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检测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国产第二代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检测试剂盒检测了296例临床血清标本以及28例供血者血清标本。并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检测了这些标本的丙型肝炎病毒(HCV)RNA,以了解抗-HCV检测对HCV感染的诊断价值。同时探讨其在供血员筛选中的应用价值。结果在临床标本中,抗-HCV阳性者有81.1%HCVRNA阳性。抗-HCV阴性者有21.7%HCVRNA阳性。但是28例抗-HCV阴性的供血者HCVRNA全部阴性。提示:抗-HCV阳性对于HCV感染的诊断价值很高。临床怀疑为HCV感染而进行检测的血清标本即使抗-HCV阴性,也不能除外HCV感染。用抗-HCV筛选供血者可能使供血中HCVRNA阳性率大大降低。 相似文献
2.
3.
4.
重组丙型肝炎病毒包膜蛋白2抗体检测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们利用在大肠杆菌中表达的重组E2蛋白进行抗体检测并分析其临床意义。1.材料与方法:(1)材料:收集100份献血员血清标本,及158例丙型肝炎(丙肝)患者、20例乙型肝炎(乙肝)患者、20例非甲非戊型肝炎患者的血清标本。检测抗-E2所用重组E2蛋白(aa385-aa730)在大肠杆菌中表达并经变性条件纯化(表达所用 HCV E2 cDNA来自Ib型 HCV克隆)。(2)方法:建立血清抗-E2 ELISA检测方法:E2包被抗原 0.15μg/孔包被96孔酶标反应板,酶标二抗抗体为山羊抗人IgG-HRP,TMB显色,在AT838酶 相似文献
5.
丙型肝炎病毒在献血者中的交叉感染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观察血站在采血(浆)过程中致丙型肝炎病毒在献血者中的交叉感染.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对2601名职业献血者进行抗-HCV检测.其中对检测抗-HCV阳性者,重复用两种不同生产厂家的丙肝抗体检测试剂再次化验,加以确认结果发现曾接受手工分离法单采血浆史的献血者2388人(单采血浆组),有159人再次化验证实抗-HCV阳性,阳性率占单系血浆组献血者的6.66%,其中单采血浆超过5次的献血者123人,5次以下36人,而从未单采血浆的213名献血者(非单采血浆组)中,仅有6人抗-HCV阳性,占2.18%.两组结果有显著差异;另外通过对正常人群(样本为淄博市公民无偿献血者)抗-HCV测定调查发现,有单采血浆史的献血者抗-HCV阳性率远高于正常人群中抗-HCV阳性率为2.03%的比例,而没有单采血浆史的献血者抗-HCV阳性率接近正常的群调查结果.结论手工分离法单采血浆过程中存在着HCV病毒交叉感染问题. 相似文献
6.
7.
60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检测分析刘清池,张春丽,郑博荣,张丽娜,刘素平,孙楠,李卫军,梁冰丙型肝炎病毒(HCV)多由输血传播,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是判断近期有无感染HCV的敏感指标。我们检测了60例住院再生障碍性贫血(AA)病... 相似文献
8.
全球范围内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HCV)感染率约为3%,感染后的慢转率可达50%~85%。 抗-HCV (+)者在接受单克隆抗体、肿瘤坏死因子抑制剂、糖皮质激素或其他免疫抑制剂治疗时可能会发生 HCV再激活,从而不但可能导致肝衰竭,而且将延误或中断肿瘤、自身免疫性疾病等的及时治疗。这类患者 发生HCV再激活时,不适宜应用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抗HCV治疗,直接抗病毒药物已成为最佳且惟一选择。 相似文献
9.
目的筛选验证捕捉丙型肝炎病毒(HCV)抗体能力最强的合成肽,进一步探讨抗HCV-IgM的效价与HCVRNA含量之间的关系。方法合成HCVCp14、HCVCp9和HCV5-1-1三种肽段,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乙丙型肝炎和抗HCV阳性者血清抗HCV-IgM。同时测定HCVRNA。结果在39例急性丙型肝炎患者中,抗HCVCp14-IgM的阳性率为89.7%,而HCVCp9-IgM和抗HCV5-1-1-IgM的阳性率分别为48.7%和17.9%。HCVCp14-IgM的效价(A492nm值)>2.0以上者,HCVRNA的平均含量为105.1±3.6copies/μl。结论抗HCVCp14-IgM的检出及效价高低与HCV的复制活跃程度相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索检测丙型肝炎病毒(HCVJ高变区1(HVR1)抗体交叉反应性的意义。方法采用16种重组的HVRI抗原包被,酶联免疫吸附检测不同病程及不同干扰素治疗效果HCV感染者血清中HVR1抗体的情况,分析其高变区抗体交叉反应性。结果在慢性丙型肝炎、肝硬化和肝细胞癌这三组患者血清中HVR1抗体交叉反应阳性数目分别为10.93±4.98、12±5.57和10.64±4.83,三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干扰素治疗效果好的患者HVR1抗体交叉反应阳性数为13.85±2.85,治疗效果差的患者为7±5.27,前者显著高于后者(P〈0.05)。但两者治疗前HCV病毒载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VRI抗体的交叉反应性与HCV感染的严重程度无明显关系,但可能成为一项干扰素疗效的辅助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11.
魏来 《国外医学:内科学分册》1995,22(6):239-242
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几种改良的聚合酶链反应(PCR)在检测丙型肝炎病毒(HCV)中的应用。包括巢式PCR、半巢式PCR、一步法PCR、链特异性PCR、RNA捕获法PCR及原位PCR等。 相似文献
12.
丙型肝炎病毒(HCV)引起丙型肝炎,因临床症状不明显,易造成漏诊或误诊,延误治疗;因此,临床医生将HCV实验室检测结果作为主要的诊断依据,以便及时采取相应措施,有利于疾病诊断、治疗和阻断HCV传播;血站通过HCV检测筛查献血员可以有效阻断血液传播这一途径,保障血液及血液制品安全; HCV检测也为公共卫生人员进行人群监测,掌握人群HCV感染情况提供依据[1].各国HCV感染情况有差别,且HCV检测的目的不同,因此,制定的HCV检测策略既需能达到预期目标,又需符合成本-效益原则. 相似文献
13.
丙型肝炎病毒是引起输血后非甲非乙型肝炎(NANBH)的主要病原体,是一种全球性流行的肝炎病毒。感染后60%转为慢性肝炎,其中又有20%转为肝硬化或肝细胞癌[1],对患者的健康和生命危害极大,已成为严重的社会和公共安全问题。目前尚无有效的丙型肝炎疫苗可利用,因此早期准确诊断和发现HCV感染者是丙型肝炎防治的重点和热点。本文对HCV及其常用的检测方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国内外不同厂家的丙型肝炎(丙肝)病毒的15种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诊断试剂及8种胶体金法诊断试剂的质量进行评价。方法使用国家艾滋病参比室基础血清盘、参比室干扰血清盘、商业阳转血清盘,以阳性符合率、阴性符合率等指标评价试剂的质量。结果共检测80份样本,15种丙肝ELISA试剂的阳性符合率、阴性符合率均≥97.5%(39/40);8种丙肝胶体金试剂阳性符合率为82.5%~100%(33/40~40/40),阴性符合率均≥97.5%(39/40)。对阳转血清盘检测,ELISA试剂的平均延长天数分布于8-19天之间。丙肝ELISA和胶体金试剂的分析特异性均为100%。结论参评的ELISA试剂具有较高的阳性符合率和阴性符合率。胶体金试剂的阴性符合率较高、阳性符合率有差异。丙肝ELISA试剂适合于中国一般人群的筛查检测。丙肝胶体金试剂的敏感性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15.
合成肽与重组抗原检测丙型肝炎病毒抗体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丙型肝炎病毒(HCV)蛋白相对应区段合成肽和重组抗原各4条,分别以直接EIA和重组免疫印迹试验(RIBA)检测抗-HCV,并用逆转录-套式聚合酶链反应(RT-nested-PCR)检测HCVRNA作对比。发现合成肽和重组抗原检测抗-HCV的符合率以核心(C)区最高(90.65%~94.73%),非结构(NS)3区最低(33.78%)。单一合成肽抗-HCV的检出率12.50%~87.50%,联合多区段合成肽可使检出率提高到93.75%~96.88%。结果提示合成肽可以构成重组抗原所含的抗原表位,但应用NS3区合成肽检测抗-HCV可能受到限制。联合多区段合成肽检测对减少假阴性的发生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不同人群血清单项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体存在状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调查不同人群血清单项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体(抗-HCVc)存在状态,应用合成肽酶免疫分析筛选抗-HCVc,经重组免疫印迹和中和抑制试验鉴定。发现孕妇、供血员、慢性乙型肝炎、非甲非乙型肝炎、透析患者、原因不明肝硬化和输血后肝炎单项抗-HCVc阳性率分别为0.8%(11/1436)、2.8%(15/541)、3.1%(15/484)、13.6%(9/66)、11.5%(10/87)、28.6%(4/14)和30%(3/10)。单项抗-HCV阳性的孕妇和供血员血清仅26.7%~27.3%检出HCVRNA,透析和各种肝病患者检出率高达55.6%~100%。8例单项抗-HCVc阳性肝炎患者病理检查显示不同程度的肝损害。结果提示:不同人群单项抗-HCVc阳性的意义有差别,检测HCVRNA对区别抗-HCVc存在属既往或现症感染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7.
丙型肝炎病毒是单股正链RNA病毒。1991年,国际病毒命名委员会(ICTV)将其归为黄病毒科丙型肝炎病毒属,其基因组含有一个大约9033个核苷酸构成的大开放读码框(ORF),可编码3010—3033个氨基酸的多蛋白前体,多蛋白N端的1/4依次为核心蛋白(C)和包膜蛋白(E1和E2)等结构蛋白,其余依次为NS2、NS3、NS4和NS5等非结构蛋白,核衣壳蛋白组成核酸,膜蛋白分布于病毒表面,NS3蛋白具有蛋白酶的功能,NS5蛋白为一依赖于RNA的RNA多聚酶。 相似文献
18.
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是在世界范围内引起输血后肝炎的主要病因之一。目前中国HCV感染的诊断和筛查主要采用基于酶免疫分析法(EIA)的HCV抗体检测技术,但该方法存在较长的窗口期,残余风险高。核酸检测(NAT)的应用可显著缩短窗口期,但成本高昂。HCV核心抗原(HCVcAg)作为HCV感染的标志几乎与核糖核酸(RNA)同时出现,且浓度呈现动态相关,可用于HCV感染的检测。与NAT相比,HCV核心抗原的检测成本相对较低,对实验室条件要求不高。目前多种基于不同方法的HCVcAg检测试剂盒已投入市场。该文对已有的几种HCV核心抗原检测技术在其原理、检测效果以及临床意义等方面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合并HBV感染对慢性HCV感染者血清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原(HCVcAg)检出情况的影响. 方法 收集2005年12月-2009年10月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和HBV/HCV合并感染者资料,检测血清HCVcAg和HCV RNA,对后者血清进行HBV DNA、HBeAg检测,分析HCVcAg检出率与HBeAg、HBV DNA定量检测的关系.用独立两组多分类的X2检验方法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共收集88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和62例HBV/HCV合并感染者资料,血清HCVcAg的检出率分别为72.7%(64/88)和38.7% (24/62),两者比较,x2= 17.358,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CV RNA检出率分别为81.8% (72/88)和53.2% (33/62),两者比较,x2=20.110,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2例HBV/HCV合并感染者血清中,HBeAg阳性和HBeAg阴性感染者HCVcAg检出率分别为28.6% (12/42)和60.0% (12/20),两者比较,x2=5.641,P=0.0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CV RNA阳性率分别为42.9% (18/42)和80.0% (16/20),两者比较,X2=7.547,P< 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BV DNA阳性和阴性时HCVcAg检出率分别为39.1% (18/46)和37.5% (6/16),两者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单纯HCV感染者血清HCVcAg检出率72.7% (64/88)比较,HBeAg阴性合并感染者为60.0% (12/20),x2=1.266,P=0.26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BV DNA阴性合并感染者为37.5% (6/16),x2=7.635,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HBV/HCV合并感染时HCVcAg检出率较低,可能是由于HBeAg抑制HCV的复制,从而减少HCVcAg的表达所致.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索胶体金法与ELISA法在检测血液丙型肝炎病毒抗体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近期在我院住院治疗的541例丙型肝炎疑似患者.回顾分析胶体金法与ELISA法检测结果,对照分析胶体金与ELISA法检测结果、检查时间和费用.结果 541份样本中,与ELISA法检测结果进行对比,胶体金法相对特异性为96.0%(261/272),相对灵敏性为88.8%(239/269),相对准确性92.4%(500/541).胶体金与ELISA法检测结果差异显著(P<0.05).对照显示,HCV胶体金检查时间[(22.4 ±4.6)min]和费用[(6.2±1.1)元]显著低于ELISA法的检测时间[(118.2±21.1)min]和费用[(13.3±3.2)元](P<0.05).结论 胶体金法应用于丙型肝炎病毒检测,操作便捷、省时及费用低,且有相对较高的特异性和灵敏度,可作为紧急和特殊需要情况下的初筛.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