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氧合指数、血管外肺水(EVLWI)的动态变化及意义。方法 选取2014年5月至2016年5月在我院治疗的ARDS患者101例,检测患者平均动脉压(MAP)、中心静脉压(CVP)、氧合指数和EVLWI。结果 本次治疗28d内死亡24例,存活77例;存活患者MAP治疗72h MAP为(64.53±5.91)mmHg,明显高于入院时和死亡患者(p<0.05);存活患者氧合指数随治疗时间增长而明显增加(p<0.05),其中存活组治疗48h和72h氧合指数为(180.30±31.56)mmHg和(220.16±29.90)mmHg,明显高于死亡患者(p<0.05);存活患者EVLWI随治疗时间增长而明显降低(p<0.05),而死亡患者EVLWI随治疗时间增长而明显升高(p<0.05),其中存活患者治疗48h和72h EVLWI为(10.80±3.06)ml/kg和(8.43±2.41)ml/kg,明显高于死亡患者(p<0.05);死亡患者MAP、CVP和氧合指数治疗72h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氧合指数和EVLWI呈负相关(r=-0.342,p<0.05)。结论 氧合指数和EVLWI动态变化可在判断ARDS患者预后中有一定的作用,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短暂高水平呼气末正压通气(PEEP)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氧合情况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40例ARDS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22例和对照组18例。实验组给予压力控制通气+短暂高水平PEEP促进肺复张,对照组仅给予压力控制通气。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氧合及血流动力学变化。结果通气13、7、d后实验组患者PaO2/FiO2明显优于对照组(P均<0.05);通气17、d时实验组患者动脉血pH、PaCO2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通气1 d时实验组患者PaO2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通气1、2、3 d时HR、MAP、CVP相比,P均>0.05。结论短暂高水平PEEP可改善ARDS患者的氧合,对血流动力学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氧合指数、血管外肺水指数(EVLWI)的动态变化及意义。方法:选取ARDS患者101例,检测患者平均动脉压(MAP)、中心静脉压(CVP)、氧合指数和EVLWI。结果:101例患者28 d内死亡24例,存活77例;治疗72 h后存活患者MAP(64.5±5.9)mm Hg,明显高于入院时和死亡患者(P0.05);存活患者氧合指数随治疗时间延长而明显增加(P0.05),治疗48 h和72 h氧合指数为(180.3±31.6)mm Hg和(220.2±29.9)mm Hg,明显高于死亡患者(均P0.05);存活患者EVLWI随治疗时间延长而明显降低(P0.05),而死亡患者EVLWI随治疗时间延长而明显升高(P0.05),其中存活患者治疗48 h和72 h,EVLWI为(10.8±3.1)m L/kg和(8.4±2.4)m L/kg,明显低于死亡患者(P0.05);氧合指数和EVLWI呈负相关(r=-0.342,P0.05)。结论:氧合指数和EVLWI动态变化对判断ARDS患者的预后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体外膜肺氧合治疗ARDS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体外膜肺氧合(ECMO)治疗ARDS的有效性和可行性。方法:采用油酸注入法制备犬ARDS模型,将15只犬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n=5)、模型组(n=5)及V-VECMO治疗组,通过监测血气指标、血流动力学指标、血管外肺水含量及肺顺应性指标,评价V-VECMO疗效。结果:V-VECMO明显提高了动脉和混合静脉血氧分压,增加氧供,增加心排血量,降低肺血管阻力,减轻肺水肿,肺功能明显改善。结论:ECMO治疗ARDS有效和可行,为临床治疗ARDS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5.
ARDS患者仰卧位通气与俯卧位通气的对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ARDS患者仰卧位通气与俯卧位通气血流动力学指标和血气指标,探讨俯卧位通气在ARDS肺保护作用。方法对19例ARDS患者按机械通气时体位分两组,仰卧位通气组(11例)和俯卧位通气组(8例),分别检测机械通气开始时(0h时)、2h时、24h时的血流动力学及血气的改变。结果两组对改善血流动力学方面作用不大,两组间MBP、CVP差异无明显性(P〉0.05),而俯卧位通气对HR的改善在24h时较明显,与仰卧位通气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仰卧位通气与俯卧位通气均能较好改善PO2、PaO2/FiO2,俯卧位通气与仰卧位通气比较能更好的改善PO2、PaO2/FiO2,在24h时最明显。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对PCO2改善不显著。结论俯卧位通气较仰卧位通气能明显改善ARDS患者的氧合,对血流动力学改变不明显。俯卧位通气可能通过改善通气/血流比例失调来促进ARDS患者氧合,纠正缺氧。  相似文献   

6.
氧合指数在急性肺损伤和呼吸窘迫综合征诊断中的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严重、顽固性低氧血症是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主要表现,因此既往常将动脉血氧分压(PaO2 )的下降作为诊断ARDS的主要依据之一。由于在不同吸入气氧浓度(FiO2 )和PEEP条件下,PaO2 有较大的差异,因此不同国家和地区的诊断标准差别较大。1994年美欧联合会议制订的急性肺损伤(ALI)和ARDS的诊断标准[1] 克服了上述缺陷,已被广泛应用。该标准的一项核心指标是氧合指数(oxygenindex ,OI =PaO2 /FiO2 ) ,强调不考虑呼气末正压(PEEP)水平,也未对FiO2 进行限制,认为在其他标准符合的情况下,OI≤30 0mmHg (1mmHg =0 113kPa)为A…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氧合指数等相关指标及血管外肺水指数(EVLWI)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ARDS)预后判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年3月至2015年9月入住重症监护室(ICU)的52例ARDS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预后分为存活组与死亡组,分析两组患者在入住ICU病房后心脏指数(CI)、平均动脉压(MAP)、中心静脉压(CVPP)、血管外肺水指数(EVLWI)及氧合指数的变化。结果 与存活组对比,死亡组患者在入住ICU病房时的APACHEⅡ评分显著升高(P<0.05);存活组氧合指数随时间呈上升的趋势,EVLWI随时间呈下降趋势(P<0.05),死亡组氧合指数随时间呈下降的趋势,EVLWI及CI随时间呈上升的趋势(P<0.05),与死亡组第2d、3d对比,存活组第2d、3d的CI、EVLWI显著降低,氧合指数显著升高(P<0.05); 经Pe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EVLWI与氧合指数存在显著负相关关系,与CVP无相关性。结论 动态监测EVLWI及氧合指数对判断ARDS患者的病情及预后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血浆和肽素(Copeptin)联合氧合指数(OI)及肺血管通透性指数(PVPI)预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预后的价值。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海南西部中心医院呼吸内科收治的112例ARDS患者,收集患者的性别、年龄、体重指数、基础疾病、病因、心率、呼吸频率、动脉血氧分压、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呼气末正压及OI等基线值。根据ARDS患者住院28 d生存情况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根据ARDS患者OI分为轻度组(200 mm Hg OI≤300 mm Hg)、中度组(l00 mm Hg OI≤200 mm Hg)和重度组(OI≤l00 mm Hg)。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患者血浆Copeptin水平,并测定OI及PVPI。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浆Copeptin水平联合OI及PVPI预测ARDS患者死亡的价值;采用Pearson相关法分析ARDS患者血浆Copeptin水平与OI及PVPI的相关性。结果:死亡组患者血浆Copeptin水平及PVPI明显高于存活组,OI明显低于存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 001)。随着ARDS患者病情加重,血浆Copeptin水平及PVPI升高,而OI减低(P均0. 001)。ROC曲线分析显示,血浆Copeptin水平联合OI及PVPI预测ARDS患者死亡的曲线下面积(AUC)明显高于三者单独预测(AUC:0. 896 vs 0. 824、0. 780、0. 797),其敏感度和特异度均较高,分别为90. 5%、83. 7%。相关分析显示,ARDS死亡患者血浆Copeptin水平与OI呈负相关(r=-0. 603,P 0. 001),与PVPI呈正相关(r=0. 662,P 0. 001)。结论:血浆Copeptin水平、OI及PVPI与ARDS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有关,三者联合检测对预测ARDS患者的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肺保护与肺开放通气策略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血管外肺水(EVLWI)的影响。方法以肺泡灌洗法复制家兔ARDS模型,分为中等潮气量(VT)零呼气末正压(PEEP)组(MVZP组)、小VT零PEEP组(LVZP组)、小VT最佳PEEP组(LVBP组)和小VT最佳PEEP+控制性肺膨胀(SI)组(LVBP+SI组)。采用单指示剂热稀释法测定EVLWI。观察在不同通气条件下0、1、2和3h EVLWI的变化。结果MVZP组、LVZP组、LVBP组和LVBP+SI组EVLWI在基础时分别为(11.3±2.4)、(10.2±2.4)、(10.3±4.6)和(9.7±2.3)ml/kg,达到ARDS模型(0h)时显著升高[(22.3±5.6)、(20.0±3.8)、(25.7±9.7)和(22.5±6.2)ml/kg,P均<0.05]。在实验观察3h中,MVZP组在2、3h EVLWI[(32.0±12.2)、(36.2±12.4)ml/kg]显著高于0h[(22.3±5.6)ml/kg,P均<0.05]。LVZP组在2、3h EVLWI[(27.8±12.9)、(30.3±13.0)ml/kg]也显著高于0h[(20.0±3.8)ml/kg,P均<0.05];LVBP组1h时EVLWI为(18.5±8.1)ml/kg,与0h[(25.7±9.7)ml/kg]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7)。LVBP+SI组在1、2、3h各时点EVLWI分别为(16.8±6.5)、(18.0±7.1)、(15.7±2.7)ml/kg,与0h[(22.5±6.2)ml/kg]比较显著降低(P均<0.05)。与MVZP组比较,1、3h时LVBP组与LVBP+SI组EVLWI显著降低(P均<0.05)。3hLVBP+SI组EVLWI显著低于LVZP组(P<0.05)。结论肺保护与肺开放通气策略可降低EVLWI,增加肺水清除。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俯卧位通气下肺内/外源性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的疗效及预后。方法对36例ARDS患者按不同发病原因分为肺内源性组及肺外源性组。两组均实施俯卧位通气治疗,每次治疗时间均为4 h。分别记录两组患者通气前及通气后1 h、2 h、4 h时的气道峰压(Pip)、气道平台压(Pplat)、静态肺顺应性(Cst)、气道阻力(Raw)、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心指数(CI)等指标,并进行血气分析检查记录动脉血氧分压(Pa O2)、氧合指数(Pa O2/Fi 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 CO2)、动脉血氧饱和度(Sa O2)。结果肺内源性组患者俯卧位通气1 h、2 h后Pa O2/Fi O2、Pa CO2、Pa O2较通气前无明显改善(P0.05),4 h较前有显著性改善(P0.05)。肺外源性组1 h即开始改善(P0.05),2 h较1 h改善更显著(P0.05),4 h较2 h上述指标改善有所下降。肺外源性组患者各项氧合指标在2 h改善优于肺内源性组患者(P0.05),在4 h与肺内源性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患者俯卧位通气后较前在Pip、Pplat、Cst、Raw、HR、MAP、CI等参数上的变化差异无显著性(P0.05),肺外源性组与肺内源性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俯卧位通气可改善肺内/外源性ARDS患者的氧合状况。肺外源性ARDS俯卧位通气早期氧合改善效果优于肺内源性组,且较肺内源性组氧合改善迅速,但维持时间短。肺内源性组ARDS氧合改善较肺外源性所需时间长。俯卧位通气治疗对其呼吸力学以及血流动力学指标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乌司他丁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血管外肺水指数(EV LWI)的影响.方法 90例ARDS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5例、对照组45例,两组均采用无创通气及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乌司他丁20万U静注(3次/d),两组共治疗7d,测定治疗前后氧合指数、血清hs-CRP和EVLWI.结果 两组治疗后氧合指数高于治疗前,EVLWI、hs-CRP均低于治疗前(P均<0.05);治疗后观察组氧合指数高于对照组,EVLWI、hs-CRP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 乌司他丁可提高ARDS患者氧合指数,减轻炎症反应,减少EVLWI.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在肺保护性通气策略的基础上,评价俯卧位通气联合肺复张法对犬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模型氧合及肺内分流的影响.方法 将24只犬建立油酸ARDS模型后行定容控制通气,在小潮气量(10 ml/kg)+呼气末正压(16 cm H2O,1 cm H2O=0.098 kPa)的通气基础上,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俯卧组、仰卧+肺复张组、俯卧+肺复张组,每组6只.分组通气后各组均观察4 h,监测动脉血及混合静脉血的血气分析,记录并计算下列指标.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 11.5软件,数据以(-x)±s表示.所有数据做方差齐性检验,符合正态分布的数据,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有统计学意义时采用LSD法进行两两比较;不符合正态分布的数据,采用多个独立样本的秩和检验.结果 (1)通气15 min时,仰卧+肺复张组、俯卧组及俯卧+肺复张组PaO:/吸入氧浓度(FiO2)分别为(368±45)mm Hg(1 mm Hg=0.133 kPa)、(349±80)mm Hg、(423±43) mm Hg,与对照组[(269±72)mm Hg]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q值分别为2.77、2.23、4.31,P均<0.05);通气2 h时,俯卧组和俯卧+肺复张组PaO2/FiO2分别为(401±82)mm Hg、(416±23)mm Hg,与对照组[(232±40)mm Hg]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q值分别为3.99、4.35,P均<0.05);通气4 h时,俯卧+肺复张组PaO2/FiO2为(384±68)mm Hg,与对照组[(256±75)mm Hg]、仰卧+肺复张组[(267±92)mm Hg]、俯卧组[(284±83)mm Hg]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q值分别为2.75、2.56、2.17,P均<0.05);(2)俯卧组肺内分流率(QS/QT)在30 min及1、2 h时分别为(9.9±4.4)%、(9.7±4.5)%和(8.3±4.6)%,与对照组[(15.0 ±1.6)%、(16.0±2.0)%、(16.2±1.8)%]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q值分别为2.86、3.00、3.65,P均<0.05);俯卧+肺复张组QS/QT在30 min及1、2、4 h时分别为(10.0±1.0)%、(10.4±2.7)%、(10.2±0.7)%和(10.1±1.1)%,与对照组[(15.0±1.6)%、(16.0±2.0)%、(16.2 ±1.8)%、(15.7±1.7)%]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q值分别为2.80、2.67、2.75、2.99,P均<0.05).结论 在小潮气量+呼气末正压的肺保护性通气基础上,俯卧位通气联合肺复张手法可以更有效地改善氧合,减少分流.  相似文献   

13.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犬肺牵张指数与肺复张及氧合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以不同肺牵张指数(lung stress index)选择的呼气末正压(PEEP)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肺复张容积与氧合的关系。方法油酸静脉注射复制犬ARDS模型,容量控制通气,流速恒定的压力-时间(P-t)曲线吸气支,回归法计算得方程P=a×timeb+c,b为肺牵张指数。调整PEEP水平使b=1。采用控制性肺膨胀实施肺复张手法,复张后再次调整PEEP水平分别达到b=1、0.60.05)。在呼吸力学方面,与复张后b=1相比, 1.1相似文献   

14.
Huang YZ  Qiu HB  Liu L  Yang Y  Yan YL 《中华内科杂志》2004,43(12):883-887
目的 通过观察俯卧位通气对肺内、外源性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ARDS)患者氧合、肺力学的影响 ,探讨实施俯卧位通气时间的选择。方法 对 9例早期肺内源性ARDS(A组 )、7例早期肺外源性ARDS(B组 )患者俯卧位通气 2h ,分别监测俯卧位通气前、通气 0 5h、2h时的氧合、肺力学的变化。观察俯卧位通气前及通气后 10min两组患者胸部CT影像学的变化。结果 A组患者俯卧位通气 0 5h时 ,氧合指数 [动脉血氧分压 (PaO2 ) /吸入氧浓度 (FiO2 ) ]较通气前无明显升高 ,通气 2h时PaO2 /FiO2 明显升高 (P <0 0 5 ) ;B组患者俯卧位通气 0 5h时PaO2 /FiO2 较通气前明显升高 (P<0 0 5 ) ,且 2h时仍维持较高水平。俯卧位通气 0 5h ,A组患者中仅有 1例对通气氧合反应良好 ,B组有 7例对通气氧合反应良好 (P =0 0 0 0 7) ;俯卧位通气 2h ,A组有 6例患者对通气氧合反应良好 ,B组有 6例对通气氧合反应良好 ,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 (P =0 392 )。A组患者俯卧位通气 2h后气道阻力明显下降 (P <0 0 5 )。俯卧位通气 10min后A组患者胸部CT显示肺实变区部分消失 ,B组则显示两肺原重力依赖区的肺实变迅速改善及新重力依赖区形成。结论 俯卧位通气可改善早期ARDS患者的氧合 ,肺外源性ARDS患者氧合改善迅速 ,但维持通气时间短 ,不宜  相似文献   

15.
近20年来,医疗水平进展迅猛,但是包括ARDS在内的复杂疾病或综合征仍然有很高的病死率,主要是缺乏针对性治疗措施.ARDS的特点表现为功能残气量的下降和呼吸系统静态顺应性的增加,其中胸壁顺应性可能在ARDS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损伤的发病机制方面起到重要作用.在治疗ALI和ARDS患者时,需要对肺顺应性和胸壁顺应性有充分的认识.测量食道压可以作为评估胸腔压的最佳手段,也可以对呼吸力学的研究提供可靠数据.为ARDS患者设定适宜呼气末正压的目的是保持肺泡持续膨胀,尽量避免肺泡进入膨胀-陷闭的循环中.在床旁应用食道气囊法来测量食道压并由此计算胸腔压和跨肺压是可行的,目前这种方法是研究ARDS病理学特点的最佳手段,同时也有助于选择最适宜的机械通气策略.  相似文献   

16.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是由肺内原因和/或肺外原因引起的,以顽固性低氧血症为显著特征的临床综合征,因病死率极高备受关注。ARDS患者病理生理特征表现为肺的顺应性降低、肺内通气血流比严重失衡等。机械通气是ARDS患者生命支持的重要手段。本文回顾了近年关于ARDS肺保护通气策略的文献,阐述了其临床应用和新进展。  相似文献   

17.
<正>后腹腔镜手术时持续的气腹压力、特殊体位等造成肺顺应性降低,气道压升高,从而导致通气血流比例失调,这些对患者肺氧合影响很大。老年人呼吸系统随年龄增长逐渐衰退,胸壁和肺的顺应性降低,心肺储备较差,实施后腹腔镜手术,尤其是气腹时间较长的复杂手术对老年人呼吸系统产生的影响更为显著。本文拟观察全麻下行后腹腔镜手术的老年患者通气氧浓度对肺氧合功能的影响。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研究经本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所有患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机械通气与盐酸氨溴索联合治疗老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3年2月至2014年2月该院就诊的52例老年ARDS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均采用抗炎、营养、脱水和吸痰等支持治疗,对照组仅采用机械通气治疗,实验组采用机械通气与盐酸氨溴索联合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及治疗后1 w体内氧合指标及炎性因子浓度。结果两组患者经1 w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血清白细胞介素(IL)-10浓度、动脉血氧饱和度(Sa O2)、脉血氧分压(Pa O2)、氧合指数(Pa O2/Fi O2)均上升,血清IL-6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浓度均降低(均P0.05);且实验组以上各指标较对照组改善更明显(均P0.05)。结论机械通气与盐酸氨溴索联合治疗ARDS可改善患者体内的氧合指标,调节细胞因子水平,增强患者抗炎能力,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9.
ARDS对人工通气的救治体会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ARDS)是一种严重的急性呼衰 ,死亡率高达 5 0 %以上 ,常死于多脏器功能衰竭 (MSOF)。其发病机制与临床诊治有其特点。多见于内科、外科、妇产科的危重病人 ,往往在严重感染、严重创伤、各种休克、吸入有毒气体和液体的抢救过程中发生。从原发病到 ARDS是一连续过程 ,临床表现上缺乏明显的界线 ,故极易将 ARDS误认为是原发病加重 ,从而失去早期诊断与救治 ARDS的机会。应提高对本病的警惕 ,在上述危重症抢救过程中 ,突然出现呼吸频数 (每分钟大于 2 8次 ) ,窘迫 ,心律增快 ,唇、指发绀 ,这些原发病不能解释的情…  相似文献   

20.
体外膜肺氧合作为治疗重症急性呼吸衰竭的一种新型措施,常用于致死性低氧血症的治疗.目前被认为是在机械通气及其他治疗方法无效的情况下最后的选择,它可使患肺得到充分的休息和康复,为挽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的生命提供了一个宝贵的契机.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这项技术功能更强大,设备更先进,具有良好的临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