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背景:在骨骼肌胞浆内,Ca2+是神经兴奋和肌肉收缩之间的重要偶联因子,控制着肌肉收缩的启动和舒张的终止,对骨骼肌的兴奋收缩偶联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骨骼肌的兴奋收缩偶联与细胞内钙稳态的变化紧密相关。 目的:研究近年来骨骼肌细胞内钙调控机制的研究进展及钙稳态与运动之关系的进展。 方法:电子检索CNKI数据库、读秀学术搜索等中文数据库和Elsevier SD,Springer Link等英文数据库1980/2010收录的骨骼肌兴奋收缩偶联和钙稳态的相关综述和实验研究报告,分析骨骼肌细胞内钙调控机制的研究进展及钙稳态与运动之关系的研究进展。 结果与结论:共纳入骨骼肌兴奋收缩偶联与钙稳态相关文献43篇。骨骼肌的兴奋收缩偶联与细胞内钙稳态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但骨骼肌内钙稳态的调控机制还不甚明朗,尚期待大量研究。对运动与肌细胞内钙稳态的关系的研究也仍需要进一步努力,探索适宜适当的运动,探索运动性疲劳的发病机制,有效预防和对抗运动性疲劳及肌肉损伤仍将是研究者的工作重点。  相似文献   

2.
正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 disease,AD)是一种主要以进行性认知功能障碍和行为损害为特征的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是老年期痴呆的最常见类型~[1]。研究表明,维生素D(vitamin D,VD)在中枢神经系统内有许多重要的功能,尤其是在神经营养因子的调节,氧化应激机制,钙稳态和免疫系统的功能等方面,这些作用与AD的发病机制相互重叠~[2]。AD患者中存在明显的维生素D缺乏,相应的维生素D缺乏  相似文献   

3.
Ca2 作为细胞内信使,参与几乎一切外来信号调控细胞功能的信息转导过程,也是参与细胞内代谢活动的重要元素,因此细胞内Ca2 稳态的维持对于生命活动是至关重要的。早在1979年,Schanne[1]就提出了Ca2 中毒是许多原因引起的细胞损害的共同机制,即所谓最后通路。线粒体是细胞钙的缓冲器,具有摄取、释放Ca2 以及调节胞浆Ca2 浓度的能力。1线粒体钙库线粒体是细胞有氧呼吸的基地和供能的场所,细胞生命活动中的能量约有95%来自线粒体。线粒体不但在细胞能量代谢过程中能感知胞质Ca2 负载以调控ATP的合成,而且还是一个亲和力低而容量高的钙库,参…  相似文献   

4.
<正>在人体中,血管内皮细胞具有调节物质代谢、防止血栓形成和维持血流通畅等非常重要的生理功能。内质网(Endoplasmic reticulum,ER)可以调节细胞内蛋白质的正确折叠,是维持钙稳态及凋亡发生等功能的重要亚细胞器。近年来国外研究表明,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可通过内质网应激(Endoplasmic reticulum stress,ERS)途径参与血管  相似文献   

5.
糖尿病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世界性公共卫生问题。糖尿病患者发生认知损害的风险显著提高,两者具有共同的发病机制,包括胰岛素抵抗、胰岛素缺乏、胰岛素信号传导受损、免疫失调以及线粒体功能异常等,但仍有其他潜在机制目前尚未完全阐明。近年来研究发现血小板微粒水平升高与糖尿病合并认知损害具有相关性,以血小板微粒为载体开发新型药物传输系统以治疗糖尿病合并认知损害将具有显著优势。文中总结了血小板微粒与糖尿病合并认知损害的相关性及机制的最新研究进展,以及以血小板微粒为载体开发新型药物传输系统用于治疗糖尿病合并认知损害的广阔前景,旨在为糖尿病合并认知损害的预防和治疗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6.
钙调控与癫痫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癫痫发病机制研究中,钙稳态失调是一个焦点,钙稳态的调控机制是复杂的,脑内钙浓度及跨膜钙流在癫痫发生上起重要作用,钙拮抗剂对一些类型的癫痫治疗是有益的。  相似文献   

7.
颞叶癫痫是难治性癫痫的代表,突触可塑性内在分子机制被认为是颞叶癫痫发病机制及颞叶癫痫所致认知功能损害的核心和基础。活性调节细胞骨架蛋白(Arc)是一效应即早基因,新近发现它在突触可塑性、记忆巩固以及稳态中起到核心作用。神经活性刺激不但诱导Arc迅速产生,且诱发其移动、积聚于被激活神经元的树突,特定蓄积于突触活性位点,从而使其蛋白表达产物定位于刺激到达部位。目前有关Arc与颞叶癫痫发生及认知功能损害的研究尚属空白。  相似文献   

8.
糖尿病是痴呆及认知障碍的重要危险因素,其作用机制仍在探索阶段.无论急性还是慢性高血糖均能对认知功能产生影响,而低血糖事件也将损害认知功能;糖尿病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引起脑部大血管和微血管病变损害认知功能;外周及神经细胞共同影响神经炎症影响认知功能;此外3个共同属于2型及阿尔兹海默病的易感基因PPARG,APOE和SORCSI被发现,并有望成为治疗认知功能障碍及糖尿病的共同靶点.  相似文献   

9.
钙代谢与Alzheimer氏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Alzheimer氏病(AD)与细胞内外钙稳态变化关系密切,本文综述了AD时影响钙代谢的诸多因素变化,如AD病人钙吸收低、甲状旁腺激素升高、维生素D3下降、血钙降低;细胞内游离钙少,钙结合蛋白少;细胞膜上钙泵活性高,对Ca~(2+)Al(3+)等通透性增加,这些使细胞内钙稳态紊乱而致神经细胞变性,导致AD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10.
最近国内外研究提示endophilin -A1在多种认知功能损害性疾病,如阿尔茨海默病(AD)和糖尿病认知功能损害中异常表达.Endophilin -A1是一种广泛表达于脑的突触前神经终末的胞浆蛋白,在突触囊泡的内吞回收,尤其是网格蛋白介导的囊泡内吞(CMVE)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研究认为其本身可能调节Aβ的生成,也可能通过CMVE来影响脑内Aβ的生成与释放,提示其与AD的发病有关.此外,endophilin-A1在糖尿病认知功能损害的大鼠脑内表达下调.本文就近年来endophilin -A1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1.
多胺与脑缺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脑缺血在缺血的脑组织中鸟氨酸脱羧酶 (ODC)活性和多胺的含量均增加 ,ODC的活性的增加将导致继发性脑损害的加重、血脑屏障的受损、脑水肿的扩展及神经元的死亡。多胺在脑缺血中的作用机制包括破坏细胞内钙离子的稳态 ,破坏了血脑屏障 ,过分增加细胞内对NMDA受体介导信号的反应  相似文献   

12.
苔藓纤维出芽是颞叶癫痫突触重组的主要表现.出芽的苔藓纤维在颗粒细胞间形成兴奋性环路,使颗粒细胞产生同步化电活动的阈值降低,也可经海马结构内的传导通路,使海马结构在传出途径上的电活动增强,从而导致反复自发性癫痫发作的发生.钙离子作为一种信使参与多种细胞功能活动的调节,钙通道功能的改变可引起细胞内外钙离子浓度的变化,而细胞内高钙和细胞外低钙均可诱发神经电活动紊乱,因此钙稳态在癫痫发生发展及海马突触重组的形成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癫痫发作是脑部神经元过度高频重复放电,突触末梢兴奋性递质与抑制性递质释放平衡紊乱的结果,与细胞内Ca2+稳态失衡关系密切[1].过去人们对Ca2+与癫痫发作关系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钙移入机制,而钙移出机制与癫痫发作关系的研究一直很少涉足.近年来,新型Ca2+双向转运蛋白钠钙交换体家族(Na+/Ca2+ exchangers,NCXs)在细胞内钙超载引起的癫痫发作中的作用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NCXs是细胞膜上的一类双向Ca2+转运蛋白,可以将细胞内2/3 Ca2+转运出细胞,为细胞内钙移出主要途径之一.NCXs在中风、癫痫、多发性硬化[2]、惊厥[3]、脑外伤等缺血缺氧性脑损伤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糖皮质激素中枢作用机制的新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表明糖皮质激素在脑内具有广泛的作用。它能调节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的平衡,参与学习记忆过程、调节心血管活动和神经系统的发育、成熟和凋亡等,过高或过低浓度的糖皮质激素将对大脑产生不良影响。糖皮质激素在脑内的作用机制有经典的基因组机制和快速的非基因组机制,糖皮质激素作用的发挥除受到血浆糖皮质激素水平、糖皮质激素代谢酶和结合蛋白的调节外,还受靶细胞内,皮质激素受体类型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铝是一种具有神经毒性的金属,现在发现它与神经退行性老年性疾病有关。本研究主要目的探讨铝对神经毒性作用机制。采用动物实验方法,对实验大鼠进行经口染毒,判定铝染毒后大鼠大脑皮层细胞内钙浓度的改变,以及与钙稳态有关的基因和蛋白表达情况。结果显示铝染毒后大鼠大脑皮层内钙浓度增加,其机制可能是由于下调Cam蛋白表达,上调 Ryr2,L-Ca2+α1c和Na+/Ca2+ 交换体基因的表达而发挥神经毒性作用。所以可以认为铝可以通过改变与钙稳态有关的基因和蛋白表达,是神经细胞内钙浓度增加而发挥神经毒性作用。  相似文献   

16.
糖尿病的长期高血糖状态可以引起血管及神经病变,导致多器官损伤.糖尿病对中枢神经系统的损害是由于糖代谢紊乱和血管改变使大脑发生结构改变以及神经生理、神经精神行为等异常,表现为学习记忆力、空间认知力、语言理解和表达力的下降.近年来,科学界对这种由糖尿病损害中枢神经系统后导致患者出现行为和认知功能障碍的现象提出了新术语——“糖尿病相关认知功能障碍”,其发病机制还不是十分清楚.本文分别从脑血管、神经细胞、血-脑脊液屏障的异常等方面对糖尿病相关认知功能障碍可能的发病机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7.
近年研究表明血-脑屏障功能障碍在认知功能障碍和痴呆的病理生理学机制中扮演重要角色。血-脑屏障可以调节脑微环境稳态,调控营养物质(如葡萄糖和氨基酸)转运,阻止血源性产物、病原体和神经毒性物质进入脑组织。神经影像学技术可以实现血-脑屏障完整性破坏的定位和定量分析,为阐明阿尔茨海默病发病机制提供新的切入点。  相似文献   

18.
缺血性脑卒中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其病理机制日益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线粒体作为细胞中参与能量代谢的重要细胞器,参与调节细胞内环境与稳态,在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从线粒体结构、功能、相关蛋白表达与活性出发,对其在缺血性脑卒中病理机制所涉及的能量障碍、氧化应激、神经炎症以及神经细胞死亡等四方面进行综述,为缺血性脑卒中的治疗策略提供潜在的帮助。  相似文献   

19.
雌激素与帕金森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帕金森病是累及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的一种神经变性疾病,近来雌激素在帕金森病中的作用倍受关注,多数流行病学调查和动物实验提示雌激素对帕金森病有保护作用,雌激素可通过调节多巴胺的功能、抗细胞凋亡、抗炎、抗氧化、维持细胞内钙稳态等多种机制保护多巴胺能系统,雌激素替代疗法已用于帕金森病的治疗,但致癌性等副反应限制了其临床应用,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及植物雌激素副作用小,又具有雌激素活性,为防治帕金森病展示了新的前景。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上海市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认知功能损害的发生率,分析影响认知功能损害的相关因素为痴呆高危人群的预防提供依据。方法:设计问卷调查表,对上海市徐汇区天平街道社区≥60岁的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筛选,符合入选标准的研究对象共214例。进行问卷调查,采用MMSE、CDR、GDS量表评价其总体认知功能情况。根据认知功能评分将研究对象分为认知功能正常(正常组)、轻度认知功能损害(轻度组)和重度认知功能损害(重度组),观察不同程度认知功能损害的发生率;分析人口学资料、血管危险因素、糖尿病等因素对不同程度认知功能损害的影响。结果:轻度组认知功能损害的发生率为42.99%,重度组认知功能损害的发生率为21.50%。年龄、受教育程度、脑卒中发生率、糖尿病病程、糖尿病微血管病变和低血糖反应等影响因素在3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正常组和轻度组的影响因素为年龄、脑卒中发生率、糖尿病病程和低血糖反应,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6 7);轻度和重度组的影响因素为受教育程度、脑卒中发生率和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6 7)。结论:上海市社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不同程度认知功能损害的发生率较高,影响认知功能损害的相关因素包括糖尿病相关指标和非糖尿病的相关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