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镜下椎间孔成形减压术治疗腰椎侧隐窝狭窄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脊柱经皮内镜技术对41例腰椎侧隐窝狭窄症患者行镜下椎间孔成形减压术。记录术中并发症和术后根性神经症状恢复情况。CT复查评估侧隐窝减压情况,采用改良MacNab标准评估临床疗效。结果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12~36个月。2例(4. 9%)出现术中并发症。所有患者术后根性神经症状改善。术后6个月CT复查显示侧隐窝处骨赘清除彻底,侧隐窝无狭窄。末次随访时,采用改良MacNab标准评价临床疗效:优21例,良18例,可2例,优良率95. 1%。结论采用镜下椎间孔减压成形术治疗侧隐窝狭窄症,神经根减压充分,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经皮椎间孔入路内镜下选择性责任节段减压治疗老年腰椎侧隐窝狭窄症的效果。方法 2014年5月~2016年7月我科对81例神经根阻滞明确责任节段的老年腰椎侧隐窝狭窄症在局部麻醉下行椎间孔镜下椎间孔入路椎管扩大减压术。椎间孔成形后,切除突出的髓核组织及增厚的黄韧带,将侧方的椎管打开,神经根完全松弛。术后1、6、12个月及末次随访进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腰、腿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改良MacNab标准评价疗效。结果 81例均完成手术,手术时间57~138 min,(68.4±31.9)min。81例随访24~48个月,(29.5±3.8)月。术后1、6、12个月及末次随访时ODI、腰痛VAS评分及腿痛VAS评分较术前显著好转(P0.05)。末次随访改良MacNab标准评估,优57例,良18例,可6例,优良率92.6%(75/81)。结论经皮椎间孔入路内镜下选择性责任节段减压治疗老年腰椎侧隐窝狭窄症,能很好地缓解症状,严重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经皮内镜下椎间孔入路治疗腰椎侧隐窝狭窄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2例腰椎侧隐窝狭窄伴或不伴腰椎间盘突出患者采用经皮内镜下椎间孔入路行侧隐窝减压伴或不伴髓核摘除手术。术后1、3个月采用VAS评分评估患者腰腿痛改善情况,术后6个月采用改良MacNab评分标准评估疗效。结果32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随访6个月。VAS评分术前为8~10(9.18±0.71)分,术后1个月为0~3(1.29±0.67)分,术后3个月为0~2(1.51±0.49)分,术后1、3个月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改良MacNab评分优良率为93.75%(30/32)。无感染、医源性神经根损伤、硬膜撕裂等并发症发生。结论经皮内镜下椎间孔入路治疗腰椎侧隐窝狭窄症能获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内镜下椎间孔成形术治疗老年腰椎侧隐窝狭窄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19年1月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150例腰椎侧隐窝狭窄症患者病历资料,其中男87例,女63例,年龄68.6±10.7岁(63~79岁)。随访时间为33.7±9.3(29~41)个月。92例患者采用内镜下椎间孔成形术治疗(内镜组),58例患者采用传统椎板开窗椎管减压手术治疗(开窗组)。比较两组患者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及并发症情况,测量术前及术后1个月骨性侧隐窝角、软性侧隐窝角评估减压程度。收集术前、术后1、3、6、12个月及末次随访时两组患者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及健康调查简表(MOS 36-item short-form health survey,SF-36)评分评估手术效果,末次随访时采用MacNab标准评估临床疗效。根据不同手术节段进行亚组分析,比较不同手术节段间的疗效差异。结果:切口长度内镜组(9.36±1.40mm)少...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精准椎间孔成形减压术治疗同时伴有盘黄间隙狭窄和骨性侧隐窝狭窄的腰椎侧隐窝狭窄症患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并分析其近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3年1月—2016年1月收治并采用精准椎间孔成形减压术治疗的45例伴有盘黄间隙狭窄和骨性侧隐窝狭窄的腰椎侧隐窝狭窄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29例,女16例;年龄42~82岁,中位年龄58岁。病程3~96个月,平均24.4个月。病变节段:L4、5 36例,L5、S1 9例。记录术前及末次随访时患者腰痛与腿痛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末次随访时采用改良Macnab标准评估手术疗效。术后复查CT及MRI,评价术后腰椎稳定性及减压情况。结果所有手术均顺利完成。45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3~18个月,中位时间11个月。2例术中出现硬膜囊撕裂,1例切除骨块移至椎管内,5例出现术后腰背痛,无神经根损伤、血肿形成等并发症发生。末次随访时患者腿痛VAS评分为(0.6±1.2)分,较术前的(5.7±1.4)分显著改善(t=8.981,P=0.001);腰痛VAS评分为(1.7±1.4)分,与术前的(1.5±1.3)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535,P=0.585)。末次随访时根据改良Macnab标准评价疗效,优20例,良22例,可2例,差1例,优良率93.3%。结论精准椎间孔成形减压术是一种治疗同时伴有盘黄间隙及骨性侧隐窝狭窄的侧隐窝型腰椎管狭窄症患者的微创、有效、安全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经皮椎间孔镜TESSYS-ISEE技术治疗老年腰椎侧隐窝狭窄症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了本院2017年1月~2018年5月采用经皮椎间孔镜TESSYS-ISEE技术治疗并获得随访的29例老年腰椎侧隐窝狭窄症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VAS评分和ODI评分评价临床疗效。末次随访时,采用改良MacNab标准评定优良率。[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1例术中发生硬膜撕裂,无神经血管损伤、椎间隙感染、症状性髓核残留等并发症发生。手术时间55~95 min,平均(72.29±11.52) min;术后住院时间2~6 d,平均(3.75±1.04) d;29例患者获得13~25个月随访,平均(18.76±3.92)个月。随访期间,1例患者腰椎间盘突出复发。术后各时间点腰痛VAS评分、腿痛VAS评分及ODI评分均较术前改善(P0.05)。末次随访时,根据改良MacNab评分标准评定优良率为89.66%。[结论]经皮椎间孔镜TESSYS-ISEE技术能安全、有效地治疗老年腰椎侧隐窝狭窄症,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经皮椎间孔镜TESSYS技术治疗腰椎侧隐窝狭窄症的安全性及早期疗效.方法 2017年3月~2019年1月,本科收治单节段腰椎侧隐窝狭窄症患者35例,均采用经皮椎间孔镜TESSYS技术行侧隐窝及神经根减压.比较患者术前、术后即刻、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术后1年的腿痛VAS评分及腰椎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差异.术后1年采用改良MacNab标准评价手术疗效.结果 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侧隐窝及神经根减压,手术时间50~125 min,平均(80.36±12.34)min;所有患者术后均获得随访12~15个月.患者术后即刻及各随访时期的腿痛VAS评分及ODI指数均较术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按改良MacNab标准评价疗效:优19例,良10例,可6例,优良率82.9%.结论 经皮椎间孔镜TESSYS技术治疗腰椎侧隐窝狭窄症的早期疗效显著,是有效的微创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经皮微创椎板间入路椎间孔镜下椎管减压术对老年腰椎侧隐窝狭窄症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2014-06-2016-06,治疗的58例老年腰椎侧隐窝狭窄症患者,单节段狭窄44例,双节段14例,均采用经皮微创椎板间入路椎间孔镜下椎管减压术治疗。术后随访24~40个月,平均(30.45±3.94)月,观察其手术疗效和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 58例患者均成功完成手术,手术平均时间(65.22±4.98)min;末次随访时,手术优良率93.10%;术后1个月、6个月和末次随访的VAS腰痛和下肢痛评分以及ODI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末次随访骨性与软性侧隐窝角均显著高于术前(P0.05)。结论经皮微创椎板间入路椎间孔镜下椎管减压术治疗老年腰椎侧隐窝狭窄症,能显著改善患者腰腿疼痛及活动功能,手术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经皮椎间孔镜技术治疗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侧隐窝狭窄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我院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12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侧隐窝狭窄患者,均行经皮椎间孔镜髓核摘除神经根减压术(percutaneous transforaminal endoscopic discectomy, PTED)。观察手术时间、腰腿痛VAS评分、 ODI指数、末次随访MacNab评分以及并发症等。结果 本组126例患者均顺利完成PTED术,术中均无明显出血,无一例转为开放手术。手术时间55~113 min,平均(66.09±10.98)min。术后随访36~60个月,平均(45.48±6.74)个月。术后3 d, 1、3、6、12个月及末次随访患者腰腿痛VAS评分、ODI指数均较术前明显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按MacNab评分评价疗效:优66例,良42例,可18例,优良率为85.71%。术后3个月复查MRI未见残留突出的髓核组织,无复发,侧隐窝位置明显增宽。术后并发症6例(4.76%),其中术后1 d内出现一过性神经刺激症状5例,术后伤口轻度血肿1...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骨钻联合镜下环锯关节突成形后经皮椎间孔镜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伴侧隐窝狭窄症的近期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15-08—2019-08采用经皮椎间孔镜手术治疗的42例腰椎间盘突出伴侧隐窝狭窄症,术中采用骨钻联合环锯进行关节突成形,通道置入及椎管减压顺利。结果 42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平均29.5(24~36)个月。2例术中出现颈部疼痛,调整手术床为头高脚底位,降低水压后症状逐渐缓解。1例术中出现神经根电刺激,术后出现下肢痛觉过敏,非手术治疗后逐渐恢复正常。术后第2天疼痛VAS评分、JOA评分、ODI指数均较术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2天、术后3个月、末次随访时的疼痛VAS评分、JOA评分、ODI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采用改良MacNab标准进行疗效评价:优29例,良10例,差3例,优良率为92.86%。结论 经皮椎间孔镜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伴侧隐窝狭窄症的疗效确切,术中采用骨钻联合镜下环锯进行关节突成形的风险更低,可以最大限度减少对脊柱稳定性的破坏,而且相比较于环锯一次关节突成形,骨钻联合镜下环锯关节突成...  相似文献   

11.
[目的]介绍可视化"V"区解剖引导下椎间孔成形技术及初步临床结果。[方法] 2017年12月~2018年12月对37例腰椎侧隐窝狭窄症患者采用内镜可视化"V"区解剖引导下椎间孔成形术。术前确定病变的位置与程度,穿刺至目标关节突任意位置,置入软组织扩张导杆,滑移到患侧上关节突与椎弓根交界处,即"V"区,此处向背侧有上关节突硬性阻挡,向尾侧有椎弓根硬性阻挡,向腹侧有椎体后缘硬性阻挡。用7.5 mm环锯对该部位进行成形,置入内镜,对椎间孔区进行扩大减压。[结果] 37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中均未更换手术方式。术中未出现神经、硬膜损伤等并发症。随访时间9~30个月。随时间推移,37例患者下肢痛VAS、腰痛VAS和ODI评分显著减少(P0.001)。术后影像显示所有患者目标减压区域均实现彻底减压,无节段失稳表现。[结论]内镜可视化"V"区解剖引导下椎间孔成形技术治疗腰椎侧方椎管狭窄症有效、安全,可以提高穿刺及椎间孔成形效率,有助于缩短学习曲线。  相似文献   

12.
正经皮椎间孔镜技术最早出现在20世纪90年代~([1])。近来年,随着光学技术的进步和仪器设备的改良,内窥镜手术系统逐渐发展、成熟。脊柱内窥镜与腰椎间孔成形技术相结合,可以有效扩大腰椎间孔,使内窥镜通过椎间孔顺利进入椎管内,不仅适用于各节段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更加适用于合并腰椎侧隐窝狭窄或椎间孔狭窄的患者,扩大了经皮椎间孔脊柱内镜手术的适应证~([1-3])。除此之外,该手术的皮肤切口只需要8mm,术中出血平均20mL,术后仅缝1针或切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区域穿刺可视化椎间孔成形术在经皮脊柱内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安全性及临床疗效.方法 2019年1月-2019年12月采用经皮脊柱内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25例,依照手术方式分为区域穿刺可视化椎间孔成形组(可视化组)63例、TESSYS椎间孔成形组(TESSYS组)62例.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X线透视次数、手术相关并发症、术前及末次随访时患者下肢痛VAS评分,末次随访时采用Macnab疗效评定标准评价患者临床疗效.术后第2天、术后3个月复查CT及MRI,评价术后椎间孔成形情况及减压情况.结果 所有手术均顺利完成,两组患者术后及末次随访时的下肢痛VAS评分较术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末次随访时的Macnab标准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视化组术中透视次数及手术时间明显低于TESSY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区域穿刺可视化椎间孔成形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安全、高效的手术方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后路椎间盘镜下侧隐窝扩大术治疗侧隐窝狭窄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后路椎间盘镜下侧隐窝扩大术治疗侧隐窝狭窄症的手术方法和疗效。方法随访凋查2000年6月至2002年12月使用后路椎间盘镜行腰椎侧隐窝扩大术治疗侧隐窝狭窄症65例,男34例,女31例。年龄26~72岁。左侧32例.右侧33例。其中腰3-4 1例,腰4-5 33例,腰5骶1 31例;所有患者均有一侧根性疼痛,部分患者伴有持续的感觉和运动异常。于侧隐窝狭窄节段插入椎间盘镜工作通道,经椎板间隙进入椎管,沿神经根扩大侧隐窝。结果术后平均随访7.3个月(4~29个月),优42例、良17例、可5例、差1例,优良率为90.8%,其中25例术后复查腰椎正侧位X片,无1例发生腰椎滑税。结论后路椎间盘镜下侧隐窝扩大术主要适用于伴或不伴有椎问盘突出的侧隐窝狭窄症,可最大程度地保留了脊柱后柱原有结构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5.
显微内窥镜下手术治疗腰椎侧隐窝狭窄症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目的:评价显微内窥镜下神经根减压术治疗腰椎侧隐窝狭窄症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经椎板间隙入路显微内窥镜下神经根减压术治疗腰椎侧隐窝狭窄症43患者,随访观察疗效。结果:平均随访13.2个月,手术优良率93%,结论:应用椎板间隙入路显微内窥镜下手术治疗腰椎侧隐窝狭窄症可以达到较理想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6.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9,(15):1416-1420
[目的]介绍改良椎间孔镜技术治疗老年性腰椎侧隐窝狭窄症的手术技术与临床效果。[方法] 2016年5月~2017年5月对27例单节段腰椎侧隐窝狭窄症老年患者采用MPTED。定位后建立工作通道,镜下切除黄韧带,对有根性症状患者,继续将工作套筒移动至神经根及硬膜囊腹侧,显露硬膜囊、神经根,对伴有钙化者,可用磨钻、反向刮匙处理,围绕神经根进行减压,直至硬膜囊及神经根背侧、腹侧均减压彻底,双极射频对残余髓核组织进行皱缩。[结果] 27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1例术中造成硬膜囊撕裂、脑脊液漏,另1例术后出现下肢麻木不适,随访恢复可;所有患者获得(14.36±4.21)个月随访;术后各时间点腰腿痛VAS、ODI评分均较术前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按改良MacNab标准,临床结果评定为优17例,良8例,可2例,差0例;优良率为92.60%。[结论]改良椎间孔镜技术治疗老年性腰椎侧隐窝狭窄症近期疗效良好,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微创手术方式,但具有一定的学习曲线。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经皮脊柱内镜椎间孔入路治疗腰椎椎体后缘离断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科自2016年4月~2019年1月收治的62例腰椎椎体后缘骺环离断症患者,均采用经皮脊柱内镜经症状侧单侧椎间孔入路手术治疗,采用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及改良MacNab标准评估临床疗效.结果 经过6~30个月的随访,中位时间16个月.所有患者术后1个月和末次随访的VAS评分和ODI指数均较术前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采用MacNab标准评价疗效:优50例,良6例,可4例,差2例,优良率为90.3%.结论 经皮脊柱内镜经椎间孔入路手术治疗腰椎椎体后缘离断症的疗效确切,具有创伤小、康复时间短,不破坏脊柱的生物力学结构等优势.经椎间孔入路在切除离断组织的同时,对椎间盘后方纤维环及后纵韧带损伤大,术前应根据离断骨块需切除范围选则最佳适应证.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椎间孔、椎板间联合入路内镜减压治疗混合型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2015年8月~2017年11月本院收治的33例侧隐窝狭窄合并椎间孔或中央椎管狭窄的混合型腰椎管狭窄患者,均采用椎间孔、椎板间联合入路减压治疗,术后随访24个月。记录手术相关指标、腰及下肢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价末次随访临床疗效,记录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33例患者均成功完成手术,手术耗时(112.43±12.01) min,平均住院时间(4.87±1.03) d,平均随访时间(27.43±2.98)个月;患者术后1周、3月、1年和末次随访时的腰、下肢疼痛(VAS)评分、ODI指数均显著降低于术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按MacNab标准评价疗效:优12例,良17例,可3例,差1例,优良率88.24%;术后1例慢性疼痛,1例复发,无脑脊液漏、切口感染等严重并发症。结论椎间孔、椎板间联合入路内镜减压治疗混合型腰椎管狭窄症的手术减压效果明确,疼痛及腰椎功能障碍改善显著,手术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经椎板下内窥镜在腰椎侧隐窝狭窄症减压治疗的运用价值。方法 纳入2016年2月~2018年5月我院收治的45例腰椎侧隐窝狭窄症患者,L4-5狭窄31例,L5-S1狭窄14例,均接受经椎板下内窥镜椎管减压治疗,随访2~4年,平均(3.03±0.40)年。结果 45例均顺利完成治疗,手术时间(60.90±13.05)min,术中透视(4.55±1.04)次,住院时间(6.07±1.38)d;术中1例硬膜囊破裂,术后2例出现间歇性腰痛,术后6个月1例发生腰椎间盘突出;术后3个月以及末次随访时的下肢、腰部VAS评分以及ODI指数较术前均明显下降,末次随访时各项评分较术后3个月更低(P<0.05);直至末次随访,优良率达到91.11%。结论 经椎板下内窥镜椎管减压术治疗腰椎侧隐窝狭窄症,减压效果确切,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20.
腰神经根管狭窄症34例李松强,应逸飞1980年至1992年间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03例,其中有10例伴有侧隐窝狭窄;腰椎管狭窄症66例,其中有8例伴有侧隐窝狭窄,盘黄间隙狭窄8例;3例黄韧带肥厚在椎间孔处压迫神经根;有5例为单纯侧隐窝狭窄,均行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