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地西他滨单药治疗急性髓系白血病(AML)/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早期复发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出现微小残留病灶(MRD)阳性的AML/MDS患者19例(其中AML 18例,MDS-EB-1 1例),使用地西他滨治疗。结果:移植后首次检测到MRD阳性中位时间为4(1~44)个月。所有患者使用地西他滨1~4个疗程,中位随访时间25(9~53)个月。15例评价为有效,总有效率78.9%(15/19),且至随访截止持续MRD阴性。9例患者使用1个疗程后MRD阴性,5例使用地西他滨2个疗程后MRD转阴,1例使用地西他滨3个疗程后MRD转阴。4例评价为疗效不佳,其中2例分别使用地西他滨2个及4个疗程,期间MRD持续阳性,后形态学复发;2例用药后1个月复查形态学复发。死亡6例,5例为疾病进展死亡,1例为使用地西他滨7个月后血常规下降,脑出血死亡。MRD阳性患者使用地西他滨治疗后中位无病生存时间17(1~30)个月,中位总生存时间19(2~30)个月。地西他滨治疗后3年预期总生存率68.0%±13.7%,3年预期无病生存率63.0%±11.1%。结论:地西他滨单药治疗可使造血干细胞移植后MRD阳性患者再次达到分子生物学缓解,提高造血干细胞移植疗效,且不良反应小,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地西他滨、西达本胺联合CAG化疗方案治疗难治或复发急性髓性白血病(AML)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采用地西他滨、西达本胺联合CAG化疗方案治疗的难治或复发AML的临床特点和转归。结果:复发AML共11例,难治AML 4例。化疗前骨髓原始细胞中位数为25.5%(1.5%~97.0%)。采用地西他滨、西达本胺联合CAG方案1个周期化疗后,9例患者获得了完全缓解或血常规不完全恢复的完全缓解(CR+CRi),分别为3例核因子阳性的AML、2例涉及KMT2A基因的AML、2例复杂染色体AML、1例IDH1突变AML和1例伴inv(3)(q21.3q26.2)的AML。而2例CSF3R突变的AML均未获缓解。最常见的不良事件为感染和腹泻。化疗后桥接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患者共11例,未桥接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患者4例,5个月总生存率分别为100%和50%(P=0.014)。死亡共2例,均为经化疗后不缓解患者。结论:地西他滨、西达本胺联合CAG化疗方案治疗复发难治AML安全性良好,获得了60%的缓解率;桥接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可明显改善生存。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并发曲霉菌肺炎的白血病患者行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7例伴曲霉菌肺炎的白血病患者成功完成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的过程。结果入组7例患者中,男4例,女3例,中位年龄22.8(13-37)岁,随访时间均大于6个月,移植后1个月复查患者嵌合体均为100%完全供者嵌合。移植后平均抗真菌治疗时间为3个月,7例患者肺部真菌感染全部达到显效,造血干细胞100%植入,无1例发生相关死亡。结论伴发曲霉菌肺炎的白血病患者采用有效的抗真菌治疗方案仍然可以接受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并不会影响供者造血干细胞植入,且患者耐受性良好,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4.
赵继学 《山东医药》2008,48(3):100-101
采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儿童白血病21例,其中非血缘脐血移植12例,同胞脐血移植4 例,同胞外周血干细胞移植2 例,同胞骨髓移植2 例.预处理方案为白消安/环磷酰胺或环磷酰胺/全身照射.结果21例均完成移植手术,其中16例无病存活(76.19%),1 a生存率为79.2% ,预计5 a生存率为60.14 %.认为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儿童白血病疗效可靠,其中脐血移植具有控制容易、搜寻时间短等优点.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第二次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治疗白血病的疗效,探讨如何提高二次移植的成功率.方法:总结本院2012-2019年11例因allo-HSCT后复发行第二次allo-HSCT(更换供者)的急性白血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其治疗过程及转归,并分析二次移植前患者的缓解状态、供者选择、预处理方案等...  相似文献   

6.
蓝梅 《中国临床新医学》2013,6(12):1217-1221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是目前治疗白血病最有效的一种手段。移植的适应证及疗效因白血病的类型不同而有所差异;预处理方案的选择根据患者具体病情而定;移植相关并发症主要为感染、移植物抗宿主病、肝静脉闭塞病。该文对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白血病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7.
<正>病例1:男,22岁。患者因确诊慢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急变2个月余,拟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于2015年10月入院。患者入院前1年因出现反复颜面部皮肤脓肿就诊,经骨髓穿刺检查确诊为慢性粒单细胞白血病伴多种基因突变,当时拒绝治疗。随访中白细胞(WBC)进行性升高,血小板(PLT)、血红蛋白(Hb)进行性下降,脾脏进行性增大。分别于入院前5个月和4个月接受2疗程地西他滨化学治疗  相似文献   

8.
目的:本研究探讨慢性粒单核细胞型白血病(CMML)的临床特点及影响其预后的相关因素,评估IPSS、WPSS及MDAPS3个积分系统在CMML预后中的应用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03年5月-2009年7月CMML病例18例,选取同期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AML-M5)58例作为对照。结果:CMML伴有明显的多系病态造血。干细胞相关抗原CD34、CD117的表达较低,HLA-DR、CD117、CD14抗原表达均低于AML-M5(P<0.05),CD11b抗原表达高于AML-M5(P<0.05)。结论:WPSS积分系统对CMML的预后评估较为理想;CMML时干细胞相关抗原的表达均较低;CD11b高表达可能与CMML的预后不良有关;常规化疗对CMML的治疗效果不佳,造血干细胞移植是目前惟一有可能治愈CMML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FCA(氟达拉滨+减量环磷酰胺+抗胸腺细胞球蛋白)作为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SAA)患者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预处理方案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2014年11月-2020年5月在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骨髓移植中心接受allo-HSCT治疗的27例SAA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其中男13例(48.1...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对比亲缘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与酪氨酸激酶抑制剂STI571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90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慢性期患者,分为2组,其中亲缘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组23例,均采用经典或改良BuCy2方案预处理,短程甲氨蝶呤联合环孢素A(MTX+CsA)方案预防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STI571组67例,每天应用STI571 400mg,每周复查血常规,每3个月进行骨髓象及细胞遗传学检查,根据血象和骨髓象调整剂量。结果:观察截止时,移植组和STI571组获得细胞遗传学完全缓解率分别为100%和60%(P〈0.01),但移植组和STI571组的2年生存率分别为77.03%和83.33%,2组患者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相比,STI571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治疗相关并发症较少较轻,但获得细胞遗传学完全缓解率较低。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早期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的患病率、临床特征、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对我院连续接受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的258例患者中确诊为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的6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及总结.结果:结核病的发生率为2.32%(6/258),在单倍型、非血缘、同胞相合移植3种不同移植方式中发生率分别为1.90%、...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地西他滨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的临床疗效与不良反应,并探讨治疗后P15基因的甲基化水平变化。方法对广东省人民医院血液科2009年11月至2012年3月接受地西他滨治疗的31例MDS患者[难治性血细胞减少伴多系病态造血(RCMD)9例,难治性贫血伴有原始细胞增多I(RAEB-Ⅰ)11例,RAEB-Ⅱ7例,慢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CMML)4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28例接受5 d方案,3例接受3 d方案。从中抽取7例RAEB-Ⅰ及RAEB-Ⅱ患者,使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PCR)连续监测其P15基因甲基化水平的变化。结果在可评估的28例患者中,完全缓解(CR)3例,骨髓完全缓解伴血液学改善(m CR+HI)5例,骨髓完全缓解(m CR)7例,单纯血液学改善(HI)3例,疾病稳定(SD)9例,疾病进展1例,CR率10.7%,总有效率(CR+m CR+HI)64.3%,2年生存率为46.4%。经地西他滨治疗后,患者P15基因明显降低,且用药后第1周下降幅度最大,达20%~60%。结论地西他滨治疗MDS患者具有一定疗效,不良事件具有可控性,且治疗后P15基因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13.

常规诱导化疗无法达到缓解或缓解后复发是急性白血病患者治疗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DNA 甲基化转移酶 抑制剂地西他滨可抑制DNA 甲基化, 在肿瘤细胞中具有双重性作用, 包括激活沉默基因以及低剂量促分化、高剂 量产生细胞毒性。近年来, 地西他滨无论是联合化疗药物, 还是联合其他靶向药物或造血干细胞移植, 正越来越多 地应用于复发难治急性白血病, 特别是急性髓细胞白血病的治疗中。  相似文献   


14.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白血病2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治疗白血病的疗效、造血重建及存活情况。方法哈尔滨血液病肿瘤研究所2003年3月至2006年7月进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的白血病患者20例,其中同胞间人类白细胞抗原(HLA)相合的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PBSCT)12例,无亲缘关系HLA不全相合脐血移植(UCBT)4例,无关供者的异基因外周血干细胞移植(其中1例HLA-CW位点亚型不合)3例,无关供者骨髓移植1例(经过去除红细胞处理)。结果19/20受者获造血重建,UCBT患者造血重建速度较HLA相合的同胞allo-PBSCT慢,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20例患者中发生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GVHD)7例,其中4例Ⅰ~Ⅱ度,3例Ⅲ~Ⅳ度。3例患者死于复发,3例死于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另15例至今仍无病存活,中位存活时间30(1~41)个月。结论allo-HSCT是目前治愈白血病的有效方法,对于无同胞HLA相合的供者,选择较高细胞数量,HLA1~2个位点不合的UCBT仍然有效、可行。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单倍体与同胞相合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恶性血液病疗效及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分析2013年6月—2019年12月于山西白求恩医院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的82例恶性血液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急性髓系白血病51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11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20例。同胞全相合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MSD-HSCT)30例,单倍体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Haplo-HSCT)52例。结果:82例患者中位随访时间为15个月,总植入率为87.8%,移植前疾病未缓解者MSD-HSCT组占26.7%(8/30),Haplo-HSCT组占15.4%(8/52),Haplo-HSCT组和MSD-HSCT组移植后2年总生存率(OS)分别为63.3%和65.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71),其中Haplo-HSCT组患者Ⅰ~Ⅱ度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GVHD)发生率为73.1%(38/52),明显高于MSD-HSCT组的46.7%(14/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7),其余移植相关并发症包括植入失败率、Ⅲ~Ⅳ度aGVHD、外周血巨细胞病毒、EB病毒、出血性膀胱炎,2组比较均差异...  相似文献   

16.
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白血病的某些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血病是一组异质性的造血干/祖细胞恶性克隆性疾病,造血干细胞移植是治愈白血病的有效手段。随着造血干细胞移植的广泛开展和相关分子生物学及免疫学等基础研究的迅速进展,造血干细胞移植临床也得到了相应发展。本文简要介绍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某些进展。移植时机的掌握造血干细胞移植应当包含在白血病的治疗计划中。高危性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ANLL)一旦确诊就应将干细胞移植作为治疗计划的一个重要部分。国际骨髓移植登记处(IB MTR)对1989年~1995年108个移植中心进行的同胞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进行分析后发现[1],ANLL患者在获得完…  相似文献   

17.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为一组异质性造血干细胞克隆性疾病,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是目前唯一能够治愈MDS的方法,然而在移植对象、移植时机和预处理方案的选择上仍存在分歧,值得深入研究以提高其疗效。现对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PBSCT)治疗26例MDS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为改进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正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白血病复发是白血病的主要致死原因,多为受者细胞源性白血病复发,供者细胞源性白血病(donor-cell-derived leukemia,DCL)发生率极低,国内外仅有零散报道。本文报道1例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患者行非血缘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相似文献   

19.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是治愈白血病的唯一有效方法,但是受供者来源的限制,许多患者没有接受移植治疗的机会,随着移植技术的进步,亲缘供体的半相合移植取得成功,针对青少年白血病发病率高的现实,2003年我们完成了3例亲子间造血干细胞移植,观察以父母或子女为供体的造血干细胞移植的疗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Ph染色体阳性白血病患者经伊马替尼治疗后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6月至2005年6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血液病研究所住院的难治性Ph染色体阳性的39例白血病患者经伊马替尼治疗后再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效果,观察伊马替尼对造血重建、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总存活率(OS)、无病存活率(DFS)、复发率和移植相关并发症的影响。结果伊马替尼治疗后,18例患者血液学完全缓解,9例骨髓缓解,4例部分缓解,4例无效或疾病进展,总有效率79.49%,无重度非血液学毒性反应;移植后中性粒细胞和血小板植活中位时间分别为14d和13.5d;Ⅱ~Ⅳ度和Ⅲ~Ⅳ度急性GVHD累积发生率分别为61.53%和15.38%;根据对伊马替尼治疗的效应分为完全缓解组和未完全缓解组,其3年预期OS和DFS分别为(73.51±9.61)%对(36.36±14.50)%和(61.28±12.37)%对(31.25±13.98)%,3年累积复发率为20.41%对75.00%;4例患者死于重度移植相关并发症。结论应用伊马替尼后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难治性Ph染色体阳性白血病的方法,尤其达完全缓解后行移植,可望提高此类患者的临床治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