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对近年来国内外关于酒精使用障碍与抑郁障碍共病的相关机制研究的最新进展进行综述,从遗传基础、神经生化、神经免疫及神经内分泌等方面阐述其共病机制,指出当前研究的不足,并预测未来的研究方向,为酒精使用障碍共病抑郁障碍的临床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2.
本文目的是对双相障碍共病强迫症的临床特征与治疗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早期识别和干预提供参考.双相障碍共病强迫症的临床现象并不少见,但两者的治疗原则存在差异甚至互斥,导致治疗困境.本文就双相障碍共病强迫症的流行病学特征、临床特征及治疗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3.
双相抑郁障碍的临床特征研究进展(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双相抑郁障碍除了具有人口学、病程及临床症状等特征外,各种抑郁综合征如非典型抑郁、混合性抑郁等都与双相障碍密切相关,也是双相障碍的特异件指征.大量的研究还显示,双相障碍与单相抑郁症的共病率都很高,放本文从共病角度对双相障碍区别于单相抑郁症的临床特征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4.
双相障碍和焦虑障碍共病的药物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临床实践中,可以发现双相障碍和焦虑障碍常常同时存在,虽然二之间的具体关系尚在进一步的研究探讨阶段,但已有研究显示,双相障碍和焦虑障碍共病是双相障碍患最常见的共病形式。Boylan等研究发现,至少有55.8%的双相障碍患和一种焦虑障碍共病,大约31.8%的双相障碍患与多种焦虑障碍共病。根据DSM-Ⅳ的分类,焦虑障碍包括惊恐障碍(panicdisorder,PD)、广泛性焦虑障碍(generalizedanxiety disorder,GAD)、恐怖障碍(phobia disorder)、强迫障碍(obsessive—compulsive disorder,OCD)和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traumtic stress disorder,PTSD)等。Boylan等指出双相障碍与上述几种类型的焦虑障碍的共病率分别为20.8%、30%、7.8%~47.2%、3.2%~35%、40%。有研究指出双相障碍和焦虑障碍共病时焦虑障碍对双相障碍的病程影响很大,具体表现为与焦虑障碍共病的双相障碍患较无焦虑障碍共病的双相障碍患发病年龄会提前3~4年;与焦虑障碍共病增加了双相障碍患的自杀行为和物质滥用的发生率;与焦虑障碍共病降低了双相障碍患的生活质量,对患的家庭、工作和社会功能均造成了一定的损害,加大了治疗难度,也加重了患的经济负担。有献报道双相障碍Ⅰ型较双相障碍Ⅱ型与焦虑障碍共病率高,即双相障碍Ⅰ型患更易伴有焦虑障碍。  相似文献   

5.
双相情感障碍可共病多种精神疾病,共病增加了临床症状的复杂性,是导致误诊、漏诊的一大因素,本文介绍双相情感障碍常见的几种共病疾病,从共病率、共病的可能机制、共病的相互影响三方面分别探讨目前的研究进展,帮助临床医师更新观念,及时识别共病的疾病,降低误诊率,早期给予患者规范的治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青少年期起病的双相障碍与强迫症共病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选择双相障碍和强迫症共病患者(共病组)36例及强迫症患者(OCD组)31例,完成自编调查问卷、强迫症量表(Y-BOCS)测评。结果:OCD组的男性比例高于共病组;共病组的强迫症病程、平均治疗时间长于OCD组。结论:双相障碍与强迫症共病是常见的临床现象,共病对患者的病程及疗效均有影响。  相似文献   

7.
共病是指患者当前或者既往任何一段时间内同时出现两种或者两种以上的精神问题和(或)躯体问题。双相障碍与其他精神障碍之间的共病率较高,共病对双相障碍的治疗和预后均造成了不利影响,是当前的研究热点之一。本文主要对双相障碍与其他常见精神科疾病共病的研究进展予以综述,为精神科临床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目的:调查重性抑郁障碍(MDD)和双相障碍患者(BD)精神科共病情况。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对2011年3月至8月符合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DSM-Ⅳ)诊断标准的141例重性抑郁障碍和52例双相障碍患者进行一般情况问卷及国际神经精神科简式访谈问卷(MINI)调查。结果:重性抑郁障碍组和双相障碍组精神科共病率分别为30.0%和28.8%,两组共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16,P>0.05);两组共病焦虑障碍最为常见,其共病率分别为27.0%和15.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799,P=0.094);共病酒精依赖或物质滥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405,P=0.011)。结论:重性抑郁障碍和双相障碍与其他精神科疾病存在广泛共病,尤以焦虑障碍多见。  相似文献   

9.
对双相障碍与人格障碍共病的流行病学特征、临床特点和治疗作系统回顾。  相似文献   

10.
与抑郁障碍相比,双相障碍的临床表现和病程更复杂,治疗更困难,预后更差,自杀风险更大。据报道,双相谱系障碍的患病率为6%,但是在世界范围内尤其是在中国,对这类疾病的识别率和治疗率很低。临床医生需要更熟悉"软双相"的症状,更准确地鉴别双相抑郁与单相抑郁,更准确地区分出共病双相障碍的其他精神障碍,并为预防双相障碍的复发提供更有效的维持治疗。对双相谱系障碍的临床研究需要有效地整合心理治疗和生物治疗。  相似文献   

11.
双相障碍(bipolar disorder,BPD)是一种高致残率的重性精神疾病,主要表现为躁狂相与抑郁相反复间歇交替或循环发作,患病率约为1%~1.5%[1].双相障碍病因复杂,迄今不明.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双相障碍与心血管疾病、肥胖和糖尿病等躯体疾病的共病率较高[2],而这些躯体疾病均可能与人体内氧化应激(oxidative stress)失衡有关,由此推测氧化应激可能参与双相障碍的发生过程.  相似文献   

12.
本文综述了儿童和青少年双相情感障碍合并各种焦虑障碍的共病率、诊断、合并物质滥用和自杀行为及治疗。  相似文献   

13.
双相障碍诊断标准的演变经过,从发病率,遗传免疫学,治疗和预后以及共病四个方面介绍了双相障碍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4.
少年及儿童双相情感障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综述了近几年国外对少儿双相情感障碍的诊断、共病性、治疗、病程和预后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5.
目的调查重性抑郁障碍伴酒精使用障碍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应对方式。方法以诊断为重性抑郁障碍的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伴酒精使用障碍分为共病组与非共病组。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调查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冲动、外走、自杀、自伤行为,应对方式问卷调查患者的应对方式。结果纳入重性抑郁障碍患者162例,其中共病酒精使用障碍44例(27.2%)。共病组较非共病组的患者,男性居多,有嗜酒家族史者多,家庭关系不和睦,起病形式以亚急性为主,自伤及自杀行为更多,多采用自责的应对方式而较少采用求助的应对方式(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男性(OR=8.636,P0.001)、家庭关系不和睦(以"一般"为参照,OR=6.043,P=0.007)、有自杀行为(OR=3.292,P=0.037)与共病酒精使用障碍相关联。结论重性抑郁障碍伴酒精使用障碍患者发生自杀行为风险更高,更多采用自责的应对方式,应引起临床医生重视。  相似文献   

16.
双相谱系障碍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1 双相谱系障碍的历史与发展。谱系障碍(spectrum disorder)是近年来使用比较频繁的一个术语,与共病(eomorbidity)这个概念一样,对精神疾病的分类和诊断影响至深。双相谱系障碍(bipolar spectrum disorder,BSD)就是这样一个涉及到与双相心境障碍有关的术语。  相似文献   

17.
背景 双相情感障碍与边缘型人格障碍(BPD)共病率高,共病患者认知功能受损更严重。目的 探讨是否共病BPD的双相情感障碍患者认知功能的差异,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简单随机抽样,选取2021年4月-2022年4月在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治疗的共病BPD的双相情感障碍患者60例(共病组),其中双相抑郁患者33例,双相躁狂患者27例。同时选取双相情感障碍患者60例(未共病组),其中双相抑郁35例,双相躁狂25例。采用中文版神经心理状态测验(RBANS)和Stroop色词测验评估患者的认知功能。结果 共病组RBANS中的即刻记忆、视觉广度、言语功能和总评分均低于未共病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356、-2.138、-3.306、-2.729,P<0.05或0.01),Stroop色词测验中的单字时间、单色时间、双字时间和双色时间均长于未共病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808、3.341、5.249、5.167,P均<0.01)。共病BPD的双相抑郁患者RBANS中的即刻记忆、视觉广度、言语功能和总评分均低于未共病BPD的双相抑郁患者(t=-2.446、-2.407、-2.231、-2.078,P均<0.05),Stroop色词测验中的单字时间、单色时间、双字时间和双色时间均长于未共病组(t=3.652、3.035、4.406、5.016,P均<0.01)。共病组双相躁狂患者RBANS中的言语功能和总评分均高于未共病组(t=-2.777、-2.347,P<0.05或0.01),Stroop色词测验中的单字时间、单色时间、双字时间和双色时间均长于未共病组(t=3.600、2.658、2.943、4.337,P<0.05或0.01)。结论 相较于未共病BPD的双相情感障碍患者,共病BPD的双相情感障碍患者认知功能受损更严重。  相似文献   

18.
全球精神卫生调查(World Mental Health Survey Initiative)显示,双相障碍的终生患病率为2.4%[1]。目前研究提示,双相障碍患者躯体疾病的共病问题突出[2]。而双相障碍患者的经济负担中40%~70%来自其躯体疾病的治疗[3]。另外,躯体疾病的共病也会导致治疗周期延长,生活质量下降,治疗方案复杂化,死亡率上升,同时疾病严重程度增加[4]。此外,躯体共病还会增加患者的自杀风险[5],导致更差  相似文献   

19.
少年及儿童双相情感障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综述了近几年国外对少儿双相情感障碍的诊断、共病性、治疗、病程和预后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20.
在双相障碍患者中强迫症状是常见的。因为双相障碍和强迫症的共病状态会令这两种障碍的临床治疗复杂化,所以确定这些共病的患者是很重要的。我们讨论了强迫症和双相障碍的共病,介绍了可能导致这种常见共病状态的发病机制,也讨论了该领域最新的研究进展,并提出一些管理这些患者的临床原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