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 探讨应用个体化3D打印钛合金臼杯重建重度骨缺损髋臼旋转中心病例的早期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宿州医院收治的应用个体化3D打印钛合金臼杯重建重度骨缺损髋臼旋转中心的10例患者.其中男4例,女6例;年龄36~67岁,平均(54.71±10.23)岁.术前Paprosky髋臼...  相似文献   

2.
3.
人工髋关节髋臼侧骨缺损翻修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 3~ 5年以上 ,有明显骨吸收而骨缺损 ,特别是髋臼侧有严重的骨溶解性骨缺损 ,不得不行髋臼骨结构性重建 ,是全髋关节翻修术面临的艰巨课题。因此 ,进行有效骨缺损修复 ,成功的髋部骨结构重建 ,是人工髋关节髋臼侧骨缺损翻修的关键。其中并不包括因假体设计缺陷、假体周围骨折松动、假体安置位置失当导致脱位、松动等原因引起的翻修问题。1 髋臼骨缺损的分类1.1 AAOS改进分类法分为 5类 :Ⅰ型 :髋臼骨节段性骨缺损 ,其又分为二种亚型 :ⅠA 边缘性髋臼骨缺损 ;ⅠB 中央性髋臼内壁骨缺损。Ⅱ型 髋臼腔隙性骨缺…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个性化3D打印髋臼垫块和臼杯在髋关节翻修中的临床效果.[方法]2015年7月—2019年7月,采用个性化3D打印模型术前规划,术中应用3D打印金属垫块和臼杯翻修治疗30例髋臼松动并骨缺损患者.总结临床资料.[结果]30例患者均顺利手术,无严重并发症.随访时间1.5~4年,平均(2.58±0.92)年,术后3...  相似文献   

5.
颗粒骨移植处理人工全髋关节翻修中髋臼骨缺损   总被引:7,自引:4,他引:7  
[目的]介绍髋臼翻修术中采用颗粒骨移植的方法处理骨缺损的体会.[方法]2001年1月~2004年12月,本院采用颗粒骨植骨行髋臼假体松动合并骨缺损的髋关节翻修术23例.男14例,女9例;年龄41~76岁,平均56.3岁.按美国骨科医师学会(AAOS)分类标准Ⅰ型5例;Ⅱ型12例;Ⅲ型5例;Ⅳ型1例.手术中假体骨水泥固定5例,非骨水泥固定18例.[结果]颗粒骨植骨术后X线检查骨愈合良好,包容假体牢固,原骨缺损区骨质得以修复.翻修前Harris评分平均为42分,术后随访平均为85分.[结论]髋臼翻修中采用自体或异体颗粒骨移植修复骨缺损,行挤压植骨可使颗粒骨与假体金属表面直接接触.观察证明移植颗粒骨生长好,达到了修复骨缺损和固定假体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全髋关节翻修术中对于髋臼骨缺损重建的方法及其术后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7-03—2011-12的75例(76髋)全髋关节翻修术,髋臼骨缺损根据Paprosky分型:Ⅰ型9髋,ⅡA型21髋,ⅡB型18髋,ⅡC型11髋,ⅢA型10髋,ⅢB型7髋。髋臼骨缺损采用不同方式修复,术后定期随访。采用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评估髋关节功能,根据X线片判断假体是否松动、植骨是否融合。结果 75例(76髋)均获得平均36(16~73)个月随访。术后12个月不同类型骨缺损患者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较术前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症状和关节功能明显改善,未出现髋臼骨折、感染、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坐骨神经损伤等严重并发症。X线片可见移植骨与宿主骨质交界处有连续性骨小梁通过,假体未见松动迹象。结论髋臼假体无菌性松动及骨溶解是需要进行全髋关节翻修的主要原因,而髋臼骨缺损Paprosky分型法对髋臼翻修重建方法有指导意义,正确选择假体类型及合理选择植骨方式是全髋关节翻修术后取得满意疗效的保证。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3D打印钛合金骨小梁金属(TTM)臼杯、垫块在全髋关节置换翻修术中的应用疗效。方法笔者自2014-01—2014-12对15例单侧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进行翻修。关节髋臼侧翻修原因:髋关节无菌性松动10例,习惯性脱位5例。均采用3D打印钛合金TTM臼杯、垫块对假体进行单侧翻修,而双下肢平衡及偏心距均通过假体柄及颈的长度来调节。结果 15例均获得随访12~18(13.6±2.2)个月。髋关节Harris评分:术前(43.9±10.3)分,术后6个月(80.5±4.6)分,末次随访(85.1±5.2)分,末次随访Harris评分与术前、术后6个月比较均有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81.96,P0.001;t=30.10,P0.001)。VAS评分:术前(4.4±1.7)分,术后6个月(0.9±0.8)分,末次随访(0.7±0.8)分,末次随访VAS评分与术前比较有较大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63.93,P0.001)。术后无一例出现翻修失败,假体与机体骨交界处有连续性骨小梁通过。患者下地行走步态良好,随访期间无假体脱位、松动及髋关节异常疼痛影响行走,末次随访患髋屈曲均能达到90°,能满足日常生活需要并能正常行走、下蹲。结论全髋关节置换翻修术应用3D打印钛合金TTM臼杯、垫块的初始稳定性好、早期骨长入良好,短期疗效满意,长期疗效有待于进一步随访。  相似文献   

8.
全髋关节翻修术髋臼骨缺损的处理体会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探讨全髋关节翻修术中对髋臼骨缺损的处理方法。方法收治并处理全髋关节翻修术中髋臼骨缺损患者36例,结合AAOS和CQAD分类对髋臼骨缺损进行分类评估,选择植骨方式和髋臼重建方式。结果所有患者术后Harris评分较术前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全髋关节翻修术中的髋臼骨缺损结合AAOS和CQAD分型简单明确,有助于选择植骨方式和髋臼重建方式。  相似文献   

9.
毛兆光  姜岳武  毛建华  童培建 《中国骨伤》2016,29(11):1058-1060
正患者,男,63岁,10年前因左髋关节发育不良、股骨头坏死,在我院行左侧人工全髋置换手术,术后恢复满意,正常参加农村重体力劳动。近2年出现左髋疼痛、跛行,并进行性加重。左下肢短缩4 cm左右,左髋外展、外旋及屈曲功能均明显受限,肢端血管、神经功能均正常。右髋关节发育不良、股骨头坏  相似文献   

10.
人工髋关节翻修术中对髋臼骨缺损的处理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随着人工髋关节置换技术的广泛开展,因各种原因需进行人工髋关节翻修术的患者日渐增多。人工髋关节翻修术的目的是解除疼痛和恢复髋关节功能。一般可通过重建髋关节的解剖结构和更换假体来实现。在翻修过程中,可选用骨水泥或非骨水泥假体来获得坚强的固定。但那些由于磨损、磨损所产生的碎屑以及炎症产生的骨溶解而导致的骨缺损,常常使翻修术变得很困难。其中髋臼骨缺损是经常遇到的难题。对髋臼骨缺损的充填,需要充足的库存骨和各种类型的假体,并且要求手术医师熟悉股骨前、后方的手术入路,能充分显露骨盆,对各种并发症能及时处理。本文就…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全髋关节置换术(THA)翻修术中髋臼骨缺损重建的方法及疗效。方法回顾1999年6月至2007年5月,在THA翻修术中处理的髋臼骨缺损112例(117髋)。根据Saleh KJ的改良分型法,Ⅰ型缺损14髋、Ⅱ型缺损26髋、Ⅲ型缺损47髋、Ⅵ型缺损16髋、Ⅴ型缺损14髋。分别采用大直径非骨水泥假体臼、非骨水泥假体臼+松质颗粒植骨、骨水泥假体臼+Cage+松质颗粒植骨和骨水泥假体臼+定制型假体+松质颗粒植骨,对不同类型骨缺损进行修复。术后定期随访,采用Harris方法评估髋关节功能,根据X线片判断假体是否有松动,移植骨是否愈合。结果随访时间平均45(13~118)个月。除4髋因脱位或假体周围骨折进行再翻修外,其余效果良好。术后Harris评分平均86.2分,较术前平均改善40.6分。X线片无假体松动下沉,可见移植骨-宿主骨交界处有连续性小梁骨通过。结论在THA翻修术中,大部分髋臼骨缺损可使用较大型号非骨水泥假体或加松质颗粒植骨进行修复;对于影响假体稳定性的较大缺损,使用骨水泥假体臼+Cage+松质颗粒植骨的方法可获得良好效果;定制型假体在处理严重髋臼骨缺损中有具独特优势,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颗粒骨打压植骨结合非骨水泥臼在髋臼翻修中的临床应用.方法 应用颗粒骨打压植骨结合非骨水泥臼技术重建髋臼骨缺损10例,术中使用异体颗粒骨直径4~6 mm,髋臼假体均为生物型髋臼,上2或3枚螺钉固定,内衬均为高交联聚乙烯.结果 切口均一期愈合,无感染、脱位等并发症发生.随访9~28个月,平均19.5个月,X线片上髋臼骨床、颗粒骨及假体界面未见明显透亮带存在,原骨缺损区修复良好.Harris评分术前平均38.1分,术后平均85.5分.结论 颗粒骨打压植骨结合非骨水泥臼固定方法可有效修复髋关节翻修中髋臼AAOSⅡ、Ⅲ型骨缺损,恢复骨量,并能提供良好的早期稳定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总结髋臼加强环(Cage)联合同种异体骨植骨重建髋臼在髋关节翻修术中的应用及疗效。方法 2006年2月-2010年8月,对14例(14髋)行人工全髋关节翻修术的重度髋臼骨缺损患者采用Cage联合同种异体骨植骨重建髋臼。男6例,女8例;年龄45~76岁,平均59.2岁。初次置换至此次翻修术时间为5~12年,平均7.2年。翻修原因:感染8例,骨溶解及假体松动6例。术前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为(37.7±5.3)分。髋臼骨缺损按照美国骨科医师协会(AAOS)分型标准:Ⅲ型8例,Ⅳ型6例。结果术后切口均Ⅰ期愈合,无坐骨神经损伤、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等并发症发生。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4~62个月,平均44个月。患者疼痛症状均明显缓解或消失。末次随访时髋关节Harris评分为(89.7±3.2)分,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4.40,P=0.04)。X线片示髋臼假体均无松动,植骨未见明显吸收,并逐渐与宿主骨融合。结论在髋关节翻修时,采用Cage联合同种异体骨植骨能有效修复髋臼骨缺损并重建髋臼,近期疗效满意,远期疗效尚需进一步随访观察。  相似文献   

14.
随着全髋关节置换手术的普及,人工髋关节翻修术的数量也呈逐年增加的趋势.髋臼骨缺损的重建是髋关节翻修的难点.在进行全面术前评估和计划的同时,科学、合理的分型和选用合适的技术对实现髋臼的成功重建至关重要.生物型髋臼杯、骨小梁金属垫块等新方法显著改善了髋臼重建效果,3D打印等新技术也为髋臼重建提供了新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全髋关节翻修术中髋臼侧骨缺损的处理.方法 回顾分析22例(22髋)髋臼骨缺损行全髋关节翻修术病例,采用打压颗粒性骨植骨、髋臼加强环罩重建髋臼骨缺损后假体固定.术后及随访时拍双髋正位片,观察有无骨吸收和髋臼加强环罩及假体位置变化,并进行Harris髋关节评分比较.结果 术后随访12~42个月,平均25.5个月.Harris评分从术前平均(43.4±3.5)分提高到术后(82.6±2.8)分,X线片1例出现轻微骨吸收,未出现内固定移位及臼杯松动病例.结论 在髋关节翻修中采用打压植骨、髋臼加强环罩支撑能重建髋臼侧骨缺损,为髋臼假体提供早期稳定.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自体骨植骨技术结合金属网杯重建髋臼骨缺损在全髋关节翻修术中的应用及其效果. 方法 以因严重髋臼骨缺损、需要行全髋关节翻修术的15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均取自体同侧髂骨修复髋臼骨缺损,并以金属网杯重建髋臼.观察患者的手术情况,至少随访1年观察术后各时点的临床表现、髋关节Harris评分和X线片特征. 结果 全部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切口均Ⅰ期愈合;术后住院期间未发生感染、出血及假体松动和移植失败等并发症.平均随访(1.3±0.1)年,功能恢复良好;术后即刻、术后6个月、术后1年各时间点的髋臼假体的倾斜角、假体股骨头中心水平和垂直距离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F=0.23~0.96,P>0.05).未出现髋臼侧假体松动的情况;术前、术后6个月及术后1年时的髋关节Harris评分分别为(40.5±6.5)分、(65.2±5.0)分、(91.0±3.7)分,相邻时间段Harris评分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6=9.61,t12=7.90,P<0.01). 结论 自体骨植骨技术结合金属网杯重建髋臼缺损可能是全髋关节翻修术的一种较好方法,术后患者骨缺损修复和固定效果确切,功能恢复满意,对全髋关节翻修具有一定的指导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3D打印技术辅助治疗陈旧髋臼骨盆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3年2月至2013年12月北京积水潭医院创伤骨科对20例陈旧髋臼骨盆患者进行了3D打印技术辅助的手术治疗.将所有患者骨盆打印为实体模型.使用多枚克氏针钻孔定位,进行截骨.然后进行模拟复位,塑形钢板进行固定.采用视觉疼痛模拟评分(VAS)对患者疼痛情况...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髋臼加强环联合同种异体骨植骨在髋臼骨缺损人工髋关节翻修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将48例髋臼骨缺损行人工髋关节翻修术的患者分为2组,各24例。对照组术中采用同种异体骨植骨术,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使用髋臼加强环。结果随着随访时间的延长,2组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均随之增高。但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并发症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髋臼加强环联合同种异体骨植骨进行髋臼骨缺损的人工髋关节翻修,术后并发症率低,效果可靠。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对严重髋臼骨缺损患者采用同种异体颗粒骨打压植骨联合骨水泥型或非骨水泥型假体翻修的早中期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1年2月-2018年5月采用同种异体颗粒骨打压植骨联合假体翻修治疗的42例(44髋)严重髋臼骨缺损患者临床资料,其中采用骨水泥型臼杯24例(24髋)、非骨水泥型臼杯18例(20髋)。男17例,女25例;年龄22~84岁,平均62.8岁。初次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距该次翻修术时间为2.5~12.0年,平均8.3年。翻修原因:假体无菌性松动31例(32髋),假体周围感染11例(12髋)。按照髋臼骨缺损Paprosky分型标准:ⅢA型28例(29髋),ⅢB型14例(15髋)。术前髋关节Harris评分为(22.25±10.31)分。髋关节旋转中心高度为(3.67±0.63)cm,双下肢长度差值为(3.41±0.64)cm。结果手术时间为130~245 min,平均186 min。术中出血量600~2400 mL,平均840 mL。术后引流量250~1450 mL,平均556 mL。术后1例出现切口浅表感染,其余患者切口均Ⅰ期愈合。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87个月,平均48.6个月。末次随访时Harris评分为(85.85±9.31)分,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8.563,P=0.000)。影像学复查显示同种异体骨与宿主骨逐步融合,未见明显骨吸收。末次随访时,髋关节旋转中心高度为(1.01±0.21)cm,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7.549,P=0.000);双下肢长度差值为(0.62±0.51)cm,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4.211,P=0.000)。与术前相比,末次随访骨水泥组、非骨水泥组Harris评分明显提高,髋关节旋转中心高度下降且均在Ranawat三角内,双下肢长度差值亦减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髋关节旋转中心高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95,P=0.042),Harris评分及双下肢长度差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PaproskyⅢ型髋臼骨缺损患者,根据缺损程度选择同种异体颗粒骨打压植骨联合骨水泥型或非骨水泥型假体翻修,均可有效重建髋关节,并获得较好的早中期疗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髋臼钢板结合植骨治疗髋臼骨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 应用髋臼钢板结合植骨治疗20例髋臼骨缺损髋臼骨缺损按AAOS分型,其中Ⅰ型2例,Ⅱ型4例,Ⅲ型14例.术前髋关节Harris评分平均37.6分,术后根据临床及X线进行评估.结果 所有患者均采用该方法重建髋臼,术后髋部顽固性疼痛1例,原因可能是髋臼周缘发生异位骨化.经服用强效止痛药物1年后好转.其余病例无并发症,平均随访3年,Harris评分平均86.4分.X线片示无一例患者的髋臼骨床、移植骨、重建钛板和聚乙烯内衬交界面出现透亮带.结论 髋臼钢板结合植骨可为假体提供坚强的初始固定,具有恢复髋关节旋转中心的作用.可有效修复髋臼骨缺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