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通过分析总结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辅助治疗阴茎、阴囊坏疽的临床疗效,探讨该类疾病的最佳治疗方法。方法:收集整理2015年1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4例阴茎、阴囊坏疽患者的临床诊治资料,回顾分析其治疗过程中配合使用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的方法及其疗效。4例患者均早期行广泛、彻底的阴囊、阴茎坏疽清创术,并静脉应用二联广谱抗生素,清创后为充分创面引流,应用封闭式负压引流(VSD),待创面清洁后,予以创面缝合。结果:4例患者经配合使用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后,坏疽创面引流更加充分,阴囊、阴茎坏疽范围快速局限化,未出现睾丸坏死情况。4例患者均在坏疽创面清洁后,二期缝合,创面顺利愈合后出院。3个月后随访,局部创面愈合良好,无复发。结论:应用封闭式负压引流冲洗技术配合早期行广泛、彻底清创可有效促进坏疽范围的局限化,显著降低换药频率和缩短患者住院周期,是治疗阴茎阴囊坏疽的极为有效的辅助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应用封闭负压引流技术辅助治疗阴囊坏疽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我科于2005年6月-2010年10月诊治的阴囊坏疽8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本组患者局限于阴囊5例,并发双侧腹股沟区,阴茎皮下坏疽2例;并发肛周,左侧腹股沟区坏疽1例。8例均进行手术清创,并应用VSD持续负压吸引,同时给予抗感染对症治疗。拆除敷料创面干净后行二期手术。结果 6例使用VSD1次,行II期直接缝合后愈合;2例使用VSD2次,行腹股沟皮瓣转移后愈合。结论在清创后配合使用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是治疗阴囊坏疽的一种有效方法,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能够促进伤口的愈合,明显缩短治疗时间,减少换药次数,而且简单易行,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封闭式负压引流(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技术在外科外伤感染患者创面修复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本院收治的68例外伤感染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34例。其中对照组给予清创后创面常规引流技术治疗,研究组给予清创后VSD技术治疗。观察并对比两组临床效果,治疗过程中疼痛程度评分、换药次数、感染消失时间、住院时间、组织病理学,以及治疗后创面愈合情况、患者满意度。结果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为76.47%,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7.06%,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疼痛程度评分、换药次数、感染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组织病理学评分、患者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创面均在1周、2周内愈合,愈合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VSD技术在外科外伤感染患者创面修复治疗中安全有效,可有效缩短患者创面愈合时间、降低换药次数、减少患者疼痛,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托里透脓外治法联合封闭负压引流(VSD)治疗脓肿期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GLM)的临床治疗意义。方法:将40例入组患者分为VSD联合托里透脓外治法(观察组)和单用VSD治疗(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术后至切口愈合期间的换药次数、切口愈合时间、乳房疼痛情况、超声下脓肿范围变化、创面肉芽组织生长情况、切口纵径变化及治疗前后的血清IgG4~+、CD4~+、CD8~+、RF、C1q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VSD联合托里透脓外治法可明显减少住院时间,降低换药换药次数,缩短切口愈合时间,有效改善乳房疼痛,加速脓肿缩小,改善创面肉芽组织生长,加速切口纵径缩小,降低血清IgG4~+、CD4~+、CD8~+、C1q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托里透脓外治法联合VSD治疗成脓期GLM疗效可靠,能明显缩短切口愈合时间,改善乳房炎症预后。  相似文献   

5.
目的 对负压封闭引流(VSD)技术与常规换药方法治疗四肢创面的疗效比较进行Meta分析,为四肢创面的修复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搜索Pubmed、Cochrane图书馆、EMBASE、CNKI、万方数据库等,检索从建库至2012年4月比较VSD技术与常规换药方法治疗四肢创面的中、英文随机对照研究和临床对照研究,纳入满足要求的文献,选择创面愈合时间、换药次数和住院时间作为Meta分析的评价指标,采用RevMan5.1进行分析.结果 共纳入8项研究529例患者,其中随机对照研究5篇,临床对照研究3篇.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常规换药方法相比,VSD技术治疗四肢创面可缩短创面愈合时间[MD=-6.80,95% CI(-9.17,-4.43),P<0.05]、减少换药次数[MD=-12.08,95% CI( - 15.91,-8.25),P<0.05]、缩短住院时间[MD=- 8.57,95%CI( - 12.08,-5.06),P<0.05],两种方法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VSD技术治疗四肢创面的创面愈合时间、换药次数和住院时间等指标均优于常规换药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自制简易负压封闭引流(Vacuumsealingdrainage,VSD)装置联合多学科综合诊疗模式(Multidisciplinaryteam,MDT)在难愈性创面治疗中的疗效。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5月笔者科室收治的60例各类难愈性创面患者,按照就诊时间先后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清创换药治疗,观察组清创后应用自制简易VSD装置联合MDT模式治疗。比较两组创面换药次数、治疗前后创面面积、愈合时间、疼痛评分、治疗有效率等。结果:治疗30 d后,观察组创面面积小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观察组换药费用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创面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2、4周后,观察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4周后,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自制简易VSD联合MDT治疗难愈性创面效果显著,可减少换药频率,促进创面愈合,降低医疗费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阴囊Fournier坏疽的临床特点、诊治方法及预后。方法:对我院2012年1月~2016年6月收治的14例阴囊Fournier坏疽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患者年龄为26~70岁,平均年龄48岁;6例合并2型糖尿病,3例合并肝硬化;原发于阴囊2例,继发于肛周脓肿12例。所有患者均行清创手术,积极的抗感染、支持治疗和换药处理;5例死亡,9例痊愈;1例直接缝合创缘,1例经长期换药后创面愈合,7例行重建手术。结论:早期清创手术和积极的抗感染治疗仍是处理阴囊Fournier坏疽的关键,创面的综合处理可以减少甚至避免重建手术,白蛋白可能成为预测Fournier坏疽预后的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应用改道引流联合VSD技术修复会阴部撕裂伤的临床效果。方法:2012年9月-2016年9月本院收治的9例会阴部撕裂伤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患者5例,采用改道引流联合VSD技术修复创面;对照组4例患者采用原伤口处引流联合VSD技术。对两组患者的换药次数、抗生素使用时间和住院时间进行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换药次数、抗生素使用时间和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且研究组患者的总有效率(100.00%)高于对照组的(5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改道引流联合VSD技术修复会阴部撕裂伤,治疗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对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与临床传统换药(CDC)两种方法治疗四肢皮肤软组织缺损创面进行临床效果对比,为医院及医疗卫生决策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收集西安交通大学附属第一附属医院烧伤整形美容科2007年1月至2011年7月期间入院的四肢皮肤软组织缺损创面患者共218例,其中使用VSD治疗的患者108例,使用CDC治疗的患者110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手术前所需的治疗时间、首次植皮存活率、手术次数、并发症、住院时间、创面愈合等级、再次入院率等临床效果指标。结果:VSD与CDC组手术前所需的治疗时间、首次植皮存活率、手术次数、并发症的发生、住院天数、再次入院率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VSD组临床效果明显优于CDC组。结论:与临床传统换药相比,VSD治疗皮肤软组织缺损创面炎症反应较轻,并发症少且轻,明显缩短首次植皮时间,植皮存活率较高,减少手术次数,且再次入院率低,缩短患者住院时间,降低住院医疗费用,同时减轻了医护人员的劳动强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密闭负压引流(VSD)技术治疗大面积头面部皮肤损伤患者的临床价值;方法:40例因外伤导致头面部皮肤大面积损伤的患者按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22例,行清创后密闭负压引流(VSD)技术治疗,对照组18例,行常规清创换药治疗。两组患者后期均需行植皮修复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在创面恢复情况、植皮手术准备时间、疼痛程度及所植皮成活情况方面均存在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结论:和传统方法相比,密闭负压引流(VSD)技术在治疗大面积头面部皮肤损伤中优势明显,缩短了病程,减轻了患者痛苦,提高了疗效,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应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治疗手部感染性创面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2月-2019年3月收治的皮肤缺损伴感染患者40例。随机分为VSD治疗组(A组)20例,常规换药治疗组(B组)20例。A组给予手术清创,负压引流材料覆盖创面,并给予庆大霉素持续冲洗。B组给予手术清创后,每日换药。两组肉芽组织新鲜后给予植皮治疗。回顾性分析两组平均住院时间、创面愈合时间、创面评分、疼痛程度评分、抗菌药物使用时间、换药次数。结果A组住院时间、创面愈合时间、创面评分、疼痛程度评分、抗菌药物使用时间、换药次数均少于B组,A组疼痛评分低于B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应用VSD治疗手部感染性创面可促进肉芽组织生长,加速创面愈合,减少患者住院时间及抗菌药物使用,减轻患者的痛苦,临床效果良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负压封闭引流(VSD)治疗四肢开放损伤创面的价值。方法将236例四肢开放损伤创面患者按治疗方法分为两组:VSD组126例,创面面积89.0~205.0(142.57±27.46)cm~2;常规换药组110例,创面面积93.0~202.0(141.94±27.98)cm~2。观察两种治疗方法的疗效。结果创面愈合时间、住院时间、感染情况VSD组均优于常规换药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VSD治疗四肢开放损伤创面较常规换药治疗的愈合时间缩短、住院时间缩短,感染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索感染性阴囊缺损的修复方法。方法:选择2008年1月-2014年5月间南阳南石医院烧伤整形科收治阴囊坏疽4例,均采用早期清创+封闭负压引流+股薄肌岛状皮瓣转移模式修复。早期清创,清除坏死组织,保留精索及睾丸,应用封闭负压引流技术(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控制感染,促进肉芽组织生长,创面清洁后应用股薄肌岛状皮瓣转移对感染性阴囊缺损行阴囊重建。记录伤口愈合等级,依生活满意度标准对生活满意度打分,记录伤口愈合时间。对手术前、手术后3月生活质量进行评分。结果:4例阴囊坏疽股薄肌岛状皮瓣转移术后全部愈合,3例甲级愈合,1例乙级愈合。其中1例合并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经应用替考拉宁针静滴及创面换药后愈合。4例均保留了睾丸,又再造了阴囊,外形皮肤色。满意度评分:3例非常满意,1例大体满意,原因自觉阴囊非原始阴囊有自卑感。住院时间24~36d,平均28.5d。术后生活质量明显提高(P0.05)。术前、术后3个月在身体受限程度、躯体疼痛、综合健康、活力评分、社交功能、情感受限、心理健康等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清创应用封闭负压引流技术后联合股薄肌岛状皮瓣转移是感染性阴囊缺损阴囊重建的良好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自制肠造口袋持续负压冲洗引流治疗骨科术后切口脂肪液化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我科2012年2月至2015年3月骨科术后切口脂肪液化患者43例,其中男25例,女18例;年龄21~75岁,平均45.3岁。43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A组)23例和对照组(B组)20例,A组采用病灶清创+自制肠造口袋结合皮肤贴膜负压冲洗引流治疗,B组采用病灶清创+常规换药治疗。比较两组创面新鲜肉芽组织生长时间、伤口愈合时间、住院天数。结果病灶清创+自制肠造口袋结合皮肤贴膜负压冲洗引流组创面新鲜肉芽组织生长时间、伤口愈合时间、住院天数均低于病灶清创+常规换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病灶清创+自制肠造口袋结合皮肤贴膜负压冲洗引流治疗骨科术后切口脂肪液化能减少换药次数,缩短愈合时间及住院天数,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5.
【摘要】 目的 探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联合临床护理路径干预在足踝开放性软组织缺损创面中的应用优势及护理要点。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1年1月至2013年12月期间住院的62例足踝软组织缺损患者,其中,在伤口护理上采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联合临床护理路径干预(A组)患者37例,采用传统伤口换药联合被动执行医嘱模式护理干预(B组)患者25例。观察比较两组创面的换药次数、住院时间(T1)、第一次清创至植皮的时间(T2)、术前VAS评分、术后3天平均VAS评分及治疗效果。结果〓两组共62例患者经治疗后均未发生严重感染,56例行二期网状植皮或邮票植皮,6例行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移植,植皮区或皮瓣均成活。A组在换药次数、住院时间、疼痛缓解上明显优于B组。结论〓VSD治疗有利于保持足踝软组织缺损创面清洁,促进肉芽组织生长,为二期植皮或皮瓣移植提供良好前提条件,针对VSD治疗开展的临床护理路径有利于规范化VSD护理流程,加强护患双方有效沟通。二者联合应用有利于提高护理质量,缩短住院天数。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封闭负压吸引技术(VSD)用于各类慢性难愈创面的效果。方法:入选IV度压疮、III度烧伤创面、糖尿病足溃疡和周围血管病变引起的溃烂共计50例60处,分为传统组和治疗组,传统组行常规清创、换药、包扎、抗感染支持对症治疗;治疗组清创后采用自制的简易负压吸引装置治疗,在每次更换负压装置时进行清创,并给予抗感染支持对症治疗。观察VSD治疗组和传统组住院时间,换药次数,创面愈合时间,创面愈合费用,分析差异有无统计学意义。结果:经过治疗后创面清洁,面积较前缩小,肉芽生长新鲜,减少换药次数,减少住院时间,降低了住院费用。结论:负压吸引技术对不同慢性难愈创面均有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清创术联合负压封闭引流(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技术治疗糖尿病足创面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15年7月-2017年7月笔者科室收治的68例糖尿病足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34例。观察组采用清创术联合VSD技术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清创术联合普通敷料定期换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创面愈合时间、换药次数及并发症发生率等情况。结果:68例患者经治疗观察,观察组患者22例经VSD治疗后直接愈合,12例经VSD治疗后二期植皮愈合,出现皮片移位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2.9%,创面愈合时间为(34.0±4.5)d,平均换药次数为(7.6±1.5)次;对照组患者20例经普通敷料定期换药后愈合,14例经换药后二期植皮愈合,出现创面感染2例,创面积液1例,皮片移位3例,并发症发生率为17.6%,创面愈合时间为(65.0±7.8)d,平均换药次数为(35.0±3.8)次。观察组与对照组在创面愈合时间及平均换药次数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清创术联合VSD技术治疗糖尿病足创面临床效果良好,相比传统方式愈合更快,换药次数更少,并发症发生率更低,操作简便且安全有效,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银离子抗菌敷料联合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acuum sealing drainage, VSD)在深Ⅱ度烧伤创面修复的效果。方法:选取笔者医院2016年1月-2018年1月深Ⅱ度烧伤患者15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将患者随机分为A、B、C三组;三组患者采用不同方法对创面进行治疗:A组采用银离子抗菌敷料进行治疗,B组为采用磺胺嘧啶银软膏+VSD治疗,C组采用银离子抗菌敷料+VSD治疗,观察并比较三组患者创面愈合时间、创面愈合率、换药次数、疼痛评分、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C组创面愈合时间明显少于A组、B组,创面愈合率高于A组、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与A组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A组、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与A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换药次数及住院时间明显低于A组、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间住院费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C组、B组疼痛程度较A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和C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VSD联合银离子抗菌敷料治疗深Ⅱ度烧伤患者创面能缩短创面平均愈合时间、提高创面愈合率、减少换药次数、缩短住院时间、减少疼痛及并发症的发生,且不明显增加患者住院费用,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9.
封闭负压引流技术治疗皮肤慢性溃疡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探讨应用封闭负压引流技术(VSD)治疗皮肤慢性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 29例皮肤慢性溃疡患者中采用VSD治疗15例,常规换药治疗14例。比较两种治疗方法在换药次数、开始治疗至植皮的时间、创面细菌培养阳性率、溃疡愈合时间上存在的差异,对两种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进行评估。结果与常规换药组比较,VSD组换药次数少,开始治疗至植皮时间短,创面细菌培养阳性率低,溃疡愈合时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VSD治疗皮肤慢性溃疡明显优于常规换药治疗。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负压封闭引流(VSD)技术在难愈性创面修复中的临床应用及疗效,为难愈性创面的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对15例皮肤慢性溃疡患者行全身一般治疗,同时局部创面经换药、清创处理后采用负压封闭引流治疗,促进创面愈合,待创面明显改善后通过皮片移植或皮瓣转移修复创面。结果:15例慢性难愈性创面患者经过清创、换药,负压封闭引流治疗后,部分患者直接痊愈,部分患者创面明显改善,通过二期植皮或皮瓣手术修复创面,取得了满意效果。结论:负压封闭引流是外科引流技术的革新,可以应用于治疗难愈性创面,能够彻底去除腔隙或创面分泌物及坏死组织,促进创面愈合,该技术操作简便,易于掌握,疗效远优于常规治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