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研究牛心柿叶多糖对链脲佐菌素致糖尿病小鼠胰脏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建立糖尿病小鼠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二甲双胍组(32 mg.kg-1)及牛心柿叶多糖低、中、高剂量组(30,60,120 mg.kg-1),连续灌胃给药15 d。采用葡萄糖氧化酶法测定空腹血糖(FBG);放射免疫法测定空腹胰岛素(FINS);酶联免疫法(ELISA)测定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介素-8(IL-8)和白介素-6(IL-6);HE染色观察小鼠胰脏病理形态;Western blot检测胰脏中核转录因子κB(NF-κB)的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牛心柿叶多糖明显降低糖尿病小鼠血糖,恢复胰岛素水平(P<0.05);可降低血清炎症细胞因子水平(P<0.05),对胰脏损伤有保护作用,并下调胰脏组织中NF-κB蛋白水平。结论:牛心柿叶多糖具有降血糖和调节胰岛素作用,可能与其恢复糖尿病小鼠胰岛功能以及抑制胰脏中炎症因子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牛心柿叶多糖对链脲佐菌素致糖尿病小鼠肾脏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建立糖尿病小鼠模型,随机分成5组:模型组、二甲双胍阳性组及牛心柿叶多糖低、中、高剂量组。ig给予牛心柿叶多糖0.3,0.6,1.2 g·kg-1,阳性组给予二甲双胍0.32 g·kg-1,连续ig 15 d。末次给药后,氧化酶法测定空腹血糖(FBG),终点法测24 h尿微量白蛋白含量。苏木精-伊红染色法(HE染色)观察肾脏形态学变化。蛋白质印迹(Western blot)法检测肾脏组织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1)表达。结果:与模型对照组比较,牛心柿叶多糖给药组中糖尿病小鼠的血糖明显降低(P<0.05),并显著降低尿微量白蛋白含量(P<0.05)。下调肾脏组织中IGF-1蛋白水平(P<0.05),并缓解肾损伤程度。结论:牛心柿叶多糖对链脲佐菌素所致糖尿病小鼠肾脏损害具有保护作用,机制可能与其通过抑制肾脏组织中IGF-1的表达而调节其下游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3.
牛心柿叶多糖对糖尿病小鼠模型的降血糖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牛心柿叶多糖对链脲佐菌素致糖尿病小鼠降血糖作用。方法:建立糖尿病小鼠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二甲双胍阳性组及牛心柿叶多糖低、中、高剂量组。ig给予牛心柿叶多糖0.3,0.6,1.2 g·kg-1,阳性组给予二甲双胍0.32g·kg-1,连续灌胃15 d。末次给药后葡萄糖氧化酶法测定空腹血糖(FBG);比色法测定血清中游离脂肪酸(FFA)和谷胱甘肽(GSH)水平及肝脏组织中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Western blot法检测胰脏胰岛素受体底物-1(IRS-1)和组织的胰岛素受体(INSR)的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牛心柿叶多糖有效降低糖尿病小鼠的血糖(P<0.05);升高血清中GSH水平,同时降低FFA水平(P<0.05);提高肝组织中T-SOD水平,同时减少MDA含量(P<0.05);上调胰脏组织中IRS-1,INSR的蛋白水平(P<0.05)。结论:牛心柿叶多糖发挥有效的降血糖作用,机制可能与其对糖尿病小鼠肝脏组织脂质过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以及改善胰脏组织中INS信号转导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葛根总黄酮逆转链脲佐菌素(STZ)诱导糖尿病小鼠胰腺损伤.方法:STZ(150 mg·kg-1)ip复制糖尿病小鼠模型,随机分成5组:模型组、二甲双胍阳性组及葛根总黄酮低、中、高剂量组.ig给予葛根总黄酮80,160,240 mg·kg-1,阳性组给予二甲双胍80 mg·kg-1,持续给药14 d.采用葡萄糖氧化酶法检测空腹血糖(FBG)水平.放射免疫法检测空腹血清胰岛素(FIns)及胰岛素抵抗(IR)水平.ELISA法检测胰腺组织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氧(ROS)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HE染色观察胰腺细胞病理学的变化.Western blot法检测胰脏血红素加氧酶1 (HO-1)的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葛根总黄酮有效降低糖尿病小鼠的血糖水平(P<0.01).恢复胰岛素水平,改善IR(P <0.01).增加胰腺GSH-Px、SOD活性,同时降低ROS,MDA水平(P<0.01).逆转STZ致糖尿病小鼠胰岛β细胞损伤.有效下调胰腺HO-1蛋白表达(P<0.01).结论:葛根总黄酮对STZ致糖尿病小鼠胰腺损伤有保护作用,机制可能与改善血糖代谢和抗氧化应激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采用糖尿病小鼠模型,研究卷柏中穗花杉双黄酮(AMT)的降血糖活性,并进行量效关系考察.方法:雄性昆明种小鼠,一次性ip 180 mg·kg-1链脲佐菌素(STZ),建立糖尿病模型.以穗花杉双黄酮30,60,120,240,480 mg· kg-1ig给药治疗2周.给药期间测量小鼠摄食量、饮水量;给药2周后,检测空腹血糖(FBG),口服葡萄糖耐量(OGTT),血清胰岛素,观察胰腺HE染色切片,初步判断穗花杉双黄酮有效剂量.结果:穗花杉双黄酮30,60,120,240,480 mg· kg-1均能不同程度降低糖尿病小鼠饮水量、摄食量,FBG,改善OGTT,升高胰岛素水平;对胰岛组织还有一定修复作用.结论:穗花杉双黄酮可改善糖尿病小鼠血糖紊乱,调节胰岛素分泌,修复胰岛组织,最佳剂量为60 mg· kg-1.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精葚果颗粒对链脲佐菌素(STZ)所致2型糖尿病大鼠的降糖作用.方法:采用高脂饲料诱导加腹腔注射STZ的方法建立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按血糖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精葚果颗粒低(L,1.0g·kg-1),高剂量组(H,3.0g·kg-1),盐酸二甲双胍组(0.3 g·kg-1).各组均ig给药14d.观察精葚果颗粒对2型糖尿病大鼠体重、空腹血糖(FBG)、总胆固醇(TC)及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 HDL-C)、血清胰岛素(Ins)的影响.结果:精葚果颗粒低、高剂量组均能明显降低2型糖尿病大鼠的FBG,给药14 d后较模型对照组FBG明显下降(P <0.05);TC及TG均显著降低(P<0.05) HDL-C及Ins的含量升高(P<0.05).精葚果高剂量组的降糖效果优于低剂量组(P<0.05).结论:精葚果颗粒可降低2型糖尿病大鼠的血糖、血脂,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增加胰岛素敏感性、改善脂质代谢有关.  相似文献   

7.
柿叶多糖对糖尿病小鼠降血糖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总被引:12,自引:10,他引:2  
目的:研究柿叶多糖对链脲佐菌素糖尿病小鼠的降血糖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将实验小鼠随机分成5组:正常对照组、模型组、格列本脲组(25 mg.kg-1.d-1),柿叶多糖低、高剂量组(150,600 mg.kg-1.d-1)。ig给于药物15 d,并在相应时间采血测定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FINS)、胰岛素敏感指数(ISI)、丙二醛(MDA)、超氧化歧化酶(SOD)等指标。结果:高剂量的柿叶多糖能较明显的改善糖尿病小鼠的葡萄糖耐量(P<0.01),低、高剂量组均能显著降低糖尿病小鼠的血糖水平(P<0.05),有效降低肝组织MDA值,相应增高SOD活力,并能显著增加胰岛素敏感指数(ISI),改善胰岛素抵抗状态。结论:柿叶多糖具有较强的降血糖作用,可能与其能提高小鼠肝脏抗氧化酶活性、改善胰岛素抵抗等有关。  相似文献   

8.
柿叶三萜粗提物对糖尿病小鼠血糖及其肝糖原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邓航  黎荣  林兴  曹芬  黄仁彬 《时珍国医国药》2012,23(5):1198-1199
目的研究柿叶三萜粗提物对链脲佐菌素糖尿病小鼠血糖水平的影响及其降糖机制。方法将实验小鼠随机分成5组:正常对照组,模型组,格列本脲组(25 mg·kg-1·d-1),柿叶三萜粗提物低、高剂量组(187.5,750 mg·kg-1·d-1),ig给药15 d。期间观察记录小鼠饮食、饮水、体质量、大小便、死亡率等一般情况,在相应时间采血测定空腹血糖(FBG)、肝糖原等指标。结果柿叶三萜粗提物对链脲佐菌素所致糖尿病小鼠有显著降低血糖的作用(P<0.01或P<0.05)。柿叶三萜粗提物能增加肝糖原合成(P<0.01或P<0.05)。结论柿叶三萜粗提物能明显降低STZ致糖尿病小鼠的血糖水平,是柿叶降血糖作用有效成分之一。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柿叶各提取物对链脲佐菌素(STZ)所致糖尿病小鼠的血糖、胰岛素及血脂的影响。方法:将实验小鼠随机分为13组:正常对照组,模型组,二甲双胍组,乙醇总提物高、低剂量组,氯仿萃取部位高、低剂量组,乙酸乙酯萃取部位高、低剂量组,正丁醇萃取部位高、低剂量组,水提醇沉部位高、低剂量组。除正常对照组外其它组均以腹腔注射STZ(150mg/kg)建立Ⅱ型糖尿病小鼠模型。连续给药15d后,分别测定各小鼠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FINS)和血脂。结果:与模型组比较,乙醇总提物、氯仿萃取部位、乙酸乙酯萃取部位、正丁醇萃取部位和水提醇沉部位对STZ所致糖尿病小鼠有显著降低血糖的作用,降低胰岛素抵抗指数(IR)及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显著提高胰岛素敏感指数(ISI)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结论:柿叶提取物有降低STZ致糖尿病小鼠模型的血糖水平,改善胰岛素抵抗,调节脂代谢紊乱的作用,其作用有效成分主要存在于氯仿萃取部位、乙酸乙酯萃取部位、正丁醇萃取部位和水提醇沉部位。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白术多糖对自发性2型糖尿病db/db小鼠的降血糖作用。方法:以db/db 2型糖尿病小鼠为研究对象,分为模型组、阳性药组(盐酸二甲双胍250 mg·kg-1)、白术多糖3个剂量组(300,90,30 mg·kg-1),连续ig给予相应药物4周。给药期间观察小鼠的一般体征及体重,于给药第2,4周检测空腹血糖(FBG);给药4周后,检测小鼠空腹血浆胰岛素(Ins)以及口服糖耐量(OGTT)的变化,并根据血糖计算胰岛素敏感性指数(ISI)。结果:与模型组相比,白术多糖(300,90 mg·kg-1)给药期间db/db小鼠整体状态较好,毛色较光滑,饮食饮水量降低,明显降低db/db小鼠空腹血糖、血浆胰岛素,升高胰岛素敏感性指数,降低小鼠在给予葡萄糖后各个时间点(0.5,2 h)血糖值及血糖曲线下面积(AUC),(P0.05,P0.01);但对体重无明显影响。结论:白术多糖能够有效降低db/db 2型糖尿病小鼠的空腹血糖,降低血浆胰岛素水平,增加胰岛素敏感性指数,改善糖耐量,其降糖作用机制之一可能是通过降低血浆胰岛素、增加胰岛素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11.
菟丝子多糖改善糖尿病大鼠糖脂代谢作用   总被引:8,自引:4,他引:4  
目的:研究菟丝子多糖对链脲佐菌素(STZ)致糖尿病大鼠糖脂代谢的影响。方法:大鼠尾静脉注射50 mg.kg-1STZ制作糖尿病模型,10 d后以空腹血糖>11.1 mmol.L-1者作为糖尿病大鼠,每组8只,随机分为模型组,菟丝子多糖400,200,100 mg.kg-1剂量组和阿卡波糖15 mg.kg-1阳性对照组,另设正常对照组。各组大鼠ig给药(或生理盐水),连续给药15d,测定大鼠体重,空腹血糖,糖化血清蛋白,胰岛素和血脂水平等指标,观察菟丝子多糖对糖尿病大鼠糖脂代谢的影响。结果:模型组大鼠体重显著下降(P<0.01),空腹血糖、糖化血清蛋白、胆固醇(CHO),甘油三酯(TG)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升高(P<0.01,P<0.01,P<0.05,P<0.01),同时胰岛素水平显著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菟丝子多糖中、高剂量组大鼠体重显著增加(P<0.05,P<0.01),同时空腹血糖、糖化血清蛋白水平显著下降(P<0.01,P<0.01;P<0.01,P<0.05);菟丝子多糖高剂量组CHO水平显著下降(P<0.05),低、中、高剂量组TG水平均显著降低(P<0.01,P<0.05,P<0.01)。菟丝子多糖各剂量组胰岛素水平上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菟丝子多糖能改善实验性糖尿病大鼠糖脂代谢。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翻白草水提取物对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大鼠糖脂代谢的影响.方法:采用3周龄Wistar大鼠,高脂喂养16周加腹腔小剂量注射链脲佐菌素(STZ)的方法建立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IR)动物模型,随机分为4组:翻白草高、低剂量组(400,200 mg?kg-1)、吡格列酮组(4.05 mg?kg-1)及模型组,每组7只.另取标准饲料喂养大鼠7只为正常组.比较各药物干预4周后对2型糖尿病IR大鼠空腹血糖(FBG)、甘油三酯(TG)、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C)、高密度脂蛋白(HDL-C)及游离脂肪酸(FFA)影响.结果:翻白草提取物和西药组均可显著降低大鼠FBG,TG,TC,LDL,FFA水平,升高HDL水平(P<0.05).结论:翻白草对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大鼠的空腹血糖及血脂水平有一定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3.
葫芦茶不同提取物对链脲佐菌素致糖尿病小鼠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葫芦茶不同提取物对链脲佐菌素(STZ)所致糖尿病小鼠血糖(BG)、血脂及胰岛素(INS)的影响。方法:采用系统溶剂回流提取法对葫芦茶进行提取分离,分别得到石油醚部位、氯仿部位、乙酸乙酯部位、正丁醇部位、60%乙醇部位,采用腹腔注射STZ 150 mg.kg-1建立2型糖尿病小鼠模型,将实验小鼠随机分为8组:空白组,模型组,二甲双胍组(100mg.kg-1),石油醚部位组、氯仿部位组、乙酸乙酯部位组、正丁醇部位组、60%乙醇部位组,给药剂量均为200 mg.kg-1,空白组和模型组给予等剂量的生理盐水,每天灌胃给药1次,连续灌胃给药20 d后,眼球取血,采用葡萄糖氧化酶法测定各组小鼠空腹血糖(FBG),放射免疫法测定空腹胰岛素(FINS),生化法检测血脂。结果:与模型组比较,乙酸乙酯部位、正丁醇部位、60%乙醇部位对STZ所致DM小鼠有显著降低FBG的作用(P<0.05或P<0.01),其中60%乙醇部位降糖效果最为显著,降糖率为23.61%,能降低胰岛素抵抗指数(IR)及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显著提高胰岛素敏感指数(ISI)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P<0.05或P<0.01),石油醚部位、氯仿部位对DM小鼠无明显影响(P>0.05)。结论:葫芦茶降血糖有效成分主要存在于正丁醇部位、60%乙醇部位,能明显降低STZ致DM小鼠模型的BG水平,改善胰岛素抵抗,调节脂代谢紊乱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齿叶白鹃梅叶对小鼠糖耐量的影响及降糖作用研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目的:探讨齿叶白鹃梅叶对正常和糖尿病小鼠糖耐量的影响以及对STZ诱导糖尿病小鼠的降糖作用.方法:采用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150 mg·kg-1)诱导小鼠造成糖尿病模型,先观察齿叶白鹃梅叶水提物和80%醇提物对正常和糖尿病小鼠糖耐量的改变;再观察齿叶白鹃梅叶的水提取物和80%醇提物物以及阳性药盐酸二甲双胍(333 mg·...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丹酚酸B对实验性2型糖尿病大鼠血糖、血脂、肾功能、血清胰岛素水平以及胰岛素耐量和葡萄糖耐量的影响.方法:采用高糖高脂饲料喂养1个月加小剂量的链脲佐菌素(30 mg·kg-1,ip)的方法建立实验性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达美康组(26.7 mg·kg-1)和丹酚酸B组(187 mg-kg-1),连续ig 4周,测定空腹m糖,糖化血红蛋白、甘油三酯、总胆固醇、肌酐、尿素氮及血清胰岛素水平,计算胰岛素敏感指数,并采用胰岛素耐量和葡萄糖耐量等实验评价模型动物的胰岛素敏感性.结果:丹酚酸B和达美康均能显著降低实验性2型糖尿病大鼠的空腹血糖水平(P<0.01),降低血脂含量,改善肾功能(P<0.0S~0.01),降低胰岛素和糖化血红蛋白水平(P<0.05),升高胰岛素敏感性(P<0.01),改善胰岛素耐量以及糖耐量异常,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丹酚酸B对实验性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有降低血糖,调节血脂,保护肾脏,改善糖脂代谢紊乱及胰岛素抵抗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运用转基因Kkay2型糖尿病小鼠为模型,观察用辛开苦降法传统煎剂(辛开苦降第1组)、辛开苦降法颗粒剂(辛开苦降第2组)干预对Kkay 2型糖尿病小鼠胰岛素敏感性及血脂的疗效。方法:10周龄雄性初发2型糖尿病KKay小鼠36只按血糖值随机分为4组:模型组、罗格列酮组(0.67 g·kg-1·d-1)、辛开苦降煎剂组(8.7 g·kg-1·d-1)、辛开苦降颗粒剂(8.7 g·kg-1·d-1)。每天灌胃给药1次,4周后测定血糖、空腹血糖、胰岛素、血脂,计算胰岛素敏感指数。结果:给药4周后,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胰岛素敏感指数明显降低(P<0.01),空腹血糖、甘油三酯、总胆固醇等明显升高。辛开苦降煎剂、辛开苦降颗粒剂与模型组相比,胰岛素敏感指数高于模型组(P<0.01),空腹血糖值低于模型组(P<0.01);甘油三酯、总胆固醇均低于模型组,辛开苦降传统煎剂和辛开苦降法颗粒剂之间并无差异。结论:辛开苦降法可改善初发2型糖尿病KKay小鼠的胰岛素抵抗,增加胰岛素的敏感性从而改善血糖水平,并能降低血脂水平,且煎剂和颗粒剂疗效相当。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柿树寄生总提取物对链脲佐菌素(STZ)所致小鼠糖尿病的影响。方法:制备柿树寄生总提取物;小鼠尾静脉注射STZ(120 mg·kg-1)建立糖尿病小鼠模型。糖尿病小鼠随机分为5组:柿树寄生总提取物高、中、低剂量(10,5,2.5 g·kg-1)组,模型组,二甲双胍组;另设10只正常小鼠作为空白组。各组小鼠均以连续给药14 d后,分别测定各小鼠空腹血糖(FBG),肝组织和血清中丙二醛(MDA)水平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力值,以及血脂代谢情况;并通过HE染色观察胰腺组织的病理学变化。结果:与模型组比较,柿树寄生总提取物对STZ所致糖尿病小鼠有明显降低血糖的作用,明显提高肝组织和血清的SOD,GSH-Px活力,降低MDA含量(P0.05);降低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C)水平和提高高密度脂蛋白(HDLC)含量(P0.05);改善胰腺组织病理学变化。结论:柿树寄生总提取物能明显降低STZ致小鼠糖尿病模型的血糖水平,增强机体的抗氧化能力以及改善血脂代谢异常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