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目的探讨替雷利珠单抗联合脐血移植在复发难治急性髓系白血病(AML)中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1月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1例复发难治AML患者再诱导治疗失败后使用替雷利珠单抗桥接脐血移植的诊治过程。结果患者, 男性, 59岁, 诊断为复发难治AML。初始予地西他滨+维奈克拉方案诱导化疗后达完全缓解, 后予地西他滨+中剂量阿糖胞苷、中剂量阿糖胞苷+伊达比星等方案巩固治疗。16个月后疾病复发, 先后予克拉屈滨+阿扎胞苷+维奈克拉联合化疗和高三尖杉酯碱+阿糖胞苷+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方案再诱导化疗均未缓解, 之后使用替雷利珠单抗治疗, 肿瘤负荷明显降低, 桥接脐血移植后获得完全缓解。移植后给予阿扎胞苷维持治疗。随访9个月, 患者持续缓解, 无严重移植相关并发症。结论替雷利珠单抗联合脐血移植挽救性治疗复发难治AML具有潜在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bcl-2抑制剂维奈克拉联合阿扎胞苷用于难治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患者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前桥接治疗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湖北医药学院附属人民医院2019年11月收治的1例接受维奈克拉联合阿扎胞苷桥接allo-HSCT移植的难治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患者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者为30岁女性,初诊确诊为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DNMT3A、IDH2、RUNX1和BCOR基因突变阳性,采用地西他滨+DA、FLAG、阿扎胞甘+HAG+依托泊苷方案联合化疗后未达到完全缓解。予维奈克拉联合阿扎胞苷后患者获得完全缓解,微小残留病转阴,接受父供女单倍体allo-HSCT巩固治疗。术后患者造血恢复,呈完全供者植入。至截稿前无复发生存1年余。结论:难治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存在多药耐药,单纯化疗效果差。bcl-2抑制剂维奈克拉联合阿扎胞苷治疗后桥接allo-HSCT安全有效,可能延长患者无复发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使用维奈克拉联合吉瑞替尼和阿扎胞苷方案治疗老年难治和继发性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2例采用维奈克拉联合吉瑞替尼和阿扎胞苷方案治疗的老年难治和继发性AML患者的临床资料, 并进行文献复习。结果 2例患者经骨髓穿刺、流式细胞术、基因检测等确诊为AML, 均有FLT3-ITD及TKD基因突变。采用维奈克拉联合吉瑞替尼和阿扎胞苷方案治疗, 1例患者初步疗效达部分血液学改善的完全缓解(CRh), 1例达部分缓解(PR)。1例发生Ⅳ级骨髓抑制、细菌感染性发热, 1例骨髓抑制期数次出现严重肺部感、肠道感染, 均经抗感染治疗后好转, 无明显出血等其他并发症。结论维奈克拉、吉瑞替尼和阿扎胞苷三药联合方案治疗FLT3阳性的AML安全有效, 值得进一步通过扩大样本的临床试验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维奈克拉联合阿扎胞苷治疗老年人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效果及相关不良反应。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4月至2020年4月华中科技大学协和深圳医院收治的5例应用维奈克拉联合阿扎胞苷治疗的老年AML患者临床资料,结合相关文献进行复习。结果:5例AML患者中有3例预后不良,通过维奈克拉联合阿扎胞苷治疗后3例达完全缓解,血液学不良反应主要为发热性中性粒细胞缺乏、血小板减少,非血液学不良反应主要为皮疹、恶心、便秘等胃肠道症状,耐受性良好。结论:维奈克拉联合阿扎胞苷治疗不适合接受常规化疗的老年AML患者缓解率高、早期死亡率低,且耐受性良好,可作为老年AML患者的一种新的治疗选择。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地西他滨联合半量CAG方案治疗复发难治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的临床效果.方法 收集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大同市第三人民医院8例接受地西他滨联合半量CAG方案治疗的复发难治AML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1个疗程地西他滨联合半量CAG方案治疗后,完全缓解3例,部分缓解2例.主要不良反应为骨髓抑制及感染,8例患者均出现Ⅲ~Ⅳ级血液学不良反应,5例出现感染,2例出现Ⅰ级药物性肝损害,无治疗相关死亡发生.结论 地西他滨联合半量CAG方案治疗复发难治AML具有良好疗效,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复发难治性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的临床和遗传学高危因素,评估再诱导方案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96例初诊AML患者临床资料,观察其中89例复发难治性AML患者的临床特征,对比不同再诱导化疗方案的疗效.结果 与同期收治AML患者相比,初诊时高龄、复杂核型和Fms样酪氨酸激酶3内部串联重复(FLT3-ITD)基因突变是AML复发难治的高危因素(P<0.05).复发难治性AML患者再诱导有效率(完全缓解率+部分缓解率)为44.90%(35/78).其中使用原方案或无交叉耐药的新药组成联合化疗方案(方案A)再诱导有效率为35.12%(13/37);含中、大剂量阿糖胞苷(Ara-C)方案(方案B)再诱导有效率为61.90%(13/21);由阿柔比星或高三尖杉酯碱、小剂量Ara-C联合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组成的预激方案(方案C)再诱导有效率为45.00%(9/20).方案B再诱导疗效优于方案A,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初诊时高龄、复杂核型和FLT3-ITD基因突变是AML复发难治的重要原因.不同的再诱导方案疗效存在差异,对年轻患者选择含中、大剂量Ara-C方案有助于提高再诱导缓解率.对耐受性差的患者,更适合选择预激方案以提高再诱导缓解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维奈克拉(Venetoclax)联合阿扎胞苷和西达本胺方案治疗难治复发急性髓系白血病(refractory/relapsed acute myeloid leukemia,R/R AML)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3月15日至2021年11月30日于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血液科采用Venetoclax联合阿扎胞苷和西达本胺方案治疗的6例R/R AML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同时监测并统计患者在诱导期间不同时间点(第7天、第14天、第21天和第28天)的Venetoclax稳态谷浓度(Cmin)。 结果 6例R/R AML患者中,3例观察到临床反应,其中完全缓解(complete remission,CR)2例,CR伴血液学不完全恢复(CR with incomplete hematological recovery,CRi)1 例。中位随访时间为178 d,5例患者存活,总生存率为83.3%(5/6)。6例患者诱导第7天、第14天、第21天和第28天的Venetoclax稳态Cmin分别为(3 181.67±1 631.90) ng/mL,(2 688.67±1 926.36) ng/mL,(2 142.17±1 380.35) ng/mL,(2 766.67±1 138.55) ng/mL。结论 Venetoclax联合阿扎胞苷和西达本胺方案可提高R/R AML患者的疗效,有望成为该类患者挽救性治疗的可行选择之一。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地西他滨联合化疗治疗难治复发急性髓系白血病(AML)及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转化AML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2月至2014年3月住院治疗的难治复发AML患者19例及MDS转化AML患者4例,所有患者给予地西他滨联合CAG方案进行治疗,评估患者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 经过1个疗程治疗后,14例(60.9%)完全缓解,2例(8.7%)部分缓解,7例(30.4%)无效,总有效率69.6%,不同染色体核型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3例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骨髓抑制,其中Ⅰ~Ⅱ级中性粒细胞减少2例,Ⅲ~Ⅳ级21例,中性粒细胞减少中位时间13 d;Ⅲ~Ⅳ级贫血23例;Ⅲ~Ⅳ级血小板减少23例,血小板减少中位时间16d.Ⅰ~Ⅱ级出血20例,Ⅲ~Ⅳ级3例.Ⅰ~Ⅱ级胃肠道反应1例.Ⅰ~Ⅱ级肝功能异常1例.所有患者随访至2014年3月31日,生存20例,死亡3例,中位总生存期3.1个月,1年累积生存率86%.结论 地西他滨联合化疗治疗难治复发AML及MDS转化白血病的临床缓解率高,不良反应少;染色体核型可能是影响治疗效果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沙利度胺联合干扰素、白细胞介素2治疗复发难治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长期生存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例接受沙利度胺联合干扰素、白细胞介素2方案治疗的复发难治AML患者临床资料,并进行文献复习.结果 2例AML患者治疗后达完全缓解并长期生存.结论 沙利度胺联合干扰素、白细胞介素2方案治疗复发难治AML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克拉屈滨治疗难治复发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的效果与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应用含克拉屈滨方案治疗的8例难治复发AML患者临床资料。克拉屈滨剂量为每天5 mg/m2,连用5 d。分析患者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8例难治复发AML患者中,5例达完全缓解,1例部分缓解,2例无效。不良反应可耐受。结论含克拉屈滨方案治疗难治复发AML效果较好,且不良反应可耐受,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1.
尽管化疗及造血干细胞移植被应用于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的治疗,但仍然有大部分的患者在治疗后复发,少数患者在应用标准一线治疗方案后无法获得完全缓解.复发难治是目前导致AML患者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是当前AML治疗的重点和难点.对于复发难治性AML目前国际上尚无首选的化疗方案.文章就国内外成年人复发难治性AML(M3除外)的化疗现况及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并比较FLAG方案与CAG方案治疗复发、难治性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2004年1月至2011年3月于我院接受化疗的复发、难治性AML患者74例,按治疗方案分成FLAG组和CAG组,对2组的疗效及不良反应进行分析比较。结果:FLAG组完全缓解率(CR)为61.5%,总有效率为76.9%;CAG组CR为35.4%,总有效率为50%,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原发难治AML、复发性AML、M1型、M2型、M5型及由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yelody splastic syn-drome,MDS)转化而来的复发、难治性AML的CR率和总有效率,FLAG组均高于CAG组,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均〈0.05)。2组的血液学不良反应主要是骨髓抑制,非血液学不良反应较少。结论:CAG方案和FLAG方案均为复发、难治性AML的有效治疗方案,但FLAG方案CR率和总有效率高,不良反应可耐受,可进一步扩大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小剂量地西他滨(DAC)治疗老年人急性髓系白血病(AML)和中高危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19例老年AML和中高危MDS患者使用小剂量DAC(10 mg/d,连用7 d)联合CAG方案[重组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阿糖胞苷(Ara-C)+阿柔比星]进行治疗;1个疗程后对疗效及不良反应进行综合评估;对患者进行生存期跟踪随访.结果 1个疗程治疗后,完全缓解8例,部分缓解7例;4个疗程治疗后,完全缓解13例(68.4%),总体反应率达到78.9%(15/19),化疗相关不良反应少.随访42个月,生存12例,中位生存时间为13.5个月(3~42个月).结论 对于中高危MDS和老年AML患者,小剂量DAC联合CAG方案有较好的疗效、较高的安全性、较低的经济负担,有利于改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究Venetoclax(VEN)联合低剂量阿糖胞苷(LDAC)方案治疗复发难治性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的疗效及对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凋亡存活蛋白(survivin)表达水平影响。方法 选择82例复发难治性AML患者,按照化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n=41,VEN+LDAC治疗)和对照组(n=41,安慰剂+LDAC治疗),评价2组近期疗效、不良反应、生存时间及治疗前后血清VEGF、survivin表达水平。结果 治疗1个标准化疗方案后,观察组总缓解率高于对照组(95.12%vs 80.49%,P<0.05)。治疗后2组血清VEGF、survivin表达水平均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发生低钾血症、恶心呕吐、肺部感染、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等不良反应概率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随访1年,2组死亡率无显著差异(P>0.05),但观察组中位生存时间较对照组更长(P<0.05)。结论VEN联合LDAC方案治疗复发难治性AML能有效提高临床缓解率和延长生存时间,降低血清VEGF、survivin水平,且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5.
Wang Y  Li W  Chen S  Qiu H  Sun A  Wu D 《Leukemia research》2011,35(5):604-607
High expression levels of granulocyte colony stimulating factor (G-CSF) receptor were found in the leukemic cells of acute myeloid leukemia (AML) patients with t(8;21). Therapeutic significance of G-CSF receptor on chemotherapy remains to be defined. We evaluate the efficacy and tolerability of CAG regimen, consisting of concurrent use of G-CSF with low-dose cytarabine and aclarubicin, in 36 refractory/relapsed AML patients with t(8;21). The overall complete remission (CR) rate was 75% and median CR duration was 12 months. No significant treatment-related adverse events were observed. These data demonstrate that CAG regimen might be an alternative op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AML with t(8;21), especially in older patients or patients with co-morbidities.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寻找复发难治性前体淋巴细胞白血病/淋巴瘤诱导缓解的有效方法。方法 以CAG预激方案联合左旋门冬酰胺酶(L-Asp)和泼尼松(PDN)诱导治疗6例复发难治性前体淋巴细胞白血病/淋巴瘤和1例急性杂合细胞白血病。结果 6例患者完全缓解(CR),1例部分缓解(PR),总有效率100 %(7/7),CR率85.7 %(6/7)。患者不良反应轻,均可耐受。结论 CAG联合L-Asp和PDN是复发难治性前体淋巴细胞白血病/淋巴瘤值得尝试的诱导化疗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