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hEPO)治疗恶性肿瘤化疗后贫血的疗效.方法 56例恶性肿瘤化疗后贫血患者随机分为两组:rhEPO治疗组29例,在化疗的同时给予rhEPO治疗,对照组27例,在化疗时给予中药或支持治疗,两组患者均给予铁剂口服.结果两组治疗前血红蛋白(Hb)、红细胞比容(HCT)、红细胞(RBC)总数各值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各值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各值较治疗前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在使用rhEPO后,2周和8周对贫血的有效率为18.3%和78.2%.结论 rhEPO对恶性肿瘤化疗后贫血有确切疗效.  相似文献   

2.
围手术期应用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的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围手术期贫血患者使用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rhEPO)对纠正贫血和减少异体输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74例胃肠道肿瘤伴贫血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A、治疗组B和对照组C,A组患者术前每天皮下注射rhEPO 1万IU,连续4 d,术后第1、3 d分别皮下注射rhEPO 1万IU;B组患者术前7 d始隔天皮下注射rhEPO 1万IU,连续6次;C组患者不给予rhEPO.观察所有患者贫血纠正及异体输血情况.结果 治疗组患者用药后血红蛋白(Hb)、网织红细胞(Ret)及血细胞比容(Hct)水平高于对照组、用药前,术中及术后异体输血少于对照组.B组疗效优于A组.结论 围手术期使用rhEPO对于纠正贫血和减少异体输血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3.
彭剑娇  龙宜武  唐明 《中国现代医生》2010,48(1):129-129,132
目的探讨根除幽门螺杆菌(Hp)后,评价铁剂治疗缺铁性贫血(IDA)的疗效。方法选取来我院就诊的Hp感染合并IDA患者94例,随机分成A、B组,分别给予单一右旋糖酐铁治疗和右旋糖酐铁联合抗Hp治疗。治疗8周和第12周复查Hb、血清铁(SI)和血清铁蛋白(SF)的水平。结果治疗12周后,B治疗组的Hb、SI和sF水平明显高于治疗前水平和同期A组中Hb、SI和SF的水平。结论IDA患者在排除慢性疾病外,还应考虑Hp感染的可能,只有同时进行抗Hp和补铁治疗,才能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4.
静脉铁剂治疗血液透析肾性贫血患者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沛  罗正茂 《河北医学》2009,15(2):150-153
目的:观察口服与静脉铁剂对尿毒症血液透析肾性贫血患者的疗效。方法:本院接受血液透析的60例尿毒症病人入选。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8例,治疗组32例。两组均常规血液透析,使用r—HuEPO治疗,对照组口服琥珀酸亚铁,治疗组采用右旋糖酐铁静脉注射,疗程均为10周。结果:治疗10周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铁剂治疗10周后,治疗组血清铁指标:TSAT(转铁蛋白饱和度)、FT(血清铁),贫血指标:Hb、Hct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静脉注射右旋糖酐铁临床疗效比口服琥珀酸亚铁疗效好,但其副作用相对也大,应注意合理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右旋糖酐铁并推拿辅助治疗婴幼儿缺铁性贫血的疗效。方法:将68例诊断为缺铁性贫血的患儿随机分为A组和B组,A组口服右旋糖酐铁并推拿辅助治疗,B组单纯口服右旋糖酐铁。结果:治疗4周后,A组的痊愈率和有效率均高于B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右旋糖酐铁并推拿辅助治疗婴幼儿缺铁性贫血疗效好,起效快,副作用少,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李师燕 《当代医学》2009,15(12):132-133
目的观察右旋糖酐铁分散片联合赖氨酸B12颗粒用药治疗小儿营养性贫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诊断标准的120例患儿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口服右旋糖酐铁分散片和赖氨酸B12颗粒,对照组口服右旋糖酐铁分散片,4周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口服右旋糖酐铁分散片和赖氨酸B12颗粒,对照组仅口服右旋糖酐铁分散片,4周后通过观察血红蛋白(Hb)、红细胞数(RBC)、血清铁蛋白(SF)、血清铁(SI)、总铁结合力(TIBC)变化以及总有效率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旋糖酐铁分散片联合赖氨酸B12颗粒治疗小儿营养性贫血安全且疗效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蔗糖铁治疗血液透析患者肾性贫血的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彭爱民  郭玲  杨林  夏荣 《医学综述》2007,13(18):1436-1438
贫血是慢性肾衰竭的重要合并症,基因重组红细胞生成素(recombinant human erythropoietin,rhEPO)的应用大大改善了患者的贫血,但许多透析贫血患者对红细胞生成素(erythropoietin,EPO)治疗无反应或疗效差,主要是铁缺乏,适当补充铁剂对取得rhEPO疗效至关重要。用静脉注射蔗糖铁配合rhEPO治疗慢性肾衰竭患者取得较好疗效,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8.
管业伟  李秀珍 《广东医学》2002,23(12):1262-1263
目的研究幽门螺杆菌(HP)感染在缺铁性贫血中的作用。方法71例缺铁性贫血病例均做14C-尿素呼气试验(14C-UBT),其中阳性47例,除去中途退出6例,将41例患者随机分为3组。A组(14例):硫酸亚铁加2周疗程治疗HP的三联疗法;B组(13例):口服安慰剂(代替铁剂)和2周疗程的抗HP三联疗法;C组(14例):口服硫酸亚铁和2周的安慰剂。结果接受研究治疗的41例患者中,A,B,C3组在疗程结束后第8周复查血红蛋白(Hb)及血清铁均较治疗前有所上升,但A组和B组患者与C组比较,血清铁和Hb的水平上升更明显(P<0.01或<0.05)。结论HP感染与缺铁性贫血关系密切,与单独铁剂治疗相比较,HP感染的治疗可提高机体对口服铁剂的治疗效应,加快提高Hb的水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与铁缺乏的关系,以及抗 HP在缺铁性贫血(IDA)治疗中的效果评价.方法将IDA患者按贫血程度分组,统计每组 HP阳性率.将 HP阳性且缺铁原因不明的患者随机分成三组治疗:A组抗HP加铁剂,B组单纯铁剂,C组单纯抗 HP.比较三组血红蛋白、血清铁及14C尿素呼气试验指标.结果中-重度贫血及难治性贫血患者 HP感染率高于轻度贫血.分组治疗后,A组血红蛋白、血清铁指标提升更为明显,B组相对较差,A组与B组比较P<0.01.结论 IDA与HP感染有相关性,且感染率与贫血程度相关.对于HP阳性的IDA患者,抗HP加铁剂的方法在疗效上更为突出.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促红细胞生成素(EPO)治疗恶性肿瘤化疗后贫血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41例恶性肿瘤化疗后贫血的患者分为观察组(21例)和对照组(20例),两组均接受2个周期的化疗.观察组在每1个化疗周期结束48 h后给予EPO 12000 U皮下注射,3次/周,连续3周,共用6周.两组的辅助治疗相同.于第2个周期的EPO治疗结束后评价疗效.结果 EPO治疗6周后,观察组的血红蛋白水平、血细胞比容、红细胞计数均较治疗前有明显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化疗前后血红蛋白水平、血细胞比容、红细胞计数的变化不明显.结论 EPO能改善化疗相关性贫血,提高肿瘤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多种铁剂治疗小儿缺铁性贫血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 选取笔者医院在2011年12月-2013年12月小儿健康体检发现300例缺铁性贫血患儿,随机分为A组、B组、C组、D组和E组5组,每组60例,分别给予蛋白琥珀酸铁、硫酸亚铁、富马酸亚铁、葡萄糖酸亚铁和琥珀酸亚铁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统计对比治疗结果和不良反应.结果 各组患儿在治疗前后临床各项指标的改善情况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和E组在治疗后的显效率、血常规和铁代谢的各项指标上均显著优于其他各组(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从低到高为A组、E组、C组、D组和B组,各组间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多种铁剂治疗小儿缺铁性贫血中,蛋白琥珀酸铁在临床疗效方面和不良反应方面均最为理想,值得在临床上加以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静脉用蔗糖铁和口服右旋糖酐铁分别联合应用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肾性贫血的疗效。方法将46例维持性血液透析存在贫血的患者分为两组,静脉组应用蔗糖铁注射液,口服组应用右旋糖酐铁片。2组均应用EPO治疗,治疗8周后观察病人血红蛋白(Hb)、红细胞(RBC)、红细胞压积(HCT)、血清铁蛋白(SF)及转铁蛋白饱和度(TSAT)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结束时,静脉组Hb、Hct、SF及TSAT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提高,而且Hb、Hct、SF、TSAT水平也明显高于口服组,而口服组患者的Hb、RBC、Hct、SF、TSAT均较治疗前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与口服铁剂比较,静脉用蔗糖铁可更好地纠正血液透析患者的功能性缺铁,增加铁储备可提高EPO治疗肾性贫血的疗效。  相似文献   

13.
谢晓玲 《中国现代医生》2007,45(9Z):18-19,21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感染与缺铁性贫血的关系。方法选择伴慢性胃炎的IDA患者82例(观察组)和慢性胃炎无贫血患者60例(对照组)行快速尿素酶试验,内镜下组织病理检查;观察组中,Hp阳性患者70例随机分为A、B、C3组,A组(30例)给予硫酸亚铁和抗Hp治疗,B组(20例)给予硫酸亚铁和安慰剂治疗,C组(20例)给予抗Hp治疗;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的血红蛋白、红细胞计数、平均红细胞容积、网织红细胞、血清铁、血清铁蛋白等血液学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82例中70例Hp阳性,对照组60例中43例Hp阳性,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1);观察组中A、C组与B组比较,治疗前后血液学指标改变及疗效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Hp感染与IDA有一定相关性,抗Hp加铁剂是治疗Hp感染相关性缺铁性贫血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4.
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在肿瘤相关贫血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rhEPO)用于治疗慢性肾衰性贫血的疗效已众所周知,使90%~95%的贫血患者得以纠正,生活质量得到提高,并大大减少了异体输血对患者的危害。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有人就rhEPO对其他原因所致贫血的疗效进行了研究,特别是对肿瘤相关性贫血的研究,其中包括肿瘤性贫血及肿瘤化疗或放疗所致贫血。人们从事及关注rhEPO在肿瘤相关性贫血中的应用的主要原因是由于  相似文献   

15.
李乐岳   《中国医学工程》2012,(8):53+55-53,55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联合促红细胞生成素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微炎症及贫血的疗效与临床意义。方法 6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2组,EPO治疗组(A组)30例,阿托伐他汀+EPO治疗组(B组)30例;2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C组)。A组单独使用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hEPO),B组在使用rhEPO基础上每日口服阿托伐他汀。分别在试验开始及2月后检测患者C反应蛋白(CRP)、血红蛋白(Hb)、红细胞比容(HCT)水平。结果与C组相比,A、B两组CRP水平显著升高,Hb和HCT水平显著降低;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A、B组Hb和HCT均有明显升高,差异有显著性;B组CRP明显降低,而A组CRP则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B组Hb和HCT明显高于A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联合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改善MHD患者贫血优于单独使用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此作用机制可能与患者微炎症状态改善相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左卡尼汀联合蔗糖铁治疗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贫血的效果。方法将6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尿毒症合并贫血患者随机分成三组(A、B、C组),各组均为20例,在常规纠正贫血治疗基础上,A组给予右旋糖酐铁片口服治疗;B组加用蔗糖铁治疗;C组采用蔗糖铁联合左卡尼汀治疗,疗程均为24周。疗程前后均检测两组患者的血红蛋白、红细胞比容、血清铁蛋白、转铁蛋白饱和度及血清白蛋白。结果治疗24周后,C组各项观察指标均高于A、B组(P<0.05)。结论左卡泥丁联合蔗糖铁治疗血液透析患者的贫血具有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与缺铁性贫血(IDA)的关系及根除Hp治疗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0年6月至2016年8月我院门诊及住院的缺铁性贫血患者237例,进行14C尿素呼气试验,将其分为Hp+组及Hp-组。Hp+组患者又随机分为A、B、C 3组,A组给予铁剂治疗,B组给予根除Hp治疗,C组给予铁剂+根除Hp治疗,Hp-组给予铁剂治疗。比较各组治疗前后血液学指标及Hp根治情况,并观察疗效。结果治疗两周时,C组及Hp-组网织红细胞水平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A、B组较治疗前无明显变化(P>0.05);治疗8周时,4组血红蛋白、血清铁、血清铁蛋白均高于治疗前(P<0.05),总铁结合力较治疗前下降(P<0.05)。C组、Hp-组血红蛋白、血清铁、血清铁蛋白水平及总铁结合力与其他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Hp感染与IDA高度相关,在常规补铁治疗的同时进行根除Hp治疗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8.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缺铁性贫血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IDA伴Hp阳性慢性胃炎患者抗Hp加铁剂治疗前后实验室检测指标的变化及疗效,探讨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与缺铁性贫血(IDA)形成的相关性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将62例IDA伴Hp阳性慢性胃炎患者,分为四组(A、B、C、D组)。A组给予补铁及Hp根除治疗,B组仅Hp根除治疗,C组仅补铁治疗,D组中医药辨证治疗胃炎。检测治疗前后其血红蛋白浓度及血清铁、总铁结合力、铁蛋白水平,并对Hp、胃蛋白酶活性、胃酸进行检测。结果缺铁性贫血伴慢性胃炎患者幽门螺杆菌感染率较高,联合补铁及抗Hp治疗效果显著。结论幽门螺杆菌感染可造成或加重机体铁营养不良,在治疗IDA的过程中应注意清除Hp感染。  相似文献   

19.
杨忠文  周江  葛伟 《西部医学》2011,23(4):666-667
目的探讨抗幽门螺杆菌(HP)感染在缺铁性贫血(IDA)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将伴有HP阳性慢性胃炎的IDA患者116例随机分成A、B两组,A组给予铁剂联合HP根除治疗;B组仅予补铁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红蛋白(Hb)、血清铁(SI)、血清铁蛋白(SF)等血液学指标的变化。结果 A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抗HP加铁剂是治疗HP感染相关性IDA的有效方法,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口服补铁和静脉铁剂对血液透析患者铁缺乏所致肾性贫血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临床证明有铁缺乏的肾性贫血患者66例随机分为口服组(33例)与静脉组(33例),分别给以口服铁剂硫酸亚铁和静脉右旋糖酐铁,疗程8周。测定治疗前后患者血球压积(HCT)、血红蛋白(Hb)、血清铁蛋白(sFe)、转铁蛋白饱和度(TSAT)。结果共62例完成本研究,其中静脉组31例,口服组31例,两组间患者年龄、性别、贫血程度以及促红细胞生成素(EPO)用量无统计学差异。治疗8周后,静脉组血球压积(HCT)、血红蛋白(Hb)上升幅度高于口服组(P〈0.01);两组血清铁蛋白(sFe)、转铁蛋白饱和度(TSAT)均较前升高,静脉组明显高于口服组(P〈0.01);静脉组有2例出现不良反应,1例出现药物相关性皮疹,停药后消失,1例出现心悸不适;口服组有9例出现胃肠道反应。静脉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口服组(P〈0.01)。结论静脉铁剂能有效改善血液透析病人的铁缺乏所致肾性贫血,疗效优于口服铁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