法对乙型脑炎减毒活疫苗进行细菌内毒素检查,样品经稀释至80倍或以上稀释度后对内毒素检查均无干扰,确定该疫苗的内毒素限度值为40 EU/ml[即20 EU/剂(0.5 ml)]。凝胶限度试验结果显示,疫苗每1 ml中含内毒素的量均小于40EU,即每1次人用剂量(0.5 ml)中含内毒素的量均小于20 EU。凝胶半定量测定结果显示,1人份规格疫苗中含内毒素的量为2.50~10.00 EU/ml(平均5.36 EU/ml);5人份规格疫苗中含内毒素的量为1.50~6.00 EU/ml(平均3.02 EU/ml)。结论凝胶法两种试验均可用于乙型脑炎减毒活疫苗细菌内毒素检测,与凝胶半定量试验相比,凝胶限度试验更为简便、且易于操作;采用凝胶限度法本研究建立了乙型脑炎减毒活疫苗细菌内毒素检测方法和质量标准;凝胶半定量法测定结果用准确数据显示该疫苗的内毒素含量均在人体安全限度以内。  相似文献   

16.
施晓燕 《职业与健康》2012,28(22):2763-2764,2769
目的了解南通市第一人民医院新生儿首针乙型肝炎(乙肝)疫苗和卡介苗接种情况和未及时接种原因,探讨提高新生儿乙肝疫苗和卡介苗及时接种率和接种率的对策。方法调查2008—2011年新生儿接种登记资料,对新生儿预防接种情况及未接种原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8—2011年6 402名活产新生儿首针乙肝疫苗及时接种率在94.55%~95.18%,乙肝疫苗接种率在94.68%~98.91%;卡介苗及时接种率在90.07%~92.06%,卡介苗接种率在91.98%~94.98%。不同年份乙肝疫苗及时接种率、卡介苗及时接种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份乙肝疫苗接种率、卡介苗接种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008、2009年乙肝疫苗和卡介苗及时接种率和接种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010、2011年乙肝疫苗和卡介苗及时接种率和接种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乙肝疫苗未及时接种主要原因是:早产儿和患病儿,分别占未及时接种者的82.98%和12.46%。卡介苗未及时接种主要原因是:早产儿和患病儿,分别占未及时接种者的58.00%和42.00%。结论该院新生儿乙肝疫苗和卡介苗接种工作开展较好,接种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由临产室尽早为新生儿接种首针乙肝疫苗,提高外来孕妇产检率,正确把握接种禁忌证,出院前符合接种要求的新生儿由新生儿室补种,是提高新生儿首针乙肝疫苗和卡介苗及时接种率和接种率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