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肱骨中下段骨折由于手法复位困难,无法保守治疗,常规行手术治疗,采用前外侧入路行切开复位钢板螺钉内固定。因为解剖的关系,前外侧入路手术易导致医源性桡神经损伤,我院于2005年1月-2007年1月收治肱骨中下段骨折患者28例,均行肱骨中下段后侧正中入路切开复位钢板螺钉内固定治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前方入路钢板前置固定治疗肱骨中下段骨折的疗效.方法 2003年11月至2007年6月采用肱骨前方入路将钢板置于肱骨前方固定治疗肱骨中下段骨折28例.结果 28例患者术后获8~24个月(平均12.4个月)随访,骨折全部愈合,愈合时间3~7个月,平均4.2个月.肩、肘关节功能恢复良好,肩关节功能根据Neer评分标准评定:优27例,良l例.肘关节功能根据Mayo肘关节评分标准评定:优24例,良4例.结论 经前方入路钢板前置固定治疗肱骨中下段骨折,既不影响骨折愈合,又能避免医源性桡神经损伤.  相似文献   

3.
谢小平  叶蜀新  林海  江伟  罗强 《四川医学》2002,23(12):1275-1276
目的 介绍肱骨中下段骨折前置钢板固定的手术入路,并探讨该手术入路不损伤桡神经、不影响屈肘肌力的可能性。方法 解剖新鲜成人尸体上肢标本两只。临床应用20例。结果 通过尸体解剖和临床应用发现,在肱骨中下段,沿肱二头肌外侧缘往深层解剖即是肱肌。纵行分开肱肌和骨膜即达肱骨。将钢板置于肱骨前方固定,桡神经则位于钢板外侧,手术中不必常规解剖游离长段桡神经,桡神经不跨越钢板。屈肘肌力和肘关节屈伸度不受手术影响(P>0.05)。结论 经肱骨前方入路,将钢板置于肱骨中下段前方固定是一种避免医源性桡神经损伤的安全、可靠的方法,并且不影响屈肘肌力和肘关节屈伸功能。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尺骨鹰嘴截骨入路结合双侧锁定板与肱三头肌两侧入路结合双钢板手术治疗肱骨远端C3型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06年7月至2016年2月于新乡市第一人民医院骨科手术治疗并获得随访的肱骨远端C3型骨折患者45例,根据手术方式分为尺骨鹰嘴截骨组25例和肱三头肌两侧入路组20例,尺骨鹰嘴截骨组患者行尺骨鹰嘴截骨入路结合双侧锁定板手术治疗,肱三头肌两侧入路组患者行肱三头肌两侧入路结合双钢板手术治疗,对2组患者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术后并发症及患侧肘关节功能评分进行比较。结果2组患者的平均随访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尺骨鹰嘴截骨组患者的切口长度显著短于肱三头肌两侧入路组(P<0.05);2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尺骨鹰嘴截骨组患者术后发生感染1例,异位骨化2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2.0%(3/25);肱三头肌两侧入路组患者术后发生异位骨化1例,骨折延迟愈合l例,肘关节僵直1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5.0%(3/20);2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87,P>0.05)。末次随访时,尺骨鹰嘴截骨入路组患者肘关节功能Mayo评分优良率为88.0%(22/25),肱三头肌两侧入路组患者肘关节功能Mayo评分优良率为55.0%(11/20),尺骨鹰嘴截骨组患者的肘关节功能优良率显著高于肱三头肌两侧入路组(χ~2=6.188,P<0.05)。结论与肱三头肌两侧入路相比,尺骨鹰嘴截骨入路结合双侧锁定板内固定治疗更有利于肱骨远端C3型骨折患者术后肘关节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5.
司卫兵  秦卫  胡丹 《吉林医学》2013,34(19):3868-3869
目的:评价后侧入路微创治疗肱骨中远段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30例肱骨中远段骨折,采用闭合复位骨折,后侧入路锁定钢板固定肱骨骨折。术后1周、1个月、2个月、3个月、6个月门诊复查,予以摄肱骨正侧位X线片以及记录骨折愈合时问、肩关节和肘关节屈伸范围。术后6个月采用UCLA肩关节评分和Mayo肘关节评分标准来评定临床疗效。结果:随访6个月,所有患者均无明显感染、桡神经损伤等并发症,均骨性愈合。无一例患者出现内固定松动、断裂。患侧肩关节UCLA评分与健侧对比,6月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4>0.05),但肘关节Mayo评分则提示低于健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于肱骨干中下段肱骨干骨折可采用MIPO技术治疗。后路锁定钢板固定骨折可以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6.
王晓锋  邬哲慧  张志文 《黑龙江医学》2019,43(11):1357-1358
目的探讨在肱骨中下段骨折的治疗中,对比采用改良后外侧入路和前外侧入路方式治疗疾病的效果。方法选取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2015年5月—2018年10月收治的60例肱骨中下段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行前外侧入路方式治疗疾病,而实验组则采取改良后外侧入路方式治疗,观察两组手术治疗效果及患者预后情况。结果手术情况上,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床时间及住院时间等指标上,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6个月,在患者肘关节功能改善情况上,实验组功能优良率为96.67%,明显高于对照组80.00%的优良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肱骨中下段骨折疾病,相比应用前外侧入路的手术方式,采取改良后外侧入路的手术方式治疗,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低、术后康复时间短及手术预后效果良好的特点,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使用肱骨亚髁锁定板内固定治疗肱骨中下段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郑州市骨科医院2016年6月至2017年12月郑州市骨科医院上肢骨科收治的65例肱骨干中下段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均采用前外侧手术入路切开复位肱骨亚髁锁定板内固定治疗,术后根据X-Ray评估骨折愈合情况,采用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系统评估术后肘关节功能。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不少于12个月的随访,所有骨折均达到临床愈合。术前合并桡神经损伤5例,均为挫伤,术后出现桡神经损伤3例,6个月后均恢复正常。1例延迟愈合,于术后9个月时达到临床愈合。术后12个月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结果:优61例,良3例,中1例,优良率为98.46%。结论肱骨亚髁锁定板是治疗肱骨中下段骨折的一种良好内固定物,临床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8.
高长城  高敏 《海南医学》2016,(9):1438-1440
目的 探讨后正中入路干骺端锁定加压钢板治疗肱骨干下段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0年3月至2013年7月在我院采用干骺端锁定加压钢板治疗肱骨干下段骨折的患者96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观察组患者采用从后正中入路干骺端锁定加压钢板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从前外侧入路干骺端锁定加压钢板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愈合时间、肘关节功能评分和并发症评估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均获得了较好的临床愈合,观察组的愈合时间为(8.25±1.59)d,明显短于对照组的(14.84±3.28)d,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肘关节的评分功能,观察组优良率为87.5%(42/4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1%(37/4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出现并发症9例,其中骨折延迟愈合5例,桡神经麻痹2例,前臂外侧皮神经麻痹和切口感染各1例,对照组患者术后出现并发症25例,其中骨折延迟愈合13例,桡神经麻痹5例,前臂外侧皮神经麻痹4例,切口感染3例,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利用后正中入路干骺端锁定加压钢板治疗肱骨干下段骨折可以减少愈合时间,减小并发症的发生,同时可改善肘关节功能和提高肘关节恢复能力,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肱骨干骨折患者选择前外侧入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0年2月-2018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的81例肱骨干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外侧入路锁定钢板固定治疗)和观察组(前外侧入路锁定钢板固定治疗),对照组40例,观察组41例.对比2组患者的相关观察指标以及肘、肩关节功能影响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术中出血量(90. 03 ± 5. 63)ml、手术时间(85. 08 ± 4. 61)分钟、骨折愈合时间(9. 02 ± 1. 25)周,显著低于对照组的术中出血量(130. 31 ± 6. 70)ml、手术时间(103. 40 ± 4. 50)分钟、骨折愈合时间(13. 62 ± 1. 50)周;观察组的肘关节功能优良率90. 24% 、肩关节功能优良率92. 68% ,显著高于对照组的肘关节功能优良率72. 50% 、肩关节功能优良率77. 50%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前外侧入路治疗肱骨干骨折效果明显,在降低术中出血量、缩短骨折愈合时间上均有一定的优势,同时能够有效提高患者肘、肩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研究改良后外侧入路治疗复杂肱骨中下段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7月至2013年2月期间我科采用改良后外侧入路方法治疗12例复杂肱骨中下段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12例患者均获得随访3~24个月,平均13.4个月,骨折均于6~10个月内愈合.术后12个月按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评价肘关节功能:优10例,良2例.无感染、不愈合等并发症发生.结论:与传统的肱骨中下段后入路不同,改良后外侧入路不再劈开肱三头肌腱,使患者术后功能康复加快,疗效满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解剖型钢板固定治疗胫骨远端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36例胫骨远端骨折病人,用胫骨远端解剖型钢板行内固定治疗,术后获4~22月随访.结果 本组全部解剖复位,伤口均一期愈合,未发生骨感染.均在术后12~24周骨折愈合,无螺钉松动,钢板断裂等并发症.踝关节功能优良率100%.结论 胫骨远端解剖型钢板设计合理,操作简单,固定牢靠,有利于功能恢复,是治疗胫骨远端骨折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解剖型钢板固定治疗胫骨远端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36例胫骨远端骨折病人,用胫骨远端解剖型钢板行内固定治疗,术后获4~22月随访.结果 本组全部解剖复位,伤口均一期愈合,未发生骨感染.均在术后12~24周骨折愈合,无螺钉松动,钢板断裂等并发症.踝关节功能优良率100%.结论 胫骨远端解剖型钢板设计合理,操作简单,固定牢靠,有利于功能恢复,是治疗胫骨远端骨折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桡骨远端截骨矫形、尺侧腕屈肌腱移位、腕背侧关节囊及伸肌支持带紧缩重建远尺桡关节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畸形愈合合并远尺桡关节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21例桡骨远端骨折畸形愈合合并远尺桡关节脱位。骨折类型按AO桡骨远端骨折分类皆为A型,未合并远尺桡关节炎。行桡骨远端截骨后,在"C"形臂下,桡骨高、掌倾角、尺偏角、远尺桡关节面对位恢复正常解剖位置,重建钢板固定,自体髂骨植骨。尺侧腕屈肌腱移位,腕背侧关节囊及伸肌支持带紧缩重建远尺桡关节。部分患者行旋前方肌松解。前臂旋后位克氏针固定。结果:21例患者均获随访,时间15~24个月,平均19.3个月。术前前臂旋转活动度为(41.6±8.9)°,术后为(138.1±14.3)°; 腕关节背伸术前为(9.2±4.2)°,术后为(33.2±11.8)°; 腕关节尺偏活动度术前为(10.5±6.3)°,术后为(31.3±4.4)°。Mayo评分结果:优10例,良7例,可4例。结论:应用桡骨远端截骨矫形术治疗尺侧腕屈肌腱移位,腕背侧关节囊及伸肌支持带紧缩重建远尺桡关节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畸形愈合合并远尺桡关节脱位,手术效果良好,安全可靠。前臂旋转功能及腕关节各项运动功能得到有效恢复。  相似文献   

14.
对疑有下消化道病变的192例患者及41例正常对照者进行了逆行性回肠内镜检查与活检、其中19例患者回肠粘膜似有萎缩,内镜下呈淡红、灰黄或灰白色,失去光泽,暗红色血管清晰可见,从天鹅绒状变为平绒状.肠活检标本被标记印度墨汁,定向包埋,连续垂直切片。经过形态计量学观察发现17例回肠粘膜萎缩,同时被扫描电镜印证.  相似文献   

15.
16.
目的探讨桡骨远端T型锁定接骨板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60例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患者给予桡骨远端T型锁定接骨板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外固定支架治疗,术后随访3个月,对患者行X线片检查,测量并记录2组患者的骨性愈合时间、掌倾角、尺偏角及腕关节活动度。结果 2组患者骨性愈合时间、掌倾角及尺偏角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背伸、掌屈活动显著优于对照组,桡偏显著轻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尺偏、旋前、旋后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治疗效果优良率分别为90.0%和70.0%,观察组患者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6.7%和10.0%,2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桡骨远端T型锁定接骨板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对桡骨远端的骨性及腱鞘结构的影响较小,手术操作较为方便,可保持背侧软组织的完整性,复位效果好,固定可靠,疗效满意,且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7.
跖背动脉远端穿支蒂链型供血皮瓣修复足远端创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跖背动脉远端穿支蒂链型供血皮瓣修复足远端创面的可行性.方法 2004年1月~2009年4月,30例足远端创面采用跖背动脉远端穿支蒂链型供血皮瓣修复,男25例,女5例,年龄17~55岁.第1、2跖背动脉远端穿支蒂链型供血皮瓣17例,第3、4跖背动脉远端穿支蒂链型供血皮瓣13例.皮瓣大小为4 cm×4 cm~8 cm×7 cm.皮瓣蒂长3~6 cm.皮瓣供区植皮.结果 29例皮瓣完全成活,1例远端2 cm×1 cm坏死,21例获随访,平均11个月.皮瓣色泽、质地、外形良好,皮瓣、供区无溃疡发生.结论 跖背动脉远端穿支蒂链型供血皮瓣可修复足远端创面,手术方法简单、适用、可靠.  相似文献   

18.
胫骨远端外侧钢板治疗胫骨远端骨折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胫骨远端外侧钢板治疗胫骨远端骨折的疗效。方法:60例胫骨远端骨折患者,采用胫骨远端外侧钢板治疗,同时加强术后处理。结果:经胫骨远端外侧钢板治疗后愈合时间3~17个月,优38例,良15例,优良率为91.4%。结论:胫骨远端外侧钢板治疗胫骨远端骨折,手术效果满意,患肢功能恢复理想,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完全腹腔镜远端胃癌根治术(TLDG)与腹腔镜辅助远端胃癌根治术(LADG)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Cochrane Library、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和数字化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收集2004-2014年间发表的TLDG与LADG对比的文献,利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10篇文献被纳入本次Meta分析,共计2 212例胃癌患者,其中TLDG组930例,LADG组1282例。本次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LADG组比较,TLDG组术中出血少[均数差(WMD)=-20.70,95%CI:-30.81~-10.59,P<0.01]、术后止痛剂使用次数少(WMD=-0.38,95%CI:-0.74~-0.02,P=0.04)和淋巴结清扫数目多(WMD=2.98,95%CI:0.71~5.26,P=0.01),而手术时间、术后首次排气时间、首次进流食时间、术后住院时间、近端切缘距离、术后第1天C反应蛋白水平、术后总体并发症及吻合口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TLDG治疗远端胃癌安全可行,可取得与传统LADG相当的手术疗效,不增加术后并发症,且具有术中出血少和术后疼痛轻等优点。  相似文献   

20.
To study the memory biomechanical character of anatomic distal radius Nitinol memory connec-tor ( DRMC ) in treating distal radius fracture. Methods: Establishing three dimensional model and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we calculated the stress in and around the fracture faces when distal radius fracture was fixated with DRMC. Re-suits: Axial holding stress produced by holding part of DRMC on distal radius was 14.66 MPa. The maximum stress of holding part was 40 - 70 MPa, the minimum stress was 3 - 7 MPa, and the stress of compression part was 20 - 40 MPa.Conclusion: The distribution of stress produced by DRMC around the fracture line is reasonable, and axial holding stress can help stabilize fracture during earlier period. The existence of longitudal compression and memory effect can transfer fixated disused section into developed section and enhance fracture healin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