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探讨血尿酸在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CHB)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中的作用与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1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通过肝组织活检诊断为CHB住院患者492例,根据是否合并NAFLD分为NAFLD组和非NAFLD组。Metavir评分系统进行组织学活动度(A)和纤维化分期(F)评分,ROC曲线评估血尿酸是否可以预测肝细胞脂肪变。结果以肝组织病理活检作为金标准,非NAFLD组319例,NAFLD组173例。NAFLD组高尿酸血症是非NAFLD组的2. 614倍。在NAFLD组中,血尿酸与肝纤维化呈负相关,与肝细胞脂肪变分级呈正相关,但与肝脏组织学活动度无关;χ2检验提示血尿酸正常组肝纤维化F2~F4是高尿酸血症组2. 415倍(95%CI:1. 180~4. 942),高尿酸血症组肝细胞脂肪变2~3级是血尿酸正常组4. 673倍(95%CI:1. 375~15. 8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非NAFLD组,血尿酸与肝脏组织学活动度、纤维化分期均无关。肝细胞脂肪变与肝组织学活动度呈负相关(r=-0. 111,P=0. 013),但与纤维化分期不相关(r=-0. 035,P=0. 441)。血尿酸预测CHB合并肝细胞脂肪变ROC曲线下面积是0. 630(95%CI:0. 577~0. 683),约登指数0. 201,cut-off值376. 9μmol/L,灵敏度53. 7%,特异度66. 4%。结论高尿酸血症是CHB发生肝细胞脂肪变的危险因素;血尿酸与CHB合并NAFLD的肝纤维化、肝细胞脂肪变相关,与组织学活动度无关;同时血尿酸与CHB组织学活动度及纤维化无关。血尿酸对于肝细胞脂肪变具有一些预测价值,但灵敏度和特异度不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实时组织弹性成像(RTE)、瞬时弹性成像(TE)和剪切波弹性成像(SWE)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肝硬度值,探讨其在不同肝纤维化NAFLD患者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020年8月至2021年3月NAFLD患者80例,根据Metavir评分标准分为F0~1脂肪肝组30例、F2~3肝纤维化组30例和F4肝硬化组20例,采用RTE、TE和SWE技术分析NAFLD患者肝硬度及其与肝纤维化的相关性,采用工作特征性曲线(ROC)比较不同超声弹性成像技术对NAFLD肝纤维化的诊断价值。结果:随着肝纤维化程度升高,RTE、TE和SWE检测的肝硬度值增高;RTE、TE和SWE检测肝硬度值与肝纤维化程度呈正相关[r=0.426(0.215~0.587)、r=0.698(0.554~0.801)、r=0.725(0.549~0.864),均P<0.05];RTE、TE和SWE诊断NAFLD患肝纤维化(F2~3组)与肝硬化(F4组)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58/0.798、0.832/0.908、0.875/0.930,敏感度分别为80.3%/83.9%、88.5%/...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索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患者肝脏的受控衰减参数(controlled attenuation parameters,CAP)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收集2015-12/2016-12就诊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经肝穿病理确诊的NAFLD的患者,肝穿前行Fibrotouch检测并记录受控衰减参数检测值,另收集临床资料[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谷丙转氨酶、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空腹胰岛素、脂肪变程度、小叶内炎症、气球样变、纤维化分期,通过多重线性回归分析CAP的影响因素.结果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示CAP值与BMI、TG、脂肪变程度、气球样变呈正相关(F=18.202,P0.001),标准回归系数分别为:BMI:β=0.216、P=0.024;TG:β=0.269、P=0.022;脂肪变程度:β=0.448、P=0.000;气球样变:β=0.200、P=0.039.模型为:CAP=183.574+1.866×BMI+4.527×TG+15.602×脂肪变程度+10.503×气球样变.此外,本文还对不同程度肝细胞脂肪变的胰岛素水平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F=2.664,P0.05,提示不同胰岛素的值对区分不同程度脂肪变无意义.结论 CAP的值受BMI、TG、脂肪变程度、气球样变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肝脏瞬时弹性成像技术检测肝脏硬度(LSM)、AST-PLT比值指数(APRI)、基于4因子的肝纤维化指数(FIB-4)对胆道闭锁患儿肝纤维化程度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月1日-2018年12月31日于湖南省儿童医院新生儿外科行Kasai术的胆道闭锁患儿110例。收集患儿术中肝脏病理活检标本及术前1周内血常规、肝功能、瞬时弹性成像检查结果。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非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多组间比较采用Kruskal-Wallis H秩和检验。采用MedCalc软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通过ROC曲线评估瞬时弹性成像技术、APRI和FIB-4对胆道闭锁患儿肝纤维化程度的诊断效能。采用Spearman相关法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ROC曲线分析显示,LSM、APRI、FIB-4用于判断胆道闭锁明显肝纤维化(F≥2)的临界值分别为9.250 kPa、0.680、0.047,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74[95%可信区间(95%CI):0.778~0.970]、0.636(95%CI:0.362~0.911)、0.622(95%CI:0.363~0.880);LSM、APRI、FIB-4用于判断胆道闭锁进展性肝纤维化(F≥3)的临界值分别为10.75 kPa、0.70、0.05,AUC分别为0.781(95%CI:0.689~0.873)、0.519(95%CI:0.401~0.636)、0.506(95%CI:0.389~0.623);LSM、APRI、FIB-4用于判断胆道闭锁肝硬化(F≥4)的临界值分别为11.85 kPa、0.82、0.09,AUC分别为0.855(95%CI:0.769~0.942)、0.701(95%CI:0.599~0.803)、0.717(95%CI:0.609~0.825)。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LSM值与AST水平呈正相关(r=0.258,P=0.007),与PLT水平呈负相关(r=-0.248,P=0.009)。结论瞬时弹性成像技术对于胆道闭锁患儿肝纤维化分级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其诊断肝纤维化程度的临床价值高于APRI、FIB-4。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血清标志物高尔基体蛋白73(GP73)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组织炎症活动度与纤维化程度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13年12月-2017年5月就诊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〇二医院行肝穿刺检查的678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血清,并随机分为2组(A组477例,B组201例),使用ELISA试剂盒,依照说明书进行血清GP73的定量检测。2独立样本间比较采用Mann-Whitny U检验,相关性比较使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定性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血清GP73在A组与B组患者中均随着肝组织炎症活动度与纤维化程度的加重而升高,在A组患者中血清GP73与肝脏炎症活动度及纤维化程度均显著相关(r值分别为0.529、0.434,P值均<0.001),在B组患者中也得到了类似的结果(r值分别为0.418、0.437,P值均<0.001)。血清GP73诊断肝脏中度及以上炎症坏死(G≥2)及重度及以上炎症坏死(G≥3)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组患者分别为0.774[95%可信区间(95%CI):0.733~0.811,P<0.001)和0.844(95%CI:0.808~0.875,P<0.001),B组患者分别为0.730(95%CI:0.663~0.790,P<0.001)和0.716(95%CI:0.649~0.777,P<0.001)。ALT联合血清GP73检测在A组中可以使77.4%的G≥2和(或)S≥2患者被鉴别出来,B组中78.9%的患者被鉴别出来。结论血清GP73可用于辅助ALT鉴别适宜抗病毒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减少对肝穿刺活组织检查的依赖。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估瞬时弹性超声成像(FibroScan)在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中重度肝纤维化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2015年在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进行FibroScan和血清实验室检查,并经肝活组织检查病理确诊的患者245例,分为轻度肝纤维化组(S1~S2,n=189)和中重度肝纤维化组(S3~S4,n=56)。测定患者的FibroScan、APRI、透明质酸(HA)、AST、ALT水平。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非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秩和检验。采用Logistic分析进行风险预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95%可信区间(95%CI)及ROC曲线下面积(AUC)表示FibroScan诊断中重度肝纤维化的准确度。选取敏感度和特异度之和的最大值所对应的FibroScan值表示肝纤维化不同分期的最佳截断值。结果 2组患者的年龄,ALT、AST、HA水平,以及APRI、FibroScan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单因素分析显示,肝纤维化严重程度与FibroScan测定值、HA和APRI水平相关(比值比分别为2.56、1.03、31.73,P值均0.001);多因素分析显示,FibroScan是唯一中重度肝纤维化的相关参数(比值比=2.25,P0.001)。FibroScan、HA和APRI诊断中重度肝纤维化的AUC分别为0.985、0.842、0.868,95%CI分别为0.969~1.000、0.774~0.911、0.813~0.922,临界值分别为11.65、104.4、0.69;FibroScan、HA和APRI诊断中重度肝纤维化的灵敏度分别为98.9%、96.3%、96.3%;特异度分别为85.7%、55.4%、48.2%;阳性预测值分别为95.9%、87.9%、86.3%;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6.0%、81.6%和79.4%。结论 FibroScan诊断中重度肝纤维化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对及时发现肝纤维化并准确判定纤维化程度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系统评价瞬时弹性成像技术(TE)对自身免疫性肝病肝纤维化分期的诊断价值。方法系统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万方、维普数据库中已发表的关于TE诊断自身免疫性肝病肝纤维化分期的中、英文文献,检索时限为2000年1月—2021年1月,由2位评价员对纳入文献进行数据提取,采用文献质量评价工具QUADAS2进行文献质量评价,并应用Stata 15.0软件中双变量混合效应模型进行Meta分析。结果纳入11篇文献,共1041例患者。TE诊断显著肝纤维化(≥F2)的合并敏感度、特异度和AUC分别为0.81(95%CI:0.75~0.86)、0.87(95%CI:0.79~0.92)和0.91(95%CI:0.88~0.93),诊断进展期肝纤维化(≥F3)的合并敏感度、特异度和AUC分别为0.81(95%CI:0.74~0.87)、0.90(95%CI:0.85~0.93)和0.92(95%CI:0.90~0.94),诊断早期肝硬化(F4)的合并敏感度、特异度和AUC分别为0.87(95%CI:0.74~0.93)、0.93(95%CI:0.87~0...  相似文献   

8.
综合预测模型FibroTest对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综合预测模型FibroTest对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诊断价值。方法留取2002年8月至2005年12月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安阳市第五人民医院和无锡市传染病医院的123例行肝活检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血清,检测α2-巨球蛋白、结合珠蛋白、载脂蛋白-AⅠ、记录总胆红素和谷氨酰转肽酶的数值,并根据其结果结合患者的年龄和性别计算出FibroTest的数值。根据肝纤维化分期设定3个判定点,分别为显著纤维化(S2~S4期),严重纤维化(S3~S4期)和肝硬化(S4期)。以肝活检病理结果为金标准绘制出FibroTest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AUC),并与用天冬氨酸转氨酶-血小板比值指数(APRI)计算出的AUC进行比较,评价其对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的诊断价值。结果123例肝活检患者中S0期25例(20.3%);S1期27例(22.0%);S2期31例(25.2%);S3期29例(23.6%);S4期11例(8.9%),即显著纤维化者(S2~S4期)71例(57.7%),严重纤维化者(S3~S4期)40例(32.5%),肝硬化者(S4期)11例(8.9%)。FibroTest对3个判定点的AUC值分别为0.814(95%CI:0.740~0.888,P<0.01),0.824(95%CI:0.749~0.898,P<0.01),0.723(95%CI:0.575~0.870,P=0.015)。而APRI对3种不同程度肝纤维化的AUC值分别为0.715(95%CI:0.625~0.805,P=0.001),0.725(95%CI:0.631~0.818,P=0.002)和0.646(95%CI:0.497~0.795,P>0.05)。结论Fi-broTest可以准确地估计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有无显著纤维化,可使45.5%的患者避免进行肝脏活检,并保证87.5%的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9.
背景:早期诊断肝纤维化并对其进行正确的分期,对评估患者的预后和生存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目的:系统评价瞬时弹性成像技术(TE)对慢性肝病肝纤维化分期的诊断价值。方法:系统检索2001年1月—2015年12月PubM ed、Embase、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万方、维普数据库,纳入TE诊断慢性肝病患者肝纤维化分期的文献,对纳入文献进行数据提取,采用诊断准确性研究的质量评价工具2(QUADAS2)行文献质量评价,并应用Stata 12.0软件行meta分析。结果:纳入20篇文献共5 748例患者。Meta分析显示,TE诊断显著肝纤维化(≥F2)的合并敏感性、特异性和AUC分别为0.78(95%CI:0.73~0.82)、0.85(95%CI:0.80~0.88)和0.88(95%CI:0.85~0.91),诊断进展期肝纤维化(≥F3)的合并敏感性、特异性和AUC分别为0.89(95%CI:0.86~0.91)、0.88(95%CI:0.85~0.91)和0.94(95%CI:0.92~0.96),诊断肝硬化(F4)的合并敏感性、特异性和AUC分别为0.91(95%CI:0.86~0.95)、0.89(95%CI:0.87~0.92)和0.95(95%CI:0.93~0.97)。结论:TE对于评估慢性肝病显著肝纤维化、进展期肝纤维化以及肝硬化具有较好的诊断价值,尤其适用于进展期肝纤维化以及肝硬化的诊断。  相似文献   

10.
《肝脏》2017,(10)
目的研究蛋氨酸-胆碱缺乏(MCD)饮食诱导的SD大鼠和C57BL/6J小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模型的特点和差异。方法 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小鼠对照组8只,小鼠NAFLD模型组8只。SD大鼠随机分为大鼠对照组8只,大鼠NAFLD模型组8只。对照组给予蛋氨酸-胆碱充足(MCS)饲料喂养,模型组给予MCD饲料喂养。于造模第8周末处死所有大小鼠。检测血清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肝组织行HE、Masson和油红O染色,观察肝脏组织病理学变化。采用Ishaki评分系统评价肝组织炎症活动度和肝纤维化程度。结果 8周时,大小鼠模型组体质量与相应对照组比较显著下降(P0.01)。大小鼠NAFLD模型组血清ALT、AST显著升高,TG、TC显著下降,与相应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肝脏大体外观显示大小鼠模型组肝脏色泽暗淡,泛黄,触之有明显颗粒感。肝组织病理显示大小鼠模型组均出现严重肝脂肪变及不同程度肝组织炎症。但小鼠模型组肝组织炎症活动度和肝纤维化评分均显著高于大鼠模型组(P0.05)。结论 MCD饮食8周能成功诱导SD大鼠和C57BL/6J小鼠NAFLD模型,出现肝脂肪变和转氨酶异常升高。C57BL/6J小鼠模型肝组织炎症和肝纤维化程度要严重于SD大鼠,更适合应用于NAFLD相关肝纤维化的实验研究。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我国成人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不同ALT水平患者的临床及病理学特征.方法 分析2005年1月-2009年3月经肝活体组织检查证实的108例NAFLD患者的人口学、生物化学及病理学资料,并比较血清ALT正常与增高患者的病理学及临床特征. 结果在108例NAFLD中,49例(45.4%)为单纯性脂肪肝(NAFL),57例(52.8%)为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2例(1.9%)为NASH相关肝硬化.ALT和AST水平,NASH患者分别为(156.2±137.7)U/L和(82.2士67.8)U/L,NAFL患者分别为(103.9±93.7)U/L和(52.2±33.4)U/L,t值分别为2.55和3.13,尸值均<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ST/ALT比值NASH患者为0.61±0.30,NAFL患者为0.78土0.77,NASH患者AST/ALT比值低于NAFL患者,t=2.18,p=0.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LT增高组中NASH占64.9%(50/77),ALT正常组NASH占29.0%o(9/31),x~2=11.49,p=0.00.ALT增高组炎症程度显著高于ALT正常组,x~2=10.30,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肝脂肪变和纤维化程度在两组之间,x~2=5.52,6.12;P=0.12,0.1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LT增高组血清AST、y-谷氨酰转肽酶、总胆固醇、载脂蛋白A1、载脂蛋白B和收缩压水平均比ALIT正常组显著增高(t值分别为5.91,2.00,2.30,2.10,3.14,2.43;p值分别为0.00,0.05,0.02,0.04,0.00,0.02),而AST/ALT比值、B超下脾脏肋间厚度则显著降低(t值分别为3.70和2.95;p值分别为0.00和0.01).多元回归分析显示血清ALT增高与病理学NASH相关(OR=2.78,95%CI 1.06~7.3,p=0.04),但血清ALT预测NASH的准确性欠佳,ROC曲线下面积为0.69(95%CI 0.59~0.8,P=0.00).结论 在中国成人NAFLD患者中可以见到完整的疾病谱.ALT升高患者NASH比例更高,血清ALT水平可预测NAFLD患者炎症程度,但不能预测脂肪变和纤维化程度.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AST与PLT比值指数(APRI)对ALT2倍正常值上限(ULN)慢性HBV感染者抗病毒治疗指征(肝脏炎症活动度分级≥G2或肝纤维化分期≥S2)的判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7年6月南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ALT水平2×ULN慢性HBV感染者207例,根据炎症分级和纤维化分期分为G2和S2组(87例)与≥G2或≥S2组(120例)。记录其肝穿刺活组织检查结果和实验室检查结果,并计算APRI评分;利用Spearman相关分析判断APRI与炎症活动度分级和纤维化分期的相关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比较ALT、AST、PLT及APRI对ALT2×ULN患者抗病毒适应证的判断效果。计量资料2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或Wilcoxon秩和检验;计数资料2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 APRI与炎症活动度分级及纤维化分期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661、0.597,P值均0.001)。在ALT、AST、PLT、APRI对抗病毒适应证的判断效果中,APRI的判断价值最高,其对判断≥G2或≥S2组、≥G2组、≥S2组的AUC分别为0.913、0.882、0.881。APRI预测≥G2或≥S2组的AUC为0.913(95%可信区间为0.871~0.954),最佳截断值为0.5324;当APRI≥0.5324时,患者存在显著的肝组织学病变,即肝组织炎症活动度分级≥G2或纤维化分期≥S2,达到抗病毒治疗的适应证;其预测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7.50%、89.66%、92.11%、83.87%。结论 APRI对于协助了解ALT2×ULN的慢性HBV感染者的肝脏病理变化、决定抗病毒治疗时机有较好的判断价值,可减少临床应用肝穿刺有创评估组织学改变的频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二次谐波(SHG)和双光子激发荧光(TPEF)显微成像技术分析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小鼠模型胶原参数动态变化,找出并建立适合蛋氨酸胆碱缺乏饲料(MCD)诱导的NAFLD小鼠的自动化定量评估参数,为SHG/TPEF显微成像技术应用于临床提供实验依据。方法获取MCD饮食小鼠不同时间点(0、4、8、12、16、20和24周)的肝组织标本,行HE、Masson和天狼猩红(SR)染色,并计算胶原蛋白比例面积(CPA)和羟脯氨酸(HYP)。使用SHG/TPEF纤维成像技术分析100个胶原参数。以造模后不同时间点和不同纤维化分期(S0~S4)为标准,采用支持向量机算法(SVM)模型分析胶原参数,并对参数行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分析,同时与CPA、HYP进行比较。结果在MCD小鼠模型中,HE和SR染色后可以观察到随着造模时间的延长,肝小叶内脂肪变形成,纤维化逐渐加重。分别基于造模不同时间点和不同肝纤维化分期,选出26和27个参数;进一步采用SVM模型分析筛选出7个共同参数(#StrCV、#ShortStrCV、#ThickStrCV、#StrPTAgg、#StrPSAgg、#LongStrPSAgg和StrLengthPSAgg)并进行论证,7个参数与不同肝纤维化分期相关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 857~0. 923,P 0. 05,与不同时间点相关的AUC为:0. 823~0. 976,P 0. 05。进一步比较7个参数和CPA及HYP对肝纤维化的预测价值,发现7个参数的AUC在分期0 vs 1~4时,与CPA和HYP的AUC值接近,其他分期比较,7个参数的AUC值均高于CPA和HPA;同样在造模后不同的时间点,发现7个参数的AUC在造模早期0 vs 4周时,与CPA和HYP的AUC值接近,造模4周后比较,7个参数的AUC值均高于CPA和HPA。结论 7个与纤维化阶段和不同时间点相关的参数组合,可以准确反映MCD诱导的NAFLD模型不同分期和不同时间点的肝纤维化变化,可用于该模型中以定量的方式具体、准确地监测肝纤维化进展。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ALT水平正常或轻度升高的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肝组织学改变与临床指标的关系,为指导抗病毒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收集四川省人民医院2011年10月-2018年8月行肝穿刺活检的CHB患者903例,比较性别、年龄、血清HBeAg状态、血清ALT、HBV DNA水平与ALT 2倍正常值上限(ULN) CHB患者肝脏炎症活动度和纤维化程度的关系,计数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 903例CHB患者肝脏炎症活动度分级在G1~G4之间,其中以G2为主,占67. 6%,G≥2的患者有831例(92. 0%);肝纤维化分期在S0~S4之间,以S1为主,占78. 2%,S≥2的患者有159例(17. 6%)。男性患者的肝脏炎症活动度分级和纤维化分期明显高于女性患者(χ~2=6. 120、15. 098,P值均0. 05)。ALT 1×ULN、1×ULN≤ALT 1. 5×ULN、ALT≥1. 5×ULN患者显著肝脏炎症坏死(G≥2)所占比例分别为91. 2%、92. 1%、94. 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8. 125,P 0. 05);三组患者的显著肝纤维化(S≥2)所占比例分别为12. 7%、22. 9%、24. 4%,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χ~2=18. 004,P 0. 05)。随着CHB患者年龄增大,肝脏炎症活动度和纤维化程度均加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65. 768、56. 056,P值均0. 05)。随着血清HBV DNA水平降低,肝脏炎症活动度和纤维化程度均加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21. 712、29. 461,P值均0. 05)。HBeAg阴性患者肝脏炎症活动度分级和纤维化分期均明显高于HBeAg阳性患者(χ~2=30. 798、26. 380,P值均0. 05)。年龄≥30岁且1. 5×ULN≤ALT 2×ULN的HBeAg阳性和HBeAg阴性患者显著肝脏炎症坏死的比例分别为100%(40/40)和97. 8%(45/46)。结论 ALT水平正常或轻度升高的CHB患者中大多数具有显著的肝脏炎症和不同程度的肝纤维化,特别是年龄≥30岁的男性患者,建议完善肝组织病理学检查评估抗病毒治疗指征,以免延误治疗。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了解肝细胞脂肪变在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中的发生率及危险因素.方法 对2005年1月-2007年6月经肝活组织检查证实的CHB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剔除合并HCV和HW等病毒感染及其他慢性肝病.调查肝细胞脂肪变在CHB患者中的发生率及其变化趋势,分析肝脂肪变与相关的人口学特征、病毒学指标和生物化学指标、以及肝组织学改变之间的关系.结果 在1915例CHB患者中,男1497例,女418例,平均年龄(30.7±9.5)岁.肝组织病理显示肝细胞脂肪变发生率为13.6%(260/1915),并呈逐年增高趋势(2005-2007年分别为11.2%、14.30、17.9%).肝细胞脂肪变程度<30%(FI)的患者占90.4%;男性肝脂肪变(15.2%,228/1497)明显高于女性(7.7%,32/418).有肝脂肪变的CHB患者,其体重指数、年龄、空腹血糖和尿酸明显高于无肝脂肪变患者,t值分别为6.01,3.60,4.72,9.55,P值均<0.01.超重、肥胖、糖尿病,血脂异常和高尿酸血症患病率也明显高于无肝脂肪变患者,x2值分别为17.00,169.45,6.12,116.67,76.34,P值均<0.05.轻度CHB患者肝脂肪变发生率(17.8%)显著高于慢性HBsAg携带者(8.6%)以及CHB中度(9.4%)和重度(7.7%)患者;同样,炎症活动度G1患者肝脂肪变发生率(19.8%)和纤维化程度S1患者肝脂肪变发生率(19.1%)分别显著高于G0、G2、G3和G4(分别为10.3%、11.5%、9.3%和7.3%)和S0、S2、S3和S4(分别为10.8%、13.3%、7.1%、7.4%)患者;肝脂肪变发生率与HBeAg状态及HBV DNA水平无相关关系.多元回归分析显示:体重指数、甘油三酯、载脂蛋白B、尿酸和空腹血糖与CHB患者肝脂肪变的发生密切相关.结论 肝细胞脂肪变在CHB患者中并不少见,其发生主要由患者的代谢因素所致,而与HBV本身无关,肝细胞脂肪变发生与肝脏组织病理损伤程度之间也无明显相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Fibrotouch~无创肝脏硬度测定(LSM)对不同BMI水平的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AFLD)患者肝纤维化程度的临床评估效能。方法纳入2015年6月-2018年1月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收治且进行肝穿刺活组织检查的238例NAFLD患者,依据BMI水平分成3组(BMI24、24≤BMI28及BMI≥28),于肝穿刺后1周内进行Fibro Touch~检测并于当日空腹进行血样采集,应用计算公式获得各肝纤维化评分指标。分析不同BMI水平组LSM值对肝纤维化程度的评估效能,并分析LSM值与相关血清学肝纤维化指标的相关性,构建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应用曲线下面积(AUC)评价其诊断价值。不同程度肝纤维化NAFLD患者间各项指标的差异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及SNK-q法检验;非正态分布资料多个独立样本间比较采用Kruskal-Wallis H检验。LSM值与其他指标的相关性采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结果相同BMI水平的NAFLD患者其LSM值在不同肝纤维化程度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18.543、22.985、5.904,P值分别为0.001、0.001、0.004);对进展性肝纤维化NAFLD患者,不同BMI组间的LSM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899,P=0.026);LSM值与纳入的4项肝纤维化诊断模型Hui氏评分、Forns指数、FIB-4、NFS均有较好的相关性(r值分别为0.459、0.388、0.427、0.422,P值均0.001);LSM值诊断NAFLD进展性纤维化的临床效用最高,其AUC为0.870,特异度和灵敏度分别是86%和70%。结论 Fibro Touch~评估NAFLD肝纤维化程度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BMI水平可在一定程度上影响LSM结果;LSM值与各纤维化诊断指标具有较好的相关性,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的临床与病理学特征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176例黄石地区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根据有无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及程度分为CHB组、CHB合并NAFLD轻度组、CHB合并NAFLD中重度组,比较各组体质指数(BMI)、肝功能、血脂、血糖等生化学指标及HBV DNA、炎症活动及纤维化积分的差异。结果:①与CHB组比较,CHB合并NAFLD轻度组BMI、TG及TC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640,4.182,6.159,P=0.000);与CHB合并NAFLD轻度组比较,CHB合并NAFLD中、重度组BMI、TG及TC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9.939,11.321,4.805,P0.000)。②与CHB合并NAFLD中、重度组比较,CHB合并NAFLD轻度组HBV DNA水平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89,P0.001);与CHB组比较,CHB合并NAFLD轻度组肝细胞脂肪变、气球样变积分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189,4.378,P=0.000,0.000),但小叶内炎症积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CHB合并NAFLD轻度组比较,NAFLD中、重度组肝细胞脂肪变、气球样变和小叶内炎症积分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715,4.430,3.651,P0.01);与CHB组比较,CHB合并NAFLD轻度组汇管周围坏死及汇管区炎症积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CHB合并NAFLD轻度组比较,NAFLD中、重度组汇管周围坏死及汇管区炎症积分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57,2.971,P0.05);3组患者的肝纤维化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脏脂肪变的程度,并不加重CHB患者的肝纤维化程度,肝脂肪变轻度的CHB患者肝功能的异常主要和HBV活动有关,而肝脂肪变中重度的CHB患者肝功能异常主要和脂肪肝有关。  相似文献   

18.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临床和病理学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研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临床与病理特征。方法分析41例NAFLD患者的肝组织脂肪变程度、炎症分级和纤维化分期,并研究其与体重指数(BMI)、血清生物化学和B超检查结果的关系。结果41 例NAFLD患者中,肝组织脂肪变分级:Ⅰ级21例(51.2%),Ⅱ级15例(36.6%),Ⅲ级5例(12.2%);肝组织炎症活动度分级:G0级2例(4.9%),G1级25例(61.0%),G2级10例(24.4%),G3级3例(7.3%),G4级1例(2.4%); 肝组织纤维化分期:S0期20例(48.8%),S1期14例(34.2%),S2期4例(9.8%),S3期2例(4.9%),S4期1例(2.4%)。肝脂肪变程度与肝炎症分级(r=-0.131 3,P=0.413)和肝纤维化分期(r=-0.179 2,P=0.262 3)均无显著的相关性。肝细胞脂肪变程度与BMI(r=0.669,P<0.01)和B超检测到的脂肪肝程度(r=0.366,P<0.01) 呈正相关,炎症活动度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r=0.669,P=0.019)、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r= 0.438,P=0.005)和B超检测到的脂肪肝程度(r=0.562,P<0.001)呈正相关,而与血小板数呈负相关(r= -0.344,P=0.040);肝纤维化分期与ALT(r=0.449,P=0.003)、AST(r=0.477,P=0.002)、γ-谷氨酰转肽酶(r=0.373,P=0.025)和碱性磷酸酶(r=0.346,P=0.039)呈正相关,而与甘油三酯(r=-0.324, P=0.042)和血小板数(r=-0.375,P=0.024)呈负相关。结论肝脂肪变程度与炎症分级和肝纤维化分期均无显著的相关性,BMI、AST、ALT、血小板和B超检测到的脂肪肝程度等与肝组织病理学有关,肝活组织检查有助于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FibroTouch定量检测肝脂肪变受控衰减参数(CAP)诊断肝脏脂肪变程度的价值。方法2016年8月~2017年10月纳入脂肪肝可疑人群63例,行FibroTouch检测和肝活检检查。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建立回归方程,构建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AUC),确定CAP值的诊断效能和影响因素。结果经肝组织学检查,诊断为S0者36例(57.1%),NAFLD人群27例,其中S1者12例(19.1%),S2者9例(14.3%),S3者6例(9.5%);其CAP值分别为(200.2±21.2) dB/m、(228.7±51.7) dB/m、(259.4±29.1)dB/m和(320.5±22.4) dB/m;CAP与BMI(r=0.503,P=0.000)、肝细胞脂肪变性程度(r=0.761,P=0.000)呈显著正相关;BMI和肝脂肪变程度为CAP值的独立预测因素;CAP值诊断肝脏脂肪变S1、S2和S3的截断点分别为212 dB/m、246 dB/m和287 dB/m,其敏感度分别为81.5%、86.7%和100.0%,特异度分别为80.6%、91.7%和96.5%。结论 FibroTouch可以有效而准确地诊断和评估肝脏脂肪变性程度,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0.
目的:构建基于血清代谢物的血管内皮功能障碍预测模型并进行验证。方法:应用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GC-TOF-MS)检测建模组77例和外验证组26例研究对象的血清代谢物。采用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OPLS-DA)和t检验,筛选建模组受试者血管内皮功能正常者和血管内皮功能障碍者的差异代谢物。运用Logistic回归方法优选差异代谢物与性别、年龄的组合并构建预测模型。以ROC曲线AUC和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分别评价模型的预测和校准能力,并对模型进行内部验证和外部验证。结果:共筛选出OPLS-DA变量投影重要度(VIP)值大于1且t检验中P0.05的差异代谢物16个。由性别、年龄、尿酸、色氨酸和尿素组成的预测模型最优,其AUC为0.974(95%CI:0.945~1.000),拟合优度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表达式为:P=1/{1+exp[-(9.803-0.777×性别-0.204×年龄-0.343×ln尿酸+0.024×ln色氨酸+0.808×ln尿素)]}。该模型内部验证AUC为0.922 (95%CI:0.847~0.997),外部验证AUC为0.881 (95%CI:0.729~1.000),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1.7%和78.6%。结论:基于血清代谢物的血管内皮功能障碍预测模型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预测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