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当归注射液对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血小板功能状态的影响及其治疗意义。方法 采用ELISA法,单克隆酶联免疫吸附法及血小板粘附检测仪检测39倒活动期及25例缓解期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与30例健康对照者的血小板a颗粒膜蛋白(GMP-140)、血栓烷B2(TXB2)、6-酮-前列腺素F1a(6-Keto-PGF1a)、血小板粘附率及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相关抗原(vWF:Ag)柱平。结果 患者组血小板活化指标及血管内皮损伤程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活动期UC患者又明显高于缓解期UC患者(P〈0.05)。当归治疗组治疗前后血小板活化指标、血管内皮损伤指标及临床疗效明显差异(P〉0.05),而一般治疗组治疗前后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当归注射液能明显抑制UC患者体内血小板活化,减轻炎症反应,对渍疡性结肠炎有一定治疗价值。  相似文献   

2.
溃疡性结肠炎血小板膜糖蛋白测定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血小板作为重要性的炎性介质 ,其功能异常在溃疡性结肠炎 ( UC)中的作用已引起人们的重视。我们采用流式细胞术测定 CD62 P、CD63和 CD41 a的含量 ,以探讨其临床意义。1 对象和方法1 .1 对象  32例 UC患者均符合 1 993年太原会议标准 [1 ] ,本组男 1 5例 ,女 1 7例 ,年龄 2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随着识别活化血小板膜抗原单克隆抗体的发展,流式细胞术(FCM)以其快速、敏感、准确、特异的优点被广泛用于临床活化血小板的检测。血小板在血栓性疾病形成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而只有血小板活化后才参与血栓形成等多种生理病理过程。本文通过测定40例冠心病患者及20例健康人血小板活化标记物CD62P、PAC-1的变化,以讨论冠心病患者血小板活化程度及其临床意义。1临床资料本组40例心内科住院患者,男23例,女17例,年龄37~78岁,其中心绞痛15例,心肌梗死(MI)25例。正常对照组20例,男12例,女8例,年龄38~67岁,均为健康体检者,无心脑血管疾…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血清脂质、脂蛋白与溃疡性结肠炎(UC)的关系,探讨血清脂质、脂蛋白在UC血栓形成中的作用。方法 对20例正常健康志愿者和15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分别测定血清总胆固醇(TCH)、甘油三脂(TG)、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C)、载脂蛋白A1(apoA1)、载脂蛋白B(apoB)及脂蛋白a[LP(a)]。结果①TCH、TG、HDL、LDL-C、apoA1在两级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②UC患者LP(a)、apoB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两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血清脂质、脂蛋白在溃疡性结肠炎的发病中可能起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周平  刘阳  佟青 《中国误诊学杂志》2006,6(18):3533-3534
本文对75例糖尿病患者血小板平均体积(MPV)、血小板压积(PCT)、血小板分布宽度(PDW)、血小板计数(PLT)进行测定,探讨血小板参数对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临床意义。1对象和方法1.1对象根据1999年WHO糖尿病诊断标准,选择近期无感染,无心、肺、肝功能不全和脑血管意外的糖尿病患者75例,男40例,女35例,年龄28~67(平均47.5)岁。正常对照组65例,男35例,女30例,年龄30~65(平均46.5)岁。  相似文献   

6.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colitis,UC)是一种原因不明的结肠炎症性疾病,治疗上比较困难。其发病机制认为与机体免疫功能变化等因素有关。本文对UC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进行了检测,以探讨其临床意义。1材料和方法1.1材料UC患者32例均经纤维结肠镜确诊,其中男24例,女8例,平均年龄33。12岁。诊断按1993年全国慢性非感染肠道疾病会议制定的《溃疡性结肠炎诊断标准》执行。对照组15例为健康体检者,其中男10例,女5例,平均年龄3fill岁。1.2方法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UC患者外周血*k、*o、*k细胞的百分率及*凡/C见细胞比值…  相似文献   

7.
单树梅 《现代康复》1999,3(4):505-506
临床资料:本组男20例.女20例,年龄在18~60岁.平均39.5岁,腹泻5~20次/d.平均8.42次/d.确诊:40例患均经电子结肠镜检查.诊断为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  相似文献   

8.
本交通过对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病人的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压积(PCT)、血小板平均容积(MPV)、血小板平均宽度(PDW)的动态观察,以探讨HFRS病人血小板四项参数的变化规律及其原因,以及对诊断分期的帮助。1材料与方法1.1对象患者组100例,男73例,女27例,年龄14~67岁,平均36±12岁;诊断符合1986年第一届全国HFRS会议拟订的诊断和分型标准,并经特异性抗体证实;轻型30例,中型52例,重型18例,HFRS各型患者年龄与性别无统计学差异。正常组54例,男38例,女16例,年龄14~61岁,平均37±10岁;均为同期健康献…  相似文献   

9.
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体内血小板功能状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魏艳静  卞红磊  武会珍 《临床荟萃》2003,18(11):608-609
目的 探讨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血小板功能状态。方法 对28例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患者、ll例缓解期溃疡性结肠炎患者、30例正常对照者的血小板黏附功能(PAdT)、血小板的聚集功能(PAgT)、血栓素B2(TXB2)进行检测。结果 28例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血小板的黏附、聚集功能、血栓素B2均显著高于缓解期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和正常对照组(P<0.05);缓解期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体内血小板的活性增强,提示血小板的活化直接参与了结肠黏膜的急性炎症。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原发性高血压血瘀证患者活化血小板、胰岛素抵抗、动态血压变化,并与非血瘀证及健康体检者相对照。 方法:①选择2001—03/2002—12厦门市中山医院老年科住院或门诊就诊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60例,男38例,女22例,年龄60-80岁。均对检测项目知情同意。高血压血瘀证组22例,男13例,女9例;年龄63—80岁。高血压非血瘀证组38例,男25例,女13例,年龄63-80岁。选择同期本院体检健康人30名为对照组,男20名,女10名;年龄60—80岁。均对检测项目知情同意。②采用无创携带式全自动监测仪监测24h收缩压变异性。采用EPICX-XL型流式细胞仪测定外周血活化血小板的表面分子标志物血小板α-颗粒膜糖蛋白、血小板溶酶体膜糖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分别用葡萄糖氧化酶法及放射免疫法测定空腹血糖和空腹胰岛素。胰岛素敏感指数=In[1/(空腹血糖&;#215;空腹胰岛素)]。计算体质量指数[体质量(kg/身高^2(m)^2]。③两组差异用成组数据t检验,采用多元逐步回归分析,井进行直线相关分析。结果:原发性高血压患者60例和健康人30名均进入结果分析。(1)高血压患者、高血压血瘀证组、高血压非血瘀证组患者空腹胰岛素、血小板α-颗粒膜糖蛋白阳性表达率及血小板溶酶体膜糖蛋白阳性表达牢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0.01)。高血压组和高血压血瘀证组患者胰岛素敏感指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0.01)。高血压血瘀证组患者血小板溶酶体膜糖蛋白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高血压非血瘀证(P〈0.05)。②原发性商血压患者血小板α-颗粒膜糖蛋白阳性表达率与胰岛索敏感指数呈显著正相关(r=0.440,P〈0.05),血小板溶酶体膜糖蛩白阳性表达率与胰岛素敏感指数无明显相关性(r=-0.17,P〉0.05)。③以24h动态收缩压变异性为应变量,以血小板涪酶体膜糖蛋白阳性表达率、血小板α-颗粒膜糖蛋白阳性表达率及体质量指数为自变量X建立逐步回归方程Y=-4.42+0.750x血小板α-颗粒膜糖蛋白阳性表达率+0.747x体质量指数。以24h动态收缩压变异性为应变量Y,Y=0.963+0.836x血小板溶酶体膜精蛋白阳性表达率,表明动态收缩压变异性与活化血小板和体质量指数关系密切。 结论:原发性高血压血瘀证患者存在着明显血小板活化及胰岛素抵抗的异常,血小板溶酶体膜糖蛋白、血小板α-颗粒膜精蛋白、胰岛索敏感指数可能是血瘀证微观辨证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1.
陆焰  金虹  李育 《浙江临床医学》2007,9(3):412-412
CD62P、CD42b能反映血小板活化程度,是血小板活化最敏感的指标[1]。而流式细胞术为评价血小板在体内的活化程度提供了准确的特异性指标[2]。作者自2003年7月至2005年12月应用流式细胞仪对93例冠心病(CHD)患者的CD62P、CD42b进行检测,以探讨血小板活化与冠心病的相关性。1材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CHD患者93例,所有患者均曾作冠状动脉造影确诊,同时符合WHO的冠心病诊断标准。其中男60例,女33例;年龄41~78岁,平均59.3岁;心绞痛(AP)患者69例、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24例。健康对照组107例,其中男71例,女36例;年龄38~73岁,平均57.5岁;…  相似文献   

12.
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是慢性反复发作性炎症性疾病,包括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和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CD),其发病机制尚不明确,本文对血小板参数与IBD的活动性是否关联作临床研究分析。  相似文献   

13.
川崎病患儿血小板膜糖蛋白变化的动态观察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目的:通过观察血小板膜糖蛋白的动态变化了解川崎病患儿血小板活化及其活化程度。方法:用流式细胞术结合多种抗血小板膜糖蛋白克隆抗体(单抗),测定20例川崎病患儿发病1周(治疗前),2周、3周、4周时血小板膜CD41、CD42a、CD61、CD62p、CD63的表达及阿司匹林,大剂量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IVIG,1-2g/kg)对其表达的影响,观察活化血小板膜CD62p与冠状动态损伤形成之间的关系。结果:川崎病患儿发病4周血小板膜糖蛋白CD41、CD42a、CD61、CD62p、CD63的表达量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阿司匹林,大剂量IVIG不能抑制川崎病患儿血小板膜上活化糖蛋白的高表达,有冠状动脉损伤的川崎病患儿活化血小板膜糖蛋白CD62p的表达量明显高于无冠状动脉损伤的川崎病患儿。结论:川崎病患儿血小板高度活化,血液呈高凝状态,血小板活化是川崎病病理生理的重要表现;活化血小板膜糖蛋白CD62p的明显增高可以作为川崎病患儿冠状动脉损伤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4.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是一种以血性粘液便、腹痛、里急后重、腹泻为主要症状,病因尚未明确的炎症性肠病。UC病变特点是连续性弥漫性粘膜及粘膜下层炎症,病变始于直肠,向近端结肠延伸,属于癌前病变J,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现代疑难病之一。根据我们对国内10218例患者的统计,溃疡性结肠炎好发于30-49岁的人群,平均发病年龄是40.7岁,但任何年龄均可发病。  相似文献   

15.
可溶性白介素-2受体(SIL-2R)作为淋巴细胞活化的标志及机体免疫应答调节因子[1],近年来愈来愈受到临床医师的注意。我们对103例老年人进行了血清SIL-2R检测,旨在了解此组特殊人群胸腔积液患者的细胞免疫状态及探讨该指标的临床意义。1对象和方法1.1对象癌性胸腔积液组(癌性组)36例,为本院经细胞学或组织活检确诊的住院病人,其中男27例,女9例;年龄60~75岁,平均为6639土3.52岁。结核性胸腔积液组(结核组)33例,其中男23例,女10例;年龄60~71岁,平均63.33士2.88岁。健康正常组(正常组)34例,其中男22例,女12例…  相似文献   

16.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的血小板变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血小板的数量、平均血小板体积、血小板压积、血小板宽度进行分析,探讨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血液参数改变及其意义。 方法:选择2001-01/2004-03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和白云区中医院收治住院患者127例,其中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组45例,男25例.女20例,年龄33-82岁;脑梗死组42例,男22例,女20例,年龄33~87岁;脑出血组40例,男20例。女20例,年龄32-81岁,以上患者发病均在3d内。健康对照组30例,男16例,女14例。年龄30-80岁。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血小板的血小板体积、血小板压积、血小板宽度值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157例被测试者均进入结果分析。①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组、脑梗死组、脑出血与对照组相比,血小板的数量下降、平均血小板体积增大,统计学上差异均有显著性俨〈0.01)。②脑梗死、脑出血组间血小板的数量、平均血小板体积统计学上差异无显著性俨〉0.05),但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组较脑梗死、脑出血组有统计学上差异[血小板数量:(151.12&;#177;70.85)&;#215;10^9,(210.07&;#177;70.45)&;#215;10^9(201.53&;#177;96.76)&;#215;10^9 P〈0.01;平均血小板体积:(13.07&;#177;1.82)fl,(9.40&;#177;1.76)fl,(9.51&;#177;1.35)fl,P〈0.01]。③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组与脑梗死、脑出血组相比,血红蛋白、红细胞数、血小板压积、血小板宽度统计学上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④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脑梗死与脑出血“血小板团块”比较,差别无显著性(P〉0.05)。 结论:心脑血管供血发生改变的疾病发病后早期均可出现平均血小板体积增大、血小板的数量下降现象,血小板自身外的某种因素,可能参与了平均血小板体积的增加与血小板的下降。  相似文献   

17.
脑梗死患者活化血小板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脑梗死患者全血血小板膜糖蛋白Ⅱb/Ⅲa(PAC-1)、血小板颗粒膜糖蛋白140(CD6p)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用全血流式细胞术测定76例脑梗死患者急性期和恢复期、30例高血压病患者和28例糖尿病患者外周血中血小板PAC-1、CD62P的表达水平,并与20例健康对照者比较。结果脑梗死组急性期、恢复期、高血压病组、糖尿病组PAC-1、CD62p的表达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均P〈0.01)。脑梗死患者急性期PAC-1、CD62P的表达大梗死灶组〉中梗死灶组〉小梗死灶组,各组之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0.05)。脑梗死患者急性期PAC-1、CD62P的表达重型〉中型〉轻型,各组之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0.05)。结论脑梗死急性期、恢复期、高血压病患者、糖尿病患者均存在血小板活化;脑梗死病人血小板活化与病情及梗死灶大小有关,PAC-1、CD62p可作为判断病情的指标。  相似文献   

18.
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研究   总被引:32,自引:0,他引:32  
我们通过检测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者的T淋巴细胞亚群、NK细胞活性、白细胞介素2(IL-2)活性和IL-2分泌细胞(IL-2SC)水平,以探讨慢性ITP患者细胞免疫功能。对象和方法1研究对象慢性ITP,患者16例,男7例,女9例,年龄5~24岁,均为初诊患者。符合首届中华血液学会全国血栓与止血学术会议有关出凝血疾病的诊断标准。正常对照53名,男33名,女20名,年龄5~60岁。2试剂和方法2.1主要试剂、仪器:冻干SPA菌体试剂为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产品;CD。、C凤、C民由卫生部武汉生物制品研究所提供;’251-UDR、’H-…  相似文献   

19.
心脑血管病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对心脑血管病患血液流变学指标分析如下。 1对象和方法 1.1对象对照组为门诊健康体检55例,男30例,女25例,年龄40~65(平均52.5)岁;脑梗死组是经临床确诊的脑梗死患40例,男28例,女12例,年龄46~70(平均58)岁;高血压、冠心病组临床确诊为高血压冠心病患50例,男30例,女20例,年龄41~69(平均59)岁。  相似文献   

20.
血小板在血栓性疾病形成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脑梗塞时血小板常有功能及形态的改变。本文通过对40例急性脑梗塞患者血小板膜糖蛋白CD62p、血小板参数及血小板聚集功能的检测,以探讨它们在急性脑梗塞时的变化和相互关系。 1 材料和方法 1.1 检测对象 急性脑梗塞组40例,其中男27例,女13例,年龄52~80岁,平均67.6岁。以上病例均为首次住院病人,经CT和/或MRI检查确诊。健康对照组35例,男24例,女11例,年龄48~79岁,平均65.7岁,均为健康体检合格者,二周内无服药史。 1.2 标本采集 全部患者确诊后24h内抽静脉血,其中1ml加20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