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潘雪琳  唐勇  李妮娟   《四川医学》2021,42(9):932-936
目的通过观察程控硬膜外间歇脉冲注入模式和持续硬膜外输注模式,联合硬膜外自控镇痛用于分娩镇痛的效果,探讨右美托咪定复合罗哌卡因用于分娩镇痛的适宜硬膜外输注模式。方法选择要求行分娩镇痛的足月初产妇120例,随机分为程控硬膜外间歇脉冲注入组(PIEB组)和持续性硬膜外输注组(CEI组),每组各60例。宫口开至2~3 cm时,实施持续性硬膜外镇痛,并连接相应自控镇痛泵。PIEB组:首次剂量10 ml,脉冲剂量8 ml/h; CEI组:首次剂量10 ml,持续背景剂量8 ml/h。镇痛泵配置均为:(0.8 mg/ml罗哌卡因+0.4μg/ml右美托咪定)150 ml,两组均设置PCEA剂量8 ml,锁定时间20 min。观察镇痛镇静效果、产程、分娩方式、脐动脉血气以及新生儿Apgar评分等。结果两组分娩镇痛后都取得良好的镇静镇痛效果,PIEB组宫口开全时VAS评分明显低于CEI组((印)P(正)<0.05),且PCEA使用率明显低于CEI组((印)P(正)<0.05);产程时长、分娩方式、用药总量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印)P(正)>0.05);两组胎儿脐动脉血气pH、BE值以及新生儿Apgar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印)P(正)>0.05)。结论程控硬膜外间歇脉冲注入模式联合硬膜外自控镇痛,是右美托咪定复合罗哌卡因应用于分娩镇痛的适宜输注模式,镇痛效果更好,满意度更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对分娩镇痛产妇产程及脐动脉血气的影响。方法:分娩镇痛的足月(37~42孕周)初产妇90例,单胎、头位、ASAⅠ~Ⅱ级,年龄22~32岁,BMI<35 kg/m~2,随机分为右美托咪定组(A组,n=45)和对照组(C组,n=45)。记录产妇入产房时(T_1)、硬膜外注射负荷量后20 min (T_2)、宫口开6~8 cm(T_3)、宫口开全(T_4)、胎儿娩出时(T_5)的产妇视觉模拟评分(VAS)。记录第一产程(潜伏期、活跃期),第二产程,第三产程时限及催产素使用情况。胎儿娩出后行脐动脉血气分析。结果:与C组比较,A组产妇T_(3 )、T_4、T_5时间点VAS评分明显降低(P<0.05);A组产妇T_2、T_3、T_4、T_5较T_1时间点VAS评分明显降低(P<0.05);C组产妇T_2、T_3、T_4、T_5较T_1时间点VAS评分降低(P<0.05);C组产妇T_2、T_4、T_5时间点VAS评分明显高于T_3(P<0.05)。两组产妇第一产程(潜伏期、活跃期)、第二产程、第三产程及催产素使用率,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胎儿脐动脉血pH值、氧分压(PaO_2)、二氧化碳分压(PaCO_2)、碱剩余(BE)、乳酸(Lac),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新生儿第1、5 min Apgar评分,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分娩镇痛时静脉辅助右美托嘧定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张宁  韩斌  徐铭军 《北京医学》2021,43(12):1167-1170
目的探讨程控硬膜外间歇脉冲注入(programmed intermittent epidural bolus, PIEB)技术用于产妇分娩镇痛的效果及其对新生儿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10月至2020年9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产房待产初产妇1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PIEB+患者自控镇痛(patient-controlled analgesia, PCA)组和持续硬膜外输注(continuous epidural infusion, CEI)+PCA组,每组50例。剔除中转剖宫产者。记录产程中各时点的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ore, VAS);记录镇痛泵的总用药剂量,第1产程、第2产程时间,产妇镇痛满意度评分;记录产妇使用缩宫素、产钳助产情况;记录新生儿出生后Apgar评分和脐带动脉血血气分析情况。结果在镇痛后2 h(T3)、3 h(T4)、宫口开全时(T5)和胎儿娩出时(T6),PIEB+PCA组的VAS[(2.2±1.1)分、(2.2±0.9)分、(3.7±1.0)分和(3.9±1.1)分]较CEI+PCA组[(4.0±1.3)分、(3.6±...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瑞芬太尼静脉自控分娩镇痛与硬膜外镇痛、自然分娩的对比研究,探讨瑞芬太尼对产妇镇痛效果、胎儿及新生儿的影响。方法:60例足月产妇随机分为瑞芬太尼静脉镇痛组(A组)、硬膜外镇痛组(B组)和自然分娩对照组(C组),每组20例。正规宫缩建立后,A组静脉瑞芬太尼首次剂量10-20μg,背景剂量0.05μg·kg-1·min-1,病人自控镇痛(PCA)剂量0.25μg·kg-1,锁定时间2 min;B组硬膜外5 ml负荷量,持续注入0.1%罗哌卡因+0.000 2%芬太尼,背景剂量为6 ml·h-1,快速给药剂量设为2 ml,锁定时间为15 min;C组采用自然分娩常规产科处理。记录产妇不同时点的视觉模拟评分(VAS)、产程、出血量、泌乳时间和不良反应,胎儿脐动脉血气分析,新生儿Apgar评分、神经和适应能力评分(NACS)。结果:随着产程的进展,A组VAS评分要明显高于B组(P〈0.05),C组的第1产程活跃期时间较A、B组明显延长(P〈0.05),产妇出血量及泌乳时间、新生儿Apgar评分、胎儿脐动脉血气值及NACS评分3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但A组不良反应明显多于B组(P〈0.05)。结论:瑞芬太尼静脉分娩镇痛较硬膜外镇痛效果差且不良反应多,但对新生儿影响无明显差异,对于不愿或椎管内镇痛有禁忌的产妇,可用瑞芬太尼静脉镇痛。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静脉输注瑞芬太尼复合硬膜外阻滞用于分娩镇痛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择足月初产妇60例,随机分为硬膜外镇痛组(E组)和瑞芬太尼复合硬膜外镇痛组(R组),每组30例。E组宫口开至3 cm时行硬膜外阻滞分娩镇痛。R组在硬膜外给药同时静脉泵入瑞芬太尼,泵注剂量0.05μg/(kg·min)。记录镇痛前及镇痛后各时间点产妇视觉模拟评分法(VAS)的评分;记录产程时间、剖宫产率、器械助产率、缩宫素使用率;记录新生儿Apgar评分,同时抽取脐动脉血行血气分析;观察分娩过程中的不良反应。结果:R组镇痛后各时间点VAS评分均低于E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妇产程时间、剖宫产率、器械助产率、缩宫素使用率、新生儿Apgar评分、脐动脉血气分析及分娩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静脉输注瑞芬太尼可以明显改善硬膜外阻滞分娩镇痛的镇痛效果,并不增加其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程控硬膜外间歇脉冲注入(PIEB)技术分娩镇痛对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选择拟分娩镇痛的初产妇246例,经产妇或家属知情同意后随机分为两组,均使用罗哌卡因、舒芬太尼镇痛,其中采用PIEB技术的123例为PIEB组,采用常规连续硬膜外(CEA)输注镇痛的123例为CEA组,从镇痛即刻开始,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于分娩镇痛前、用药后2 h和宫口开全时评价疼痛程度,观察并分析用药总量、PCA次数、分娩方式、产后出血、胎儿窘迫及新生儿1 min、5 min Apgar评分。结果:PIEB组T_1、T_2 VAS评分明显低于CEI组,PCA次数明显少于CEA组,罗哌卡因和舒芬太尼用量明显少于CE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IEB组顺产、产钳助产、剖宫产率分别为82.93%、8.94%、8.13%,CEA组分别为81.30%、9.76%、8.9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IEB组产后出血、胎儿窘迫发生率为3.25%、2.44%,CEA组为4.07%、3.2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新生儿1 min、5 min Apgar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IEB技术分娩镇痛与连续硬膜外输注分娩镇痛分娩结局相同,但PIEB技术可减少麻醉药物用量,提高镇痛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程控硬膜外间歇脉冲注入(PIEB)在产妇分娩中的应用效果及其对新生儿评分的影响。方法:选取120例足月、单胎头位且选择分娩镇痛的产妇作为观察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观察组60例,在宫口扩开1~3cm时给予硬膜外PIEB法镇痛,程序参数为每小时1次脉冲,1次输入剂量10ml,自控计量5ml,锁定时间共30min;对照组60例,给予持续背景输注(CEI)法镇痛,持续输注计量10ml/h,自控计量5ml,锁定时间共30min。记录两组产妇镇痛后1h、3h和产后1h的VAS评分、产程时间、分娩情况以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镇痛后1h、3h和产后1h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产程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观察组术后出血量、催产素使用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产妇的新生儿Apgar评分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PIEB应用于分娩产妇有较好的镇痛效果,且可以缩短产程,不增加产妇的不良反应,对新生儿无影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硬膜外阻滞分娩镇痛对产妇泌乳素(PRL)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10月至2017年5月在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进行分娩的60例初产妇为研究对象,将产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产妇给予盐酸罗哌卡因复合枸橼酸舒芬太尼硬膜外阻滞分娩镇痛;对照组产妇不采取任何措施行自然分娩。比较2组产妇的疼痛评分、产程、泌乳量,镇痛前及产后24、48 h血清泌乳素(PRL)水平,产后30 min和24、48 h始动泌乳情况。结果观察组产妇第1产程活跃期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产妇第1产程潜伏期、第2产程、第3产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产妇镇痛前疼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于宫口开3 cm、宫口开全及胎儿娩出时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2组产妇镇痛前血清PRL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产后24、48 h的血清PRL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产妇产后始动泌乳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产妇产后24、48 h的泌乳量显著多于对照组(P<0.05)。结论硬膜外阻滞分娩镇痛能够减轻产妇疼痛,缩短第1产程的活跃期,增加产妇泌乳素水平,增加产后泌乳量。  相似文献   

9.
《中国现代医生》2017,55(18):105-111
目的探讨硬膜外自控镇痛(patient-controlled epidural anesthesia,PCEA)用于经产妇分娩镇痛对产程、产痛和新生儿的影响。方法选取自愿接受分娩镇痛的经产妇60例作为观察组,采用0.1%罗哌卡因+0.5μg/m L舒芬太尼自控硬膜外镇痛(PCEA);选取同期入院未加任何镇痛干预的自然分娩经产妇6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产妇产程时间、新生儿脐动脉血血气分析、新生儿Apgar评分、产妇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结果两组产程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新生儿脐动脉血血气分析指标测定值均在正常值范围,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新生儿出生后1、5 min Apgar评分均为10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镇痛前、后VAS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第一产程、第二产程VAS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可以安全有效地用于经产妇分娩镇痛,对产程时间、新生儿脐动脉血气分析、新生儿Apgar评分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0.
程峰  张蓉  谢海燕  吴庆玲  汪立  郑立东 《广西医学》2020,(3):273-276+289
目的探讨程控硬膜外间歇脉冲注入(PIEB)技术联合患者自控镇痛(PCEA)对初产妇爆发痛及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110例待产初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5例。对照组采用连续硬膜外注入(CEI)技术联合PCEA进行镇痛,观察组采用PIEB联合PCEA进行镇痛。比较两组产妇分娩过程中的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爆发痛发生情况、单位时间镇痛药物用量、PCEA使用次数、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娩情况,以及产妇对分娩镇痛的满意度评分。结果两组产妇在各时间点的VA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镇痛后各时间点的VAS评分均低于镇痛前(均P<0.05)。两组产妇爆发痛发生率、首次爆发痛发生时宫口开大值、爆发痛时VAS评分、镇痛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第一产程时间、第二产程时间、分娩方式、产时出血量、新生儿出生后1min Apgar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观察组产妇镇痛开始至出现爆发痛的时间长于对照组,PCEA追加次数、单位时间麻醉药物用量均少于对照组,对分娩镇痛的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初产妇采用PIEB...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脐血中促红细胞生成素 (EPO)及促血小板生成素 (TPO)水平 ,并比较性别之间的差异。方法 用放射免疫法 (RIA法 )及酶标法 (EIA法 )分别测定脐血EPO、TPO水平 ,并与正常成人血清对照。结果EPO水平脐血[(25.22±17.42)mu/ml]高于对照[(7.68±3.89)mu/ml,P<0.01) ,脐血和对照男女性之间EPO水平均无差别 (均P>0.05)。TPO水平脐血[(208.60±114.99)pg/ml]与对照[(182.62±88.91)pg/ml]相近 (t=1.423,P>0.05) ,而对照女性高于男性 (t=4.896,P<0.001),脐血男女之间差别不明显 (t=0.605,P>0.05)。男性脐血与对照TPO水平有差别 (t=3.989,P<0.001) ,女性则无差别 (t=0.060,P>0.05)。结论 足月新生儿脐血中EPO水平高于成人外周血 ,而TPO水平与成人外周血相近。输注新鲜脐血或脐血浆对EPO及TPO水平低下的患者可能具有治疗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妊娠母亲分娩时的脐血与妊娠母亲血脂类水平之间的关系 .[方法 ]同时测定 172例妊娠母亲和脐血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脂、高密度脂蛋白及低密度脂蛋白 .[结果 ]妊娠母亲的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及低密度脂蛋白显著高于脐血的 ,男女婴脐血血脂水平之间无差别 .男女婴脐血甘油三酯与母亲的相关血脂呈正相关 .[结论 ]脐血血脂水平明显低于母亲血脂水平 ,因此胎儿娩出后及时给新生儿补充脂类物质是必要的 ,母乳喂养是最佳的补充方式  相似文献   

13.
14.
目的 :观察新生儿脐血的血液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压积、血沉、红细胞电泳情况。方法 :新生儿分娩断脐后立即抽取脐血 4ml+肝素抗凝 ,并立即送检 ,采用北京普利生 L BY- N6 A自清洗旋转式粘度计检验。结果 :母体为正常生理妊娠的新生儿组 :全血低切粘度 8.91± 6 .79m pa· s,全血高切粘度 5 .6 6± 2 .0 mpa· s,血浆粘度 1 .46± 0 .2 4m pa· s,红细胞压积 5 0 .1±1 8.4% ,血沉 2 .1 4± 1 .36 mm/ h,红细胞电泳 1 5 .82± 3.79s;母体为妊高征的新生儿组 :全血低切粘度 1 1 .96± 7.38m pa· s,全血高切粘度 6 .48± 1 .5 7mpa· s,血浆粘度 2 .5 3± 1 6 .4mpa· s,红细胞压积 31 .47± 0 .35 % ,血沉 1 .6 8± 1 .43mm/ h,红细胞电泳1 5 .6 8± 3.43s;正常妇女组 :全血低切粘度 2 2 .33± 6 .88mpa· s,全血高切粘度 4.5 0± 0 .5 4mpa· s,血浆粘度 1 .73± 0 .0 9mpa· s,红细胞压积 41 .0 9± 2 .6 0 % ,血沉 1 7.0 9± 6 .35 mm/ h,红细胞电泳 2 1 .0 4± 1 .44 s。结论 :孕期母体血液流变学变化对新生儿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5.
脐带血与法及伦理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生命科学的迅速发展,尤其是克隆技术的突破,使科学和社会,伦理与法律问题交织在一起。脐带血干细胞移植以及基于脐带血的生命科学包括基因研究等,已经涉及一系列引起争论的法与伦理问题,就此,本文分别阐述了脐带血的归属权,处分权和隐私权等法律问题和与其有关的伦理问题。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初步探讨脐血来源富血小板血浆促进脐血间充质干细胞增殖及增殖最佳浓度。方法:收集足月健康剖宫产新生儿脐带血,采用组织块培养法进行脐血间充质干细胞的分离培养;采用二次离心法提取脐血富血小板血浆。用ELISA方法检测富血小板血浆中转化生长因子(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TGF)-β1。富血小板血浆联合10%胎牛血清培养脐血间充质干细胞,根据富血小板血浆中的TGF-β1浓度将实验分为6组:2 000 pg/ml组、1 000pg/ml组、750 pg/ml组、500 pg/ml组、250 pg/ml组、10%胎牛血清组。脐血间充质干细胞接种在96孔板,连续培养7d,分别在1、3、5、7 d用CCK8试剂盒测定不同浓度富血小板血浆对脐血间充质干细胞的增殖影响,统计分析,选出最佳浓度。结果:不同浓度富血小板血浆联合10%胎牛血清培养脐血间充质干细胞呈现不同的增殖速度,500~1 000pg/ml组明显优于其他浓度组,第5天开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富血小板血浆可提高脐血间充质干细胞的增殖活性,且呈剂量依赖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检测孕妇全血(简称母血)及脐血中微量元素和重金属元素水平,并分析两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采集上海市和辽宁省大连市249例健康孕妇母血及259例胎儿脐血(其中母血和脐血配对241对);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系统检测全血中的铜(Cu)、铁(Fe)、硒(Se)、锰(Mn)、锌(Zn)、铅(Pb)、镉(Cd)的质量浓度;采用自动测汞仪测定全血中汞(Hg)的质量浓度.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对母血与脐血中各元素水平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 母血中Cu、Se、Zn、Pb和Cd的质量浓度分别为1 493.0、126.2、6 260.0、57.2和1.1 μg/L,明显高于脐血中的614.6、107.6、2 150.0、35.0和0.6 μg/L(P<0.01);脐血中的Fe、Mn和Hg的质量浓度分别为512.2、77.1和2.4 μg/L,明显高于母血中的432.6、52.9和1.5 μg/L(P<0.01).其中,1.2%(3/249)的母血Hg和3.4%(9/259)的脐血Hg超过美国环境保护局推荐的参考标准(5.8 μg/L);12.0%(30/249)的母血Pb和5.8%(15/259)的脐血Pb超过联邦职业环境卫生委员会推荐的参考标准(100 μg/L);5.6%(14/249)的母血Cd和3.5%(9/259)的脐血Cd超过美国职业安全与卫生管理局推荐的参考标准(5 μg/L).除Fe元素外,其他元素在母血和脐血中的质量浓度均呈正相关(P<0.01).结论 一定比例的母血和脐血中Pb、Cd、Hg水平超过有关机构推荐的参考标准;微量元素及重金属元素在母血中的水平与在胎儿脐血中的水平有一定相关性,孕期应合理补充微量元素并监测重金属元素水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检测孕妇全血(简称母血)及脐血中微量元素和重金属元素水平,并分析两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采集上海市和辽宁省大连市249例健康孕妇母血及259例胎儿脐血(其中母血和脐血配对241对);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系统检测全血中的铜(Cu)、铁(Fe)、硒(Se)、锰(Mn)、锌(Zn)、铅(Pb)、镉(Cd)的质量浓度;采用自动测汞仪测定全血中汞(Hg)的质量浓度。采用Spearm an相关分析对母血与脐血中各元素水平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母血中Cu、Se、Zn、Pb和Cd的质量浓度分别为1 493.0、126.2、6 260.0、57.2和1.1μg/L,明显高于脐血中的614.6、107.6、2 150.0、35.0和0.6μg/L(P〈0.01);脐血中的Fe、Mn和Hg的质量浓度分别为512.2、77.1和2.4μg/L,明显高于母血中的432.6、52.9和1.5μg/L(P〈0.01)。其中,1.2%(3/249)的母血Hg和3.4%(9/259)的脐血Hg超过美国环境保护局推荐的参考标准(5.8μg/L);12.0%(30/249)的母血Pb和5.8%(15/259)的脐血Pb超过联邦职业环境卫生委员会推荐的参考标准(100μg/L);5.6%(14/249)的母血Cd和3.5%(9/259)的脐血Cd超过美国职业安全与卫生管理局推荐的参考标准(5μg/L)。除Fe元素外,其他元素在母血和脐血中的质量浓度均呈正相关(P〈0.01)。结论一定比例的母血和脐血中Pb、Cd、Hg水平超过有关机构推荐的参考标准;微量元素及重金属元素在母血中的水平与在胎儿脐血中的水平有一定相关性,孕期应合理补充微量元素并监测重金属元素水平。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脐血源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 derived fromumbilical cord blood,UCB—MSCs)联合外源性细胞因子对脐血单个核细胞(umbilical cord blood mononuclear cells,UCB—MNCs)体外扩增的支持作用。方法从脐血中培养出UCB—MSCs,检测其表面抗原,并以此作为滋养层细胞,将UCB—MNCs接种于无血清培养体系中培养10d,检测有核细胞总数(MNCs)、CD34^+.CD133^+细胞数、集落形成单位数(CFU)和(G—M+S)期细胞含量的变化。结果从脐血分离、培养出UCB—MSCs,稳定表达CD29、CD105和CD44,不表达CD34和CD133。外源性细胞因子及UCB—MSCs均支持UCB—MNCs的扩增,但以细胞因子联合UCB—MSCs组效果最好(P〈0.05)。结论从脐血中能成功分离培养出间充质干细胞,并完成细胞表型的初步鉴定。外源性细胞因子联合UCB—MSCs可有效扩增UCB—MNCs。  相似文献   

20.
脐血为需要接受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患者提供了一种可供选择的干细胞来源。自第1例脐血移植治疗范可尼贫血
患儿获得成功以来,全球范围内脐血移植呈指数增长,在儿童恶性血液病及某些先天性代谢病的治疗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展。
然而由于采集的脐血量有限、输注的脐血中所含的造血干细胞较少,长期以来脐血移植只用于儿童,因而限制了其在成人患者
的应用。近年来,随着一系列新的移植技术应用于造血干细胞移植领域,成人脐血的治疗效果已得到了改善。本文就脐血移植
的最新技术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