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神经内镜微创手术和开颅血肿清除术在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我院收治的50例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资料进行分析,根据不同治疗方法将患者分为开颅组和内镜组,开颅组采用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内镜组采用神经内镜微创手术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内镜组手术时间为(1.5±0.8)h、术中出血量为(40.0±19.7)m L,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内镜组血肿平均清除率为(92.6±9.4)%,显著高于开颅组(P0.05);内镜组GCS评分3~5分者住院时间为(11.5±1.5)d,GCS评分6~8分者住院时间为(7.8±2.2)d,GCS评分9~13分者住院时间为(3.0±1.2)d,均显著短于开颅组(P0.05);内镜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4%,显著低于对照组20%(χ2=4.15,P0.05)。结论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采用神经内镜微创手术治疗效果理想,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神经内镜微创手术与小骨窗开颅显微手术治疗高血压性基底节区出血(HBGH)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2012年1月~2014年3月深圳市宝安区沙井人民医院收治的HBGH患者58例,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神经内镜微创手术组30例与小骨窗开颅显微手术组28例。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手术失血量和血肿清除率;根据GOS评分,比较两组患者预后情况。结果①神经内镜微创手术组平均手术时间[(1.9±0.4)h]显著小于小骨窗开颅显微手术组平均手术时间[(3.9±1.2)h],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神经内镜微创手术组平均手术失血量[(35.5±8.5)mL]显著小于小骨窗开颅显微手术组平均手术失血量[(74.5±10.2)mL],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神经内镜微创手术组脑内平均血肿清除率[(87.5±7.2)%]显著高于小骨窗组平均血肿清除率[(76.5±1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神经内镜微创手术组恢复良好12例,轻度残疾11例,重度残疾3例,植物状态4例;小骨窗开颅显微手术组恢复良好6例,轻度残疾8例,重度残疾10例,植物状态4例。神经内镜微创组患者预后优于小骨窗开颅显微手术组患者(P〈0.05)。结论神经内镜微创手术是一种更具有微创、高效、快速、出血少等特点的HBGH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神经内镜微创手术与小骨窗开颅显微手术治疗幕上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4年1月重庆市第五人民医院收治的86例幕上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神经内镜微创手术组(内镜组,49例)和小骨窗开颅显微手术组(小骨窗开颅组,37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出血量、血肿量以及术后并发症及感染等相关情况。结果内镜组手术时间较小骨窗开颅组短[(1.6±1.0)h比(3.6±1.2)h,t=8.625,P<0.01];术中出血量显著低于小骨窗开颅组[(41.5±20.3)m L比(350.9±110.4)m L,t=20.385,P<0.01];而血肿清除率则明显高于小骨窗开颅组[(90.1±9.3)%比(75.9±15.8)%,t=5.312,P<0.01]。不同术前格拉斯哥昏迷(GCS)评分患者术后入住ICU时间内镜组均显著低于小骨窗开颅组(P<0.01);内镜组术后平均ICU住院时间也显著低于小骨窗开颅组[(7.0±1.9)d比(13.0±3.6)d,t=10.158,P<0.01]。内镜组术后感染率显著低于小骨窗开颅组(P<0.01)。内镜组患者预后整体疗效优于小骨窗开颅组(Z=1.183,P=0.044)。结论神经内镜微创手术较小骨窗显微手术更具微创优势,其手术时间较短、术中出血量较少、术后入住ICU时间较短、血肿清除率较高,且预后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回顾性分析神经内镜手术及常规开颅手术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神经外科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期间收治的66例手术治疗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分为神经内镜组及常规开颅组。其中神经内镜组29例,常规开颅组37例。术后随访6个月。通过对比神经内镜手术与常规开颅手术的手术时间、血肿清除率、住院时间及术后6个月ADL评分的统计学差异。结果手术时间神经内镜组(2.2±0.5)h、常规开颅组(3.7±1.1)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肿清除率神经内镜组(93.5±4.7)%,常规开颅组(90.5±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住院时间神经内镜组(22.4±5.6)d,常规开颅组(32.2±9.9)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DL评分:神经内镜组Ⅰ级(61分以上)19例、Ⅱ级(41~60分)7例、Ⅲ(40分以下)3例,常规开颅Ⅰ级(61分以上)12例、Ⅱ级(41~60分)18例、Ⅲ(40分以下)7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156、P=0.028)。结论运用神经内镜技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疗效好等优点。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对比单切口下内镜腕管松解和传统腕管开放性松解两种术式治疗腕管综合征的疗效。方法方便选择2010年12月—2015年12月该院骨二科63例腕管综合征住院患者,分为单切口内镜手术28例,对照组35例行传统手术。比较两组手术切口长度,住院时间、手术耗时及PRWE评分。结果 A组在切口长度(1.47±0.46)cm、手术耗时(33.07±4.29)min及住院天数(5.68±1.49)d上优于B组(3.62±0.86)cm,(35.49±3.68)min,(8.57±1.48)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665,2.266,7.282;P<0.05)。 A组和B组PRWE评分在术后1个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和术后6个月比较,A组PRWE评分分别为(28.50±6.55)分,(16.59±4.69)分低于B组评分(32.60±6.87)分,(23.09±6.5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86,4.282;P<0.05)。结论单切口下内镜技术治疗腕管综合征,不仅能充分达到治疗效果松解正中神经,而且手术切口小、住院时间短、并发症发生率低,适宜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析脑积水患者治疗中应用神经内镜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8月至2017年6月该院收治的50例脑积水患者进行分组研究,根据抽签法分为两组,即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5例.对照组患者予以传统分流术治疗,观察组患者予以神经内镜下分流术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临床效果进行统计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为(86.1±15.9)min,住院时间为(11.3±3.4)d,治疗总有效率为96.0%,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的(136.4±16.7) min、(16.3±3.6)d、76.0%,对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脑积水患者治疗中应用神经内镜的效果更好,且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较短,是一种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的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腹腔镜手术和传统开腹手术在治疗胆囊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1年12月-2013年12月来入院治疗的76例胆囊结石患者为研究样本,将其分为观察组(46例,采用行腹腔镜手术治疗)和对照组(30例,采用传统开腹手术治疗)。结果:总结资料及统计学分析表明,针对胆囊结石患者的行腹腔镜手术,观察组术中出血量(79.6±31.4)ml、手术时间(34.7±12.8)min、术后禁食时间(1.0±0.6)d和住院时间(3.0±0.8)d显著低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189.7±41.9)ml、手术时间(73.4±16.4)min、术后禁食时间(2.7±0.8)d和住院时间(9.4±1.7)d,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是目前治疗胆囊结石的金标准,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精准定位下内镜治疗高血压基底核出血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2015年1月—2017年5月期间郑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50例高血压基底核出血患者的治疗资料,根据手术方法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例数均等,试验组采用精准定位下神经内镜微创手术治疗,对照采用传统开颅手术治疗。分别观察两组患者术中指标(手术所需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所需时间、血肿清除率、临床治疗效果、GCS评分。结果试验组手术所需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所需时间、GC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68.21±20.81) min<(167.25±26.84)min;(48.62±1.33)ml<(264.28±17.28)ml;(11.97±1.74)d<(21.46±1.82)d;(21.92±1.53)分<(36.94±1.32)分];血肿清除率、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91.01±7.58)%>(86.21±5.12)%;96.00%>68.00%],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在精准定位下行神经内镜微创手术治疗高血压基底核出血利于改善手术指标,提升血肿清除率以及治疗效果,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微创手术治疗脊柱创伤患者的临床疗效.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5年6月于该院诊治的120例脊柱创伤患者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时不同手术方案分为两组,对照组行传统开放手术患者54例,研究组行微创手术治疗患者66例,对比两组临床具体治疗情况.结果 研究组手术时间(122.47±6.74)min、术后活动时间(38.96± 10.39)h与住院时间(8.44±3.25)d显著短于对照组(174.85±11.36)min、(56.98±12.47)h、(14.59±4.47)d,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同时VAS(1.99±0.96)分、NRS(2.04±0.70)分低于对照组(5.41±0.85)分、(5.55±0.74)分,并发症总发生率未超过10.00%,显著低于对照组20.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微创手术治疗脊柱创伤患者的临床疗效显著,具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囊性脑肿瘤行神经内镜辅助显微手术治疗的效果及对临床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20年4月在我院诊治的82例囊性脑肿瘤患者为对象,采取随机双色球分组法分组,对照组(41例)行常规显微手术治疗,观察组(41例)行神经内镜联合常规显微术治疗.对比两组临床指标(肿瘤切除率、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伤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