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 毫秒
1.
本文介绍了用ePTFE缝线作人工腱索行二尖瓣成形术 14例的体会。 14例中用ePTFE缝线作人工腱索 17根 ,二尖瓣成形主要有四种方法 :瓣叶部分切除、切缘缝合 ,然后再在瓣缘和乳头肌间建立人工腱索。二尖瓣裂隙伴卷曲瓣叶的人工腱索重建。大瓣部分切除、自体心包片修补瓣叶后 ,人工腱索重建。瓣叶矩形切除、瓣环Kay成形术。结果 ,因持续性Hb尿再次手术行二尖瓣置换和晚期死亡各 1例 ,其余患者术后恢复满意。作者认为只要正确选择病例 ,用ePTFE缝线作人工腱索行二尖瓣成形术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改良人工腱索技术在右胸微创切口二尖瓣成形术中的应用技巧,并评价其治疗效果。 方法 2009年6月至2015年1月,经右胸微创切口应用改良人工腱索技术修复二尖瓣前叶或/和后叶脱垂引起的重度二尖瓣关闭不全58例,术中在脱垂瓣叶对应的乳头肌上将不带垫片的ePTFE缝线作“U”型缝合,两头的针线则均在距缘3~5mm处缝合于脱垂瓣叶的游离缘,先将每根线在脱垂的瓣缘缝两针,在置入“C”型二尖瓣成形环后,通过左心室的反复注水试验,调整人工腱索的长度至最佳位置,直至完全纠正瓣叶脱垂和二尖瓣反流,最后每根针线再在瓣缘缝一针,打结固定。术中常规应用经食道超声(TEE)评价成形效果。 结果 全部患者均成功接受二尖瓣成形术,每例患者平均植入2.1 ± 0.7根ePTFE人工腱索(1~3根)。术中平均体外循环时间约85.7 ± 9.5 min(72~123 min),平均主动脉阻断时间约61.9 ± 9.3 min(48~95 min)。二尖瓣成形术后,术中TEE显示二尖瓣无反流或微量反流47例,轻度反流11例。出院时,复查经胸超声心动图显示二尖瓣无反流或微量反流41例,轻度反流15例,轻中度反流2例。术后随访6~73个月(平均29.4 ± 18.9个月),无远期死亡;无反流或微量反流36例,轻度反流18例,中度反流2例,重度反流2例。术后1年、3年、5年时,中度以上二尖瓣关闭不全免除率为96.6 ± 2.4%、93.9 ± 3.5%、90.1 ± 5.0%。 结论 改良人工腱索技术可安全、有效地应用于右胸微创切口二尖瓣成形术中,操作简单易行,人工腱索的调整、固定方便,早、中期效果满意。术中根据二尖瓣的病变情况选用个体化的成形方法,适当的腱索数量、准确的腱索缝合部位及适宜的腱索长度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人工二尖瓣腱索解放军总医院心血管外科袁师敏综述朱朗标审校1二尖瓣腱索二尖瓣腱索是起源于左心室两组乳头肌顶部或直接起源于左心室壁的纤维索。附于二尖瓣瓣叶的腱索称为真腱索,附于其它部位,如肌肉的腱索称为假腱索。大多数腱索发出后或附着前部分支,少数于腱索中...  相似文献   

4.
5.
用ePTFE缝线作人工腱索行二尖瓣成形术8例,共做人工腱索21根,同期行冠状动脉搭桥2例、房间隔缺损修补1例、三尖瓣成形3例.术后1例出现二尖瓣中度反流,再次转机,加用edge to edge技术后,食管超声复查示轻度反流,其余患者无二尖瓣反流或轻微、轻度反流.随访1~30个月,二尖瓣反流均无明显加重.认为ePTFE作为人工腱索治疗二尖瓣前叶脱垂效果可靠,术中准确确定人工腱索的长度是关键,术中食管超声心动图检查可确定手术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人工腱索在风湿性二尖瓣狭窄老年患者二尖瓣置换术(MVR)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29例风湿性二尖瓣狭窄、瓣膜钙化及风湿性二尖瓣狭窄为主伴闭锁不全MVR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传统切除全部瓣膜及瓣下结构(A组)55例,切除全部瓣膜后植入人工腱索组(B组)74例,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早期死亡率、左心室大小与功能、术后低心排综合征、术后并发症。结果 B组无围术期死亡;A组术后早期死亡3例(5.4%),1例死于左室破裂,1例死于反复室颤,1例死于严重低心排,术后6、12个月心脏超声随访结果显示B组术后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比A组有明显改善,LVEF和LVESD的改善差异显著(P<0.05),心功能、术后低心排综合征、术后并发症B组均优于A组。结论植入人工腱索可保留乳头肌及瓣下结构的功能,有利于维持左室形态及左心功能的恢复,减少术后并发症,远期疗效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使用ePTFE人工腱索治疗二尖瓣关闭不全的近期疗效。方法对15例接受ePTFE人丁腱索进行二尖瓣成形患者手术前后心功能,二尖瓣反流程度,左心室、左心房内径大小,左室射血分数进行对比。结果患者手术后心功能明显改善,心腔明显缩小。左室舒张末径从术前(59.70±6.23)mm减少为(47.30±5.54)mm,左室收缩末径从术前(39.60±5.46)mm减少为(33.40±5.33)mm,左房内径从手术前(50.20±8.19)mm减少为(39.00±5.23)mm,二尖瓣反流程度从术前3.5±0.5减少为1.1±0.3。结论ePTFE作为二尖瓣腱索的人工替代物近期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8.
目的回顾性分析18例二尖瓣人工瓣环成形术的疗效。方法风湿性病变3例,退行性变11例,先天性病变4例。重度关闭不全16例,中度关闭不全2例。根据二尖瓣病理改变对瓣叶和瓣下结构做针对性瓣膜成形术后,均植入人工瓣环。10例在经食道超声心动图监测下行成形术。结果成形中术后二尖瓣无返流6例,轻度返流9例,中度返流1例。2例改行二尖瓣置换术。随访7个月至6年7个月,平均3.6年,心功能均有显改善。结论对于  相似文献   

9.
目的:回顾预制人工腱索环和二尖瓣成形环置入术治疗二尖瓣脱垂,探讨此手术对二尖瓣脱垂的治疗效果。方法:2008年1月至2012年12月间,回顾性分析北京安贞医院收治的15例二尖瓣脱垂患者,其中男性10例,女性5例,年龄(48.5±3.2)岁,SBE后腱索断裂导致关闭不全2例,单纯腱索断裂导致关闭不全8例,腱索延长导致关闭不全5例。术前超声心动图(TEE)显示:根据Carpentier标准,前叶脱垂10例,后叶脱垂3例,前叶合并后叶脱垂2例。所有患者二尖瓣均为重度关闭不全,反流面积(11.0±0.9)cm2,1例合并三尖瓣重度反流。术前射血分数(EF)平均(64.9±1.9)%,左心室舒张末直径(LVDD)平均(54.9±1.4)mm,左心房直径(LA)平均(42.9±1.7)mm。所有患者均经胸正中切口,体外循环下行预制人工腱索环移植,移植腱索数量为(3.6±0.3)根,腱索长度(15.4±1.5)mm,平均体外循环时间(113±11.7)min,平均主动脉阻断时间(86±9.8)min。3例患者置入SJ成形环,12例患者置入爱德华成形环,1例患者同时行三尖瓣成形术。结果:术后无死亡,无恶性心律失常及其他严重并发症。术后复查TEE显示少量反流3例,微量反流8例,未见反流4例。术后EF平均(60.2±2.9)%,未见明显改变。LVDD平均(46.5±1.1)mm,LA平均(32.9±1.2)mm,均较术前明显改善。随访12~57个月,平均(35.7±4.3)个月,少量反流3例,无或微量反流12例。结论:预制人工腱索环和二尖瓣成形环置入术治疗二尖瓣脱垂近中期效果确切,但是远期预后尚需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人工腱索置入的二尖瓣置换术后5年效果。方法:将术后随访>5年的行二尖瓣置换患者分为两组。组1患者二尖瓣置换同时行人工腱索置入;组2二尖瓣置换时保留全部或部分后瓣患者,每组各30例。将术后5年的超声结果进行比较,同时比较术前、术后各组间数据差别。结果:对于二尖瓣替换手术,人工腱索置入与保留瓣下结构患者术后各项指标均有良好的改善,中期效果相当。结论:当二尖瓣置换手术中瓣下结构严重钙化,腱索、乳头肌与瓣膜重度粘连及融合导致其无法保留的风湿性心脏病患者中,人工腱索置入不失为一种合适的选择。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比较单纯二尖瓣后叶脱垂应用瓣叶切除或人工腱索技术行二尖瓣成形术的手术效果。 方法 2010年12月至2013年12月, 384例患者病因单纯二尖瓣后叶脱垂导致的二尖瓣反流于我科行二尖瓣成形术,其中单纯人工腱索者33例(8.6%)、单纯瓣叶切除者258例(67.2%)。应用倾向评分匹配进行配对,分为人工腱索组(n=32)与瓣叶切除组(n=32),并进行比较。回顾性分析两组围手术期情况及术后随访结果。结果 倾向评分匹配后人工腱索组和瓣叶切除组的各项术前指标无统计学差异。两组均顺利完成手术,无围手术期死亡。两组体外循环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均有统计学差异(P=0.009、0.013)。人工腱索组使用较大二尖瓣成形环更多(P=0.019)。两组出院前左室射血分数(LVEF)、舒张期二尖瓣跨瓣峰值压差(TMG)均无统计学差异。平均随访(31.8±11.9)个月,两组患者生存、再次手术、≥中度二尖瓣反流、舒张期二尖瓣跨瓣峰值压差、再次手术均无统计学差异,但人工腱索组LVEF为(66.0±4.1)%,瓣叶切除组LVEF为(61.5±5.9)%,两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07)。 结论 人工腱索技术和瓣叶切除技术都可以有效地修复二尖瓣后叶脱垂。人工腱索技术与瓣叶切除技术相比更有利于术后左室功能,但两种技术在术后生存及二尖瓣反流情况上并无差异。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Loop-in-Loop技术应用于胸腔镜辅助下右胸小切口二尖瓣成形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并总结我院2018年6月—2020年9月46例单纯二尖瓣反流患者采用Loop-in-Loop技术行胸腔镜辅助下右胸小切口二尖瓣成形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术后早期疗效,应用Kaplan-Meier曲线估算总体远期免于中度及以上二尖瓣反流发生率。结果:患者均成功手术,无瓣膜置换和中转开胸,围术期未见患者死亡。术后早期并发症包括:因胸壁出血二次开胸止血2例,肺部感染3例,新发心房颤动4例。出院前复查超声提示无或微量二尖瓣反流28例(60.9%),轻度二尖瓣反流16例(34.8%),轻-中度二尖瓣反流2例(4.3%)。术后39例(84.8%)患者随访成功,平均随访时间(26.3±15.2)个月,超声提示中度二尖瓣反流2例,重度二尖瓣反流2例(其中1例行二尖瓣置换)。Kaplan-Meier曲线表明,术后12、24和36个月,免于中度以上二尖瓣关闭不全的概率为(96.2±3.5)%、(94.7±3.8)%和(93.4±4.6)%。结论:Loop-in-Loop技术安全有效,可应用于电视胸腔镜辅...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估二尖瓣修补治疗非风湿性二尖瓣反流患者的效果。方法:1997-06至2007-06,本组为301例非风湿性二尖瓣关闭不全的患者施行了二尖瓣成形手术,其中162人为男性,139人为女性,117人为中度关闭不全,184人为重度关闭不全。平均年龄为(53.2±16.4)岁(15~72岁)。术前NYHA心功能Ⅱ级55例,Ⅲ级187例,Ⅳ级59例。99例前瓣脱垂(腱索断裂64例,腱索延长35例),后瓣脱垂139例(腱索断裂88例,腱索延长51例),前、后瓣都脱垂63例。患者中7例合并冠心病,1例合并主动脉瓣关闭不全,12例合并三尖瓣关闭不全,11例合并房间隔缺损(继发孔型)。手术均使用可膨胀聚四氟乙烯缝线替换腱索(4CVGore-Tex缝线)。所有患者都有不同程度的二尖瓣环扩张,都常规使用二尖瓣瓣环成形环施行瓣环成形。所有手术都在全麻、中度低温(28℃~31℃)及体外循环下进行。平均主动脉阻断时间为(76.2±12.3)min。结果:1例术后早期死于多脏器功能衰竭,1例患者术后因重度二尖瓣反流导致溶血而施行了机械瓣置换。除死亡和换瓣者以外,所有患者术后都予以随访(2个月~10年)。除1例外,其余的患者术后心功能...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二尖瓣腱索断裂的手术方式和临床效果.方法 对40例二尖瓣腱索断裂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其中32例行瓣膜成形术,8例行二尖瓣置换术.结果 术后随访6~60个月.术后超声复查,瓣膜成形者无反流或轻微反流25例,轻度反流5例,中度反流2例.瓣膜置换者瓣膜功能均良好.结论 二尖瓣腱索断裂根据病理类型选择手术方式,二尖瓣成形术更为理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人工腱索植入术对风湿性心脏病患者二尖瓣置换术后左心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50例因患风湿性心脏病而需要进行二尖瓣置换手术(mitral valve replacement,MVR)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中对二尖瓣不同处理方式分为两组:A组(n=26),切除全部瓣膜及瓣下结构组;B组(n=24),为需切除全部瓣膜及瓣下结构的患者实行人工腱索植入术重建瓣下结构。分别于术后3个月对患者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查,测量患者左心功能,比较两组间各项指标的差别。结果:术后3个月B组患者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改变优于A组(P0.05)。结论:二尖瓣置换术中,人工腱索植入重建瓣下结构的技术安全有效,对患者术后短期左心功能的恢复有良好改善,长期效果仍需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风湿性二尖瓣病变行二尖瓣成形术的临床效果。 方法 选取2016年1月至2020年1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外科因风湿性二尖瓣病变治疗的133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46例患者行二尖瓣成形术(观察组),87例患者行二尖瓣置换术(对照组)。观察组中男性10例,女性36例,平均年龄(53.80±8.87)岁;对照组中男性25例,女性62例,平均年龄(56.54±9.88)岁。收集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术前超声结果、围手术期资料、随访资料(术后6个月),分析二尖瓣成形术的临床效果。 结果 观察组的主动脉阻断时间、体外循环时间、住院时间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术后呼吸机辅助时间较对照组短[(9.4±1.6)h比(12.9±1.5)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术后 6个月左房内径[(41.00±8.00)mm比(46.75±10.13)mm]、左室舒张末期内径[(45.49±5.90)mm比(47.87±5.66)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观察组小于对照组(P < 0.05)。 结论 二尖瓣成形术治疗风湿性二尖瓣病变的早期临床效果满意,有利于心脏重构,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老年风湿性心脏病(RHD)二尖瓣狭窄(MS)患者行经皮二尖瓣球囊成形术(PB-MV)的近期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32例老年风湿性心脏病MS患者进行PBMV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术后肺动脉平均压、左房平均压、二尖瓣跨瓣压显著下降(P0.001),超声心动图检查示二尖瓣口面积显著扩大(P0.001),心排量明显增加(P0.05),左室射血分数显著上升(P0.001),操作相关并发症少。结论PBMV治疗老年风湿性心脏病MS患者近期疗效好,成功率高,严重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评价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同期行左室成形术和二尖瓣成形术治疗左室室壁瘤并发二尖瓣关闭不全的近远期临床效果。 方法 自2000年1月~2008年12月,我院共32例患者因左室室壁瘤并发缺血性二尖瓣关闭不全同期进行左室成形术+二尖瓣成形术。左室成形术手术方式包括:线性缝合16例(50%);心内膜环缩成形术9例(28%);心室内环状补片成形术7例(22%)。二尖瓣成形术入路包括:左室入路20例(62%),右房-房间隔入路11例(34%),房间沟入路1例(3%)。全部患者均同期行CABG。本研究回顾性分析了上述患者手术中及围手术期的临床资料,并进行了46~175个月随访。 结果 围手术期死亡1例(3%)。术后1年和5年生存率分别为97%和74%。随访期间,9%(3例)出现二尖瓣中量及以上返流,9%(3例)出现NYHA心功能Ⅲ~IV级。左室成形方式及二尖瓣成形入路对远期效果无显著影响。 结论 左室成形术同期行二尖瓣成形术是治疗左室室壁瘤并发二尖瓣关闭不全的有效方法,术后的近远期临床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9.
20.
目的:回顾性分析综合应用二尖瓣成形术矫治复杂二尖瓣关闭不全的中远期临床效果。方法:2003年1月2014年3月,综合应用多项成形技术修复23例复杂二尖瓣关闭不全患者瓣膜,患者年龄14~71(45±23)岁。术前超声心动图提示二尖瓣关闭不全:中度6例,重度17例,均存在2个以上的反流点;联合应用后瓣矩形切除、前叶三角形切除、腱索缩短、腱索转移、缘对缘二孔化、置入人工腱索、置入人工瓣环等技术修复二尖瓣。术中采用注水试验和经食管超声心动图检查评估成形效果。手术后每年进行1次超声心动图检查,采用Kaplan-Meier方法评估术后随访期死亡率和无二尖瓣反流发生率。结果:全组患者无手术死亡和住院死亡,随访时间为(71±37)个月,2例患者失访(9%),1例患者于术后3年死于心力衰竭,预计11年总体生存率为95%。根据最近一次超声心动图随访结果,22例存活患者中,3例患者分别于术后9个月、72个月和96个月发生中度二尖瓣反流,免于中度以上二尖瓣反流的预计发生率为76.4%。无患者因为二尖瓣反流复发或者其它原因进行二次心脏手术。结论:正确判断二尖瓣闭锁不全的病理改变,综合应用多种成形技术可以取得良好的二尖瓣成形中远期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