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健康必读》2007,(7):12-12
世界卫生组织最近公布了以下最健康食品。 蔬菜13鲜:香甜的红薯里含有丰富的纤维、钾、铁和维生素B6,不仅能防止衰老、预防动脉硬化,还是抗癌能手,所以它被选为蔬菜之首。日常饮食讲究酸碱搭配,健康人PH值要达到7.3左右,而我们平日吃的肉类几乎都是酸性食品,所以要和碱性食物搭配在一起吃,[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为什么幼儿不宜多吃烧烤食物山东德洲读者刘义勤来信问:众所周知,烧鸡、烧鹅、烤鸭、烤鱼、烤羊肉串等烧烤食物肉嫩、色鲜、味浓,爽口健胃,油而不腻,因而受到人们的欢迎。但是,从医学与营养学的角度来讲,幼儿吃烧烤食物要适可而止,以免影响身体健康。烧烤食物时,...  相似文献   

3.
所谓食物鲜洁,就是指食物要新鲜和清洁。这一点,古代的孔夫子早就提出来了。他在《论语》中说过:“食饐而餲,鱼馁而肉败,不食;色恶,不食;臭恶,不食。”意即米麦等所制饭食发馊变味了,鱼和肉腐败变质了,不能吃;食物颜色变得晦暗丑恶了,不能吃;食物气味变得酸臭难闻了,也不能吃。孔夫子所提倡的这些最基本的饮食卫生标准,至今看来还是非常正确的。 食物一定要新鲜,要清洁卫生,到市场上采购食品时,首先必须符合这一要求。宁可价钱高一点,但必须保证食物质量,切不可贪图便宜而购买劣质产品。“病从口入”,如果不把好食品质量关,吃了不新鲜、不清洁  相似文献   

4.
吃的学问     
民以食为天。吃是人体营养的主要来源,营养是健康的基本保证。因此,“吃”什么和怎样“吃”也就成了人生的第一大事。 说到“吃”,首先应明确其前提是“为‘吃’而生存”,还是“为生存而‘吃’”。若为前者,那就是怎样吃得痛快、吃得舒服自在,就怎样“吃”;若为后者,那就要讲究吃法、讲究营养、讲究食物搭配,讲究怎样对健康有益。  相似文献   

5.
使用微波炉加热食品是靠引起食物的水分子高速运动、互相摩擦而产生热量以达到加热目的。食物中约70%的质量是水分,水受热会蒸发,微波加热也会减少食物含水量,而降低食物的柔软度与口感,但用微波炉快速加热或烹调食物,不会减少食物的营养成分,也不会中毒。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人们吃的东西是越来越丰富,如今大家更讲究的是食物本身的营养,不少人在采买食品时也会留意“食物营养成分表”。不过,判断食物营养价值,不能只看数据。食物是不是有营养,还要结合每个人的身体状况和营养状况而定。  相似文献   

7.
<正>吃"鲜物"是很多人的爱好。的确,很多食物都是越新鲜越好吃,新鲜瓜果能最大限度地保持自身的水分,吃起来比较脆。然而,并不是所有食物都适合吃鲜,有些食物吃鲜不仅不会带  相似文献   

8.
1.微波炉解冻食品 微波炉解冻食品是有讲究的。一是解冻食品时,应使用低功率档,使之均匀解冻,决不能用强功率档。不要过分加热使食物完全解冻.这样做可能会使食物的某些部分煮熟。  相似文献   

9.
一鸣 《药物与人》2012,(4):65-65
红枣、核桃、黑芝麻被人称为“食品三宝”。“三宝”怎么吃更健康7营养专家认为.这些明星食物怎么吃也是很有讲究的。  相似文献   

10.
忌口与健康     
常听人说:吃了某种食品便感胃里不舒服,或吃了某些食物结果旧病复发等。为了健康,人们是要讲究一定的饮食禁忌(即忌口)。至于怎么忌口,应忌些什么,则要根据个人体质与疾病而定。但大致来说都要遵从两个原则:其一是要重视饮食禁忌的普遍原则;其二是具体忌口要“辨证论忌”。  相似文献   

11.
食源疾病又称食物性中毒,是指随食物经口而进入人体内的病源物质所引起的疾病。 引发食源性疾病的因素很多。据分析,众多因素中最常见是家庭、个人不良的卫生习惯,生吃不洁蔬菜、水果、鱼贝、肉类等食品,食物烹调加热不彻底或冷却不当,食物制备至食用之间耽搁时间过长(超过12小时或更长)、生熟食品交叉污染,带菌者或患者接触污染了的食品,误食有毒食物等食物疾病。不但有损身体健康,若严重时还可危及生命,故应引起广大消费者的高度重视。学习一些食品卫生  相似文献   

12.
夏季炎热,要避免过度贪吃冷寒食物,否则会引发胃肠不适、感冒、泄泻等疾病。夏季还是疾病高发的季节,更要注意讲究饮食卫生,食品原料要新鲜,最好现做现吃;生吃瓜果要洗净消毒;凉拌菜一定要放醋或蒜泥,既可调味又能杀菌;不喝生水及放置过久的开水,防止受到病菌的侵袭。  相似文献   

13.
中医看病讲究“四诊”,即望、闻、问、切,四诊中对望诊非常重视,因为望舌相直接关系到寒热虚实辨证,因此看中医前您需要注意以下几方面的问题。不宜喝牛奶、豆浆等乳白色食品:喝这些东西容易使舌苔变白腻,造成医生误诊。不宜吃橄榄、乌梅、杨梅等深颜色食品:这些食物容易使舌苔变黑,造成误诊。不宜饮酒、吃辣椒或吃过热过冷的食物:酒、辣椒等属于热性,使气血运行加快,舌质变红,舌苔减少,脉搏增加,影响对疾病的诊断。不宜喝咖啡、吃橘子等黄色食物:吃这些东西会令舌苔发黄,易造成误诊。不宜吃花生、瓜子、核桃:因为这些含脂肪多的食品也会使…  相似文献   

14.
豆类以其蛋白质含量高、几乎不含胆固醇、含有丰富的赖氨酸和生物类黄酮而享有“植物肉”的美誉,成为中国人物美价廉的优质蛋白质以及钙、铁、锌的最佳来源。豆类是惟一能与动物性食物相媲美的高蛋白、低脂肪的食品,不饱和脂肪酸居多,为防治冠心病、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等疾病的理想食品,所以提倡老年朋友多吃豆类。许多老年人很喜欢吃黄豆,把黄豆、绿豆等豆类作为他们补钙的主要食物,比如炒雪里蕻黄豆、醋烹豆芽、煮黄豆、喝豆浆等等,但吃豆类时还是有讲究的。  相似文献   

15.
鱼肉是人们喜欢吃的水产食品.它营养丰富,含大量优质蛋白质,而且脂肪少,吃起来还细致嫩滑,容易消化。近年研究发现.女性更适宜多吃鱼,这除了鱼肉脂肪少、热量低和女性常吃鱼不易发胖外。吃鱼对女性还有以下一些“特殊”益处。  相似文献   

16.
方法11 生吃萝卜生萝卜中含有多种抗癌活性物质,这些抗癌活性物质加热会被破坏,因此要保持萝卜防癌、抗癌的良好作用,必须生吃、细嚼,而生吃萝卜还有下列一些讲究: 1、生吃萝卜的量一般为每日或隔日100~150克为宜。 2、生吃萝卜后半小时内不宜吃其他食物,以免抗癌活性物质被稀释或破坏。 3、萝卜不宜与橘子、梨、苹果、葡萄等富含植物色素的水果同食。萝卜不但营养丰富,还有较高的食疗价值,萝卜胜似良药,民间常用来治疗多种疾病。治扁桃体炎、哮喘、高血压头晕、偏头痛、冻疮、咳嗽多痰、咽喉痛、口腔溃疡。  相似文献   

17.
吕湘宾 《药物与人》2001,14(8):55-55
入夏以来,不断有细菌性食物中毒事故的发生。因为细菌性食物中毒虽全年均有,但以5—10月多发,7—9月为高发期,故夏秋季公众应十分警惕细菌性食物中毒的发生。所谓细菌性食物中毒,就是吃了被细菌污染了食物而中毒。细菌性食物中毒一般有10种主要诱发因素;做熟的食品在常温下放置时间过长;放入冰箱以前,食品冷却的时间过长;食品再加热时没有达到杀灭微  相似文献   

18.
孩子一般喜欢吃一些色彩鲜艳、味道鲜美的食物,有些孩子还喜欢食用成人的食物和饮料;而父母则总是一味地给孩子补充一些营养性食品。医学专家在此提醒家长,以下20种食物儿童不宜常吃多吃,否则,有害无益。  相似文献   

19.
正"巴菲特式饮食"源自于股神巴菲特,其饮食习惯异于常人。他爱喝汽水、吃垃圾食物、少吃蔬菜,口味重咸。去年,外媒就罗列出了巴菲特这一生钟爱的10种食物,可乐、薯条、花生糖、培根和奶酪饼干等均在列。这些饮食多为除热量外其他营养成分极不合理的食品,俗称垃圾食品。研究表明,常吃油炸食物的人群,其癌症的发病率远远高于不吃或极少进食油炸食物的人群;腌制食品的危害来自于食品在腌制的过程中产生的大量致癌物质亚硝酸胺,并加入了过量的人工添加剂,使结直肠癌、鼻咽癌等恶性肿  相似文献   

20.
中国人喜欢吃有馅的食品,由此才衍生出了世界闻名的饺子、包子、馅饼、春卷等不计其数的美味食品。带馅食物,看起来很简单,但实际上想要调配出口感鲜美、营养均衡的馅料,却有好多讲究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