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观察慢性乙醇摄入对大鼠单个肝窦内皮细胞(LSEC)结构的影响。方法:采用乙醇直接灌胃的方法建立酒精性肝病大鼠动物模型,应用稍加改良的Pertoft梯度离心方法对不同阶段的LSEC进行分离纯化,用透射电镜观察不同时期LSEC形态和结构的改变。结果:乙醇灌胃4周末、8周末、12周末LSEC在形态、窗孔大小和数量上均出现不同程度的改变;停止乙醇灌胃12周末,大部分细胞比乙醇灌胃12周末时有明显的恢复。结论:乙醇的慢性刺激使细胞形态改变;停止刺激后,细胞的形态、窗孔大小和数量都有一定的恢复。  相似文献   

2.
Yang H  Zhang WJ  Wu LQ  Gu F  Ye LY  Li J  Xu SQ  Xu YP  Lou JN 《中华医学杂志》2005,85(2):106-110
目的 探讨α-1抗胰蛋白酶对人肝窦内皮细胞(LSEC)冷缺氧-复氧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人LSEC在体外培养,通过低温、缺氧-复氧建立缺氧-复氧损伤实验模型,观察α-1抗胰蛋白酶对LSEC缺氧-复氧损伤的影响。细胞凋亡应用原位免疫组织化学和DNA梯状条带方法检测;产生基质金属蛋白酶(MMP)的活性应用酶谱方法分析;一氧化氮的产生通过检测亚硝酸盐含量进行分析;一氧化氮合酶的表达采用细胞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低温、缺氧-复氧引起LSEC凋亡,而α-1抗胰蛋白酶抑制LSEC的凋亡。应用一氧化氮的抑制剂N-ω-硝基左旋精氨酸(L-NAME)或MMP的抑制剂BB3103明显减少缺氧-复氧诱导的LSEC的凋亡,而应用外源性一氧化氮的供体S-亚硝基-N-乙酰青霉氨(SNAP)则明显增加LSEC的凋亡,表明一氧化氮和MMP在LSEC凋亡过程中是重要的介导物。在缺氧-复氧过程中,一氧化氮合酶表达增强,一氧化氮产生增多,产生MMP的活性增强。α-1抗胰蛋白酶明显抑制缺氧一复氧过程中MMP的释放,并通过抑制一氧化氮合酶的表达减少一氧化氮的产生。结论 α-1抗胰蛋白酶通过抑制一氧化氮和MMP的产生保护LSEC的冷缺氧一复氧损伤。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实验性家兔非酒精性肝纤维化形成过程中肝窦内皮细胞的变化。方法用高脂饲料诱发脂肪肝的方法建立家兔非酒精性肝病动物模型,并于高脂饲料喂养2、4、8周末,以及停止高脂饲料喂养(用平衡饲料继续喂养)12、16周末分别处死实验组及对照组家兔,经心脏灌流后取肝脏组织行HE染色、VG苦味酸染色及透射电镜观察肝窦内皮细胞(LSEC)窗孔的动态变化。结果正常的LSEC扁平,远侧胞质呈薄片状,有许多窗孔,内皮下缺乏基底膜(BM);高脂饲料喂养2周末,部分肝窦内皮细胞远侧胞质窗孔数减少,内皮下尚未见基底膜形成;4周末,窗孔数减少或消失,内皮下已开始有不完全的基底膜形成,同时有功能活跃的纤维母细胞形成;8周末进一步加重,内皮下已有完整的BM形成。停止高脂饲料喂养12周末,肝组织内胶原纤维仍大量沉积,失窗孔及内皮下BM形成有所减轻,内皮下基底膜成不连续状。16周末,仍可见胶原柬,失窗孔及内皮下BM形成明显减轻。结论随着高脂饲料的喂养LSEC的失窗孔及内皮下BM形成逐渐发生,严重时可形成肝窦毛细血管化和肝纤维化;去除病因后这种肝纤维化是可逆的。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人脐带间质干细胞来源的外泌体(mesenchymal stem cell derived exosomes, MSC Ex)对肝窦内皮细胞(liver sinusoidal endothelial cell, LSEC)毛细血管样改变的影响。方法: 从人脐带组织中分离培养间质干细胞,采用超速离心法提取培养上清液中的MSC-Ex。采用透射电镜、纳米颗粒跟踪分析仪以及蛋白质免疫印迹对MSC-Ex进行形态和表征的鉴定。用TNF-α诱导建立LSEC血管化模型,并加入DIO荧光染料标记的MSC-Ex共培养,观察LSEC对MSC-Ex的摄取能力。采用qRT-PCR检测LSEC中促血管生成素-2(angiopoietin-2,Ang-2)、CD34的mRNA相对表达,采用蛋白质免疫印迹检测LSEC中Ang-2、CD34蛋白表达,采用小管形成实验检测LSEC的管腔形成能力。构建蛋氨酸、胆碱缺乏饮食(methionine and choline deficiency diet,MCD)诱导的ICR小鼠肝纤维化模型,然后尾静脉分别注射MSC Ex(10 mg/kg)和100 μL PBS,每3 d注射1次,共注射5次。采用天狼猩红染色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分别观察肝组织胶原沉积及检测Ang-2蛋白表达。结果: 蛋白质免疫印迹显示MSC-Ex高表达外泌体特征性标志物Alix、TSG101、CD63、CD9,透射电镜显示MSC-Ex为直径约100 nm的盘状囊泡,纳米颗粒跟踪分析仪显示其颗粒浓度约为3.4×1011/mL。MSC Ex可被LSEC摄取,并显著抑制TNF-α诱导的LSEC的管腔形成及Ang-2、血管内皮细胞标志CD34表达。天狼猩红染色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MSC Ex可限制纤维化肝组织的胶原沉积和Ang-2蛋白表达。结论:人脐带MSC-Ex可在体内外抑制LSEC毛细血管样改变。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抗纤复方I号对酒精性肝病时肝窦内皮细胞(liver sinusoidal endothelial cell, LSEC)的影响.方法 63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酒精组及中药组,按本室方法用乙醇及抗纤复方I号(Kang Xian Fu Fang I, KXI)直接灌胃,于4周、8周、12周末 处死大鼠,HE染色观察其病理改变,透射电镜观察肝窦毛细血管化.结果 随着酒精性肝病的发展,中药组病理改变及肝窦毛细血管化的形成与酒精组相比明显减弱.结论 抗纤复方I号能够预防酒精性肝病时肝窦毛细血管化的形成.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粒细胞和粘附分子在肝窦内皮细胞 (LSEC)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方法 :利用人LSEC体外低温缺氧再氧化模型 ,以免疫组化和Westernblot方法检测LSEC内细胞间粘附分子 1(ICAM 1)和淋巴细胞功能相关抗原 1(LFA 1)的表达 ;以髓过氧化物酶方法检测粒细胞与内皮细胞的粘附 ;用台盼蓝染色和透明质酸吸收率分别观察LSEC的损伤和功能变化。结果 :在低温缺氧再氧化过程中 ,随时间增加LSEC功能明显降低。LSEC表达ICAM 1、释放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以及粘附于内皮细胞上的粒细胞数量 ,均以时间依赖的方式增高。外源性TNFα促进内皮细胞的损伤和ICAM 1的表达 ,并呈现剂量依赖性。LSEC的损伤与I CAM 1表达和粒细胞粘附的数量均呈显著正相关 (γ =0 .95 ,0 .89,P <0 .0 5 )。ICAM 1和TNFα的抗体能部分阻止粒细胞与LSEC的粘附。结论 :低温缺氧再氧化诱导LSEC释放TNFα ,从而促进ICAM 1表达 ,是导致LSEC损伤以及粒细胞与内皮细胞粘附的关键因素。内皮细胞与粒细胞的粘附在LSEC缺血再灌注损伤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肝窦状隙内皮细胞(LSECs)可能与诱导肝同种异体移植物的排斥反应有关。研究了LSEC反应性抗体的临床作用及其在急性排斥反应期间调节T细胞反应的作用。95例肝移植患者参与了本研究,采集移植前、后的血清及T淋巴细胞。从正常的健康肝组织中分离LSECs。用流式细胞仪检测LSECs结合抗体。应用混合细胞培养(MCC)分析研究LSEC抗体是否可促进细胞介导的免疫反应。用ELISA测定MCC上清中的细胞因子。在排斥反应期间用肝活检染色法来检测在LSECs中沉积的免疫球蛋白。患者两年生存率为86.3%。与未发生排斥反应的患者相比(8/45,18%),发生…  相似文献   

8.
健肝饮对慢性肝炎肝纤维化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健肝饮对慢性肝炎血清肝纤维化指标的影响。方法 :用健肝饮治疗慢性肝炎肝纤维化患者 45例 (治疗组 ) ,并设对照组 40例 ,疗程 3个月。治疗前后分别进行血清肝纤维化指标(透明质酸、 型前胶原及层粘蛋白 )检测。结果 :治疗组血清肝纤维化指标较对照组明显下降 (P<0 .0 5 )。结论 :健肝饮对慢性肝炎肝纤维化指标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9.
大鼠肝抑素提取物对肝再生过程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制备大鼠肝抑素,研究它对肝再生过程的影响,应用酒精沉析和超速离心法从正常大鼠肝抑素提取物(HC),将其注入肝大部切除大鼠体内,每12h一次至96h,每12h取残余肝测重量和体积,计肝细胞分裂指数(MI),用体视法测肝细胞数,用流式细胞术测分离细胞含不同DNA倍体的细胞数,结果;(1)再生肝重量和体积增长缓慢,至96h为对照组的71%;(2)肝细胞MI明显降低,MI高峰延后并后为对照的33%,(3)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初步探讨强肝丸抗肝纤维化的药理作用.方法 Wistar大鼠随机分成3组,即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强肝丸治疗组.采用腹腔注射四氯化碳(CCl4)橄榄油混合液的方法 制备肝纤维化动物模型.治疗组采用预防给药的方式,造模结束后持续治疗4周.治疗结束后,动物麻醉,取肝组织,进行羟脯氨酸含量检测、HE染色、Mallory染色及Ⅰ型胶原(CoL Ⅰ)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强肝丸能显著降低肝组织中羟脯氨酸水平(P<0.01),减少肝组织中总胶原的合成和沉积(P<0.05),下调肝组织中Ⅰ型胶原(CoL Ⅰ)的表达(P<0.05).结论 强肝丸对肝组织中胶原蛋白的合成过程有显著抑制作用,从而阻断肝纤维化的病理过程.  相似文献   

11.
Zhang WJ  Ye LY  Wu LQ  Xin YL  Gu F  Niu JX  Yang ZH  Lou JN 《中华医学杂志》2007,87(43):3051-3055
目的 研究人海绵状血管瘤内皮细胞在形态、表型和功能方面的改变。方法 从人海绵状血管瘤组织分离、纯化血管内皮细胞,并应用透射电子显微镜、流式细胞术、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明胶酶谱法和激光共聚焦显微镜等技术与人正常人肝窦内皮细胞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与正常人肝窦内皮细胞相比,人海绵状血管瘤内皮细胞的超微结构上,具有异常膨大的内质网和空泡样结构;表型上,高表达整合素αvβ3;功能上,体外形成血管样网络结构异常,并可能与其高表达的内源性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血管生成素1以及基质金属蛋白酶2有关。结论 人海绵状血管瘤内皮细胞在形态、表型和功能特性上都不同于正常肝窦内皮细胞。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家蚕丝素纳米纤维的排列走向对星形胶质细胞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取新生大鼠大脑皮层,原代培养获得混合细胞培养体系,并通过反复传代对星形胶质细胞进行纯化。将纯化的星形胶质细胞以2.5×105/ml的密度接种至直径为800nm不同走向(平行、乱序)的丝素纳米纤维上,对细胞的存活、铺展以及迁移进行检测。设立多聚赖氨酸(PLL)包被组作为对照。结果成功地建立了新生SD大鼠大脑皮层原代混合细胞培养体系;传至第4代时,星形胶质细胞得到纯化,GFAP阳性率达到92%以上;接种到材料上之后,细胞和家蚕丝素纳米纤维之间表现出很高的亲和力,细胞的胞体和突起按照纤维的走向排列。家蚕丝素纳米材料上的星形胶质细胞的存活率和铺展面积与PLL对照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平行材料上细胞的突起长度比乱序材料上的要长(P〈0.05),3种材料(平行、乱序、PLL)上的细胞迁移效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平行材料上的细胞迁移效率最高。结论家蚕丝素纳米纤维能支持星形胶质细胞的存活和生长,表现出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丝素纳米材料的走向影响了细胞的排布以及迁移。  相似文献   

13.
以Web of Science数据库收录的以"医学信息学"为主题的期刊论文为样本,利用CiteSpace软件绘制2010-2019年医学信息学研究领域的知识图谱,对年度发文量、国家和机构、作者合作、文献共被引和关键词共现等方面进行了可视化分析,揭示其发展现状和研究热点,为医学信息学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从中医对高脂血症的治法论述及其运用等方面,对近年来高脂血症的中医治法研究作了综述。认为今后仍需加强高脂血症中医治法的临床研究,阐明其降脂中药验方的疗效机制,以便进一步提高中医药防治高脂血症的水平。  相似文献   

15.
大青龙汤证之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伤寒论》中原文38条、39条均论大青龙汤证,而对于“太阳中风,脉浮紧”及“伤寒,脉浮缓”的认识,诸家各持己见,经分析认为《伤寒论》对外感病的阐论,重在发病、病机与辨证论治。由于人体体质有差异,反应有差别,所以有时也会表现出特殊的情况,大青龙证之表现则有常亦有变。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牙骨质片经不同浓度牙龈卟啉单胞菌脂多糖(Pg-LPS)处理后对牙周韧带细胞(PDLC)附着和增殖的影响.方法 用含不同浓度(0,1,10)μg/mL的Pg-LPS培养液培养PDLC于牙骨质片,24、72 h后用MTT法检测PDLC在牙骨质片上的附着、增殖的细胞数量,同时行扫描电镜观察.结果 高浓度10 μg/...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中药泡洗防治奥沙利铂所致神经毒性的疗效。方法:检索并选取国内公开发表的关于中药泡洗防治奥沙利铂所致神经毒性的随机对照试验文献,对纳入的文献应PflJadad评分法进行质量评价,采用Kevman5.0软件进行Mata分析。结果:共有5项研究符合纳入标准。与对照组比较,中药泡洗防治奥沙利铂所致神经毒性的临床疗效优势比oR合并值为0.26,95%可信区间(CI)为(0.17,0.40)。结论:根据目前获得的Meta分析结果显示,中药泡洗防治奥沙利铂所致神经毒性的治疗有效,可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