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医务工作者职业紧张状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现代化社会的进程 ,紧张成为人们生活、工作中不可避免的一个问题 ,尤其是医务工作者。紧张有积极的一面和不利的一面 ,过度紧张会导致疲乏、焦虑、压抑、工作能力下降 ,甚至发生精疲力竭症状。对于医务工作者来说 ,职业紧张也许是疾病和工作能力下降的一个重要因素。本文对医务工作者紧张程度以及紧张反应进行分析研究。对象与方法1 对象 于 2 0 0 1年 3月在广安市整群抽样调查市区卫校、人民医院、中医院等。其中教师 2 59人 ,医生、护士、卫生行政人员 2 3 2人 ,共计 491人。男性 2 0 4人 ,女性 2 87人。年龄最小者 2 4岁 ,最大者 …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医务工作者的职业紧张状况及其对心理健康的影响。方法 采取分层整群抽样法对山东省内三级、二级综合医院和专科医院的医务工作者1508人进行横断面调查,包括人员基本情况调查,医务人员工作付出—回报失衡调查、抑郁量表(PHQ-9)调查和个人行为健康调查。分析医务人员职业紧张在工龄、岗位等方面的差异。结果 医务工作者的职业紧张检出率为33.2%,有抑郁倾向的占84.5%。体育锻炼较少、吸烟、周平均工作时间、岗位、工龄、医院等级是影响职业紧张的相关因素(p<0.05)。职业紧张是导致医务工作者抑郁症状的重要因素,职业紧张程度越高,抑郁症状越明显。结论 较长工龄、周均工作时间、轮班并有夜班的医务工作者是重点关注人群,应加强医务工作者的工时、轮班管理。  相似文献   

3.
油田野外作业女工职业紧张与工作能力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油田野外作业女工职业紧张与工作能力的关系。方法 利用职业紧张量表和工作能力指数调查表测试油田野外作业女工职业紧张强度、紧张反应、应对能力和工作能力的变化情况。结果 油田野外作业女工随着应对能力的降低 ,紧张水平增加 ,工作满意度逐渐降低 ;紧张反应越强、工作能力越低。低度紧张组女工工作能力与职业紧张呈明显的正相关 (r=0 .4 2 ,P <0 .0 1)。文化程度为中、小学和 2 0~年工龄段作业女工工作能力明显下降。不同婚姻状况作业女工工作能力的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油田野外作业女工由于长期处于职业紧张 ,工作能力下降 ,尤其是文化程度为中、小学和 2 0~年工龄段作业女工。因此 ,保护和促进油田野外作业女工的工作能力是卫生工作者和企业面临的重要任务之一。  相似文献   

4.
赵静    陈瑛瑛  杨璐  刘继文 《现代预防医学》2016,(17):3124-3127
目的 评价新疆地区三甲医院医务工作者职业紧张现况。方法 采用多阶段抽样方法,利用OSI-R职业紧张测量问卷测量抽取样本的职业紧张现状,比较不同人口学及行为特征下职业紧张水平的差异。结果 新疆地区三甲医院医务工作者职业任务问卷和个体紧张反应得分均高于西南地区常模,个体应对资源问卷得分低于全国常模。不同岗位类别、工作年限、性别、民族、职称、学历、是否参加体育锻炼在职业紧张各维度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有必要针对上述不同因素采取措施,减轻医务人员的职业紧张水平。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医务工作者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力的影响因素及相互关系.方法 通过调查问卷进行资料收集,对影响医务工作者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力的相关因素作路径分析.结果 路径分析结果显示,医务工作者的健康状况是最强的影响因素,其次是年龄,月收入,医疗机构级别等.结论 医务工作者的应对能力首先是建立在健康的条件下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年龄越长,能力相对要强,因此,要加强对年轻人的培训,丰富他们的经验.  相似文献   

6.
医务工作者的形象指医务工作者的职业形象、工作形象和人格形象三方面共同构成的完整意义形象,并折射给服务对象的公众的形象。 医务工作者形象设计,实质上是一个“塑形工程”,具有系统性、完整性和广泛性特点,不仅要塑造外表美,更重要是要心灵美,两者是有机结合起来的。医务工作者形象设计应注  相似文献   

7.
对医务工作者工作生活平衡的研究不仅对于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具有重大意义,对于劳动者权益的保障以及医院和谐劳动关系的建设都具有重大的意义与价值。针对某公立医院的数据样本,证明医务工作者的工作生活平衡对医务工作者的工作满意度和离职倾向都会产生显著的影响。通过OLS回归发现:医务工作者的工作生活互扰会显著提高他们的离职倾向,而工作生活互促会显著降低他们的离职倾向,且工作满意度在其中起到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医务工作者职业幸福感在职业紧张和抑郁症状关系间的中介效应。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选取某省4家医院医务工作者为研究对象,使用抑郁-焦虑-紧张量表(DASS-21量表)和自行设计的可视化评分调查医务工作者职业紧张、抑郁症状和职业幸福感水平,采用逐步回归法和结构方程模型分析职业幸福感对职业紧张和抑郁症状关系间的中介作用。结果 1 988名医护工作者职业紧张和抑郁症状阳性检出率分别为42.5%(845/1 988)、43.5%(864/1 988)。医务工作者抑郁症状与职业紧张呈正相关(r=0.794,P<0.001),与职业幸福感呈负相关(r=-0.443,P<0.001),职业幸福感与职业紧张呈负相关(r=-0.352,P<0.001)。中介效应分析显示,职业幸福感在职业紧张和抑郁症状间具有中介效应,中介效应值为0.054(BCa 95%CI:0.066~0.423),中介效应占比为7.4%。结论 医务工作者的职业紧张可直接作用于抑郁症状,也可通过职业幸福感间接作用于抑郁症状,职业幸福感在职业紧张和抑郁症状间具有部分中介的作用,但主要以直接作用为主。  相似文献   

9.
Lian Y  Liu J  Zhang C  Yuan F 《卫生研究》2010,39(5):557-561
目的以中小学教师为例初步构建脑力劳动紧张效应评价体系,为紧张效应机制和脑力劳动人群干预措施研究提供方法学平台。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851名中小学教师,应用ISTA6.0、生活事件量表测定紧张因素,应用工作紧张反应问卷(JSS)、症状自评量表(SCL-90)问卷、总体幸福感量表(GWB)测试工作和心理紧张反应,进行血糖、血脂、血清皮质醇、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神经行为功能测试反应生理紧张反应,利用综合性工作能力指数(CWAI)量表测试工作能力,然后利用数学模型构建脑力劳动者紧张效应评价体系,并利用单纯随机抽样方法抽取400名环境保护工作者进行交互效度验证。结果模型拟合较好(RMSEA=0.100,GFI=0.93,NNFI=1.00,CFI=1.00),符合理论,反映工作紧张反应、心理紧张反应、生理紧张反应、工作能力的指标负荷较高。同时4个维度的紧张反应又可很好地拟合二阶因子(紧张效应)。生理紧张反应与工作紧张反应、心理紧张反应、工作能力下降呈负相关(P0.05),而工作紧张反应、心理紧张反应、工作能力下降之间呈正相关(P0.05)。社会支持对于工作紧张反应、心理紧张反应、生理紧张反应以及工作能力的降低是保护性因素(γs分别为-0.55、-0.77、0.73、-0.79,P0.05),而工作紧张因素、社会生活紧张因素以及危险性个体特性为工作紧张反应、心理紧张反应、生理紧张反应增加以及工作能力降低的危险因素(P0.05),利用环境保护工作者人群也进一步验证了该模型。结论从工作紧张反应、心理紧张反应、生理紧张反应、工作能力4个维度衡量脑力劳动者紧张效应符合理论,并且4个维度相互影响,但又相互区别,工作社会生活紧张因素不同程度影响着紧张效应。该评价模型可初步作为脑力劳动人群职业紧张评价的方法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调查临床医务工作者对营养支持的认知、态度、及重视程度,分析目前临床营养支持工作中的短板,为今后提高临床患者营养支持的应用做基础分析。方法随机抽取郑州市某三级甲等医院医务工作者作为研究对象,使用医务工作者对于营养支持的观念调查问卷对其进行调查,共回收有效问卷466份,对回收的调查问卷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各级别医务工作者中,级别越高的医务工作者对临床工作中的营养相关问题重视度越大。且不同职称的医务工作者对营养相关知识点的掌握度存在差异,级别越高的医务工作者在营养知识点的掌握水平上越高。结论医务工作者对营养支持的重视和掌握度存在差异,需要进一步的培训以获得更好的重视和掌握,从而为患者提供更好的营养支持方案。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医务工作者的心理状态引起了许多学者的关注.本文综合分析了我国医护人员心理健康现状及影响因素.大量研究表明,医护人员的心理健康水平偏低,影响医务人员心理健康水平的主客观因素为工作环境、人格类型、应对方式等.为保障医护人员的身心健康,应采取有针对性的心理干预措施,以应对高风险的职业应激源,适应紧张的医务工作.  相似文献   

12.
赵静    陈瑛瑛  杨璐  刘继文  邱硕 《现代预防医学》2016,(18):3319-3322
目的 了解新疆地区三甲医院医务工作者慢性病患病情况及影响因素。 方法 采用多阶段抽样方法抽样,设计基本信息调查表调查样本人口行为学特征和慢性病患病情况,利用OSI-R职业紧张测量问卷测量抽取样本的职业紧张现状,比较不同人口行为学以及不同职业紧张水平慢性非传染病患病差异,并采用多元逐步回归Logistic分析对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患病情况进行影响因素分析。结果 所调查的6 162例样本,患有所选慢性非传染病2 167人,占总数的42.47%。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婚姻、工作年限、职称、是否进行体育锻炼、职业紧张程度、个体应对资源程度是影响是否患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影响因素。结论 新疆地区三甲医院医务工作者慢性非传染病患病与多个人口行为学特征及个体职业紧张程度、是否有应对资源缓解职业紧张相关,有必要根据不同人群采取干预措施,促进医务工作者健康。  相似文献   

13.
刘海港  王淑翠  傅莎 《健康研究》2011,31(4):285-287,291
当前紧张的医患关系严重制约医院医疗服务的发展,根据利润服务链理论的研究,提高医务工作者满意度是提高医疗服务质量的前提,是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重要环节.以杭州市某三级医院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研究、个案分析和问卷调查三种方法,研究医务工作者满意度方面存在的问题,为缓解医患矛盾提供具有建设性的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基于资源保存理论、工作要求-工作资源理论以及自我决定理论分析工作资源对离职意愿的影响,以及要求-能力匹配的调节作用,为降低基层医务工作者的离职意愿提供实证依据。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法选取广州市600名基层医务工作者,利用工作资源量表、离职意愿量表和要求-能力匹配量表进行问卷调查,运用SPSS 22.0进行描述性统计、相关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 广州市基层医务工作者工作资源的3个维度:社会支持(β=-0.296,P=0.017)、工作控制(β=-0.392,P=0.001)和工作发展机会(β=-0.362,P=0.001)与离职意愿呈负相关;要求-能力匹配起调节作用,增强了社会支持(β=-0.211,P <0.01)、工作控制(β=-0.313,P <0.01)和工作发展机会(β=-0.158,P <0.01)与离职意愿间的负相关关系。结论 基层医务工作者感知到工作资源水平越高,则离职意愿越低,要求-能力匹配起增效作用。建议提升基层医务工作者的社会支持,适度保证基层医务工作者在工作中的自主权,给予他们更多的上升通道,增加相应的培训以提升其要求-能力匹配度...  相似文献   

15.
对于医务工作者来说,2009年6月是一个"黑色六月".在短短的一个月时间里,先后发生了5起"血溅白衣"事件.  相似文献   

16.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健康体检逐渐备受关注.我单位承接北京市若干公务员及卫生事业单位体检工作.医务工作者因其工作性质的特殊性,在疾病的发病方面较其他事业单位略有差异,而医务工作者往往因为工作忙碌,就医方面的便利性而忽略自身体检.为提高医务工作者体检意识,现对医务工作者彩超体检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相似文献   

17.
教师职业紧张和工作能力相关分析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索教师职业紧张与工作能力的相关性.方法利用职业紧张量表(OSI-R)和工作能力指数法(WAI),测试1692例中小学教师和578例非教育工作的脑力劳动者的职业紧张强度和工作能力变化,分析其相关性.结果教师的工作能力与职业紧张呈负相关(P<0.01),而与应对资源呈正相关(P<0.01);文化程度为大学及以上的教师,其工作能力、职业紧张和紧张反应均增强;教师组工作能力随年龄增高呈下降趋势(P<0.01),40岁年龄段就下降明显.结论增强教师的应对资源,保护和促进教师尤其是中年教师的工作能力是职业卫生领域面临的重要任务之一.  相似文献   

18.
医患关系视角下的医院管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对比分析医院管理者、一般医务工作者和患者与家属三方对于医患关系的现状和影响因素的认识,探索在医院管理过程中改善医患关系的思路与方法. [方法]运用现状调查方法,进行现场问卷调查. [结果]总体来说,管理者与医务工作者认为当前的医患关系更为紧张,最重要的影响因素是卫生政策和国家投入,而患者及其家属认为价格因素最为重要,其次为医生的责任心和态度.[结论]医院管理者应更多的发挥主观能动性,从细节处着手,以患者的需求为导向,着力改善自身的医疗小环境,从而自下而上推动整个社会医患关系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19.
徐秀娟  张岩波  刘桂芬  卢莉  董丽芳 《现代预防医学》2006,33(8):1311-1312,1319
目的:建立医护人员职业紧张的结构方程模型,分析职业紧张因素,作为制定干预措施的依据。方法:应用职业紧张量表(OSI-R)对太原市某医院医务工作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应用结构方程模型研究医务工作者职业紧张,结果符合专业解释。结论:结构方程模型用于职业紧张的研究,因考虑了测量误差,较传统线性模型,结果更可靠。  相似文献   

20.
医学期刊面向基层医务工作者是目前基层医务工作和医院的迫切需求,是发挥医学期刊潜在效益的重要举措。医学期刊应创新办刊理念,及时向基层医务工作者传播医学知识,同时,强化为基层医务工作者服务的定位目标。在为高等医学院校教学、科研服务的同时,有针对性地面向基层医务工作者服务,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之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