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30年来,食管腺癌(EA)的发病率显著上升,可能与胃食管反流病(GERD)发病率上升有关。GERD是常见的消化道动力障碍性疾病,包括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NERD)、反流性食管炎(RE)、Barrett食管(BE),并发  相似文献   

2.
Barrett食管(Barrett′s esophagus,BE)是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GERD)的一种特殊类型,在蒙特利尔GERD定义和分类的全球专家共识中BE也被认为是GERD的一种并发症.流行病学调查显示GERD中约有5%~10%患者是BE,约2%~5% BE患者最终可发展为食管腺癌[1].目前研究认为,BE是食管腺癌的癌前病变.近年来中国和西方国家食管腺癌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因此,BE的及时诊断对预防和减少食管腺癌发生有重要的意义[2].  相似文献   

3.
胃食管反流病(gs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GERD)系指胃内容物反流入食管,引起不适症状和(或)并发症的一种疾病.GERD包括非糜烂性反流病(non-erosive reflux disease,NERD)、糜烂性食管炎(erosive esophagitis,EE)即反流性食管炎(refluxesophagitis,RE)和Barrett食管(barrett esophageal,BE),它们也称为GERD相关性疾病.GERD反流形式:酸反流、非酸反流(胆汁反流最重要)和混合反流,其中胃酸反流至食管是GERD的主要病因.GERD发病日渐增多,其规范的诊断和治疗愈加重要.  相似文献   

4.
胃食管反流病(GERD)是非常常见的消化道动力障碍性疾病,它并发的Barrett食管(BE)、食管腺癌(EA)的发病率近年明显升高,已引起国内外广泛重视。GERD食管炎→BE→异型增生→恶变是公认的EA发病过程,但其确切机理目前尚未完全明了,可能与多种基因的改变及异常表达造成食管上皮细胞增殖与分化失常有关。本文对此系列疾病发生的分子生物学基础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5.
胃食管反流病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胃食管反流病(GERD)是指胃、十二指肠的内容物反流入食管,引起反酸、烧心等症状,是一种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的常见、多发病。传统认为GERD的发展过程是:非糜烂性食管病(NERD)→反流性食管炎(RE)→Barrett食管(BE)→食管腺癌,目前这一观点受到挑战。晚近Fass等提出RE、NERD、和BE为GELID发病的3个独立类型,三者的病理生理机制不同,较少发生相互转变。这一概念的提出以及新一代质子泵抑制剂(PPl)的问世,对深入研究GERD的诊断和采取个体化治疗皆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胃食管反流病(GERD)是消化道常见的疾病,反复发作的反流性食管病可发展成Barrett食管、食管腺癌等.  相似文献   

7.
1概况 Barrett食管(Barrett esophagus,BE)是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GERD)最重要的一种并发症,其与食管腺癌的发生有着密切的关系。大量流行病学和病理学研究表明,食管下段腺癌唯一公认的癌前病变是BE,BE发展到食管腺癌的年发病率为0.5%~1.0%。  相似文献   

8.
《中国全科医学》2007,10(2):161-161
1定义胃食管反流病(GERD)是指胃内容物反流入食管引起不适症状和(或)并发症的一种疾病。2类型及定义GERD可分为3种类型:非糜烂性反流病(NERD)、糜烂性食管炎(EE)和Barrett食管(BE),以NERD最常见。(1)NERD是指存在反流相关的不适症状,但内镜下未见Barrett食管及食管黏膜破损;(2)  相似文献   

9.
海军某舰艇部队胃食管反流病流行病学抽样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GERD)系指胃内容物反流入食管,引起不适症状和(或)并发症的一种疾病.GERD分为非糜烂性反流病(NERD)、糜烂性食管炎(EE)和Barrett食管(BE)3种类型[1].鉴于海军舰艇人员群体生活作训特点属高危人群,故对其进行调研.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反流致大鼠Barrett's食管(Barrett's esophagus,BE)及食管腺癌(esophageal adenocarcinoma,EAC)发生过程中局部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将8 wk龄雄性SD大鼠65只,通过手术建立十二指肠胃食管反流模型组,分别于术后1,4,8,12,16,20 wk随机取若干动物食管全长,制成纵切面石蜡切片,分别进行苏木精-伊红(HE)染色及iNOS免疫组化染色,在光镜下观察食管黏膜病变及iNOS染色结果.另设无反流对照组(10只).结果: ①对照组未见病变;模型组术后引发反流性食管炎,食管下段黏膜炎症和增生的程度随观察时间的延长逐渐加重,并有部分发展为BE和起源于BE的EAC.BE、EAC最早分别出现于术后第8周和第12 周,在以后的各时间点两者发生率呈上升趋势,到术后20 wk达86.6%和53.3%.②对照组iNOS阴性.模型组术后1,4,8,12,16,20 wk食管下段黏膜iNOS表达率分别为: 0,0,50%,80%,100%,100%,阳性染色位于上皮下的巨噬细胞.BE,EAC均见于iNOS阳性者.结论: 反流致BE及EAC过程中局部iNOS产生的过量一氧化氮具有重要的病理作用,可能参与致癌过程.  相似文献   

11.
在西方国家,胃食管反流病是一种常见病,而Barrett食管(BE)作为胃食管反流性疾病的并发症之一,现已有大量文献报道它与食管下段的腺癌关系密切,被公认为唯一的癌前病变.近十几年来,食管腺癌的发病率在西方国家明显增加,在国内,发病率也有上升趋势,因此引起世界卫生组织的重视.而有些BE经过合理的治疗能发生逆转,监测和治疗BE对发现和治疗早期食管腺癌及部分贲门癌很有意义,所以提高对BE的认识和诊断尤为重要.现就其标记物进行如下总结.  相似文献   

12.
目的胃食管反流病的发病率呈逐年增加的趋势,但其发病机制和疾病的演变过程仍不明确。文章探讨反流性食管炎(reflux esophagitis,RE)、Barrett食管(Barrett esophagus,BE)和食管腺癌(esophageal adenocarcinoma,EAC)中解偶联蛋白2(uncoupling protein 2,UCP2)表达水平及意义。方法分别用硫代巴比妥酸显色法和黄嘌吟氧化酶法测定对照组和各实验组患者血浆中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dismutase,SOD)的含量。经胃镜取材,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分别检测各组患者食管黏膜组织中UCP2蛋白的表达。结果对照组、RE组、BE组和EAC组血浆MDA表达量呈增加趋势,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浆SOD表达量逐渐降低,对照组和各实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RE组和BE组以及BE组和EAC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无UCP2蛋白表达,RE组、BE组和EAC组UCP2蛋白的表达量逐渐增加,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反流性食管炎和Barrett食管黏膜组织中UCP2蛋白的表达程度和食管腺癌的发生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胃食管反流病患者胆汁反流与食管内pH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胃食管反流病(GERD)患者胆汁反流和食管内pH值的关系。方法收集具有典型GERD反流症状患者60例,包括非糜烂性反流病(NERD)22例,轻中度反流性食管炎(MRE)20例,重度食管炎(SRE)10例和Barrett食管(BE)8例,采用24hpH监测仪及胆红素监测仪监测其胆汁反流开始和过程中食管内胃酸反流情况;并分析:(1)胆汁反流开始时和反流过程中pH值;(2)胆汁反流开始过程中pH分布;(3)各种胃食管反流病胆汁反流过程中pH值的差别。结果SRE与BE组胆汁反流发生率显著高于MRE和NERD组(P<0.05);GERD患者反流开始时,87.4%的食管内pH>4,反流过程中食管内pH在3~4(26%)最多,其次4~5(20%);SRE和BE组胆汁反流过程中pH值均显著低于NERD和MRE组(P<0.05)。结论GERD患者胆汁反流和胃酸反流不一定同时发生。重度反流性食管炎和Barrett食管患者胆汁反流多伴有明显胃酸反流,而NERD和轻中度反流性食管炎胆汁反流过程中与胃酸反流并不完全同步。  相似文献   

14.
反流性食管炎发展到食管腺癌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汪涛  龚均 《陕西医学杂志》2003,32(2):146-149
反流性食管炎是由于酸性胃液或碱性肠液长期反复流入食管内 ,所造成的食管粘膜的慢性炎症。 Barrett食管是反流性食管炎的主要并发症之一。它是由于长期胃食管反流导致柱状上皮替代正常食管鳞状上皮的一种病理现象 ,被认为是食管腺癌的癌前病变。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 ,人们对反流性食管炎、Barrett食管及食管腺癌发生、发展机制的研究已深入到了分子水平。本文就反流性食管炎 (Reflux esophagitis,RE)、 Barrett食管(Barrett' s esophagus,BE )及食管腺癌 (Esophagealadenocarcinoma,EAC)发展过程中一些相关基因的改变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5.
胃食管反流病(GERD)是指胃、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到食管引起反流症状,如反酸、烧心以及反胃等,以及食管黏膜损伤、也可累及口腔、咽喉、呼吸、循环等器官和系统,是,恪床常见的一种慢性疾病。GERD虽然不是威胁人们生命的严重疾病,但因症状反复发作.极大地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工作能力,如不及时诊治可能导致食管狭窄、慢性贫血、Barrett’s食管甚至食管腺癌等并发症的发生,因此,合理诊治非常重要。本文:肾阐述胃食管反流病的诊治进展。  相似文献   

16.
食管动力障碍与胃食管反流病80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艳 《实用医技杂志》2012,19(2):173-174
胃食管反流病(GERD)指胃、十二指肠内容物异常反流至食管而引起烧心、反酸、胃灼热感等慢性症状和(或)组织损伤的一组疾病.GERD包括食管黏膜有破损表现和无破损表现2种,有破损者称为糜烂性食管炎(RE),而后者称为非糜烂性或内镜阴性的胃食管反流病(NERD).1965年,Olsen和Schlegel报道[1],GERD与食管动力障碍有关.而在GERD的发病机制中食管酸暴露是主要决定因素,食管酸清除功能的强弱直接决定食管黏膜损害与否.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GERD)与胃酸胆汁联合反流的关系.方法 2006-09~2008-09子长县人民医院住院及门诊GERD患者86例,其中非糜烂性反流病(nonemsive reflux disease,NERD)26例,反流性食管炎(reflux esophagitis,RE)31例,Barrett食管(Barretteaophagus,BE)29例及健康对照组20例.应用便携式24 hpH监测仪和胆汁反流监测仪对三组患者及对照组进行24 h食管内pH和胆汁动态联合监测.结果 RE、BE患者胃酸和胆汁联合反流比NERD患者和对照组更加频繁.结论 胃酸和胆汁的联合反流在RE和BE的发病机制中起着更加重要的作用,同步监测食管pH值及胆汁变化对RE、BE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随着人群饮食、生活习惯的改变,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 eflux disease,GERD)及其相关并发症的发病率在过去的几十年间不断上升.随着GERD病理生理学研究的深入及治疗用药的更新与发展,在过去十年中,GERD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发生了巨大变化.然而,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refractory...  相似文献   

19.
现已明确Barrett氏食管(BE)与食管腺癌和部分贲门癌的发生密切相关,是一种癌前病变。BE在人群中发病率的增长已成为近年西方国家食管腺癌和贲门癌发病率大幅度增高的直接原因,因此近几十年来BE的研究在国外备受关注,在我国近年也有食管腺癌和贲门癌的发病率增高的报道。目前普遍认为胃食管反流是BE形成的主要原因,然而近年有学者提出,十二指肠液中的胆盐在BE的发生和发展中更重要。因此本实验采用24h食管内pH和Bilitec同步监测技术,对BE、反流性食管炎(RE)、非糜烂性反流性疾病(NERD)和对照组患者进行监测,比较各组患者的反流发生特点,并探讨影响BE黏膜长度的因素。  相似文献   

20.
吴铁镛 《北京医学》2007,29(12):736-737
近年来,胃食管反流病(GERD)的诊断和论文铺天盖地.国内有些学者曾指出,GERD与反流性食管炎、Barrett食管及食管裂孔疝(HH)之间有什么关系和区别?过去的一些疾病是否可用GERD代替?我国有极丰富的临床资源,完全有条件对上述问题进行切磋、讨论及研究,提出我们的观点和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