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目的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日间嗜睡的相关因素。方法连续入选2013年6月至2014年1月在该院行多导睡眠监测(PSG)确诊为OSAHS的患者97例,ESS评分≥9分为嗜睡组(47例),9分为非嗜睡组(50例)。采用T检验、非参数检验的Mann-Whitney U检验、χ~2检验、秩和检验及Logistic回归分析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日间嗜睡的发生率为48.45%,嗜睡组与非嗜睡组男女比例、轻、中、重度打鼾患者的比例、体重、颈围、呼吸暂停指数(AHI)、最低氧饱和度(LSaO_2)、氧饱和度低于90%的百分比(CT90%)、微觉醒指数(MI)、总呼吸暂停低通气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CT90%进入模型(OR=1.050,P=0.001)。结论男性、严重打鼾、肥胖、颈围、AHI、血氧饱和度、MI、总呼吸暂停低通气时间是OSAHS日间嗜睡的危险因素,CT90%是OSAHS患者日间嗜睡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低氧血症与白天嗜睡的关系。方法选取我院就诊的150例OSAHS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嗜睡评分进行分组,比较嗜睡组与非嗜睡组的一般情况及夜间多导睡眠监测参数,并将各数据参数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嗜睡组与非嗜睡组相比,嗜睡评分、睡眠呼吸暂停通气指数、氧减指数显著高于非嗜睡组(P0.05),最低血氧饱和度显著低于非嗜睡组(P0.05)。多元回归提示日间嗜睡评分仅与氧减指数相关。结论 OSAHS患者日间嗜睡与氧减指数密切相关,夜间低氧血症是OSAHS患者出现日间嗜睡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日间嗜睡与夜间缺氧程度及疾病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 对2007年7月至2008年1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呼吸内科经多导睡眠呼吸监测确诊的32例男性OSAHS患者与10例单纯鼾症男性对照者进行嗜睡评分以及全夜多导睡眠监测,根据不同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分组,比较其嗜睡情况与驾驶车辆能力,并与AHI和夜间低氧程度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1)OSAHS组驾驶车辆能力下降、嗜睡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15.34±4.80)分对(7.60±4.65)分,P<0.05],并且随着AHI的增加(r=0.782,P<0.001)、最低血氧饱和度的降低(r=-0.744,P<0.001),其嗜睡评分增加.(2)多元逐步回归表明,AHI、最低血氧与患者日间嗜睡程度密切相关,其回归方程为Y(日间嗜睡评分)=19.441-0.132X1(最低血氧饱和度) 0.109X2(AHI)(R2=0.651,P<0.05).结论 (1)OSAHS患者有较大的驾车安全隐患,并且重度的OSAHS患者尤为明显.(2)OSAHS患者日间嗜睡程度与AHI和最低血氧均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低氧血症与白天嗜睡的关系.方法 选取我院就诊的150例OSAHS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嗜睡评分进行分组,比较嗜睡组与非嗜睡组的一般情况及夜间多导睡眠监测参数,并将各数据参数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嗜睡组与非嗜睡组相比,嗜睡评分、睡眠呼吸暂停通气指数、氧减指数显著高于非嗜睡组(P〈0.05),最低血氧饱和度显著低于非嗜睡组(P〈0.05).多元回归提示日间嗜睡评分仅与氧减指数相关.结论 OSAHS患者日间嗜睡与氧减指数密切相关,夜间低氧血症是OSAHS患者出现日间嗜睡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与中青年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比较,探讨老年OSAHS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随机选取161例OSAHS患者,按年龄分为老年组(≥60岁,n=72)与中青年对照组(23~59岁,n=89),对两组临床资料、睡眠多导图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并随访比较两组治疗方式的选择。结果老年OSAHS组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及最低氧饱和度、氧减饱和指数(ODI)较体质量指数相匹配的中青年组轻(P0.05)。老年OSAHS组的醒后收缩压高于中青年组,但其醒后舒张压、心率均低于中青年组(P0.05)。老年OSAHS醒后血压与AHI、ODI、微觉醒指数呈正相关。老年组选择外科手术及口腔矫治器的治疗率明显低于中青年组(P0.01),而选择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的比例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OSAHS严重程度明显较中青年组轻。AHI、反复低氧及反复微觉醒可能与老年人醒后血压升高有关。老年OSAHS外科手术及口腔矫治器选择率低于中青年组。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多索茶碱联合金水宝治疗轻中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5年5月上海市第七人民医院收治的轻中度OSAHS患者6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34)和观察组(n=30)。对照组患者给予一般治疗,观察组患者在一般治疗基础上加用多索茶碱和金水宝胶囊,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最低血氧饱和度(LSaO_2)、平均血氧饱和度(MSaO_2)、SaO_290%时间、睡眠呼吸障碍最长时间;评价Epworth嗜睡量表(ESS)评分、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AHI、LSaO_2、MSaO_2、SaO_290%时间、睡眠呼吸障碍最长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AHI低于对照组,SaO290%时间、睡眠呼吸障碍最长时间短于对照组,LSaO_2、MSaO_2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白天嗜睡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白天嗜睡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3例患者出现头痛、恶心等不良反应,均自行缓解,无其他严重不良反应。结论轻中度OSAHS患者睡前口服多索茶碱联合金水宝安全有效,可缩短睡眠呼吸障碍最长时间、SaO290%时间,改善夜间LSaO_2、MSaO_2。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老年男性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低氧血症(氧减)与白天嗜睡的关系. 方法 2008年3月至2011年2月来我院就诊的1 47例老年男性OSAHS患者,使用Epworth嗜睡量表(ESS)自我评价嗜睡程度,并与多导睡眠呼吸监测结果结合进行分析.结果 147例OSAHS患者根据ESS评分分为嗜睡组和无嗜睡组,两组氧减饱和度指数(ODI)、平均血氧、最低血氧、90%氧减时间百分比(CT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ESS评分与ODI、平均血氧、最低血氧、CT50有相关性(r分别为0.683、-0.450、-0.583、0.507.均P<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仅ODI为ESS评分的危险因素(OR=1 11,95%CI:1.07~1.15).而ODI与平均血氧、最低血氧、CT90呈显著相关(r值分别为-0.628、-0.763、0.689,均P<0.01).ODI≥23次/h时预测白天嗜睡的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79.2%、88.2%. 结论 在老年男性OSAHS患者中,氧减与白大嗜睡相关,ODI有预测白大嗜睡的价值,而平均血氧、最低血氧及CT90可能通过ODI与白天嗜睡相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 评估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的夜间缺氧程度。方法对疑诊有睡眠呼吸障碍的患者215例进行夜间睡眠呼吸监测,计算平均血氧饱和度(AO2)、最低血氧饱和度(LO2)、氧减指数(ODI)、平均氧减饱和度、血氧饱和度低于90%占整个记录时间的百分比(T〈90%),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依据所有患者的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分为AHI正常组(AHI〈5次/h)、轻度OSAHS组(5次/h≤AHI〈15次/h)、中度OSAHS组(15次/h≤AHI〈30次/h)、重度OSAHS组(AHI≥30次/h),4组A02、L02、ODI、T〈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AHI与A02、ODI、L02、平均氧减饱和度、T〈90%显著相关(r分别为-0.610、0.983、-0.789、0.782、0.821,P=0.001)。结论 OSAHS患者缺氧严重程度的评估需结合ODI、LO2、T〈90%三个指标综合判断.不能仅考虑单一指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老年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日间嗜睡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经多导睡眠监测(PSG)确诊为OSAHS的老年患者114例,根据爱泼沃斯嗜睡量表(ESS)结果分为嗜睡组(ESS≥9分)与非嗜睡组(ESS9分),比较两组一般情况、病史及多导睡眠监测(PSG)指标。结果两组男女比例、体重、颈围、平均血氧饱和度(MSaO2)、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最低血氧饱和度(LSaO 2)、微觉醒指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进行二元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AHI进入模型(P=0. 01,OR=2. 607)。结论老年OSAHS嗜睡患者以男性为主;体重、颈围、AHI、微觉醒指数、LSaO 2、MSaO2是导致老年OSAHS嗜睡的危险因素,其中AHI是老年OSAHS患者日间嗜睡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首次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压力滴定对有和无日间嗜睡症状的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夜间睡眠结构及主观睡眠感受的治疗效果。方法 纳入经整夜多导睡眠图监测确诊的中-重度OSAHS患者[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15次/h]136例。首次平均睡眠潜伏期(MSL)<10 min定义为嗜睡组,MSL≥10 min为无嗜睡组。结果 与嗜睡组相比,无嗜睡组年龄大[(45.7±12.2)岁vs.(56.9±12.7)岁],CPAP治疗前睡眠潜伏期长[4.0(1.6,7.0) min vs.8.5(5.1,16.0)min],总睡眠时间短[471.8(455.4,496.8) min vs.441.5(394.2,475.5)min](均P<0.05)。两组间体质指数、腰臀比、共病率(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经首次CPAP压力滴定治疗后,两组患者AHI降低,1期睡眠减少,快动眼睡眠期、3期睡眠增加,最低和平均血氧饱和度升高(均P<0.05);嗜睡组MSL延长,无嗜睡组主观入睡后觉醒次数减少(P<0.05);CPAP治疗前...  相似文献   

11.
目的:使用 Epworth 嗜睡量表(Epworth sleepiness scale,ESS)、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及 Zung 氏抑郁自评表(Zung 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 ZSDS)评估中、重度 OSAHS患者受疾病影响所导致的白天嗜睡、夜晚睡眠质量及心理抑郁等情况。方法观察280例中、重度 OSAHS 患者上述3种问卷的得分及多导睡眠图(polysomnogragph, PSG)监测情况,将之与非 OSAHS的对照组人群做比较,并分析各量表之间的关系及其与 PSG指标的相关性。结果中、重度 OSAHS患者与对照组人群之间无论是日间嗜睡情况、夜间睡眠质量还是心理抑郁情况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重度 OSAHS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更为明显。ESS量表得分及ZSDS得分与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存在正相关(r=0.185、0.117,P 值均<0.05),且3种量表两两之间呈正相关(r=0.165、0.169、0.267,P值均<0.05)。ESS量表得分与平均氧饱和度、最低氧饱和度之间呈负相关(r=-0.214、-0.208,P值均<0.05),ZSDS量表得分与平均氧饱和度之间呈负相关(r=-0.172,P<0.05)。结论中、重度 OSAHS患者的日间嗜睡、夜间睡眠质量及心理抑郁情况均较对照组严重。其中,重度 OSAHS患者更为明显。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可能与患者疾病严重程度有关,与氧饱和度下降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 通过分析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各参数与高血压的相关性,探讨OSAHS导致并发高血压的危险因素.方法 将244例OSAHS患者分为4组:单纯OSAHS组、轻度OSAHS合并高血压组、中度OSAHS合并高血压组、重度OSAHS合并高血压组.比较4组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多导睡眠监测(PSG)参数、睡前及醒后收缩压及舒张压,Logistic回归分析各因素与高血压发病的相关性.结果 (1)在合并高血压的3组患者中,随着OSAHS的加重,患者BMI、氧减指数(ODI)、90%以下氧减饱和度指数(Ts90%)、微觉醒指数(AI)逐渐增加(P<0.05),最低氧饱和度(LSaO2)、非快速动眼睡眠3期时间占总睡眠时间百分比(N3%)逐渐降低(P<0.05);(2)4组患者醒后舒张压显著高于睡前,重度OSAHS合并高血压患者醒后收缩压和舒张压显著高于轻度和中度OSAHS合并高血压者(P<0.05);中度OSAHS合并高血压组醒后收缩压及舒张压均显著高于轻度OSAHS合并高血压组(P<0.05).(3)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OSAHS患者各指标与高血压相关性依次为Ts90%、LSaO2、ODI、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BMI、AI(P<0.05).结论 随着OSAHS的加重,合并高血压的患者醒后收缩压及舒张压升高越明显.Ts90%、ODI、LSaO2、AHI、BMI、AI是高血压的独立危险因素,在高血压的发病中可能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体质量指数(BMI)与老年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7年10月在解放军总医院、北京大学国际医院和甘肃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经标准多导睡眠监测诊断为OSAHS的609例老年患者(≥60岁)的病例资料。按BMI水平将研究对象分为体重正常组(n=154)、超重组(n=228)和肥胖组(n=227),比较组间多导睡眠监测指标的差异。采用SPSS 25.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采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BMI与多导睡眠监测主要指标的相关性,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不同BMI水平与重度OSAHS的相关性。结果3组患者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血氧饱和度(SaO2)<90%的时间、氧减指数(ODI)、平均暂停时间、最低氧饱和度、平均氧饱和度与SaO2<90%的时间占总监测时间比例(T90)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老年OSAHS患者的BMI与AHI、最长暂停时间、ODI、T90、SaO2<90%的时间呈正相关(r=0.294、0.113、0.313、0.413、0.411,均P<0.05),与平均氧饱和度、最低氧饱和度呈负相关(r=-0.173、-0.229,均P<0.05);超重组罹患重度OSAHS的风险是正常体重组的1.690倍(OR=1.690),肥胖组罹患重度OSAHS的风险更高(OR=3.685)。分层分析(高血压和无高血压)发现,肥胖与重度OSAHS的相关性在高血压和非高血压人群中均存在,但在非高血压人群中,肥胖与重度OSAHS的相关性更强。结论老年人BMI越大,OSAHS病情越严重。非高血压人群中BMI和老年OSAHS的严重程度相关性更强。  相似文献   

14.
陈波  贾莹  谢西梅  李佳霖 《山东医药》2010,50(23):106-107
目的 观察针刺治疗不同程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的疗效.方法 将45例OSAHS患者根据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分为轻度组16例、中度组17例、重度组12例,3组均采用相同针刺方法治疗;治疗前后采用多导睡眠监测仪(PSG)监测三组夜间AHI、最低SaO2(LSaO2)、SaO2〈90%的时间占总睡眠时间的百分比(SaO2〈90%T)、低氧指数(HI)和微觉醒指数(MAI)变化.结果 45例OSAHS患者治疗后平均AHI、SaO2〈90%T和MAI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1、0.05、0.01),轻度组和中度组治疗后AHI、SaO2〈90%T、MAI及HI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1、0.05),重度组仅MAI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结论 针刺治疗OSAHS疗效确切,尤以轻、中度患者为著.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微觉醒的发生机制、临床意义及其在睡眠呼吸障碍性疾患诊断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70例打鼾者均按国际标准方法进行多导睡眠呼吸监测(PSG),据此计算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睡眠潜伏期(SL)、每小时氧减饱和度4%以上的次数(ODI4)及每小时微觉醒的次数(MAI)。其中28例患者应用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同时复查PSG,在治疗前后均填写Epworth睡眠问卷(ESS)以评价患者嗜睡的改善程度。结果270例鼾症患者中,247例符合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SAHS)的诊断,其AHI、ODI4、MAI及SL平均值分别为(43±27)次/h,(44±23)次/h,(29±16)次/h,(12±17)分。AHI与MAI,ODI4与MAI均呈正相关(r均为0.38,P均<0.001)。MAI与SL显著负相关(r=-0.15,P=0.02),AHI与SL、ODI4与SL均无相关性(r分别为-0.09,-0.02,P均>0.1)。经CPAP治疗,28例患者的呼吸暂停基本消失,ODI4由(48±25)次/h降至(4±9)次/h,MAI由(27±18)次/h减至(15±9)次/h,主观(ESS)及客观(SL)评价均显示白天嗜睡改善。结论应用专门的计算机软件辅助分析SAHS患者睡眠状态下的脑电变化,可以判读最短持续时间达3秒的微觉醒。MAI可以作为白天嗜睡的重要指标,在SAHS诊断和CPAP疗效判断方面与AHI具有互补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年龄、肥胖、颈围等临床相关易患因素与不同性别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病情和程度的关系.方法 对因睡眠打鼾就诊的422例患者行身体参数测量,检测整夜多导睡眠图,分析不同性别患者年龄、颈围、主客观评分、最低血氧饱和度、氧减指数与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的关系.结果 不论男女性别,OSAHS组与鼾症组各指标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与AHI呈一定相关关系(P<0.05).两组主观评估(ESS)、最低氧饱和度、氧减指数比较差异有显著性,与AHI有较强的相关性(P<0.05),男性OSAHS者与鼾症者比较年龄差异不明显,颈围明显偏大,而女性OSAHS者年龄较鼾症者大,颈围与AHI无关.结论 超重和腹部脂肪蓄积的打鼾者有更大的呼吸暂停的危险性,年龄和颈围在对病情评估和预测时受性别影响较大,ESS、最低氧饱和度或氧减指数(ODI)可作为病情预测的简易指标.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及合并高血压(HT)患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13-08~2015-09确诊的OSAHS患者157例,其中血压正常者为单纯OSAHS组57例,OSAHS合并高血压患者为OSAHS+HT组100例,以正常人15名作为对照组。进行整夜多导睡眠图检查,观察指标包括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最低血氧饱和度(LSaO_2)及平均血氧饱和度(MSaO_2)等;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测定血清TNF-α。结果血清TNF-α:OSAHS组、OSAHS+HT组较对照组增高(P均0.05),OSAHS+HT组较OSAHS组增高(P0.05)。MSaO_2和LSaO_2:OSAHS组、OSAHS+HT组较对照组降低(P均0.05)。就诊收缩压和舒张压:OSAHS组、OSAHS+HT组均较对照组增高(P均0.05),OSAHS+HT组较OSAHS组增高(P均0.05)。相关分析显示,OSAHS组和OSAHS+HT组AHI与TNF-α呈显著正相关(P0.05),AHI、TNF-α与MSaO_2和LSaO_2均呈显著负相关(P均0.05)。结论 OSAHS及OSAHS合并HT的发生均可能与炎症因子TNF-α水平增高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CHF)心功能的影响。方法根据60例老年CHF患者的多导睡眠图监测将其分为CHF合并OSAHS组和CHF组,对比分析左心室射血分数(LEVF)、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最低血氧饱和度(miniSPO2)及氧减饱和度指数(ODI)。结果与老年CHF组相比,观察组的LVEF较低且随AHI指数的增加而逐渐降低,两者呈负相关;miniSPO2以及ODI与AHI呈正相关。结论 OSAHS会加重老年CHF患者心功能的恶化,且会随其严重程度的增加而加剧。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患者心律失常的发生,与心率变异性(HRV)分析。方法收集OSAS患者共212例,根据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将患者分为三组:AHI <5作为对照组,5≤AHI<30作为轻-中度组,AHI≥30作为重度组。收集患者睡眠呼吸监测指标和动态心电图指标。比较各组心律失常的发生情况及HRV参数。结果重度组房性心动过速、窦性心动过缓发生率高于轻中度组(13.3%vs 3.28%;12.50%vs 4.91%,P<0.05)。重度组短阵房性心动过速发作频率>100阵的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和轻中度组(11.67%vs 0;11.67%vs 1.64%,P<0.05)。重度组与对照组比较RR间期标准差的平均值(SDNN)差异有显著性。平均血氧饱和度、最低血氧饱和度、氧减指数(ODI)、血氧低于90%以下的总时间占睡眠总时间的百分比(T90)在重度组与轻中度组之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重度组与对照组比较最低血氧饱和度、ODI有显著性差异(P<0.05)。OSAS患者的低频、高频(HF)与AHI呈正相关(P<0.05或<0.01),T90与SDNN及HF呈正相关(P<0.05或<0.01)。结论 OSAS患者更易发生心律失常,重度组比轻中度组发生率更高,OSAS患者夜间反复发作的低氧血症与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可能是导致心律失常发生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糖化血红蛋白(Hb A1c)升高的相关因素。方法选取173例OSAHS患者,检测Hb A1c,并按标准分为Hb A1c升高组(53例),Hb A1c正常组(120例),应用SPSS21.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腰围身高比(WHtR)、呼吸暂停指数(AHI)、血氧饱和度(SaO_2)低于90%所占时间比(CT90%)、最低SaO_2(LSaO_2)、平均SaO_2(MSaO_2)、总呼吸暂停时间、最长呼吸暂停时间、氧减指数、腰围、颈围及OSAHS严重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LSaO_2、MSaO_2与Hb A1c呈负相关(r=-0.222、-0.166,WHtR、CT90%、氧减指数、AHI、总呼吸暂停时间、腰围分别与Hb A1c呈正相关(r=0.276、0.216、0.251、0.209、0.166、0.272)。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示:LSaO_2、WHtR进入模型(OR=0.950、2.052,P=0.001、0.007)。结论 OSAHS与Hb A1c升高密切相关,慢性间歇缺氧和中心性肥胖是OSAHS患者Hb A1c升高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