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白介素-1β(IL-1β)基因-511多态性位点与精神分裂症(SZ)及其临床特征的相关性.方法:采用TaqMan探针基因分型技术对320例SZ患者(SZ组)和284名健康对照者(对照组)的IL-1β基因-511位点进行基因分型,比较两组的等位基因、基因型频率分布差异.采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估患...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稳定期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浆炎症因子水平及其与临床症状的关系。方法纳入稳定期精神分裂症患者75例(研究组)和健康对照40名(对照组),采用流式多重蛋白分析技术(cytometric bead array,CBA)检测所有被试的血浆促炎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和抗炎因子白介素10(interleukin 10,IL-10)浓度,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ositive and negative symptom scale,PANSS)评估患者临床症状。结果研究组与对照组的促炎因子TNF-α浓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中位数与上下四分位数:1.16(1.02,1.49)ng/L vs.0.67(0.61,0.76)ng/L,P<0.01],IL-10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偏相关分析示,研究组血浆TNF-α浓度与PANSS中反应缺乏因子(r′=-0.33,P=0.01)、偏执因子(r′=-0.32,P=0.01)之间呈负相关。结论稳定期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浆TNF-α水平高于正常对照水平,且患者TNF-α水平与临床症状严重程度存在一定联系。  相似文献   

3.
本文综述了近年来有关IL 6水平变化与精神分裂症临床的关系及IL 6在精神分裂症中可能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4.
目的 比较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糖脂代谢与健康人群的差异,探讨其与白细胞介素-1(IL-1β)及白介素-1受体拮抗剂(IL-1R)的关系.方法 入组符合ICD-10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的首发患者47例(病例组)及健康对照32人(对照组),收集一般人口学资料,测定空腹血糖、餐后血糖等代谢指标,血清IL-1β及IL-1 Rα水平,比较两组的差异;以是否患糖调节异常(IGR)分组,分析组间的IL-1β及IL-1 Rα水平差异.结果 两组的空腹血糖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病例组餐后血糖较高(P<0.01).病例组血清IL-1β水平较对照组高(P<0.01).病例组糖调节异常(IGR)者12例,而对照组为0例;IL-1β及IL-1Rα水平在IGR患者、无IGR的患者及对照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首发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已存在糖代谢异常,该异常可能和血清IL-1β及IL-1Rα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 检测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浆IL-6、IL-10和IL-12水平,探讨其与精神分裂症临床特征的关系。方法 对57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和29例健康人,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SIA)检测其血浆IL-6、IL-10、IL-12水平,采用阳性和阴性症状评定量表(PANSS)评定患者的症状特征。结果 患者组血浆IL-12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且与疾病的严重程度皇正相关;阴性症状组患者IL-6水平明显高于阳性症状组和正常对照组,而其IL-10水平则低于阳性症状组;急性或亚急性起病者血浆IL-10水平明显低于慢性起病组。 结论 精神分裂症存在细胞免疫异常,IL-12在精神分裂症的发病机制中起一定作用,IL-6和IL-10则与其部分临床特征有关。  相似文献   

6.
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浆白介素6、10、12水平研究   总被引:10,自引:4,他引:6  
目的 探讨白介素 (IL) 6、1 0、1 2在精神分裂症的病因与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 (ELSIA)检测 57例精神分裂症和 2 9名健康对照的血浆IL 6、IL 1 0、IL 1 2水平。结果 精神分裂症患者组血浆IL 1 2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5) ,而IL 6、IL 1 0水平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 ;女性患者的血浆IL 1 0水平明显低于女性对照组 (P <0 0 5) ,其IL 1 2则高于对照组 (P <0 0 5) ;Ⅱ型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血浆IL 6水平明显高于Ⅰ型(P <0 0 5) ,家族性亚型患者的IL 6水平明显高于散发性亚型 (P <0 0 1 ) ;患者组IL 6与IL 1 0呈正相关 (P <0 0 0 1 )。结论 精神分裂症患者存在IL 1 2介导的免疫功能异常 ,血浆IL 6水平升高可能是其某些临床亚型的特征性免疫学指标之一 ,细胞因子间的相互关系在精神病理状态下可能发生改变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不同亚型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损害与精神症状及血清白介素-2(IL-2)水平之间的关系。方法 对94例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测验,评定其认知功能,即采用PANSS量表评定阴、阳性症状及分型,以数字划销测验(CT)、修订韦氏成人记忆量表(WMS-RC)、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WCST),并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血清IL-2水平,比较认知功能损害与精神症状和血清IL-2水平之间的差异。结果 阴性亚型、混合型的认知损害程度较阳性亚型重;各亚型中认知损害主要与阴性症状相关,与阳性症状无关;各亚型间血清IL-2水平差异不显著;血清IL-2水平与认知损害有关,但各亚型不同。结论 认知损害与精神症状及血清IL-2水平之间的关系各亚型间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血浆炎性标志物与精神分裂症患者攻击行为的关系。方法 纳入精神分裂症患者50 例,同时纳入年龄、性别匹配的健康对照40 名。使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及修订版外显攻击行为量表(MOAS)对患者的精神病性症状和攻击行为进行评估。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检测受试者血浆IL-6、IL-10 水平。比较精神分裂症患者和健康对照血浆炎性标志物的水平,分析炎性标志物与攻击行为的相关性。结果 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浆IL-6 水平和IL-6/IL-10 比值高于健康对照(P< 0.01),IL-10 水平低于健康对照(P< 0.01)。有攻击行为的患者血浆IL-6 和IL-6/IL-10 比值明显高于无攻击行为的患者(P < 0.05)。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浆IL-6 水平与MOAS 总分及体力攻击分量表得分呈正相关(r=0.363、0.309,P< 0.05),IL-10 水平与对财物的攻击分量表得分呈负相关(r=-0.281,P=0.048),IL-6/IL-10 比值与MOAS 总分、对财物的攻击分量表得分及体力攻击分量表得分呈正相关(r=0.523、0.421、0.303;P< 0.05)。结论 精神分裂症和攻击行为与免疫炎性反应失衡有关,IL-6、IL-10 及比值可能成为精神分裂症和攻击行为潜在的生物学标志物。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性激素水平与临床症状及认知功能的关系。方法 本研究对象为2020年3月~2022年8月9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设为观察组,纳入90例年龄、性别配对的正常人群,设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性激素水平。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估精神分裂症临床症状,采用蒙特利尔认知量表(MoCA)评估认知功能。分析精神分裂症患者性激素水平与PANSS评分、MoCA评分的相关性。结果 观察组男性泌乳素(PRL)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男性,雌二醇(E2)、睾酮(TESTO)、促黄体生成素(LH)显著低于对照组男性(P<0.05),孕酮(PROG)、促卵泡生成素(FSH)差异不显著(P>0.05);观察组女性PRL、PROG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女性,TESTO、E2显著低于对照组女性(P<0.05),FSH、LH差异不显著(P>0.05);观察组MoCA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男性、女性患者PRL水平与PANSS评分呈正相关,与MoCA评分呈负相关,E2、ESTO与PANSS评分呈负相关,与MoCA评分呈正相关(P<0.05)。结论 精神分裂症患者PRL、TESTO、E2等性激素水平与正常人群存在显著差异,并且可能与精神症状以及认知损害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奥氮平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及血清白介素-6(IL-6)水平的影响.方法:以开放性、前瞻性、多中心临床研究方法对106例急性期精神分裂症患者(患者组)进行奥氮平单药治疗12周;治疗前后采用重复性神经心理状态测验(RBANS)评价认知功能,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患者血清IL-6水平;并与同期招募72名健康志愿...  相似文献   

11.
癫痫作为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省30%-40%癫痫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认知障碍。近年来,对癫痫患者认知功能改变的研究与干预工作受到广泛重视,但其机制仍不清楚。研究证实白介素-1(IL-1)和白介素-6(IL-6)参与认知功能。癫痫发作后引起脑组织和血液IL-1和IL-6水平升高,可能与癫痫后认知功能损害有关。本文就IL-1和IL-6与癫痫及其认知功能障碍的关系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急性脑出血患者血清白介素-6(IL-6)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水平在发病过程中的动态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法检测30名正常人(对照组)和30例急性脑出血患者病后第1、3、7、14 d的血清IL-6和TGF-β1浓度.结果脑出血组在病程第1、3、7 d血清IL-6水平均比对照组明显增高(均P<0.05),TGF-β1水平均明显减低(均P<0.05),至第14 d血清IL-6、TGF-β1水平均接近正常水平.血清IL-6水平在病程第1 d达到峰值(P<0.05),TGF-β1在病程第3 d为低谷值(P<0.05).大量脑出血患者血清IL-6水平均明显高于中、小量出血患者(均P<0.05).不同出血量患者之间TGF-β1水平的差异无显著性(P>0.05).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与血清IL-6水平呈正相关(r=0.625,P<0.05),与TGF-β1水平无关(r=0.001,P>0.05).IL-6水平与TGF-β1水平无明显相关性.结论 IL-6、TGF-β1与脑出血的病理过程有密切关系.血清IL-6浓度测定对判断脑出血的病情严重程度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3.
对血清蛋白因子水平与精神分裂症临床症状关系的研究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4.
本文综述了近年来有关IL-6水平变化与精神分裂症临床的关系及IL-6在精神分裂症中可能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白介素-1β(IL-1β)基因多态性及核因子-kB(NF-kB)对IL-1β水平的影响.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内切酶方法检测161例精神分裂症患者(患者组)和135名正常对照者(对照组)的IL-1β基因-511多态性位点和+3953多态性位点的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IL-1β在患者组和对照组血清中的蛋白表达及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PBMC) NF-kB活性;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方法检测PBMC IL-1β mRNA表达水平.结果 (1) IL-1β -511G/A位点的等位基因G与精神分裂症存在名义上的关联(P=0.038,多重检验P =0.240),但+3953G/A多态性与精神分裂症无关联(P>0.05).(2)患者组血清IL-1β水平[(25.93±13.30) ng/L]、PBMC中IL-1β mRNA( 1.30±0.30)表达以及NF-kB活性[(0.28±0.21) μg/L]均高于对照组[(14.19±7.86) ng/L、0.97±0.27、(0.20±0.17) μg/L;P均<0.05];携带IL-1β基因-511A/G和+3953A/G位点基因型GA和AA的精神分裂症患者较GG携带者的IL-1β水平明显增高(P<0.05).结论 精神分裂症患者外周血IL-1β水平的增高参与了疾病的病理生理过程,基因多态性和转录因子NF-kB均对细胞因子的分泌起了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6.
有关精神分裂症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的研究,结果不一,但大多认为IL-6水平增高。我们对精神分裂症患者IL-6水平与性别、发病年龄的关系进行研究,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外周血浆5-羟色胺(5-HT)水平是否与其阴性症状严重程度有关。方法 选取符合《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ICD-10)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患者共225名,将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中阴性症状维度评分≥19分且幻听评分4分者纳入研究组(n=125),PANSS阴性症状维度评分19分且幻听评分≥4分者纳入对照组(n=100)。两组分别于入组次日采集静脉血制备血浆后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各组血浆5-HT水平。结果 两组血浆5-HT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ANSS阴性症状维度评分19~25分组与≥26分组患者血浆5-HT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精神分裂症患者外周血浆5-HT水平与阴性症状无相关。  相似文献   

18.
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与精神症状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近几年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损害与精神症状的关系尚无一致意见 ,我们对此进行研究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对象和方法均为 2 0 0 2年 7月至 2 0 0 3年 1月在我院住院患者 ,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 3版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 ,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 (PANSS)总分≥ 6 0分 ,病程≤ 2年 ,年龄16~ 35岁 ;入院前 2周内未服任何抗精神病药。无严重躯体疾病 ,能配合完成认知测验。共 6 0例 ,男 31例 ,女 2 9例 ,平均年龄 (2 5 .4± 5 .7)岁 ,平均受教育 (11.0± 2 .7)年 ,平均病程 (1.2± 0 .8)年。随机分为利培酮组及奎硫平组。奎硫平治疗…  相似文献   

19.
脑梗死是由于多重原因导致的血管狭窄或阻塞,进而引起局部或大部脑组织血供不足或缺失,然后脑组织发生一系列缺氧、缺血,甚至脑组织坏死,临床表现为肢体功能受限、昏迷、意识丧失等。临床上急性脑梗死发生率呈逐渐升高趋势,全国每年急性脑梗死新发病例约200万,是导致老年人致死、致残的主要原因[1]。本文通过检测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白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IL-6水平,进一步分析两者在急性脑梗死进展及病情评估中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雌激素水平及其与精神症状及糖脂代谢的关系。方法:检测107例未服药或停药超过3个月且月经周期规律的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雌激素相关指标;根据雌激素水平分为低雌激素组(n=47)和正常雌激素组(n=60);以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估患者的精神症状;检测患者糖脂代谢相关指标(空腹血糖、三酰甘油、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载脂蛋白A、载脂蛋白B、脂蛋白α);由空腹血糖及三酰甘油水平计算简易指数(Ty G);分析雌激素水平与精神症状及糖脂代谢的相关性。结果:低雌激素组PANSS总分、一般病理分及空腹血糖水平明显高于正常雌激素组(P均0.05);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雌激素水平与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载脂蛋白A水平呈正相关(r=0.303,P=0.002;r=0.329,P=0.001);与Ty G指数呈负相关(r=-0.227,P0.05)。结论:低雌激素水平可能是影响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精神症状及糖代谢异常的危险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