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索血清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白介素-6(interleukin 6,IL-6)和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水平对小儿急性复杂性阑尾炎的诊断价值。方法以2016年1月至2017年5月包头市第四医院小儿外科收治并进行手术治疗的96例急性阑尾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两组:单纯性阑尾炎组30例,复杂性阑尾炎(包括化脓性阑尾炎及坏疽性阑尾炎)组66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体重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检测两组患者术前血清CRP、IL-6、和PCT浓度,并绘制ROC曲线分析CRP、IL-6和PCT对小儿急性复杂性阑尾炎的诊断价值。结果复杂性阑尾炎组CRP、IL-6及PCT水平均显著高于单纯性阑尾炎组(P<0.05);以手术后病理结果为金标准,CRP、PCT、IL-6及三者联合检验ROC曲线下面积别为0.906(95%置信区间:0.829~0.956),0.953(95%置信区间:0.889~0.986),0.765(95%置信区间:0.668~0.846),0.973(95%置信区间:0.971~0.995)。曲线下面积值由大到小排序:PCT+CRP+IL-6>PCT>CRP>IL-6,通过两两比较发现,联合检验曲线下面积与CRP、IL-6单独检验曲线下面积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Z=2.932,P=0.003;Z=3.854,P=0.0001);联合检验曲线下面积与PCT单独检验曲线下面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861,P=0.063);CRP与PCT单独检验曲线下面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668,P=0.095),IL-6单独检验与CRP单独检验、PCT单独检验比较曲线下面积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Z=2.312,P=0.021;Z=3.371,P=0.001);得到最佳临界点分别为11.47(95%置信区间:11.42~14.48)mg/L,0.87(95%置信区间:0.63~0.98)ng/L,88.60(95%置信区间:87.12~170.83)pg/mL。结论CRP、IL-6和PCT有助于临床医师对阑尾炎严重程度进行早期判断,从而早期争取家长配合,尽早手术治疗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吲哚胺2,3-双加氧酶(IDO)作为小儿先天性心脏病(简称先心病)体外循环术后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SIRS)早期诊断标志物的价值。方法 选取2012年5月至2016年1月行体外循环手术的先心病患儿90例,按照术后是否发生SIRS分为SIRS组(n=43)和对照组(未发生SIRS,n=47)。收集患儿术前、术中、术后不同时间点外周血,测定并比较两组血清IDO、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浓度。利用ROC曲线分析各指标的诊断效能。结果 SIRS组血清CRP水平在术后72 h,IL-6水平在转机中及术后72 h高于对照组;血清IDO水平在术后24 h及72 h高于对照组。IDO在术后24 h对SIRS有诊断意义,其ROC曲线下面积为0.793,特异性为100%,敏感性为58.14%。CRP、IL-6及IDO在术后72 h对SIRS均有诊断意义,其中IDO诊断效能最高,其ROC曲线下面积为0.927,特异性为95.74%,敏感性为76.74%。结论 小儿先心病术后IL-6、CRP及IDO对诊断SIRS均有一定意义,其中IDO诊断效能最高,可更早、更准确预测小儿先心病术后SIRS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Presepsin对儿童早期脓毒症及化疗继发粒细胞缺乏(粒缺)并感染患儿在感染早期识别的作用。方法诊断准确性试验研究:选取2017年9月—2018年9月广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儿童医学中心收治的脓毒症及化疗继发粒缺并发热的住院患儿为探究对象,年龄范围0~14岁。分为脓毒症组(94例),化疗继发粒缺组(41例),其中化疗继发粒缺组又细分为:粒缺发热组和粒缺未发热组;健康体检儿童51例为对照组。每组患儿分别于入院当天或次日收集外周血标本,粒缺患儿分别在粒缺状态未发热时及粒缺状态发热时留取外周血标本,测定每组患儿外周血Presepsin、超敏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eu%)等指标。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Presepsin的诊断效能。结果 (1)脓毒症组Presepsin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 <0. 01);(2)粒缺组Presepsin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 <0. 01);(3)采用ROC曲线评价脓毒症细菌感染明确的诊断效能,Presepsin的AUC=0. 924 (95%CI:0. 869-0. 962),敏感度为80. 30%,特异度为84. 31%,优于CRP、PCT、白细胞、中性粒细胞计数等传统指标;(4)对于化疗继发粒缺并感染的诊断效能,Presepsin的AUC=0. 674(95%CI:0. 576-0. 762),敏感度为48. 15%,特异度为92. 16%,弱于CRP、PCT等传统指标。结论 (1) Presepsin对于儿童脓毒症的早期识别优于CRP、PCT等指标;(2)骨髓抑制继发粒缺是影响Presepsin水平的因素之一;(3) CRP和PCT等传统感染指标,较Presepsin更适用于化疗继发粒缺早期感染的识别。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常用检验指标对无明显感染灶儿童急性发热诊断价值.方法 以热程≤7 d,肛门温度≥38℃,年龄≤5岁,且未发现明显感染灶及病态外貌的急性发热住院患儿为研究对象,依据最终诊断探讨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血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百分比的诊断价值.结果 纳入228例患儿中,严重疾病42例(18.42%),血清CRP和PCT水平均高于非严重疾病组(P<0.01).CRP诊断截点为67.1 mg/L时,诊断严重疾病的灵敏度0.810,特异度0.715;PCT诊断截点0.505 ng/L,灵敏度0.762、特异度0.672;联合两者则特异度0.918,灵敏度0.617.病毒感染组32例,细菌感染组40例,支原体感染组15例,三组间CRP、PCT以及WBC、中性粒细胞百分比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鉴别病毒和细菌感染时,当CRP诊断截点为38 mg/L,灵敏度0.900、特异度0.813;PCT诊断截点0.450 ng/L,灵敏度0.700、特异度0.812;如果两者联合,则特异度0.965、敏感度0.630.鉴别细菌与支原体感染,当CRP诊断截点为80.75 mg/L时,灵敏度0.700、特异度0.933.结论 CRP、PCT对区别≤5岁且无明显感染灶及病态外貌的急性发热患儿疾病严重度及病原学有一定帮助,且两者联合检测的特异性更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血浆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6、IL-27在鉴别早产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及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eonatal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NRDS)中的价值。方法 前瞻性纳入2021年3~11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新生儿诊治中心具有呼吸窘迫表现的早产儿,根据诊断结果分为ARDS组(n=18)及NRDS组(n=20)。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检测患儿血浆IL-6和IL-27水平,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各指标诊断ARDS的价值。结果 ARDS组血浆IL-6及IL-27水平均高于NRDS组(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当IL-6取56.21 pg/m L时,曲线下面积、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0.867、61.1%、95.0%;当IL-27取135.8 pg/m L时,曲线下面积、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0.881、83.3%、80.0%。结论 血浆IL-6和IL-27可作为早期鉴别早产儿ARDS与NRDS的生物学指标。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C-反应蛋白(CRP)对小儿急性阑尾炎病理类型的判别意义及对手术时机的指导作用.方法 选择我院2010年1月至2014年2月行阑尾切除术并同时检测了白细胞、中性粒细胞比例和CRP的患儿206例,根据术后病理类型分为坏疽性阑尾炎组(53例)和非坏疽性阑尾炎组(153例),将206例患儿的年龄、性别、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比例及CRP水平等指标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及ROC分析并绘制ROC曲线.结果 坏疽性阑尾炎组和非坏疽性阑尾炎组患儿的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比例及CRP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CRP水平是判断小儿坏疽性阑尾炎的危险因素(P =0.000,OR=1.071);ROC曲线显示CRP对判断小儿坏疽性阑尾炎的作用优于中性粒细胞比例和白细胞计数(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31、0.659、0.599),其最佳诊断临界值为44.4 mg/L,敏感度75.5%,特异性93.5%.结论 CRP水平有助于判别小儿急性阑尾炎的病理类型,可以作为选择是否手术的一个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降钙素原(PCT)、白细胞介素-6(IL-6)及C反应蛋白(CRP)对新生儿宫内细菌感染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10-2011年在我院产科分娩、有宫内感染高危因素的新生儿,根据感染结局分为感染组及无感染组,检测两组新生儿脐血PCT、IL-6及CRP,比较两组新生儿脐血炎症指标的阳性率及各指标对宫内感染诊断的敏感度和特异度.结果 共有195例新生儿纳入研究,其中感染组24例,无感染组171例.感染组脐血PCT与IL-6的阳性率均明显高于CRP,诊断细菌感染的敏感度及特异度分别为:PCT敏感度70.8%,特异度94.2%;IL-6敏感度79.2%,特异度89.5%;CRP敏感度33.3%,特异度96.5%.PCT与IL-6结合诊断感染的敏感度为95.8%.结论 脐血PCT可作为宫内细菌感染早期诊断的有效指标,而PCT与IL-6结合可进一步提高诊断的敏感度,指导临床抗生素使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比较前降钙素(PCT)、白细胞介素6(IL-6)和C反应蛋白(CRP)在急性细菌性脑膜炎(菌脑)与病毒性脑炎(病脑)鉴别诊断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双抗体夹心免疫发光法测定菌脑20例、病脑19例血浆PCT含量,采用双抗体夹心免疫吸附法(ELISA)测其脑脊液IL-6含量,血CRP含量采用ELISA法测定。结果 与病脑组比较,菌脑组血浆PCT和CRP及脑脊液IL-6含量明显升高,其诊断灵敏性为100.0%,特异性为89.5%,明显优于CRP和IL-6。结论 PCT是鉴别菌脑与病脑灵敏、有效的指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D-二聚体(DD)、N末端脑钠素原(NT-ProBNP)及降钙素原(PCT)、白介素-6(IL-6)、白细胞计数(WBC)、C-反应蛋白(CRP)等炎症标志物与儿童重症肺炎预后的关系。方法 107例重症肺炎患儿根据是否需要机械通气,分为未机械通气组和机械通气组,机械通气组再分为无创通气组和有创通气组。按重症监护时间分为重症监护时间≤7天组和重症监护时间7天组。按出院时转归分为生存组和死亡组,比较和分析各组的DD、NT-ProBNP、PCT、IL-6、WBC、CRP水平,应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和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对各指标进行比较和评价。结果机械通气组、有创通气组、重症监护时间7天组和死亡组患儿的DD、NT-ProBNP、PCT和IL-6水平均分别明显高于未机械通气组、无创通气组、重症监护时间≤7天组和生存组(P均0.05),而WBC和CRP在各组中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DD对重症肺炎患儿死亡风险评估具有统计学意义(OR=2. 72,95%CI:1. 32~5. 60)。ROC分析结果显示,用于预测重症肺炎患儿存亡情况的曲线下面积最大为DD(0.89),其后依次为IL-6(0.85)、PCT(0.84)和NTProBNP(0. 80),联合DD、NT-ProBNP、PCT和IL-6四项检测指标的曲线下面积为0. 91,诊断灵敏度0. 91、特异度0. 85。结论 DD、NT-ProBNP、PCT与IL-6在儿童重症肺炎病情严重程度和预后评估中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四项指标联合检测可提高对存亡情况的预测能力,DD可能可以作为预测重症肺炎患儿死亡风险的独立生物学指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D-二聚体(DD)、N末端脑钠素原(NT-ProBNP)及降钙素原(PCT)、白介素-6(IL-6)、白细胞计数(WBC)、C-反应蛋白(CRP)等炎症标志物与儿童重症肺炎预后的关系。方法 107例重症肺炎患儿根据是否需要机械通气,分为未机械通气组和机械通气组,机械通气组再分为无创通气组和有创通气组。按重症监护时间分为重症监护时间≤7天组和重症监护时间7天组。按出院时转归分为生存组和死亡组,比较和分析各组的DD、NT-ProBNP、PCT、IL-6、WBC、CRP水平,应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和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对各指标进行比较和评价。结果机械通气组、有创通气组、重症监护时间7天组和死亡组患儿的DD、NT-ProBNP、PCT和IL-6水平均分别明显高于未机械通气组、无创通气组、重症监护时间≤7天组和生存组(P均0.05),而WBC和CRP在各组中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DD对重症肺炎患儿死亡风险评估具有统计学意义(OR=2. 72,95%CI:1. 32~5. 60)。ROC分析结果显示,用于预测重症肺炎患儿存亡情况的曲线下面积最大为DD(0.89),其后依次为IL-6(0.85)、PCT(0.84)和NTProBNP(0. 80),联合DD、NT-ProBNP、PCT和IL-6四项检测指标的曲线下面积为0. 91,诊断灵敏度0. 91、特异度0. 85。结论 DD、NT-ProBNP、PCT与IL-6在儿童重症肺炎病情严重程度和预后评估中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四项指标联合检测可提高对存亡情况的预测能力,DD可能可以作为预测重症肺炎患儿死亡风险的独立生物学指标。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测定学龄前哮喘儿童外周血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NE)水平,阐明NE在哮喘急性发作诊断中的作用。方法 收集2008年1月至2010年1月确诊为哮喘的学龄前儿童85例,分为哮喘急性发作组44例(急性组)和非急性发作组41例(非急性组);同期35例健康体检儿童作为对照组。用ELISA法检测各组外周血的NE和白细胞介素-8(IL-8)水平,并进行NE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价。结果 哮喘组的NE和IL-8水平高于对照组,其中急性发作组高于非急性发作组(Pr=0.48,P27.73μg/L作为判断哮喘急性发作的界值,其灵敏度为65.9%、特异度为95.1%,ROC曲线下面积为0.87(P结论 通过检测学龄前哮喘儿童NE水平,有助于哮喘急性发作的诊断。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血清中性粒细胞CD64和降钙素原(PCT)联合检测在新生儿细菌感染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将37例细菌感染新生儿依据出院诊断分为败血症组(n=15)和一般感染组(非败血症患儿;n=22);并选取同期住院非感染新生儿作为对照组(n=21)。各组新生儿均于入院后即刻抽取静脉血,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血清中性粒细胞CD64表达,化学发光法和免疫透射比浊法分别检测血清PCT及CRP水平。结果败血症组血清中性粒细胞CD64、PCT、CRP水平高于对照组(P0.01);一般感染组中性粒细胞CD64水平高于对照组(P0.01);败血症组血清PCT、CRP水平高于一般感染组(P0.01)。中性粒细胞CD64、PCT、CRP诊断细菌感染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18、0.818、0.704,均低于中性粒细胞CD64与PCT联合诊断细菌感染的曲线下面积(0.926)。中性粒细胞CD64与PCT联合检测在早期诊断新生儿感染的灵敏度和准确度分别为97.29%和89.65%,较CRP联合中性粒细胞CD64或PCT检测的灵敏度和准确度均高,较中性粒细胞CD64、PCT及CRP单项检测的灵敏度和准确度更高。结论中性粒细胞CD64、PCT联合检测能显著提高新生儿细菌感染诊断的灵敏度及准确度,有助于早期识别细菌感染。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儿童急性阑尾炎(acute appendicitis,AA)术后发生粘连性肠梗阻(adhesive ileus,AI)的影响因素及相关预防措施。方法收集天津市儿童医院2014年1月至2017年6月行阑尾切除术(acute appendicitis resection,AAR)的168例AA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术后是否发生AI分为梗阻组(n=42)和未梗阻组(n=126),以性别、年龄、病程、阑尾炎类型、是否穿孔、手术方式、手术操作时间、是否留置引流管、术前相关炎症指标(PCT、CRP、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为自变量进行回归分析。结果42例AAR后发生AI的时间与年龄存在相关性(r=0.535,P<0.05),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病程长(OR=1.071,95%CI:1.040~1.104)、PCT水平升高(OR=1.735,95%CI:1.178~2.555)为AI的危险因素;而年龄较大(OR=0.966,95%CI:0.945~0.987)、男性(OR=0.199,95%CI:0.049~0.802)及采用腹腔镜手术(OR=0.092,95%CI:0.015~0.543)为AI的保护因素。结论AA病程、PCT、年龄、性别及手术方式是AAR后发生粘连性肠梗阻的影响因素,当儿童AA满足手术适应证时,应及早行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对于年龄较小及术前PCT水平较高的患者,术后应警惕AI发生的可能。  相似文献   

14.
目的检测幼年特发性关节炎(JIA)血清降钙素原(PCT)改变,探讨PCT在JIA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检测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湖北省武汉市妇女儿童医疗保健中心风湿免疫科150例JIA患儿血清PCT和C反应蛋白(CRP)值,比较PCT和CRP对诊断JIA细菌感染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同时,检测PCT在JIA各种临床类型的表达情况。结果 JIA细菌感染组血清PCT与CRP值,均明显高于JIA病毒感染组、JIA活动不伴感染组及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以PCT≥0.5μg/L及CRP≥8 mg/L为诊断细菌感染的阳性阈值,两指标敏感度分别为76.2%、85.7%,特异度分别为87.6%、51.9%,阳性预测值分别为50.0%、21.2%,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5.8%、95.4%,阳性似然比6.14、1.65,阴性似然比0.27、0.30。ROC曲线下面积:PCT为0.928,优于CRP(0.7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2.19,P0.05)。98.99%(98/99)JIA活动不伴感染组PCT值0.5μg/L,中位数为0.2μg/L。66.7%(66/99)JIA活动不伴感染组PCT值0.1μg/L。结论血清PCT值对JIA并发细菌感染具有重要鉴别意义,其预测感染价值优于CRP。推荐PCT值0.5μg/L作为诊断JIA合并感染临界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鉴别儿童血液培养检出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CNS)血流感染与污染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湖南省常宁市人民医院2013年1月–12月连续就诊的经血液培养检出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患儿的病例资料,将病例分为血流感染组及污染组,分别比较两组患儿的一般人口学特征、病例来源、C反应蛋白(CRP)、血培养阳性结果报警时间(TP)、降钙素原等实验室检测结果,并根据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降钙素原的鉴别诊断性能。结果共83例纳入研究,血流感染组(38例)与污染组(45例)患儿的月龄、性别、CRP、TP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外科病房住院患儿的血流感染比例(70.59%)高于内科(39.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30,P0.05);血流感染组的PCT水平高于污染组(Z=5.17,P=0.000)。PCT鉴别血流感染组及污染组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86.8%、82.2%、84.3%,最佳截断值为0.195 ng/ml,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822(95%CI:0.726~0.918)。结论 PCT对于鉴别儿童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血流感染与污染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可帮助临床医师正确诊断血流感染、减少抗生素滥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估出生早期不同时段血清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对新生儿早发细菌感染的诊断和治疗价值。方法将195例有宫内感染高危因素的新生儿根据感染结局分为细菌感染组24例及非感染组171例,测定出生2h内,6~12h,12~36h及大于48h新生儿血清PCT、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及外周血白细胞含量,分析不同时段PCT诊断早发感染的敏感度、特异度,及其对疗效的判断。结果出生2h内细菌感染组PCT、CRP及白细胞阳性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生6~12h当PCT以2ng/ml为阈值时,其诊断细菌感染的敏感度为91.7%,特异度为86.5%,较CRP及白细胞具有更高的敏感度;出生12~36h是PCT的生理性高峰期,不同阈值的PCT均不能同时有较高的敏感度及特异度,当PCT以0.5ng/ml、2ng/ml以及10ng/ml为阈值时,其敏感度分别为100%、91.7%及75.0%,特异度分别为5.8%、53.8%及95.9%。结论出生6~12h测定PCT,并且以2ng/ml为阈值时,对诊断早发细菌感染有较高的敏感度及特异度,尽量避开PCT的生理性高峰期(出生12~36h)测定PCT浓度,该时期诊断细菌感染的PCT阈值尚需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7.
急性阑尾炎(acute appendiciris)是小儿腹部外科最常见的急腹症之一,特点是病史及临床表现不典型、病情进展快、易穿孔、易误诊。血清前降钙素(procalcitonin,PCT)是一个新型的炎症指标,但PCT对于小儿急性阑尾炎的诊断还未见系统报道。本文主要研究PCT在小儿急性阑尾炎时的诊断价值,并与传统的炎症指标白细胞(white blood cell,WBC)计数和C反应蛋白(C reactive protein,CRP)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及C反应蛋白(C reactive protein,CRP)指导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手术时机选择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131例患儿为研究对象,其中非手术组33例,手术组47例,对照组36例。采用电化学发光法和速率散射比浊法检测三组患儿起病后1 h、6 h、12 h血清PCT、IL-6、CRP浓度,对可能影响治疗方式选择的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通过ROC曲线评价PCT、IL-6、CRP三者对手术时机选择的作用。结果三组患儿胎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其中手术组胎龄最低,其后依次为非手术组、对照组;手术组出生体重显著低于非手术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但非手术组与对照组出生体重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 05);三组间性别比例、发病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合并症主要为低血糖、新生儿肺炎、低体重及窒息,三组间新生儿肺炎发生率及死亡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三组确诊时血清PCT、IL-6、CRP水平,手术组均显著高于非手术组和对照组(P 0. 05)。同一监测时点组内,Bell分期从Ⅰ到Ⅲ期血清PCT、IL-6、CRP水平呈现出逐渐升高的趋势(P 0. 05);同一Bell分期组内,发病后1 h、6 h、12 h血清PCT、IL-6、CRP水平呈现出逐渐升高的趋势(P 0. 05); Bell分期与检测时间不存在交互效应(P0. 05),其中PCT、IL-6、CRP最高值均出现在发病后12 h组内Bell分期为Ⅲ期的亚组中,最低值均出现在发病后1 h组内Bell分期为Ⅰ期的亚组中。发病后6 h血清PCT(OR=2. 612,95%CI:1. 725~4. 781)、发病后6 h血清IL-6(OR=1. 896,95%CI:1. 439~3. 234)及发病后12 h血清CRP(OR=1. 330,95%CI:1. 004~2. 314)水平是NEC患儿是否选择手术治疗的主要影响因素。PCT 6 h、IL-6 6 h、CRP 12 h三个指标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 86(95%CI:0. 768~0. 934)、0. 89(95%CI:0. 803~0. 967)、0. 73(95%CI:0. 652~0. 806)。考虑到手术指征的严谨性,每项检查结果需结合95%医学参考值范围,因此最佳临界点分别为0. 62(0. 38~0. 86) ng/m L、145. 85(137. 70~154. 01) pg/m L、8. 35(7. 27~9. 43) mg/L。结论 PCT、IL-6、CRP水平对NEC手术时机的判断具有一定意义,但NEC患儿是否需要外科手术干预还应结合上述指标的医学参考值范围、临床表现和其他辅助检查结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CRP)、红细胞沉降率(ESR)、乳酸脱氢酶(LDH)及血清铁蛋白(SF)联合检测对发热待查患儿病因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热程2周以上的发热待查住院患儿154例的临床资料,并根据出院诊断分为感染组(n=54)、风湿组(n=67)、恶性肿瘤组(简称为肿瘤组,n=33),对3组患儿血清CRP、ESR、LDH及SF 4项指标的均值进行比较,并通过ROC曲线分析其单独及联合检测对发热待查患儿病因的诊断价值。结果感染组、风湿组、肿瘤组3组患儿血清CRP和ESR均升高,其中风湿组升高最明显;血清LDH在肿瘤组升高最明显;SF在风湿组和肿瘤组均明显升高。LDH对风湿性疾病、CRP和ESR对恶性肿瘤诊断的ROC曲线下面积(AUC)0.7(P0.05)。CRP诊断感染和风湿性疾病的AUC分别为0.861、0.782;ESR诊断感染和风湿性疾病的AUC分别为0.770、0.743;LDH诊断感染和恶性肿瘤的AUC、灵敏度、特异度及约登指数均较低;SF诊断感染的AUC、灵敏度、约登指数均为最高,但特异度最低;SF诊断风湿性疾病的AUC、灵敏度、特异度、约登指数都较高;SF诊断恶性肿瘤的AUC较低。4项指标联合检测对诊断风湿性疾病和恶性肿瘤的AUC、灵敏度、特异度比单独检测时高。结论在发热待查患儿的病因诊断中,CRP、ESR、LDH及SF对初步诊断风湿性疾病有一定临床意义,对感染性疾病和恶性肿瘤的诊断和鉴别价值有限;4项指标联合检测对发热待查患儿的病因诊断价值优于单独检测。  相似文献   

20.
新生儿败血症超敏C反应蛋白诊断界值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在新生儿败血症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0年10月至2011年10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收治的确诊败血症新生儿81例、临床诊断败血症新生儿152例和非败血症新生儿103例,比较三组间hs-CRP浓度;以血培养为金标准,通过绘制ROC工作曲线,确定hs-CRP诊断新生儿败血症的最佳诊断界值点;同时对比分析hs-CRP、传统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WBC)计数、未成熟中性粒细胞与中性粒细胞总数比值(I/T)及血小板(PLT)计数在新生儿败血症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等。结果确诊新生儿败血症组、临床诊断新生儿败血症组及非败血症组hs-CRP中位数分别为15.0、11.0和1.0mg/L;hs-CRP诊断新生儿败血症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51,最佳诊断界值点为3.0mg/L;hs-CRP、CRP、WBC、I/T、PLT诊断新生儿确诊败血症组与非败血症组的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灵敏度分别为90.1%、42.0%、34.6%、16.0%和22.2%,特异度为66.0%、95.1%、87.4%、95.1%和97.1%。结论 hs-CRP是一项诊断新生儿败血症的理想的初筛项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