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lnc)RNA核仁小分子RNA宿主基因(SNHG)1在胃癌中的表达水平及其对胃癌细胞增殖和侵袭过程的影响。方法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检测SNHG1在胃癌细胞SGC7901、BGC823和正常胃上皮细胞NGEC中的表达水平及采用SUHG1的小干扰RNA(si-SNHG1)干扰后SNHG1的表达水平;噻唑蓝(MTT)法检测沉默SNHG1对SGC7901、BGC823细胞增殖的影响,Transwell小室检测沉默SNHG1对SGC7901、BGC823细胞侵袭能力的影响。Western印迹法检测沉默SNHG1前后增殖标志物Ki67和侵袭相关蛋白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MMP-9在SGC7901、BGC823中的表达变化。结果 SNHG1在胃癌细胞株中的表达显著高于正常胃上皮细胞株(P0.05);沉默SNHG1能显著抑制Ki67、MMP-2、MMP-9的表达。结论 lncRNA SNHG1在胃癌细胞中高表达,沉默SNHG1对胃癌细胞的增殖、侵袭起抑制作用,SNHG1可能成为治疗胃癌的一个有效靶点。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lncRNA小核仁RNA宿主基因17(small nucleolar RNA host gene 17,SNHG17)在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HCC)中的作用。方法 使用qRT-PCR检测比较90例HCC患者肿瘤组织与癌旁组织,正常人肝永生化细胞THLE-3,肝癌细胞HepG2和SNU-182系中SNHG17的表达水平差异。使用靶向SNHG17的si-SNHG17和阴性对照siRNA转染HepG2和SNU-182细胞,后分别使用CCK8分析、细胞集落形成实验、流式细胞术分析和Transwell分析不同转染细胞的功能差异。结果 与癌旁组织相比,HCC组织中SNHG17表达显著上调,与正常转化的人THLE-3细胞相比,HepG2和SNU-182细胞中SNHG17表达显著增加。SNHG17高表达组患者的肿瘤更大,TNM分期更差(P均<0.05)。与阴性对照siRNA转染相比,si-SNHG17转染的HepG2和SNU-182细胞,CCK8检测显示细胞活力明显降低,细胞集落数量显著减少,G0/G1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lncRNA)、小核仁RNA宿主基因子8(SNHG8)对神经母细胞瘤(NB)细胞增殖、凋亡、迁移和侵袭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T-qPCR)检测31例NB病人NB组织和瘤旁组织中SNHG8和miR-411-5p表达水平。体外培养NB细胞系SK-N-SH,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验证SNHG8和miR-411-5p调控关系。将SK-N-SH细胞分为对照组、si-NC组、si-SNHG8组、si-SNHG8+anti-miR-NC组和si-SNHG8+anti-miR-411-5p组,细胞计数试剂盒-8(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Transwell检测细胞迁移和侵袭,蛋白质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法检测Ki67、活化的半胱天冬酶-3(Cleaved-Caspases-3)、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瘤旁组织比较,NB组织中SNHG8表达水平升高(P<0.05),miR-411-5p表达水平降低(P<0.05)。SNHG8在S...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 GIHCG(lncRNA GIHCG)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恶性表型的影响。 方法使用qRT-PCR法分别检测50例NSCLC的肿瘤组织及其癌旁组织中lncRNA GIHCG及正常人支气管上皮细胞系E16HB,NSCLC细胞系A549、H1299、H1650、H2087中lncRNA GIHCG的表达。分别使用小干扰RNA(siRNA-1、siRNA-2)及对照转染A549和H1299细胞,实验设siRNA-1转染组、siRNA-2转染组、阴性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各组转染48 h后采用CCK-8实验检测细胞增殖活性,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侵袭能力,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细胞周期变化。 结果qRT-PCR结果显示,lncRNA GIHCG在肺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癌旁组织,同时非小细胞肺癌细胞系A549、H1299、H1650、H2087中lncRNA GIHCG的表达均高于16HBE细胞,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转染48 h后,与空白对照组和阴性对照相比,siRNA-1组和siRNA-2组细胞存活率明显下降,穿膜细胞数明显减少,G0/G1期细胞比例明显增加,S期细胞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而阴性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上述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lncRNA GIHCG高表达于NSCLC组织及细胞系中,沉默lncRNA GIHCG表达可明显抑制NSCLC恶性生物学表型。  相似文献   

5.
目的检测长链非编码RNA(lncRNA)XLOC-007123在乙型肝炎相关肝细胞癌(HCC)患者组织(癌、癌旁)及肝癌细胞系中的表达,并分析其表达水平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选取2013年12月-2015年12月于解放军三〇二医院肝胆外科行HCC切除术的52例乙型肝炎相关HCC患者的肝癌组织;同时取同一患者的癌旁组织作为对照。应用荧光实时定量PCR检测lncRNA XLOC-007123在乙型肝炎相关HCC患者癌组织、配对癌旁组织以及肝癌细胞系中的表达水平。其中研究所用细胞系L02、HuH7、HepG2、SMMC-7721均由解放军三○二医院临床管理中心提供。非参数Wilcoxon秩和检验比较lncRNA XLOC-007123在癌组织和配对癌旁组织的表达水平;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不同HCC细胞系与正常肝细胞系间lncRNA XLOC-007123表达水平。临床指标差异分析采用χ~2检验。结果与癌旁组织相比,lncRNA XLOC-007123在乙型肝炎相关HCC患者的癌组织中表达显著下调(P<0.01);与正常肝细胞株相比,IncRNA XLOC-007123在3种肝癌细胞系中均呈低表达(P值均<0.05)。lncRNA XLOC-007123表达水平与患者的血清AFP水平和肿瘤分期相关,差异有统计意义(χ2值分别为7.738、7.589,P值均<0.05)。结论 lncRNA XLOC-007123在乙型肝炎相关HCC组织中表达降低,且与临床患者血清AFP水平和病理分期有关联,推测lncRNA XLOC-007123在乙型肝炎相关HCC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着调控作用,有望成为乙型肝炎相关HCC临床诊断的潜在标志物。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lncRNA)linc00261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纳入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附属海口医院2017年2月至2018年9月收治的100例NSCLC患者,采用实时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检测患者癌组织及对应癌旁组织中lncRNA linc00261的表达水平,并分析其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通过设计合成lncRNA linc00261表达质粒,转染A549细胞,采用qRT-PCR检测转染细胞中lncRNA linc00261表达水平,使用MTT法检测转染细胞的增殖情况,使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转染细胞的凋亡情况。结果qRT-PCR检测结果显示,100例NSCLC患者癌组织中lncRNA linc00261的平均相对表达量(0.15±0.06)明显低于癌旁组织(1.19±0.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753,P<0.05)。不同性别、年龄、肿瘤直径及病理组织类型的NSCLC患者癌组织中lncRNA linc00261相对表达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但不同组织分化程度、临床分期及有无淋巴结转移患者癌组织中lncRNA linc00261相对表达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qRT-PCR检测结果显示,转染lncRNA linc00261表达质粒的A549细胞中lncRNA linc00261的表达量显著高于转染空载体的阴性对照组及空白对照组(F=5.196,P<0.001)。MTT检测结果显示,转染24 h后,3组之间细胞增殖能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183,P>0.05);转染48、72、96 h后,转染lncRNA linc00261表达质粒的A549细胞的细胞增殖能力显著低于转染空载体的阴性对照组及空白对照组(t=3.187、5.549,P值均<0.05)。流式细胞书检测结果显示,转染48 h后,转染lncRNA linc00261表达质粒的A549细胞的凋亡比例显著高于转染空载体的阴性对照组及空白对照组(χ^2=4.175、6.093,P值均<0.05)。结论lncRNA linc00261在NSCLC患者癌组织中表达下调,并与NSCLC的发生发展有关,其在NSCLC中可能发挥抑癌基因作用,过表达lncRNA linc0026可抑制NSCLC细胞增殖并诱导凋亡,有可能成为NSCLC潜在的治疗靶点。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长链非编码RNA SNHG7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并探讨其相关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法检测SNHG7在82例胃癌患者癌和癌旁组织表达情况,χ2检验分析胃癌组织中SNHG7表达量与临床病理参数相关性;应用Log-rank检验和COX回归模型分析胃癌组织中SNHG7表达量与胃癌患者术后预后的关系。[结果]SNHG7在胃癌组织中较癌旁组织表达明显升高(P0.001);胃癌组织中SNHG7的表达水平与SNHG7的表达与肿瘤的浸润深度(P0.001),临床分期(P=0.003)、区域淋巴结转移有关(P=0.035)。胃癌组织中SNHG7相对高表达与患者术后无瘤生存期显著缩短(20.4个月vs.28.8个月,P=0.001)。胃癌组织中SNHG7高表达是影响胃癌患者术后无瘤生存期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HR=2.067;95%CI 1.012~4.219;P=0.046)。[结论]SNHG7有望成为预测胃癌患者术后预后的一个新的潜在标记物。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长链非编码RNA(lncRNA)TPT1-AS1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对沉默lncRNA TPT1-AS1非小细胞肺癌生物学行为的影响及机制。方法检测非小细胞肺癌组织和癌旁组织lncRNA TPT1-AS1表达情况,做细胞培养及lncRNA TPT1-AS1转染,分为空白组、过表达组、沉默组,过表达组转染si-TPT1-AS1-NC质粒,沉默组转染si-TPT1-AS1质粒,空白组细胞不做任何处理,转染24h后鉴定转染效率。检测各组细胞增殖、凋亡、迁移、侵袭及PTEN-PI3K-AKT信号通路蛋白表达情况。结果与癌旁组织相比,癌组织TPT1-AS1 mRNA表达量升高(P0.05)。与空白组相比,过表达组TPT1-AS1 mRNA表达量升高,沉默组TPT1-AS1 mRNA表达量降低(P0.05),说明转染成功。与过表达组相比,沉默组各时间点细胞增殖率、细胞迁移数、侵袭数、p-PI3K、p-AKT、MMP-2、MMP-9、Bcl-2蛋白表达量降低,凋亡率、PTEN、Bax蛋白表达量升高(P0.05)。结论 lncRNA TPT1-AS1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高表达,沉默lncRNA TPT1-AS1可抑制肺癌细胞增殖、迁移、侵袭,促进凋亡,其机制可能与调控PTEN-PI3K-AKT信号通路相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中长链非编码RNA(lncRNA) 锌指蛋白667反义RNA1(ZNF667-AS1)的表达水平。方法: 97例NSCLC患者被纳入本研究,术中留取新鲜的癌组织及对应癌旁组织,采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法检测lncRNA ZNF667-AS1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分析lncRNA ZNF667-AS1的表达与NSCLC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lncRNA ZNF667-AS1用于诊断NSCLC的价值,分析癌组织中VEGF的表达与lncRNA ZNF667-AS1表达的相关性。结果:PCR检测结果显示,97例NSCLC患者癌组织中lncRNA ZNF667-AS1的平均相对表达量明显高于癌旁组织(P<0.05)。不同性别、年龄、肿瘤直径及病理组织类型的NSCLC患者癌组织中lncRNA ZNF667-AS1相对表达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但不同组织分化程度、临床分期、浸润程度及有无淋巴结转移的患者癌组织中lncRNA ZNF667-AS1相对表达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结果显示,NSCLC癌组织中VEGF的相对表达量明显高于癌旁组织(P<0.01),NSCLC癌组织中lncRNA ZNF667-AS1的相对表达量与VEGF的表达呈正相关(P<0.05)。由ROC曲线可知,lncRNA ZNF667-AS1诊断NSCLC的AUC为0.792(95%CI:0.683-0.911,P﹤0.05),特异性为81.23%,敏感度为86.12%。结论: lncRNA ZNF667-AS1在NSCLC组织中表达上调,其可能作为一种促癌因子参与NSCLC的发生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肺腺癌患者肺组织中RNA结合基序蛋白3(RBM3)mRNA表达及意义。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92例肺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RT-PCR法检测肺腺癌患者肺组织中RBM3 mRNA相对表达量,分析RBM3 mRNA相对表达量与肺腺癌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肺腺癌组织中RBM3 mRNA相对表达量明显低于癌旁组织[(0.39±0.12)vs(0.45±0.10),P0.05]。RBM3 mRNA与肿瘤直径、TNM分期、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死亡组患者RBM3 mRNA相对表达量明显低于生存组[(0.34±0.08)vs(0.54±0.13),P0.05]。RBM3 mRNA0.38肺腺癌患者平均生存时间明显低于RBM3 mRNA≥0.38患者[17.39(95%CI:14.62~20.16)个月vs 27.77(95%CI:23.92~29.62)个月,P0.05]。Cox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显示,肿瘤直径、TNM分期、淋巴结转移及RBM3 mRNA与肺腺癌患者生存时间密切相关。结论肺腺癌患者肺组织中RBM3 mRNA表达降低,检测肺组织中RBM3 mRNA相对表达量有助于了解患者预后情况。  相似文献   

11.
《临床肝胆病杂志》2021,37(8):1867-1872
目的了解中性胆固醇酯水解酶1(neutral cholesterol ester hydrolase 1,NCEH1)基因在肝癌组织及人肝癌细胞系中表达水平,观察NCEH1基因敲减对SMMC-7721人肝癌细胞系增殖、凋亡、侵袭及转移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9年6月在暨南大学附属广州红十字会医院手术治疗的32例肝癌患者标本及对应的癌旁组织,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NCEH1基因的相对表达量。从ICGC数据库下载截至2020年9月份的肝癌样本基因表达数据,应用R软件整理数据,筛选出每个样本中NCEH1基因表达量,分别采用配对Wilcoxon符号秩检验和Wilcoxon秩和检验分析肝癌与癌旁组织间的差异。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NCEH1基因在SMMC-7721、Bel-7402、HepG2、Hep3B人肝癌细胞系和HL7702正常人肝细胞系中的表达水平。通过慢病毒介导的小干扰RNA(siRNA)技术构建NCEH1基因敲减的SMMC-7721人肝癌细胞系,分为NCEH1敲减组(KD组)和阴性对照组(NC组),以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NCEH1基因的敲减效率,再以MTT检测实验、Annexin V-APC单染法流式细胞仪检测、划痕愈合实验、Transwell实验和Transwell侵袭小室实验检测2组SMMC-7721肝癌细胞的增殖、凋亡、转移和侵袭能力,采用t检验对两组间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NCEH1基因在肝癌组织中的平均表达量高于癌旁组织(本院标本Z=2263,P=0.024,ICGC数据库U=18 768,P 0.001)。NCEH1基因在中等侵袭转移潜能的SMMC-7721细胞系中的表达量最高;在低侵袭转移潜能的Bel-7402和HepG2细胞系中的表达水平次之,在无侵袭转移潜能的Hep3B细胞系中的表达水平最低。KD组SMMC-7721细胞中NCEH1基因的表达水平明显低于NC组(t=11.578,P=0.000 3),NCEH1基因的敲减效率高达740%。较之NC组,KD组细胞生长速度明显减缓(t=32.10,P 0.001);细胞凋亡率明显升高(t=27.303,P 0.001);迁移率、转移和侵袭细胞数均明显降低(t值分别为9.51、38.123、22.331,P值均0.001)。结论 NCEH1基因在肝癌组织及细胞系中的表达明显升高,且可促进肝癌细胞的生长增殖及侵袭转移并抑制凋亡,提示其可能是一个潜在的肝癌治疗靶点。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肺腺癌组织中糖原合成酶激酶(glycogen synthesis kinase,GSK) 3βm RNA和蛋白的表达情况,并探讨其在肺腺癌发生发展中的意义。方法 随机选取55例肺腺癌患者的癌组织标本作为实验组,相对应的癌旁正常组织标本作为对照组。用RT-PCR法检测两组中GSK3βm RNA相对表达量;用Western blot法检测两组中GSK3β蛋白的相对表达量。结果 实验组GSK3βm RNA及GSK3β蛋白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 366±0. 138)和(0. 460±0. 242),对照组分别为(0. 485±0. 137)和(0. 689±0. 183)。实验组GSK3βm RNA及GSK3β蛋白表达量均低于对照组(P 0. 01)。肺腺癌Ⅰ~Ⅱ期患者GSK3βm RNA及蛋白相对表达量明显高于Ⅲ期患者(P 0. 01)。结论 相比癌旁正常组织,GSK3β在肺腺癌组织中表达下调,伴随临床分期上升,GSK3β表达下降。提示GSK3β对肺腺癌的发生发展有抑制作用,提高GSK3β的表达可能使肺腺癌的治疗获益。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究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RNA)LINC00628及其潜在靶基因microRNA-145(miR-145)对肺腺癌细胞吉非替尼抵抗的影响。方法收集54例肺腺癌患者的肿瘤及癌旁组织。以人肺腺癌细胞系PC9为体外模型构建吉非替尼抵抗细胞系(Gefitinib resistance,GR组)及相应的对照细胞系(Control组),慢病毒转染随机对照干扰载体及LINC00628小干扰RNA(small interference LINC00628,siLINC00628)载体于GR组细胞中作为干扰对照细胞系(siControl组)及干扰细胞系(siLINC组),转染空白载体、LINC00628过表达载体及miR-145过表达载体于GR细胞中作为空白细胞系(Blank组)、过表达细胞系(miR-145组)及回复组细胞系(Rescue组);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技术检测LINC00628、miR-145、c-Myc及AKT1 mRNA表达水平,Western Blot实验检测c-Myc及AKT1蛋白表达水平,CCK-8实验检测细胞吉非替尼的半抑制浓度(50%inhibitory concentration,IC50),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验证LINC00628与miR-145的结合作用。结果相比癌旁组织,LINC00628在肺腺癌中表达显著升高,且与患者预后不良相关;体外实验中,相比Control组,GR组细胞吉非替尼IC50显著增高,LINC00628、AKT1及AKT1表达显著上调,miR-145表达显著降低;相比siControl组,siLINC组细胞吉非替尼IC50显著降低,miR-145表达显著增高,LINC00628、c-Myc及AKT1表达显著下调;相比Blank组,miR-145组吉非替尼IC50显著降低,miR-145表达显著增高,c-Myc及AKT1表达显著下调;相比miR-145组,Rescue组吉非替尼IC50显著升高,miR-145表达显著降低,LINC00628、c-Myc及AKT1表达显著上调。相比NC mimics,miR-145 mimics可使携带LINC00628预测位点的psiCHECK2载体荧光强度显著降低。结论LINC00628可与miR-145相互结合,促进c-Myc及AKT1基因表达及肺腺癌细胞吉非替尼抵抗。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黑色素瘤特异性抗原(PRAME)、适应性蛋白L1(Adaptor protein containing PH domain,APPL1)在原发性肺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14年2月至2015年12月期间被我院收治的52例原发性肺腺癌患者手术切除的肺腺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为实验标本。采用RT-PCR技术检测组织标本中的PRAME、APPL1 mRNA表达量。结果肺腺癌组织中PRAME表达水平低于癌旁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腺癌组织中APPL1表达水平高于癌旁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肺腺癌病例病理分期的升高、肿瘤大小的增加、分化程度的降低,肺腺癌组织中PRAME mRNA表达减弱,APPL1 mRNA表达增强,此外,肺腺癌组织中PRAME、APPL1 mRNA水平与病例是否伴淋巴结转移有关。伴淋巴结转移的肺腺癌组织,PRAME mRNA水平低于未出现淋巴结转移的肺腺癌组织(P0.05),APPL1 mRNA水平高于未出现淋巴结转移的肺腺癌组织(P0.05)。原发性肺腺癌组织中PRAME、APPL1 mRNA表达量呈负相关(r=-0.412,P=0.007)。结论 PRAME在原发性肺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低于癌旁组织,APPL1在原发性肺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高于癌旁组织。PRAME、APPL1的表达与原发性肺腺癌组织的病理分期、肿瘤体积、分化程度及是否伴淋巴结转移有关。  相似文献   

15.
肝细胞癌(HCC)是原发性肝癌中最常见的类型,也是癌症相关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尽管目前对HCC的研究逐渐深入,但其潜在的分子机制仍不清楚。近年来研究发现,长链非编码RNA (lncRNA)在HCC的发生和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而长链非编码小核仁RNA宿主基因(lncRNA SNHG)在HCC中异常表达并在肿瘤细胞的增殖、侵袭、转移、血管生成、干细胞特性及耐药性等方面发挥调节作用。本文综述了lncRNA SNHG基因家族在HCC中的发生机制及预后价值,以期为该领域的基础和临床研究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RNA、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长链非编码RNA(lnc-EGFR)对肝细胞癌(HCC)免疫逃避调节的相关性。方法通过医院病理档案室随机选择保定市第一中心病医院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收集的HCC标本30份和癌旁正常组织30份,采用RT-PCR法检测各组织中RNA、lnc-EGFR表达水平;蛋白质印迹法检测HCC组织中化学因子和细胞免疫因子表达情况,并分析RNA、lnc-EGFR与其相关性;将HCC细胞株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RNA、lnc-EGFR抑制组(n=15)与空白对照组(n=15),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情况与细胞周期分布情况。结果癌旁正常组织中RNA、lnc-EGFR表达水平分别为(0.46±0.12)和(0.62±0.15)低于HCC组织(0.22±0.06)和(0.14±0.05)(P<0.05)。HCC组织中CXCL12-CXCR4表达水平低于癌旁正常组织(P<0.05);HCC组织中CCL20-CCR6、CX3CLI-CX3CR1高于癌旁正常组织(P<0.05);HCC组织中细胞免疫因子IL-6、IL-10、TGF-β、TNF-α表达水平高于癌旁正常组织(P<0.05);RNA、lnc-EGFR表达水平与CXCL12-CXCR4呈显著负相关(P<0.05),与CCL20-CCR6、CX3CLI-CX3CR1、IL-6、IL-10、TGF-β、TNF-α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0.05);HCC、癌旁正常组织中细胞相对吸光度、细胞凋亡率、细胞周期占比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RNA、lnc-EGFR在HCC组织中呈高表达水平,可通过上调组织中化学因子和细胞免疫因子水平来提高癌细胞免疫逃避调节水平,与HCC免疫逃避调节具有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结肠癌中长链非编码RNA(lncRNA)肺癌相关转录本1(LUCAT1)水平与患者预后的关系及对结肠癌细胞迁移、侵袭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行手术治疗的53例结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检测受试者肿瘤病灶组织和癌旁组织中lncRNA LUCAT1表达水平。取LoVo细胞检测分为空白组、阴性对照组、干预组,检测细胞增殖、迁移、侵袭活性。结果:肿瘤病灶组织中lncRNA LUCAT1水平明显高于癌旁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肿瘤病灶组织中lncRNA LUCAT1水平是影响患者总生存期和无进展生存期的独立性威胁因素(P0.05);低lncRNA LUCAT1表达患者总生存期和无进展生存期明显低于高lncRNA LUCAT1表达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4 h和48 h时空白组、阴性对照组和干预组LoVo细胞增殖活性存在明显差异,其中空白组最高,干预组最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LoVo细胞迁移及侵袭活性存在明显差异,其中空白组迁移及侵袭活性最高,干预组最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结肠癌肿瘤病灶组织中高lncRNA LUCAT1是影响患者预后质量的独立性威胁因素,且可促进结肠癌细胞迁移、侵袭。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神经型钙黏附蛋白(N-cadherin)在食管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病理意义.以及RNA干扰(RNAi)沉默N-cadherin基因表达对人食管癌细胞系EC9706体外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PV法和RT-PCR检测62例食管鳞癌组织、31例癌旁不典型增生组织及62例正常食管黏膜组织中N-cadherin蛋白和mRNA的表达.将N-cadherin基因的RNA干扰载体稳定转染至EC9706.通过RT-PCR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RNAi的效果:运用Transwell体外侵袭实验检测RNAi后细胞侵袭能力的改变.结果:正常黏膜组织、癌旁不典型增生组织及食管鳞癌组织中N-cadherin的阳性表达率依次升高,分别为29.0%(18/62)、61.3%(19/31)、75.8%(47/62),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cadherin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与食管鳞癌的浸润深度、分化程度及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x2=6.916,6.924,4.486,P<0.05).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N-cadherinmRNA的相对含量高于癌旁不典型增生组织及正常食管黏膜组织(0.6631±0.0162 vs0.4613±0.0239,0.1538±0.0192),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19.242,P<0.01).RNAi后EC9706中N-cadherin的表达显著下降;Transwell小室体外侵袭实验显示,EC9706的体外侵袭能力也降低.结论:食管鳞癌组织中N-cadherin的高表达与食管鳞癌的浸润、恶化有密切的关系.RNAi沉默N-cadherin基因表达能够使EC9706体外侵袭能力降低.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微小RNA(micro RNA,miR)miR-509-3p和XIAP表达对肝癌细胞增殖侵袭能力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应用实时定量PCR(RT-PCR)检测107例肝癌患者肝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miR-509-3p和XIAP表达,利用细胞增殖实验和Transwell侵袭实验观察转染miR-509-3p类似物和抑制剂的HepG2细胞、RNA干扰XIAP表达的HepG2细胞的增殖和侵袭能力。结果肝癌组织miR-509-3p与XIAP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415±0.098、1.657±0.147,癌旁组织miR-509-3p与XIAP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1.127±0.126、0.425±0.113,癌组织中miR-509-3p相对表达量显著低于癌旁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257,P=0.002),而XIAP的相对表达量显著偏高(t=4.201,P=0.000)。肝癌组织miR-509-3p与XIAP mRNA表达水平呈负相关(r=0.218,P=0.046)。与对照组相比,转染miR-509-3p类似物48、72、96及120 h时,HepG2细胞增殖率明显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对照组相比,转染miR-509-3p抑制剂48 h后HepG2细胞增殖明显偏高(P均0.05),与对照组相比,转染miR-509-3p类似物后24 h HepG2细胞侵袭数目明显较低,分别为96.32±0.52、51.47±0.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63,P=0.021);与对照组相比,转染miR-509-3p抑制剂后24 h HepG2细胞侵袭数目明显较高,分别为94.65±0.42、120.14±0.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63,P=0.013)。结论 miR-509-3p与XIAP的表达与肝癌细胞的增殖与侵袭能力有关,miR-509-3p表达可能通过影响XIAP表达而发挥调节肝癌细胞增殖和侵袭能力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肝硬化患者血清长链非编码RNA(lncRNA)小核仁RNA宿主基因7(SNHG7)表达变化,并探讨其表达与病情严重程度和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择肝硬化患者80例(观察组),其中Child-Pugh分级:A级30例、B级28例、C级22例,同期体检健康的志愿者80例(对照组)。采集所有研究对象空腹外周静脉血,离心留取血清,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血清lncRNA SNHG7表达。比较两组血清lncRNA SNHG7表达,不同Child-Pugh分级肝硬化患者血清lncRNA SNHG7表达;分析肝硬化患者血清lncRNA SNHG7表达与Child-Pugh分级的关系。肝硬化患者经规范治疗,病情好转出院。出院后定期随访6个月,预后不良23例、预后良好57例。采用多因素Cox回归模型分析肝硬化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lncRNA SNHG7表达对肝硬化患者预后不良的预测价值。结果 观察组血清lncRNA SNHG7相对表达量高于对照组(P<0.05);随着病情程度加重,肝硬化患者血清lncRNA SNHG7相对表达量逐渐升高(P&...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