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总结儿童广州管圆线虫(AC)脑膜炎临床特点,探讨脑脊液宏基因二代测序技术(m NGS)在儿童AC脑膜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17-01-01—2019-12-30在深圳市儿童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确诊的3例AC脑膜炎患儿临床资料,对患儿的临床特点及外送脑脊液m NGS检测结果以及结合现有文献进行综合分析。结果病例1、2、3分别是1岁1月龄女性、11月龄女性、1岁8月龄男性患儿,病初均被误诊误治。病例1未询问到明确接触史,其余2例均追问到有未熟的虾蟹螺等淡水产品接触史。3例病情均较危重,有颅高压症、惊厥、癫痫持续状态、意识障碍等中枢神经重症表现。3例血常规和脑脊液嗜酸性粒细胞占比均显著升高,颅脑磁共振成像(MRI)增强扫描均示脑膜呈线状、结节状强化。病例1和3的血寄生虫Ig G抗体均阴性,病例2的血寄生虫Ig G抗体:AC、肝吸虫、旋毛虫、裂头蚴均阳性。病例1、2、3的脑脊液m NGS均检测到AC核酸,序列数分别为5109、4059、718条。3例患儿确诊后口服阿苯达唑联合小剂量激素治疗后病情均迅速好转、恢复良好。结论儿童AC脑膜炎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且流行病学史隐匿,易被误诊...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儿童脑寄生虫病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分析2014年12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9例脑寄生虫病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男6例、女3例,平均发病年龄(2.81±1.53)岁。5例有流行病学接触史。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8例,精神疲倦7例,呕吐5例,头痛2例,抽搐2例,左下肢瘫痪1例,共济失调1例,意识模糊伴精神行为异常1例,右上肢痛觉敏感1例。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增高8例;脑脊液常规和生化异常8例,其中5例嗜酸性粒细胞增高;血清和脑脊液寄生虫抗体均阳性5例。脑脊液二代测序检出广州管圆线虫2例。头颅MRI显示软脑膜强化2例,脑实质信号异常4例。最终7例确诊脑寄生虫病,分别为广州管圆线虫病5例、脑弓形虫病1例、脑裂头蚴病1例;临床疑诊2例。7例给予阿苯达唑治疗,1例先后经乙酰螺旋霉素、复方新诺明治疗,另1例手术治疗。7例痊愈无后遗症,1例遗留左下肢跛行,1例失访。结论伴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增高的儿童颅内感染性疾病应警惕脑寄生虫病,广东地区尤其应注意广州管圆线虫病。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儿童广州管圆线虫病的临床特点及死亡原因,提高对儿童广州管圆线虫病的认识。方法 对3例死亡病例的临床资料及尸体解剖、病理切片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复习国内外相关文献。结果 3例死亡病例均有广州管圆线虫虫体栓塞肺动脉,形成肉芽肿性肺炎,临床表现为肺炎和呼吸衰竭;脑脊液嗜酸性粒细胞计数不高,未发现幼虫,脑组织肉芽肿性脑膜炎;异位寄生1例,寄生于左眼前房。3例均死于呼吸衰竭。结论 儿童广州管圆线虫病主要侵犯肺和脑组织,易误诊为肺炎和脑膜炎,呼吸衰竭是导致死亡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并发中枢神经系统(CNS)疾病时脑脊液流式细胞学(FCM)检测技术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采用FCM技术、脑脊液常规细胞形态学、脑脊液常规和生化检测对2009年2月至2014年2月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包括东院)儿科住院的7例脑脊液淋巴细胞数增多的ALL患儿脑脊液标本进行检测,并对患儿进行治疗追踪,比较FCM与传统方法在诊断ALL并脑病时的差别和准确性。结果 按照传统细胞形态学方法,2例诊断为CNS白血病(CNSL),其余诊断不确定;依据FCM检测结果,7例患儿中诊断CNSL 4例,诊断非白血病浸润性疾病3例,通过治疗和追踪,后者确诊病毒性脑膜炎2例,反应性脑膜炎1例。确诊CNSL的4例患儿经过全身和鞘注化疗,1例因疾病进展死亡,其余3例均已获得缓解;2例病毒性脑膜炎患儿经阿昔洛韦治疗病情迅速改善;1例反应性脑膜炎患儿未经治疗,脑脊液逐步恢复正常。结论 脑脊液FCM技术敏感度高,可以提供客观、更精确的判断依据,是脑脊液细胞形态学检测方法的重要补充,在儿童ALL并发CNS疾病的鉴别诊断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3例无焦痂恙虫病患儿的病原宏基因组二代测序技术(mNGS)检测结果进行分析,探讨其在临床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6月至2019年10月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育英儿童医院收治的3例重症无焦痂儿童恙虫病的临床资料,2例为5岁男童,1例为6岁女童。3例患儿的外周血均进行mNGS检测。结果3例患儿经mNGS检测后均提示恙虫病东方体感染,且未并其他病原感染。例1死亡,例2和例3治愈出院。结论无焦痂恙虫病患儿早期诊断困难。对于临床感染性疾病,特别是早期无法确诊的疑难危重性感染性疾病,mNGS能够提供快速准确的病原学诊断支持,为精准治疗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6.
聚合酶链反应对儿童结核性脑膜炎诊断价值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Manjunath等[1]设计的仅对人型、牛型结核杆菌及卡介苗的DNA起反应的一对引物,对40例结核性脑膜炎患儿脑脊液中结核杆菌的DNA进行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并与涂片、培养比较,阳性率分别为60%、0、10%。对照组8例非结核性脑膜炎患儿的脑脊液经PCR检测结果均阴性。为确定该引物的特异性,分别扩增17种分支杆菌的DNA,除人型、牛型结核杆菌及卡介苗的DNA出现240bP扩增带外,其它分支杆菌均未出现该扩增带。本文结果表明,应用该引物检测结核性脑膜炎患儿脑脊液中结核杆菌,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及敏感性,为儿童结核性脑膜炎提供了快速、敏感、特异的病原学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宏基因组二代测序技术在儿童细菌性脑膜炎病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住院诊断为“细菌性脑膜炎”或“化脓性脑膜炎”或“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189例患儿的病原学检测结果。分别采用培养和宏基因二代测序检测方法检测细菌性脑膜炎患儿的脑脊液,分析2种检测方法病原检出率的差异。根据就诊时患儿年龄分为新生儿组(≤28日龄)和非新生儿组(>28日龄),采用χ^(2)检验进行组间比较。以脑脊液培养为金标准,分析宏基因组二代测序技术在儿童细菌性脑膜炎诊断中的灵敏度和特异度。结果:189例细菌性脑膜炎患儿中男116例、女73例。血和(或)脑脊液培养共检出76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阳性菌50株(65.8%),检出率较高的致病菌有无乳链球菌18株(23.7%)、大肠埃希菌17株(22.4%)、肺炎链球菌15株(19.7%)。非新生儿组革兰阳性菌感染率高于新生儿组[76.0%(38/50)比50.0%(13/26),χ^(2)=5.24,P=0.020]。48例患儿脑脊液同时送检宏基因二代测序检测和培养,宏基因二代测序检测的病原检出率高于培养方法[20例(41.7%)比12例(25.0%),χ^(2)=16.45,P<0.001]。脑脊液宏基因二代测序和培养检测结果的一致性为79.2%(38/48),其中同时阳性的11例患儿均检出同一种病原菌。以脑脊液培养结果为金标准,宏基因组二代测序技术在细菌性脑膜炎的诊断中的灵敏度为91.7%,特异度为75.0%。结论:宏基因组二代测序技术可提高儿童细菌性脑膜炎的病原检出率,且与脑脊液培养检出结果一致性较高。在诊断细菌性脑膜炎时,尤其在疑似诊断患儿中传统病原学无法明确病原时应尽早完善宏基因二代测序检测。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单核细胞增多性李斯特菌(LM)脑膜炎患儿的临床特点及治疗转归。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诊断为LM脑膜炎患儿的临床资料,并查阅文献。结果本例患儿以发热、头痛、呕吐起病,经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及头孢曲松抗感染治疗有效,脑脊液及血培养均为LM生长。查阅到17篇相关文献,共24例患儿,其中4例死亡,10例发生脑积水等,氨苄西林或联合使用氨基糖苷类抗生素治疗有效。结论 LM脑膜炎在免疫功能正常儿童发生率低,但病死率及后遗症发生率高。脑脊液和血培养有助于诊断。  相似文献   

9.
小儿脑脊液中含有数十种酶 ,当患脑部疾病时其中的几种酶含量变化显著〔1〕,脑膜炎是儿童多发病 ,早期诊断对治疗和预后都极为重要。本文对 5 1例患儿脑脊液 (CSF )碱性磷酸酶(ALP)、乳酸脱氢酶 (LDH)、肌酸激酶(CK)、r 谷氨酰转移酶 (r GT)进行检测 ,以观察酶活性变化及其诊断意义。1 材料和方法1 1 检测对象  1999年 7月— 2 0 0 1年 1月 ,对住院急性脑膜炎患儿 5 1例脑脊液进行检测 ,其中男 2 8例 ,女 2 3例 ,年龄 1~ 7岁。其中化脓性脑膜炎2 5例 ,病毒性脑膜炎 2 6例。正常对照组 2 0例 ,均为本院住院患儿 ,经临床诊…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究宏基因组二代测序(metagenomic next-generation sequencing,mNGS)技术检测伴有中枢神经系统受累的噬血细胞综合征患儿颅内EB病毒(Epstein-Barr virus,EBV)感染的应用价值及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30例伴有中枢神经系统受累的噬血细胞综合征患儿的脑脊液mNGS结果,与脑脊液EBV-DNA定性检测、血清EBV抗体谱检测结果进行比较,以治疗前后血清EBV-DNA拷贝数变化反映针对性治疗效果。结果 脑脊液mNGS EBV检测阳性率为100%(30/30),高于脑脊液EBV-DNA定性检测阳性率(10%,3/30;P<0.001),与血清EBV抗体谱检测阳性率(93%,28/3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位mNGS EBV检出序列数为2 400,治疗前血清EBV-DNA拷贝数与EBV检出序列数呈中度正相关(rs=0.693,P<0.00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治疗前血清EBV-DNA拷贝数越高,脑脊液mNGS EBV检出序列数越高(P<0.05)。结论 EBV相关噬血细胞综合征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