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对比分析普瑞巴林与加巴喷丁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9年10月至2020年10月间收治的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60例作为此次的观察对象,并按照抽签法将其进行平均分组,其中30例接受加巴喷丁胶囊口服治疗的设为对照组,其余30例接受普瑞巴林胶囊口服治疗的设为实验组,并对不同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普瑞巴林对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选择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72例并随机分为两组各36例。观察组采用普瑞巴林治疗,对照组采用加巴喷丁治疗,观察比较两组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4周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3.33%,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的VAS评分均比治疗前降低,但观察组降低更显著(P<0.01);两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普瑞巴林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安全有效,能显著改善患者的VAS评分,无严重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3.
苏小霞 《智慧健康》2021,(23):126-128
目的 观察普瑞巴林治疗脊髓损伤后神经痛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随机选取广东省工伤康复医院2018年8月至2020年10月收治的80例神经痛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所有患者以药物治疗差异分为奥卡西平组(40例,奥卡西平治疗)和普瑞巴林组(40例,普瑞巴林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前后的疼痛、负...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电针联合普瑞巴林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77例,分成治疗组41例,对照组36例,分别给予电针联合普瑞巴林口服和单独普瑞巴林口服,疗程2周,记录患者的药物效果及不良事件。结果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73.2%、47.2%。两组治疗前后视觉模拟评分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两组治疗后视觉模拟评分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治疗效果优于单纯药物治疗。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是头晕、嗜睡,无严重不良事件发生。结论电针联合普瑞巴林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分析PHN(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采用脉冲射频联合普瑞巴林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择取本研究评估样本为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期间收治60例PHN患者,利用数字表模式行分组研究,将其均分为研究组、对照组,对照组患者行脉冲射频治疗,研究组患者行脉冲射频联合普瑞巴林治疗,对比两组各项指标.结果:对比两组治疗前...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普瑞巴林联合阿米替林治疗老年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HN)患者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1月至2017年3月收治的老年(≥60岁)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给予盐酸阿米替林片与普瑞巴林胶囊联合治疗,对照组给予盐酸阿米替林片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疱疹区域疼痛减轻情况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疼痛数字评分(NRS)类似;治疗组用药1、2、3、4周后NRS评分分别为(4.3±0.8)、(4.2±0.9)、(3.9±1.1)、(3.4±0.8)分,低于对照组的(5.2±1.3)、(5.0±1.1)、(4.8±0.9)、(4.3±1.0)分;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普瑞巴林联合阿米替林治疗老年人PHN疗效较好,是有效、安全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7.
目的 考察口服普瑞巴林治疗对头面部急性带状疱疹并伴有重度疼痛的患者的疗效.方法 住院患者30例,均明确诊断为疱疹,病变累及三叉神经各支,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卡马西平(0.3g/d),治疗组给予普瑞巴林( 150~600 mg/d).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患者与用药前相比,疼痛程度显著下降,同时生活质量评分有显著改善.对照组和治疗组有效率在治疗2d后为5.6%和26.8%;1周后为17.7%和68.2%,2周后为60.1%和87.9%,同时,普瑞巴林治疗组不良反应率较对照组低.结论 普瑞巴林对头面部急性带状疱疹并伴有重度疼痛的患者具有满意的治疗作用并且患者耐受性良好.  相似文献   

8.
《现代医院》2011,(6):70-70
美国神经病学学会等三个专业组织11日联合发布最新治疗指南说,多项严格的随机对照研究表明,“普瑞巴林”等药物可以有效缓解糖尿病周围神经痛,改善患者日常生活。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普瑞巴林联合舍曲林治疗难治性神经病理性疼痛的疗效、安全性及耐受性.方法 将46例神经病理性疼痛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普瑞巴林组(24例)和卡马西平组(22例),分别应用普瑞巴林联合舍曲林和卡马西平联合舍曲林治疗4周,观察并记录患者的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及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用药剂量及不良反应等.结果 普瑞巴林组治疗4周末总有效率83.3%(20/24),卡马西平组为86.4% (19/22),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治疗1,2,4周末VA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普瑞巴林组:(5.90±1.11),(4.59±1.33),(3.59±1.94)分比(6.50±0.85)分;卡马西平组:(5.50±1.06),(4.18±1.71),(3.73±1.88)分比(6.50±0.8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末卡马西平组VAS评分明显低于普瑞巴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普瑞巴林组在治疗1周末HAMD/HAMA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Q.05),在治疗2,4周末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15.25±4.15),(11.29±4.16)分比(16.08±3.56)分和(14.21土4.72),(11.63±4.50)分比(15.25±4.0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卡马西平组在治疗1,2周末HAMD/HAMA评分虽逐渐降低,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4周末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13.18±2.42)分比(15.20±1.05)分和(12.32±2.64)分比(14.55±4.4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4周末普瑞巴林组HAMD/HAMA评分优于卡马西平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普瑞巴林联合舍曲林可推荐用于难治性神经病理性疼痛的治疗,且无严重的不良反应,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就普瑞巴林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性疼痛的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本次入选人员均选自2019年8月至2020年10月我院收治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性疼痛患者,予以普瑞巴林治疗.结果:经有效治疗后,患者的疼痛症状得以明显缓解,各指标呈良好趋势,进一步促进了其生活质量的改善.结论: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性疼痛的治疗中,普...  相似文献   

11.
崔苏扬 《健康博览》2006,(10):17-17
温州宁医师我是一名基层医务工作者,在临床上,遇到一位72岁的老大爷,他7年前落下了“带状疱疹后疼痛”的病根。多年来在多个医院治疗没有效果,大腿根部、尾骶部像烧灼样疼痛,终年不能屁股着板凳,自己非常苦恼。请问专家有什么好的办法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减轻病人的痛苦?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与探讨加巴喷丁治疗难活性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HN)的疗效及副作用。方法对应用强阿片类药物仍无法有效控制疼痛PHN患者60例,VAS评分≥7分,应用加巴喷丁治疗前,患者所用阿片类镇痛药均不停药,而停用除阿片类镇痛药以外的其他药物。实行第1天开始1:7服加巴喷丁100mg/次、3次/d,第2天200mg/次、3次/d,第3天开始维持300mg/次、3次/d,如疼痛缓解不明显可每间隔2~4d增加剂量300mg/d,直至疼痛缓解或出现难以耐受的副作用,最高用量为1800mg/d。以疼痛明显缓解或疼痛缓解的剂量维持用药并逐渐减少镇痛药用量。治疗前以及治疗后2周以VAS评定疼痛程度,观察用药前后的VAS评分变化、药物的用量及副作用。结果治疗期间的副作用主要有乏力4例、头晕2例、嗜睡12例、恶心2例,2例因出现眼球震颤、四肢肌肉抽搐而停药,停药时剂量为900mg/d。其余58例患者中,17.2%患者治疗后基本不痛,不需再用阿片类镇痛药;24.1%稍有疼痛,镇痛药用量减少75%以上;34.5%仍有疼痛,镇病药用量减少50%~75%;24.1%疼痛改善不明显,镇痛药用量减少50%以下。治疗后VAS评分为5.31&#177;1.44,显著低于治疗前(p〈0.01)。所有患者用药前后血、尿常规、肝酶和血尿素氮、肌酐的改变基本一致,未见显著性差异。结论加巴喷丁用于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效果确切,应用强阿片类药物的PHN患者对加巴喷定有良好的耐受性,但不良反应存在个体差异。对于难治性PHN,单独应用加巴喷丁仍无法良好控制疼痛,阿片类药物与加巴喷丁合用可更有效缓解疼痛,并明显减少阿片类药物的用量。  相似文献   

13.
林如海 《中国校医》2012,26(10):784-785
目的分析老年糖尿病周围神经痛经普瑞巴林联合依那普利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84例老年糖尿病并发周围神经痛患者随机分3组,每组28人,3组患者均给予糖尿病基础治疗。一组给予普瑞巴林联合依那普利治疗,一组给予普瑞巴林治疗,一组给予依那普利治疗,观察12周,分析3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神经传导速度(MCV法测定)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普瑞巴林联合依那普利组总有效率92.86%,而普瑞巴林组总有效率71.43%,依那普利组总有效率7.14%,3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47,P<0.05);普瑞巴林联合依那普利组神经传导速度恢复正常24例,普瑞巴林组17例,依那普利组12例,3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51,P<0.05);普瑞巴林联合依那普利组有2例发生低血压,经合理处理后患者血压恢复正常。结论运用普瑞巴林联合依那普利治疗老年糖尿病周围神经痛的效果较好,但是在治疗过程中有可能发生低血压的风险。  相似文献   

14.
目的采用加巴喷丁联合神经阻滞治疗PHN,观察其疗效。方法将46例PHN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23例,分别接受神经阻滞(A组)和神经阻滞联合口服加巴喷丁治疗(B组),用视觉模拟评分(VAS)、口述评分(VRS)、六点行为活动评分(BRS—S)及睡眠时间评定近期疗效,观察并发症及药物副作用。结果在4周观察期间.两组患者治疗后各时点与治疗前相比疼痛评分随时间下降,睡眠时问增加(P〈0.05)。B组的疼痛评分下降大于A组,24h睡眠时间增加大于A组(P〈0.05).两组未出现并发症及严重的药物的副作用。结论神经阻滞联合加巴喷丁治疗较单独使用神经阻滞的治疗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普瑞巴林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于2016年8月-2018年10月收治的90例偏头痛患者,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普瑞巴林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为75.56%,两组总有效率差异显著(P0.05)。两组治疗前内皮素(ET)、5-羟色胺(5-HT)、核转录因子-κB(NF-κB)、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脑血流动力学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后ET、5-HT、NF-κB、CGRP水平、大脑中动脉(MCA)、大脑后动脉(PCA)、椎动脉(VA)、基底动脉(BA)的平均血流速度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后3 d、6 d时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普瑞巴林治疗偏头痛疗效显著,可降低ET、5-HT、NF-κB、CGRP水平,改善患者脑血流动力学水平,减轻疼痛程度。  相似文献   

16.
带状疱疹是由水痘一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临床常见疾病 ,病理改变主要见于神经及皮肤。节段性水疱及神经痛是其临床特点 ,为探讨头面带疱疹有否特殊性 ,现就我院 4 5例住院患者进行临床分析。1 临床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1998年 1月至 2 0 0 1年 1月 ,具有头面皮肤节段性水疱疹与神经痛的住院病人 ,临床确认为带状疱疹 ,共 4 5例。男 2 7例 ,女 18例 ,年龄 8~ 80岁 ,平均 4 8 8岁。 8~ 5 9岁 2 9例 ,6 0~ 80岁 16例1·2 统计方法 采用卡方检验2 结果2·1 诱因及原发病 仅 2例有上呼吸道感染史。2 2 神经痛与疱疹 所有病例均…  相似文献   

17.
红外偏振光对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72例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随机分为3组,各组24例.三组之间年龄、性别、病变左右部位等一般状态无统计学差异性.Ⅰ组使用红外光治疗头,进行带状疱疹后疼痛局部皮肤照射;Ⅱ组和Ⅲ组分别使用红外偏振光和激光治疗头,进行带状疱疹后疼痛局部和患侧椎旁神经根部位照射治疗.各组治疗每天1次,每次30min,10次1个疗程.使用疼痛缓解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和睡眠质量评估疼痛缓解程度.结果表明,治疗后VAS评分Ⅱ组和Ⅲ组与Ⅰ组相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患者睡眠质量提高.以上对比观察提示红外偏振光治疗和激光治疗头对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止痛效果好,无任何副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应用针对性护理对改善后神经痛的效果.方法:抽取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58例,接收时间:2020.3-2021.3,抽签法分为常规组和探讨组,各29例,常规组行基础护理,探讨组行针对性护理,比较干预效果.结果:探讨组干预效果较常规组优(P<0.05).结论:缓解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病情,可以通...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总结普瑞巴林和文拉法辛治疗老年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疼痛的临床疗效,为临床用药提供安全性参考价值。方法:选取我院52例老年糖尿病周围神经痛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6例,在采用控制血糖的基础治疗前提下,对照组采用文扭法辛治疗,治疗组采用普瑞巴林治疗,于治疗前厦治疗后1周、2周、4周进行疼痛视觉评分,并分析对比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后1周、2周、4周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治疗后1周、2周、4周相比;治疗组不良反应明显低于观察组,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普瑞巴林应用于老年人糖尿病周围神经痛的疗效与文拉法辛相近,但是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曹侠  李扬 《中国校医》2022,36(12):937-938+951
目的 观察普瑞巴林联合抗组胺药治疗PD-1抗体诱发的皮肤瘙痒症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46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研究组23例,口服普瑞巴林,150 mg/次,2次/d,和枸地氯雷他定片8.8 mg,1次/d;对照组23例,口服枸地氯雷他定片8.8 mg,1次/d。2组均外用皮肤屏障乳液体敷料,连续用药2周。结果 研究组有效率为95.6%,对照组为73.6%,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12,P<0.05),治疗后瘙痒等症状得到了明显改善(F=28.96,P<0.001)。2组不良反应类似,均较轻微,未做特殊处理。结论 普瑞巴林联合抗组胺药治疗PD-1抗体诱发的皮肤瘙痒症疗效较好,不良反应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