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外伤后难治性弥漫性脑肿胀行双额颞顶去大骨瓣减压术的疗效。方法 97例外伤后难治性弥漫性脑肿胀患者随机分为2组,保守组给予亚低温和苯巴比妥片等保守治疗,实验组给予双额颞顶去大骨瓣减压术治疗,观察颅内压、手术效果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2组治疗后颅内压均降低,但实验组降低幅度明显高于保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术后恢复良好率53.06%,明显高于保守组的1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额大骨瓣减压术能够有效降低和控制外伤后难治性弥漫性脑肿胀患者的颅内压,降低致残率和致死率,可改善患者预后,提高生存质量,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双侧额去骨瓣减压术治疗重型颅外伤所致难治性弥漫性脑肿胀的临床效果以及对并发症的防治作用。方法选择2010-01-2014-06入院治疗的78例重型颅脑损伤所致难治性弥漫性脑肿胀患者,根据治疗过程分为:入院后手术组(40例)于不同的时间内施行双侧额去骨瓣减压术,对照组(38例)一直给予保守治疗以降低颅内压,2组均持续监测颅内压。随访6~12个月,采用GOS观察2组患者的预后及并发症情况。结果手术组术后颅内压较入院时明显降低(P0.05);而对照组入院后10.6h时的颅内压[(32.1±4.9)mmHg]与入院时[(34.3±8.7)mmHg]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较手术组术后的颅内压明显增高(P0.05)。手术组2例术后出现硬膜下积液,1例出现脑积水。随访6个月时手术组GOS评分预后较好率明显优于对照组[47.5%(19/40)vs.18.4%(7/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重型脑外伤所致难治性弥漫性脑肿胀患者施行双侧额去骨瓣减压术是一种快速且有效降的降颅压手段,可使患者预后得到改善,而手术的时机是影响患者预后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外伤所致难治性弥漫性脑肿胀治疗中双额大骨瓣减压术与保守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08—2013年我院收治的脑外伤后难治性弥漫性脑肿胀患者39例,根据治疗方案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分别行双额大骨瓣减压术与保守治疗。结果 2组患者治疗后颅内压均明显改善,观察组改善更为显著。观察组预后良好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观察组手术并发症3例,均在对症处理后缓解。结论双额大骨瓣减压术能够有效降低弥漫性脑肿胀的颅内压,较保守治疗有更好的预后,安全性也较好,适合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双额颞部开颅一次成型去大骨瓣减压术治疗双额叶脑挫裂伤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随机单盲对照法,治疗组在手术时整块去除骨瓣、结扎矢状窦并完全剪开大脑镰,对照组采用常规保留骨桥但不剪开大脑镰,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恢复良好23例,中度残疾13例,重度残疾2例,植物生存3例,死亡6例;对照组恢复良好15例,中度残疾10例,重度残疾7例,植物生存6例,死亡8例,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且对中重度患者短期临床效果显著(P0.01)。结论该术式治疗双额叶脑挫裂伤患者症状的临床疗效肯定,安全且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去骨瓣减压术中持续颅内压监测的临床意义。方法对我科2012年1月~2013年12月诊断明确的符合急诊去骨瓣减压手术指征的24例急性重型颅脑创伤患者(治疗组)进行术中全程颅内压监测,根据颅内压的变化,采用逐步控制性减压手术方法。并与同期采用标准外伤大骨瓣减压手术的25例患者(对照组),比较术中、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及对预后的影响。结果治疗组术中、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及预后良好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去骨瓣减压术中持续颅内压监测,根据颅内压的变化,采用逐步控制性减压手术方法。有助于术中精确控制性减压,减少术中、术后的并发症,术中及时发现问题,指导治疗和评估预后,对改善重型颅脑创伤患者的预后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脑室外引流术(EVD)在重型颅脑损伤(TBI)合并脑疝治疗中的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1~12月收治的23例重型TBI合并脑疝的临床资料。均先行EVD,随后行颅内血肿清除+去骨瓣减压术。18例行单侧去骨瓣减压术,5例行双侧去骨瓣减压术,4例行颅内压监测。去骨瓣减压术均采用标准大骨瓣减压。结果 住院期间2例(8.7%)减压效果不佳,其中1例为脑肿胀,1例为术后再出血;其余21例减压效果满意。术后3个月,GOS评分5分8例,4分5例,3分3例,2分3例,1分4例。结论 对于重型TBI合并脑疝,EVD的选择需要严格把握适应证;对于有脑肿胀的病人,建议常规应用EVD。  相似文献   

7.
冠切双额大骨瓣开颅术在双额叶脑挫裂伤中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冠切双额大骨瓣开颅术在双额叶脑挫裂伤中的运用。方法对2008年9月至2009年11月应用冠切双额大骨瓣开颅手术治疗的5例双额叶脑挫裂伤伴难治性高颅内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毕去骨瓣3例,骨瓣复位2例。术中无矢状窦及蛛网膜颗粒大出血及急性脑膨出发生。按GOS分级评定预后,其中良好1例、中残1例、重残1例、死亡2例。结论冠切双额大骨瓣开颅术适用于双额叶脑挫裂伤、中线无明显移位的难治性颅内压增高。严格把其握适应证,掌握手术技术要点,可以有效控制高颅内压,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颅内压ICP监测指导实施标准去大骨瓣减压术时机对颅内多发脑挫裂伤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ICP监测组选择53例颅内多发脑挫裂伤患者,患者入院后行ICP监测,根据ICP选择行标准去大骨瓣减压术手术时机;对照组选择75例既往3 a内CT诊断颅内多发脑挫裂伤,行有限骨瓣开颅去骨瓣减压术患者.对出院后6~12个月随访调...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双额叶挫裂伤冠状切口去骨瓣减压术后颅内压(ICP)监测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9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37例双额叶挫裂伤的临床资料,均采用冠状切口去骨瓣减压术治疗;术后12例采用Codman颅内压监护仪监测ICP(观察组),根据ICP监测结果调整甘露醇用量;25例根据经验判断ICP调整甘露醇用量。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住院期间甘露醇使用量明显减少(P<0.05),甘露醇使用时间、ICU住院时间及总住院时间明显缩短(P<0.05)。术后6个月,观察组GOS评分1分2例,2~3分4例,4~5分6例;对照组GOS评分1分9例,2~3分6例,4~5分10例;两组术后6个月GOS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ICP监测能够有助于减少双额叶挫裂伤冠状切口去骨瓣减压术后甘露醇使用量,缩短甘露醇使用时间、ICU住院时间及总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颅内压监测在幕上大面积脑梗死患者减压术后治疗中的作用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将43例幕上大面积脑梗死患者分为监测组26例(去骨瓣减压并颞肌贴敷术+颅内压监测术)及对照组17例(去骨瓣减压并颞肌贴敷术),分析两组患者术后7 d脱水剂使用量、术后并发症(肾功能异常、电解质紊乱、颅内感染、应激性溃疡...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针对双侧额叶挫裂伤致中央型脑疝采用双额去骨瓣减压术的疗效。 方法选择解放军第九六〇医院神经外科自2010年7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65例采用双额去骨瓣减压术治疗双侧额叶挫裂伤致中央型脑疝患者为研究对象,评估手术效果及预后。 结果65例患者术后随访6个月至1年,采用GOS评分评估预后:预后良好(4~5分)20例;预后不良:2分13例,3分17例;死亡(1分)15例。其中GOS评分2~3分的30例患者术后长期随访(至少3年)显示,其GOS评分改善不明显。 结论双侧额叶挫裂伤病情发展快,易导致中央型脑疝发生,双额去骨瓣减压术是治疗中央型脑疝患者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动态颅内压监测对去骨瓣减压术后重度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登封市人民医院2013-12—2015-12治疗的重度高压脑出血患者68例,所有患者行去骨瓣减压术,根据患者入院顺序编号,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4例,观察组患者进行动态颅内压监测。比较2组术后甘露醇使用剂量、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病死率,以及治疗前后白介素-6(IL-6)、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等血清生化指标水平;应用日常生活能力评分表(ADL)评定患者远期预后。结果观察组术后甘露醇使用总剂量较对照组小,住院时间较对照组短(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29.41%,较对照组的55.88%明显降低(P0.05);术后10 d观察组IL-6、hs-CRP、NSE等血清生化指标水平较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术后半年ADLⅠ~Ⅱ级患者占75.76%,较对照组的48.28%明显较高(P0.05)。结论对行去骨瓣减压术的重度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实施动态颅内压监测,能及时发现病情变化,有效应用药物降压,降低了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远期预后。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双侧标准外伤大骨瓣与双额冠状骨瓣在重型颅脑损伤开颅去骨瓣减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014年3月至2016年3月收治重型颅脑损伤86例,按手术方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3例。观察组行双侧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减压术,对照组行双额冠状骨瓣开颅减压术。结果 术后3个月,观察组恢复良好33例,中残2例,重残3例,植物生存3例,死亡2例;对照组恢复良好22例,中残9例,重残4例,植物生存4例,死亡4例。观察组恢复良好率(76.74%)明显高于对照组(51.26%;P<0.05)。两组术前颅内压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1、3、7 d颅内压较术前均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发生切口疝1例、颅内感染3例、急性脑膨出2例、脑积水2例、脑脊液漏2例;对照组术后发生切口疝4例、颅内感染4例、急性脑膨出3例、脑积水4例、脑脊液漏8例。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23.26%)明显低于对照组(53.49%;P<0.05)。结论 双侧标准大骨瓣开颅去骨瓣减压术可有效使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脑组织充分减压,疗效好,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双额颞部开颅一次成型去大骨瓣减压术治疗外伤性弥漫性脑肿胀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弥漫性脑肿胀患者手术时整块去除双额颞部骨瓣、结扎矢状窦并完全剪开大脑镰减压治疗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格拉斯哥预后量表(GOS)评分,恢复良好7例,中度残疾3例,重度残疾1例,植物生存2例,死亡3例。治疗后中重度患者的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显著优于治疗前(P0.05)。结论该术式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外伤性弥漫性脑肿胀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去骨瓣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外伤——放弃还是坚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尽管存在争议,但去骨瓣减压术仍然广泛应用于伴有恶性颅内高压的神经重症患者中[1-6].2011年4月,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发表了澳大利亚学者Cooper等[7]的文章,题目为《去骨瓣减压术治疗弥漫性外伤性脑损害》,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关注和热议.因为这是成人颅脑外伤中,对去骨瓣减压术( decompressive craniectomy,DC)治疗重型颅脑外伤(traumatic brain injure,TBI)疗效评估的第一个用随机、对照、前瞻性研究的结果,其结论为:对于成人重型弥漫性外伤性脑损害患者,早期采用双额颞顶去骨瓣减压术治疗,可以有效地降低颅内压和缩短在ICU的治疗时间,但预后不良者则明显增多.如何准确解读这一研究结果?临床医生是否需要改变目前对重型颅脑外伤的治疗策略?也就是说在治疗重型颅脑外伤后恶性颅内压增高患者时,是放弃还是坚持采用去骨瓣减压术作为重型颅脑外伤的一种救命性手段呢?  相似文献   

16.
重度颅脑损伤患者在脑损伤发生后,颅内压可能存在被动型升高,脑组织受到压迫而发生坏死,如果减压不够及时,会对脑部造成不可逆转的实质性损伤[1]。临床治疗中较为常用的有效常规治疗方法为标准外伤大骨瓣减压术。在硬膜外血肿或硬膜下血肿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中,如果是以双侧额颞叶为主的广泛性脑挫裂伤、弥漫性脑水肿或脑肿胀,临床治疗中选择标准大骨瓣减压术还是双侧去骨瓣减压术,还无确切的标准[2]。本次研究中对均衡性双侧去骨瓣减压术与非均衡性去骨瓣减压术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探讨重型颅脑损伤的有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7.
双侧平衡去骨瓣治疗双瞳散大患者的救治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双侧平衡去骨瓣减压术在治疗特重型颅脑外伤致双瞳散大患者中的作用。方法对我科2005年1月至2010年12月收治的58例特重型颅脑外伤致双瞳散大手术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2005年1月至2007年9月仅行病灶侧去骨瓣减压术30例(A组),2007年10月至2010年12月采用双侧平衡去骨瓣减压术28例(B组),分析并比较两组患者颅内压、预后及并发症情况。结果采用双侧平衡去骨瓣减压术者较仅对血肿侧去骨瓣减压者颅内压下降有统计学意义(P<0.01);死亡率及预后良好率均明显好于后者(P<0.05)。结论双侧平衡去骨瓣减压术可有效降低特重型颅脑外伤致双瞳散大患者的死亡率及急性脑膨出和脑梗死的发生率,并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控制性减压术对重度颅脑损伤后脑梗死的防治效果。方法研究对象选取2012-05—2016-03我院诊治的86例重度颅脑损伤患者,以入院先后编号,采用随机简单抽样的方式纳入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观察组给予控制性减压术治疗,对照组给予大骨瓣减压术治疗,术后随访6个月,观察2组术后脑梗死发生率、颅内压、Barthel指数、GOS评分。结果观察组颅内压、脑梗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442,χ2=4.745,P0.05);Barthel指数、GOS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t=4.882、4.961,P0.05)。结论相比传统标准大骨瓣减压术,控制性减压术治疗重度颅脑损伤效果更佳确切,在减少术后颅内压和脑梗死的同时,利于患者脑功能恢复,提高患者生活自理能力。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有创颅内压(ICP)监测对治疗创伤性急性双侧半球弥漫性脑肿胀的指导作用以及判断预后的意义.方法 2010年2月至2011年10月湖州市解放军第98医院神经外科在有创ICP监测下治疗创伤性急性双侧半球弥漫性脑肿胀59例,前瞻性研究患者入院时ICP、去骨瓣减压患者术前ICP和术后ICP等临床资料,按伤后6个月的GOS评分分为恢复良好组(GOS4 ~5分)和恢复不良组(GOS 1 ~3分).探讨入院时ICP、去骨瓣减压患者术前ICP、术后ICP与预后的关系.结果 本组病例恢复良好率69% (41/59),恢复不良率31% (18/59),病死率15% (9/59).入院时GCS≥9分的患者预后无死亡及植物生存,入院时GCS 13~14分的患者均恢复工作或学习(GOS5分).在持续有创ICP监测下29例施行了去骨瓣减压术.入院时ICP、去骨瓣减压患者术前ICP和术后ICP恢复良好组分别是(22.2 ±7.9)mm Hg、(31.9±9.5)mm Hg和(12.3 ±2.9)mm Hg;恢复不良组分别是(33.4±18.9) mm Hg、(43.7±14.6)mm Hg和(13.0±5.6) mm Hg.两组指标相对应比较,患者入院时ICP、去骨瓣减压患者术前ICP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去骨瓣减压患者术后IC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持续有创ICP监测对创伤性急性双侧半球弥漫性脑肿胀的治疗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此类患者的预后与入院时ICP、去骨瓣减压患者术前ICP有关.  相似文献   

20.
标准外伤大骨瓣减压术治疗重型额颞部脑挫裂伤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应用标准外伤大骨瓣减压术治疗重型额颞部脑挫裂伤的疗效. 方法对94例重型额颞部脑挫裂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6例和对照组48例,治疗组全部采用标准大骨瓣开颅减压,对照组采用常规骨瓣开颅减压,分析其疗效.结果 治疗组术后恢复良好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而致残率及病死率均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 标准外伤大骨瓣减压术治疗重型额颞部脑挫裂伤的疗效优于常规骨瓣开颅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