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总结多发先天性畸形-肌张力低下-癫痫综合征2型(MCAHS2)的临床、脑电图及基因型特点。方法收集自2017年3月以来确诊的3例MCAHS2患儿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3例患儿均为男性,均在10月龄内起病,癫痫发作类型为局灶性发作、局灶继发全面性发作,其中例3还有肌阵挛发作,例1和例3有癫痫持续状态,例1和例2有强烈的热敏感性。3例患儿均有不同程度的智力运动落后、特殊面容、颅脑磁共振成像异常。3例患儿脑电图为背景弥漫性慢波,间期多灶性棘波或与局灶性放电混合。基因检测发现3例患儿均存在PIGA基因错义变异,分别为c.713AG(p.K238R)、c.241CT(p.R81C)和c.356GA(p.R119Q)。结论 MCAHS2为X连锁隐性遗传,以错义变异常见;临床表型广泛,癫痫发作形式多样,且有一定热敏性;脑电图可见多种异常。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CD45抗原表达与儿童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B-ALL)的临床相关性。方法利用多参数流式细胞术(FCM)以CD45/SSC设门对61例B-ALL患儿进行免疫分型检测;采用染色体核型分析和多重巢式RT-PCR技术进行染色体、融合基因分析。结果免疫表型分析显示CD45+组CD13、HLA-DR抗原表达明显高于CD45-组(P<0.05);CD45-组的融合基因主要为HOX11和E2A/PBX1,而CD45+组主要为TEL/AML1、MLL/AF9、HOX11;相关临床参数、染色体核型及疗效比较两组间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 CD45抗原的表达与否和B-ALL患儿的临床特征、染色体畸变、治疗效果无统计学相关性;CD45+组较CD45-组高表达CD13和HLA-DR。  相似文献   

3.
对2017年6月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科收治的1例免疫缺陷-着丝粒不稳定-面部异常综合征(ICF综合征)2型患儿的临床及遗传学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及文献复习。患儿,女,13月龄,因"反复感染1年"入院。体格检查发现鼻梁低平,眼距宽。体液免疫示免疫球蛋白G(IgG)、IgA和IgM均减少。基因检测发现该患儿存在 ...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患儿外周血T细胞亚群和膜白介素-2受体(mIL-2R)表达,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安徽省淮南市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2002年5月至2003年10月收治HIE患儿32例。以Ficoll-Hypaque常规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用生物素-链霉亲和素(BSA)系统检测新生儿HIE及足月正常新生儿生后第1、3、7日CD3+、CD4+、CD8+、CD4+/CD8+阳性率,及PHA诱导前后mIL-2R表达水平。结果新生儿HIE患儿生后第1日CD3+、CD4+、CD8+阳性率及CD4+/CD8+、静息期和诱导期mIL-2R表达水平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或P<0.05);生后第3日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生后第7日CD3+、CD4+、CD8+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CD4+/CD8+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在不同程度HIE患儿中,以重度HIE患儿细胞免疫功能异常最明显。结论新生儿免疫细胞幼稚、未分化成熟、表达水平偏低,HIE病理过程有细胞免疫的改变及参与,HIE患儿存在一定程度的细胞免疫功能紊乱。  相似文献   

5.
分析2021-01-24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消化科1例发-肝-肠综合征(tricho-hepato-enteric syndrome,THES)患儿临床特征及基因变异情况,采集患儿及其父母外周血提取基因组DNA,使用二代测序对患儿进行基因检测,对检出的可疑变异进行一代Sanger验证及生物信息学分析。患儿临床特征为肝功能损害、腹泻、头发蓬松易断、生长迟缓。头发光镜下见脆性结节。基因测序提示患儿SKIV2L基因存在复合杂合新变异c.29C>T(p.P10L)和c.321C>G(p.H107Q)。两种变异既往均未见报道,位点较为保守,多种生物信息学预测为有害。由此得到SKIV2L基因复合杂合变异c.29C>T/c.321C>G为患者的致病原因的结论。新变异位点的检出丰富了SKIV2L基因的变异谱,为该家系的遗传咨询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CD133在儿童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方法,对20例AML患儿和10例非肿瘤患儿(对照组)的骨髓单个核细胞进行CD133 mRNA的表达检测。结果 (1)AML患儿的CD133 mRNA阳性表达率为45%,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AML患儿骨髓细胞CD133 mRNA表达与CD34表达相关。(3)CD133 mRNA的表达与儿童AML FAB分型及临床危险度分型有关(P<0.05),与外周血白细胞数、淋巴结肿大、性别、年龄等因素无相关性。结论 AML患儿CD133 mRNA表达率较高;CD133 mRNA表达与AML分型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3-羟基-3甲基戊二酰辅酶A裂解酶缺乏症的临床特点及基因变异情况。方法 分析6例3-羟基-3甲基戊二酰辅酶A裂解酶缺乏症患儿的临床资料及基因检测结果。结果 6例患儿,男性3例,女性3例。1例家族史阳性。3例患儿当地医院行新生儿筛查提示该疾病,2例患儿为发病后临床诊断,1例患儿至今未发病。5例患儿发病年龄10天~5岁。初诊年龄为1个月~7岁,发病时均有不同程度的代谢危象、低血糖和高乳酸血症等表现。2例患儿死亡。血串联质谱显示3-羟基异戊酰肉碱升高,部分患儿伴有己二酰肉碱升高;尿有机酸分析提示3-羟基-3-甲基戊二酸显著升高,伴3-甲基戊烯二酸、3-羟基异戊酸等增高。4例患儿基因检测均发现HMGCL基因变异:2例c.122G>A(p.R41Q)纯合;1例c.697C>T(p.H233Y)纯合;1例c.145-2A>G和c.590G>A(p.C197Y)复合杂合。其中,c.697C>T(p.H 233Y)、c.145-2A>G和c.590G>A(p.C197Y)变异均为首次报道,蛋白结构预测均为可能有害,ACMG评级为可能致病。另2例患儿未...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急性传染性淋巴细胞增多症(AIL)患儿外周血共刺激分子4-1BB和淋巴细胞亚群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应用流式细胞术(FCM)检测和比较15例AIL患儿、20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URI)患儿以及20例健康对照儿童的外周血4-1BB及淋巴细胞亚群的表达。结果 AIL患儿外周血4-1BB的表达及CD3+、CD4+、CD8+的表达均高于URI患儿及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URI患儿与对照组间的差异则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外周血CD19+CD23+的表达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IL患儿外周血4-1BB的表达与CD3+的表达成显著正相关(r=0.73,P0.05)。结论4-1BB可能参与了AIL的发病。AIL患儿异常增多的T细胞可能不具备活化B细胞的功能。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1型糖尿病(T1DM)酮症酸中毒(DKA)患儿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与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mRNA水平的变化。方法天津市儿童医院住院T1DM并DKA患儿30例,于确诊24 h内(DKA 1组)及DKA纠正后10 d(DKA 2组)采血,另选取同期住院的不伴感染、缺氧、肿瘤或结缔组织病的同年龄同性别患儿30例为对照组。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PCR)法测定其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HIF-1α与VEGF mRNA的相对表达水平。PCR产物行琼脂糖凝胶电泳鉴定特异性。采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3组HIF-1α及VEGF mRNA相对表达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a<0.01)。DKA1组HIF-1α及VEGF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a<0.01);DKA纠正后HIF-1α及VEGF水平恢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0.01),但直至DKA纠正后10 d(DKA2组)仍未恢复至对照组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0.05)。Real-timePCR产物行琼脂糖凝胶电泳,产物位于预期位置,确定产物特异性。结论 T1DM并DKA患儿CD4+T淋巴细胞HIF-1α与VEGFmRNA水平升高,且DKA纠正后HIF-1α与VEGF mRNA水平不能恢复至正常,这可能与T1DM并发症的发生发展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婴幼儿喘息性疾病患儿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表面淋巴细胞功能相关抗原-1(LFA-1)和巨噬细胞分化抗原-1(Mac-1)的表达及相关性,探讨喘息性疾病的免疫学发病机制,鉴别儿童喘息临床表型的炎性指标。方法随机选取在本院住院的3岁以下喘息患儿29例。男17例,女12例。从同期在本院住院的呼吸道感染但不伴有喘息的患儿中随机抽取同年龄患儿26例作为非喘息组,男15例,女11例。从同期在本院儿保门诊体检的健康儿童及外科非感染性疾病患儿中随机抽取同年龄患儿25例作为对照组。男15例,女10例。3组婴幼儿均在治疗前抽取静脉血2 mL,分离PBMC,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PBMC中LFA-1、Mac-1的表达情况。结果喘息组和非喘息组LFA-1的表达[(47.46±13.94)%和(35.88±12.64)%]明显高于对照组[(26.62±10.41)%],喘息组和非喘息组Mac-1的表达[(7.43±3.42)%和(4.53±3.04)%]明显高于对照组[(2.92±1.80)%]。其中喘息组患儿LFA-1和Mac-1的表达高于非喘息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a<0.01);相关性分析显示LFA-1和Mac-1在喘息组呈正相关(r=0.403,P<0.05)。结论 LFA-1、Mac-1在喘息性疾病发病机制中具有重要作用,检测LFA-1、Mac-1的表达可作为鉴别婴幼儿喘息临床表型的炎性指标。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丘脑脑干受累性脑白质病伴高乳酸血症的临床表型及基因型.方法 回顾分析1例新生儿丘脑脑干受累性脑白质病伴高乳酸血症患儿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女性患儿,出生26小时,临床表现为反应差、抽搐及顽固性高乳酸血症.患儿于妊娠期时头颅MRI示胼胝体缺如.全外显子测序发现患儿EARS 2核基因第7号外显子c.12...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AMN基因复合杂合变异所致Imerslund-Gr?sbeck综合征(IGS)的临床和基因变异特征.方法 回顾分析1例AMN基因复合杂合变异所致IGS患儿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患儿,男,10岁,主要表现为面色、口唇苍白;血红蛋白84 g/L,红细胞计数2.44×1012/L,红细胞平均体积96.30...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天冬酰胺合成酶缺乏症(ASNSD)的临床及基因变异特征。方法分析1例ASNSD患儿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儿女性,5岁3月龄,主要表现为严重的精神运动发育迟缓、反复癫痫发作。头颅磁共振提示幕上脑室扩张,脑萎缩,胼胝体菲薄。全外显子测序显示患儿ASNS基因存在复合杂合变异,分别为源自父亲的整码变异c.1503_1505delAGC,及母亲的错义变异c.776G>C。该变异为首次报道,生物信息学软件(Provean、mutationtaster)均预测其致病。结论基因检测有助于ASNSD诊断,该例患儿扩充了ASNSD的基因变异谱。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TNNI3基因变异致可疑限制型心肌病的临床表型及基因型。方法回顾分析1例可疑限制型心肌病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患儿为4岁8月龄女孩,因咳嗽、发热,心电图异常入院。患儿心电图示双心房负荷重,左心室高电压;超声心动图示全心扩大,室壁运动减弱;心功能不全;少量心包积液;二尖瓣关闭不全(中量反流);肺动脉高压。患儿于入院2个月前曾有上楼时口唇发绀史。基因检测提示患儿存在TNNI 3基因c.575G>A杂合变异,其父母未携带该变异,属于新发变异。该变异使TNNI 3基因192位的精氨酸被组氨酸取代。多物种对比发现该位点具有高度保守性。各种预测软件提示该变异为有害变异。结论TNNI3基因c.575G>A(p.Arg192His)杂合变异很可能是本例患儿的致病变异。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报道CACNA1E基因变异所致难治性癫痫的临床特征.方法 回顾分析1例CACNA 1 E基因变异所致难治性癫痫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 患儿,男,1岁6个月,因难治性癫痫伴智力运动发育落后就诊.患儿四肢肌张力降低,有严重的癫痫脑病表现,基因检测提示患儿携带CACNA 1 E基因c.4258(exon 30)G>A(N...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散发性激素耐药型肾病综合征(SRNS)儿童足细胞基因突变及其特点。方法研究对象为30例散发性SRNS患儿和50例尿检正常的健康志愿者。采用PCR扩增NPHS1、NPHS2和CD2AP基因全部外显子及其周围的部分内含子,WT1基因外显子8和9及其周围的部分内含子;应用DNA序列直接测定法对其PCR产物进行测序。结果在10例应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治疗肾病无缓解的SRNS患儿中,发现1例携带WT1基因杂合突变——1180C>T(R394W),1例携带NPHS1基因复合杂合突变——2677A>G(T893A)和*142T>C,1例携带CD2AP基因杂合突变IVS13-137G>A。在20例应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治疗肾病缓解的SRNS患儿中,发现4例患儿携带NPHS1基因单杂合突变——928G>A、IVS8+30C>T、IVS21+14G>A和IVS25-23C>T,1例患儿携带CD2AP基因单杂合突变(IVS7-135G>A)。结论对激素和免疫抑制剂均耐药的SRNS患儿需进行足细胞基因突变分析。  相似文献   

17.
徐敏  何燕  郭虎 《临床儿科杂志》2021,39(3):227-230
目的探讨DOCK 6基因变异导致的Adams-Oliver综合征2型(AOS2)的临床和基因型。方法回顾分析1例确诊AOS2患儿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儿,女,自幼发育落后,6月龄时出现抽搐,头围小,双侧大腿皮肤局部毛细血管扩张。头颅磁共振成像示两侧脑室壁、室管膜下多发钙化,伴脑室旁片状脱髓鞘,脑发育不良,双侧海马轻度萎缩,右侧颞枕叶异常信号。基因检测发现患儿DOCK 6基因存在c.3069_3069del和c.5220+1G>A复合杂合变异,分别来自于表型正常的父母亲,为致病性变异。结论新发现AOS2致病基因,扩大了DOCK 6基因变异谱。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总结1例COL1A2新突变致胎儿严重成骨不全症(OI)的临床特征及基因突变的特点,为胎儿产前咨询提供依据。方法 对产检B超检查示OI可能的胎儿流产组织抽提DNA进行基因型分析,自行设计COL1A1和COL1A2所有外显子及剪接区域的引物。利用Sanger测序法对胎儿行COL1A1和COL1A2 基因外显子及剪接区域的测序分析并行父母验证。依据人类基因突变数据库(HGMD)专业版,对COL1A2突变所致疾病临床表型行文献复习。结果 胎儿的COL1A1和COL1A2基因均检测出变异位点。COL1A2基因检测到杂合突变(c.3142G>T, p. Glu1048Cys)在寡核苷酸多态性数据库、HGMD及Ⅰ型胶原蛋白突变数据库均未见报道,结合胎儿父母验证为新发突变,对比公共数据库及在线预测软件预测该突变类型为致病突变。在HGMD专业版中搜索COL1A2,共检索到387个COL1A2致病突变,与21种疾病及其亚型相关。92%的突变引起OI或其亚型,还可引起Ehlers-Danlos综合征或其亚型。结合COL1A2突变所致疾病临床表型行文献复习,本文报告胎儿符合Ⅱ型OI。结论 产前通过超声影像结合基因分型诊断胎儿为COL1A2基因新发突变(c.3142G>T, p. Glu1048Cys)所致Ⅱ型OI; COL1A2基因编码蛋白长链双螺旋的400~480氨基酸及MLBR 3区域中甘氨酸被天冬氨酸或谷氨酸替代,多导致严重表型的OI;本文为产前准确预测胎儿结局、指导临床决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索可被临床医生直接应用的全外显子测序(WES)数据分析平台及方法。方法 选择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我院)临床诊断不明疾病的核心家系3例(例1~3)和仅先证者2例(例4和5)行WES分析,采用WuXi NextCODE临床测序数据分析系统(简称NextCODE平台)进行快速数据分析,并与我院分子诊断中心已建立的高通量数据分析流程(简称常规数据分析流程)进行参与人员及耗时的比较。结果 例1~3基于表型相关候选基因联合遗传模式的分析方法,分别检测到FGFR2基因杂合突变、GBE1基因复合杂合突变及TBX1基因杂合突变;例4和5通过表型相关候选基因分析,分别检测到IL10RA基因纯合突变和复合杂合突变。NextCODE平台自动完成3/7个步骤,从输入表型至生成报告,WES数据分析用时30 min以内。常规数据分析流程自动完成1/7个步骤,6个人工完成步骤需要多个专业人员进行数据的筛选及解读,从输入表型至生成报告,熟练的专业人员用时2~8 h。结论 5例临床诊断不明病例通过WES明确了诊断;NextCODE是直接为临床医生所用、简单快速的WES数据分析平台,有助于协助临床医生直接利用高通量测序数据,准确锁定致病突变,提高诊断效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LRBA基因突变患儿的临床特征、免疫表型、基因诊断及治疗,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总结2例LRBA 缺陷患儿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免疫球蛋白和淋巴细胞亚群等评估以及治疗。采用流式细胞术分析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精细分型。采用全外显子组测序进行基因分析,对检测到的点突变和缺失突变分别采用Sanger测序和荧光定量PCR验证。结果 例1,男,13岁,主要表现为反复PLT、Hb下降6年余,反复真菌感染,持续EBV血症,生长发育迟缓和肝脾肿大;例2,男,3个月2 d,主要表现为出生后反复PLT下降。2例确诊年龄分别为13岁和4个月。2例患儿淋巴细胞亚群精细分型提示初始B细胞比例明显增高,记忆性B细胞比例降低。其他免疫表型包括:例1,免疫球蛋白IgG、IgA、IgM水平下降,CD3+ T和CD8+ T淋巴细胞增多,CD4+ T、B和NK淋巴细胞减少,初始CD4+ 和CD8+ T细胞比例下降,中央记忆性CD4+ T和CD8+ T细胞比例明显增高;例2,免疫球蛋白IgG水平升高。2例均为LRBA基因复合杂合突变,例1为c. 1933C>T(p.R645X)杂合突变和Exon 29缺失杂合突变,分别来自于母亲和父亲;例2为 c.3778G>C(p.A1260P)和c.1570G>A(p.G524S)复合杂合突变,分别来自于母亲和父亲。例2已行造血干细胞移植,临床好转中;例1未移植,对症治疗中。结论 LRBA缺陷的临床表现复杂多样,主要包括低丙种球蛋白血症、自身免疫性疾病、易感EBV等。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有助于减轻感染,阿巴西普靶向治疗和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是当前可选择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