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姜文  陈涛 《国际呼吸杂志》2016,(16):1228-1230
目的 研究右美托咪啶用于COPD患者机械通气时镇静效果.方法 入选病例来自2012年1月至2015年11月在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合并呼吸衰竭行机械通气患者60例;采取前瞻随机对照方法分为2组:右美托咪定组和咪达唑仑组,每组30例,记录2组的APACHEⅡ评分、Ramsay评分等指标,比较2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血压下降、心动过缓、谵妄发生率.结果 右美托咪啶组机械通气时间[(95.00±5.00) h]与咪达唑仑组通气时间[(126.00±6.00) h]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6.65,P<0.01);右美托咪啶组ICU住院时间[(6.10±1.50)d]与咪达唑仑组ICU住院时间[(8.20±1.70)d]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9.34,P<0.01).右美托咪啶组谵妄发生率与咪达唑仑组发生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2.17,P<0.01).血压下降和心动过缓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右美托咪定用于COPD患者机械通气镇静治疗是有效的,它能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及住ICU时间,能降低谵妄发生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估右美托咪定在I型主动脉夹层患者行全弓置换手术后的镇静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心脏外科中心2007年至2016年期间主动脉夹层弓部受累并行全弓置换术的患者237例,其中男199例(84.0%),平均年龄(48.79±12.65)岁。根据患者术后监护病房(ICU)使用镇静药物的情况分为两组:右美托咪定组(n=126),予右美托咪定负荷量1μg/kg缓慢推注,之后以0.2~0.7μg/(kg·h)持续泵入;咪达唑仑组(n=111),以咪达唑仑0.05μg/kg静脉推注,继以0.02~0.1 mg/(kg·h)持续泵入。两组患者手术方式相同,比较两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谵妄发生率等指标。结果:与咪达唑仑组比较,右美托咪定组机械通气时间[(3.97±1.28)d vs(4.99±1.58)d]、ICU停留时间[(6.63±1.71)d vs(7.24±2.56)d]均较短;谵妄发生率(8.7%vs 18.9%)及永久性神经功能障碍的发生率(5.65%vs13.5%)也均较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右美托咪定相较于咪达唑仑而言,能有效缩短Ⅰ型主动脉夹层全弓置换患者的机械通气时间及ICU停留时间,并能明显降低神经系统不良事件发生率,对患者的术后恢复起到良性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比较分析右美托咪定与咪达唑仑在PICU机械通气患儿镇静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 选取2013年3月至2014年12月入住我院PICU,需行机械通气辅助治疗并需镇静的患儿1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相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予以右美托咪定镇静,对照组予咪达唑仑镇静,采用Ramsay评分标准评估镇静水平,观察两组患儿药物镇静时间,停药后唤醒时间,镇静4h后血压、心率、呼吸抑制情况并记录两组患儿谵妄发生情况及两组患儿PICU时间及机械通气时间,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①两组达到镇静时间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停药后苏醒时间及两组患儿镇静评分相比较,实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②谵妄及呼吸抑制发生率实验组少于对照组(P<0.05),低血压及心动过缓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实验组PICU时间(47.5± 10.2)h,机械通气时间(125±12.6)h,对照组PICU时间(80.8±11.9)h,机械通气时间(165±13.8)h,两组相比较,实验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右美托咪定组镇静具有能够减少PICU时间及机械通气时间,减少谵妄及呼吸抑制的发生,并能明显缩短苏醒时间等优势,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盐酸右美托咪定用于机械通气撤机拔管的临床疗效。方法 40例机械通气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盐酸右美托咪定和咪达唑仑组。观察两组患者镇静效果,呼吸、血氧饱和度、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动脉血氧分压等相关生理指标变化,停药后撤机时间、拔管的时间。结果两组Ramsay镇静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盐酸右美托咪定镇静起效时间和镇静解除时间均显著快于咪达唑仑组(P0.05)。与咪达唑仑组比较,右美托咪定组停药后撤机、拔管时间显著缩短(P0.05)。结论盐酸右美托咪定用于机械通气患者镇静效果良好;镇静起效时间和镇静解除时间要快,安全性更高;并且应用盐酸右美托咪定较咪达唑仑能缩短撤机和拔管时间。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体外循环下心脏瓣膜置换术(CVR)后应用右美托咪定联合氯胺酮或瑞芬太尼的脑保护作用。方法选择2017年3月至2018年2月在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麻醉科择期行体外循环下CVR的患者90例,术后返回重症监护室(ICU)进行镇静。根据镇静剂的不同将患者分为右美托咪定联合氯胺酮组(DK组)和右美托咪定联合瑞芬太尼组(DR组),各组45例。其中DK组给予右美托咪定0.2~0.7μg/(kg·h)、氯胺酮0.3~0.5 mg/(kg·h)静脉泵注;DR组右美托咪定用法与DK组相同,瑞芬太尼以2.5~5.0μg/(kg·h)静脉泵注。监测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指标平均动脉压(MAP)和平均心率(MHR),并分别于镇静前(T_0)、镇静后2 h(T_1)、6 h(T_2)、12 h(T_3)、24 h(T_4)检测脑损伤指标中枢神经特异蛋白S100β及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的浓度;记录在ICU期间患者谵妄情况,右美托咪定、地佐辛及氟哌啶醇用量,苏醒时间、拔管时间、ICU停留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不良事件发生率。采用SPSS 1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χ~2检验或秩和检验,组内比较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T_(1~4)时2组患者S100β及NSE水平较T_0均显著降低(P0.05),且相较于DR组,DK组在T_(1~4)时的S100β及T_(1~3)时的NSE下降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镇静前2组患者MAP及MHR差异不显著,镇静后DK组患者30 min~9 h的MAP及30 min~8 h的MHR显著高于DR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DK组患者MAP及MHR较DR组波动较平缓。与DR组比较,镇静过程中DK组患者右美托咪定[(374.3±52.7)vs(504.6±69.3)μg]、地佐辛[(9.6±2.7)vs(15.6±3.3)mg]及氟哌啶醇[(29.7±3.2)vs(46.6±3.4)mg]、低血压率[6.6%(3/45)vs 24.4%(11/45)]、心动过缓[4.4%(2/45)vs 20.0%(9/45)]、苏醒时间[(457.2±14.5)vs(504.2±16.9)min]、拔管时间[(511.7±15.9)vs(553.5±20.9)min]显著降低(P0.05),但谵妄比例、恶心/呕吐、ICU停留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体外循环下CVR后患者应用右美托咪定联合氯胺酮或瑞芬太尼具有相似的镇静镇痛效果,但前者脑保护作用更加显著,其血流动力学更合理、平稳,且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患者机械通气中的应用及对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11月至2016年11月于深圳市人民医院就诊的102例COPD患者,参照抽签法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51例,对照组予以静脉滴注1.0μg(kg·h)右美托咪定治疗,实验组予以静脉滴注0.6μg(kg·h)右美托咪定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用药前后血流动力学、肺功能、炎性因子和安全性。结果用药前,比较两组血流动力学、肺功能、炎性因子无差异(P0.05)。用药后,实验组血流动力学改变及炎性因子降低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肺有效顺应性、动脉血氧分压高于对照组[(56.54±7.06 vs.52.96±6.42)ml/H2O、(98.34±12.16 vs.93.12±11.88)mm Hg],实验组呼吸指数、肺泡-动脉氧分压低于对照组[(0.23±0.02 vs.0.25±0.03)、(21.20±2.65 vs.23.32±2.92)mm Hg(P0.05)]。实验组不良反应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剂量右美托咪定对COPD机械通气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较小,能够保护肺功能,缓解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右美托咪定和丙泊酚静脉镇静对心脏瓣膜置换患者血流动力学参数以及术后结果的影响。方法研究采用前瞻随机对照的研究设计,连续入选2016年3月至2017年5月在玉林市第一人民医院就诊的70例年龄30岁行心脏瓣膜置换手术,并且符合入排标准的患者。在麻醉诱导后,随机接受丙泊酚0.25~1.00 mg/(kg·h)持续泵入或右美托咪定1μg/kg后以0.2~0.6μg/(kg·h)持续泵入。两组采用相同的麻醉技术和生理监测。比较两组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参数(平均心率及平均动脉压),术中升压或强心药物的使用情况以及院内临床结局,术后气管插管时间,重症监护室时间和术后谵妄的发生率。结果与丙泊酚组患者相比,右美托咪定组患者的平均心率和平均动脉压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升压药和强心药物的使用率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右美托咪定组患者术后机械通气时间和重症监护病房住院时间明显缩短[机械通气时间:(6.4±4.3)h vs.(8.9±4.5)h,P=0.020;重症监护病房停留时间:(115±24.6)h vs.(142±26.9)h,P0.001]。右美托咪定组患者谵妄风险显著低于丙泊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7%vs. 22.9%,P=0.040)。结论围术期静脉注射右美托咪定比丙泊酚具有更稳定的血液动力学效应,且可以降低术后谵妄的风险,并缩短患者在重症监护病房的停留时间。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以盐酸右美托咪定对重症监护病房(ICU)的机械通气的COPD患者镇静效果的影响.方法 32例COPD患者随机分为咪达唑仑组(对照组)和盐酸右美托咪定组(实验组),每组16例.记录镇静前的APACHEⅡ评分、Ramsay 评分,记录镇静开始、2 h、6 h和 12 h中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脉搏(HR)、呼吸(RP)、脉搏氧饱和度(SpO2)、气道峰压(Paw)、氧合指数(PaO2/FiO2).镇静达12 h 时停止药物输注,每10 min 评估1 次镇静深度,记录恢复时间,达到满意镇静深度的时间,镇静满意程度.结果 使用盐酸右美托咪定能达到满意的镇静效果,比较咪达唑仑组,镇静满意时间和恢复时间,实验组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的镇静满意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右美托咪定镇静效果满意,可使患者随时可唤醒状态,且无呼吸抑制,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对AECOPD患者机械通气的镇静效果和用药安全性。方法将87例机械通气的AECOPD患者分为3组,观察组(n=29)采用右美托咪定镇静,对照组A(n=31)采用咪达唑仑镇静,对照组B(n=27)采用丙泊酚镇静,比较3组患者各项指标情况。结果观察组在机械通气时间、停药后清醒时间方面与对照组A、对照组B比较,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在谵妄发生率、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方面显著低于对照组A、对照组B(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能够缩短AECOPD患者的机械通气时间、降低谵妄发生率,体现了良好的镇静效果和用药安全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对重症颅脑损伤患者气管插管镇静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将116例气管插管的重症颅脑损伤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9例)给咪达唑仑镇静治疗,观察组(57例)给予右美托咪定镇静治疗。观察两组的达到目标镇静的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停药至唤醒所需时间和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达到目标镇静的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停药至唤醒所需时间分别为(29.85±12.11)min、(135.15±23.67)h和(84.16±10.35)min,对照组为(35.15±10.29)min、(155.26±20.35)h和(105.16±25.17)min,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t=6.319、5.869和6.124,均P0.05);观察组低血压、呼吸抑制和谵妄发生率(12.28%、0和5.26%)与对照组(20.34%、15.25%和22.03%)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χ~2=4.327、χ~2=7.415和χ~2=6.85,P0.05);观察组心动过缓发生率(14.04%)比对照组(3.39%)高,但无统计学差异(χ~2=2.929,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应用于重症颅脑损伤患者的气管插管镇静之中可以获得满意的镇静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镇静药物。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和丙泊酚用于心脏术后机械通气患者的镇静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取心脏术后转入ICU行机械通气患者70例,将患者分为右美托咪定组35例和丙泊酚组35例。以Riker镇静和躁动评分3~4分为镇静目标,根据镇静目标对镇静、镇痛药物作剂量调节。观察两组患者镇静评分、机械通气时间、舒芬太尼用量、血管活性药物使用时间及停镇静药至拔管时间。观察两组患者平均动脉血压(MAP)下降、躁动或谵妄、心动过缓等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镇静效果均控制在Riker镇静和躁动评分(SAS)3~4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血管活性药物使用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右美托咪定组舒芬太尼使用量及停镇静药至拔管时间少于丙泊酚组(P0.01)。两组在镇静目标范围内MAP下降及心动过缓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右美托咪定组躁动或谵妄发生率为14.3%,低于丙泊酚组的40.0%(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用于心脏术后患者机械通气镇静安全有效,可降低躁动或谵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和脑电双频指数用于重症监护病房(ICU)机械通气老年患者的镇静作用。方法手术后需气管插管机械通气的ICU患者58例随机双盲分成两组,右美托咪定(D组)和对照组(C组)。记录不同时间两组平均动脉压(MAP),呼吸频率(RR),血氧饱和度(SpO_2),心率(HR),改良清醒(MOAA/S)评分,脑电双频指数(BIS)值,脱机时间,不良反应及其并发症。结果镇静后各时间点MAP、RR、HR和SpO_2无明显差异(P0.05),与镇静前比较,RR和HR下降明显(P0.05)。与镇静前比较,镇静后各时间点BIS值显著下降,MOAA/S评分显著升高(P0.05)。D组镇静后各时间点BIS值明显低于C组(P0.05)。D组心动过缓和低血压发生率也明显低于C组(P0.05),D组进入ICU至开始脱机时间和脱机时间明显短于C组(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在保证ICU机械通气患者术后的镇静具有良好的效果,不良反应和术后并发症更少。在BIS引导同一镇静程度的水平时,右美托咪定显得更具有优势。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右美托咪定用于机械通气患者的镇静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2月—2013年6月在我院MICU住院的机械通气患者51例,将其随机分为咪达唑仑组(n=25,C组)和右美托咪定组(n=26,D组)。C组静脉注射咪达唑仑,D组静脉注射右美托咪定。观察患者镇静前,镇静后10 min、30 min、2 h时的心率(HR)、呼吸频率(RR)、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记录开始镇静至停药后2 h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记录苏醒时间和苏醒后2 h内再入睡的发生情况。结果 D组谵妄发生率低于C组,苏醒时间短于C组,苏醒后2 h内再入睡率低于C组(P0.05)。两组患者镇静前,镇静后10 min、30 min、2 h时HR、RR及SpO2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对机械通气患者镇静效果优于咪达唑仑,对呼吸影响相似,对循环影响较小,谵妄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比研究右美托咪定与咪达唑仑在小儿重症肺炎机械通气时的镇静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重症肺炎需要机械通气的患儿50例,随机分为右美托咪定组(观察组)及咪达唑仑组(对照组),每组25例。观察组患儿静脉注射负荷剂量盐酸右美托咪定0.5 ug/kg,继之以0.2~0.5 ug/kg.h持续静脉泵注。对照组患儿静注咪达唑仑0.3 mg/kg,持续静脉泵注咪达唑仑0.03~0.5 mg/kg/h维持。观察镇静期间血流动力学参数变化、Ramsay镇静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儿Ramsay镇静评分均明显高于用药前,用药后1 h右美托咪定组患儿镇静评分明显高于咪达唑仑组(P0.01)。用药后两组患儿心率、血压均明显低于用药前,且右美托咪定组患儿心率明显低于咪达唑仑组患儿(P0.05)。停药后右美托咪定组患儿苏醒时间明显短于咪达唑仑组(P0.01)。不良反应发生率在两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右美托咪定在小儿重症肺炎机械通气中的镇静效果优于咪达唑仑,无严重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ICU机械通气患者分别行丙泊酚、右美托咪定、咪达唑仑镇静的效果进行比较分析。方法将医院2018年5月~2019年4月收治全身麻醉术后继续行机械通气呼吸支持治疗的7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应用分层随机方法将患者分为三组,均24例。三组患者在机械通气的同时,分别应用丙泊酚、右美托咪定、咪达唑仑进行麻醉镇静。对三组患者的镇静效果、不良反应等指标进行统计分析与比较。结果右美托咪定组的镇静深度满意时间、停药后苏醒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要低于其他两组,但统计学比较并无明显差异(P0.05)。三组患者随着镇静程度的加深BIS值逐渐下降,且右美托咪定组在不同镇静深度的BIS值更低于其他两组(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在适度镇静状态下,右美托咪定组的BIS临界值明显低于其他两组。结论在ICU机械通气患者的镇静用药中,右美托咪的总体镇静效果及安全性更高,可以作为优先选择。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机械通气治疗的老年颅脑损伤患者应用丙泊酚和咪达唑仑镇静对垂体前叶激素皮质醇分泌的影响. 方法 将64例(年龄65~72岁)行机械通气的老年颅脑损伤患者分为两组:丙泊酚组(32例)和咪达唑仑组(32例).记录患者重症加强护理病房(ICU)镇静全程的血流动力学参数、颅内压和脑灌注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患者人住ICU后24 h、72 h和4周时静脉血的垂体前叶激素皮质醇水平. 结果 两组患者ICU期间脉搏氧饱和度、腋温、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心率、平均动脉压、颅内压和脑灌注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丙泊酚组血清皮质醇含量在24 h和72 h时[(269.7±4a.2)nmol/L、(234.962±66.9)nmol/L];低于咪达唑仑组[(278.0±75.5)nmol/L、(243.2±42.4)nmol/L](t=5.312和5.919,均P=0.000);皮质醇在第4同时丙泊酚组为(209.1±73.9)mol/L.咪达唑仑组(210.8±66.6) nmol/L,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075,P=0.938). 结论 丙泊酚与咪达唑仑对ICU内老年颅脑损伤患者早期的皮质醇分泌有差异.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超声监测胃排空功能指导重症机械通气患者肠内营养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2014年5月至2015年11月间至我科行机械通气24 h且拟行肠内营养患者进行研究。入选的76例重症机械通气患者随机分为2组:传统回抽胃液组(对照组,38例)每4 h使用回抽胃液法评估胃残余量进而调整肠内营养方案;超声监测组(38例)每4 h使用超声测定胃排空或胃动力指数的方法指导肠内营养方案的制定。记录患者肠内营养达标时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反流及腹泻次数、前白蛋白、脱机时间、ICU住院时间等指标。比较两组患者的肠内营养治疗效果。结果超声检测组肠内营养达标时间较传统对照组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6.4±6.2)vs(45.1±7.8)h,P0.05]。超声测定组与传统对照组VAP发生率分别为13.2%(5/38)和36.8%(14/38)、肠内营养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28.9%(11/38)和55.3%(21/38),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两组脱机时间[(3.6±1.1)vs(5.8±2.0)d]、ICU住院时间[(9.2±2.6)vs(12.3±3.7)d]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测定胃排空功能可更科学地指导重症机械通气患者肠内营养方案的制定,提高肠内营养疗效,减少肠内营养相关并发症,缩短机械通气及ICU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静脉持续泵入右美托咪定联合芬太尼对机械通气患者的镇静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我院ICU收治行经口气管插管、有创机械通气患者80例,根据镇静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给予右美托咪定+芬太尼持续静脉泵入维持镇静治疗;对照组给予咪哒唑仑+芬太尼持续静脉泵入维持镇静治疗。所有患者均进行每日唤醒,观察两组患者在镇静治疗期间,镇痛药物的使用剂量、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机械通气时间、28天病死率及谵妄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比较,右美托咪定组患者芬太尼用量减少、谵妄发生率低、有创机械通气时间缩短、28天病死率下降(P0.05),但是心率减慢、低血压发生率增加(P0.05),而两组患者在心动过速、高血压、心律失常及异丙肾上腺素使用率方面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联合芬太尼持续静脉泵入用于ICU机械通气患者镇静疗效满意,除心率减慢、低血压外。有着易唤醒、镇痛药物使用剂量减少、谵妄发生率低、缩短有创机械通气时间,并且可以降低28天病死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比较在重症监护病房(ICU)内进行机械通气治疗的老年颅脑损伤患者分别应用内泊酚和咪达唑仑进行镇静治疗的效果. 方法 将76例行机械通气的颅脑损伤老年患者分为丙泊酚组38例,咪达唑仑组38例,分析两组患者ICU镇静全程低血压和心动过缓发生率、ICU内治疗时间、理想镇静时间百分数、神经功能评估时间、从进入ICU至脱离呼吸机的时间、脱机时间和拔除气管导管时间的差异. 结果 丙泊酚组患者低血压、心动过缓发生率分别为15.8% (6/38)、13.2%(5/38),高于咪达唑仑组患者2.6%(1/38)、0.0% (0/38)(x2=3.93,P=0.047;x2=5.35,p=0.021).丙泊酚组患者ICU内治疗时间(105.2±16.9)h、脱机时间(3.5±0.3)h、拔管时间(1.06±0.03)h和神经功能评估时间(1.12 ±0.03)h,均短于咪达唑仑组(112.2=30.5)h、(5.5±0.4)h、(1.34±0.03)h和(1.41±0.06)h(t=6.35、12.45、20.01、13.43,均P<0.05).丙泊酚组患者从进入ICU至开始脱离呼吸机的时间(74.6±16.5)h和理想镇静时间百分比(97.6±1.3)%,与咪达唑仑组(75.3±12.5)h和(97.2 ± 1.8)%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07、0.57,均P>0.05). 结论 对ICU内老年颅脑损伤患者使用丙泊酚和咪达唑仑进行镇静是安全和有效的,咪达唑仑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优于丙泊酚,但在脱机和拔管时间方面丙泊酚优于咪达唑仑.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右美托咪定和异丙酚对脓毒症相关性脑病(SAE)患者炎性因子及S100β蛋白的影响。方法入选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重症监护病房(ICU)2017年7月至2018年12月行机械通气的SAE患者50例,随机数表法分为异丙酚组和右美托咪定组,每组25例。分别接受异丙酚和右美托咪定治疗,比较2组患者用药后1 h(T1)、12 h(T2)、24 h(T3)、3 d(T4)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中枢神经特异性蛋白S100β水平,以及不良反应、死亡率和留住ICU时间。应用SPSS 20.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依据数据类型,采用t检验或χ2检验进行组间比较。结果右美托咪定组相比异丙酚组患者T2、T3、T4时间点TNF-α[(17.83±2.09)和(19.96±2.65)ng/L;(14.95±3.37)和(18.83±4.46)ng/L;(8.62±3.07)和(17.75±5.06)ng/L]、S100β蛋白[(0.69±0.05)和(0.61±0.04)μg/L;(0.62±0.03)和(0.55±0.03)μg/L;(0.56±0.02)和(0.42±0.01)μg/L]水平低,T3、T4时间点IL-6[(340.71±10.37)和(390.89±12.26)ng/L;(240.62±10.54)和(331.15±12.64)ng/L]水平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右美托咪定组患者1例呼吸抑制,4例心动过缓,2例低血压;异丙酚组患者2例呼吸抑制,3例心动过缓,4例低血压。右美托咪定组相比异丙酚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28%(7/25)和36%(9/2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右美托咪定组患者4例死亡,入住ICU时间(13.19±2.26)d,异丙酚组患者2例死亡,入住ICU时间(13.07±2.16)d,2组预后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用于SAE患者可一定程度减轻炎症反应,获得理想的镇静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