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清创后同期行外固定支架骨延长治疗胫骨创伤后感染性骨不连的疗效.[方法]回顾性研究2000年6月~2008年6月运用外固定支架行骨延长术治疗胫骨创伤后感染性骨不连患者35例,32例患者有活动性感染征象,术前患肢平均骨缺损长度3.5 cm(1.0~7.8 cm),患肢平均短缩4.4 cm (0~8.7 cm).[结果]平均随访72.5(35~106)个月,骨不连接处全部愈合,感染得到有效控制,骨延长区骨生长满意.平均外固定指数40.7(34.2~46.9) d/cm,骨延长长度平均7.9 (4.0~10.5) cm.依据Paley的评定标准,骨愈合情况评定:优28例,良5例,一般2例;功能评定:优30例,良4例,一般1例.[结论]彻底清创后同期行骨延长治疗伴骨缺损和肢体短缩的感染性骨不连是一种较为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胫骨干骺端截骨延长术是矫正下肢短缩畸形的有效方法,已广泛应用于临床。我院1989~1991年采用此法治疗小儿麻痹症后遗症15例,术后3~8个月骨愈合,胫骨延长2~6cm,疗效满意。临床资料与手术方法15例小儿麻痹症中,男9例,女6例,年龄12~30岁。一侧肢体短缩3~5cm3例,5~6cm8例,6~7cm4例。15例经胫骨干骺端截骨延长术。即在硬膜外麻醉下,截断腓骨,外踝做一小切口,1枚螺钉固定下胫腓关节。胫骨干与髌韧带上方约  相似文献   

3.
外固定支架治疗儿童股骨骨缺损及肢体短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外固定支架行骨痂延长治疗儿童股骨化脓性骨髓炎后骨缺损及肢体短缩的疗效.[方法]采用外固定支架对27例儿童(平均12.8岁)股骨化脓性骨髓炎后骨缺损及肢体短缩的患者行骨痂延长术,术前患肢平均骨缺损长度1.2 cm(1.0~1.7 cm),患肢平均短缩4.3 cm(3.0~6.8 cm).[结果] 随访30~112个月(平均86个月),骨不连接处全部愈合,骨延长区骨生长满意.骨延长4.0~8.0 cm,平均6.1cm,平均外固定指数39.2 d/cm(36.8-48.4 d/cm).依据Paley的评定标准,骨愈合情况评定:优21例,良6例;功能评定:优19例,良8例.[结论] 外固定支架行骨痂延长是治疗儿童股骨化脓性骨髓炎后骨缺损及肢体短缩的可靠方法.  相似文献   

4.
短缩-延长肢体治疗胫骨骨缺损合并软组织缺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索单纯使用Orthofix重建外固定架通过短缩一延长肢体治疗胫骨骨缺损合并软组织缺损的可行性。方法2001年7月~2006年7月收治胫骨骨缺损合并软组织缺损患者39例,其中37例为胫骨感染性骨折不愈合,2例为胫骨开放性骨折(GustiloⅢB型1例,Gustilo ⅢC型1例)。在患肢上安放Orthofix重建外固定架。清创术后小腿胫前内侧软组织平均缺损12cm(6~24cm),胫骨骨缺损平均9cm(4~22cm)。对胫骨骨缺损〈5cm的患者使用一期清创.腓骨截骨.胫骨缺损端加压。对22例胫骨缺损〉5cm的患者采用清创,腓骨截骨.短缩肢体〈5cm。对炎症局限、胫骨截骨部皮肤正常而且远离伤口的患者同期行胫骨截骨术,否则于1.0~1.5个月后二期行胫骨截骨术延长恢复肢体的长度。结果所有患者平均随访14个月(10~44个月)。骨缺损均得以重建,患肢肢体长度与健侧之差小于5mm,骨折愈合,无感染复发,创面均闭合。1例术后出现腓总神经麻痹,术后2个月恢复。4例胫骨缺损患者诉膝部疼痛。5例胫骨蠓损患者出现马蹄内翻足。2例胫骨缺损出现下胫腓分离。1例再骨折。结论使用Orthofix重建外固定架进行短缩.延长肢体是治疗胫骨骨缺损合并软组织缺损的有效方法,但应谨慎使用。对于软组织缺损少的小腿一期短缩的安全限度为3cm,最终短缩6cm。对于软组织缺损较大的急性胫骨开放骨折小腿一期可以短缩9cm。  相似文献   

5.
目的总结Ilizarov技术分期治疗合并严重肢体短缩畸形的重度先天性胫骨假关节(congenital pseudarthrosis of tibia,CPT)的疗效。方法 2014年5月—2018年11月,应用Ilizarov技术分期治疗5例重度CPT患儿。男1例,女4例;年龄2岁6个月~7岁1个月,中位年龄4岁7个月。术前患侧胫骨长度较健侧短缩4.0~6.8 cm,平均6.06 cm。按照Boyd分型:Ⅰ型1例、Ⅱ型3例、Ⅴ型1例。一期切除胫骨假关节及病损组织,应用Ilizarov技术行肢体延长,矫正肢体短缩畸形;二期行骨搬移至端端对合后,行植骨内固定促进对合端愈合。结果 5例患儿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60个月,平均41个月。外固定架佩戴时间210~360 d,平均262 d。肢体延长4.5~8.0 cm,平均6.06 cm;患肢胫骨与健侧等长或略短(≤2 cm)。术后7~12个月胫骨假关节均骨性愈合;愈合指数42~50 d/cm,平均45.2 d/cm。均无血管神经损伤、固定针折断及不愈合等并发症发生。结论应用Ilizarov技术分期治疗重度CPT,可矫正肢体短缩畸形、减少肌腱挛缩、创伤小、胫骨对合端稳定性好、愈合率高、再骨折发生率低,可最大限度改善肢体功能。  相似文献   

6.
外固定器治疗儿童胫骨慢性骨髓炎后骨缺损和肢体短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运用外固定器行骨段转移术治疗儿童胫骨慢性骨髓炎造成的骨缺损和肢体短缩的疗效及经验,为临床合理选择治疗方法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研究1994年1月~2010年1月采用外固定器治疗的26例儿童胫骨慢性骨髓炎造成的骨缺损和肢体短缩行骨段转移术.男15例,女11例,年龄8~17岁,平均11.6岁,术前患肢平均骨缺损长度4.8 cm,肢体短缩差值平均5.3 cm.[结果]全部病人均获随访.术后随访平均116个月,平均外固定指数48.0 d/cm.延长范围5.8~15.1 cm(平均10.3 cm),骨不连接愈合时间平均6.6个月(4~ 13个月).骨愈合率100%,所有患者肢体长度差异得到纠正.[结论]骨外固定器行骨段转移术是治疗儿童伴有肢体短缩的胫骨大段骨缺损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一期骨短缩与二期骨延长术治疗感染性胫骨骨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8-07—2018-12采用一期骨短缩、二期Ilizarov骨延长术治疗的30例感染性胫骨骨缺损。观察术后伤口愈合、骨愈合、下肢功能恢复和并发症情况。骨愈合与下肢功能恢复情况按照Ilizarov技术研究与应用学会标准进行评价。结果 30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平均18.5(12~30)个月。术后伤口愈合良好,无感染复发。短缩骨愈合时间6~8个月,平均7.3个月;延长段骨愈合时间6~11个月,平均7.7个月;愈合指数为1.5~1.7个月,平均1.6个月。骨愈合分级:优21例,良7例,可1例,差1例。下肢功能恢复分级:优14例,良13例,可2例,差1例。并发症情况:针道感染4例,邻近关节挛缩或僵硬3例,足下垂2例,骨不愈合1例,暂时性腓总神经损伤1例,针道松动1例。结论在严格控制伤口感染的前提下,一期骨短缩、二期Ilizarov骨延长技术治疗感染性胫骨骨缺损可同时修复皮肤软组织缺损和胫骨缺损,具有简化伤口闭合、促进缺损骨愈合、骨愈合率较高、骨整体愈合时间短、并发症相对较少、肢体功能恢复满意等优点。  相似文献   

8.
骨骺牵伸和改良式干骺端截骨肢体延长术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作者从1986年10月~1992年4月采用骨骺牵伸及干骺端“T”形截骨延长术的新方法治疗下肢短缩患者30例。平均年龄11.9岁,患肢短缩为4~12cm,平均为5.0cm,术后1周开始延长,以1~1.5mm/d速度分2次进行延长。本组平均延长5.5cm。平均X线骨愈合时间为10.5个月,无严重并发症和骨不愈合病例,患肢功能及外观均良好。是一种优越于其它方法值得推荐的一种理想的肢体延长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儿童先天性胫骨假关节(CPT)愈合后应用Ilizarov技术行胫骨近端延长的疗效。方法2007年3月至2012年1月应用Ilizarov技术对11例儿童CPT愈合后患者进行胫骨近端骨延长,男10例,女1例;平均年龄为8岁5个月(3岁9个月至14岁5个月)。胫骨平均短缩5.6cm(2.0~8.2cm)。8例患者的正、侧位X线片示伴有胫骨近端发育不良。10例患者合并1型神经纤维瘤病(NF.1)。按照延长指数、愈合指数及骨痂形态评价治疗结果并分析相关影响因素。结果11例患儿术后获1年2个月至4年3个月(平均2年3个月)随访,平均延长长度为5.3cm(3.5-8.0cm),平均愈合指数为63。1d/cm(47-77d/cm)。8例伴有胫骨近端发育不良患者延长过程中骨痂再生不良,形成的骨痂形态为侧边形(5例)或中央形(3例),平均愈合指数为67.0d/cm,其余3例骨痂形态为凹陷型,平均愈合指数为52.7d/cm。5例患者发生针道感染。未发生轴向移位、延长段骨不愈合和延迟愈合。结论CPT愈合后应用Ilizarov技术行胫骨延长有一定治疗效果,但其骨痂生长缓慢,愈合指数较大。伴有NF-1和胫骨近端发育不良可能影响其胫骨延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采用肢体短缩延长术治疗胫骨感染性骨缺损及慢性骨髓炎的疗效。方法 2011年1月—2016年4月采用肢体短缩延长术治疗胫骨感染性骨缺损及慢性骨髓炎19例。男13例,女6例;年龄22~62岁,平均44岁。致伤原因:交通事故伤16例,压砸伤1例,高处坠落伤2例。18例为小腿开放性骨折(GustiloⅢB型)外固定支架固定后形成感染性骨缺损、骨髓炎,1例为闭合骨折内固定术后感染形成慢性骨髓炎。既往手术2~5次,平均3次。受伤至骨搬移术时间为3~11个月,平均6.5个月。清创后骨缺损长度为2.0~5.5 cm,平均4.3 cm。术中胫骨短缩后松开止血带检查肢体末梢血运,7例直接闭合创面,5例采用邻近皮瓣修复,5例采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1例采用腓肠肌内侧头肌皮瓣修复,1例单纯植皮修复。选用单臂外固定架或环式外固定架,并在胫骨近侧或远侧干骺端的两排外固定架钉之间完全锯断;1周后以1 mm/d速度进行肢体延长。结果术后19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0~36个月,平均14个月。2例对合端创面延迟愈合,余均顺利愈合。18例对合骨端自然愈合,1例因病灶骨未完全切除致对合骨端发生骨不连。5例发生牵张骨痂生长缓慢,其中4例经"手风琴"技术和注射红骨髓后顺利愈合,1例植骨辅助内固定后对合骨端愈合。骨延长时间为1~3个月,延长指数为1.6~2.7 cm/月,平均2.2 cm/月;骨愈合时间为7~13个月,平均11.1个月。根据胫骨骨折疗效评定系统Johner-Wruhs评分评定疗效:优9例,良8例,中2例,优良率为89.5%。结论采用肢体短缩延长术治疗胫骨感染性骨缺损及慢性骨髓炎,可改善截骨端的直接对合,明显缩短骨对合端的愈合时间。  相似文献   

11.
我院自1984~1988年采用重庆三医大制QCG—Ⅰ型骨延长器为15例小儿麻痹后遗肢短患者进行了胫骨延长术,现就其出现的并发症及防治作一分析报告如下。本组男性5例,女性10例,年龄从15岁~34岁,平均19岁。患肢短缩4.5~8cm,平均为5.5cm。术前有足下垂8例。膝屈曲  相似文献   

12.
为总结下肢骨不连肢体短缩畸形治疗经验,采用自体半侧腓骨髓内植骨,髂骨充填骨缺损区,梯型加压钢板固定术式一次性延长下肢骨不连后肢体短缩畸形16例16个骨。平均随访22个月,结果显示股骨平均延长3.5cm,胫骨1.8cm,平均骨愈合时间14个月,无神经血管损伤及骨不愈合并发症发生。认为:髓内及延长区植骨加金属钢板固定牢靠,患肢功能恢复迅速。  相似文献   

13.
应用Orthofix重建外固定架治疗骨缺损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目的 总结应用Orthofix重建外固定架分别利用骨运输术、一期清创 短缩肢体 截骨延长技术以及一期清创 短缩肢体 二期截骨延长技术治疗26例骨缺损的经验,探索肢体安全短缩的限度。方法 在患肢上安放Orthofix重建外固定架。对17例胫骨和2例股骨骨缺损5~22cm者行骨运输术。对5例胫骨干骨缺损小于5cm合并皮肤缺损及感染者和1例股骨干骨缺损4cm合并感染者行一期清创 短缩肢体 延长技术进行治疗。对2例胫骨缺损5cm和1例股骨干骨缺损4cm者合并感染的患者采用先一期清创 部分短缩肢体,术后继续短缩肢体,二期截骨延长恢复肢体的长度。截骨术后10~14d开始延长,每天4次,每天延长1mm。16例胫骨和2例股骨在远、近缺损端相遇后于骨缺损端行清创术和自体骨植骨术。结果 平均随访13个月。骨缺损均得以重建,患肢肢体长度完全恢复,骨折愈合,无感染复发。在5例使用一期清创 短缩 延长法的胫骨缺损和1例行一期短缩 延长法的股骨缺损患者中,3例胫骨和1例股骨短缩至4cm时出现血管危象,立即恢复1cm长度后肢体远端血运恢复。术后第3天开始继续短缩肢体,每天4mm,每天4次。1例术后出现腓总神经麻痹,术后2个月恢复。4例胫骨缺损患者诉膝部疼痛。3例胫骨缺损患者出现马蹄内翻足。2例胫骨缺损患者出现下胫腓分离。结论 应用Orthofix重建外固定架进行骨运输是治疗骨缺损的有效方法,谨慎使用短缩 延长技术。对于软组织有损伤的肢体一期短缩不应超过3cm,可以于术后第2天开始继续短缩,每天短缩4mm,每天4次,每次1mm。  相似文献   

14.
骨痂延长术治疗婴幼儿期化脓性髋关节炎后遗短肢畸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评价骨痂延长术治疗婴幼儿期化脓性髋关节炎后严重短肢畸形的疗效。方法采用长骨髓内延长器对24例婴幼儿期化脓性髋关节炎后遗肢体短缩畸形行股骨骨痂延长术,术前患肢平均短缩8.4(6-12.5)cm。结果随访3-5年,24例患短肢畸形全部纠正,股骨延长6.2-12.5cm,平均0.6mm/d。20例跛行消失,4例跛行明显减轻。结论股骨骨痂延长术是治疗婴幼儿期化脓性髋关节炎后严重短肢畸形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外固定技术不植骨治疗骨折内固定术后难治性骨不连并骨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 自2002年4月至2008年12月收治17例骨折内固定术后难治性骨不连及骨缺损患者,男12例,女5例;年龄ll~50岁,平均34.7岁.骨不连部位:胫骨10例,股骨5例,肱骨2例;骨不连时间8~21个月,平均16.3个月;既往接受手术次数1~3次,平均1.6次;骨缺损长度2.5~11.0 cm,平均3.5 cm.采用短缩加压结合延长和骨节段延长转位两种外固定基本方法治疗,观察骨折愈合及伤肢功能情况.结果 17例骨不连均骨性愈合,愈合时间3~21个月,平均5.2个月.12例伴有肢体短缩的骨不连并骨缺损患者同期或二期重建了肢体长度,达到了肢体长度均衡,平均骨延长4.8 cm,愈合时间4~11个月,平均5.2个月,骨愈合指数平均32 d/cm.结论 采用外固定技术治疗难治性骨不连并骨缺损,其弹性固定有利于骨折愈合,干骺端截骨延长有效重建了肢体长度,达到了肢体长度平衡并可早期下地活动,可视为一种疗效确切的微创生物学治疗技术.  相似文献   

16.
环形外固定架骨搬运治疗胫骨创伤后大段骨缺损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龙超  刘炳胜  王玮  沈作佳 《中国骨伤》2013,26(4):281-283
目的:探讨应用环形外固定架辅助骨搬运术治疗创伤后胫骨大段骨缺损的疗效.方法:自2002年至2011年采用骨搬运术对17例创伤性胫骨长段骨缺损进行治疗,男11例,女6例;年龄22 ~45岁,平均(31.00±2.35)岁.骨缺损范围5~13.1 cm,平均(7.50±1.01) cm.观察外固定时间、骨性愈合时间、术后患肢延长长度.术后患肢功能恢复程度参照Paley评价标准进行功能评价.结果:全部病例获随访,时间12~48个月,平均(30.00±2.35)个月.17例患者均获得了良好的骨性愈合,骨性愈合时间为8~15个月,平均(10.10±0.59)个月;外固定时间12~16个月,平均(14.10±0.65)个月;术后患肢延长长度平均(7.50±1.01) cm.根据Palev等骨与功能分级方法评价功能,优9例,良6例,可2例.结论:骨搬运术是治疗胫骨创伤后大段骨缺损、成功重建肢体长度的有效方法,骨搬运术具有操作简单,对软组织损伤较小、软组织覆盖较简单、疗效肯定等优点,临床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7.
本文报告101例儿麻后遗症下肢短缩畸形,采用5种不同廷长方法的选择。股骨,骨盆延长,一次可延长2.5~3.5cm,骨骺胫骨干及胫骨近端逐渐延长,可廷长5~10cm。我们认为15岁之前首选骨骺延长。16岁之后应首选骨盆延长术。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应用镶嵌式外固定支架进行肱骨骨痂延长术治疗上臂短缩的临床效果,并总结应用体会.[方法]自2000~2005年共收治上臂短缩患者8例,其中男性5例,女性3例;平均年龄27岁(19~33岁),所有患者均应用镶嵌式外固定支架进行肱骨骨痂延长术,术中均未进行植骨,术后5 d开始进行延长,延长速度1 mm/d,频率4~6次/d,并定期复查X线片观察延长段骨痂生长情况,骨愈合后拆除外固定支架,记录肘关节、肩关节活动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平均随访时间36个月(25~38个月),所有患者均获得骨性愈合,未发生再骨折,平均延长6.6 cm(5.4~10 cm),延长率:26%(24%~41%),平均愈合指数:36 d/cm.其中1例患者出现桡神经麻痹,经口服弥可保、功能锻炼3个月后好转,随访中未发生血管损伤,3例患者出现Ⅰ度钉道感染,充分引流、口服抗生素后好转.[结论]肱骨骨痂延长术是治疗上臂短缩的有效方法,但需要严格掌握适应证,术前严密安排,术中谨慎操作,术后严密观察手术并发症及钉道护理.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应用Ilizarov外固定器在断肢(指)再植术后肢(指)体延长矫形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对60例断肢(指)再植成功后合并肢(指)体短缩的病例,术后3个月应用Ilizarov外固定器进行肢(指)体延长术。[结果]术后6个月,骨折完全愈合,肢(指)体延长满意,恢复等长,经过2年随访,无术后并发症发生。[结论]对于肢(指)体离断造成的骨缺损,Ilizarov外固定器技术是目前最为有效的肢(指)体延长方法。  相似文献   

20.
从1982年2月开始,我们采用自行研制的框式小腿延长架共收治588例患者。其中男388例,女200例。年龄8~34岁。平均18岁。手术方法与结果:骨骺牵开延长术400例,获骨延长长度2.5~13cm,平均5.2cm。骨愈合时间30~540天,其中388例平均96天获骨愈合。胫骨上干骺端截骨延长术188例,获骨延长长度2.5~9.5cm,平均4.85cm。骨愈合时间45~214天,平均114天。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