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目的探讨窑归多糖对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复制四氯化碳(CCl4)急性肝损伤小鼠模型,将昆明种小鼠50只随机分为5组(n=10),即正常对照组、模型组、联苯双酯组、窑归多糖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窑归多糖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行窑归多糖灌胃21 d,除正常对照组,其余各组腹腔注射CCl4,24 h后测定小鼠血清中乳酸脱氢酶(LDH)、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谷丙转氨酶(ALT)及肝脏指数,测定肝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测定小鼠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2、IL-10的含量。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小鼠LDH、AST、ALT及肝脏指数明显升高,SOD和GSH-Px的活性降低,MDA含量明显增加,TNF-α和IL-2明显升高、IL-10明显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窑归多糖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小鼠LDH、AST、ALT及肝脏指数明显降低,SOD和GSH-Px的活性增强,MDA含量明显减少,TNF-α和IL-2明显降低、IL-10明显升高(P0.05,P0.01)。结论窑归多糖对小鼠急性肝损伤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下调miR-122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on-alcoholic steatohepatitis, NASH)小鼠的炎症发生及肝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qRT-PCR检测各组小鼠肝组织中miR-122的表达情况;HE染色观察各组小鼠肝组织病理损伤情况;油红O染色观察各组小鼠肝组织脂肪堆积情况;ELISA检测各组小鼠血清中甘油三脂(TG)、丙氨酸转氨酶(ALT)、天门冬氨酸转氨酶(AST)、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白细胞介素-6(IL-6)的表达情况;TUNEL荧光染色观察各组小鼠肝细胞凋亡情况;Western blotting检测各组小鼠肝组织中Bax、Bcl-2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miR-122 mRNA的表达水平在MCD组和MCD+miR-NC组小鼠肝组织中表达水平上调(P均0.01),在MCD+miR-122 inhibitor组小鼠肝组织中表达水平下调(P0.001);MCD组和MCD+miR-NC组小鼠的肝脏出现中度至重度肝细胞空泡化和大量脂质滴(P均0.001),MCD+miR-122 inhibitor组小鼠的肝脏组织表现出轻度至中度的肝细胞空泡和脂质滴也减少(P0.05);MCD组和MCD+miR-NC组小鼠血清中TG、ALT、AST、TNF-α、IL-1β和IL-6表达水平上调(P均0.01),MCD+miR-122 inhibitor组小鼠血清中TG、ALT、AST、TNF-α、IL-1β和IL-6表达水平下调(P均0.05);MCD组和MCD+miR-NC组肝细胞凋亡指数升高(P均0.001),MCD+miR-122 inhibitor组肝细胞凋亡指数下降(P0.05);MCD组和MCD+miR-NC组小鼠肝组织中Bax蛋白表达水平上调(P0.01),Bcl-2蛋白表达下调(P均0.001),MCD+miR-122 inhibitor组小鼠肝组织中Bax蛋白表达水平下调(P0.05),Bcl-2蛋白表达上调(P0.05)。结论下调miR-122可抑制炎症的发生、抑制肝细胞凋亡,对NASH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金银花对四氯化碳所致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采用四氯化碳腹腔注射诱导小鼠急性肝损伤模型,观察金银花对小鼠血清谷丙转氨酶(AST)、谷草转氨酶(AST)的活性及肝组织匀浆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的影响.结果 金银花提取物能显著降低血清中ALT、AST水平(P<0.05或P<0.01),提高肝组织匀浆SOD、GSH-Px水平(P<0.05或P<0.01),减少TNF-α、MDA含量(P<0.05或P<0.01).结论 金银花提取物具有显著的保肝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中药肝脾调补方对大鼠急性酒精性肝损伤的防护作用.方法:采用白酒灌胃法建立大鼠急性酒精性肝损伤模型.通过肝脾调补方高、中、低剂量灌胃,观察肝脾调补方对各组大鼠血清ALT、AST、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及肝组织匀浆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一氧化氮(NO)水平的影响.结果:肝脾调补方可明显降低大鼠血清ALT、AST、TNF-α、IL-6水平;降低肝组织匀浆的NO的含量,提高肝匀浆SOD、GSH-Px活性.结论:肝脾调补方对急性酒精性大鼠肝损伤有防护作用,能改善肝功能,其机制可能与减轻肝脏炎症、抗脂质过氧化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大麻二酚(cannabidiol, CBD)对刀豆蛋白A(concanavalin A,ConA)诱导小鼠急性免疫性肝炎中肝脏巨噬细胞的影响。方法 30只C57BL/6雄性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ConA模型组、CBD实验组(低剂量5 mg/kg、中剂量15 mg/kg、高剂量30 mg/kg)。实验结束后称取小鼠肝重,取外周血测定ALT和AST水平,ELISA法测定肝内细胞因子TNF-α、IL-6、TGF-β和IL-10含量,流式细胞术测定肝脏中巨噬细胞的分型和比例。结果 ConA模型组小鼠肝重较正常对照组减轻,血清ALT和AST水平升高(P<0.01),肝内细胞因子TNF-α和IL-6水平升高,TGF-β和IL-10水平降低(P<0.05),同时M1型巨噬细胞比例升高,M2型巨噬细胞比例下降(P<0.05)。与ConA模型组相比,CBD实验组小鼠肝重有不同程度的增加,血清ALT和AST水平下降,以中、高剂量组下降更显著(P<0.01和P<0.05),同时小鼠肝内TNF-α和IL-6水平下降,TGF-β和IL-10水平升高,中、高剂量组TNF-...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肝库普弗细胞铁蓄积对CCl_4致小鼠急性肝损伤的影响。方法雄性FPN-/-cre小鼠(肝库普弗细胞铁蓄积小鼠)和FPN-/-小鼠(正常小鼠)各16只,分别随机分为两组,每组8只,两对照组腹腔注射橄榄油,两实验组腹腔注射CCl_4。计算小鼠肝脏指数;测定血清中ALT、AST水平和肝组织MDA、SOD、GSH含量;肝组织HE染色进行病理学观察。结果两对照组肝脏指数、ALT、AST、MDA、SOD、GSH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FPN-/-cre实验组肝脏指数、ALT、AST、MDA高于FPN-/-实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PN-/-cre实验组SOD、GSH水平低于FPN-/-实验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对照组肝细胞结构完整,排列有序;FPN-/-实验组肝细胞结构破裂、排列紊乱;FPN-/-cre实验组肝细胞结构破裂、溶解、排列杂乱、包浆松散。结论肝库普弗细胞铁蓄积会加重CCl_4所致的急性肝损伤,可能与铁的过氧化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婴儿双歧杆菌与秋水仙碱抗小鼠肝纤维化的作用。方法将实验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婴儿双歧杆菌组和秋水仙碱组,正常组静脉注射生理盐水,模型组、婴儿双歧杆菌组和秋水仙碱组静脉注射12.5 mg/kg刀豆蛋白溶液,1次/周,每日给予正常组和模型组蒸馏水灌胃给药,婴儿双歧杆菌组给予0.5 g/kg婴儿双歧杆菌溶液灌胃给药,秋水仙碱组给予0.75g/kg秋水仙碱溶液灌胃给药,持续7周后,检测小鼠肝脏重量指数,小鼠血清肝功能生化指标(ALT、AST、ALB)、透明质酸(HA)、Ⅲ型前胶原肽(PCⅢ)的浓度,小鼠肝脏组织Ⅰ型胶原(ColⅠ)、Ⅲ型胶原(ColⅢ)、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因子-1(TIMP-1)、基质蛋白金属酶-1(MMP-1)、MMP-2、MMP-9、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IL-6、IL-10的浓度。结果婴儿双歧杆菌与秋水仙碱均能显著降低肝纤维化小鼠的肝脏重量指数(P0.05),改善肝纤维化小鼠血清肝功能生化指标(P0.05),降低肝纤维化小鼠血清HA、PCⅢ浓度(P0.05),降低肝纤维化小鼠肝脏组织ColⅠ、ColⅢ、MMP-2、MMP-9、TIMP-1浓度(P0.05),提高肝纤维化小鼠肝脏组织MMP-1浓度(P0.05),降低肝纤维化小鼠肝脏组织TNF-α、IL-6浓度(P0.05),升高肝纤维化小鼠肝脏组织IL-10浓度(P0.05)。结论婴儿双歧杆菌与秋水仙碱均具有明确的抗小鼠肝纤维化作用,均可应用于治疗小鼠肝脏肝纤维化。  相似文献   

8.
石榴多酚对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石榴多酚对小鼠肝损伤的防护作用。方法用四氯化碳(CCl4)致小鼠急性肝损伤模型,观察石榴多酚(200、400、600mg/kg)对小鼠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天门冬氨酸转氨酶(AST)活性和肝脏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及丙二醛(MDA)含量的影响。结果石榴多酚能明显降低急性肝损伤小鼠血清ALT、AST水平;并可使肝脏中MDA含量降低,SOD活性升高。各实验组小鼠的肝体比值均低于肝损伤模型组。结论石榴多酚对肝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作用可能与抗氧化有关。  相似文献   

9.
紫球藻多糖对小鼠慢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紫球藻多糖对小鼠慢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用四氯化碳导致小鼠慢性肝损伤,各组〔高:5.86 g/(kg.d),中:2.93 g/(kg.d),低:1.46 g/(kg.d)〕每日灌胃不同剂量紫球藻多糖,检测饲养5 w的小鼠血清的ALT、AST活力,肝组织的SOD活力和MDA、GSH含量,观察高、中、低剂量组血清ALT、AST活力以及肝组织的SOD活力和MDA、GSH含量的变化。结果紫球藻多糖能降低肝损小鼠ALT、AST活力(P<0.01),提高其肝组织SOD的活力、GSH含量并降低其MDA含量(P<0.01)。结论紫球藻多糖具有一定的保肝作用,但尚不能达到正常水平,作用机制可能与提高其抗氧化能力有关,且保肝程度并不随剂量的增加而持续显著增加。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慢性酒精中毒对大鼠肝脏白细胞介素(IL)-1、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酒精灌胃加高脂饲料法形成慢性酒精性肝损伤雄性SD大鼠模型,血清谷酰转肽酶(GGT)、天门冬氨酸转氨酶(AST)和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水平为基础参考指标。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酒精模型组,每组20只。应用Western印迹方法检测SD大鼠肝组织中IL-1、IL-6、TNF-α表达情况。结果慢性酒精中毒大鼠血清GGT、ALT、AST水平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肝组织IL-1、IL-6、TNF-α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升高(P<0.01)。结论慢性酒精中毒的SD大鼠血清、肝组织IL-1、IL-6、TNF-α表达明显升高,造成肝脏损伤,严重可发展至肝硬化。  相似文献   

11.
肝脾调补方对小鼠免疫性肝损伤的防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中药肝脾调补方对小鼠免疫性肝损伤的防护作用并探讨其药理学机制。方法:采用卡介苗(BCG)+脂多糖(LPS)建立小鼠免疫性肝损伤模型,通过肝脾调补方高、中、低剂量灌胃,观察肝脾调补方对各组小鼠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天门冬氨酸转氨酶(AST)及肝组织匀浆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水平的影响;ELISA法检测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变化。结果:肝脾调补方可明显降低免疫性肝损伤小鼠血清中ALT、AST、TNF-α水平;减少肝组织匀浆的MDA含量,升高肝匀浆SOD、GSH-Px含量。结论:肝脾调补方对BCG+LPS尾静脉注射造成的小鼠免疫性肝损伤有明显的防护作用,其作用与抗脂质过氧化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建立一次性暴饮小鼠急性酒精性肝损伤模型,并动态研究肝脏病理形态学、氧化应激因子、炎症因子的变化.方法:将48只ICR小鼠随机分成2组,空白对照组一次性给予等热量、等体积的糖水6 g/kg灌胃,模型组一次性给予50%乙醇(6 g/kg)体质量灌胃,分别于灌胃后1.5、3、6、12 h动态监测小鼠血清谷丙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肝组织匀浆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还原型谷胱甘肽(reduced glulathione hormone(GSH)、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及肝组织白介素-1β(interleukin 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表达;肝组织HE染色、苏丹Ⅲ染色观察肝组织形态学、脂肪变性程度.结果:成功复制了一次性暴饮50%乙醇(6 g/kg)的小鼠急性肝损伤模型,小鼠无死亡,出现翻正反射消失、嗜睡等醉酒状态.模型组小鼠血清ALT、TG水平随时间逐渐升高,6 h达峰值,12 h略下降;肝匀浆GSH含量6 h降至最低;造模后1.5 h肝脏SOD含量下降最为显著,下降约24%;1.5 h肝脏MDA含量上升最为显著,上升至正常组的2.2倍;肝脏IL-1β、TNF-α水平升高,12 h达峰值;HE染色结果示,造模后12 h可见中央静脉及小叶间经脉周围出现肝细胞肿胀、水样变性等病理改变;苏丹Ⅲ染色结果显示随着造模时间延长肝脂肪变性程度加重.结论:此模型造模周期短、易复制、稳定性好,是研究急性酒精性肝损伤发病机制和筛选药物的理想模型.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叶黄素对四氯化碳(CCl4)所致急性化学性肝损伤小鼠的保护作用.方法 雄性昆明种小鼠6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急性化学性肝损伤模型组(模型组)、联苯双酯阳性对照组(阳性对照组)(联苯双酯15 mg/kg)以及叶黄素低、中、高剂量组(10、15、20 mg/kg)共6组,每组10只.测定并比较各组小鼠肝脏系数,血清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与丙二醛(MDA)含量;测定肝组织中SOD、GSH-Px活性、MDA含量以及组织病理系数.结果 叶黄素各剂量组均能升高急性化学性肝损伤小鼠血清与肝组织SOD、GSH-Px活性(P<0.01),降低血清ALT、AST活性(P<0.01)和血清与肝组织MDA含量(P<0.01),并能不同程度地改善肝脏病理组织损伤.结论 叶黄素对CCl4所致急性化学性肝损伤具有预防性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4.
松果菊苷对大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研究松果菊苷对大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 随机将大鼠分为急性肝损伤组、药物干预组和正常对照组.大鼠经腹腔注射四氯化碳制备急性肝损伤模型;药物干预组大鼠给予松果菊苷连续灌胃7d,然后再进行四氯化碳染毒.染毒24h后测定各组大鼠血清ALT、AST水平,肝组织MDA浓度和SOD活性以及肝组织caspase-3活性和TNF-α水平;HE染色观察肝组织病理形态学改变.结果 急性肝损伤组大鼠血清ALT、AST水平以及组织MDA含量显著升高,伴SOD活性明显下降,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非常显著;同时肝组织caspase-3活性和TNF-α水平亦显著高于对照组.预先给予松果菊苷能显著改善大鼠肝损伤,降低血清ALT、AST、MDA和caspase-3、TNF-α水平,并升高组织SOD活性.结论 松果菊苷对大鼠急性肝损伤有明显保护作用,机制可能与其抗氧化效应和清除自由基的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龙葵多糖对四氯化碳(CCl4)所致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选择昆明种小鼠40只,随机均分为百赛诺组、龙葵多糖低剂量组、龙葵多糖高剂量组、对照组、模型组。百赛诺组、龙葵多糖低剂量组、龙葵多糖高剂量组分别予百赛诺200 mg/kg、龙葵多糖200 mg/kg、龙葵多糖400 mg/kg灌胃,对照组、模型组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灌胃,均连续灌胃14天。末次灌胃1 h,对照组腹腔注射豆油溶液,其余四组腹腔注射含2%CCl4的豆油溶液。禁食12 h,龙葵多糖低剂量组、龙葵多糖高剂量组分别予龙葵多糖200、400 mg/kg灌胃,百赛诺组予百赛诺200 mg/kg灌胃,对照组和模型组予等体积生理盐水灌胃。灌胃30 min,摘除眼球取血,检测血清AST、ALT;断颈处死小鼠,取肝脏,检测肝脏指数及肝组织匀浆脂质过氧化产物(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肝脏指数增加(P<0.01);龙葵多糖高剂量组及百赛诺组肝脏指数均较模型组降低(P均<0.05)。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血清AST、ALT水平均升高,肝组织匀浆SOD水平降低、MDA水平升高(P均<0.05);与模型组比较,龙葵多糖低、高剂量组及百赛诺组血清AST、ALT水平均降低,肝组织匀浆SOD水平均升高,MDA水平均降低(P均<0.05)。结论龙葵多糖对CCl4所致的肝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增加肝组织抗氧化能力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云芝多糖(CVP)及CVP和VE联合应用对CCl4肝损伤的作用,探讨CVP抗肝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 4月龄昆明种小鼠6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造模组、CVP灌胃高低剂量保护组(300、150 mg)、CVP和VE保护组(VE 250 mg+150 mg CVP、VE 250 mg+300 mg CVP),每组10只.用CVP灌胃饲料中加VE,饲养7 d,末次灌胃2 h,正常对照组腹腔注射调和油溶液,其余各组腹腔注射0.15%CCl4调和油溶液(10 ml/kg体重),24 h眼球取血后处死小鼠,取出肝脏称重计算肝体指数后制备肝匀浆;测定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及肝匀浆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和丙二醛(MDA)、谷胱甘肽(GSH)的含量.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CVP可降低肝体指数及血清中ALT和AST的含量(P<0.05,P<0.01);提高SOD活性和GSH的含量(P<0.01),降低MDA的含量(P<0.001),与VE联合应用有协同效应.结论 CVP可减轻实验性肝损伤所致炎性浸润,提高SOD的活性和GSH的含量,加速自由基的清除,对实验性肝损伤有保护作用,与VE联合应用有协同效应.  相似文献   

17.
茵陈紫金汤对小鼠四氯化碳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茵陈紫金汤对四氯化碳(CCl4)诱导的小鼠急性肝损伤保护作用.[方法]以0.12?l4花生油溶液经腹腔注射,制备小鼠急性化学性肝损伤模型,测定给药后模型小鼠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肝组织匀浆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以及丙二醛(MDA)水平,计算肝脏指数,光镜下观察肝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茵陈紫金汤高、中剂量组均能显著降低CCl4所致小鼠急性肝损伤血清ALT、AST活性,提高肝组织匀浆SOD活性,降低MDA及肝脏指数,明显改善肝组织损伤的程度,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茵陈紫金汤对CCl4诱导的小鼠急性肝损伤有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抗脂质过氧化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D-氨基半乳糖(D-Ga lN)联合脂多糖(LPS)诱导的小鼠急性肝衰竭TNF-α、Caspase-3、TGF-β1 mRNA的表达,并探讨罗格列酮的干预作用.方法: ♂昆明小鼠随机分为3组: 正常组、对照组、干预组.对照组和干预组以D-Ga lN/LPS腹腔注射构建小鼠急性肝衰竭模型,正常组则相应予以生理盐水腹腔注射;干预组于造模前2 h予以罗格列酮灌胃,正常组和对照组则相应予以生理盐水灌胃.比较各组小鼠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水平,肝组织病变程度及肝组织TNF-α、Caspase-3,TGF-β1 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 D-GalN联合LPS腹腔注射成功构建了小鼠急性肝衰竭模型,对照组肝组织中TNF-α、Caspase-3、TGF-β1 mRNA的表达较正常组明显增高( P<0.001);干预组小鼠血清ALT,AST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403.6±76.1 U/L vs 3664.8±646.1 U/L,464.6±63.0 U/L vs 3514.0±468.9 U/L,均P<0.001),肝组织中TNF-α、Caspase-3、TGF-β1 mRNA表达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0.270±0.042 vs 0.459±0.072,0.388±0.033 vs 0.553±0.033,0.261±0.031 vs 0.403±0.042,均P<0.001);与对照组比较,干预组肝组织炎性细胞浸润明显减少,肝细胞以变性为主,未见明显坏死.结论: 罗格列酮可能通过下调T N F - α、Caspase-3、TGF-β1的表达对D-GalN/LPS小鼠急性肝衰竭起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大麻二酚(cannabidiol, CBD)对刀豆蛋白A(concanavalin A, ConA)诱导小鼠急性免疫性肝炎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选取C57BL/6小鼠3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ConA模型组、CBD实验组(分为低剂量5 mg/kg、中剂量15 mg/kg、高剂量30 mg/kg),每组6只。实验结束后取小鼠外周血测定血清转氨酶ALT水平,HE染色评估肝脏损伤程度,ELISA法测定肝组织TNF-α、IL-6和IL-10含量,免疫组化及qRT-PCR法检测肝内趋化因子MIP-1α和CXCL10的表达情况。结果 ConA模型组小鼠血清ALT水平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与ConA模型组相比,不同剂量CBD实验组均能显著降低血清ALT水平(P均<0.01),中、高剂量组ALT水平下降程度较低剂量组更显著。HE染色显示,ConA模型组小鼠肝脏明显坏死、大量炎症细胞浸润,而CBD实验组小鼠肝脏的坏死与炎症则有所不同程度的减轻。ConA模型组小鼠肝脏内细胞因子TNF-α、IL-6水平均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IL-10则有所降...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丙酰左卡尼汀(PLC)对小鼠酒精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用35°二锅头白酒(以蒸馏水稀释无水乙醇得)16 ml/kg灌胃造模,以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活性、山梨醇脱氢酶(SDH)活性、肝组织中还原型谷胱甘肽(GSH)、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为指标,结合肝组织形态变化观察PLC对肝损伤的保护作用。结果 PLC中、高剂量组对肝损伤小鼠血清升高的ALT、AST和SDH有降低作用(P<0.05),可显著升高肝组织中GSH和SOD的含量(P<0.05),明显降低肝组织中MDA的含量(P<0.05),肝组织变性明显减轻,肝组织结构比较完好。结论 PLC对小鼠酒精性肝损伤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