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康复医疗与特殊教育统和实施对治疗小儿脑瘫的疗效。方法在校治疗的167例患儿均接受康复医疗与特殊教育统和实施的方法。康复训练计划中安排有物理治疗、作业治疗、语言治疗、视觉治疗、抑制性石膏治疗、中医推拿、头针治疗与生活自理能力训练等;其特殊教育课程设置中有幼儿教育(分别为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学龄期教育;培智教育与游戏等。结果所有孩子的运动能力和智商水平都有了极大程度的提高。167名儿童治疗全部有效。结论全方位康复、教育和生活实践的有机结合,充分挖掘了脑瘫儿童在体能、认知、语言、思维等方面的潜能。统和实施医疗的、教育的、心理的、工程的以及社会实践疏导,极大地促进其心智、性格的全面发展,塑造积极主动的性格和增进自己解决问题与学习的能力。其中约40%的儿童能复归社会到健康儿童幼儿园或学校就读。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脑瘫患儿进行康复、教育及辅助器具相关情况的随访。方法对2012年至2015年本中心完成随访的80名脑瘫患儿家长进行电话随访并填写调查表。结果 69名(85.25%)继续接受康复,11名(13.75%)停止康复训练。45名(56.25%)在普通小学接受教育,15名(18.75%)在特殊小学接受教育,4名(5.00%)在养护机构,16名(20.00%)在家。患儿现阶段的困难和需求主要有继续康复、接受学校教育、希望报销多个机构康复费用等。61名(76.25%)申请过辅具,19名(23.75%)没有申请过。辅具申请过程的反馈依次是:申请过程顺利;申请过,但因种种原因没得到;申请到的辅具不合适/不好用等。59名儿童(73.75%)目前需要辅助器具,21名儿童(26.25%)不需要。当问及"目前需要的辅助器具种类"时,19人次(约20%)的回答是不了解辅具类型或不知道需要什么辅具。结论为学龄期患儿提供有质有量的康复服务和教育服务仍是相关部门需要努力的工作;极需要对残疾患儿及家长普及辅助器具相关知识及肢体残障者辅助器具的临床应用知识等,辅助器具供给单位也需要与残疾患儿及家长就辅助器具进行更多沟通,以减少资源浪费,增加资源合理利用,为残疾患儿提供更多福利。  相似文献   

3.
梁兵 《中国临床康复》2004,8(27):5893-5893,5900
目的 探讨康复医疗与特殊教育统和实施对治疗小儿脑瘫的疗效。方法 在校治疗的167例患儿均接受康复医疗与特殊教育统和实施的方法。康复训练计划中安排有物理治疗、作业治疗、语言治疗、视觉治疗、抑制性石膏治疗、中医推拿、头针治疗与生活自理能力训练等;其特殊教育课程设置中有幼儿教育(分别为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学龄期教育;培智教育与游戏等。结果 所有孩子的运动能力和智商水平都有了极大程度的提高。167名儿童治疗全部有效。结论 全方位康复、教育和生活实践的有机结合,充分挖掘了脑瘫儿童在体能、认知、语言、思维等方面的潜能。统和实施医疗的、教育的、心理的、工程的以及社会实践疏导,极大地促进其心智、性格的全面发展,塑造积极主动的性格和增进自己解决问题与学习的能力。其中约40%的儿童能复归社会到健康儿童幼儿园或学校就读。  相似文献   

4.
目的调查并分析芦山地震伤员的创伤类型、功能受限情况,以及伤员的康复需求。方法采用地震伤员康复需求调查表调查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收治的208例芦山地震伤员的康复需求。结果208例被调查伤员的创伤类型以骨折居首(138例),其次为复合伤、软组织损伤、肺挫伤和截肢。绝大部分伤员的运动功能、平衡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出现障碍,80%以上患者出现疼痛,少部分人出现感觉异常、呼吸障碍。大量患者需要康复辅具及住院治疗。结论芦山地震伤员的创伤类型及功能受限情况决定了患者所需康复辅具,结合伤员对康复的要求,可为伤员“量身定制”康复治疗方案。康复医学的早期介入极有益于地震伤员的康复。  相似文献   

5.
脑性瘫痪(脑瘫)儿童在进行康复医疗的同时,注重实施特殊教育,其主要为专注力训练、感知觉及认知疏导、言语和语言训练等。在课程设置中融合引导式教育方法、音乐与游戏的配合教学,极大地提高孩子学习的兴趣和自主探索的欲望。早期特殊教育的干预,培养了健全的人格,他们能以积极进取的态度参与社会生活,为复归社会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6.
目的 基于世界卫生组织康复胜任力架构(RCF),构建以胜任力为本位并且满足残疾学生教育康复需求特点的本科层次特殊教育专业,提升特殊教育专业建设的水平,适应基于胜任力教育发展的要求。方法 运用RCF的理论与方法,参照《特殊教育教师专业标准(试行)》《特殊教育专业认证标准》和《特殊教育专业师范生教师职业能力标准》,分析学校教育情境中特殊教育教师的胜任力要求。结果 构建了基于RCF的特殊教育教师胜任力架构,提出了基于RCF的特殊教育专业设置原则和基于RCF的特殊教育专业建设的原则,根据学校教育环境的特点,建立了适用于本科层次特殊教育专业的胜任力模式。结论 RCF作为一个服务全民健康的全球康复胜任力架构,其理论与方法对于构建特殊教育专业基于胜任力的教育体系具有重要的意义。基于RCF构建了本科层次特殊教育专业的原则、方法、教育目标以及方法体系,促进实施国家《特殊教育教师专业标准(试行)》、《特殊教育专业认证标准》和《特殊教育专业师范生教师职业能力标准》。  相似文献   

7.
脑性瘫痪儿童的早期特殊教育干预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梁兵 《中国临床康复》2004,8(30):6750-6750
脑性瘫痪(脑瘫)儿童在进行康复医疗的同时,注重实施特殊教育,其主要为专注力训练、感知觉及认知疏导、言语和语言训练等。在课程设置中融合引导式教育方法、音乐与游戏的配合教学,极大地提高孩子学习的兴趣和自主探索的欲望。早期特殊教育的干预,培养了健全的人格。他们能以积极进取的态度参与社会生活,为复归社会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基于ICF构建特殊儿童教育安置的多元教育安置服务体系和方法。方法 采用ICF的理论和方法、公共政策研究方法以及教育政策研究方法,分析特殊儿童教育安置的政策架构、理论与构建融合教育导向的多元安置体系的方法与内容。结果 在教育政策上,联合国《残疾人权利公约》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保教育包容性和公平性指南》都强调教育的权利,鼓励提供个别化教育支持服务和合理便利,以确保残疾学生能够有效参与教育。中国、欧盟和美国颁布了相关的法律和政策,鼓励融合教育的发展实施,将特殊儿童纳入普通教育系统,为他们提供与其他儿童相同的教育机会。发展特殊教育,教育安置针对那些需要额外支持和资源的特殊儿童,确保他们获得针对性的教育服务。政策强调要评估特殊儿童的具体需求,并根据这些需求提供个别化教育计划。结论 根据相关国际政策和有关国家的情况,基于ICF构建了特殊儿童教育安置服务的多元安置体系的内容与方法。  相似文献   

9.
脑瘫患儿父母健康教育需求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罗晓明  杨宏  马厚芝 《中国康复》2008,23(2):140-141
目的:调查脑瘫患儿父母对健康教育的需求,制定有效的健康教育策略,提高健康教育的质量。方法:采用自拟问卷调查法对150例脑瘫患儿父母进行健康教育需求的调查。结果:治疗原则和方法为患儿父母最主要的需求项目;阅读健康教育手册和资料为最希望的健康教育方式;电话咨询为家庭康复患儿父母最希望得到健康知识的途径。结论:全面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是促进脑瘫患儿与父母共同战胜疾病、有效配合医护人员、促进疾病康复、提高患儿生活质量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10.
小儿脑性瘫痪的教育康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了解当前国内脑性瘫痪教育康复的现状及趋势。资料来源:通过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1995-01/2005-01期间有关小儿脑性瘫痪的文献,检索词“脑性瘫痪,康复,教育”,限定语言种类为中文。同时手工查阅研究对象为小儿脑性瘫痪的患者、研究内容为小儿脑性瘫痪的教育康复相关专业书籍。资料选择:对资料进行初审,选择与脑性瘫痪教育相关的内容进行综述。资料提炼:共收集文献为59篇,参考书籍8本。排除重复性研究及观念陈旧的文献,纳入12篇文献和5本专业书籍的相关内容。资料综合:脑性瘫痪儿童的教育是一种特殊方法和形式进行的教育,教育康复要解决患儿运动、感觉、交流障碍,应早期干预、寓教于乐、采取集中训练,同时兼顾个体,采取家庭教育与特殊教育相结合,充分运用引导式教育,激发和发展中枢神经系统受损儿童的性格与主动参与社会的积极性,使之体能、言语、智力和掌握日常生活技巧方面同步发展,尽可能独立适应社会和所生存的环境。结论:①医疗和教育的脱节,造成负责脑性瘫痪儿童教育的学校缺乏适应其需求及身心特点的教育康复课程。因此,为学龄脑性瘫痪儿童制定符合其身心康复、发展需求的有针对性的教育康复课程及其标准已势在必行。②建立脑性瘫痪患儿的康复和教育网络档案可有效提高连续性的康复效果。  相似文献   

11.
<正>国家康复辅具研究中心附属康复医院为民政部直属事业单位--国家康复辅具研究中心的重要内设机构。我院以中西医结合康复、"大专科、小综合"为特色,设置床位500张。下设康复医学、运动医学、矫形、内外妇儿、急诊、麻醉、检验、影像、中医、口腔、药剂等科室。医院的建设目标定位于国内领先、国际知名,向高、精、尖引领方向发展的大型现代化康复医院。我院依托国家康复辅具研究中心的科研优势,广泛开展临床应用,形成了以改良的中医古老导引术为核心的中西医结合康复新方法——神经训导康复治疗体系,开展全方位康复治疗业务(包括偏瘫、脑瘫、截瘫、截肢、面瘫、骨关节肌肉损伤、肩颈腰腿痛、认知、言语、视力和括约肌失禁等),弘扬祖国医学魅力,提高康复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调查护理本科学生通识教育知晓率及其对通识教育课程的需求情况.方法 采用通识教育调查问卷对437名护理学专业学生进行现场调查.结果 78.5%学生未听说过通识教育,不同年级学生的通识教育知晓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88.1%学生认为开展通识教育是必要或可行的,不同年级的学生对于开展通识教育必要性认知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8.0%学生认为通识教育有助于培养其综合能力,其中61.7%学生认为通识课程开设应不增加学业负担.在通识教育课程需求方面,49.7%学生关注于人生与价值观主题;47.4%学生希望能进行全程自由选修;58.6%学生倾向于专题系列讲座式的通识教育课程;45.5%学生希望采用递交学习报告形式进行通识教育课程考核,仅5.3%同学选择闭卷考试.结论 学生通识教育知晓率低,且存在通识教育认同和通识教育课程选课意愿之间的矛盾.建议加强通识教育的宣传和引导;在通识教育改革中,要处理好新开通识教育课程与学生学业压力之间的关系;依据学生需求,合理设置通识教育课程体系,推进通识教育课程改革,进一步理清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目的]调查护理本科生对器官捐献与移植的认知与意愿,以及其对器官移植相关课程的需求情况。[方法]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器官捐献与移植认知调查问卷和器官捐献与移植课程需求问卷调查某医学院校的621名护理本科生。[结果]护理本科生对器官捐献与移植的态度较积极,但对相关信息了解较少,学生最需要的教学内容是我国器官移植的需求量及器官捐赠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多数学生选择以选修课形式进行学习。[结论]护理本科生对器官捐献与移植的认知程度有待提高,学校可将器官捐献和移植课程纳入正常教学体系,并根据学生的需求进行课程设置。  相似文献   

14.
儿童低视力的教育康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淑英  孙葆忱 《中国康复》1999,14(4):253-254
低视力儿童教育是一种特殊教育,既不同于盲童教育,又不同于普通教育,是介乎于盲和正常视力之间的一种崭新的概念[1]。在过去的30年中一些发达国家已经充分认识到低视力儿童通过特殊的教育方式和适应的教学材料能达到康复的目的。他们认为低视力儿童以及盲童进入普通学校同正常儿童一样受教育是非常好的方法,但是要根据这些儿童的特殊情况不断地提供特殊的设备、咨询和个别服务等D'亚特教老师的特殊帮助与指导目前所提倡的低视力儿童在普通学校学习,需要有特殊教育的教师来帮助他们。普通学校的课程是为视力正常的儿童所设计的,主要是…  相似文献   

15.
目的调查分析我国高职高专康复治疗技术专业现状,提出专业发展对策建议。 方法调查、收集、分析专业相关资料和文件、报告,包括设置专业院校、招生、课程设置、师资队伍、实训基地、毕业生就业、教学改革等情况。 结果至2009年,全国有88所院校开设并招收康复治疗技术专业学生,各校之间专业建设水平差距明显。近三年毕业生就业率为94.8%,对口率为96.8%。具有康复治疗专业背景的专职教师比例仅为14%。 结论专业人才需求大,专业教育发展迅速,但整体专业建设水平不高,办学模式尚处在探索发展阶段;建议制定国家专业基本标准和教学规范;加快建设专兼结合双师结构教学团队;扶持重点和精品项目,加强课程、教材、实训基地建设;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完善专业设置评估机制和康复治疗师资格准入与执业注册制度。  相似文献   

16.
颜益红  曾德昕 《中国康复》2019,34(2):109-112
目的:调查我院康复治疗专业学生就业情况及毕业生对教学及人才培养的建议,为修改人才培养方案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我院近4届康复治疗毕业生进行从业情况、就业质量、教学效果评价、人才培养等调研和分析。结果:共发出问卷212份,回收207份,有效问卷为200份。毕业生就业以县市级医院及社区医院为主,课程设置合理,专业培养与产业需求的对接效果较好,就业质量较好,但部分毕业生医学基础知识不扎实,职业核心能力有待加强。结论:需加强实践教学,加大教学改革和重视核心能力培养,从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17.
近三十年来,中国的特殊教育在政策、体系等方面都获得了较大发展,特殊教育事业取得了优异成绩[1]。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特殊教育驶上迅速发展的快车道,特殊教育的质量日益提高,特殊学校的数量迅速增长,特殊教育的师资日益增强[2],特殊教育服务对象的类别也在进一步扩大。除了视力残疾、听力残疾、智力残疾外,还涉及脑瘫、自闭症、多动症、情绪行为障碍、学习障碍等类别的特殊学生[1]。已有研究表明:听力残疾、智力残疾、脑瘫、自闭症、语言发育迟缓等  相似文献   

18.
摘要 目的:了解天津市孤独症儿童就诊、康复情况及康复机构现状,探讨当前孤独症康复服务中存在的问题。方法:普查天津市11所孤独症特殊教育与康复机构,采用随机抽样方法抽取80名孤独症儿童,自行设计两份问卷向机构负责人和孤独症儿童家长进行调查。结果:天津市孤独症儿童确诊年龄平均为(4±1.86)岁,患儿先后选择过(3.62±1.61)家康复机构进行康复治疗。天津市11家孤独症特殊教育与康复机构抽样方法中,4所为学龄前机构,7所为学龄期机构,学龄前和学龄期机构中教育康复人员性别、学历、专业构成的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机构现在使用的干预方法主要是感觉统合训练、应用行为分析法(ABA)、游戏疗法和音乐疗法。结论:当前的孤独症康复服务尚不能满足患儿的康复需求,康复机构应该在规模以及师资上加强建设。 关键词 孤独症; 诊断; 康复; 干预方法 中图分类号:R749.9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1-1242(2008)-04-0353-03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脑瘫患儿主要照顾者的家庭需求及探讨其相应对策。方法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及脑瘫患儿家庭需求问卷对115例脑瘫患儿主要照顾者进行调查。结果脑瘫患儿主要照顾者的家庭需求问卷得分为(96.13±19.47)分,条目均分为(3.00±0.61)分,脑瘫患儿主要照顾者最主要需求前2项为信息需求和经济需求。结论脑瘫患儿主要照顾者的总体需求水平较高。加强和完善脑瘫患儿社区康复以及家庭主要照顾者社会支持,满足患儿照顾者的需求,以提高照顾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调查和分析国内假肢矫形工程专业人才的社会需求及培养现状, 为政府和高校开设假肢矫形工程专业和培养专门人才提供参考。方法:选取66名假肢矫形工程师及相关领域从业人员,采用国际假肢矫形学会(ISPO)的假肢矫形师培训指南设计量表进行能力需求评估,对其中46名假肢矫形师进行专业能力自我评价;根据ISPO发布的I类课程标准进行课程关注度问卷调查。通过教育部及各高校官网的查询,对假肢矫形工程专业开设情况进行调查。结果:所有被调查者都认为遵照循证实践,具备对患者进行完整的临床服务能力是最重要的,但仅有74%的被调查认为自己完全具备了此项能力。91%的被调查者认为需具备沟通能力并能提供康复辅具相关方面的建议和咨询。80%以上的被调查者认为社会对科研能力及先进技术的要求越来越高,但仅17%的假肢矫形师认为自己掌握了先进技术,20%的假肢矫形师认为自己具备了基本的科研能力。在专业核心课程关注度上,67%的被调查者认为矫形临床学这门课程最重要,其次是下肢矫形器学;在专业基础课程关注度上,67%的被调查者认为功能解剖学这门课程最重要,其次是康复医学。国内目前已有8所本科院校开办假肢矫形工程专业,每年招生200余名,少数学校在生物医学工程或其他专业下招收该方向研究生。结论:我国假肢矫形器行业的从业人员在知识结构及职业能力上都无法满足当前社会发展的需求,丞需构建一条基于社会需求且与国际接轨的假肢矫形师人才培养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