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并心房颤动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并心房颤动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急性心肌梗死并心房颤动60例分两组,治疗组予以胺碘酮治疗(胺碘酮组),对照组予以普罗帕酮治疗(普罗帕酮组),观察24h内心房颤动转复率、转复后30d内窦性心律维持率及副作用。结果胺碘酮组转复率86.7%,转复后窦性心律维持率76.7%,普罗帕酮组转复率80.0%,转复后窦性心律维持率40%。结论胺碘酮治疗AMI并发AF临床疗效良好、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静脉应用胺碘酮转复患者急性发作快室率心房颤动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4 4例器质性心脏病急性发作快室率心房颤动患者 ,先静脉注射胺碘酮复荷量 3mg/kg,10~ 15min内注入 ,后以维持量 1 0~ 1 5mg/min静脉泵入 ,如 15~ 30min未转复 ,且室率仍快的患者追加一次胺碘酮 1 5mg/kg,一旦转复窦性心律根据病人情况改用口服胺碘酮或停用。结果 :患者负荷量内均未转复窦性心律 ,当累积量达 2 10~ 4 5 0mg时 38例 (86 36 % )患者转复窦性心律 ;达 5 5 0~ 70 0mg时 6例 (13 6 3% )患者转复窦性心律 ,总有效率 10 0 %。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应用小于推荐计量 (5mg/kg)胺碘酮静脉注射并给予持续静脉泵入转复急性发作房颤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3.
毛秀建  何春兰  王慧 《吉林医学》2013,34(24):5065-5066
目的:通过对静脉用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伴快速性心房颤动的用药、观察护理,以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方法:对31例AMI伴快速心房颤动患者首剂缓慢静脉推注150 mg,随后以静脉微量泵0.5~1 mg/min速度维持,在静脉用药的同时对患者加强心理护理,密切观察房颤转复、心室率控制、血压及不良反应。结果:19例患者在12 h内恢复窦性心律,另外11例患者在24~49 h转为窦性心律,转复律为100%。用药后,心率明显下降,转复后平均心率(80.5±11.4)次/min,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静脉用胺碘酮,配合有效护理,对治疗AMI伴快速性心房颤动治疗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胺碘酮治疗心房颤动转复为窦性心律的疗效。方法对25例心房颤动患者应用胺碘酮0.2g,3次/d口服,连用1周,改为0.2g,2次/d,连用1周后改为0.1~0.2,1次/d维持。结果转复成功率为76%,随访1年未复发率为76%。结论胺碘酮用于心房颤动转复为窦性心律,防止心房颤动复发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5.
胺碘酮联合电复律转复持续性心房颤动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胺碘酮联合电复律转复持续性心房颤动的效果。方法:65例持续性房颤患者电复律前服用负荷量胺碘酮.房颤转复服用小剂量胺碘酮0.2g,每天1次维持。结果:62例患者均转为窦性心律。3例患者转复后窦性心律不能维持.早期有效率为95.4%。结论:胺碘酮联合电复律是治疗持续心房颤动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口服胺碘酮和厄贝沙坦在心房颤动复律后维持窦性心律的疗效。方法非永久性心房颤动患者79例,成功转复窦性心律后随机分为两组:胺碘酮组(A组)40例和胺碘酮联用厄贝沙坦组(B组)39例。随访18个月,观察两组窦性心律维持率和房颤复发中位时间。结果A组和B组维持窦性心律的有效率分别为57.5﹪和79.5﹪,B组房颤复发中位时间明显延长,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胺碘酮联用厄贝沙坦可降低心房颤动复发率,更有效地维持心房颤动转复后的窦性心律。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使用胺碘酮转复心房颤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以及转复后维持窦性心律的疗效.方法 70例心房颤动患者使用胺碘酮转复.在转复后的患者中随机分成胺碘酮组,联合贝那普利组,联合辛伐他汀组,比较3组的疗效.结果 胺碘酮转复房颤的成功率为82.86%,用来维持窦性心律时,单独使用胺碘酮时有效率为55%,联合使用贝那普利时有效率为84.21%,联合使用辛伐他汀时有效率为89.47%.发生不良反应的比率是4.29%.结论 静脉注射胺碘酮转复阵发性的心房颤动安全有效,转复后继续使用胺碘酮联合贝那普利或辛伐他汀可以有效地维持转复后的窦性心律.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重叠应用静脉及口服胺碘酮治疗并发于器质性心脏病的心房颤动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39例心房颤动患者先给予静脉负荷量胺碘酮(150~300mg)后,继之以0.6mg/min静滴维持48小时;同时口服胺碘酮治疗,2周内给胺碘酮负荷量7g,然后维持量0.2g/d。观察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32例(82.1%)患者成功转复为窦性心律,于2小时、2~24小时、24~48小时、2~7天转复率分别为12.8%、28.2%、23.1%、18.0%。未转复组患者左房径大于转复组(P<0.05),而射血分数明显低于转复组(P<0.05),这可能是7例患者未转复的原因。2例患者用药后出现窦性心动过缓,1例出现恶心、腹胀,经减药后恢复。结论静脉及口服胺碘酮治疗并发于器质性心脏病的心房颤动是有效且较安全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静脉应用胺碘酮转复冠状动脉旁路移植(CABG)术后并发心房颤动(房颤)伴快速心室率的疗效。方法: CABG术后急性发作快速心率的房颤患者38例,先静脉注射胺碘酮负荷剂量150mg,5~10min注射完毕,后以0.6~1.0mg/min持续泵入,总量<1.2g/d。转复窦性心律后停用。持续动态心电监护观察用药前后血压、心室率及心电图变化。结果: 38例均成功转复为窦性心律。5例用药后出现一过性长RR间期,最长达1.8s;4例血压稍下降,经临时停药或减量后恢复。结论: 静脉注射并泵入胺碘酮转复CABG术后急性发作的房颤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胺碘酮联合氯沙坦治疗心房颤动及维持窦性心律的疗效.方法 将66例具有转复窦性心律指征的心房颤动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单用胺碘酮治疗组(n=32)和胺碘酮+氯沙坦治疗组(n=34),12个月后停用胺碘酮,共随访18个月,观察药物对两组患者窦性心律的维持率及心房重构的影响.结果 随访第12月和第18月,窦性心律维持率:胺碘酮+氯沙坦组均显著高于胺碘酮组(P<0.05).胺碘酮+氯沙坦组转变为永久性心房颤动患者(7例)显著低于单用胺碘酮治疗组(13例) (P<0.05).结论 胺碘酮联合氯沙坦能提高心房颤动复律后维持窦性心律的疗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普罗帕酮和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房颤动的临床治疗效果与不良反应情况.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5年5月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房颤动患者100例,按照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50例,对照组选择胺碘酮药物进行治疗,研究组选择普罗帕酮进行治疗,详细记录两组患者治疗24h内心房颤动的次数,30d内窦性心律维持率与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24h内心房颤动转复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12h、12~18h间对照组心房颤动转复率高于研究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转复后30d内窦性心律维持率、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症状,对照组优于研究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普罗帕酮和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房颤动均取得了显著的效果,胺碘酮药物治疗的效果优于普罗帕酮.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口服胺碘酮和厄贝沙坦在心房颤动复律后维持窦性心律的疗效.方法 非永久性心房颤动患者79例,成功转复窦性心律后随机分为两组胺碘酮组(A组)40例和胺碘酮联用厄贝沙坦组(B组)39例.随访18个月,观察两组窦性心律维持率和房颤复发中位时间.结果 A组和B组维持窦性心律的有效率分别为57.5%和79.5%,B组房颤复发中位时间明显延长,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胺碘酮联用厄贝沙坦可降低心房颤动复发率,更有效地维持心房颤动转复后的窦性心律.  相似文献   

13.
我们用小剂量胺碘酮长期维持老年人阵发性心房颤动心律转复后的窦性心律 ,疗效满意 ,从而为老年人阵发性心房颤动心律转复后的药物维持窦性心律提供一种药物选择方案。1 对象及方法4 8例老年人阵发性房颤系 1997年 3月至 2 0 0 1年 1月来我院急诊患者 ,常规体检、胸部X线片、超声心动图、心电图、心电监护或 2 4h动态心电图证实为阵发性房颤 ,经胺碘酮静脉滴注转复窦性心律后 (其中 3例自然转复 ) ,随机分为小剂量胺碘酮口服维持 (治疗 )组及常规剂量口服维持(对照 )组。治疗组 2 5例 ,男 14例 ,女 11例 ,年龄 6 0~ 83(6 9± 6 )岁 ,阵发…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比较普罗帕酮和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并发心房颤动(AF)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选取本院2007年6月~2011年5月收治的AMI并发AF患者93例,随机分为普罗帕酮组47例和胺碘酮组46例,普罗帕酮组患者给予普罗帕酮,胺碘酮组患者给予胺碘酮,记录比较两组患者接受治疗后24h内心房颤动转复效果、转复30d内窦性心律维持率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普罗帕酮组和胺碘酮组患者24h内心房颤动转复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胺碘酮组转复时间短于普罗帕酮组(P<0.05),转复后30d内窦性心律维持率胺碘酮组明显高于普罗帕酮组(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胺碘酮组明显低于普罗帕酮组(P<0.05).结论 普罗帕酮和胺碘酮治疗AMI并发AF均有良好效果和较高安全性,胺碘酮效果优于普罗帕酮,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胺碘酮对心房颤动快速心室率的疗效 ;方法 :对 31例心房颤动患者使用静脉注射胺碘酮 ,用药前后密切观察心律 /心率和血压变化 ;结果 :4h内 1 6例 ( 5 2 % )转复为窦性心律 ,未转复的 1 5例中有 1 1例心室率下降 >30 %。血压多在正常范围 ,无心功能恶化及死亡 ;结论 :静脉应用胺碘酮控制心房颤动 ,疗效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应用胺碘酮与普罗帕酮对阵发性快速心房颤动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144例阵发性快速心房颤动患者按就诊先后顺序随机分为2组,胺碘酮组(n=74)给予胺碘酮注射液负荷量150 mg静脉注射,10 min注射完毕,观察10 min未恢复窦性心律或心率大于100次/min,以胺碘酮0.5~1 mg/min维持静脉输注,24 h最大累积剂量为1 200 mg.复律成功后给予胺碘酮片口服维持窦性心律.普罗帕酮组(n=70)给予普罗帕酮注射液70 mg静脉注射,5~10 min注射完毕,观察10 min未恢复窦性心律或心率大于100次/min,重复静脉注射70 mg, 最大累积量为210 mg,复律成功后给予普罗帕酮片口服维持窦性心律.观察2组疗效及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指标的变化.结果 胺碘酮组复律疗效及维持窦性心律疗效均优于普罗帕酮组(P<0.05) , 治疗1、3、6、12个月后胺碘酮组左心房直径渐缩小,E峰流速、A峰流速及E/A比值逐渐提高,使E/A倒置得到恢复.结论 胺碘酮和普罗帕酮对阵发性快速心房颤动均有较高的转复率, 胺碘酮复律后窦性心律维持率高于普罗帕酮, 胺碘酮对逆转心房心肌重构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7.
娄冬梅  张勇 《吉林医学》2005,26(2):195-196
目的:观察小剂量乙胺碘呋酮用于心房颤动转复后维持窦性心律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166例慢性心房颤动的住院患者转复为窦性心律后给予小剂量乙胺碘呋酮平均215mg/d(100~300mg/d)维持窦性心律。结果:乙胺碘呋酮维持窦性心律半年有效率为71.60%;1年有效率为62.96%;负反应发生率为11.11%;减量或停药2个月内副反应消失。因此,小剂量乙胺碘呋酮为心房颤动转复后维持窦性心律的有效药物且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8.
观察静脉注射胺碘酮对初发性心房颤动伴快心室反应的转复效果以及口服胺碘酮联合培哚普利对心房颤动转复后远期窦性心律的维持。将89例患者随即分为胺碘酮组(n=48例)和胺碘酮加培哚普利组(n=41例)。观察静注胺碘酮对房颤终止的效果。48小时内转复率70.8%。胺碘酮加培哚普利组对房颤复律后窦性心律的维持,左房内径缩小均明显优于胺碘酮组(P<0.05)。结论胺碘酮联合培哚普利对初发性房颤复律后窦性心律的维持优于胺碘酮组,对左房扩大的延缓及心功能改善均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胺碘酮与美托洛尔联用治疗心房颤动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胺碘酮联合美托洛尔治疗慢性心房颤动11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治疗效果和安全性进行评价.结果 胺碘酮联合美托洛尔治疗慢性心房颤动116例,转复并维持窦性心律46例,维持理想心室率58例,随访观察1.5年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胺碘酮联合美托洛尔治疗慢性心房颤动,能够有效转复并维持窦性心律,对不能转复窦性心律者,能较好地控制心室率.合理选择适应证及定期监测,长期用药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20.
杨其旭 《中外医疗》2009,28(7):62-62
目的观察胺碘酮、复方丹参治疗心房颤动转复为窦性心律的疗效。方法胺碘酮,静注负荷量150mg,10min注入,10~15min后重复1次,以1.0~1.5mg/min静滴6h,继以0.5mg/min持续24h。同时口服胺碘酮片0.2g,3次/d,连用2周,改为0.2g,2次/d,连用2周。维持量0.2g,1次/d。复方丹参20mL加入5%葡萄糖500mL静脉滴注,qd,7d后改为常规量口服。结果转复成功率85%,随访1年未复发率88.2%。结论胺碘酮、复方丹参用于心房颤动转复为窦性心律,防止心房颤动复发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