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评价半月板成形术结合Fastfix及MM-Ⅱ缝合技术在膝关节外侧盘状半月板撕裂中的近期临床效果。方法 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对59例膝关节盘状半月板撕裂患者进行了半月板成型及缝合术。根据撕裂的大小和部位,采用Fast-fix缝合系统及MM-Ⅱ缝合套管针进行缝合。59例随访12~26个月,平均(18.4±3.6)个月。在术前及术后随访时记录患者的膝关节活动度、稳定性及Lysholm评分,比较术前及末次随访的Lysholm评分来评价盘状半月板成型缝合术的近期临床疗效。结果所有病例在末次随访时没有关节交锁及失稳症状,关节活动度均恢复正常。Lysholm评分从术前(58.8±6.8)分提高至术后(93.3±2.4)分,经t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8.24,P〈0.01)。结论对于膝关节盘状半月板合并撕裂,在进行成型手术后通过Fast-fix及MM-Ⅱ对半月板撕裂进行缝合修复,可获得满意近期疗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关节镜下半月板成形术治疗半月板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 109例半月板损伤患者(138膝,无合并关节内韧带损伤)在关节镜下行半月板成形术,Lysholm膝关节评分系统评价治疗效果并作手术前后统计学分析.术后3、6、12、15、18个月定期随访.结果 术后膝关节功能优93例,良12例,可3例,差1例,优良率96.33%.按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标准:术前为39~48(46.7±3.6)分,术后18个月时为76~96(82.2±5.3)分,手术前后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关节镜下半月板成形术治疗半月板损伤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半月板成形术治疗盘状半月板损伤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总结28例关节镜下盘状半月板成形术的临床效果,分析手术方式影响治疗效果的因素,探讨关节镜下盘状半月板成形术治疗膝关节外侧盘状半月板的方法与疗效。方法选择2008年5月至2010年3月在我科行关节镜下半月板成形术治疗的盘状半月板损伤28例,其中男性10例,女性18例,年龄13~47岁,平均25.3岁。根据W atanabe分型,其中完全型11例,非完全型17例,W risberg韧带型0例。所有病例在关节镜下行半月板成形术,术后随访6~20个月,平均13.2个月。结果所有病例手术后关节交锁症状全部消失。根据Lysho lm评分进行疗效评价,优19例,良7例,可2例,优良率92.86%。结论半月板成形术可以最大程度地保留半月板解剖结构,使其发挥有效功能。  相似文献   

4.
关节镜下诊治膝内侧盘状半月板4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项鹏  付允  许守辉 《中国骨伤》2017,30(6):566-569
目的 :探讨关节镜下诊治的4例膝内侧盘状半月板的临床特点。方法 :自2012年4月至2015年5月,采用关节镜诊治膝关节内侧盘状半月板4例(4膝),其中男1例,女3例;年龄7~56岁,平均26岁。4例患者均在关节镜下行半月板成形术,观察术后症状体征并采用Lysholm膝关节评分进行疗效评价。结果:4例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6~20个月,平均12个月。末次随访时患膝Lysholm评分为83.5±10.0,其中优2膝,良1膝,中1膝。结论:膝内侧盘状半月板早期临床症状不典型,容易漏诊,常因半月板撕裂产生明显症状而就诊,确诊后宜尽早手术,半月板成形术疗效良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采用囊肿减压清理、半月板修整或缝合等方法微创治疗膝内侧半月板囊肿的临床效果。方法我科自2016年6月至2018年8月采用关节镜微创技术治疗的膝关节内侧半月板囊肿患者39例,其中男21例,女18例;年龄17~58岁,平均(46.32±9.56)岁。术中清理囊肿并处理半月板,记录术后并发症和患者满意度,采用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和国际膝关节评分委员会(international knee documentation committee,IKDC)评分进行疗效评估。结果39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30个月,平均(16.53±8.27)个月。末次随访时均未见症状性囊肿复发,患者膝关节屈伸活动范围基本恢复正常,功能恢复良好。Lysholm评分术前(59.37±12.91)分,末次随访时(80.26±9.79),IKDC评分术前(56.23±13.49)分,末次随访时(75.03±11.82)分,手术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对手术疗效满意度达92.3%。结论关节镜下微创治疗内侧半月板囊肿创伤小、恢复快、治疗彻底、不易复发,膝关节功能恢复良好,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膝关节镜下外侧盘状半月板损伤手术治疗的方法和疗效.方法:2003年7月~2010年6月,21例外侧盘状半月板损伤患者行关节镜下盘状半月板部分切除成形术.结果:无手术并发症.术后均获得随访例,随访时间3~20个月,平均10.5个月.按Ikeuch评定标准:优16例,良3例,可2例.结论:膝关节镜下盘状半月板成形术治疗盘状半月板损伤具有手术创伤小、康复快、并发症少的优点,目前是治疗盘状半月板损伤的最好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切除结合缝合治疗半月板旁型囊肿的临床效果。方法自2007年3月至2009年8月对31例半月板旁型囊肿采用关节镜下囊肿切除结合缝合治疗,对患者的临床疗效采用Lysholm评分进行评估。结果25例患者最终获得临床随访,随访26~37个月,平均随访29.3个月。Lysholm评分术前评分为(69.1±17.5)分,术后随访时评分(93.7±27.6)分。患者在随访期间均无囊肿复发,膝关节疼痛症状消失或明显减轻。结论关节镜下切除结合缝合是治疗半月板旁型囊肿的有效方法,可有效闭合囊腔,避免囊肿复发,通过缝合稳定半月板边缘,避免半月板的再次损伤。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半月板成形术对老年半月板损伤患者膝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70例老年膝关节半月板损伤患者,根据手术方法分为2组。对照组36例,给予半月板切除术;观察组34例,给予半月板成形术。对比分析2组治疗效果及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结果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及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均明显低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半月板损伤患者实施关节镜下半月板成形术治疗,可明显促进膝关节功能恢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9.
膝关节镜下治疗盘状半月板损伤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观察膝关节镜下手术治疗膝关节盘状半月板损伤的疗效。方法1999年7月~2003年6月,行膝关节镜下外侧盘状半月板成形术45例49膝(41例单侧,4例双侧),其中完全型32膝,不完全型17膝。常规关节镜检查,根据盘状半月板损伤状况,实施关节镜下盘状半月板部分切除术44膝(其中3膝同时做半月板缝合术)、盘状半月板全切除术5膝。术后早期开始肌力训练和关节活动练习。结果本组45例手术全部成功,无手术并发症。40例获1年8个月~5年7个月(平均3年3个月)的随访。根据Lysholm-Ⅱ评分系统做术前及随访时膝关节功能评定,术前评分平均55分(40~71分),随访时评分平均88分(60~100分),优良率为85.3%。结论膝关节镜下盘状半月板成形术是治疗盘状半月板损伤的最好方法之一,手术损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可最大限度保存半月板结构和功能。配合正规的康复训练,可获得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关节镜下采用全内缝合技术修复半月板撕裂的临床疗效。方法关节镜下采用全内缝合技术修复68例半月板撕裂患者。随访时进行体格检查和MRI检查。采用改良Lysholm评分评估膝关节功能,采用Barrett标准评价临床愈合情况,根据MRI检查评价影像学愈合情况。结果 68例患者获得随访,时间18~68个月。患者交锁、打软腿、积液等症状体征完全消失,疼痛及关节功能明显改善。改良Lysholm评分由术前35~64(39.8±12.1)分提高至末次随访时85~100(91.8±7.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根据Barrett标准,59例(86.8%)获得半月板临床愈合。末次随访时MRI检查:58例(85.3%)完全愈合,8例(11.8%)部分愈合,2例(2.9%)未愈合。结论应用全内缝合技术修复半月板撕裂,半月板愈合率高,并发症发生率低,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1.
丁云鹏  章亚东 《骨科》2021,12(2):143-148
目的 探讨关节镜下半月板成形、后角胫骨止点重建并缝合固定术治疗症状性Wrisberg韧带型盘状半月板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5年1月我科收治的11例症状性Wrisberg韧带型盘状半月板损伤病人的临床资料,其中男7例,女4例,平均年龄为19.5岁(14~25岁).左膝6例,右膝5例;军事训练伤...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关节镜下经胫骨隧道拉出悬吊固定技术治疗半月板后根部撕脱损伤的临床效果。 方法自2014年9月至2017年12月,对20例前交叉韧带损伤伴随半月板后根部撕脱损伤的患者,在前交叉韧带单束重建的同时采用关节镜下经胫骨隧道拉出悬吊固定技术修复半月板后根部撕脱损伤。纳入前交叉韧带损伤伴随半月板后根部撕脱损伤的患者,排除术前下肢力线异常者及合并软骨损伤者。术前和术后1年时通过Lysholm评分和Tegner评分对患者膝关节功能进行评估,并通过磁共振(MR)观察术后半月板后根部撕脱损伤愈合情况。定量资料比较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 结果所有患者均进行超过1年的随访,患者术后1年随访时Lysholm评分及Tegner评分较术前均有显著提高(t=7.98、5.55,均为P<0.05);且MR观察未发现半月板后根部再撕裂或半月板体部外凸。 结论关节镜下经胫骨隧道拉出悬吊固定技术可将半月板后根部撕脱复位并稳定固定于其解剖止点区域,从而维持半月板的环状结构以期最大程度恢复膝关节的功能,短期临床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手术治疗膝关节盘状半月板损伤的疗效。方法对本院骨科在2006年1月~2009年6月收治23例膝关节外侧盘状半月板损伤在关节镜下手术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盘状半月板损伤情况分别施行半月板全切除术和次全切除术11例,部分切除7例和半月板成形术5例。手术前和手术后6个月均采用Lysholm评分对膝关节功能进行评分。结果本组病人术后未发生切口感染,关节内感染,明显的关节积血,血管神经损伤和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等并发症。术后活得随访21例,随访时间8~28个月,平均13.2个月。所有患者术后膝关节疼痛及肿胀症状消失或明显减轻,关节活动恢复正常。手术前Lysholm评分为52~92分,平均为69.2分,手术后6个月提高至79~92分,平均为86.6分。手术前后Lysholm评分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关节镜技术治疗膝关节外侧盘状半月板具有损伤创伤小、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快等优点,是作为临床治疗膝关节盘状半月板的首选术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关节镜联合胫骨高位截骨治疗伴膝内翻的内侧半月板退变性损伤的早期疗效。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骨关节外科收治的伴膝内翻的内侧半月板退变性损伤患者26例,采取关节镜联合胫骨高位截骨的手术方式进行治疗。其中男性18例(18膝),女性8例(8膝):年龄43~58岁,平均(49±6)岁。所有患者均为内侧半月板退变性损伤且伴有膝内翻,均行内侧撑开胫骨高位截骨,关节镜下半月板部分切除术缓解疼痛。测量下肢机械轴通过胫骨平台的相对位置、股胫角、胫骨平台后倾角;末次随访时评估膝关节各间室骨关节炎进展情况,采用Lysholm评分、美国特种外科医院(HSS)评分和Tegner膝关节运动评分评价膝关节功能,采用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评价疗效。 结果本组26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为1.0~2.8年,平均为(1.6±0.5)年。未发现感染、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骨不愈合或延迟愈合等并发症。下肢机械轴通过胫骨平台的相对位置由术前(21.2±3.8)%改善至(59.5±1.7)%,股胫角由术前的(172±4)°改善至(179±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4.257,P<0.05;t=10.572,P<0.05)。术前胫骨平台后倾角为(7.5±2.2)°,术后为(7.9±1.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628,P>0.05)。末次随访时,患者Lysholm评分、HSS评分、Tegner评分、VAS评分均较术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684,P<0.05;t=16.521,P<0.05;t=6.284,P<0.05;t=12.359,P<0.05)。 结论关节镜联合胫骨高位截骨治疗伴膝内翻的内侧半月板退变性损伤,能够有效改善下肢力线和缓解关节疼痛,早期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5.
局麻关节镜下Fast-fix缝合半月板损伤的临床疗效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探讨局麻关节镜下Fast-fix缝合半月板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5年10月至2012年9月收治的半月板损伤患者106例,其中男74例,女32例;年龄13~71岁,平均27.6岁;病程15 d~5年.临床主要表现为膝关节活动后疼痛、肿胀、绞锁,关节间隙压痛,McMurray征阳性,MRI示半月板撕裂或退变.均采用局麻关节镜下Fast-fix半月板缝合术,术前术后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及膝关节Lysholm评分进行疗效评价.术后随访1年以上.结果:术后随访102例,失访4例,随访时间1.1~8年,平均2.6年.随访采用门诊检查主观症状、临床查体及问卷方式进行.102例均无麻醉并发症,96例主观症状及临床查体正常,4例有活动后轻度胀痛,2例活动后中度疼痛伴关节间隙压痛.术后患者VAS及Lysholm评分均较术前改善.结论:关节镜下Fast-fix半月板缝合术是修复半月板损伤的理想方法,尤其是内侧半月板后角撕裂,手术操作方便,并发症少,术后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采用double-needle缝线修复混合型半月板撕裂的疗效。方法 2006年4月-2011年1月,关节镜下采用double-needle缝线修复22例单膝混合型半月板撕裂。男14例,女8例;年龄18~41岁,平均31.3岁。均为运动损伤。受伤至入院时间为2 d~4年,中位时间11个月。膝关节功能根据国际膝关节文献委员会(IKDC)评分标准为(42.5±15.2)分,Lysholm评分为(45.5±13.5)分,Tegner评分为(2.9±1.6)分。17例合并前交叉韧带损伤。结果术后切口均Ⅰ期愈合,无神经、血管损伤。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48个月,平均27.6个月。按照Barrett等的评定标准,19例半月板临床愈合,临床愈合率86%。末次随访时,患者膝关节活动度均恢复正常,IKDC评分为(77.1±8.9)分,Lysholm评分为(79.8±9.9)分,Tegner评分为(6.8±1.6)分,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关节镜下使用double-needle缝线由内向外修复混合型半月板撕裂固定牢固、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外侧半月板撕裂关节镜术中保留不同半月板层厚对膝关节功能及骨性关节炎发生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13-03-2015-01采用关节镜治疗的50例膝关节外侧半月板撕裂,19例未保留半月板层厚(未保留组),16例部分保留半月板层厚(部分保留组),15例完全保留半月板层厚(完全保留组).比较3组末次随访时膝关节功能Lysholm评分、疼痛VAS评分、Kellgren-Lawrence影像学分级.结果 50例均获得平均22.7(17~32)个月随访.末次随访时,3组Lysholm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两两比较,部分保留组、完全保留组Lysholm评分明显高于未保留组,而部分保留组与完全保留组Lysholm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疼痛VAS评分、Kellgren-Lawrence影像学分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外侧半月板撕裂关节镜术中保留不同半月板层厚者术后早期膝关节功能恢复更好,并且保留不同层厚半月板对早期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发生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8.
目的发现一种新的半月板损伤类型,命名为纤维松散型半月板撕裂,提出定义并进行临床研究。方法纳入自2012-01—2014-06符合标准的1 008例(1 016膝)因各种原因接受膝关节镜手术的患者,共发现纤维松散型半月板撕裂23例,全部位于外侧半月板前角,其中7例合并半月板囊肿。16例未合并半月板囊肿的患者予以半月板边缘部分修整后(盘状半月板予以成形)由外向内用爱惜邦2号线捆扎缝合。7例合并半月板囊肿患者行外侧半月板前角大部切除术,但尽量保存体部及后角的完整性。结果 1 008例中发现纤维松散型半月板撕裂23例,发生率为2.3%。纤维松散型撕裂是外侧半月板前角特有的损伤类型,而且是常见的损伤类型(35.9%)。22例获得随访13~38个月,平均18.8个月。末次随访时膝关节功能Lysholm评分、IKDC评分较术前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7例并发半月板囊肿者末次随访时均未复发。结论外侧半月板前角的环状纤维与体部和后角的均匀分布不同,聚集成束,长期的超载负荷使环状纤维束之间松散分离,形成独特的纤维松散型损伤。纤维松散型撕裂是外侧半月板前角常见的损伤类型,也与半月板囊肿多发于外侧半月板前角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内侧半月板退变性损伤的关节镜下分型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2012年1至12月因内侧半月板退变性损伤接受关节镜手术者122例,不包括因重度滑膜炎需做滑膜切除者。男27例,女95例;年龄37~80岁,平均(61.8±8.9)岁。左膝63例,右膝59例。BMI平均(26.5±3.4) kg/m2,术前Lysholm评分(47.2±15.0)分。关节镜术中依据Outerbridge软骨损伤分级对软骨损伤进行评估,比较不同分型者(后角水平撕裂、后角根部损伤和复杂严重损伤)Ⅳ度软骨退变性损伤所累及的关节面数量及术前Lysholm评分。结果 后角水平撕裂33例,Ⅳ度软骨退变性损伤累及的关节面(1.24±1.48)个,术前Lysholm评分(52.5±14.4)分,其中疼痛评分(7.7±6.5)分;后角根部损伤16例,Ⅳ度软骨退变性损伤累及的关节面(1.13±1.26)个,术前Lysholm评分(37.5±8.4)分,其中疼痛评分(3.1±4.0)分;复杂严重损伤73例,Ⅳ度软骨退变性损伤累及的关节面平均(2.26±1.61)个,术前Lysholm评分平均(46.9±15.3)分,其中疼痛评分(6.8±5.4)分。后角根部损伤者术前Lysholm评分低于后角水平撕裂和复杂严重损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中疼痛评分的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后角根部损伤者Ⅳ度软骨退变性损伤累及的关节面数量与后角水平撕裂者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小于复杂严重损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关节镜下内侧半月板退变性损伤可分为三种类型。后角根部损伤和后角水平撕裂的软骨退变性损伤相对较轻,是较早期的关节退变;其中后角根部损伤的临床症状和功能减退较为明显。复杂严重损伤的软骨退变性损伤相对较重,是较晚期的关节退变,但临床症状和功能减退却相对较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