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肝内胆管细胞癌(ICC)是仅次于肝细胞癌的第二大原发性肝恶性肿瘤,其恶性程度高、患者预后差,外科根治性手术切除是治疗ICC的惟一有效手段。淋巴结转移是影响ICC患者预后不良的重要因素之一,有无淋巴结转移不仅可以评估患者预后,还可以指导手术方案及术后辅助治疗方案的选择,因此术前对淋巴结转移状态进行评估具有重要意义。根据影像学检查指标、血清肿瘤标志物或细胞分子标志物等,在ICC术前淋巴结转移评估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以影像学检查指标如CT、MRI、PET/CT等,血清学肿瘤标志物如CA199、癌胚抗原、CA199联合SⅡ或D-二聚体等,以及两项联合,均体现出对淋巴结转移的预测极高的应用价值,细胞大分子如ECM1、CD90、AngPTL4亦被证明与淋巴结转移高度相关,而有关EUS-FNA的研究较少,是否能对淋巴结转移进行准确评估仍有待进一步证明。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分析超声弹性评分联合血清甲状腺球蛋白(Tg)水平对老年甲状腺癌患者治疗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行甲状腺癌根治性手术且术后采取131 I治疗的老年甲状腺癌患者89例,患者术前进行超声检查并进行超声弹性评分,术后12个月检查患者血清Tg水平,分析超声弹性评分与血清Tg水平对患者术后淋巴结转移的预测及术后无进展生存期的影响。结果发生淋巴结转移患者术前超声弹性评分显著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P<0.05),发生淋巴结转移及远处转移患者术后12个月血清Tg水平显著高于无淋巴结转移及无远处转移者(P<0.05)。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超声弹性评分与血清Tg水平对患者术后淋巴结转移的预测价值,超声弹性评分、血清Tg水平对淋巴结转移预测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38、0.836,最佳截断值分别为4.42分及15.2μg/L,两者联合对淋巴结转移预测的曲线下面积为0.922。超声弹性评分<4.42分患者无进展生存情况显著优于超声弹性评分≥4.42分患者(P<0.05)。血清Tg水平<15.2μg/L患者无进展生存情况显著优于血清Tg水平≥15.2μg/L患者(P<0.05)。结论超声弹性评分与血清Tg水平对老年甲状腺癌患者临床治疗预后均有一定的预测价值,且二者联合应用可有效提高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胃癌患者经根治术后淋巴结转移发生情况及可能的影响因素,重点分析腹水中乙醛脱氢酶1(ALDH1)、糖类抗原724(CA724)表达与患者术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选取接受胃癌根治术治疗的90例患者,依据术后5年有无发生淋巴结转移分为转移组与未转移组,调查2组一般资料、检测实验室指标并比较,检测患者根治术前腹水中ALDH1、CA724水平与根治术后发生淋巴结转移的关系及二者对淋巴结转移的预测价值。[结果]90例中,发生淋巴结转移24例,发生率为26.67%;转移组中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及腹水中ALDH1、CA724水平均高于未转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其他资料及实验室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后建立多元回归模型结果显示,血清VEGF、HIF-1α及腹水中ALDH1、CA724过表达均是胃癌患者术后发生淋巴结转移的影响因素(OR>1,P<0.05);绘制ROC曲线,结果显示,血清VEGF、HIF-1α水平及腹水中ALDH1、CA724水平单独...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影响肝内胆管癌(ICC)患者术后生存的因素。方法 2011年12月~2015年2月我院诊治的ICC患者94例,对其中35例行姑息性治疗,即肝内扩张胆管置管引流术,对另59例行根治性肿瘤切除术。采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回归分析影响ICC患者术后生存的因素。结果 经随访,本组94例ICC患者生存期为3~35个月,平均为(26.1±4.6)个月;1 a生存率为76.6%,2a生存率为7.4%;单因素分析显示,ICC肿瘤数目、直径、肿瘤分化、血清CEA、CA19-9和是否发生淋巴结转移和远处转移以及手术方法为影响术后患者生存的因素(P<0.05);经多因素回归分析,发现肿瘤多发、低程度分化、血清CEA大于25 μg/L、血清CA19-9大于182 U/ml、手术切除组织边缘肿瘤细胞阳性、淋巴结转移和姑息性手术是影响ICC患者术后生存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ICC患者预后差,很多患者在诊断时已失去根治性切除肿瘤的机会,即使获得肿瘤切除而根治的患者仍存在很多影响预后的危险因素,临床医生需认真研究这些因素,而给予相应的处理。  相似文献   

5.
肝内胆管细胞性肝癌临床特点分析9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肝内胆管细胞性肝癌(intraheptic cholangiocarcinoma,ICC)的临床特点,以期对临床特点,以期对临床诊治进行指导.方法:回顾分析我科1985-01/2003-01行手术探查的90例ICC患者临床资料.结果:64例患者有右上腹隐痛不适等非特异性症状表现;32例有乙肝病史;42例(46.7%)合并肝硬化.29例术前检查AFP为阳性;56例术前检查CA199为阳性;61例术前检查γ-GT增高.31例术前B超检查发现肝内占位合并肝门淋巴结肿大;58例术前CT检查提示肿瘤有典型的低血供表现.90例ICC患者中,38例行手术根治性切除,其1、3、5年生存率分别为81.1%、43.6%、43.6%.余52例行姑息性手术切除,其1、3、5年生存率分别为16.7%、0.0%、0.0%.结论:ICC临床表现多样,无明显特点.CA199阳性及γ-GT增高提示ICC可能.ICC易发生肝门淋巴结转移.B超和CT联合能发现病灶及明确病灶性质.ICC以手术治疗为主,根治性手术切除是保证长期生存的唯一途径.  相似文献   

6.
大肠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在我国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随着大肠癌根治术及辅助治疗手段的不断改进,总体预后有一定改善,但接受根治术的患者5年内仍有20%-40%死于肿瘤的复发及转移,尤其是淋巴结转移.淋巴结转移是以淋巴结微转移为基础的.因此,预测和诊断淋巴结微转移对患者的预后和治疗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随着分子生物技术的发展,尤其是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技术的成熟,使淋巴结微转移的检测已成为目前研究的热点.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病理学对比下的甲状腺乳头状癌颈部淋巴结转移超声指标诊断价值。方法接受手术治疗的老年甲状腺癌患者117例。根据手术中探查结合手术病理,依据有无颈部淋巴结转移分为观察组(淋巴结转移)及对照组(无淋巴结转移)。结果观察组肿瘤≥10 mm、肿瘤与被膜接触≥25%、肿瘤内部有钙化及可疑淋巴结纵横比2的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影响甲状腺乳头状癌颈部淋巴结转移超声指标的独立风险因素包括:肿瘤≥10 mm、肿瘤与被膜接触≥25%、肿瘤内部有钙化及可疑淋巴结纵横比2(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显示,以2.1为截点值,淋巴结纵横比预测诊断该淋巴结为癌转移性淋巴结的敏感性为94.23%,特异性为75.38%,曲线下面积为0.92。结论超声发现肿瘤≥10 mm、肿瘤与被膜接触≥25%、肿瘤内部有钙化及可疑淋巴结纵横比2提示老年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颈部淋巴结转移可能性大,对手术方案的制定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老年甲状腺癌患者癌结节超声征象与颈部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方法选择80例老年甲状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全部患者接受手术治疗,并在术前接受超声检查,观察患者各个结节超声征象,根据术后病理结果,将发生颈部淋巴结转移者纳为转移组,其他纳为未转移组,对比两组一般资料及主要超声征象检出情况,通过Spearman相关性分析检验找出超声征象与颈部淋巴结转移存在的相关性。结果80例甲状腺癌患者共80个甲状腺结节,经手术病理证实有淋巴结转移者44例,转移率为55.00%,共44个结节发生转移;在全部发生的44例淋巴结转移患者中,颈部淋巴结转移者41例,转移结节41个。转移组与未转移组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转移组年龄、结节最大直径均明显大于未转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较于未转移组,转移组形态不规则、纵横比>1、多伴微钙化、内部呈不均质回声、多有囊性变,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Spearman相关性分析检验发现,颈部淋巴结转移与超声检出形态规则度呈负相关(r=-0.636,P<0.05),与纵横比、微钙化情况、回声、囊性变均呈正相关(r=0.564、0.604、0.724、0.563,P均<0.05)。结论老年甲状腺癌患者癌结节若表现出形态不规则、纵横比>1、内部不均质回声、囊性变、微钙化等超声征象,可能提示颈部淋巴结转移高风险,对临床制定治疗方案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甲状腺乳头状癌淋巴结转移特点及手术清扫范围的选择。方法选取行手术治疗的210例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回顾性分析甲状腺乳头状癌颈部淋巴结转移情况与临床病理资料的相关性、术前超声结果、术后石蜡病理检查结果及淋巴结清扫范围。结果 210例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均采取颈部淋巴结清扫术,40例单纯采取Ⅵ区淋巴结清扫,其中16例发生淋巴结转移;24例单纯采取侧颈区淋巴结清扫,其中9例发生淋巴结转移;146例采取Ⅵ区淋巴结联合侧颈区淋巴结清扫,其中45例Ⅵ区和侧颈区同时出现淋巴结转移,25例出现Ⅵ区转移而未见侧颈区淋巴结转移,28例出现跳跃式侧颈区淋巴结转移而无Ⅵ区转移。男性、年龄45岁、侵袭至甲状腺被膜、肿瘤直径10.0 mm、术前超声提示颈部淋巴结转移阳性者发生淋巴结转移的概率更高。结论性别、年龄、肿瘤大小及被膜的侵袭情况均与甲状腺乳头状癌颈部淋巴结转移具有密切的相关性;中央区淋巴结转移可作为侧颈区淋巴结转移的主要危险因素,当出现中央区淋巴结转移时建议同时行侧颈区淋巴结清扫;甲状腺乳头状癌较为容易发生颈部淋巴结转移,多发生在Ⅵ区,建议行首次手术的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采取原发病灶切除联合Ⅵ区淋巴结清扫。  相似文献   

10.
樊素珍  苑中甫 《山东医药》2008,48(39):13-15
目的检测宫颈浸润癌(ICC)和宫颈上皮内瘤变(CIN)中Annexin A2、NF-κBp65及Ki-67的表达,探讨三者在ICC和CIN组织中表达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74例ICC、24例CIN及15例正常宫颈上皮(NCE)中的Annexin A2、NF-κBp65及Ki-67。结果Annexin A2、NF-κBp65和Ki-67在ICC中的阳性表达率均显著高于CIN和NCE(P均〈0.05)。低分化LCC组织中Annexin A2的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中、高分化癌组织(P均〈0.05),且其表达与患者年龄、组织类型、病理分级和淋巴结转移有关(P均〈0.05)。NF-κBp65的表达与ICC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Ki-67的表达与ICC患者年龄、病理分级有关(P均〈0.05)。ICC中Annexin A2、NF-κBp65与Ki-67表达呈正相关(r分别为0.339、0.359、0.542,P均〈0.05)。结论Annexin A2高表达可能是ICC的早期事件,可作为ICC的辅助诊断指标,对评价宫颈组织的恶性程度及预后可能有一定的参考价值。Annexin A2、NF-κBp65和Ki-67均在LCC的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65岁以上乳腺癌患者的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Her)-2、抑癌基因(nm23)、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的表达情况及临床治疗分析。方法对110例65岁以上女性乳腺癌患者采用免疫组化S-P方法检测乳腺癌组织以及正常乳腺组织Her-2、nm23、ER和PR蛋白表达情况;分析其临床资料及随访结果。结果 Her-2、nm23的阳性表达率与有无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有明显相关性(P0.05);与肿瘤的大小无显著相关性(P0.05);ER和PR阳性表达率与有无淋巴结转移、肿瘤大小、临床分期无明显相关性(P0.05);110患者接受治疗后,手术方式为部分乳房切除14例,保乳手术9例,乳癌改良根治术60例,辅助放疗及化疗28例,术后的辅助内分泌治疗80例;在随后回访中,其中5年复发转移率为22.0%;10年复发转移率为62.0%。结论 Her-2、nm23可作为判断65岁以上女性乳腺癌淋巴结转移情况及预后评估的有效指标;对65岁以上女性乳腺癌患者,应按照个体原则,选取针对性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食管癌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7月至2017年9月,新疆自治区人民医院胸外科行手术治疗食管癌的224例患者的病例资料,比较淋巴结转移组(转移组)与非淋巴结转移组(非转移组)的关系,并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进行分析,探讨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 结果患者症状期较长、肿瘤长度、分化程度、肿瘤分期T与淋巴结转移有显著相关性(P<0.05)。 结论肿瘤低分化、肿瘤长度>5 cm、肿瘤侵润深度T3~T4、患者症状期>6个月是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应尽可能选择经右胸入路胸腹腔镜辅助下食管癌根治术,并清扫双侧喉返神经淋巴结。  相似文献   

13.
本文报告一例左乳腺癌伴双腋下淋巴结转移患者的病理检查结果.患者术前乳房肿物粗针穿刺活检提示:激素受体表达阴性.患者经过3个疗程的新辅助化疗后接受手术,术后病理提示乳房肿物及右腋窝转移淋巴结的激素受体表达阴性而左腋窝有3个转移淋巴结的激素表达呈中等强度阳性,其病因有待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不同临床病理特征的乳腺癌患者血浆D-二聚体( D-D)水平的差异,探讨血浆D-D检测在乳腺癌病情监测及预后判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资料保存完整的乳腺癌患者189例,其中接受外科手术治疗者129例,接受全身辅助治疗者60例。所有患者经治疗6~8个月后复诊时,完全缓解(CR)53例、部分缓解(PR)47例、疾病稳定(SD)48例、疾病进展(PD)41例。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14 d、治疗后6~8个月复诊时,采用酶联免疫荧光法检测静脉血血浆D-D水平。比较不同年龄、乳腺癌病理类型、TNM分期、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雌激素受体( ER)表达、孕激素受体( PR)表达、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 HER-2)表达、手术治疗前后、全身辅助治疗前后及不同临床疗效( CR、PR、SD、PD)患者的血浆D-D水平。结果 TNM分期Ⅲ、Ⅳ期者血浆D-D水平高于Ⅰ、Ⅱ期患者,肿瘤直径≥5 cm者血浆D-D水平高于肿瘤直径<5 cm者,有淋巴结转移者血浆D-D水平高于未转移者,手术治疗后血浆D-D水平低于治疗前,全身辅助治疗后血浆D-D水平低于治疗前( P均<0.05)。临床疗效为CR、PR者治疗后血浆D-D水平低于治疗前,PD者治疗后血浆D-D水平高于治疗前(P均<0.05),SD者治疗前后血浆D-D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血浆D-D水平与乳腺癌患者的TNM分期、肿瘤直径、淋巴结转移及预后有关,手术及全身辅助治疗可降低血浆D-D水平。  相似文献   

15.
早期胃癌是否可行内镜切除治疗的关键取决于肿瘤是否发生淋巴结转移。明确早期胃癌的侵袭转移能力,预测其潜在的淋巴结转移风险,将为患者治疗的选择及预后的判断提供重要依据。此文就早期胃癌侵袭转移相关的分子标志物,如细胞黏附相关分子、紧密连接蛋白、基因拷贝数变异、微卫星不稳定性、肿瘤干细胞表面标志物及微小核糖核酸等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HIF-1α、PD-L1表达水平与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淋巴转移风险的相关性。 方法选择2015年12月至2017年12月于我院手术治疗且未发生淋巴结转移的NSCLC患者97例。免疫组化分析对所有患者癌症病灶中HIF-1α、PD-L1的表达量进行检测。而后进行为期24月的随访,记录淋巴转移发生情况。根据HIF-1α及PD-L1表达量对所有患者进行分组,分析随访期间两种蛋白不同表达量患者淋巴转移风险之间的差异。通过COX回归分析确定NSCLC淋巴结转移之间的危险因素。 结果所有患者平均随访时间19(12,24)月,共计92例患者完成随访,发生淋巴结转移例数36例,淋巴结转移率39.13%,淋巴结未转移中位时间时间24(16,24)月。HIF-1α高表达及低表达患者淋巴结转移率巴结转移发生率分别为92.6%和26.9%,HIF-1α高表达患者淋巴结转移率显著高于低表达患者(log-rankχ2=63.052;P<0.001)。PD-L1高表达及低表达患者淋巴结转移发生率分别为82.1%和21.3%,PD-L1高表达患者淋巴结转移率显著高于低表达患者(log-rankχ2=39.555;P<0.001)。HIF-1α高表达(HR=25.790,95%CI=10.005-30.287)、PD-L1高表达(HR=16.693,95%CI=12.014-20.356)、CEA(HR=1.058,95%CI=1.013-1.106)是NSCLC患者淋巴转移的危险因素(P<0.05)。 结论HIF-1α、PD-L1高表达与NSCLC患者淋巴转移风险具有显著相关性,可作为早期预测和治疗的靶点。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新辅助放化疗与新辅助化疗后手术治疗食管癌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新辅助治疗后手术的食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新辅助放化疗患者41例,新辅助化疗患者45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清扫淋巴结数目、客观缓解率、病理完全缓解率、术后住院时间等围手术期指标,以及肺部感染、喉返神经损伤、吻合口瘘、气管瘘、静脉血栓、心律失常、脑血管疾病等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与新辅助化疗相比,新辅助放化疗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病理完全缓解率、喉返神经损伤等方面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清扫淋巴结数目、客观缓解率、术后住院时间、肺部感染、吻合口瘘、气管瘘、静脉血栓、心律失常、脑血管疾病发生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与新辅助化疗比较,新辅助放化疗后手术治疗食管癌安全有效,可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降低喉返神经损伤率、增加肿瘤客观缓解率。  相似文献   

18.
肝内胆管细胞癌(intrahepatic cholangiocarcinoma,ICC)是一类起源于肝内胆管上皮细胞的恶性肿瘤。ICC发病较隐匿,早期无明显的临床症状,临床上尚缺少特异度高的早期筛查诊断标志物,很多患者在发现时已进展到中晚期,失去采取根治性切除术治疗的机会;即使手术切除,复发及转移等诸多因素也会导致ICC患者病死率高、远期生存预后差的局面。国际上尚无成熟的ICC个体化精准治疗推荐策略,现有的分期及预后模型主要基于手术切除的患者所创建,缺少普适性,临床应用受限。因此提高ICC患者早期确诊率、制定精准的治疗策略、探索预后风险因素是临床改善生存结局的途径。本文结合ICC研究进展,分析了ICC的诊断和治疗现状以及面临的挑战。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术前放化疗联合手术治疗胰腺癌的疗效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76例胰腺癌患者分为新辅助治疗组(术前放化疗+手术)和辅助治疗组(手术+术后放化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及毒副作用,并进一步分析两组患者的1、3、5年生存率和肿瘤不良事件(复发和转移)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治疗方案,且相关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均未见严重毒副作用发生,患者均可耐受。辅助治疗组中位生存期为(14.58±2.48)个月,新辅助治疗组为(24.18±2.90)个月;两组患者的l、3、5年生存率分别为44.4%、11.1%、5.6%和65.0%、20.0%、15.0%,新辅助治疗组均优于辅助治疗组(P<0.05)。新辅助治疗组局部复发率及区域淋巴结转移率低于辅助治疗组(P<0.05)。结论胰腺癌手术治疗前给予放化疗有助于改善患者生存期和不良预后。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乳腺癌组织中CD55的表达与乳腺癌复发和转移的关系以及预后的意义.方法 选择手术治疗的原发性乳腺癌患者49例,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检测方法,在蛋白水平进行检测.结果结合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及复发和转移等因素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CD55在乳腺癌上皮细胞的阳性表达率为65.3%,其阳性率随乳腺癌TNM分期的增高、肿块大小的增大、腋下淋巴结转移数目的增多及C-erbB-2表达增高而增高,CD55阳性组骨髓微转移率高于CD55阴性组(P=0.002),乳腺癌组织中随CD55表达的增高,患者发生远处转移的概率及死亡率增高.结论 CD55在乳腺癌组织中高表达,与乳腺癌患者临床分期,部分病理指标和骨髓微转移呈正相关性,可以作为判断乳腺癌恶性程度、复发转移以及预测预后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