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外科迫切结肠病变ESD术后残留病灶的内镜定位手段。[方法]选择结肠病变ESI)术后追加手术患者37例。术前2h内镜黏膜下注射靛胭脂染色联合金属夹标记定位,术中结合腹部平片。[结果]内镜定位操作顺利。未见消化道出血、穿孔等并发症;手术追切病灶与术前内镜定位相符。准确率达loo%。[结论]术前2h内镜黏膜下注射靛胭脂染色联合金属夹标记定位准确、安全性高,为ILSD术后结肠残留病灶的外科迫切定位疗法提供了很好的选择。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内镜下纳米炭联合钛夹标记对远端胃癌腹腔镜手术的定位作用。方法收集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于第九○○医院经内镜及病理初次确诊的胃癌患者共69例,随机分为纳米炭联合钛夹标记组和非标记组。所有患者均行腹腔镜手术,标记组于术前1周内行内镜下纳米炭联合钛夹标记,然后行腹部平片,以此标记病灶原始位置,进而指导后续腹腔镜手术时对于病灶的定位及切除。比较两组术中出血量、术中探查病灶时间、总手术时间、首次切缘阳性率、近端切缘距病灶长度。结果 69例患者中,其中标记组36例,非标记组33例,均在胃镜下一次性完成纳米炭及钛夹标记,标记过程中无出血和穿孔并发症发生,无不良反应。标记组术中均清晰可见纳米炭标记点,术中探查病灶时间标记组短于非标记组[(10.20±1.94)min vs(25.08±10.49)min,P0.001],总手术时间标记组短于非标记组[(182.25±52.97)min vs(229.68±55.00)min,P=0.001],术中出血量标记组少于非标记组[(109.27±30.62)ml vs(124.93±31.76)min,P=0.041],近端切缘距病灶长度标记组短于非标记组[(3.01±0.92)cm vs(4.30±1.66)cm,P0.001],首次切缘阳性率标记组低于非标记组(0 vs 6.06%,P=0.225)。所有患者均无术中及术后并发症,无围手术期死亡。结论内镜下纳米炭联合钛夹标记用于远端胃癌定位安全可靠,有助于外科手术中对原始病灶的准确定位并进行精准切除,可明显缩短总手术时间及减少手术带来的创伤,提高远端胃癌腹腔镜手术中的精准性和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治疗未分化型早期胃癌的疗效及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9年4月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ESD治疗且术后病理证实为早期胃癌的393例患者(400处病灶)的临床病理资料,根据术后病理结果分为未分化癌组(50例,50个病灶)和分化癌组(343例,350个病灶),收集患者年龄、性别,切除病灶大小及部位、大体分型、浸润深度、有无溃疡及术后随访情况等进行分析。结果 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年龄≤60岁(OR=2.02,95%CI:1.04~3.95,P=0.011)、女性(OR=2.83,95%CI:1.41~5.68,P=0.003)、胃窦部病变(OR=3.92,95%CI:1.65~9.30,P=0.002)、凹陷型病变(OR=5.37,95%CI:2.16~13.38,P<0.001)及浸润至黏膜下层(OR=5.09,95%CI:2.40~10.80,P<0.001)为未分化型早期胃癌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393例患者中,非治愈性切除113例,治愈性切除280例。未分化癌组非治愈性切除率高于分化癌组[90.0%(45/50)比19.8%(68/343),χ2=104.902,P<0.001]。非治愈性切除患者死亡率高于治愈性切除[4.4%(5/113)比0.7%(2/280), χ2=5.558,P=0.023]。未分化癌组27例患者追加手术,分化癌组51例追加手术,无一例复发;315例未追加手术患者中,未分化癌组复发率高于分化癌组[26.1%(6/23)比4.1%(12/292),χ2=5.560,P<0.001]。结论 年龄≤60岁、女性、胃窦部病变、凹陷型病变及浸润至黏膜下层为未分化型早期胃癌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未分化型早期胃癌非治愈性切除率高、ESD术后易复发,建议追加外科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静脉麻醉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的疗效.[方法]对经超声内镜检查确诊未侵犯黏膜下层的40例消化道隆起和平坦型病变进行静脉麻醉EMR,术后所有病例均留标本再次行病理检查,并内镜随访.[结果]40例均完全切除,无一例出现大出血、迟发出血、穿孔等不良并发症,术后1、3、6、12个月复查内镜,除2例肠息肉患者息肉复发再次给予EMR治疗外,余患者未见病灶残留或复发.[结论]EMR是安全、有效、简便实用的,配合静脉麻醉效果更好,适用范围更大,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验证早期胃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非治愈性切除术后淋巴结转移风险评估系统——“eCura system”的临床适用性。方法2012年1月—2018年3月,因早期胃癌在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南京鼓楼医院行ESD治疗,且术后病理提示ESD非治愈性切除的155例病例被纳入回顾性分析,根据eCura评分系统对病例进行评分,按评分结果分成3组,低危组(0~1分)100例、中危组(2~4分)46例、高危组(5~7分)9例,观察各组随访期内淋巴结转移情况及预后。结果155例随访时间(25±15.0)个月,其中低危组中位随访25个月,中危组中位随访23个月,高危组中位随访34个月。低危组追加外科手术57例,其中3例[5.26%(3/57)]淋巴结转移;中危组追加外科手术29例,其中2例[6.90%(2/29)]淋巴结转移;高危组9例,均追加外科手术,4例淋巴结转移。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高危组淋巴结转移风险明显高于低危组(P=0.003,OR=14.499,95%CI:2.513~97.214),而中危组淋巴结转移风险较低危组略高(P=0.767,OR=1.326,95%CI:0.165~8.594)。随访过程中,低危组无远处转移及肿瘤相关死亡,43例未追加外科手术者中发现3例[6.98%(3/43)]复发。中危组17例未追加外科手术者中发现1例[5.88%(1/17)]复发,2例[11.76%(2/17)]远处转移,其中1例[5.88%(1/17)]死于脑转移;29例追加外科手术者在随访期间无复发、远处转移及肿瘤相关死亡。高危组9例在ESD术后均追加了外科手术,随访期间无复发、远处转移及肿瘤相关死亡。结论eCura评分系统可用于早期胃癌ESD非治愈性切除病例的淋巴结转移风险预测,低危患者追加外科手术的获益有限,而中、高危患者追加外科手术可有效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6.
目的 验证一种含炭定位标记液(SPOT)临床应用于内镜下病变标记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前瞻性纳入2019年4月—2019年11月期间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和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确诊胃肠道病变需行内镜治疗或外科手术的115例患者,内镜检查时应用SPOT标记病灶,内镜治疗或外科手术时寻找标记点。采用单组目标值法计算产品标记有效率。观察标记后有无不良事件发生,比较标记前后患者血常规和肝肾功能等变化情况。结果 受试者SPOT标记的有效率为99.13%(114/115),标记维持时间可达57 d,标记过程中无穿刺肠壁或注射到腹腔情况。标记后,仅1例患者出现轻度发热,不良事件发生率为23.48%(27/115),均与试验器械无关。标记前后患者血常规和肝肾功能检查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POT内镜定位标记液对胃肠道病灶能有效、安全地进行染色标记,无严重不良事件发生,可满足临床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7.
直肠类癌内镜诊断及治疗46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内镜下直肠类癌的诊断率及其内镜治疗方法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对46例直肠类癌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其内镜下表现,对瘤体直径小于2.0 cm的16例直肠类癌采用内镜下黏膜切除术进行治疗.结果:本组共诊断直肠类癌46例,内镜下治疗16例,术中或术后即刻出血2例,迟发性出血1例,术中穿孔1例,均经内镜治疗及内科保守治疗痊愈,无患者死亡.1例肿瘤切除不完全,转外科追加手术治疗.1例术后3 mo随访时见复发,转外科行手术治疗.结论:直肠类癌可通过内镜下钳取组织行病理检查或全瘤切除后活检而确诊,内镜治疗对于直径小于1.0 cm的直肠类癌是一种简单、安全有效的方法,术后应定期随访.  相似文献   

8.
双胃镜粘膜切除法切除早期胃癌及其癌前病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自1991年3月至1992年12月,我院应用双胃镜对6例粘膜层早期胃癌及其癌前病变进行了内镜下粘膜切除术,其中Ⅱc型早期胃癌1例,Ⅱa型早期胃癌2例,扁平隆起型重度异型增生2例,山田1型腺瘤1例,所有病变直径均小于2cm。一次操作病变完全切除3例,经第二次操作又完全切除2例,残留切除1例,后又补充外科手术切除。经追踪3~21个月,尚未见复发征象。文中对本法适应症、完全切除的标准等也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局部进展期直肠癌新辅助放化疗前行内镜注射纳米炭标记对疗效判断及后续治疗的临床价值。 方法 前瞻性纳入2015年7月至2015年12月在福州总医院治疗的局部进展期直肠癌患者18例,其中男11例、女7例,年龄35~68岁,平均(45.8±12.5)岁。患者在新辅助放化疗前均接受内镜下标记,黏膜下注射生理盐水后,于肿瘤病灶肛侧距肿瘤边缘1 cm处前、后、左、右4个象限正常肠壁黏膜下层多点注射纳米炭混悬液(5 mg/处)进行标记;标记后经新辅助放化疗+休息时间共5~11周,平均(8±2)周后,再行外科手术。观察内镜纳米炭标记在判断患者新辅助放化疗前后肿瘤大小、肿瘤下缘距肛缘距离、术中情况及手术保肛率等变化的效果。 结果 内镜纳米炭标记操作时间5~15 min,平均(10.0±3.5)min,未见不良反应,未发生出血、穿孔等并发症。新辅助放化疗后肿瘤全部缩小,其中完全消失7例,占38.9%;病理完全缓解6例,占33.3%;肿瘤下缘距肛缘距离为4.5~10.0 cm,平均(6.4±1.8) cm。术中肠管外可见100%病灶黑染,位置清晰,部分区域淋巴结黑染;行保肛手术8例,手术保肛率44.4%。 结论 局部进展期直肠癌患者新辅助放化疗前行内镜注射纳米炭标记既可更好地判断新辅助放化疗的疗效,又有助于手术精准定位,示踪淋巴结,且染色效果持久,有利于后续外科手术或随访观察。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十二指肠隆起病变内镜下治疗多种方法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对经内镜治疗的十二指肠隆起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病理特点、内镜手术方法、并发症和随访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17例中除1例十二指肠癌、1例类癌、1例>2 cm的间质瘤转外科手术外,其余114例均行内镜治疗.114例中行氩气凝固术45例,圈套切除术27例,内镜黏膜切除术36例,3例十二指肠囊肿行开窗引流术,3例直径≤2cm的间质瘤行介入性超声内镜(EUS)随访;4例术中发生出血,均在内镜下用钛夹或者氩气刀止血成功.术后随访1~12个月总有效率100%.[结论]十二指肠壁较薄,操作空间相对较小,内镜治疗时尤需注意切除深度.对来源于固有肌层的直径>2 cm的病变,不主张内镜下治疗;对≤2 cm的病变采用EUS随访为较适宜的选择.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直肠类癌的临床病理特点、诊断及治疗。方法对17例经内镜及病理学证实的直肠类癌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其临床表现、病理及治疗情况。结果直肠类癌多以腹痛、腹泻、大便性状改变为主要临床表现,免疫组化结果 CgA阳性率为53%,Syn阳性率为88%。所有患者经内镜下EMR或ESD治疗,无术中及术后迟发性出血发生。3例患者术后病理切缘可见肿瘤细胞,进一步追加外科手术治疗。结论直肠类癌主要通过内镜及病理学检查确诊,对于直径<1 cm的直肠类癌可采取内镜下切除治疗。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评价早期胃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非治愈性切除后追加外科手术的临床意义。方法 2014年1月—2020年12月,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行ESD治疗,术后病理结果为非治愈性切除的69例早期胃癌病例纳入回顾性观察,依据真实世界里后续是否追加外科手术分为追加手术组(n=12)和随访组(n=57)。主要观察临床和病理资料的组间差异,追加手术组的外科手术情况,2组三年无复发和肿瘤特异性生存率,影响随访组三年无复发生存率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与随访组比较,追加手术组的黏膜下层浸润率[66.7%(8/12)比21.1%(12/57),χ2=7.927,P=0.005]、脉管侵犯率[33.3%(4/12)比1.8%(1/57),P=0.003]和神经侵犯率[16.7%(2/12)比0.0%(0/57),P=0.028]更高。追加手术组追加外科手术距ESD手术的间隔时间为18.5 d(7~55 d),外科手术用时(286.4±85.9)min,清扫淋巴结(25.6±7.4)枚,4例(33.3%)有肿瘤残留,4例(33.3%)发生术后并发症(均经保守治疗好转后出院),无围手术期死亡病例;有1例于外科手术后17个月发生肝转移,手术后22个月因胃癌肝转移死亡,1例外科手术后22个月因非肿瘤原因死亡,三年无复发生存率和三年肿瘤特异性生存率分别为91.7%(11/12)和91.7%(11/12)。随访组三年无复发生存率和三年肿瘤特异性生存率分别为87.7%(50/57)和100.0%(57/57)。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肿瘤长径≥2 cm是影响随访组患者三年无复发生存率的独立危险因素(P=0.037,HR=15.595,95%CI:1.181~205.952)。结论 对于ESD非治愈性切除的早期胃癌患者,追加外科手术或密切随访均是安全可行的后续治疗策略,临床医师应根据患者的内镜手术病理结果,结合患者的身体状况和手术意愿进行合理选择;而对于原发肿瘤长径≥2 cm者,建议积极追加外科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小探头超声内镜(endoscopic ultrasonography,EUS)在早期胃癌浸润深度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接受诊治的35例早期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于内镜或手术治疗前均接受小探头EUS扫查明确病变浸润深度,并与内镜或手术治疗后病理进行比较,评估小探头EUS对判断早期胃癌浸润深度的准确性。[结果]35例中超声扫查示病灶浸润黏膜层18例、黏膜下层15例、固有肌层2例,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或手术治疗后病理提示累及黏膜层19例、黏膜下层16例。EUS对病灶浸润深度总体判断准确率74.3%、低估率8.6%、过判率17.1%;EUS对黏膜层病变的诊断准确率为83.3%,对黏膜下层病变的诊断准确率为73.3%,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探头EUS对早期胃癌浸润层次判断的准确性高,可作为治疗方案选择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内镜下直接喷洒低浓度美蓝染色对早期胃癌及癌前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对常规内镜检查发现胃黏膜有以下至少1项异常者:①微隆起,②糜烂,③小溃疡,④粗糙不平,⑤色泽改变,将其随机分为2组,各58例,染色组内镜下直接喷洒0.2%美蓝染色后活检;对照组不作染色按肉眼判断常规活检.[结果]染色组中检出早期胃癌3例、不典型增生15例、肠上皮化生17例;对照组中分别检出0、6、0例.2组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内镜下直接喷洒低浓度美篮染色可显著提高早期胃癌和癌前病变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内镜下治疗胃肠大息肉的疗效.[方法]48例胃肠大息肉患者,息肉直径2.1~3.0 cm 28例,3.1~4.0 cm 15例,>4.0 cm 5例.病理组织学检查示管状腺瘤10例,绒毛状腺瘤11例,绒毛管状腺瘤17例,增生性息肉5例,息肉恶变5例.息肉有蒂者行高频电圈套切除;扁平者采取黏膜下注水后分片或分次切除.[结果]治疗成功率93.7%,8例术后即刻出血,1例术后24 h出血,均予止血治疗,无一例发生穿孔.随访48例,4例息肉恶变患者随访超过3年,无复发;3例绒毛状腺瘤局部复发,2例再行局部微波或氩气刀治疗,1例建议外科手术治疗;余41例随访超过6个月,9例于其他部位发现新生息肉.[结论]内镜下治疗胃肠大息肉的方法安全、有效、可靠.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治疗胆总管结石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2003年1月~2007年12月采用内镜治疗的146例胆总管结石病例进行分析研究.[结果]146例中,EST成功142例,取石成功138例,成功率为97.18%(138/142).其中1次取净结石者108例,2次或2次以上取净结石者30例,8例未成功者转外科手术治疗.取石成功者中10例出现并发症,占7.25%(10/138).[结论]内镜治疗胆总管结石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7.
内镜下标记是目前常用的消化道病灶定位方法之一。内镜下纳米炭注射标记技术有定位准确、效果确切、不易消退、安全性好的优点,但应用效果与操作技术明显相关。随着该方法的推广使用,其操作技术亟待规范。为提高消化内镜下纳米炭注射标记的操作质量,由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学分会牵头,邀请国内相关领域专家对国内外有关文献和应用经验进行检索、讨论,制定本操作专家共识,内容涵盖内镜下纳米炭注射标记的器械及染色剂准备、适应证、禁忌证、操作方法和流程及并发症防治等方面。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内镜下金属夹标记定位在结肠肿物外科手术术前准备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将已经结肠镜诊断、定位并拟行结肠肿物外科手术切除的患者36例冉行结肠镜检并进行内镜下金属夹标记定位,于术后对传统结肠镜定位及金属夹定位与手术结果的符合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结肠镜定位与手术结果符合率为:75%:内镜下金属夹定位与手术结果符合率为:100%.两组差值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内镜下金属夹标记定位可作为结肠肿物外科手术前首选的定位方法 .  相似文献   

19.
随着内镜技术的发展和进步,内镜下切除术已成为早期胃癌治疗的首选方式,与传统外科手术比较有相当的长期生存率,但是随访过程中肿瘤的复发及复发后的治疗方式选择仍有一定争议.目前多依据复发发生的时间及与原发病变的位置关系对复发进行分类,补充外科手术或内镜下再次切除是复发病变治疗可选择的主要方式,也具有一定的临床安全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影响早期胃癌内镜治愈性切除的危险因素,提高内镜治愈性切除早期胃癌的可能性。方法收集2008年10月至2013年3月行内镜切除治疗的早期胃癌(包括高级别上皮内瘤变)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性别、年龄、病灶位置、病灶直径、病灶内镜形态学分型及伴有溃疡形成6个因素对内镜切除术(ER)整块切除及治愈性切除的影响;同时分析非治愈性切除的主要原因。结果纳入早期胃癌共94例包含94个病灶,其中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病灶20个,黏膜内癌病灶70个,黏膜下浅层浸润癌(距黏膜肌层500斗m以内)病灶4个。其中5个病灶经EMR切除,89个病灶经ESD切除。ER整块切除率为95.7%(90/94),治愈性切除率为79.8%(75/94)。直径〉3.0cm的病灶治愈性切除率显著低于直径≤2.0em的病灶(P=0.022,OR=0.108,95%C1:0.016—0.721),伴有溃疡形成的病灶治愈性切除率显著低于不伴有溃疡形成的病灶(P=0.047,OR=0.149,95%CI:0.023~0.971)。非治愈性切除的主要原因是侧缘肿瘤细胞的残留。结论病灶直径〉3.0cm、伴有溃疡形成是影响早期胃癌ER治愈性切除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