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2.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相关因素的分析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影响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疼痛(postherpetic neuralgia,PHN)程度的相关因素,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对82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进行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 scale,VAS)评估,并记录患者的年龄、性别、PHN急性期疼痛的发作频率、疼痛的性质、疱疹部位,分析这些因素与经痛程度的相关性,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结果PHN疼痛程度与性别显著相关(P<0.05),而与年龄、疼痛发作频率、疼痛的性质、疱疹部位无显著相关。患者急性期发作频度以持续性疼痛(78.0%)居多,疼痛性质以烧灼样(39.0%)和针刺样(28.0%)为主。结论对PHN患者应重视疼痛的护理评估和健康教育,尤其是对老年男性持续性烧灼样和针刺样疼痛的患者,应积极实施心理护理;教会患者缓解疼痛的方式,以减轻疼痛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ostherpetic neuralgia,PHN)是带状疱疹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了解其发生的原因对指导临床治疗有重要的作用,本文旨在对可能引起带状疱疹发展为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方法:通过收集我科2009年1月至2011年3月共101例住院带状疱疹患者信息,定义PHN为出疹90天后仍有疼痛。将年龄、性别、早期治疗、疼痛程度、疱疹面积、高血压、糖尿病、免疫疾病等列为自变量,建立logistic回归模型,利用向前逐步法筛选出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结果:研究数据的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风险因素中年龄(P<0.0001,OR=1.125,95%CL1.062~1.191)、疼痛程度(P=0.0003,OR=5.598,95%CL)是带状疱疹后神经痛发生危险因素;疱疹位置(P=0.0069,OR=0.131,95%CL 0.030~0.573)、早期抗病毒治疗(P=0.0059,OR=0.019,95%CL 0.001~0.321)、抗病理神经痛治疗(P=0.0190,OR=0.136,95%CL 0.026~0.720)为有利因素。结论:重视高年龄、头面部带状疱疹的患者,早期进行抗病毒、抗病理神经痛治疗能有效预防疱疹后神经痛。 相似文献
4.
<正>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HN)是带状疱疹最常见的并发症,好发于老年人,因疼痛剧烈,持续时间长,严重影响人们正常工作和生活,而带状疱疹经抗病毒及相应治疗可较快消退,故本文将着重介绍近年来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病因、发病机制及病理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5.
糖皮质激素预防中老年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带状疱疹是由水痘一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一种常见的病毒性皮肤病,因病毒侵犯神经和机体免疫反应,带状疱疹治愈后,易遗留疱疹神经痛(Postherpetic neuralgia,PHN),尤其是老年人,带状疱疹的发病率和PHN发生率均较高。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严重影响患的生活质量。1998年2月至2004年12月,作对30例中老年带状疱疹患短期、小剂量应用糖皮质激索,与对照组比较,明显减少了PHN的发生率。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对44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在合理用药及其他治疗手段的基础上加强心理护理、基础护理、皮内注射治疗护理、疼痛护理及饮食指导,结果显效37例,有效5例,无效2例。 相似文献
7.
8.
目的:探讨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HN)的临床特点。方法:记录分析我院收治的PHN患者的临床表现,完善肌电图等辅助检查。所有患者均给予口服止痛、抗病毒、营养神经、激素、调节免疫功能、理疗、针灸及局部阻滞等综合治疗2个月。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1、2个月,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价疼痛程度,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价患者的焦虑情绪。分别记录比较男性患者和女性患者的VAS和HAMA评分。结果:本组PHN患者年龄>60岁者占79.4%;疼痛分布区域以胸部皮节最多;综合治疗2个月后,患者的视觉模拟(VAS)评分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男性和女性患者各时间点的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PHN好发于老年人群;疼痛分布区域以胸部皮节最常见;神经电生理改变相对较轻;存在一定的焦虑情绪;经综合治疗后,疼痛及焦虑情绪可明显缓解;治疗效果与性别无关。 相似文献
9.
10.
11.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远期疗效临床研究 总被引:35,自引:0,他引:35
目的: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属于较剧烈的顽固性疼痛症之一,主要发生于中老年病人。本文报告一组32例病人接受定位神经节段注药为主的治疗,并取得较满意疗效的远期病人随访结果。方法:在达到有效缓解疼痛的治疗效果后,分别在一年至两年期间(10~26个月)通过门诊和电话家访两种方式进行随访,项目包括疼痛疗效,情绪,生活质量以及工作能力,患区后遗症状等。结果:32人在治疗后的1~2年内均能保持稳定疗效,精神面貌好,生活质量显著改善,睡眠及饮食起居均恢复正常或基本正常,但患区后遗症状,如痒感,蚁行感和牵拉或紧束感仍然存在。结论: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经过以精确的定位神经节段或区域注药为主要治疗手段取得确切的疗效后均能保持疗效。说明了该疗法是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较为满意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较常见的皮肤病,祖国医学称为"蛇丹"、"缠腰火丹"等.中西医结合治疗本病,疗效较好,但有部分老年病人,在皮损消退后,后遗的神经痛却顽固难治.1992年6月-2001年1月,笔者采用封闭疗法治疗本病,取效满意. 相似文献
13.
对52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采用穴位注射配合针刀治疗,经1疗程治疗治愈35例,显效14例,有效2例。 相似文献
14.
带状疮疹是由水痘一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急性疱疹性皮肤病,本病常突然发生。表现为成群的密集的小水疱,沿一侧神经作带状分布。常伴有神经痛和局部淋巴结肿痛,愈合后极少复发。此病好发于春秋季,成人多见。中西医结合治疗本病,疗效较好,但有部分老年病人,在皮损消退后,后遗的神经痛却顽固难治。2003年10月~2005年6月,笔者采用封闭疗法治疗本病,取效满意。 相似文献
15.
<正>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ostherpetic neuralgia,PHN)指带状疱疹患者在疱疹愈合后皮损区出现的疼痛时间超过1个月的一种神经病理性疼痛综合征[1]。中医学称之为"蛇丹愈后痛",好发于老年及免疫力低下的带状疱疹患者。研究显示带状疱疹后1个月PHN的发病率为19.2%,3个月为7.2%,1年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中药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临床疗效。方法 以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并与西药治疗进行对比,观察4周为1个疗程。结果 两组病例在痊愈率、显效率、疼痛消失时间等方面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中药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疗效明显,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张艳 《中国临床医药研究杂志》2004,(114):55-57
带状疱疹是由水痘一带状疱疹病毒所致的皮肤病。老年患者发病后,因免疫功能低下,往往会遗留有顽固性疼痛,称为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HN),给患者的生活带来很大的痛苦。现将近年来中医对该病的治疗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8.
中老年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89例康复治疗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中老年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与年龄增长的关系;及如何减轻疼痛程度缩短疼痛时间。方法回顾性分析89例中老年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症状、皮疹、病程、后遗症等与年龄增长的相关性及康复疗法。结果中、老年组发病率分别为40.4%和59.6%,剧痛分别为75%和96.2%,神经痛先于皮疹分别为86.1%和94.3%,平均病程分别为4周和4.8周。皮疹主要分布三叉神经区(42.7%),其次为肋间神经区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3种不同神经阻滞方法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HN)的疗效。方法根据阻滞方法不同分为:A组为三叉神经上、中、下浅支阻滞;B组为肋间神经阻滞;C组为硬膜外腔阻滞。根据阻滞神经的部位,选择不同的药物用量。结果A组优10例,良6例,可2例,差2例;B组优11例,良3例,可5例,差1例;C组优11例,良6例,可2例。经用Fisher精确检验,各组间比较差异没有显著性意义。结论3种神经阻滞方法治疗不同部位的带状疱疹后神经痛都可收到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20.
综合治疗带状疱疹及后遗神经痛43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用物理疗法综合治疗带状疱疹及顽固性后遗神经痛的疗效。方法:采用超短波,其鸣火花及磁疗等综合疗法患部治疗,时间依各种治疗方法而不等。结果:43例患者中,痊愈12例,显效20例,好转11例,总显效率74%。结论:采用综合治疗带症疱疹性顽固性后遗神经痛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