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目的:研究糖皮质激素受体(GR)在结肠癌细胞株Lovo、HCT-116、HT-29和SW-480中的表达,观察地塞米松(Dex)在体外对结肠癌细胞株的增殖抑制和凋亡诱导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化、RT-PCR检测糖皮质激素受体(GR)在结肠癌细胞株中的表达;MTT、DNALadder和流式细胞仪等方法进行增殖抑制和细胞凋亡检测。结果:在4种结肠癌细胞株中只有Lovo和HCT-116表达GR。地塞米松在体外作用后,对4种细胞的增殖均有抑制作用,其中对Lovo和HCT-116细胞作用最显著。在Lovo细胞可检测到特征性的凋亡细胞DNA梯带。在流式细胞仪检测显示经1×10-4mol/LDex诱导72h后,在Lovo和HCT-116细胞检测到细胞凋亡,分别为(34.8±1.9)%和(33.6±1.4)%,明显高于未加Dex对照组的Lovo(2.9±0.4)%和HCT-116(6.4±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8.934和22.980,P值均为0.000)。结论:结肠癌细胞株Lovo和HCT-116表达GR,地塞米松体外抑制Lovo和HCT-116细胞增殖,并诱导其发生凋亡,可能与GR相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检测糖皮质激素受体在结肠癌组织及细胞株中的表达,探讨地塞米松共处理或预处理24h,结肠癌细胞株对奥沙利铂和氟脲嘧啶化疗敏感性的变化。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检测糖皮质激素受体在61例结肠癌组织标本及4 种结肠癌细胞株中的表达;Hoechst33342 染色、流式细胞仪检测体外地塞米松对结肠癌细胞株的凋亡诱导作用;以MTT 法检测地塞米松共处理或预处理24h 后,结肠癌Lovo 细胞株对奥沙利铂和氟脲嘧啶化疗敏感性的变化。结果:在57.3% 的结肠癌组织标本中糖皮质激素受体呈阳性表达,在四种结肠癌细胞株中仅Lovo 和HCT-116表达糖皮质激素受体,HT- 29和SW- 480 细胞不表达。单独应用地塞米松后,对糖皮质激素受体阳性的Lovo 和HCT-116 细胞有较强的促凋亡作用,对不表达糖皮质激素受体的HT- 29和SW- 480 细胞作用则不明显。以1 ×10-4 mol/L的地塞米松处理Lovo 细胞24h,或与奥沙利铂共处理可使奥沙利铂的 IC 50从(13.7 ± 1.3)μ g/mL 降低至(5.9 ± 0.6)μ g/mL 和(4.8 ± 0.7)μ g/mL;同样处理可使氟脲嘧啶的IC 50从(72.2 ± 8.1)μ g/mL 降低至(21.1 ± 4.1)μ g/mL 和(18.6 ± 4.0)μ g/mL。结论:部分结肠癌组织及细胞株表达糖皮质激素受体。地塞米松体外作用能够促进糖皮质激素受体阳性的结肠癌细胞发生凋亡,与奥沙利铂和氟脲嘧啶预处理或共处理后可以增加结肠癌细胞的化疗敏感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转化生长因子 β1 (transforminggrowthfactor β1 ,TGF β1 )通路是否参与人工合成糖皮质激素地塞米松 (dexamethasone ,Dex)对人卵巢癌细胞系HO 891 0增殖抑制的过程。方法 :分别采用细胞计数和流式细胞分析方法检测细胞增殖和细胞周期分布 ;定量RT PCR、ELISA和 (或 )免疫细胞化学检测TGF β1及其受体TβR Ⅰ和TβR Ⅱ的表达水平。 结果 :Dex可引起HO 891 0细胞周期G0 G1 期进展停滞 ,并可明显上调TβR ⅡmRNA的表达 ,且具有浓度依赖性特点 ,Dex处理细胞 8小时作用最强 ,此时 1 0 -7mol L浓度组TβR ⅡmRNA水平比对照组升高约 1 .4倍 (P <0 .0 1 ) ;TβR Ⅱ的蛋白表达水平也增加。糖皮质激素受体 (glucocorticoidreceptor,GR)阻断剂RU486能够逆转这些作用。而Dex对TGFβ1mRNA表达和蛋白分泌、对TβR ⅠmRNA的表达均没有调节作用。 结论 :Dex抑制HO 891 0细胞增殖的机制可能包括上调TβR Ⅱ的表达 ,这种作用是由GR介导的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人参皂苷Rg3通过影响WNT/β-catenin信号通路中关键蛋白β-catenin从而阻断结肠癌细胞生长机制的研究。方法 MTT法检测不同浓度人参皂苷Rg3对人结肠癌细胞系SW480、HCT116细胞增殖的影响;流式细胞仪检测不同浓度人参皂苷Rg3对SW480、HCT116细胞凋亡及磷酸化β-catenin的影响;RT-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HCT116细胞中β-catenin及c-myc的表达。结果人参皂苷Rg3具有抑制SW480、HCT116细胞增殖和促进凋亡的能力。一定浓度人参皂苷Rg3能够降低β-catenin蛋白的磷酸化程度,下调β-catenin mRNA的表达,下调β-cetanin和c-myc蛋白的表达。结论人参皂苷Rg3具有一定的抗肿瘤活性,可有效抑制HCT116和SW480细胞生长,且这种作用可能是通过下调β-catenin磷酸化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5-氟尿嘧啶(5-Fu)诱导人结肠癌细胞(HCT116)凋亡与核转录因子-κ B(NF-κ B)活化以及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uPA)表达的关系,并观察吡咯烷二硫氨基甲酸盐(PDTC)抑制NF-κ B活化对5-Fu诱导结肠癌细胞凋亡及uPA表达的影响.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仪Annexin V-FITC法检测结肠癌细胞HCT116凋亡;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半定量分析HCT116细胞NF-κB及uPA表达的动态变化.结果 5-Fu在诱导HCT116细胞凋亡的同时有NF-кB活化,1μmol/L PDTC能显著增加5-Fu诱导HCT116细胞凋亡及抑制5-Fu诱导的HCT116细胞NF-κB活化作用(P<0.05),uPA变化与NF-κB一致.结论 5-Fu在诱导HCT116细胞凋亡的同时活化了NF-κ B,uPA表达亦随之增强;PDTC在抑制5-Fu诱导的HCT16细胞NF-κB活化的同时增强了5-Fu诱导细胞凋亡的作用,uPA表达也相应下降.  相似文献   

6.
转PTEN 基因对人结肠癌细胞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PTEN基因转染对结肠癌LoVo细胞的抑制作用. 方法 将人野生型及突变型PTEN cDNA通过脂质体导入结肠癌细胞LoVo中,并用RT-PCR、Western blot、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的PTEN mRNA和蛋白质表达.用流式细胞仪、DNA梯形带和MTT法分析5-Fu对转染前后LoVo细胞抑制周期和诱导凋亡的能力. 结果 转染野生型PTEN基因可明显增强结肠癌LoVo细胞的PTEN表达,5-Fu对转染后的LoVo细胞抑制细胞周期和诱导凋亡的作用明显增强.突变型在结肠癌细胞LoVo中有表达但无明显抑制作用. 结论 转染的PTEN基因可显著上调结肠癌LoVo细胞的PTEN表达,促进细胞凋亡,联合应用PTEN基因转染和5-Fu可获得协同的细胞毒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索长链非编码 RNA(long non-coding RNA,lncRNA)AK126393调控人结肠癌细胞凋亡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荧光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人正常结肠上皮细胞和不同结肠癌细胞系中lncRNA AK126393的表达水平,采用pcDNA3.1-AK126393转染HCT116细胞增加AK126393的表达,采用MTT法检测细胞的增殖活力,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水平,采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细胞中目标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与人正常结肠上皮细胞系永生化结肠上皮细胞系NCM460相比,人结肠癌细胞系中AK126393的表达均出现显著下降,其中HCT116细胞中AK126393表达最低;pcDNA3.1-AK126393转染HT116细胞后AK126393的相对表达水平出现显著升高;AK126393 的过表达抑制HCT116细胞的增殖能力,促进其细胞凋亡水平,并且引起细胞自噬的发生;同时AK126393 的过表达显著抑制HCT116细胞内AKT/ERK1/2信号通路的磷酸化水平。结论:LncRNA AK126393具有抑制结肠癌细胞增殖、促进凋亡以及引起细胞自噬的作用,其作用可能是通过抑制AKT/ERK1/2信号通路的激活来实现。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EGFR(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和IGFR-1β(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receptor-1β)的相互作用,探讨IGFR-1β对吉非替尼(gefitinib)抑制结肠癌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以免疫共沉淀法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EGFR和IGFR-1β之间以及受体与下游信号通路蛋白AKT、MAPK的结合。以IGFR-1酪氨酸激酶抑制剂AG1024和吉非替尼单独或联合作用于3种结肠癌细胞(LoVo,HT29,HCT116细胞),MTT法检测细胞增殖率。结果:LoVo细胞(吉非替尼敏感型)在有或无吉非替尼作用下均不出现与EGFR结合的IGFR-1β条带,HT29细胞(吉非替尼中度敏感型)在吉非替尼作用下可见该条带,而HCT116细胞(吉非替尼耐受型)在有或无吉非替尼作用下均可见条带。LoVo细胞的吉非替尼作用组、HT29细胞的联合用药组以及HCT116细胞的AG1024作用组EGFR结合的AKT、MAPK显著减少(P<0.05)。LoVo细胞在吉非替尼组的细胞增殖率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AG1024单独组的增殖率无明显降低,联合用药组与吉非替尼单独组相比较并未进一步降低;HT29细胞在单独应用吉非替尼或AG1024时增殖率均无明显降低,联合用药组的增殖率显著下降(P<0.05);HCT116细胞在吉非替尼作用下增殖率无明显降低,但在AG1024作用下增殖率显著降低(P<0.05),联合用药组与AG1024单独作用组相比较并未进一步降低。结论:结肠癌细胞耐受吉非替尼作用可能或者部分可能与EGFR/IGFR-1β异二聚体形成激活IGFR-1β信号通路有关,抑制IGFR-1β活性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结肠癌细胞对吉非替尼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9.
夏冰  卢建  王钢 《实用癌症杂志》2002,17(5):452-454
目的:研究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通路,是否参与人工合成的糖皮质激素地塞米松(Dex)对人卵巢癌细胞系HO-8910的增殖抑制过程。方法:分别采用细胞计数和流式细胞分析方法检测细胞增殖和细胞周期分布;采用定量RT-PCR,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和(或)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TGF-β1及其I型受体(TβR-I)和Ⅱ型受体(TβR-Ⅱ)的表达水平。结果:Dex可引起HO-8910细胞周期G0/G1期进展停滞,并可明显上调TβR-ⅡmRNA的表达,且具有浓度依赖性特点,Dex作用HO-8910细胞8h时作用最强,此时10^-7mol/L Dex组TβR-ⅡmRNA水平比对照组高1.4倍(P<0.01);相应地,TβR-Ⅱ的蛋白表达水平也增高,糖皮质激素受体(GR)阻断剂RU486能够逆转这些作用,而Dex对TGF-β1和TβR-ImRNA的表达无调节作用。结论:Dex抑制HO-8910细胞增殖的机制可能包括上调TβR-Ⅱ的表达,该作用是由GR介导的。  相似文献   

10.
张言  王争 《肿瘤》2011,31(6):513-516
目的:研究结肠癌转移相关基因1(metastasis-associated in colon cancer1,MACC1)的表达对结肠癌肝转移的影响。方法:将融合绿色荧光蛋白(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s,GFP)的慢病毒表达载体分别感染具有不同转移潜能的人结肠癌细胞株SW1116和HCT116。给予BALB/c-nu/nu裸鼠脾脏注射感染后的结肠癌细胞,构建结肠癌肝转移模型。注射后35d,在荧光解剖显微镜下观察肝脏内结肠癌细胞的转移情况,计算肝转移率。应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SW1116和HCT116细胞中MACC1蛋白的表达水平,评估MACC1的表达水平与肝转移率的关系。结果:SW1116细胞的肝转移率明显高于HCT116细胞。MACC1蛋白在HCT116细胞中呈低表达,而在SW1116细胞中呈高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MACC1蛋白的表达水平可能与结肠癌的肝转移能力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去泛素化酶USP9X在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特点及对结肠癌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收集解放军中部战区总医院病理科存档的结肠癌组织标本和癌旁正常结肠组织标本76例,免疫组化法检测USP9X在不同性别、年龄患者的结肠癌组织、癌旁正常结肠组织中的表达情况。siRNA抑制人结肠癌HCT116细胞株USP9X的表达,MTT法检测HCT116细胞增殖能力。结果:76例结肠癌患者中,USP9X阳性表达53例,占69.7%。癌旁正常大肠组织中,USP9X阳性表达率19.7%。USP9X的表达与结肠癌淋巴结转移和浸润深度相关。siRNA抑制结肠癌HCT116细胞USP9X表达后,与空白对照组和阴性对照组比较,干扰组细胞增殖能力显著下降。结论:去泛素化酶USP9X在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高于癌旁正常结肠组织,并与肿瘤侵袭转移相关。特异性抑制USP9X基因的表达可抑制结肠癌细胞的增殖能力。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阿西替尼(AXI)对结肠癌HCT 116细胞增殖、凋亡及自噬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结肠癌HCT 116细胞,分为AXI 1组(150 μmol/L)、AXI 2组(300 μmol/L)、AXI 3组(600 μmol/L)及无任何添加的正常对照组(NC组)。四甲基偶氮唑蓝法(MTT)检测各组结肠癌HCT 116细胞增殖情况;AnnexinV FITC/PI法检测各组结肠癌HCT 116细胞凋亡情况;Western Blot检测结肠癌HCT 116细胞自噬相关蛋白LC3 Ⅱ、beclin1,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信号通路中p mTOR、p P70S6K蛋白水平、增殖相关蛋白CyclinD1、c Myc,以及凋亡相关cleaved caspase3、B细胞淋巴瘤 2(Bcl 2)、Bax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NC组比较,AXI 1组和AXI 2组结肠癌HCT 116细胞增殖抑制率、凋亡率、LC3 Ⅱ、beclin1、Bax、cleaved 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依次增加(P<005),p mTOR、p P70S6K、Cyclin D1、c Myc、Bcl 2蛋白表达水平依次减少(P<005)。AXI 2组和AXI 3组结肠癌HCT 116细胞增殖抑制率、凋亡率、LC3 Ⅱ、beclin1、p mTOR、p P70S6K、CyclinD1、c Myc、cleaved caspase3、Bcl 2、Bax蛋白表达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XI可通过抑制mTOR通路激活,诱导结肠癌HCT 116细胞自噬,抑制其增殖,促进其凋亡,初步揭示了AXI对结肠癌细胞的作用机制,为结肠癌的靶向治疗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13.
5-Fu诱导结肠癌细胞凋亡与NF-κB活化及uPA表达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摘要] 目的 研究5-氟尿嘧啶(5-Fu)诱导结肠癌细胞HCT116凋亡与核转录因子-κB (NF-κB) 活化以及uPA表达的关系,并观察吡咯烷二硫氨基甲酸盐(PDTC)抑制NF-κB活化对5-Fu诱导结肠癌细胞凋亡及uPA表达的影响。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仪Annexin Ⅴ-FITC法检测结肠癌细胞HCT116凋亡;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半定量分析HCT116细胞NF-κB及uPA表达的动态变化。结果 5-Fu在诱导HCT116细胞凋亡的同时有NF-κB活化,1umol/LPDTC能显著增加5-Fu诱导HCT116细胞凋亡及抑制5-Fu诱导的HCT116细胞NF-κB活化作用(P<0.05), uPA变化与NF-κB一致。结论5-Fu在诱导HCT116细胞凋亡的同时活化了NF-κB,uPA表达亦随之增强;PDTC在抑制5-Fu诱导的HCT116细胞NF-κB活化的同时增强了5-Fu诱导细胞凋亡的作用,uPA表达也相应下降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肿瘤侵袭转移的发生是影响结肠癌治疗的重要原因,结肠癌细胞黏附能力的下降以及迁移能力的增强是促进结肠癌细胞侵袭转移的重要原因.有研究发现,蟾毒灵具有抑制结肠癌细胞侵袭能力的作用,但其作用机制尚不明确.本研究探讨蟾毒灵对人结肠癌HCT116细胞侵袭的影响,并探索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用蟾毒灵溶液干预结肠癌HCT116细胞,采用细胞划痕实验与细胞黏附实验检测蟾毒灵溶液对结肠癌HCT116细胞侵袭能力的影响;ELISA法检测蟾毒灵溶液干预结肠癌HCT116细胞培养基中细胞外泌TGFβ1蛋白的含量;蛋白质印迹法检测蟾毒灵干预后结肠癌HCT116细胞中P-smad3、smad4和钙黏链蛋白(E-cadherin)表达的变化;免疫荧光实验检测蟾毒灵干预后各组HCT116细胞中P-smad3与smad4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 细胞划痕实验结果显示,低、中、高剂量蟾毒灵均可降低HCT116细胞迁移能力;细胞黏附实验显示,对照组、低剂量组、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黏附细胞平均值分别为833.33±7.80、877.00±17.75、1 304.00±15.82和1 406.00±20.53,相对黏附率分别为100%、105.24%、156.48%和168.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297.597,P<0.001.ELISA检测结果显示,对照组、低、中和高剂量细胞培养液中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TGFβ1)蛋白含量分别为(1 198.78±38.96)、(1 106.58±35.76)、(1 040.80±47.47)和(987.74±37.52) pg/mL,F=16.357,P=0.005.蛋白质印迹法检测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中、高剂量蟾毒灵处理后HCT116细胞中P-smad3表达呈现明显下降;而smad4蛋白表达明显上调,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6.993,P<0.001;低剂量蟾毒灵也可上调smad4蛋白的表达,t=5.342,P=0.006.各用药组HCT116细胞中E-cadherin蛋白的表达水平也随着蟾毒灵剂量的增加而增加,分别为对照组的2.514±0.385(t=4.833,P=0.008)、3.524±0.397(t=9.200,P=0.001)和3.937±0.318(t=10.675,P<0.001)倍;免疫荧光法检测发现,蟾毒灵处理后结肠癌HCT116细胞中P-smad3与smad4蛋白的表达呈现出与蛋白质印迹法检测相似的趋势.结论 蟾毒灵可通过抑制TGFβ1/smad信号通路的信号传导抑制结肠癌HCT116细胞的侵袭.  相似文献   

15.
李昂  方育  李嘉  李非  孙家邦 《现代肿瘤医学》2012,20(8):1557-1560
目的:探讨EGF调节AQP3表达对结肠癌细胞迁移能力的影响。方法:Western blot检测EGF不同条件作用下结肠癌细胞株HCT116 AQP3的表达情况;划痕实验检测不同AQP3表达程度下结肠癌细胞迁移能力的变化。结果:Western blot检测显示EGF上调AQP3表达并且呈时间和剂量依赖,在不同剂量EGF刺激下和不同作用时间下,AQP3的表达强度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划痕实验示不同AQP3表达各组结肠癌细胞株HCT116迁移能力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AQP3高表达可以促进结肠癌细胞迁移能力增强并且这一作用可以被AQP3抑制剂CuSO4阻断。结论:AQP3在EGF结合EGFR后上调表达并增强结肠癌细胞的迁移能力。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辛二酰苯胺异羟肟酸(suberoylanilide hydroxamic acid,SAHA)对结肠癌细胞系HCT116和SW480增殖、周期和凋亡的影响,并对其分子作用机制进行初步探讨.方法:将不同浓度SAHA分别处理结肠癌HCT116和SW480细胞后,MTT法检测SAHA对HCT116和SW480细胞增殖的影响,流式细胞仪检测HCT116和SW480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率,罗丹明(rhodamine) 123和二氯二氢荧光素二乙酸酯(DCFH-DA)法检测HCT116和SW480细胞线粒体跨膜电位(Aψm)和活性氧(ROS)水平,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乙酰化组蛋白3(Ac-H3)、p21、CyclinD1、Bax和Bcl-2的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SAHA作用于HCT116和SW480细胞48 h后,细胞增殖被抑制、细胞周期G1期比率升高、凋亡率升高(均P<0.05),线粒体跨膜电位显著下降、细胞内ROS产生增多(均P<0.05).与对照组比较,SAHA处理组p21和Bax mRNA增多、Cyclin D1和Bcl-2 mRNA表达量减少(均P<0.05),相关蛋白Ac-H3、p21和Bax增多,CyclinD1和Bcl-2减少(均P<0.05).结论:SAHA抑制结肠癌HCT116和SW480细胞增殖、阻滞细胞周期并诱导细胞凋亡,其机可能与调节p21、CyclinD1和Bcl-2家族基因的表达、促进组蛋白乙酰化有关.  相似文献   

17.
背景与目的:细胞凋亡受阻是肿瘤细胞产生耐药的重要因素,从细胞凋亡的研究入手,将为肿瘤的治疗和耐药性的逆转开辟新的途径。本研究观察一种新型萘酰亚胺类衍生物8c对结肠癌HCT116/L-OHP耐药细胞的作用,探讨诱导HCT116/L-OHP耐药细胞凋亡的分子机制。方法:采用CCK-8法检测8c对HCT116/L-OHP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采用流式细胞术观察8c对HCT116/L-OHP细胞凋亡的影响;采用实时定量PCR(realtime PCR)检测p53 mRNA、Bax mRNA及Bcl-2 mRNA水平变化;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p-p53、Bax、Bcl-2及细胞色素c(Cyt-c)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8c抑制HCT116/L-OHP细胞增殖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8.16 μmol/L)低于阳性对照氨奈菲特(IC50=28.37 μmol/L);药物作用后,8c诱导耐药细胞产生凋亡,凋亡通路中p53(Ser15)磷酸化水平上升,但p53 mRNA水平不受影响;Bax蛋白水平及mRNA水平明显上升,Bcl-2蛋白及mRNA水平下降,使得Bax/Bcl-2比例增加,同时8c又引起细胞色素c的释放。结论:8c通过磷酸化p53 Ser-15位点激活p53,随即激活细胞凋亡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这可能是8c抑制结肠癌HCT116/L-OHP耐药细胞增殖的重要机制之一。8c具有良好的抗肿瘤及抗耐药潜力和开发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miR-126-5p通过靶向抑制切除修复交叉互补基因1(excision repair cross complement 1,ERCC1)促进结肠癌细胞对奥沙利铂(oxaliplatin,L-OHP)的敏感性及其分子机制。方法 利用L-OHP浓度梯度递增法处理结肠癌细胞HCT116,建立耐L-OHP的人结肠癌细胞株HCT116/L-OHP。CCK-8法检测并计算L-OHP作用后的半数抑制浓度(half max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IC50)值。qRT-PCR法检测miR-126-5p和ERCC1在HCT116和HCT116/L-OHP细胞株中的表达。利用Lipofectamine? 2000转染miR-126-5p mimics(miR-126-5p mimics组)和miR-NC质粒(miR-NC组)后,CCK-8法检测HCT116/L-OHP细胞对L-OHP的敏感性的变化,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利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实验验证miR-126-5p和ERCC1的相互作用机制。Western bl...  相似文献   

19.
倪丽  宋于刚 《肿瘤》2011,31(1):22-27
目的:探讨RNA干扰靶向抑制PIK3CB基因(编码PI3Kp110β蛋白)的表达对结肠癌HCT116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设计3条针对PIK3CB基因的小干扰RNA(small interfering RNA,siRNA)片段及1条阴性对照siRNA,分别瞬时转染结肠癌HCT116细胞。用Real time PCR及Western印迹法筛选出1条抑制效率最高的PIK3CB-siRNA序列,然后进行CCK-8细胞增殖实验,并采用JC-1染色法检测线粒体膜电位(Δψm)的变化。结果:经转染PIK3CB-siRNA-179序列的HCT116细胞中PI3Kp110βmRNA及蛋白表达降低最为明显,抑制率达80%,选择该条siRNA作为有效干扰组进行后续实验。CCK-8细胞增殖实验显示,瞬时转染24、48及72h后,PIK3CB-siRNA-179组细胞的相对存活率较阴性对照组细胞明显降低,其中以24h及48h降低最为明显(P<0.05)。JC-1染色结果显示,瞬时转染48h后PIK3CB-siRNA-179组细胞的线粒体膜电位较阴性对照组细胞明显降低。结论:抑制PI3Kp110β蛋白表达可降低结肠癌HCT116细胞的增殖速度,诱导细胞的凋亡,推测PIK3CB基因可能成为结肠癌基因治疗的一个新靶点。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Hedgehog信号通路成员Shh、patched(PTCH)、smoothened(Smo)和Gli-1在结肠癌和胰腺癌细胞株以及人结肠腺瘤组织细胞中的表达情况,并探讨Smo受体特异性小分子抑制剂环靶明(cyclopamine)对这些肿瘤细胞生长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结肠癌细胞LS174T、HCT116、SW116、CT26和胰腺癌细胞BxPC3,并肠镜下摘取2例结肠腺瘤组织标本,提取细胞株和腺瘤组织总RNA,用RT-PCR扩增Shh,PTCH,Smo,Gli-1基因;使用MTT法检测环靶明在体外对这些肿瘤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结果:在SW116、CT-26、BxPC3细胞和2例结肠腺瘤组织中Shh、PTCH、Smo和Gli-1均有不同程度的表达,而在HCT116和LS174T细胞中未能扩增出PTCH和(或)Smo基因的mRNA;环靶明对这些肿瘤细胞的生长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且对Smo基因阳性表达细胞株的抑制作用更显著。结论:Hedgehog信号通路成员Shh、PTCH、Smo和Gli-1在结肠癌、胰腺癌及结肠腺瘤细胞中有不同程度的表达,环靶明对Smo高表达细胞的生长有明显抑制作用;提示该信号通路可能在部分消化道肿瘤细胞中被活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