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目的 初步探讨红细胞分布宽度(RDW)对脓毒症患儿急性肾损伤(AKI)的早期预测价值。方法 126例脓毒症患儿根据是否合并AKI分为AKI组(66例)及非AKI组(60例),另以RDW值的均数为界,分为高RDW组(58例)及低RDW组(68例)。比较各组年龄、性别比、体质指数(BMI)、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评分(APACHE Ⅱ评分)、序贯器官衰竭估计评分(SOFA评分)、血清尿素氮(BUN)、肌酐(Cr)、尿酸(UA)、C反应蛋白(CRP)、血常规,并分析与RDW独立相关的因素。结果 AKI组与非AKI组在年龄、男女比例、BMI、CRP、SOFA评分、APACHE Ⅱ评分等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AKI组的血清BUN、Cr、UA、RDW高于非AKI组(P < 0.05)。高RDW组与低RDW组在年龄、男女比例、BMI等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但高RDW组的BUN、Cr、UA、CRP、SOFA评分、APACHE Ⅱ评分、血红蛋白、平均红细胞体积等较高(P < 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提示:与RDW独立相关的因素包括年龄、性别、APACHE Ⅱ评分、Cr、Hb、MCV。结论 脓毒症患儿红细胞分布宽度对于早期预测肾损伤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重症监护室脓毒症患儿心肌损伤的发生率,心肌肌钙蛋白I(cTnI)及CK-MB水平升高与心肌损伤、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病死率及与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况Ⅱ(APACHE Ⅱ)评分的关系,分析cTnI、CK-MB、APACHE Ⅱ在评价危重脓毒症患儿预后中的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459例脓毒症患儿血清cTnI、CK-MB水平与MODS、心肌损伤、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和病死率的关系.分别测定脓毒症患儿入院时、入院第3天、第7天血清cTnI及CK-MB水平,比较不同时间点酶学升高组和酶学正常组的APACHE Ⅱ评分、ICU病死率和30 d生存率.结果 459例危重病脓毒症患儿中205例(44.7%)发生心肌损伤[cTnI和(或)CK-MB升高],cTnI、CK-MB升高患儿的病死率远远高于cTnI、CK-MB未升高患儿(26.34% vs 2.36%),机械通气发生率(46% vs 21%)和持续时间(7.5 d vs 3.2 d),以及住院时间(11.9 d vs 5.3 d)均显著增高,血清cTnI、CK-MB水平与APACHE Ⅱ评分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患儿入院时、入院24~72 h和入院第7天,酶学升高组APACHE Ⅱ评分、ICU病死率均明显高于酶学正常组(Pa<0.05);而30 d生存率低于正常组(P<0.01).结论 血清cTnI、CK-MB水平升高提示危重患儿心肌损伤的发生.血清 cTnI、CK-MB 在评价危重病患儿预后中发挥重要作用.血清cTnI、CK-MB和APACHE Ⅱ评分升高的患儿其病死率、MODS发生率、机械通气发生率及住院时间均显著增加.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血浆及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可溶性髓样细胞触发受体-1(sTREM-1)水平及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评分(APACHEⅡ)、序贯器官衰竭估计评分(SOFA)在小儿重症肺炎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判断中的意义。方法 选取2017年8月至2019年10月收治的76例重症肺炎患儿为重症肺炎组,根据疾病转归情况分为无效组(n=34)和有效组(n=42);同时期在本院儿内科病房收治的普通肺炎患儿94例为普通肺炎组;以及同期门诊体检健康儿童100例为健康对照组。检测所有入组儿童血浆sTREM-1水平、APACHEⅡ评分及SOFA评分,并检测重症肺炎组患儿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sTREM-1水平,分析上述指标与儿童重症肺炎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相关性。结果 重症肺炎组血浆sTREM-1水平、APACHEⅡ评分及SOFA评分均明显高于普通肺炎组及健康对照组(P < 0.05)。重症肺炎组患儿入院第7天时,无效组血浆sTREM-1、BALF sTREM-1水平及SOFA评分均上升,有效组上述各指标明显下降,且上述指标在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血浆sTREM-1、BALF sTREM-1、SOFA评分两两间均呈正相关(P < 0.05),APACHEⅡ评分与血浆sTREM-1、BALF sTREM-1、SOFA评分均无相关性(P > 0.05)。结论 血浆、BALF sTREM-1水平及SOFA评分可作为评价儿童重症肺炎病情严重程度,提示病情预后的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国际肾脏病和急救医学界趋向于用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来取代急性肾功能衰竭的概念.儿童AKI的病因日趋复杂,已由原发性肾脏疾病为主转变为多因素所致,且AKI不仅明显延长了PICU患儿的住院时间,也增加了PICU患儿的病死率.本文将对AKI的病因及流行病学作一简单的介绍,并对RIFLE及AKIN两个诊断标准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优化院前危重症患儿专科急救转运系统对院际转运安全性、成功率及患儿转归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07年1月至2009年12月未开展优化院前危重症患儿专科急救转运系统前及2010年6月至2012年12月开展优化院前危重症患儿专科急救转运系统后出诊转运危重患儿分别作为Ⅰ组(n=1015)、Ⅱ组(n=1431),进行对照分析。对Ⅰ、Ⅱ两组病例的出车准备时间、转运到达后危重症评分、转运成功率及转归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转运前危重症评分Ⅰ组为(81.73±18.11)分,Ⅱ组为(78.45±20.96)分,Ⅱ组明显低于Ⅰ组(t=4.154,P<0.001),病情较重。Ⅱ组较Ⅰ组转运途中需要使用呼吸机支持及血管活性药物的病例明显增多(50.5%vs.30.2%;60.8% vs.51.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Ⅰ组、Ⅱ组出车准备时间分别为(19.34±6.45)min、(16.19±5.89) min,Ⅱ组接到求助电话到实际出车时间较Ⅰ组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成功转运到达后危重症评分Ⅰ组(83.01±16.73)分,Ⅱ组(83.97±17.50)分,Ⅱ组患儿危重症评分改善情况比Ⅰ组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Ⅰ组、Ⅱ组转运成功率分别为94.8%和97.6%,治愈好转率分别为91.0%和94.5%,Ⅱ组较Ⅰ组转运成功率、治愈及好转率高(P<0.01)。结论优化危重症患儿院前急救系统的应用,可提高患儿的转运效率、安全性、成功率及治疗效果,降低患儿的病死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紧密连接蛋白claudin-2在急性肾损伤(AKI)患儿肾组织中的表达变化,探讨claudin-2与肾脏病理损害及肾功能损害程度的关系。方法 2009年12月至2011年12月确诊为AKI并完善肾活检的24例患儿,依据病情严重程度分为轻症组(n=7)及重症组(n=17)。对照组为12例肾小球轻微病变的孤立性血尿患儿。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比色法检测血清肌酐水平;采用肾脏病理计量评分法对肾小管间质损害程度进行分析;免疫组织化学方法 检测肾组织claudin-2的表达;Pearson相关分析评估claudin-2与患儿肾脏病理评分及血肌酐水平间的关系。结果 AKI轻症组(190±68 μmol/L)与AKI重症组(477±128 μmol/L)血清肌酐水平均高于对照组(29±7 μmol/L)(均PPPPPr=-0.809、-0.903,均P结论 AKI患儿肾组织claudin-2的表达水平发生变化,且claudin-2的表达水平与肾脏病理损害程度及肾功能损害程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中新生儿急性肾损伤(AKI)发生率和病死率, 比较不同的AKI早期诊断标准评估新生儿AKI的发生率和病死率的差异, 探讨新生儿AKI早期诊断标准的重要性。 方法 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 将2012年6月至2012年8月就诊于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NICU的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 分别收集并记录每小时尿量以及入院当天、 48 h内的血肌酐等临床、 实验室指标及治疗等情况, 依照AKIN 2005年儿童AKI和AKIN 2012年新生儿AKI早期诊断标准进行分组, 比较新生儿AKI的发病情况、 病死率及临床特点。结果 按照AKIN 2005年儿童AKI的早期诊断标准共确诊AKI患儿20例,发生率为14.71%;在AKI组中,死亡9例,病死率为45%。按照AKIN 2012年新生儿早期诊断标准共确诊AKI患儿35例,发生率为25.73%;其中AKI新生儿死亡18例,病死率为51.43%;2012年AKIN早期诊断标准对新生儿AKI诊出率明显高于2005年的标准,两种早期诊断标准所致的新生儿AKI发生率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24),但两种诊断标准所致的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46)。结论 新生儿AKI在NICU中发生率、病死率高,诊断困难,AKIN 2012年新生儿AKI早期诊断标准较AKIN 2005年儿童AKI早期诊断标准有助于新生儿AKI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8.
小儿脓毒症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临床特点和预后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小儿脓毒症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患儿的临床特点和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 回顾分析2003年6月至2008年11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肾内科住院的脓毒症合并肾功能衰竭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 脓毒症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者41例,占同期急性肾功能衰竭患儿的17.01%.均发生多脏器衰竭,最易累及肾脏、血液、神经系统和肺脏,其中3个以上多脏器衰竭发生率为70.7%.入院后积极给予抗生素静点、丙种球蛋白冲击、榆注血浆以及不同形式的血液净化治疗,32例痊愈出院,死亡9例,病死率为21.95%.单因素分析发现原发或继发免疫低下、呼吸衰竭、急性肾小管坏死、病情严重性指数(ATN-ISI)积分、合并先天性心脏病和泌尿系畸形等基础病变、是否及时采取血液透析、持续血液滤过以及丙球治疗为影响其预后的因素.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ATN-ISI积分为其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小儿脓毒症合并急性肾功能衰竭预后差,尽早进行血液净化和丙球支持疗法可显著改善患儿预后.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新生儿危重病例评分(NCIS)与新生儿急性生理学评分围产期补充Ⅱ(SNAPPE-Ⅱ)两种评分系统预测危重新生儿死亡放弃风险的准确度及临床实用性。方法 269例危重新生儿根据病情转归分为死亡放弃组及好转治愈组,比较两种评分系统预测死亡放弃风险的准确度。结果死亡放弃组患儿的SNAPPE-Ⅱ得分明显高于好转治愈组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两组患儿NCIS评分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91),而符合单项指标的患儿死亡放弃风险明显高于不符合单项指标患儿(P=0.005)。结论 SNAPPE-Ⅱ在危重新生儿死亡放弃风险的早期预测中具有更高的准确性,NCIS中单项指标对预测病情转归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采用改善全球肾脏病预后组织(KDIGO)和儿童基线肌酐参考值(pROCK)标准评估儿童急性肾损伤(AKI)发生率、分期及病死率, 探索pROCK标准对儿童AKI诊断及预后判断的价值。方法前瞻性多中心队列研究。收集2019年9月至2021年2月4家儿童医疗中心(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复旦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安徽省儿童医院、徐州儿童医院)儿童重症监护病房(PICU)收治的1 120例重症患儿的一般资料及肌酐值等临床资料。分别采用KDIGO和pROCK标准对其进行AKI诊断和分期, 比较两组间AKI的发生率、AKI诊断及分期的一致率、患儿的PICU病死率。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诊断一致性采用Cohen′s Kappa和Weighted Kappa分析;采用Cox回归分析评估AKI与病死率的相关性。结果 1 120例重症患儿中男668例, 女452例, 年龄33(10, 84)月龄, 依据KDIGO诊断标准的AKI发生率显著高于依据pROCK标准[27.2%(305/1 120)比14.7%(165/1 120), χ2=52.78, P<0.001]。两种标准...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小儿心脏病体外循环(CPB)手术后的低白蛋白血症对术后急性肾损伤(AKI)发生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2016年行心脏病CPB手术患儿1 110例临床资料,按术后48 h内最低白蛋白浓度分为低白蛋白组(≤35 g/L)和正常白蛋白组(> 35 g/L),比较两组患儿的围手术期资料和AKI发生率。对不均衡的围手术期各因素进行倾向评分匹配后再次比较AKI发生率。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术后AKI发生的围手术期危险因素。结果 术后AKI发生率为13.78%(153/1 110),病死率为2.52%(28/1 110),AKI患儿病死率为13.1%(20/153),术后白蛋白≤35 g/L 的患儿占44.50%(494/1 110)。匹配前后低白蛋白组AKI发生率均比正常白蛋白组要高(P < 0.05);匹配前后AKI患儿术后白蛋白浓度均低于非AKI患儿(P < 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术后白蛋白≤35 g/L是术后AKI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结论 术后48 h内白蛋白≤35 g/L是心脏CPB术后患儿AKI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术后加强对白蛋白的检测和补充对控制术后AKI的发生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尿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7(IGFBP-7)对危重症患儿急性肾损伤(AKI)的早期预测价值。方法选择2012年5月至8月儿童重症监护病房(PICU)收治的患儿为研究对象。分为轻度AKI(AKI 1期)、严重AKI(AKI2和3期)和非AKI组。检测入PICU第一个24小时尿IGFBP-7水平,并于入PICU 24小时内行儿童死亡风险Ⅲ(PRISMⅢ)评分。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评估在校正混杂因素后尿IGFBP-7与AKI的关系,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及曲线下面积(AUC)评价尿IGFBP-7对危重症患儿AKI的早期预测价值。结果共纳入危重症患儿144例,21例(14.6%)在样本采集120小时内发生AKI,其中严重AKI 11例。严重AKI组入PICU第一个24小时的尿IGFBP-7水平、PRISMⅢ评分均高于轻度AKI及无AKI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在校正年龄、体质量、PRISMⅢ评分后,尿IGFBP-7是严重AKI的独立危险因素(OR=2.93,95%CI:1.07~8.03,P=0.037),预测危重症患儿严重AKI的AUC值为0. 79(95%CI:0. 66~0. 92,P=0. 001)。结论尿IGFBP-7是危重症患儿严重AKI的独立预测指标,具有早期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比较新生儿危重病例评分(NCIS)与美国新生儿急性生理学评分围产期补充Ⅱ(SNAPPE-Ⅱ)在危重新生儿死亡风险预测方面的优越性,探索适合我国新生儿疾病危重度判断的评分系统。方法 对2008年1-12月入住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的525例患儿同时采用NCIS和SNAPPE-Ⅱ两种评分系统进行评分,根据评分将入组病例分为极危重、危重、非危重3组,分别对各组病死率进行比较,并描绘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比较ROC曲线下面积(AUC),以观察两种评分系统在预测危重新生儿死亡风险的特异度及灵敏度。结果 非危重组、极危重组中,NCIS评分及SNAPPE-Ⅱ的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危重组中,两种评分病死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UC分别为NCIS评分0.934,SNAPPE-Ⅱ评分0.926,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NCIS评分对危重新生儿的筛出能力较强,但对临床决策无早期指导作用。SNAPPE-Ⅱ评分能早期、较准确预测患儿死亡风险,临床应用较简便,宜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容量超负荷(FO)与危重患儿急性肾损伤(AKI)、病死率的相关性,及FO对死亡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入住儿童重症监护病房(PICU)的危重症患儿为研究对象进行前瞻性研究。评估其病程中FO水平,并于入院24小时内进行PRISMⅢ评分。以二元logistic回归评估在校正混杂因素后FO与AKI及病死率的关系,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评估FO对死亡的预测价值。结果共纳入362例患儿,平均FO≥5%26例(7.18%),发生AKI 24例(6.63%),死亡18例(5.0%)。危重患儿入住PICU 7天内,平均FO(OR=1.26,95%CI:1.10~1.43,P=0.001)和最大FO(OR=1.12,95%CI:1.02~1.23,P=0.018)均与AKI显著相关;然而在校正年龄和PRISMⅢ后,二者与AKI无相关(P0.05)。在校正AKI和疾病严重程度等潜在的混杂因素后,平均FO与病死率仍显著相关(AOR=1.34,95%CI:1.12~1.60,P=0.002)。平均FO预测死亡风险的AUC为0.801(P0.001)。结论容量超负荷与危重患儿的AKI和预后相关,并对危重患儿的死亡有重要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小儿急性胰腺炎评分系统在病情严重度判定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2002年1月~2006年8月间本院收治的49例小儿急性胰腺炎(AP)病例,分析比较Ranson、APACHEⅡ及小儿急性胰腺炎评分(John评分)系统对小儿急性胰腺炎病情严重度评判的灵敏度、特异度、似然比及接收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AUC)等指标,检验各评分系统对小儿AP病情严重度评判的价值.结果 49例中,发生胰腺坏死/假性囊肿/脓肿,脏器功能障碍等严重并发症的小儿SAP重症急性胰腺炎(SAP)7例,轻症急性胰腺炎(MAP)42例.SAP组与MAP组间,3种评分系统的分值分别为(1.12±0.29)与(0.93±0.22),(3.39±0.73)与(2.85±0.68),(3.07±0.45)与(1.12±0.27),仅John评分分值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5.1974,P=0.0000).3种评分系统对小儿SAP评判的灵敏度分别为28.57%、42.86%、85.71%,John评分高于前二者,特异度分别为88.10%、85.71%、83.33%.3种评分系统评判小儿SAP的AUC值分别为0.54、0.59及0.90,John评分的AUC值明显高于前二者,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083、0.0112).结论 与Ranson及A-PACHEⅡ评分比较,John评分对小儿AP病情严重度和预后的评判价值较大.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胱抑素C(CysC)、纤维蛋白原(Fbg)浓度和24 h 尿蛋白定量与紫癜性肾炎(HSPN)患儿肾脏病理分级的相关性和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2011 年1 月至2015 年1 月48 例经肾活检明确诊断为HSPN 患儿的病历资料,根据肾脏病理结果分为Ⅱ a 级及Ⅱ a 级以下12 例、Ⅱ b 级12 例、Ⅲ a 级17 例及Ⅲ b 级及Ⅲ b 级以上7 例。乳胶增强散射免疫比浊法检测所有患儿血清CysC,浊度法检测Fbg 浓度,终点法检测24 h 尿蛋白定量水平;采用Pearson 和Spearman 相关分析对各检测指标之间及各指标与肾脏病理分级之间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血清CysC、Fbg 浓度和24 h 尿蛋白定量在各肾脏病理分级患儿中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各指标水平均随病理分级严重程度增高而上升(P<0.05)。48 例HSPN 患儿血清CysC 和Fbg与24 h 尿蛋白定量之间均呈正相关(分别r=0.51、0.63,P<0.05);Fbg 与血清CysC 之间呈正相关(r=0.55,P<0.05);CysC、Fbg 及24 h 尿蛋白定量与肾脏病理分级之间均呈正相关(分别r=0.66、0.64、0.68, 均P<0.05)。结论 CysC、Fbg 和24 h 尿蛋白定量均能反映肾脏损伤严重程度,对于HSPN 患儿肾脏损伤的严重程度具有较好的判断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新生儿急性生理学评分(SNAP)与危重病例评分在新生儿疾病诊治中的应用。方法选择2007年入住我科的新生儿,于住院24h内同时应用两种评分系统进行评分,对不同疾病患儿根据得分情况分为非危重、危重、极危重,比较两种评分结果中危重与极危重所占比例,分析两种评分方法在判断住院新生儿不同疾病的危重程度是否存在差异。结果研究期间共收治3768例新生儿。SNAP评出危重患儿1960例,极危重患儿414例,共58.1%;危重评分评出危重患儿1978例,极危重患儿406例,共58.3%,两种方法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对各器官系统功能判定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两种评分系统均能准确判断新生儿疾病的危重程度。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急性肾损伤(AKI)患儿肾脏局部促红细胞生成素(EPO)、EPO受体的表达与肾脏病理损害的关系.方法 2005年1月-2009年12月在本院住院并行肾活检的38例AKI患儿(男29例,女9例).年龄中位数为4.04岁(2个月~11岁9个月),病程中位数为6.89 d(1~30 d).将AKI 1期及AKI 2期患儿归为轻症病例组,AKI 3期患儿归为重症病例组,对照组为同期住院并经肾活检诊断为薄基膜肾病的患儿.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所有患儿肾组织EPO及EPO受体的表达,应用肾脏病理计量评分法对肾小管问质损害进行半定量分析,分析肾小管问质损害程度与肾组织EPO及EPO受体表达之间的关系.结果 1.AKI患儿38例中轻症病例组8例均痊愈,重症病例组28例痊愈,2例预后差.肾脏病理以肾小管间质损害为主.轻症病例组、重症病例组肾小管间质病理损害计分为(10.56±3.40)分、(15.56±4.70)分,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832,P<0.01).2.对照组、轻症病例组、重症病例组EPO的阳性表达面积分别为(6.52±2.12)%、(3.02±0.79)%、(1.62±0.18)%,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组EPO受体的阳性表达面积分别为(40.46±8.42)%、(64.78±16.38)%、(62.36±15.67)%,组间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1).3.肾小管间质的病理损害与EPO在肾小管间质的阳性表达面积呈负相关(r=-0.872,P<0.01),而与EPO受体在肾小管间质的阳性表达面积呈正相关(r=0.772,P<0.01).结论 AKI患儿肾脏局部EPO的分泌受抑制,而EPO受体表达增高,提示应用外源性EPO可能有助于肾脏修复.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活动指数2000(SLEDAI-2000)和英国狼疮评估组2004(BILAG-2004)两种评分系统在评估狼疮性肾炎(LN)患儿肾脏病变活动度方面的可行性。方法:收集159例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合并LN患儿的临床资料,应用 BILAG-2004和 SLEDAI-2000两种临床评分系统判断其临床疾病活动度。进行两种评分与24 h尿蛋白定量、病理指数的相关分析。用ROC曲线对两种评分系统进行评价。结果:24 h尿蛋白定量分级以中量蛋白尿居多(31.5%),病理类型以弥漫性LN(Ⅳ型)最多,占46.0%;24 h尿蛋白定量与两种评分均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36和0.39,均P<0.05);LN患者Ⅰ~Ⅳ型的活动指数(AI)值与SLEDAI-2000评分均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86、0.88、0.84和0.77,均P<0.05),与BILAG-2004评分亦均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88、0.98、0.86和0.89,均P<0.05);SLEDAI-2000评分与Ⅱ型LN患者AI评分相关性最好,其次为Ⅰ型;BILAG-2004评分与Ⅱ型LN患者AI评分相关性最好,其次为Ⅳ型;BILAG-2004评分系统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93,SLEDAI-2000 AUC为0.88。结论:BILAG-2004和SLEDAI-2000评分系统均可以评估LN患者的肾脏病变活动度。BILAG-2004评分系统结果更加可靠,更加全面。  相似文献   

20.
重度窒息新生儿发生急性肾损伤回顾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重度窒息新生儿中急性肾损伤(AKI)的发生情况及其诊断标准的适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09年12月于北京大学第一医院住院的重度窒息新生儿。根据2005年急性肾损伤协作网提出的AKI诊断标准(包括尿量标准和SCr标准),将入选患儿分为AKI组和无AKI组。采集患儿一般资料、围生期资料、肾脏损伤情况、治疗和近期预后情况。结果:最终纳入患儿30例,AKI组17例,无AKI组13例。①AKI组10/17例仅符合尿量标准,而不符合SCr升高标准,按AKI分期标准分为1期4例、2期5例、3期1例;7/17例同时符合尿量标准和SCr标准,其中3例按照SCr标准和尿量标准分期相同(均为1期),1例按照SCr标准分期为2期的患儿符合尿量标准1期,余3例按尿量标准分期高于SCr标准。7/17例有SCr一过性升高(SCr>133 μmol·L-1),达到急性肾功能衰竭诊断标准。②AKI组和无AKI组平均住院时间分别为(14.7±13.9)和(13.7±9.6)d,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3)。AKI组预后不良5/17例(29.4%),包括死亡1例(同时符合尿量标准和SCr标准),放弃治疗4例(3例同时符合尿量标准和SCr标准,1例仅符合尿量标准);无AKI组预后不良2/13例(15.4%),均为死亡病例(均仅符合尿量标准),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68)。按照SCr升高标准,符合AKI诊断的4/7例(57.1%)患儿预后不良,不符合SCr升高标准的3/23例(13.0%)患儿预后不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6)。结论:在重度窒息新生儿中存在AKI的病例。SCr升高可能提示预后不良,但由于样本量小,无长期随访资料,目前尚不能评价SCr和尿量是否为诊断新生儿AKI的最适宜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