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我院自 1996年来 ,开展右胸前外侧小切口和胸骨正中小切口微创伤心内直视手术 ,并对两种小切口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研究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和方法选择简单先天性心脏病术前确诊为房间隔缺损(ASD)和室间隔 (VSD) 6 0例为研究对象 ,随机分成两组 ,甲组右胸前外侧小切  相似文献   

3.
4.
目的探讨基层医院右侧腋下小切口外体外循环心脏停跳房室间隔缺损修补术的价值。方法选择先心病12例,其中房间隔缺损5例,室间隔缺损7例,均采用体循环心脏停跳右侧腋T4'切I=1经右第3~4肋间进胸行心内直视手术。结果全组心肺转流插管顺利,显露满意,无气栓、低心排、心律失常等并发症和手术死亡,全部治愈出院。结论右腋下小切口心脏停跳修补房室间隔缺损,具有暴露充分,缺损显示清楚,心脏内无回血,缝合修补确切,创伤小,切口隐蔽,疤痕小,恢复快,美观,因此值得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右胸前外侧小切口心脏不停跳房间隔缺损修补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总结右胸前外侧小切口心脏不停跳下房间隔缺损修补术的治疗经验。方法 手术在常温深度血液稀释体外循环下施行,沿右侧第5肋间切开皮肤,经第3或第4肋间入胸,距右膈神经前2.0cm纵向切开心包,主动脉及上、下腔静脉插管常规建立体外循环时间为(36.0±14.4)min。心脏跳动下切开右心房,直接缝合和自体心包片或涤纶片修补缺损。结果 57例患者均痊愈出院。术后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时间(6.3±2.8)h,监护时间(35.3±16.4)h,术后住院(7.5±1.2)d。术后胸腔引流量(250.8±175.3)mL。54例(94.7%)未输库血。术后随访3个月~4年,心功能较术前改善。结论 采用右胸前外侧小切口心脏不停跳技术修补房间隔缺损,微创美观,安全可靠,手术操作简单,库血用量小,疗效满意。房间隔缺损及合并部分型肺静脉畸形引流患者的手术治疗均可采用此技术。  相似文献   

6.
我院1996年4月~1999年4月,应用经右胸前外侧切口并行循环房间隔、室间隔缺损修补术4例,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王海玲 《中国乡村医生》2009,11(15):212-212
通过对53例经右胸前外侧小切口行房、室间隔缺损修补手术后患者的护理,体会术前做好患者思想工作,术后早期严密监测呼吸循环功能,对心脏功能的适当支持和对呼吸道的正确护理是保证经右胸前外侧小切口行房、室间隔缺损修补术后患者顺利恢复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我院自1997年7月至1998年8月,经右胸小切口体外循环行房缺修补术共10例,均取得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10例,其中男性7例,女性3例。年龄11~28岁,平均18.5岁。活动后心悸气促4例,余6例为升...  相似文献   

9.
目的 评价右胸前外侧小切口心脏跳动下的心内直视矫治手术的应用价值。方法  1999年 11月~ 2 0 0 3年 1月采用右胸前外侧小切口路径 ,在心脏跳动下行 2 4例房间隔缺损修补术 ,部分型心内膜垫缺损矫正术 16例作为对照组。其中男 14例 ,女 2 6例 ,年龄 3~ 4 0岁。结果 手术顺利 ,所有患者随访 2~ 2 0月 ,均健在 ,无术后并发症。房间隔缺损修补术患者体外循环 (32 5 0± 18 5 0 )min ,术后呼吸机辅助呼吸 (2 0 0± 1 2 0 )h ;对照组患者体外循环 (6 8 5 0±17 5 0 )min ,术后呼吸机辅助呼吸 (4 2 0± 1 10 )h。结论 右胸前外侧小切口心脏跳动下矫治先天性心脏缺损的心内直视手术是可行、有效、安全的技术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总结右胸前外侧小切口行室间隔缺损修补术的治疗结果及手术经验。方法 右胸前外侧小切口行室间隔缺损修补手术 61例 ,男 3 8例 ,女 2 3例 ,年龄 2 .5~ 2 7岁 ,平均 ( 7.1± 4.8)岁 ,体质量 11~ 71kg ,平均 ( 2 2 .0± 11.6)kg。肺动脉压中度增高 10例。手术在浅低温深度血液稀释体外循环下施行 ,皮肤切口沿右侧第 5肋间长 5~ 8cm ,经第 3或第 4肋间入胸 ,距右膈神经前 2 .0cm纵向切开心包 ,主动脉及上、下腔静脉插管常规建立体外循环。心脏停跳下切开右心房 ,经三尖瓣显露和修补室间隔缺损。结果  61例患者均痊愈出院 ,皮肤切口长 ( 6.9± 0 .9)cm。体外循环时间 ( 5 7.4±2 1.8)min ,主动脉阻断时间 ( 3 6.2± 14 .8)min ,术后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时间 ( 8.5± 5 .8)h ,ICU时间 ( 3 3 .6± 16.9)h ,术后住院 ( 8.2± 1.9)d。术后胸腔引流量 ( 2 0 6.1± 15 0 .7)ml。 5 2例 ( 85 % )未输库血。术后随访 3个月至 4年 ,心功能较术前改善 ,残余分流 2例。结论 采用右胸前外侧小切口技术修补室间隔缺损 ,微创美观 ,安全可靠 ,手术操作简单 ,库血用量小 ,疗效满意。可经三尖瓣修补的室间隔缺损均可采用右胸前外侧小切口术式。  相似文献   

11.
我院1996年4月~1999年4月,应用经右胸前外侧切口并行循环房间隔、室间隔缺损修补术4例,效果满意,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男1例,女3例。年龄8~35岁,体重22~70kg。房间隔缺损3例,2例0/5聚丙烯缝线连续维合,1例自体心包片修补。1例膜部室间隔缺损约0.5cm,0/4带垫片无损伤线2针褥式缝合。1.2手术方法左侧30°斜卧位,右上肢外展,采用右乳晕下右脑前外侧弧形切口,长约10~15cm,顺胸大肌纤维走行方向钝性分离胸大肌,右侧第3助间入胸。撑开助间后右隔神经血管束前方纵剪心包,肝素化后升主动脉、上、下腔静脉插管、…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右腋下小切口心脏不停跳修补先天性房间隔缺损(atrial septal defect,ASD)、室间隔缺损(ven-tricular septal defect,VSD)的临床疗效。方法 58例先天性ASD、VSD患者(试验组,A组)均采用右腋下小切口联合心脏不停跳技术。手术在浅低温体外循环(CPB)下施行,皮肤切口沿右侧腋下、经第4肋间入胸,距右膈神经前2.0cm纵向切开心包,主动脉及上、下腔静脉插管常规建立CPB,心脏不停跳下修补ASD、VSD。57例先天性ASD、VSD患者(对照组,B组)均行正中切口心脏停跳下修补ASD、VSD。观察2组患者手术切口长度、CPB时间、手术时间及术后呼吸机辅助时间、住院时间、胸瓶引流量、死亡、并发症发生等情况。结果 A组患者手术切口长度、CPB时间、手术时间、术后胸瓶引流量、术后呼吸机辅助时间、住院时间与B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术后病死率及残余分流、肺不张/肺部感染发生率与B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采用右腋下小切口心脏不停跳技术修补先天性ASD、VSD具有安全、可靠、微创、术后恢复快、切口美观等优点,适用于...  相似文献   

13.
左或右胸前外侧切口施行各式肺切除术禹亮1禹志正1王巨1吴永文1王雨江2杨军3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1(150001)哈尔滨市第二工人医院2宁安市人民医院3我院1980年1月至1995年12月,对各种病因行各式肺切除术共1062例,其中行左或右胸前...  相似文献   

14.
右胸前外侧小切口微创二尖瓣置换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右胸前外侧小切口微创二尖瓣置换术45例成功经验。方法:采用右胸前外侧切口(4~6 cm),股动、静脉插管建立体外循环,经胸阻断主动脉,冷血停跳液顺行灌注保护心肌,直视下经左房切口行二尖瓣置换手术。结果:45例患者手术均获成功,无死亡。手术时间80~291(139±35)min;体外循环25~110(49±21)min;升主动脉阻断18~77(33±12)min;术后呼吸机辅助4.5~45(14.8±10)h;胸液引流量50~1 050(262±110)mL;住院5~14(7.5±1.8)d。结论:右胸前外侧小切口二尖瓣置换术安全可靠,创伤小,恢复快,美容效果好。  相似文献   

15.
近些年来经右腋下小切口的心脏微创手术发展较快,在浅低温下体外循环心脏跳动中施行心内直视手术,也获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我院2001年8月~2004年11月结合上述两种方法对25例先天性室间隔缺损(室缺)患者施行手术,效果较好,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报告了2例空间隔缺损修补术后左室-右房通道形成的病人,出现严重的右心功能不全症状,均再次在体外循环下行修补术.疗效满意。本文分析了空间隔缺损修补术后左室-右房通道形成的原因、诊断、治疗及预防,指出因其对心脏功能具有进行性损害的特点,所以一旦诊断明确应及早手术。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在经胸小切口微创室间隔缺损封堵术前、术中、术后的全方位应用价值。方法:经胸小切口微创封堵术实施室间隔缺损患儿446例,术前行经胸超声心动图多切面评估室间隔缺损大小、位置、类型及与周围组织毗邻情况;术中行经食管超声心动图再次复核评估,确定封堵器型号,引导封堵器正确放置,评判封堵效果;术后行经胸超声心动图对封堵成功患儿定期随访。结果:446例室间隔缺损患儿中412例成功封堵,成功率92.4%。1年内定期随访,封堵器回声清晰,位置正常,无中量以上残余分流和瓣膜反流。结论:超声心动图(经胸及经食管)对经胸小切口室间隔缺损微创封堵术前病例筛选、术中封堵过程监测引导及术后疗效评估作用重要且相对可靠。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房间隔缺损修补术的经右胸前外侧小切口与胸部正中切口两种术式的效果。方法经右胸前外侧小切口心脏不停跳下修补房间隔缺损82例,其中合并中、重度肺动脉高压10例,部分型肺静脉畸形引流3例;经胸部正中切口心脏停跳下修补房间隔缺损67例,其中合并中、重度肺动脉高压11例,部分型肺静脉畸形引流5例。观察比较2组患者的体外循环(CPB)时间、重症监护(ICU)时间、术后呼吸机辅助时间、住院天数、术后引流量、切口长度等指标。结果2组均无手术死亡。右胸前外侧小切口手术方式的CPB时间(35.2±14.1) min、机械通气时间(6.5±2.5) h、术后住院时间(7.4±1.2) d和切口长度(6.5±0.9) cm均明显小于胸部正中切口手术方式的CPB时间(42.7±11.8) min、机械通气时间(7.9±3.8) h、住院时间(9.0±2.9) d 和切口长度(15.9±1.7) cm(P<0.01),前者术后引流量(237.6±172.5) ml小于后者术后引流量(304.3±192.4) ml(P<0.05)。ICU时间分别为(35.1±16.2) h和(32.3±24.1) h,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右胸前外侧小切口心脏不停跳房间隔缺损修补术,畸形矫正效果满意,可靠安全,手术创伤小,术后住院时间短,操作简单,美容效果好,可取代常规胸部正中切口矫治房间隔缺损及其合并部分型肺静脉畸形引流。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经胸小切口封堵术治疗室间隔缺损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007年3月~2010年3月食管超声引导下完成56例经胸小切口封堵术。胸骨下段3~5 cm切口暴露右室流出道,于震颤最明显处缝两个荷包,将输送装置刺入右室流出道,在超声引导下经过室间隔缺损,释放大于室间隔缺损直径3~4 mm的封堵器,食管超声评估封堵器的位置、对房室瓣和主动脉瓣的影响以及有无残余分流。结果:56例患者中55例封堵成功,1例转体外循环手术,共置入56只封堵器,安置封堵器时间平均30 m in。1例手术后3天出现一过性房室传导阻滞,激素冲击疗法后治愈出院。所有病例随访3~6个月,无残余分流、无心律失常、无主动脉瓣和房室瓣返流。结论:经胸小切口封堵术易于操作、疗效确切、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20.
随着心脏手术安全性的提高以及外科技术的日趋成熟,术后切口美观问题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1]。我院自1997年4月~2000年8月采用右胸外侧及前外侧小切口体外循环下修补心内畸形32例,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1.一般资料:本组32例中男11例,女21例;年龄7个月~16岁,平均5.42岁;体重7~49kg,平均17.6kg。心胸比例0.5~0.65,平均0.57。手术后诊断为继发孔房间隔缺损(ASD)19例,室间隔缺损(VSD)13例。合并畸形:左上腔静脉(LSVC)4例,右下肺静脉异位引流(PAPVC)2例,右室流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