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目的:了解20年前后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对精神疾病态度的变化。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抽取北京回龙观医院住院及门诊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1999年入组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217例,2019年入组206例,用精神疾病态度调查问卷调查家属对精神疾病的态度。结果:精神疾病态度调查问卷分量表“精神疾病不能治疗”、“精神疾病患者无社会价值”、“应回避精神疾病患者”、“应限制精神疾病患者的社会角色” 2019年得分低于1999年的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但仍高于50分。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提示,受教育程度高(β=-0.14、-0.17、-0.18、-0.20、-0.28,P均<0.05)、住院时间短(β=0.16、0.18,P均<0.05)、职业好(β=-0.16,P<0.05)、女性(β=0.21、0.23、0.30、0.33,P均<0.05),与其接触更频繁(β=-0.12、-0.16、-0.18、-0.21,P均<0.05)、年轻家属(β=0.13、0.16,P均<0.05)更容易接纳患者。结论:2019年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对精神疾病的态度较1...  相似文献   

3.
耿峰  董毅 《精神医学杂志》2010,23(2):151-154
病耻感是精神疾病患者所表现的一种负性情绪体验,其对患者社会功能康复会产生不利影响,本文对国内外关于病耻感的理论、测量工具以及精神疾病患者病耻感的相关问题进行回顾.  相似文献   

4.
精神病患者家属病耻感调查及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28,自引:0,他引:28  
目的:探讨精神病患者的家属病耻感及有关因素。方法:调查72例信院时间少于1个月的重性精神障碍患者及其家庭监护人,其中精神分裂症36例,分裂样精神病22例,情感性障碍14例。评价工具分别为家属病耻感问卷(FSI)和PANSS。结果:总体样本中家庭监护人隐瞒病情者占88.9%,配偶及女子的评分显著高于父/母(P〈0.05),教育程度较高者隐瞒病情和社交被回避评分显著高于教育程度较低者(P〈0.05)。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精神障碍患者及其共同居住家属的病耻感与主观幸福感现状,分析其相关性,并探索同一家庭中患者及其家属主观幸福感受病耻感影响的差异。方法 选取2019年10月-11月在成都市某三甲精神专科医院门诊就诊的精神障碍患者(n=154)及其家属(n=154)为研究对象,采用自编人口学资料调查表、自编精神疾病相关资料调查表、简明版精神疾病内在病耻感量表(ISMI-10)及幸福感指数量表(IWB)进行评定。结果 共有118名(76.62%)精神障碍患者和151名(98.05%)家属存在病耻感。家属ISMI-10总评分及各因子评分均高于患者(P均<0.01),IWB总评分及各因子评分均低于患者(P均<0.01);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患者及家属ISMI-10总评分与IWB总评分均呈负相关(r=-0.600、-0.202,P<0.05或0.0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在控制精神障碍患者人口学及疾病相关变量后,回归模型拟合较好(校正R2=0.457),模型具有统计学意义(F=26.746,P<0.01)。精神障碍患者家属回归模型拟合较差(校正R2=0.035),在控制家属人口学变量后,模型具有统计学意义(F=3.769,P<0.01)。结论 精神障碍患者的病耻感水平低于其家属,而主观幸福感高于家属。患者及家属的病耻感与主观幸福感密切相关。精神障碍患者病耻感是主观幸福感的重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精神疾病患者家属焦虑、抑郁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横断面研究,通过立意抽样和分层抽样的方法,选取2020年3月18日-28日浏阳市精神病医院门诊患者家属116名和住院患者家属111名。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和自行设计的一般资料问卷进行调查,并对数据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共回收问卷239份,其中有效问卷227份,有效问卷回收率为94.98%。检出存在焦虑症状者29人,焦虑检出率为12.78%;检出存在抑郁症状者40人,抑郁检出率为17.62%。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家属年龄≥60岁(OR=4.454,P=0.041)、睡眠质量评价为中等及以下(OR=17.922、153.728,P<0.01)、患者疫情期间居家休息(OR=5.597,P=0.004)是家属存在焦虑症状的危险因素;睡眠质量评价为中等及以下(OR=7.806、15.105,P<0.01)、受教育程度低(OR=0.137、0.205,P<0.05)、患者疫情期间居家休息(OR=2.868,P=0.022)是家属存在抑郁症状的危险因素。结论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精神疾病患者家属存在一定程度的焦虑、抑郁情绪。其中,年龄≥60岁、睡眠质量不佳、患者居家休息、受教育程度低是家属存在焦虑和抑郁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7.
精神疾病病耻感的精神动力学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众所周知,在全球范围内,由精神疾病所引起的歧视及病耻感都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对患有精神疾病的人而言,病耻感是其提高生活质量的最大障碍。为此,世界精神病协会(WPA)在1998年开展了“open the door”运动,希望能够引导公众重新认识精神病患者,以达到减轻病耻感和消除歧视的目的。许多精神病学家及社会心理学家也正在分析其根源,并试图寻求解决途径。本文就时下主要研究及观点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8.
精神疾病病耻感的相关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沈瑜君  王立伟 《上海精神医学》2010,22(2):119-122,125
随着社会的开放以及知识的普及,精神疾病已经逐渐得到人们的重视。然而除了精神疾病病因学和药物学等方面研究的不断进展,精神疾病患者的心理问题也是人们关注的话题。当精神疾病患者将外在环境中的负面态度“内化”后,他们对自身疾病标签产生羞耻的感受,会导致忧郁或低自尊。英国社会排斥局(social exclusion unit)在2004年公布的“精神疾病与社会排斥”报告中指出,  相似文献   

9.
目的 对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庭动力与病耻感的分析,为临床上改善患者病耻感,促进康复提供实践参考.方法 以方便取样的方式顺序入组,抽取上海市浦东新区辖区10个街镇在社区康复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以及上海市浦东新区精神卫生中心住院患者各300名.研究采用问卷法,评估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家庭动力特征及病耻感.结果 住院与社区精神分裂...  相似文献   

10.
精神障碍患者的病耻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作者对病耻感的概念及不同的观点作了阐述,介绍了常用的评价工具,并且对如何解决病耻感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作了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11.
目的:检测精神疾病病耻感量表维吾尔(维)文版(SSMI-U)在新疆维吾尔(维)族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信度及效度。方法:对中文版精神疾病病耻感量表进行翻译并修订成维文版;随机选取118例门诊及住院维族精神分裂症患者评估;2周后随机抽取其中60例患者进行重测。结果:SSMI-U克朗巴赫α系数为0.801,评定者一致性组内相关系数(r)=0.995(95%CI:0.949~0.990);重测信度r=0.750(P0.001)。结论:SSMI-U在新疆维族精神分裂症患者具有良好的信度与效度。  相似文献   

12.
13.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自我病耻感及其相关因素。方法:采用精神疾病内在病耻感量表(ISMI)对384例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评估,分析其与患者的人口学及临床资料的相关性。结果:80.2%患者有自我病耻感,7.3%为重度。女性患者歧视体验分(2.53±0.62)、价值否定分(2.34±0.47)明显高于男性患者(2.38±0.37,2.07±0.31;P0.01或P0.05);ISMI总分与受教育程度呈负相关(r=-0.186,P0.01);与年龄(r=0.164,P=0.003)、总病程(r=0.172,P=0.002)、发病次数(r=0.214,P0.001)、症状严重程度(r=0.257,P0.001)呈正相关。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普遍存在自我病耻感,与一定的社会人口学特征和临床因素相关;女性歧视体验、价值否定更严重。  相似文献   

14.
本文目的是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庭照顾者病耻感相关研究进行综述,以期降低该群体病耻感水平,为精神卫生工作者制定相关干预措施提供参考。通过回顾国内外关于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庭照顾者病耻感方面的文献,从相关概念、评定工具、影响因素及干预措施4个方面对有关研究进展进行阐述,并总结其局限性和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精神疾病内在病耻感调查表(internalized stigma of mental illness inventory,ISMI)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信度和效度。方法:选择慢性稳定期精神分裂症患者191例,自行完成ISMI量表及病耻感总体评价,随机抽取42例患者于2周后复测ISMI。使用SPSS软件对量表的信度、效度进行分析。结果:被试者ISMI总分平均为(65.12±12.86)分;复测信度相关性系数为0.87;分半信度系数为0.85;所有29条目Cronbach α系数为0.94。平行效度相关系数为0.66;结构效度采用因子分析法,经方差最大旋转后结果揭示主成分累计贡献率57.80%。结论:ISMI量表对评定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病耻感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出现焦虑抑郁状态的相关因素,并应用回归分析说明各因素的作用。方法应用自制的一般情况调查表、自评焦虑量表(SAS)、自评抑郁量表(SDS)等调查了100名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家属,应用SPSS中的Logistic回归进行分析。结果被调查者中有58人同时出现焦虑、抑郁。焦虑抑郁症状的出现与患者家属的年龄、患者的住院次数、患者的家庭收入和患者家属对于精神分裂症的了解相关。结论患者家属的年龄越大、家庭收入越低,以及对疾病的了解越少,家属越容易出现焦虑抑郁症状,三者中以家庭收入的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17.
目的 通过对缓解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病耻感及对住院态度的调查,分析缓解期精神分裂症的病耻感特点,不同治疗方式和环境对精神分裂症病耻感的影响,为减轻病耻感,提高治疗效果提供依据.方法 对浙江同德医院门诊或住院治疗的缓解期精神分裂症患者120例进行人口学特征、BPRS、CGI-SI、SSMI-C、TESS和自制的对住院态度问卷进行测量和评估,分析比较门诊或住院患者缓解期病耻感特点.结果 调查发现缓解期精神分裂症患者普遍存在被歧视、自我感觉的病耻感及对疾病的掩饰性,其中与门诊组患者比较,住院组患者的歧视因子较高,积极效应因子评分较低,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住院组患者对被欺骗、强行住院、强行治疗和被搜身等抵抗态度的发生率明显高于门诊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门诊治疗对患者产生病耻感的影响较小,对积极效应影响小.住院患者被强制住院、强制治疗、限制自由均加重患者对住院治疗的抵抗和病耻感,采取积极有效的治疗模式或改善住院环境可能对减轻病耻感、提高生活质量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病耻感程度及相关因素.方法 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和精神疾病病耻感量表(ISMI)评估191例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病耻感水平,分析病耻感发生率与其影响因素.结果 本研究中,135例患者出现病耻感(70.68%),其中20.41%为中重度病耻感者.在五个维度中,患者对抗病耻感比例最高(79.06%),歧视经历体验比例最低(42.41%);患者学历、工作状况、家庭经济状况、病程、发病情况、住院次数是精神分裂症患者病耻感高危因素,而性别、年龄、婚姻状况与其无相关性.结论 精神分裂症患者普遍存在病耻感,医护人员应高度重视这个问题,帮助患者提高应对病耻感的能力,改善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理性情绪行为疗法(REBT)联合有氧运动对行经桡动脉途径介入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理负担水平及病耻感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科2018年8月~2020年12月期间103例行经桡动脉途径介入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研究,采用信封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51例给予实施常规干预及有氧运动,观察组52例在此基础上联合理性情绪行为疗法。对比两组患者心理负担水平、病耻感、运动耐力、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自我感受负担量表评分中身体维度、情感维度、经济维度、总分,以及内在病耻感、外在病耻感、病耻感总分、心血管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6分钟步行距离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理性情绪行为疗法联合有氧运动可以明显降低经桡动脉途径介入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心理负担、病耻感以及心血管不良反应,同时可以有效提高患者运动耐力。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病耻感状况以及其相关因素。方法 2011年1月至3月间抽取95名精神分裂症患者,采用自编一般情况量表及内在耻感问卷及病耻感经历问卷进行调查。同时以阳性症状量表(SAPS)及阴性症状量表(SANS)、社会支持量表(SSRS)、生活质量量表(WHOQOL-BREF)对其评定。结果 (1)内在耻感量表:疏离因子2.29(sd=0.49),刻板因子2.07(sd=0.44),歧视因子2.15(sd=0.45),退缩因子2.19(sd=0.46),总量表分2.17(sd=0.38);内在耻感量表中各因子分超过中点值2.5分的病例比例为:疏离因子44.2%,刻板因子14.7%,歧视因子25.3%,退缩因子32.6%,调整后的内在耻感量表总分20.0%,超过2.5者提示有较强内在病耻感;(2)病耻感经历量表:病耻感体验因子2.50(sd=0.59),介于"很少发生"与"有时发生"之间;歧视经历因子1.71(sd=0.39),介于"从不发生"到"很少发生"之间,总量表分2.08(sd=0.39)介于"很少发生"与"有时发生"之间;病耻感经历量表中各因子分超过中值3分的病例比例为:受试者病耻感经历各因子及总分超过中点值3分的百分比为:病耻感体验因子24.2%(n=23),歧视经历因子1.1%(n=1),病耻感经历总分1.1%(n=1),超过3分者提示病耻经历较多;(3)以内在耻感总分作为因变量回归分析,提示与内在耻感显著相关的因素为学历、病期、职业、社会支持中的对支持的利用度分量表及生活满意度量表中的心理领域等。结论 (1)精神分裂症患者中存在较高水平的病耻感;(2)患者文化、社会支持和生活质量是其内在耻感的主要相关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