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先天性巨结肠(Hirschsprung's disease,HSCR)是一种多基因与环境共同作用的复杂疾病,遗传易感性和胚胎期肠道微环境紊乱是其发病的两大主要原因,但其病因及发病机制仍不明确。随着对HSCR发病机制不断深入的研究,发现DNA甲基化异常可能参与神经嵴细胞的增殖、成熟、分化和迁移等过程,从而导致HSCR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在先天性巨结肠(Hirschsprung’s disease,HSCR)结肠平滑肌上钙库操纵性钙通道(store-operated calcium channel,SOCC)的相关的基因及蛋白Orai1和Stim1表达,初步探索SOCC与HSCR结肠动力障碍机制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7年4月至2018年7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及嘉兴市妇幼保健院接受手术治疗的HSCR患儿24例。其中,男17例,女7例,均为常见型巨结肠;年龄为(8.6±3.6)个月,范围为6~14个月。采用蛋白质印迹法、荧光定量PCR、免疫组织化学等技术,在24例HSCR患儿手术切除的近端切缘段(正常段)、狭窄段和扩张段结肠平滑肌标本中检测与SOCC相关的基因及蛋白Orai1和Stim1的表达情况。结果蛋白质印迹法结果显示24例HSCR患儿结肠狭窄段Orai1及Stim1蛋白的表达水平与扩张段相比明显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746,P=0.012;t=2.779,P=0.011);扩张段Orai1及Stim1蛋白的表达水平与近端切缘段相比也明显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296,P=...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在先天性巨结肠(Hirschsprung's disease,HSCR)结肠平滑肌上钙库操纵性钙通道(store-operated calcium channel,SOCC)的相关的基因及蛋白Orai1和Stim1表达,初步探索SOCC与HSCR结肠动力障碍机制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7年4月至2018年7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及嘉兴市妇幼保健院接受手术治疗的HSCR患儿24例。其中,男17例,女7例,均为常见型巨结肠;年龄为(8.6±3.6)个月,范围为6~14个月。采用蛋白质印迹法、荧光定量PCR、免疫组织化学等技术,在24例HSCR患儿手术切除的近端切缘段(正常段)、狭窄段和扩张段结肠平滑肌标本中检测与SOCC相关的基因及蛋白Orai1和Stim1的表达情况。结果蛋白质印迹法结果显示24例HSCR患儿结肠狭窄段Orai1及Stim1蛋白的表达水平与扩张段相比明显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746,P=0.012;t=2.779,P=0.011);扩张段Orai1及Stim1蛋白的表达水平与近端切缘段相比也明显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296,P=0.031;t=2.403,P=0.025);狭窄段Orai1及Stim1蛋白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近端切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5.915,P<0.01;t=7.726,P<0.01)。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和扩张段相比,狭窄段Orai1和Stim1的mRNA的表达明显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330,P=0.029;t=2.698,P=0.013);扩张段Orai1和Stim1的mRNA的表达也较近端切缘明显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425,P=0.024;t=2.186,P=0.039);狭窄段Orai1及Stim1的mRNA的表达显著高于近端切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7.332,P<0.01;t=18.052,P<0.01)。免疫组织化学结果也显示与扩张段相比,Orai1和Stim1蛋白在狭窄段的表达明显增加,扩张段Orai1和Stim1蛋白的表达较近端切缘段亦明显增加。结论HSCR患儿结肠病变部位平滑肌层的SOCC的表达明显增强,说明该信号通路的异常可能与HSCR的结肠动力障碍机制相关。  相似文献   

4.
对2021年3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新生儿外科收治的1例Mowat-Wilson综合征(MWS)合并先天性巨结肠(HSCR)、阴道闭锁患儿的临床特征及基因特征进行回顾性分析。患儿, 女, 8月龄, 以"便秘9 d, 腹胀2 d"为主诉就诊, 下消化道造影及直肠黏膜活检结果均提示HSCR, 且存在特殊面容及运动发育落后。全外显子组检测示:ZEB2基因c.2761C>T(p.R921*)杂合突变, 为自发性突变。行腹腔镜辅助经肛改良Soave根治术后患儿排便正常, 随访期间未出现手术相关并发症。经康复治疗后患儿运动发育改善。文献复习发现2例女性病例, 临床表现与本例患儿相似, 但基因型不同。本病例拓展了ZEB2基因致病临床表型谱。  相似文献   

5.
关于先天性巨结肠的分型,国内和国际的标准并不一致.相对而言,国内分型细致而复杂,国际分型简单且清晰.本文通过回顾国内外先天性巨结肠分型的历史,结合近年来先天性巨结肠的基础研究情况、临床表现、手术方式及术后管理等方面工作进展,对先天性巨结肠的分型进行述评.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用相对的两对引物一聚合酶链反应(polyrnerase chain reactionwith confronting two-pair primer,PCR-CTPP)技术在SIPl基因多态性检测中的应用,探讨先天性巨结肠症(Hirschsprung disease,HSCR)SIP1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特点.方法 采用PCR-CTPP技术检测分析60例HSCR患儿SIPl基因第8外显子多态性,并与聚合酶链反应一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PCR-RFLP)技术检测结果对比,探讨PCR CTPP在单核苷酸多态性(SNP)检测及分析中的应用.结果 经PCR-CTPP扩增出SIPl基因第8外显子CTG→CCG与GGC→GAC三种基因型相应的DNA片段,与DNA测序结果符合.HSCR符合杂合性突变.结论 PCR-CTPP技术成本较低、省时、操作简便,结果稳定可靠,对于SNP研究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HSCR患儿SIPl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值得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7.
目的 检测MicroRNA-939(miR-939)和性别决定区相关HMG族盒蛋白4(Sry-related HMG box 4,SOX4)在先天性巨结肠(Hirschsprung's disease,HSCR)中的表达水平,评估miR-939在SOX4调控肠神经嵴前体细胞(enteric neural crest c...  相似文献   

8.
目的鉴定与肠神经系统发育以及先天性巨结肠(HSCR)发生相关的转录因子。方法运用ChEA3数据库对调控HSCR易感基因表达的转录因子进行预测以及富集分析,使用GeneMANIA在线工具构建转录因子与靶基因的蛋白-蛋白相互作用网络图,探讨其可能调控的分子通路,以Human Protein Atlas数据库对转录因子进行蛋白表达定位,探究其在神经系统和结肠的表达情况。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验证相关转录因子在30例HSCR患儿的狭窄段和扩张段肠管标本中的表达差异。结果用ChEA3数据库对已报道的119个HSCR易感基因的转录因子预测及富集分析发现,FOXP2可以靶向作用于其中46个基因。在GeneMANIA数据库中分析显示FOXP2可能调控多个HSCR易感基因的表达,与Hedgehog通路的GLI3共表达,与PTCH1存在遗传相互作用。Human Protein Atlas数据库分析显示,FOXP2蛋白在脑神经元细胞和结肠组织中高表达。30例HSCR患儿中位年龄为1岁,其中男23例、女7例,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FOXP2的mRNA表达量在病变组织较临近正常组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819,P0.001)。结论 FOXP2可能通过调控Hedgehog信号通路,影响肠神经细胞发育过程,与HSCR的发病相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 通过检测先天性巨结肠(HSCR)患儿结肠组织内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受体α1(GFRα1)及果蝇Zeste基因增强子人类同源物2(EZH2)的表达水平,探讨EZH2在调控GFRα1基因表达及HSCR发病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随机选取24例行巨结肠根治术的HSCR患儿,取痉挛段结肠组织为试验组。以同期18例因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而接受手术治疗的患儿,取手术切除的坏死结肠组织作为对照组。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及Western blot检测两组结肠组织内GFRα1、EZH2的表达水平。将人神经母细胞瘤细胞SHSY5Y分为EZH2过表达组和阴性对照组,EZH2过表达组转染pCMV6-EZH2质粒,阴性对照组转染pCMV6质粒,检测转染后细胞中GFRα1、EZH2的表达水平。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GFRα1及EZH2 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降低(P < 0.05),且EZH2蛋白表达水平与GFRα1蛋白呈正相关(r=0.606,P=0.002)。与阴性对照组相比,EZH2过表达组EZH2及GFRα1表达水平明显上调(P < 0.05)。结论 HSCR患儿结肠组织中EZH2低表达可能是GFRα1表达不足,诱发HSCR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0.
粘附分子及其配体在先天性巨结肠发生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先天性巨结肠(HSCR)是一种常见的胃肠道发育畸形,有遗传倾向,其病理基本变化是病变肠段肌间神经丛和粘膜下神经丛内神经节细胞完全缺如。关于神经节细胞缺如的原因目前主要有以下三种学说:①胚胎发育期,形成神经元的神经嵴细胞分化及向肠道移行过程中发生障碍,停顿越早无神经节细胞段越长;②神经嵴细胞迁移到肠壁中去后某些局部因素的变化,如肠道缺血的作用,阻止了峭细胞聚集或导致已聚集起来的细胞  相似文献   

11.
先天性巨结肠是小儿外科常见消化道畸形之一,其手术技术已经相对成熟,但仍有少数患者因术后中远期并发症而接受再次手术.本文回顾近年发表的相关文献,并结合自身临床经验,对先天性巨结肠根治术后并发症的病因、如何避免并发症的发生以及再次手术技巧进行系统阐述.  相似文献   

12.
先天性巨结肠(Hirschsprung's disease,HSCR)是一种常见的先天性消化道发育畸形,以病变肠管神经节细胞缺乏为特征,发病率约1/5000,男女比例约4:1.HSCR的治疗主要包括手术治疗和非手术治疗,目前通过手术切除无神经节细胞肠段及移行段仍为HSCR的主要治疗方式.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HSCR非手...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总结先天性巨结肠根治术后因便秘接受再次手术的原因 、手术方式及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胃肠外科2016年7月至2019年7月收治的19例行巨结肠根治术后因便秘复发保守治疗无效而再次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便秘复发原因:病变肠管切除不足(47.4%)、获得性无神经节细胞症(31.6%)、机械性梗阻(...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根据病情选择单纯改良经肛门Soave术、辅助小切口手术或辅助腹腔镜手术对先天性巨结肠进行个性化治疗,并评价其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2002年1月至2010年12月,对137例先天性巨结肠患儿采用改良一期经肛门Soave术(Ⅰ组),并根据年龄、影像学检查、病变类型选择个性化手术方案,其中单纯经肛门手术81例(ⅠA组),辅助左下腹皮横纹小切口手术13例(ⅠB组),腹腔镜辅助手术43例(ⅠC组).并与1999年1月至2001年12月间112例(Ⅱ组)实施传统经肛门Soave术的患儿进行比较,其中单纯经肛门手术87例(ⅡA组),开腹辅助手术35例(ⅡB组).统计学分析采用两样本t检验、卡方检验以及Fisher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①Ⅰ组和Ⅱ组患儿术前临床资料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②与ⅡA组相比,ⅠA组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肛门功能恢复好.③与ⅡB组相比,ⅠB与ⅠC组术后并发症少,肛门功能恢复好,而ⅠB与ⅠC组无差异.结论 根据不同病情个性化选择单纯改良经肛门Soave术、辅助小切口手术或辅助腹腔镜手术,可有效减少手术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先天性巨结肠的一种术中快速诊断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先天性巨结肠的术中快速诊断方法。方法 17例术前诊断为巨结肠的患儿,术中分别在狭窄段、移行段和扩张段取三份全层标本,以直肠肛门畸形患儿结肠造瘘术后关闭瘘口时的结肠标本为正常对照,利用一种快速AchE染色方法,将标本孵育时间分别确定为1、3、5、10、15、30min,同时进行冰冻切片HE染色并和正常组比较。结果 快速AchE染色法标准孵育时间5min后出现深褐色的沉淀,我们可以识别出增生的胆碱能神经纤维,而正常组神经纤维不显色,如果结合冰冻切片HE染色观察神经节细胞使结果更准确。结论 这种简单而可靠的快速AChE染色方法可以和冰冻切片HE染色联合应用在术中诊断HD和IND,并判断异常肠段的范围。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ZEB2和PTEN在先天性巨结肠中的表达情况,探讨两者在先天性巨结肠发生中可能的调控关系。方法采用实时定量PCR和蛋白电泳技术检测64例先天性巨结肠狭窄段和扩张段中ZEB2和PTEN mRNA及蛋白表达情况。采用Pearson相关性检验分析ZEB2和PTEN在先天性巨结肠狭窄段和扩张段中表达的相关性。在体外细胞SH-SY5Y中应用ZEB2 siRNA干扰技术降低ZEB2表达,检测其对PTEN表达的影响,利用Transwell实验、CCK-8实验和流式细胞仪技术检测ZEB2对细胞迁移、增殖、周期和凋亡功能。结果 ZEB2和PTEN mRNA在先天性巨结肠狭窄段的表达均比扩张段显著增高(ZEB2:1.2 823±0.1 323 vs 0.987 7±0.124 9,P=0.007 3;PTEN:0.113 2±0.010 9 vs 0.045 9±0.005 8,P0.001)。ZEB2和PTEN在先天性巨结肠狭窄段和扩张段组织中蛋白表达与mRNA表达一致(ZEB2:0.709±0.035 vs 0.531±0.027,P=0.016 6;PTEN:0.466±0.047 vs 0.234±0.052,P=0.029 3)。ZEB2与PTEN mRNA表达在巨结肠狭窄段(r=0.48,P0.001)和扩张段(r=0.54,P0.001)中均呈显著正相关。干扰ZEB2mRNA表达后,体外细胞SH-SY5Y的PTENmRNA和蛋白表达显著下降,细胞增殖和迁移能力受到显著抑制。结论 ZEB2和PTEN在先天性巨结肠狭窄段中表达显著增加;ZEB2表达增加可能是PTEN通过竞争性内源性RNA机制调控后的继发性的改变。  相似文献   

17.
Hirschsprung’s disease (HSCR) is a congenital disorder characterized by failure of the neural crest cells to migrate and populate the distal bowel during gestation affecting different lengths of intestine leading to a distal functional obstruction. Surgical treatment is needed to correct HSCR once the diagnosis is confirmed by demonstrating the absence of ganglion cells or aganglionosis of the affected bowel segment. Hirschsprung’s disease associated enterocolitis (HAEC) is an inflammatory complication associated with HSCR that can present either in the pre- or postoperative period and associated with increased morbidity and mortality. The pathogenesis of HAEC remains poorly understood, but intestinal dysmotility, dysbiosis and impaired mucosal defense and intestinal barrier function appear to play a significant role. There is no clear definition for HAEC, but the diagnosis is primarily clinical, and treatment is guided based on severity. Here, we aim to provide a comprehensive review of the clinical presentation, etiology, pathophysiology, and current therapeutic options for HAEC.  相似文献   

18.
新生儿巨结肠类缘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新生儿期先天性巨结肠类缘病(HAD)的临床和病理特征及恰当的处理方式。方法回顾性总结1990~2004年间手术治疗的HD患儿315例,重新复习术后病理切片(HE染色)。发现新生儿HAD17例。其中14例表现为腹胀、便秘、呕吐;3例表现为肠穿孔的症状。病理分型混合型11例:HD IND3例、HD 节细胞减少症1例、HD 节细胞未成熟7例;单纯型6例:IND3例、肠神经元发育异常3例。经历的手术方式:单纯肠造瘘;小肠部分切除 肠吻合或造瘘;右半结肠切除;巨结肠根治术;造瘘口关闭术;肠粘连松解术等。6例行过2次手术;10例曾行3次(包括3次)以上手术;1例行回肠造瘘。13例已行巨结肠根治术。结果2例死于多次手术导致的肠功能异常、营养不良、感染等;2例需经常回流洗肠协助排便;1例回肠造瘘后4月在观察中;2例失访;其余随年龄增长肠道功能逐渐恢复正常。结论HAD的存在应引起临床医生足够的重视,疑似HD的患儿术前应尽量做到诊断明确,以便施以正确的术式,避免多次手术。按HD根治术后效果不满意者,应再复习病理切片,防止遗漏HAD的诊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