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目的 研究布鲁菌病患者的血象及骨髓象特点。方法 对30例急性期布鲁菌病患者的血象、骨髓象进行涂片染色镜检,并进行临床观察。结果 白细胞减少10例(33%)、血红蛋白减少6例(20%)、血小板减少9例(30%),16例可见异形淋巴细胞(53%)。骨髓增生活跃(83%)或明显活跃(17%),中性粒细胞核左移、胞浆有中毒颗粒及空泡变性,红系增生正常(73%)或受抑(27%),巨核细胞数量正常伴成熟障碍,组织细胞均不同程度增多。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NAP)积分增高。易误诊为血液病。结论 急性期布鲁菌病患者血象及骨髓象异常具有诊断价值,应注意与原发性血液病相鉴别。  相似文献   

2.
骨髓异常增生综合征100例形态学观察及其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骨髓小粒中幼稚细胞簇对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生(MDS)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00例MDS血象、骨髓象及骨髓活检特征进行回顾分析,用瑞氏染色后的骨髓涂片,低倍镜检查下寻找骨髓小粒,再油镜检查幼稚细胞簇。结果:外周血象:大部分可找到有核红细胞,成熟红细胞形态有异常改变。骨髓象:骨髓小粒中幼稚细胞簇的阳性率为38%。结论:血象、骨髓涂片与骨髓活检同时检查有助于MDS的诊断。骨髓小粒中幼稚细胞簇的检查对区别MDS和其他血液病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本文报道了47例五个病期流行性出血热(EHF)血象和骨髓象的改变。结果为血象中有31.9%的患者出现早幼粒至晚幼粒阶段的粒细胞;早期嗜酸粒细胞减少,恢复期又出现;单核细胞随病情的恢复而增多;异常淋巴细胞的出现率达89.4%,主要在发热期和休克期。此外,还有粒细胞中毒性颗粒、空泡形成等质的改变。骨髓象的主要改变  相似文献   

4.
目的: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血象、骨髓象中异型淋巴细胞不同程度增多。方法:将20例符合纳入病例标准的患者血、骨髓适量成分涂片、染色、镜检。结果:血中异型淋巴细胞12%—42%,骨髓中异型淋巴细胞0%—5%,血中异型淋巴细胞多于骨髓中。以此来鉴别淋巴瘤合并白血病。结论:在使用血细胞计数分析仪时,在无报警情况下,MID高时一定要做白细胞分类。  相似文献   

5.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100例形态学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的血象、骨髓象及骨髓活检与诊断和预后的关系,探讨骨髓小粒中幼稚细胞簇对MDS的诊断价值,提高对MDS的诊断水平。方法:对MDSl00例血象、骨髓象及骨髓活检特征进行回顾分析.同时对瑞氏染色后的骨髓涂片,先用低倍镜检查.寻找骨髓小粒.再切换油镜检查幼稚细胞簇。结果:在外周血涂片中大部分可找到有核红细胞,成熟红细胞形态有异常改变。骨髓象:病态造血是MDS最基本的形态学特征。骨髓涂片中骨髓小粒中幼稚细胞簇的阳性率为38%。结论:血象、骨髓涂片与骨髓活检同时进行有助于MDS的诊断。骨髓小粒中幼稚细胞簇的检查对区别MDS和其他血液病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讨论儿童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CAA)和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形态学特点与诊断的关系。方法:对9例CAA、10例MDS做血象、骨髓象比较分析。结果:MDS组知系病态造血明显,粒、红系原+早幼细胞比例明显高于MDS组,骨髓小粒中巨核细胞数CAA组明显少于MDS组,同时骨髓小粒中组织嗜碱组织均多见,结论:血象骨髓象检查对儿童CAA和MDS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病人血液学异常改变及临床特征。方法:对62例SLE患者血液学资料及应用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治疗的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血象异常者为53例,占82.5%,以二系以上减少为主,46例进行了骨髓象检查,发现骨髓增生活跃或明显活跃40例,增生减低6例,表现为增生性贫血或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骨髓象,47例诊断后做Coombs试验,9例阳性,血细胞减少者,用糖皮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治疗,血象均有升高。结论:血液系统是SLE易损器官,SLE病人血液学异常较常见,其特点是血液学改变多样性,缺乏特异性,以二系以上减少常见,骨髓象表现增生活跃为主,对糖皮质激素及免疫抑制治疗有效。  相似文献   

8.
刘平  左新年 《实用医技杂志》2005,12(22):3323-3323
目的:总结50例反应性组织细胞增多症临床特点诊断和治疗结果。方法:对10年间反应性组织细胞增多症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临床表现多样性、复杂性、大部有原发病,血象大多数正常,骨髓象组织细胞增生异形性不大。结论:反应性组织细胞增多症大多数可找到原发病,预后良好。因发病的不同,疗效有差异。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化疗维持期间,淋巴细胞微核及血象、骨髓象的变化,了解三者之间的关系及淋巴细胞微核检测的临床意义及应用价值。方法分别对15例处于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化疗维持期的儿童进行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率、血象、骨髓象检验,同时对10例正常儿童进行淋巴细胞微核及血象检测。淋巴细胞微核率用微量全血淋巴细胞培养法测定,血常规和骨髓检查均用常规方法测定。结果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化疗维持期淋巴细胞微核率升高;并与血象及骨髓象变化存在一定规律。结论淋巴细胞微核率对了解病人在化疗维持阶段的免疫情况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根据法、美、英(FAB)协作组1982年对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的诊断标准和分型建议,总结13例MDS的临床表现、血象、骨髓象和一些血细胞组织化学染色结果。追踪7例,转急性白血病2例、恶性组织细胞病1例。  相似文献   

11.
本文报告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特异性IgG抗体对流行性出血热的诊断意义。53例不同病期的出血热患者的血清,其间接荧光抗体的阳性率为49/53(占92.45%)。有77.36%的患者血清,检出IgG抗体的时间是在发病后的1~2周。血清中IgG的滴度与疾病的严重性无密切相关。另25例非EHF患者,其血清特异性IgG抗体均为阴性。可见检测特异性IgG抗体对EHF的诊断颇为有用。  相似文献   

12.
本文报道88例非典型出血热,并与83例典型出血热对比。结果表明临床上非典型出血热并非少见。根据它的临床表现不典型出血热可分为4种类型。虽然未发现有诊断价值的特征性临床表现,但是非典型出血热轻型病例显著多于典型组,其病死率低,出血、肾脏损害、低血压休克少见,与斯堪的那维亚轻型出血热相似。检测出血热特异性抗体对避免误诊是有价值的。  相似文献   

13.
本文观察了流行性出血热(EHF)患者静脉血异型淋巴细胞(ALC)的动态变化及其与病情的关系,结果表明发热期ALC较高,以后逐渐下降,重型患者ALC高于轻、中型,可以认为ALC就是EHF病毒直接作用于淋巴细胞所表现出的异常特征。本文还就ALC在EHF诊断中的作用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4.
流行性出血热患者尿液沉渣超活体染色镜检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相似文献   

15.
用间接法ELISA检测流行性出血热IgG抗体。54份EHF病人血清全部阳性,32份正常人、19份发热病人和18份误诊为EHF病人的血清全部阴性,与IFA检测结果相同。检测EHF病人系列血清,发病3d就可检出抗EHF IgG,抗体滴度随病程升高,表明间接法ELISA可用于EHF临床诊断。将间接法ELISA与IFA、RPHI和HI平行检测30份EHF病人血清,抗体几何平均滴度(GMT)分别为1:43 211、1:413、1:253和1:143,有高度相关性,且ELISA比RPHI和HI更能检测出早期抗体。检测疫区人群血清4134份,间接法ELISA检出490份阳性,而IFA仅检出470份。结果表明间接法ELISA有较好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尤其适用于血清流行病学研究。  相似文献   

16.
目的:流行性出血热(EHF)在我区主要流行于东部地区,但近几年逐渐向西部地区扩展。由于发病较少,呈散发,加之疾病本身的多脏器损伤,临床表现多样化,许多非专科医师认识不足,容易出现临床误诊误治。方法:收集我院近10年(1997~2006年)根据临床症状收治于我院相关科室的25例住院后确诊的EHF病例做一回顾性分析。结果:依据临床表现和特异性流行性出血热IgM(G)-Ab阳性及流行病学资料。结论:通过临床病例分析,对于散发的EHF患者,提醒综合医院的医护人员要注重流行病学的资料,临床症状的多样性,根据其疾病的特点,要想到早期进行EHF-IgM病原学检测。因为,到目前为止,流行性出血热尚无特效治疗,做到早期诊断,早期对症支持治疗,避免误诊误治,是治疗成功的根本。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老年流行性出血热(EHF)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78例老年EHF患者(老年组)和56例非老年组EHF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及肝肾功能、血常规指标血尿素氮(BUN)、肌酐(Cr)、血小板(PLT)、谷草转氨酶(ALT)、谷丙转氨酶(AST)的变化.结果:老年组治愈率(79.49%)明显低于非...  相似文献   

18.
人脐血源基质细胞移植促进裸鼠造血损伤修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张曦  陈幸华  司英健  刘耀  高蕾  高力  张诚  彭贤贵  王庆余 《重庆医学》2007,36(17):1704-1706
目的 观察人脐血源基质细胞 (hUCBSCs)移植对裸鼠造血损伤的修复效果.方法 6.5Gy辐照裸鼠后,分别从尾静脉输入1×105个人脐血源基质细胞及生理盐水,分别于移植 1、 3、 5、 7、 10、 14、 21d观察裸鼠血象、骨髓象以及不同时相点CFU-F、CFU-GM、BFU-E、CFU-Meg动态变化.结果 HUCBSCs移植组裸鼠在血象、骨髓象恢复时间、不同时相点骨髓CFU-F、CFU-GM、BFU-E、CFU-Meg等方面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HUCBSCs移植具有促进裸鼠造血损伤修复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本文将 EHF 血清 GOT、CPK 同 EKG 相比较.GOT、CPK 的改变同 EKG 心肌损害的改变符合率很低;GOT,CPK 捡测值在有心肌损害的患者和无心肌损害的患者之间无显著性差异,提示:GOT,CPK 不宜作为反映 EHF 心脏损伤的指标.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流行性出血热 (EHF)误诊情况 ,提高临床医师对本病的早期诊断水平。方法 :将我院 1982年 1月~ 1991年 12月和 1992年 1月~ 2 0 0 1年 12月各 10年收治的出血热和误诊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前 10年共收治EHF 4 82例 ,其中误诊 6 0例 ,后 10年收治 5 2例 ,误诊 2 2例 ,误诊率分别为 12 %和 4 3% ,而误诊疾病竟达2 2种之多。结论 :在任何季节里对有发热、出血的病人我们应高度警惕有可能是EHF ,及时作相关检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