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人胎海马生长抑素和神经生长因子免疫阳性神经元的研究李永红保天然李秀群(华西医科大学组织胚胎学教研室)大量证据表明,中枢神经系统(CNS)中含生长抑素(SS)或神经生长因子(NGF)的细胞、纤维及其受体广泛地分布于脑的各部,它们在CNS的生长发育和生理...  相似文献   

2.
本文采用免疫细胞化学ABC法,对20例胎龄为16~35周的人胎下颌下腺进行了观察,结果发现:人胎下颌下腺纹状管有生长抑素和神经生长因子免疫反应阳性的上皮细胞,但两种免疫反应阳性物质在纹状管上皮细胞内分布特点不同。腺泡细胞呈免疫反应阴性。推测下颌下腺纹状管上皮细胞中的生长抑素和神经生长因子对下颌下腺复杂的内分泌活动可能有一定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3.
鄂玲玲  周长满  杨磊 《解剖学报》2003,34(3):298-301
目的 观察Nogo(N-18)在成年大鼠、乳鼠和胎鼠海马及大脑皮质中的分布规律,探讨其存在的意义。方法 采用抗Nogo(N-18)多克隆抗体免疫组织化学链霉卵白素-过氧化物酶SP(streptavidin peroxidase,SP)法。结果 成年大鼠海马以及大脑皮质神经元胞核Nogo(N-18)免疫反应呈强阳性,胞浆和突起的反应较弱,而乳鼠和胎鼠海马及大脑皮质神经元Nogo(N-18)免疫反应阳性产物只存在于突起和胞浆中。结论 Nogo(N-18)免疫反应阳性神经元广泛分布于成年大鼠、乳鼠和胎鼠海马及大脑皮质,其生物学意义有待探讨。  相似文献   

4.
人胚胎海马发育的形态学研究Ⅲ.肽能神经元的发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Golgi镀银法、免疫组织化学法,对不同胎龄人肛胎海马的肽能神经元进行了研究.发现SS阳性神经元于胚胎19周出现,SP阳性神经元、NPY阳性神经元于17周出现,GABA阳性神经元在16周即已显示。随胎龄增加,肽能神经元不断增多.肽能神经元广泛分布于海马的各区,但以多形层最为多见.和锥体细胞及颗粒细胞相比,肽能神经元有下列形态特点:(1)细胞形态和大小差异较大;(2)细胞突起多少不一,出现部位也无一定规律;(3)轴突投射范围小,但分枝多.Golgi可以同时显示多种不同肽能神经元.GABA阳性细胞与SS阳性细胞在发生时间和形态特点方面具有高度一致性,说明SS可与GABA共存。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用原位分子杂交技术对24例不同胎龄的人胚胎海马中生长抑素(SS)编码的mRNA进行了检测,现察了SS杂交阳性细胞的发生、发育规律.观察结果表明:SS的原位杂交阳性细胞于胚胎16周开始出现,主要位于Ammon’s角、齿状回的多形层,也有一部分出现于锥体细胞层.分子层则未发现有SS杂交阳性细胞存在.SS阳性细胞的数量随胎龄增加而不断增多.其形态特点、数量变化和分布规律,都显示SS能神经元在结构上的完善与海马功能的成熟之间存在着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6.
本文用免疫细胞化学技术观察了人胎下丘脑内含生长抑素样神经元及其纤维的分布与发育。胎龄14周,见浅染的生长抑素免疫反应阳性神经元散布于下丘脑前部、室周带、第三脑室壁室管膜上皮深面。15~16周胎龄,含生长抑素样神经元除见于上述部位外,还见于腹内侧基底部、室旁核、视上核和室管膜上皮内,阳性纤维散布于正中隆起,室管膜上皮。17—18周胎龄,含生长抑素样结构在上述部位变化明显,神经元更加密集,分布范围扩大,反应染色加深,阳性突起延长。21周胎龄至足月胎儿,含生长抑素神经元及其纤维在下丘脑的分布变化不明显。生长抑素样神经元以中、小型细胞为主,室旁核内见有少量大细胞。电镜观察21周和29周胎龄正中隆起发现:毛细血管为窗孔型,基底膜外有生长抑素样阳性终末靠近。在阳性终末及非阳性终末内可见分泌囊泡。本结果提示人下丘脑内生长抑素系统在出生前已经发育并可能参与内分泌活动的调节。  相似文献   

7.
本文用免疫细胞化学方法研究了人胎儿前额叶皮质生长抑素免疫反应阳性神经元的分布和发育。结果表明,生长抑素阳性神经元于16周开始出现于皮质下板;16~30周,皮质下板生长抑素阳性神经元的密度逐渐增高,但到30~38周其密度无明显差异。18周之前,皮质下板生长抑素神经元以双极细胞为主,染色淡,突起短;以后其形态逐渐转为以多极细胞为主,染色加深,突起变长。随着胳龄增大,生长抑素阳性神经元由深至浅依次出现于皮质各层内。本实验结果证实,人类前额叶皮质生长抑素阳性神经元的出现较以往的报道早6周。  相似文献   

8.
本文用免疫细胞化学方法研究了人胎儿前额叶皮质生长抑素免疫反应阳性神经元的分布和发展。结果表明,生长抑素阳性神经元于16周开始出现于皮质下板;16-30周,皮质下板生长抑素阳性神经元的密度逐渐增高,但到30-38周其密度无明显差异。18周之前,皮质下板生长抑素神经元以双极细胞为主,染色谈,突起短;以后其形态逐渐转为以多极细胞为主,染2色加深,突起突长。  相似文献   

9.
用免疫组化方法观察了P物质(SP)、 生长抑素(SRIF)、 亮啡肽(L-ENK)、 甲啡A肽(M-ENK)在16-24周胎儿下丘脑及腺垂体内的发育与分布.结果表明:在16周胎儿下丘脑已出现(?)SRIF、L-ENK和M-ENK阳性神经元,第三脑室室管膜上皮亦呈阳性染色.下丘脑的变化以16-24周最为明显,在16周阳性细胞多为小神经元,分布疏散,20-24周阳性细胞为梭形和多极神经元,主要分布于室周核、室旁核、视上核及腹内侧核.腺垂体在16周胎儿只有少量L-ENK和M-ENK阳性细胞,而SP与SRIF阳性细胞则在第17周出现,17-24周变化最为明显.对这几种神经肽在人胎发育中的分布变化、功能及与垂体激素分泌与发育的关系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0.
用免疫细胞化学ABC法研究了生长抑素样免疫反应物在山羊脊髓和背根节的分布。在整个脊髓背角,出现浓密的生长抑素样纤维和终末网,在板层Ⅱ和Ⅲ形成不规则的波形带。在带的深面,大量的生长抑素阳性小细胞(直径小于15μm)形成细胞带,这些细胞呈卵圆形或梭形,大多是双极细胞。在背角最表层仅有稀疏的生长抑素阳性纤维。这种分布型式显著不同于以前报道的其它动物。在胸髓中间外侧核有为数不多的生长抑素阳性细胞,在脊髓的其它部位如中间带区和腹角有少量散在纤维和终末。还发现纤细的生长抑素阳性纤维和终末网出现于骶髓中央管的背外侧区域。此外,在所有背根节只见到极少数生长抑素阳性神经元;切断背根时,相应节段的脊髓背角的生长抑素样免疫反应物无明显变化。本研究结果表明,山羊脊髓背角的生长抑素主要来源于脊髓背角的固有神经元,而不是背根节细胞。出现于脊髓板层Ⅱ和Ⅲ的生长抑素阳性神经元可能属于岛细胞。本研究还提示,生长抑素可能在脊髓的感觉和内脏运动系统中起作用,还表明生长抑素免疫反应物的分布存在着种属差异。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外源性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及神经生长因子(NGF)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海马cAMP反应元件结合蛋白(CREB)和磷酸化CREB(p-CREB)表达的影响。方法用线栓法阻塞大鼠右侧大脑中动脉制作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Western blotting和图像分析方法检测大鼠手术侧海马CA1区CREB和p-CREB表达。结果缺血再灌注组海马CA1区CREB表达较假手术组减少,p-CREB表达高于假手术组(P<0.05);CGRP组和NGF组CA1区的CREB和p-CREB表达均高于缺血再灌注组(P<0.05);CGRP与NGF联合应用时CREB和p-CREB表达分别高于CGRP组和NGF组(P<0.05)。结论CGRP及NGF上调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海马CREB和p-CREB的表达,CGRP与NGF联合应用则作用更强,CGRP及NGF对缺血神经元的保护作用可能是通过上调神经元内CREB和p-CREB来实现的,CGRP与NGF对缺血神经元的保护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2.
为了探讨突触素(SYN)在不同周龄阶段胎儿端脑额叶中的表达与胎儿额叶皮质突触发育的关系,本研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突触素在不同周龄阶段胎儿额叶的表达水平,利用计算机图像分析技术测量不同周龄阶段胎儿额叶突触素表达的平均光密度;同时取材、常规电镜技术处理、透射电镜观察额叶突触发育的超微结构变化。结果显示:(1)光镜下各组均可见SYN免疫阳性产物主要表达于胎儿的额叶皮层,其表达量随周龄的增加而增强,各组间呈现显著性差异(P<0.05),其中16~24周胎儿额叶的阳性产物位于神经元的胞浆内,呈均匀的浅黄色,神经元突起内未见阳性产物;25~29周额叶的阳性产物呈黄色,在胞浆和突起内均可见,但阳性产物的量却下降;而30~39周额叶的SYN阳性产物呈棕黄色的点状或颗粒状,主要位于神经元的突起内,神经元胞浆内未见阳性产物,阳性产物的量显著增加;(2)透射电镜下19~36周胎儿大脑额叶均可见到突触样结构,随着周龄的增加,突触的数量逐渐增多,结构逐渐清晰和完整。上述结果提示SYN的表达可以反映胎儿神经系统发育的程度,SYN的表达与突触的发育是一致的;SYN在胎儿大脑额叶的表达部位经历由神经元胞浆内表达为主到神经元终末表达为主的这一过程,可能是由于SYN先是在神经元胞浆内合成,再随着神经元的发育而逐步转移到神经元突起的末梢部位。  相似文献   

13.
NGF、BDNF及受体trkA、trkB、trkC在正常猴脊髓的表达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了神经生长因子 (NGF)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BDNF)以及 NGF家族因子受体 trk A、trk B、trk C的免疫阳性反应在正常猴脊髓的分布。结果表明 :NGF免疫反应阳性的神经元在脊髓灰质各层中均有分布 ,灰、白质内也可见较多的 NGF免疫反应阳性的胶质细胞。 BDNF在脊髓各型神经无有明显的表达 ,特别是前角运动神经元。 trk A、trk B、trk C的免疫阳性反应产物主要分布在灰质的神经元及胶质细胞。本实验结果揭示了在正常猴脊髓中神经营养因子 (NGF、BDNF )及受体 trk A、trk B、trk C的表达状况 ,提示这些神经营养因子及受体在维持猴脊髓神经元的正常生理功能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为了探讨神经生长因子、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 ,神经营养素 -3,胶原细胞源性神经生长因子在成年猫背根节神经元不同大小细胞的分布。取 L6背根节制成 2 0μm厚冰冻切片 ,用上述四种因子抗血清进行免疫组化反应。计数每一种因子阳性大、中、小型 (小于 42μm者为小型神经元 ;42~ 5 7μm者为中型神经元 ;大于 5 7μm者为大型神经元 )神经元的百分数。结果证明 ,此四种因子在背根节大、中、小神经元的阳性百分数分别为 :1.2± 0 .7,2 .1± 0 .9,3.3± 1.1;1.7± 0 .4,11.2± 1.2 ,30 .0± 1.5 ;2 6 .7± 2 .2 ,6 .2± 1.2 ,13.2± 2 .9;2 7.4± 3.3,8.1± 1.7,2 0 .1± 2 .4。表明 :在成年猫 L6背根节仅存在少数神经生长因子阳性细胞 ,而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则主要配布于中、小神经元 ,神经营养素 -3和胶质细胞源性生长因子的免疫阳性细胞主要是大神经元 ,但也包括一些中小神经元。提示此四种因子在成年猫背根节的生理功能可能与神经元的不同大小有关。  相似文献   

15.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研究了16~40周人胎儿中脑甲啡肽(M-ENK)样和亮啡肽(L-ENK)样神经元的发育与分布。结果发现:于16周时在中脑已出现两者阳性神经元,开始仅在中央灰质和黑质出现散在分布的浅染神经元,随着发育阳性神经元增加,染色加深;20周后在动眼神经核、滑车神经核及网状核等部位出现阳性神经元,各区域中阳性大多极神经元出现较晚。ENK在人胎儿中脑发育主要集中于16~32周,且M-ENK强于L-ENK。根据上述结果本文对ENK在人胎儿发育中的可能功能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6.
为了观察自分泌运动因子及其受体在胎儿海马内的表达及分布特点,本研究应用免疫细胞化学技术显示胎儿海马内自分泌运动因子及其受体免疫反应阳性细胞。结果显示:17周时胎儿海马锥体细胞层内有自分泌运动因子及其受体的表达。随着胎龄的增长免疫反应阳性强度逐渐增强。提示自分泌运动因子及其受体可能参与海马锥体细胞层内细胞的迁移、发育等过程。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检测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细胞外信号调节蛋白激酶信使RNA(ErkmRNA)的表达,探讨降钙素 基因相关肽(CGRP)和神经生长因子(NGF)对脑组织的保护作用。 方法 采用颈动脉负压分流法制作大鼠脑缺 血再灌注模型,采用原位杂交及显微图像分析方法检测海马及皮质内Erk的表达。 结果 大鼠缺血再灌注海马 及皮质内ErkmRNA较正常组增多(P<0.05),而注射CGRP或NGF后ErkmRNA明显高于缺血再灌注组(P< 0.01),两者联合应用效果更加显著(P<0.05)。 结论 CGRP及NGF可能参与缺血神经元ErkmRNA的调节,两 者对缺血神经元有协同修复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大鼠基底前脑巢蛋白(nestin)免疫阳性神经元的纤维投射。方法 先用荧光素逆行追踪法显示基底前脑内投射至海马的荧光素标记神经元,观察摄片后再进行nestin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对比荧光照片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照片,辨认荧光素和nestin双标神经元。结果 在基底前脑注射侧的内侧隔核(MS)和斜角带核的垂直支(vDB)和水平支(hDB)均存在荧光素标记细胞,其中一部分为nestin免疫阳性。在MS、vDB和hDB,双标细胞占逆行标记细胞的比例分别为21.3%、25%和20.6%;占nestin阳性细胞的比例分别为26.6%、15.7%和16.3%。结论 大鼠基底前脑的nestin免疫阳性神经元发出神经纤维向海马投射。提示在基底前脑有一个平行于隔-海马胆碱能投射和GABA能投射的第3条通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