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 分析气管插管在危重患者院前急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方便选取2014年6月—2016年9月院前应用指夹式脉搏血氧仪测定血氧饱和度及气管插管的80例危重病症患者.对8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气管插管再危重病症院前抢救中的应用效果.结果 所有患者均实施了现场气管插管措施,插管的时间在2 min之内.80例患者中因使用重度镇定催眠药物中毒的患者有10例,因重度有机磷杀虫药中毒的有32例,通过气管插管,建立好人工通道之后,抢救存活的患者有40例,存活率为95.2%.由于重度颅脑损伤患者经气管插管的患者有30例,30例患者均安全转运到颅脑损伤专科进行治疗.因心肺复苏进行气管插管的患者有8例,5例患者死亡.结论 气管插管措施在危重患者抢救中有重要意义,是院前抢救患者与安全转运的关键所在,促进高危病症患者抢救成功率的提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经鼻气管插管和经口气管插管在急诊危重患者急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新疆乌鲁木齐市红十字急救中心二分站2012年3月~2014年2月实施治疗的68例急诊危重患者,其中34例实施经鼻气管插管(BC),为BC组;另外34例实施经口气管插管(KC),为KC组。对比分析2组患者预后情况。结果 BC组患者的口鼻腔溃疡发生率为5.88%、院内感染发生率为5.88%和强烈要求拔管率为8.82%、自行拔管率为91.18%;KC组,其分别是55.88%、29.41%、32.35%、67.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的死亡率比较,分别是17.65%和23.5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急诊危重患者急救中,经鼻气管插管稳定性明显优于经口气管插管,同时其还能够降低插管并发症不良发生率。  相似文献   

3.
薛桂霞 《中国医药导报》2009,6(24):97-97,99
目的:探讨ICU危重患者人工气道的护理经验与体会.方法:选取27例患者进行医学观察.结果:2例经治疗、护理后恢复呼吸功能拔出气管插管后转出ICU,4例肺部感染,2例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结论:有针对性地对气道的温、湿化,气囊管理吸痰方法、控制感染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改进,不仅有利于患者早日拔除人工气道减少并发症,同时,也提高了患者的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4.
罗增辉 《中外医疗》2016,(33):66-68
目的 对急诊内科危重患者气管插管时机与方法 进行探讨.方法 随机选取该院2013年2月—2015年2月收治的使用气管插管进行治疗的危重患者共20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00例.观察组患者进行立即插管,对照组患者进行延时插管.对两组患者对插管成功率/插管所需时间/从准备到插管时间/抢救成功率/插管成功率以及1个月之内的存活率进行比较.结果 对照组插管所需时间为(1.5±1.0)min,抢救成功率为11.0%,1个月内的存活率为3.0%;观察组的插管所需时间为(3.1±1.0)min,抢救成功率为19.0%,1个月之内的存活率为10.0%,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的插管成功率为98.0%,准备到开始插管时间为(5.3±3.2)min,观察组的插管成功率为92.0%,准备到开始插管时间为(10.2±20.1)min,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诊内科要掌握合适的插管时机和插管方法 ,提高对危重患者进行抢救的成功率,同时提高患者的存活率.  相似文献   

5.
ICU经鼻气管插管术气道管理现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陆柳雪 《右江医学》2008,36(3):344-346
ICU患者因治疗需要早期建立人工气道,保证气道的通畅是抢救和复苏成功的重要环节,为了争分夺秒赢得抢救的黄金时机,气管插管则是实现这一保证的重要措施。直接喉镜经口插管操作方便及时,但由于创伤性大,清醒病人难于接受,护理困难,留置时间短,且易脱落等缺点,而经鼻气管插管则可避免上述不足。现将ICU经鼻气管插管气道管理现状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经皮气管旋切术(PDT)在危重患者人工气道建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38例患者行PDT,观察其手术情况,围手术期及后期并发症,切口愈合时间,手术安全性等,并与传统的开放式气管切开术(OT)进行比较.结果:PDT组的手术时间(9.5±6.3)分钟,术中出血量(11±9.5)ml,切口长度(1.45+0.15)cm,切口愈合时间(4±2)d;OT组手术时间(26.60±8.15)min,术中出血量(25.5±12.2)ml,切口长度(4.1±0.32)cm,切口愈合时间(9±2)d.两组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DT组手术时间短,愈合快,出血量少,围手术期和后期并发症发生率低,该术式是一种微创的、快捷的急救技术,适用于需建立人工气道的危重患者.  相似文献   

7.
在急诊危重病人抢救中,气管插管是保证病人维持有效的呼吸功能.争取最佳的抢救时机,挽救生命最有效的方法。自2005年1月以来山东省龙口矿业集团中心医院急诊科采用经口明视下气管插管并结合简易呼吸气囊和呼吸机,在抢救危重病人生命方面取得了明显效果。现将有关使用方法及护理体会介绍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9.
10.
①目的 观察2%碳酸氢钠对气管插管患者气道湿化的效果.②方法 将158例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用生理盐水湿化液湿化,观察组用2%的碳酸氢钠溶液进行气道湿化,用药后对两组痰液粘稠度、日吸痰次数、肺部感染情况进行观察.③结果 在痰液黏稠度转化时间和肺部感染方面,观察组碳酸氢钠湿化肺部感染发生率、痰液黏稠度转化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④结论 采用2%碳酸氢钠溶液气道湿化可有效稀释痰液、减缓细菌的感染,提高湿化效果,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直接喉镜辅助下改良气管插管方法在非困难气道患者双腔气管插管中应用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择期胸科单肺通气手术患者60例,ASA分级I-III级,随机分为常规方法组(A组)和改良方法组(B组),每组30例。A组常规方法、B组改良方法行双腔气管导管插管。比较两组插管成功率、定位成功率、插管期间心率(HR)和平均动脉压(MAP)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一次性气管插管成功率均100%及一次性定位成功率(A组86.7%,B组93.3%)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B组咽痛、声嘶发生率(0.33%、0%)较A组(23.3%、1%)降低(P<0.05)。B组T2-3时HR、MAP较A组降低(P<0.05)。A组T2-4时、B组T2时HR、MAP较T0时升高(P<0.05),B组T3-4时HR、MAP与T0时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双腔气管导管改良插管方法操作简单,稳定循环,可降低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超声成像技术评估危重早产儿气管内插管定位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9年1月—2021年1月于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新生儿监护病房住院并接受气管内插管术的103例早产儿为研究对象,以定位气管内插管方式的不同,分为超声定位组(50例)和以听诊肺部及胃泡判断气管导管在位的对照组(53例),导管固定后均采用胸部X线评估导管的位置。观察并分析超声组声像图特征,比较组间定位气管导管适宜率、误入食管率、误入主支气管(置管过深)率、脱管(置管过浅)率,评价2种方式定位导管的准确性。结果 超声组定位导管适宜率(86.0%vs. 54.7%,P=0.001)高于对照组,误入主支气管率(6.0%vs. 20.8%,P=0.029)、脱管率(4.0%vs. 17.0%,P=0.033)低于对照组;以X线定位气管导管位置适宜为金标准,2组定位方式为筛查标准,发现超声组定位灵敏度(91.1%vs. 88.9%)、特异度(80.0%vs. 11.8%)、约登指数(71.1%vs. 6.5%)及Kappa一致性系数(0.561 vs. 0.008)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超声成像技术评估气管导管定位...  相似文献   

13.
经口气管插管与经鼻气管插管在ICU患者中的应用比较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 :比较经口气管插管和经鼻气管插管在ICU患者治疗中应用范围及利弊。方法 :30例经口气管插管 ,设为A组 ,30例经鼻气管插管 ,设为B组。记录插管操作时间、留管时间、主要并发症及优缺点。结果 :A组平均操作时间 4 0 2 7s,B组为 1 0 8 1s ,P <0 0 1 ;A组平均留管时间 2 35d ,B组为 1 4 76d ,P <0 0 1 ;A组并发症为 1 6 7% ,B组为 36 6 7% ,P <0 0 1。结论 :经口插管A组较经鼻插管B组操作简单、快 ,创伤小 ,排痰容易 ,并发症少 ,在ICU患者抢救中是最为可靠和有效的急救措施。但经鼻插管B组病人易耐受 ,留置时间长 ,易固定 ,便于口腔护理 ,清醒病人不影响进食 ,对ICU慢性呼吸疾病治疗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经口气管插管和经鼻气管插管在ICU患者治疗中应用范围及利弊.方法:30例经口气管插管,设为A组,30例经鼻气管插管,设为B组.记录插管操作时间、留管时间、主要并发症及优缺点.结果:A组平均操作时间40.27s,B组为108.1s,P<0.01;A组平均留管时间2.35d,B组为14.76d,P<0.01;A组并发症为16.7%,B组为36.67%,P<0.01.结论:经口插管A组较经鼻插管B组操作简单、快,创伤小,排痰容易,并发症少,在ICU患者抢救中是最为可靠和有效的急救措施.但经鼻插管B组病人易耐受,留置时间长,易固定,便于口腔护理,清醒病人不影响进食,对ICU慢性呼吸疾病治疗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析不同麻醉诱导方案用于重症监护患者气管插管麻醉诱导中的麻醉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6月~2016年6月本院ICU科室收治的53例行床气管插管患者为本次研究的观察组,选取2012年5月~2014年5月本院ICU科室收治的54例行床气管插管患者为本次研究的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在气管插管前使用生理盐水联合咪达唑仑进行诱导麻醉,观察组患者在气管插管前使用布托啡诺联合咪达唑仑进行诱导麻醉,对两组麻醉效果及麻醉安全性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插管前,两组患者的平均动脉压(83.23±6.59)、(84.78±5.96)心率(79.85±8.46)、(81.32±6.68)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插管期间,两组患者均出现平均动脉压、心率升高的情况,且对照组患者的上述指标(106.32±6.75)mmHg、(101.34±4.56)次/min明显高于观察组(92.65±4.78)mmHg、(84.77±8.46)次/min(P<0.05);插管5 min后,观察组患者的平均动脉压(84.12±6.59)mmHg、(82.23±6.54)次/min心率均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患者的上述指标与插管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43%,与对照组患者的25.91%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布托啡诺联合咪达唑仑用于重症监护患者气管插管麻醉诱导,可获得较为理想的麻醉效果,保障患者的血压及心率稳定.同时,可减少喉镜置入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临床麻醉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可在临床上进一步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16.
《川北医学院学报》2020,(1):140-143
目的:探讨ICU危重患者末梢血糖监测的可靠性。方法:选取250例危重患者为研究对象,均同步采集实验室静脉血生化标本、动脉血气标本、末梢血糖标本。以静脉血生化检测的血糖值为标准对照,分析末梢血糖、动脉血糖值与静脉血生化检测的一致性。结果:末梢血糖、动脉血糖值与静脉血糖值存在高度相关性(r=0.861、0.926,P<0.05)。其中动脉血糖值与静脉血糖一致性好(Kappa=0.891,P<0.05)。末梢血糖中低血糖组与静脉血一致性差(Kappa=0.228,P<0.05),目标血糖和高血糖组与静脉血糖值一致性高(Kappa=0.871、0.764,P<0.05)。结论:当ICU危重患者的血糖≥4.4 mmol/L时,末梢血糖与动脉血糖与静脉血糖一致性高,均可用来指导血糖控制;但当患者血糖<4.4 mmol/L时,末梢血糖结果不能准确反映患者的血糖水平,可采用动脉血。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三种经口气管插管固定法在重症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经口气管插管的120例重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工型胶布固定法)、B组(口插固定器固定法)和C组(寸带固定法),每组40例。比较三组患者插管3 d内的固定,口腔和周围皮肤不良事件发生情况,以及更换装置耗时情况。结果:气管插管3 d后,B组位移率、口腔及周围皮肤不良事件发生率均低于A组和C组,且一人一次更换装置耗时短于A组和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和C组的位移率,口腔及周围皮肤不良事件发生率,以及更换装置耗时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插固定器固定法应用于经口气管插管重症患者治疗中固定效果好,且对患者口腔及周围皮肤损伤少,更换时耗时短。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肠内营养支持对ICU重症患者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ICU患者随机分成营养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抗感染、吸氧及纠酸等对症治疗;而营养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营养支持治疗,按需求给予补充能量、维生素及矿物质。结果:营养组机械通气持续时间、血清白蛋白、淋巴细胞计数和体重指数均优于对照组(P〈0.05);营养组胃潴留、便秘、吸入性肺炎、应激性溃疡及死亡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重症ICU患者常规治疗同时加用营养支持治疗,可提高蛋白的浓度,增加体重,从而提高心、肺衰竭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重症病治疗病人胰岛素强化治疗与传统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收集危重重病治疗科(ICU)病人共280例,随机分为胰岛素强化治疗组142例和传统治疗组138例,并随访30d。观测胰岛素治疗人数、胰岛素剂量(U/d)、入组前和结束时(出院或转科)血糖水平、监测血糖次数频率。结果强化组和传统组的基线中年龄、男女性比、BMI、入组时血糖水平、手术人数和非手术人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入组治疗后器官功能障碍或衰竭人数,机械通气比,糖尿病史人数,病人死亡率,平均ICU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用胰岛素治疗的人数,胰岛素剂量(U/d),监测血糖频率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两级临床诊断的感染率分别为42.8%和55.5%,血培养阳性率分别6.1%和8.9%,严重低血糖发生率分别为5.6%和1.6%,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P0.01)。结论胰岛素强化治疗组与传统治疗组比较,死亡率更低,结束时血糖控制水平更低控制临床诊断的感染率和血培养阳性率更低。  相似文献   

20.
吴治龙 《中外医疗》2012,31(20):21-22
目的探讨肠内营养支持对ICU重症患者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6例ICU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48例)和对照组(48例),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营养支持治疗,按需求给予补充能量、维生素及矿物质,而对照组仅常规留置胃管进行营养支持,对两组营养状态进行评估、观察相关营养指标。结果观察组中营养良好者为35例,占72.92%;营养不良者10例;营养低下者3例。对照组营养良好者为21例,占43.75%;营养不良者20例;营养低下者7例。两组营养支持后,观察组患者的营养良好者所占比例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MNA、ALB增加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BMI、HBG比较,观察组则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对重症ICU患者予以营养支持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营养状态,增加体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