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评价后路多节段Ponte截骨矫形固定术治疗青少年休门氏脊柱后凸畸形(scheuerman's disease, SK)的手术效果及对脊柱-骨盆矢状位参数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7月至2018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诊治的18例青少年SK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4例,女4例;年龄11~15岁,平均(13.2±1.9)岁。所有患者接受后路多节段Ponte截骨矫形固定手术,随访时间至少24个月。术前、术后及末次随访时所有患者行站立位全脊柱正侧位X线检查。对比术前、术后以及末次随访时全脊柱最大后凸角(global kyphosis, GK)、近端交界角(proximal junctional angle, PJA)、远端交界角(distal junctional angle, DJA)、胸椎后凸(thoracic kyphosis, TK)、腰椎前凸(lumbar lordosis, LL)、矢状面平衡(sagittal vertical axis, SVA)以及骨盆入射角(pelvic incidence, PI)、骨盆倾斜角(pelvic tilt, PT)、骶骨倾斜角(sacral slope, SS)的变化。结果随访24~70个月,平均(38.10±15.32)个月;Ponte截骨节段为6~9个,平均(7.4±1.1)个;术后即刻GK较术前明显降低(P0.05),由术前的(78.3±10.6)°下降至术后即刻的(32.3±8.4)°,术后即刻矫正率达58.7%,末次随访时为(34.1±6.2)°,与术后即刻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即刻TK、LL较术前降低(P0.05),与末次随访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JA、DJA、SVA及骨盆矢状位参数(PI、PT、SS),术后即刻、末次随访时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无神经系统并发症。矫形手术对脊柱-骨盆矢状位序列无明显影响。随访过程中未见近端交界性后凸、远端交界性后凸,无内固定失败、感染和假关节形成等并发症。结论后路多节段Ponte截骨矫形固定术治疗青少年SK安全、有效,至少2年随访结果是满意的,此类手术并不影响脊柱-骨盆矢状位参数。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3D打印预置钉道模型在单发性完全分节型先天性半椎体切除术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8月至2019年1月河南省人民医院脊柱脊髓外科收治的13例单发性完全分节型先天性半椎体患儿的临床资料,其中男5例,女8例;年龄5-14岁,平均9.9岁。病变位置在T_(9)3例、T_(10)2例、T_(11)5例、T_(12)1例、L_(1)2例。术中使用3D打印预置钉道模型辅助置入椎弓根螺钉,通过术后CT评估置钉的准确性。所有患儿术前、术后常规拍摄站立位脊柱全长正侧位X线片,测量冠状面及矢状面Cobb角,术后及随访时计算脊柱侧、后凸矫正率。术前、术后及随访时脊柱侧、后凸Cobb角的比较采用单因素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13例患儿共置入椎弓根螺钉85枚,置钉准确率为95.3%。手术时间(216.9±28.3)min;出血量(478.5±132.6)mL。术前侧凸Cobb角为(57.1±12.7)°,术后为(12.7±4.7)°,矫正率为(78.4±5.9)%,末次随访时为(14.2±7.0)°;术前后凸Cobb角为(46.2±8.4)°,术后为(13.2±4.4)°,矫正率为(72.6±7.0)%,末次随访为(14.0±3.4)°。患儿均未出现严重血管及神经损伤等并发症。术后随访12.3个月(6-18个月),随访期间未见明显角度丢失。术后与末次随访时,侧、后凸角度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侧、后凸角度与末次随访时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在单发性完全分节型先天性半椎体切除术过程中,3D打印预置钉道模型可提高螺钉置入的精准性,改善脊柱侧后凸畸形的矫形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3D打印预置钉道模型在单发性完全分节型先天性半椎体切除术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8月至2019年1月河南省人民医院脊柱脊髓外科收治的13例单发性完全分节型先天性半椎体患儿的临床资料, 其中男5例, 女8例;年龄5~14岁, 平均9.9岁。病变位置在T9 3例、T10 2例、T11 5例、T12 1例、L1 2例。术中使用3D打印预置钉道模型辅助置入椎弓根螺钉, 通过术后CT评估置钉的准确性。所有患儿术前、术后常规拍摄站立位脊柱全长正侧位X线片, 测量冠状面及矢状面Cobb角, 术后及随访时计算脊柱侧、后凸矫正率。术前、术后及随访时脊柱侧、后凸Cobb角的比较采用单因素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 13例患儿共置入椎弓根螺钉85枚, 置钉准确率为95.3%。手术时间(216.9±28.3) min;出血量(478.5±132.6) mL。术前侧凸Cobb角为(57.1±12.7)°, 术后为(12.7±4.7)°, 矫正率为(78.4±5.9)%, 末次随访时为(14.2±7.0)°;术前后凸Cobb角为(46.2±8.4)°, 术后为(13.2±4.4)°, 矫正率为(...  相似文献   

4.
脊柱前后入路治疗先天性脊柱侧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提高手术治疗小儿先天性脊柱侧凸的矫正率,减少术后畸形复发和曲轴现象的发生,采用脊柱前后入路手术治疗小儿先天性脊柱侧凸15例。平均手术年龄9岁,Cobb角平均80°,平均随访4年。与同期25例因先天性脊柱侧凸行单纯脊柱后路矫形术患儿进行术后平均矫正率、矫正丢失度/年、有无曲轴现象等临床指标比较。结果显示脊柱前后入路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单纯脊柱后路组。对患有严重脊柱侧凸、弧度僵硬或并发后凸的患儿,宜行脊柱前后入路手术,对已行单纯脊柱后路矫形的患儿,应定期随访,如手术失败或畸形复发,有必要再次行脊柱前后入路矫形融合术。  相似文献   

5.
目的 评价后路半椎体切除术短节段固定治疗儿童不平衡型多发半椎体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3年6月至2013年6月行后路半椎体切除短节段固定术,治疗不平衡型多发半椎体(≥2个)22例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2例,女10例;初次手术年龄3.0~7.5岁,平均4.2岁.手术前、后及末次随访时所有患儿均行站立位全脊柱正侧位X线检查.对比手术前、后冠状面Cobb角、顶椎偏距、冠状面平衡及矢状面局部后凸角、矢状面平衡变化;测量并比较胸椎(T1 ~T12)及脊柱高度(T1~S1)变化.结果 随访时间36~156个月,平均86.1个月.22例共51个半椎体,手术切除41个;平均每例有2.3个半椎体,平均切除1.9个;平均每例固定3个节段.术后侧凸Cobb角12.6°±7.2°明显小于术前45.8°±12.7°,侧凸矫形率为72.5%;术后局部后凸角11.2°±7.5°明显小于术前23.6°±18.0°,后凸矫形率为52.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末次随访时无明显丢失.冠状面平衡由术前(14.0±6.7)mm降至术后(8.5±4.0)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胸椎高度术前为(18.5±1.9)cm,末次随访时增至(24.4±3.0)cm;脊柱高度术前为(29.3±3.7)cm,末次随访时增至(38.7±4.4)c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对于3.0~7.5岁儿童双侧不平衡型多发半椎体畸形,后路选择性半椎体切除短节段固定矫形效果较好,同时可维持躯干整体平衡,保留脊柱生长潜能.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3D打印模型在儿童先天性脊柱侧凸治疗中的应用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83例先天性脊柱侧凸患儿临床及影像学资料,根据是否使用3D打印模型分为试验组(n=44)和对照组(n=39),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透视次数、置钉准确性、矫形效果及并发症情况。结果本研究共纳入83例先天性脊柱侧凸患儿,其中男童47例,女童36例,平均手术年龄5.98 (1.5~13)岁。行半椎体切除术40例,Ponte截骨术31例,经椎弓根截骨术8例,全脊椎切除术4例。随访时间24~35个月。试验组患儿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180.92±16.74) min (201.51±27.60) 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798,P<0.05),试验组术中出血量[(340.23±89.52) mL vs.(392.64±100.41) mL]及术中透视次数(4.36±0.89 6.05±1.28)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置钉准确率高于对照组(93.55%vs 79.91%)(X^2=218.00,P<0.05),平均置钉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4.24±1.05) min vs.(8.35±2.29) 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71,P<0.05)。两组患儿矫形率无明显差异(t=-1.135,P=0.272)。试验组与对照组患儿术后胸膜损伤、硬膜损伤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3D打印模型能清晰、直观显示先天性脊柱侧凸患儿的脊柱结构及形态,为制定手术计划及手术置钉提供帮助,从而提高置钉准确率,减少术中透视次数,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加速康复外科(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ERAS)模式在先天性脊柱侧凸患者围术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2020年8月至10月接受手术治疗的27例先天性脊柱侧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男7例,女20例,平均年龄7.3岁,患者均接受脊柱后路截骨矫形植骨...  相似文献   

8.
目的初步分析采用双侧生长棒技术治疗早发性脊柱侧凸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2012年4月至2015年4月收治的早发性脊柱侧凸患者110例为研究对象,均实施双侧生长棒治疗,随访5年,对比110例患者治疗前、治疗后脊柱影像学参数变化、肺功能指标及并发症情况。结果110例均顺利完成手术,平均手术用时(181.25±9.14)min,术中出血量(132.41±10.72)mL,平均住院时间(10.94±2.13)d;手术治疗前后TK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主弯侧凸Cobb角均明显减小,与手术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显示患者FVC、FEV1/FVC、FEV1预估值等各项肺功能指标水平均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症发生率为10.91%(12/110)。结论双侧生长棒可有效纠正脊柱侧凸畸形并同步改善肺功能,术后并发症较少,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进展型早发性脊柱侧弯(early onset scoliosis,EOS)经支具保守治疗后畸形发展情况,并探讨支具矫形在此类患者中的疗效。方法以战略支援部队特色医学中心脊柱外科接受支具治疗至少2年且影像资料完整的19例EOS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12例,女7例。根据随访结果分为有效组和无效组,末次随访Cobb角与治疗前相比改善超过10°为治疗有效,未超过10°为治疗无效。支具治疗前、初次治疗后、末次随访时拍摄站立位全脊柱正(侧)位X线片,分别测量冠状位及矢状位畸形角度及平衡。结果19例支具治疗前平均Cobb角(40±10.4)°(20°~55°)、初次治疗后主弯Cobb角(28.15±14.78)°,末次随访主弯Cobb角(31.63±18.04)°,初次治疗后及末次随访均较治疗前明显好转(P<0.05)。两组末次随访时的胸廓宽度及胸椎高度均较支具治疗前明显增加,特发性EOS较先天性EOS治疗效果更好(P<0.05)。另外,顶椎位于胸腰段或腰段较顶椎位于胸段者效果更好(P<0.05)。初次治疗后两组间主弯矫正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部分进展型早发性脊柱侧弯,支具治疗可作为保守治疗的选择之一,其中一些病例可得到满意矫形,即使部分病例不能避免手术,支具治疗也可在不影响胸廓发育的前提下适当延后手术时间。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前后路半椎体切除、后路短节段内固定术与单纯前后路凸侧骺阻滞术早期治疗半椎体型先天性脊柱侧弯的疗效。方法选择2000年9月~2005年6月收治的5岁以下完全分节半椎体型先天性脊柱侧弯患儿17例,男11例,女6例,平均年龄3岁2个月,均为T10~L4半椎体畸形,根据术式将17例患儿分为A、B两组,A组10例,采取前后路半椎体切除、后路短节段内固定术,B组7例,采用单纯凸侧前后路骺阻滞术。结果A组平均年龄3岁1个月,术前侧弯平均Cobb角为44°,术后平均随访时间3年3个月,随访时平均Cobb角为17°,平均矫正率为61.4%;B组平均年龄2岁11个月,术前侧弯平均Cobb角为46°,术后平均随访时间3年5个月,随访时平均Cobb角为21°,平均矫正率为54.4%。两组伴后凸畸形者术后无加重。两组侧弯矫形效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07)。结论两种术式在治疗5岁以下一定弧度内的半椎体型先天性脊柱畸形方面,均可达到限制畸形进展或矫形的目的,但凸侧骨骺阻滞术无需切除半椎体和内固定器械矫形,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相对安全、治疗费用低的优点。  相似文献   

11.
目的 通过3DCT模拟手术预测治疗效果,探讨Dega截骨术在脑瘫患儿髋关节脱位治疗中的应用和短期疗效.方法 收治8例发生髋关节脱位的脑瘫患儿共11髋,其中4髋半脱位,7髋完全脱位;手术时平均年龄为7岁8个月,术前均行骨盆-双股骨全长3DCT扫描并模拟手术,据此行Dega截骨术;评价手术前后肢体功能、步态的改善和髋关节发育状况;评价术后髋臼覆盖的变化和头臼的形态学匹配.结果 术后平均随访24个月.手术时Y形软骨未闭的7例9髋,髋臼指数(AI)术前(38±7)°,术后(12±6)°,平均减少26°;手术时Y形软骨闭合的1例2髋,Sharp角术前平均(51±1)°,术后(45±2)°,平均减少6°;所有患儿中心边缘角(CEA)术前(-9±18)°,术后(20±6)°,平均增加29°;股骨头偏移百分比(MP)术前(63±22)%,术后(19±6)%,平均改善44%;手术前后AI、CEA和MP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前所有患儿Shenton线均不连续,术后均恢复连续性.根据改良Severin影像学分类,Ⅰ型4髋(36%)为优,Ⅱ型5髋(45%)为良,Ⅲ型2髋(18%)为可,优良率82%.手术时Y形软骨未闭合的7例9髋头臼形态匹配良好,关节包容满意;手术时Y形软骨已闭合的1例2髋头臼匹配良好无半脱位,但残留关节包容不良.术前GMFCS分级Ⅱ、Ⅲ、Ⅳ级各2、3、3例,术后评级Ⅰ、Ⅱ、Ⅲ级各1、4、3例.其中1例手术前后均为Ⅲ级,但其髋关节术前伸直、外展受限明显,术后活动范围已接近正常;1例手术前后均为Ⅱ级,但髋关节活动较前好转,跛行改善明显,步态趋于稳定.全部8例11髋术后髋关节功能改善满意,步态均较术前稳定.结论 3DCT可以直接观察脑瘫患儿髋关节脱位的骨性病理改变并模拟手术以指导截骨操作,以之辅助Dega截骨术治疗Y形软骨闭合前的脑瘫患儿髋关节脱位,短期效果良好,影像学及关节功能均改善满意;但用于Y形软骨闭合后的病例,尚需充足的数据以评价其疗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初步探讨小儿胸膜肺母细胞瘤的临床特征、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上海市儿童医院2013年10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6例胸膜肺母细胞瘤患儿临床资料,其中男3例,女3例;年龄范围1岁2个月至10岁。5例患儿行肿瘤大部分切除(其中部分肺叶切除术1例,肺叶修补术4例),1例行肿瘤完整切除。6例均获得有效随访,随访时间1~34个月。结果 6例患儿中5例首诊被误诊,其中3例首诊为肺炎,1例首诊为胸腔积液,1例首诊为先天性肺囊性腺瘤样畸形。6例患儿随访结果分别为:临床痊愈1例;带瘤生存1例(目前正规接受化疗中);术后1个月死亡3例;术后2个月死亡1例。结论小儿胸膜肺母细胞瘤临床表现无特异性,Ⅰ型胸膜肺母细胞瘤易误诊为先天性肺囊性腺瘤样畸形,术后预后相对理想;早期发现、早期手术、后续正规化疗是治疗的主要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评估跟骨外侧延长截骨术治疗小儿扁平足的疗效.方法 2002年1月至2006年12月共收治扁平足患儿19例,男15例,女14例,手术年龄6~14岁(平均9.6岁),单侧11例,双侧8例,共27足,采用跟骨外侧延长截骨矫形手术治疗,其中11足因伴有跟腱挛缩同时行跟腱延长术,对患足手术前后的临床症状和X线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本组18例(26足)获随访,随访时间8~26个月(平均16个月),在2~4个月内获得骨性融合.术后疗效:优8足,良15足,中2足,差1足.跟骨倾斜度由术前(9.7±2.1)°增加到(21.9±2.7)°;距骨水平角由(30.3±4.3)°减少到(16.9±4.0)°;距骨第一跖骨角由(22.8±3.4)°减少到(2.4±3.1)°.结论 跟骨外侧延长截骨术的方法可有效地缓解由于小儿扁平足引起的临床症状,保留了距下关节的功能.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反式Ponseti方法联合微创切开复位技术治疗先天性垂直距骨的治疗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7月至2015年12月就诊的先天性垂直距骨患儿11例(18足)的临床资料.其中,男8例,女3例;平均手术年龄10.9个月(3.9~31.2个月).所有患儿均行多次反式Ponseti序列石膏矫形,经皮逆行穿针固定或微创切开复位固定距舟关节,经皮延长跟腱,石膏固定治疗.比较患儿术前、术后即刻、末次随访时的影像学资料,及术前和末次随访的临床查体资料,用Adelaar评分和踝关节、距下关节活动度评估术后治疗情况.结果 11例(18足)患儿平均随访27个月(12~57个月),全部获得临床和影像学矫正,患儿足部内侧纵弓恢复,后足无明显外翻,踝关节和距下关节无明显功能障碍.有2例(4足)术后6个月内出现畸形复发,随后再次经序列石膏矫形、微创开放复位后畸形矫正,无需广泛松解手术.根据Adelaar评分,2足为优,15足为良,1足为中.所有患儿均无伤口坏死、关节僵硬等并发症.末次评估时,平均踝关节背伸达(20.89±9.28)度,平均跖屈达(18.50±6.89)度.本组末次随访与术前相比,前后位跟距角[(31.60±27.77)度VS.(49.65±13.00)度]、前后位距骨轴-第一跖骨基底角[(12.79±2.48)度VS.(42.90±18.01)度]、侧位跟距角[(44.57±6.71)度VS.(55.22±11.20)度]、侧位距骨轴-第一跖骨基底角[(9.39±2.83)度VS.(55.63±13.36)度]和侧位胫跟角[(67.14±5.71)度VS.(119.51±17.52)度]均有所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就足的临床外观、功能及影像学测量结果来看,反式Ponseti方法联合微创切开技术治疗先天性垂直距骨具有良好的早期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比达芬奇机器人与传统腹腔镜在治疗小儿先天性胆总管囊肿的优劣势。方法回顾性收集2018年3月至2019年9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诊断为胆总管囊肿的103例患儿的临床资料,其中行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的21例患儿作为机器人组,行传统腹腔镜治疗的82例患儿为腹腔镜组,所有手术均由同一团队完成。其中,机器人组患儿的年龄为(3.85±0.79)岁,范围为1~11岁;Todani分型为胆总管囊性扩张型(Ⅰ型)17例,其他分型4例;囊肿最大径为(36.76±10.13)mm,范围为16~79 mm。腹腔镜组患儿的年龄为(3.71±0.67)岁,范围为3个月至12岁;Todani分型为Ⅰ型70例,其他分型12例;囊肿最大径为(35.98±8.25)mm,范围为10~82 mm。分析两组在一般资料及术前情况、术中及术后等方面的差异。结果①机器人组与腹腔镜组患儿在年龄、性别、体重、临床表现、Todani分型、囊肿最大径、术前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值、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疼痛评分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机器人组的术中失血量、术后第一天及第三天腹腔引流液量、术后CRP值、术后禁食时间、术后出院时间均小于腹腔镜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达芬奇机器人在治疗小儿先天性胆总管囊肿方面较传统腹腔镜具有术中出血量少、组织损伤小、恢复快、愈合好等优点,具有可行性、安全性、有效性等优点。不足之处为手术总时间较长、费用较高。随着技术的进步及手术医生经验的积累,机器人治疗小儿先天性胆总管囊肿将会发挥更大的优势。  相似文献   

16.
BACKGROUND: Legg-Calve-Perthes disease (LCPD) is an avascular necrosis of the capital femoral epiphysis in children. Several studies found a pathophysiological relationship between LCPD and juvenile Scheuermann's kyphosis, suggesting an abnormal spinal condition related to osteochondrogenesis. In the present study sagittal spinal alignment of the patients with LCPD was analyzed to examine associated spinal involvement. METHODS: A standing lateral radiograph of the spine was evaluated in 78 patients who had a history of LCPD. Various parameters of sagittal spinal alignment, including thoracic kyphosis (TK), lumbar lordosis (LL), sacral inclination (SI), apex of thoracic kyphosis (TK-apex) and lumbar lordosis (LL-apex), and sagittal balance (SB; positive SB values represent a sagittal balance in front of the sacrum) were measured and compared between the patients with and without vertebral abnormalities. RESULTS: Compared to previously published normative data, relatively decreased LL was evident in LCPD. Most of the patients (65%) had negative SB, which was correlated with decreased SI, more proximal TK-apex, and more distal LL-apex. Vertebral abnormalities including end-plate irregularities and wedging vertebrae were observed in 20 patients. Decreased SI, more distal LL-apex, and more negative SB were remarkable in the patients with vertebral abnormalities. CONCLUSIONS: The patients tended to stand in greater negative sagittal balance associated with decreased LL. The characteristic sagittal alignment was prominent especially in the patients with vertebral abnormalities. Wedging vertebrae, probably due to growth disturbance of the vertebral bodies, could result in decreased LL, which leads to posterior pelvic tilt and posterior shift of sagittal balance.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究生长棒技术治疗早发性脊柱侧凸时近端不同锚定点数量对疗效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以2016年1月至2020年3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收治的33例采用传统双侧生长棒技术治疗的早发性脊柱侧凸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随访时间≥2年,撑开次数≥2次,术前、术后及末次随访时影像学资料完整。按照近端锚定点数量不同将患者分为2组:A组近端远端各4个锚定点,共8个锚定点(15例);B组近端6个锚定点,远端4个锚定点,共10个锚定点(18例)。记录患者年龄、性别、随访时间、术前和末次随访时主侧弯Cobb角、T1-S1高度、冠状面偏移程度、影像学肩关节高度差、胸椎后凸Cobb角、矢状面偏移情况,以及随访期间椎弓根螺钉松动、移位、拔出、断棒、翻修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前年龄、不同性别例数、随访时间、撑开次数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末次随访时主侧弯Cobb角均较术前减小,末次随访时T1-S1高度均较术前增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前与末次随访时相比,胸椎后凸Cobb角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末次随访时胸椎后凸Cobb角较术前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与术前比较,主侧弯Cobb角的变化值及胸椎后凸Cobb角的变化值,B组均大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传统双侧生长棒技术治疗EOS时,采用近端4个锚定点与6个锚定点均能取得冠状面侧弯的矫正,同时保持脊柱的生长;但采用近端6个锚定点可获得更大的冠状面主侧弯矫形力度和矢状面胸椎后凸的改善,同时锚定点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更低。对于大的冠状面主侧弯(Cobb角>70°),尤其是合并较大胸椎后凸畸形(Cobb角>40°)的EOS,可以考虑增加锚定点。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如何根据儿童胸腰椎结核性后弯畸形的临床及影像特征,选择手术方式,防止后弯畸形进展及降低神经并发症发生率.方法 本组14例,男3例,女11例,年龄4~18岁,平均11.8岁.其中活动性结核性后弯畸形6例;静止性结核性后弯畸形8例.活动性结核性后弯畸形(6例)的手术方法 :①前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术3例;②Ⅰ期后路经椎弓根椎体截骨矫形融合、Ⅱ期前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术3例.静止性结核性后弯畸形(8例)的手术方法 :①后路原位融合术3例;②后路全脊椎截骨矫形内固定融合术2例;③Ⅰ期后路经椎弓根椎体截骨矫形内固定融合术、Ⅱ期前路支撑融合3例.影像测量:在术前、术后及末次随访侧位X线片上测量后弯角(K)、畸形角(D).结果随访6~48个月,平均25个月.活动性结核患儿无结核复发、窦道形成及切口感染,无神经并发症.6例活动性结核性,后弯角(K)术前平均46°,术后平均20°,末次随访平均22°;畸形角(D)术前平均47°,术后平均25°,末次随访平均27°.8例静止性结核性后弯,后弯角(K)术前平均50°,术后平均44°,末次随访平均47°;畸形角(D)术前平均42°,术后平均34°,末次随访平均36°.结论 儿童胸腰椎结核性后弯畸形的术式选择应根据其自然史特征、病变累及范围及后弯畸形的病理阶段,采用个体化的手术策略,可以取得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单开门椎管成形、重建椎管后部结构治疗儿童颈胸段椎管内髓外良性肿瘤的可行性及临床疗效.方法 1998年5月至2012年5月,应用单开门掀起椎板、显微切除椎管内髓外肿瘤、椎板棘突复合体原位复位重建椎管后部结构的方法治疗儿童颈胸段椎管内髓外肿瘤28例.男17例,女11例;年龄1岁8个月~13岁,平均8.2岁;病程3个月~2年.影像学显示:肿瘤长度0.8~4 cm,占据1.5~4个脊髓节段.肿物偏向左侧12例,右侧10例,居中6例.结果 随访12个月~5年,平均32个月.手术部位颈段19例、胸段9例,椎板开门数2~5个,平均2.5个.平均手术时间86 min (75~146 min),术中平均失血128ml(85~356ml).所有病例均行X线片检查,未见脊柱侧凸、后凸畸形及失稳征象,23例复查CT显示复位的椎板棘突复合体无内陷、移位,28例复查MRI见椎管内肿瘤无复发,无椎管狭窄、黄韧带和硬脊膜增厚.脊柱曲度的变化:颈椎病例中颈椎曲度由术前的(17.8±8.4)°减少为术后12个月时的(16.1±7.8)°,手术前后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胸椎病例局部Cobb角由术前的(11.6±3.8)°增加至术后12个月时的(12.5±4.6)°,手术前后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单开门稚管成形、重建椎管后部结构治疗儿童颈胸段椎管内髓外肿瘤,对椎管内髓外肿瘤的暴露及切除效果满意的同时,保存了一侧椎板的连续性,椎板棘突韧带复合体复位后恢复了脊柱的原有解剖结构,对脊柱的稳定性影响小,可避免术后儿童发育过程中脊柱畸形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受体α(platelet-derived growth factor receptor alpha-positive,PDGFRα)阳性细胞在儿童先天性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ureteropelvic junction obstruction,UPJO)发病中的表达与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荧光双染方法对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30例UPJO患儿肾盂输尿管连接部(ureteropelvic junction,UPJ)组织(为UPJO组)及10例因肾脏肿瘤行肾输尿管切除术患儿的UPJ组织(排除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狭窄以及其他泌尿系统畸形,病理结果证实肿瘤未侵犯肾盂输尿管交界处,为对照组)进行染色观察,同时分析所有患儿PDGFRα阳性细胞表达的小电导钙离子激活钾离子通道3型(small conductance calcium-activated potassium channel 3,SK3)表达水平。结果PDGFRα阳性细胞表型区别于Cajal间质细胞,与平滑肌细胞、神经纤维关系密切。PDGFRα细胞在UPJO组中的分布与对照组相似,而该细胞表达的SK3通道在UPJO组中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UPJO患儿肾盂输尿管连接部PDGFRα细胞上SK3通道表达降低,推测SK3通道可能通过干扰UPJ蠕动参与UPJO发病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