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评价某院3种清洁手术(腹外疝、甲状腺、乳腺)围手术期预防用抗茵药的合理性与实施干预措施的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抽取2011年4月出院的3种清洁手术病历68份为干预前组,2012年9月出院病历76份为干预后组,对围手术期预防用抗菌药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3种清洁手术围手术期抗茵药使用率干预前为100.0%,干预后为27.6%(P〈0.05);无指征用药从干预前的80.9%下降~1]38.1%(P〈0.05);药物选择合理率A,k22.1%上升至90.5%(P〈0.05);用药时机合理率.z&41.2%上升至95.2%(P〈0.05);术后用药疗程〉24h的患者比例从干预前的58.8%下降到干预后的14.3%(P〈0.05)。结论:采取合理、有效的干预措施,能促进I】盘床抗菌药合理使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调查抗菌药整治前后某院颅脑清洁手术围手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简称预防用药)应用情况,为临床围手术期合理使用抗菌药提供参考.方法:调取该院神经外科2011年4月和9月行颅脑清洁手术的全部患者信息,其中4月手术的78例患者纳入整治前组,9月手术的77例患者纳入整治后组.对两组患者的预防用药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整治前预防用药排列前3位的药物分别是哌拉西林/舒巴坦(n=32)、头孢地嗪(n=21)、氟氯西林(n=17),整治后排列前3位的分别是头孢唑林(n=43)、头孢曲松(n=13)、头孢替安(n=8),预防用药选药合理率从7.8%上升至76.7% (P <0.01).预防用药时间从(6.3±1.9)d降至(2.5±1.6)d(P<0.01),预防用药时间合理率明显提高(61.6%vs 0%,P<0.01).整治前后的术后感染发生率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实施抗菌药整治活动,明显促进了该院颅脑清洁手术的预防用药合理性,但仍存在预防给药时机不当等不合理现象,还需加强对抗菌药合理应用的教育培训及规范化管理.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我院围手术期应用抗菌药的合理性。方法:抽取2007年10月~2008年2月甲状腺切除术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出院病历共167份,对抗菌药种类、用量用法、用药时间等进行分析统计。结果:预防用药使用率为100%,均为单种给药,术后用药165例,平均应用抗菌药4.13d,平均住院9.74d。结论:我院清洁手术仍存在预防用药指征宽、用药时机不合理、术后用药时间长等现象,必须针对性的采取措施,有效促进围手术期抗菌药的合理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临床药师干预血管外科围手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的效果。方法:分别抽取2011年4—10月(干预前)我院血管外科出院的I类切口手术患者104例和2012年4~10月(干预后)出院的I类切口手术患者132例,对围手术期抗菌药预防应用的合理性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干预后抗菌药预防应用合理性明显改善,抗菌药预防使用率由48.08%下降至12.12%(P〈0.01);其中用药指征、药物选择、术后用药时间的不合理用药频次较干预前明显减少(P〈0.01);干预后抗菌药费用明显下降(P〈0.01)。结论:临床药师采取的干预措施可提高围手术期抗菌药合理用药水平,降低患者药品费用,对促进临床安全、有效、经济地应用抗菌药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5.
陈璐 《北方药学》2020,(2):183-185
目的:评价某院骨科清洁手术预防用抗菌药物干预效果。方法:抽取某院2011年4—6月(干预前)及2013年10—12月(干预后)骨科清洁手术归档病例各52份,对预防用抗菌药物的使用率、使用种类与频次、给药时机、用药时长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通过干预,抗菌药物的预防使用率由100%(52/52)降至51.9%(27/52);术后平均预防用药时长由5.9 d缩短至2.2 d;术前抗菌药物的选择、预防用药时机等方面较干预前有了较大的改善。结论:某院对骨科清洁手术抗菌药物的预防使用干预效果显著,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干预前后我院3种Ⅰ类切口手术(乳腺手术、疝气修补术、甲状腺手术)预防用抗菌药的合理性,考察干预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收集干预前(2011年1~3月)和干预后(2011年9~12月)3种Ⅰ类切口病历各150份,比较干预前后预防用抗菌药情况,分析用药合理性。结果:干预后,抗菌药使用率由100%下降至11.33%,药物的选择、用药时机、用药疗程等趋向合理。结论:医院综合干预后,围手术期抗菌药预防性应用合理性提高。  相似文献   

7.
干预前后骨科围手术期抗菌药预防应用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我院对骨科围手术期抗菌药预防应用实施干预措施后的效果。方法:抽取干预措施实施前后本院骨科清洁手术病例各240例,对预防用药时间、抗菌药品种、联用情况、不合理应用情况、住院时间及费用对比与评价。结果:干预后,预防用药时机、抗菌药品种、联用情况等均有明显改进,而预防用药时间、住院时间及费用等项目略有降低。结论:实施合理用药干预措施可行、有效,但离卫生部要求还有较大差距。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综合干预措施在清洁手术围手术期预防应用抗菌药管理中的效果,提高使用抗菌药物的合理性。方法:随机抽取干预前2014年已出院清洁手术病历528例为对照组、干预后2017年已出院清洁手术614例为干预组,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从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比例、预防用药时机合理性、抗菌药物品种选择、用药适应症合理性、疗程合理性、联合用药合理性、住院费用以及住院天数等方面进行统计,对比干预前、后围手术期预防应用抗菌药物上述各项的效果。结果:两组在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比例、预防给药时机合格率、品种选择合格率、无适应症用药合格率、疗程合理性、联合用药、抗菌药物人均费用、住院药品人均费用、平均住院天数以及人均用药天数等,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我院清洁手术围手术期预防使用抗菌药物在综合干预措施后合理性得到大幅度提升,综合干预措施有力,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合理用药干预对我院甲状腺手术、疝气修补术、乳腺手术等3种Ⅰ类切口手术围手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1~7月出院的上述3种Ⅰ类切口手术病例为干预前组,2011年8~11月出院的为干预后组,汇总、分析后评价围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的合理性。结果:干预后预防用抗菌药的使用率明显降低,从干预前的100%分别降至30.51%(甲状腺手术)、60.42%(疝气修补术)、35.00%(乳腺手术);用药时机、选药品种、用药疗程等较干预前也更为合理。结论:我院合理用药干预使得抗菌药在围术期的预防应用更加的合理。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我院外科清洁手术抗菌药应用情况。方法:随机抽查我院2007年外科清洁手术病历396份,对抗菌药的使用种类、给药时间和疗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396例清洁手术均使用了抗菌药,应用频率最多的为头孢菌素类,占57.6%。术前0.5~2h应用抗菌药占84.8%;术前未用抗菌药病例占13.6%,术前〉2h应用抗菌药占1.5%,手术时间大于3h的都未追加抗菌药。结论:我院外科清洁手术抗菌药的应用还存在较多问题,应加强抗菌药合理应用的规范化管理。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我院清洁手术(Ⅰ类切口手术)患者围术期预防用药情况,分析其合理性,为后期的围术期抗菌药物干预研究提供参考。方法对2012年4—10月635例符合条件患者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635例患者396例使用了抗菌药物,预防用药率62.36%;术前2~24h用药者6例(1.52%),术前0.5~2h用药者298例(75.25%),术后用药者92例(23.23%);持续用药时间≤24h的96例(24.24%),24~48h的69例(17.42%),≥48h的231例(58.33%),预防用药患者手术后用药时间为1~14d,平均3.6d。联合用药33例。预防用药品种最多为头孢替安152例,用药品种涉及12种药物,以第二代头孢菌素为主(82.98%)。结论我院Ⅰ类切口手术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仍存在明显不合理现象,应加强干预管理。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某院3种清洁手术围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茵药的合理性。方法:回顾性调查该院2011年1~10月161例清洁手术(甲状腺、乳腺、腹股沟疝手术)围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情况。结果:161例患者中,抗菌药预防性应用率达99.37%(160例),单一用药155例(96.88%),二联用药5例(3.12%);首剂于术前0.5~2.0 h给予的118例,给药时机合理率为73.75%;预防用药时间〈24 h的6例,合理率3.75%,平均用药时间为2.89 d;抗菌药品种选择合理率为10.30%;应用频次排序列前3位的依次为美洛西林/舒巴坦76例次,头孢替安47例次,头孢唑林17例次。结论:该院3种清洁手术围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存在用药率高、选药不当、用药时间过长等不合理现象,亟待采取相关措施干预。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我院三种I类切口手术预防性使用抗菌药分析,为抗菌药合理应用提供依据。方法:抽取我院2010年6~12月I类切口手术(甲状腺、乳腺、腹股沟疝)病例634份,对患者基本信息和用药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634例患者中预防性使用抗菌药605例,占95.4%;术前使用抗菌药的有9例,占1.42%;术后使用抗茵药≤48 h的有99例,占15.62%;单一用药563例,占88.80%;联合用药42例,占6.63%结论:我院I类切口手术预防性使用抗茵药存在不合理现象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我院抗菌药专项整治实施双重干预措施(技术干预和行政干预)对围手术期抗菌药不合理应用的效果。方法:将我院专项整治前2011年1~3月120份出院患者病历设为非干预组,专项整治干预后2012年1~3月120份出院患者病历设为干预组,采用综合指标法对2组患者抗菌药应用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与非干预组相比,干预组平均药品费用、平均抗菌药费用均明显降低(P<0.01),平均抗菌药费用由(1 706.92±1 228.32)元降低至(257.17±65.61)元;干预后,Ⅰ、Ⅱ类切口手术术前0.5~2 h内给药比例从6.67%上升至33.33%;合理用药比例从1.67%上升至81.67%,预防用药合理性比例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通过抗菌药专项整治实施双重干预措施,可提高抗菌药临床应用的合理性,为医院规范抗菌药应用、降低单病种费用提供了一种有效可行的模式。  相似文献   

15.
摘 要 目的:调查某院实施持续干预前后清洁手术和介入术预防用抗菌药(简称“预防用药”)的应用情况,为临床合理预防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随机抽取2011年1季度~2012年3季度行甲状腺手术、腹股沟疝修补术、乳腺手术、骨折内固定装置取出术、冠状动脉造影术患者,根据干预时间和干预措施分别纳入干预前组(n=208)、第1阶段干预组(n=176)、第2阶段干预组(n=449)和第3阶段干预组(n=341),对各组患者的预防用药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实施持续干预后,第1阶段干预组、第2阶段干预组和第3阶段干预组的预防用药率由干预前的100%降至49.4%,16.2%和9.1%,预防用药的选药合理率由干预前的46.2%升至62.1%,72.6%和96.8%,预防用药时间由干预前的(5.7±2.5)d缩短至(2.5±1.8)d,(2.0±1.4)d和(1.8±1.0)d,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感染发生率从干预前的2.4%分别降至1.7%,1.3%和0.9%。结论:该院持续干预措施得力,干预效果显著,明显促进了围术期预防用药合理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干预措施规范Ⅰ类切口手术围手术期预防使用抗菌药的成效,为抗菌药使用管理决策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分别抽取2011年和2012年Ⅰ类切口手术病例302例和232例,比较围手术期预防使用抗菌药情况。结果:2012年Ⅰ类切口围手术期抗菌药预防使用率为57.9%,较2011年的72.9%有明显下降;2012年预防给药时机合理率(44.83%)较2011年(32.45%)有大幅提高(P〈0.01),其他评价指标改善程度不明显。结论:必须进一步加大行政干预力度,加大监控与管理力度,规范围手术期抗菌药的使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用药干预对某院Ⅰ类切口手术预防用抗菌药的影响。方法:采取回顾性调查方法,选取该院2013年4~12月收治的170例行Ⅰ类切口手术患者作为干预前组,另选2014年4~12月收治的173例行Ⅰ类切口手术患者作为干预组,比较预防用药比例、时机、药物选择和用药疗程方面的干预效果。结果:经过重点干预,干预前组Ⅰ类切口手术使用抗菌药比例为67.65%,干预组降至26.59%(P<0.01);预防用药时机不合理比例由15.88%降至4.63%,预防用药时间不合理比例由30.58%降至8.09%,联合用药由10.59%降至5.20%。结论:通过对Ⅰ类切口手术预防用药的干预,合理用药水平有了明显的升高,但仍需进一步的规范。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医院外科围术期预防性抗菌药应用现状。方法:随机抽取2009年7~12月外科手术出院病例300份(每月50份),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并对抗菌药的使用合理性进行评价。结果:300份病例中,预防性应用率达99.67%,以头孢唑林为主,占26.44%,274例存在不同程度的不合理用药现象,不合理用药率为91.33%。结论:该院外科围术期预防性使用抗菌药存在严重不合理现象,必须要加强监督管理,促进抗菌药的合理使用。  相似文献   

19.
徐航  葛卫红 《中国药师》2010,13(11):1639-1641
目的:了解心胸外科临床药师参与围手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的情况,对比分析临床药师对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的干预作用。方法:收集临床药师参与前2008年7~12月手术病历188份,参与后2009年7~12月手术病历210份,分析用药合理性。结果:临床药师参与心胸外科围手术期预防用抗菌药后,其选药、用药时机、用法、剂量、用药方式趋于合理,用药时间大幅缩短。但仍存在选药广谱、用药疗程偏长、剂量偏大、不必要的联合用药等问题。结论:临床药师参与围手术期预防用抗茵药的监督作用仍需加强。  相似文献   

20.
摘 要 目的:调查我院白内障手术患者围手术期抗菌药预防使用情况并进行干预,进行目标合理性评价与管理,为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2年1~12月行白内障手术患者的200例病例为对照组,实施目标监测后,以2013年1~12月行白内障手术患者的200例为监测组,对两组患者的预防用抗菌药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对照组的抗菌药品种选择合理率10.1%,给药时机合理率58.9%,预防用药时间合理率19.0%;监测组的抗菌药品种选择合理率100.0%,给药时机合理率 95.1%,预防用药时间合理率 88.7%,两组比较,监测组各项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监测组的平均住院天数(5.85±1.31)d,平均住院费用为(5 120±147)元,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感染率2.5%,监测组感染率1.5%,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目标监测后明显提高我院白内障患者围手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的合理性,促进我院围手术期用抗菌药更加规范合理,同时降低医疗费用,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